使用纤维素下向焊接条焊接大口径管道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长输管道下向焊通用工艺1适用范围本通用工艺标准适用于大口径长距离输油(气)管道工程的下向焊焊接施工。
2引用(依据)文件2.1《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 Y/T0401--1998 2.2《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穿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 Y/T0479—1995 2.3《石油天然气管道焊接工艺评定》................................................................. S Y4052—20022.4《管道下向焊接工艺规程》 ........................................................................... S Y/T4071-932.5《钢质管道焊接及验收》.................................................................................. S Y/T4103-952.6《石油工程建设质量检验标准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 .......................... S Y/T4029--2000 2.7《石油工程建设质量检验标准管道穿跨越工程》 ....................................... S Y/T4104--1995 2.8《石油天然气钢制管道对接焊缝射线照相及质量分级》 .......................... S Y4056--932.9《石油天然气钢制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 ...................... S Y4065--932.10《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3施工准备3.1材料要求3.1.1管材、管件(弯管、弯头、阀门等)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材质复验报告。
立向下焊接技术1.立向下焊接的特点:焊条电弧焊的立向下焊接技术是指在焊接结构中的立焊位置,焊接时用立向下焊条,由上向下运条进行焊接的一种操作方法.采用此操作焊接方法时,坡口应留有一定的均匀钝边,底层留一定间隙,焊接电流大,宜于使用带引弧电流的弧焊电源,电弧吹力强,熔深大,不宜摆动.可由多个焊工组成连续操作的流水作业班组,特别适用于长距离大口径管线的焊接施工.它与传统的上向焊接比较,具有焊接质量好,焊接速度快,生产效率高,易学习掌握等优点.2.管道立向下焊接操作方法:以纤维素型焊条管道立向下焊接为例.管道焊接时,要求单面焊双面成形,背面焊缝要求焊波均匀、表面光滑并略有凸起,因此底层焊道是保证背面成形良好的关键,管道立向下焊接操作方法主要分为:底层焊、热焊、填充焊和盖面焊四个过程.焊接顺序为:底层焊道、热焊焊道、填充焊焊道和盖面焊焊道.1底层焊:指焊接底层第一层焊道,焊接时从管顶中部略过中心线5~10㎜处起焊,从坡口表面引弧,然后将电弧引致起焊处.电弧在起焊处稍作停留.待钝边熔透后沿焊缝直拖向下,断弧操作,焊条倾角变化为:在起焊处与管径夹角5~15°;依次为A、15~30°;B、5~10°;C、0~10°2热焊:底层焊道焊完后应立即进行第二层焊道焊接,即热焊,进行热焊时,与底层焊时间间隔不宜太长最长10min,焊条直径可与底层焊时相同或略大,运条时一般直拖向下或略做摆动,但摆动时电弧长度要适中,保持短弧焊接,焊条倾角与底层焊时相同.3填充焊:填充焊道是为盖面焊接打基础的,焊道要求均匀、饱满,两侧熔合良好且不能破坏坡口.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可大些,采用直线运条或稍作摆动,保持短弧焊接,焊条倾角与底层焊时相同.4盖面焊:盖面焊道是保证焊缝尺寸及外形的关键工序,焊条直径可以与填充焊道时相同或更大,但焊接电流不宜太大,采用直线稍加摆动运条,摆动幅度要适当,以压两侧坡口~㎜为宜.收弧时,焊条要慢慢抬起,以保证焊道均匀过渡.焊接时焊条倾角变化见下图:收弧点:5~10°A:0~5°B:0~5°C:5~0°3.管道立向下焊接工艺参数:管道立向下焊接遵循多层多道焊的原则.焊接材料应根据不同的管材、输送介质选择不同的焊条.输气管线原则上选用低氢型立向下焊条,输油、水管线选用纤维素型立向下焊条.立向下焊接均采用直流电源反极性接法.焊接工艺参数见下表.纤维素型立向下焊条焊接工艺参数㊣适用于焊接壁厚较薄或直径较小的管子低氢型立向下焊条焊接工艺参数㊣适用于焊接壁厚较薄或直径较小的管子各种直径焊条使用电流参考值I=dK焊接电流经验系数与焊条直径的关系。
大口径管道焊接工艺研究与应用作者:王刚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7年第17期[摘要]随着我国输气工程战略的展开,对于大口径管道的焊接要求越来越高。
本文以大口径管道焊接工艺进行研究,综述了现在大口径管道焊接工艺的方法,同时本文以某工程一段管道的焊接为例,对大口径管道焊接的难点以及应用情况进行说明。
[关键词]大口径管道;工艺;应用;焊接中图分类号:TG45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7-0054-01大口径管道下向焊全位置焊接已经是各大油田管道焊接中比较先进的一种焊接工艺方法,比以往的焊接工艺有几大优势:(1)焊接速度快;(2)焊接质量好;(3)减少焊接材料的消耗;(4)合格率高。
但是在实际焊接工作中,大口径管道根焊底部时容易出现根部裂纹,致使工程管理焊接合格率上不去,而且对工程的施工进度有很大的影响,在自己现场实际焊接当中,取得了一些经验,希望与各位同行相互探讨。
1 大口径管道沉管施工技术大口径管道多用于长输管道工程,长输管道不可避免要跨越河流,经过丘陵、岫岩、沙漠、山区、冲沟、沼泽等各种地带,其中带来很大困难的是沙漠和水网地段的管道建设,如管材无法运输,管沟不易成型,大型工程机械无法进等。
增大的长输管道管径,沙漠和水网地段的施工难度进一步加大。
修筑作业带、冬季施工、井点降水等方法是以前水网地段施工主要的施工方法,既增加了建设成本,又耽误了建设工期。
而沉管法洽能解决上述问题1.1 沉管法沉管法是指采用沟上组焊方式对水网地段管道的管道中心线上,然后开挖管沟在沿管道两侧,将管道自然降落到管沟内的施工方法,是利用管道自身重力作用。
在于施工比较容易组织是沉管下沟方法的优点,减少临时占地,能提高工效,操作简便、作业人员设备安全可以得以保证,管道施工的各种质量要求不会降低。
沙子具有流动性和管沟不易成型的特点,所以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沙漠地段。
1.2 沉管法施工技术要点1.2.1 沉管法施工中为避免管道壁与挖斗相撞造成管道壁出现内凹现现,沉管前端头位置必须距挖斗大于10m,否则将出现掏挖动作,无法保证管道不被破坏;挖方时应采取先表层再下层的顺序,管沟开挖处断面应呈缓坡状,防止大面积土层突然塌落;保证管道徐徐沉入沟底,杜绝突然下滑造成管道扁口、焊口断裂破坏。
大口径管道纤维素焊条下向焊施工工法大口径管道纤维素焊条下向焊施工工法一、前言大口径管道纤维素焊条下向焊施工工法是一种针对大口径管道进行施工的焊接方法。
该方法采用纤维素焊条作为焊接材料,通过下向焊的方式,将大口径管道焊接成为一个整体。
本文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大口径管道纤维素焊条下向焊施工工法的特点主要包括:1. 适用范围广:该工法适用于各种大口径管道的焊接,不受管道材料和管道直径的限制。
2. 焊接质量高:该工法焊接出的管道具有良好的焊缝质量和强度,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3. 施工效率高:相比其他焊接方法,该工法施工效率高,能够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
4. 环保节能:使用纤维素焊条作为焊接材料,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和废物,符合环保要求。
5. 操作简便:该工法的施工操作相对简单,无需特殊技能。
三、适应范围大口径管道纤维素焊条下向焊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大口径管道的焊接工程,包括城市供水管道、石油化工管道、天然气管道等。
四、工艺原理大口径管道纤维素焊条下向焊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通过焊接工艺参数的调整,使焊接金属达到熔合状态,并形成均匀的焊缝。
这一工法采用了纤维素焊条作为焊接材料,通过下向焊的方式进行焊接。
在实际工程中,采取了一些技术措施来保证工艺的稳定性和焊接质量。
五、施工工艺大口径管道纤维素焊条下向焊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准备工作:包括工具和设备的准备,焊接材料的准备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准备。
2. 管道准备:对待焊接的管道进行清洗和准备工作,确保管道表面无油污和杂物,并进行测量和标记。
3. 施工操作:将纤维素焊条放置于焊接位置,点火并控制焊接参数,使焊接金属达到熔化状态,形成均匀的焊缝。
4. 焊接质量检查:对焊接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包括焊缝的均匀性、强度和密封性等方面。
5. 后期处理:对焊接完成的管道进行清理工作,并进行防腐、油漆和维修等工作。
文章标题:深度解析长输管道纤维素型焊条焊接常见缺陷及防止措施在工程建设领域中,长输管道的焊接工艺一直备受关注。
而纤维素型焊条作为焊接的重要材料,其焊接常见缺陷和防止措施更是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长输管道纤维素型焊条焊接过程中常见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防止措施,以期引起工程师们的重视,并指导实践工作。
一、焊接缺陷的分类和特点1. 焊缝未熔合在长输管道焊接过程中,如果焊接工艺参数设置不合理或者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焊缝未熔合,从而影响焊接质量。
为了避免这一缺陷,工程师们需要严格控制焊接工艺参数,确保焊接热量足够,以保证焊缝的充分熔合。
2. 焊缝气孔焊缝中的气孔是焊接中的常见缺陷之一,它可能由于焊材表面氧化、焊缝准备不当或者焊接过程中的气体散逸不完全等原因引起。
为了避免焊缝气孔的出现,工程师们需要在焊前对焊缝进行仔细的准备,保证焊接环境通风良好,从而减少气体残留。
3. 焊缝裂纹焊缝裂纹是焊接中常见的质量缺陷,它可能由于焊接应力过大、焊接层中的杂质或者材料本身的缺陷等原因引起。
为了避免焊缝裂纹的发生,工程师们需要进行合理的焊接顺序规划,以减少焊接应力的积累,同时在焊接过程中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二、防止措施的建议1. 严格遵守焊接工艺规范在进行长输管道纤维素型焊条焊接时,工程师们需要严格遵守焊接工艺规范,合理调整焊接工艺参数,确保焊接热量和焊接速度的合理控制,从而避免出现焊缝未熔合等缺陷。
2. 加强焊前准备工作在焊前,工程师们需要对焊缝进行仔细的准备,保证焊接表面清洁、干燥,并消除焊接位置的氧化物和污染物,以减少焊缝气孔和裂纹的可能性。
3. 控制焊接工艺环境在焊接过程中,需要确保焊接环境通风良好,以减少气孔的形成,同时对焊接工艺参数进行严格控制,避免焊接应力过大,从而减少焊缝裂纹的发生。
总结回顾在本文中,我们深入探讨了长输管道纤维素型焊条焊接常见缺陷及防止措施。
通过分类和特点的分析,我们了解到焊缝未熔合、气孔和裂纹是常见的焊接质量缺陷。
纤维素焊条近年来,随着石油管道铺设工程的发展,大口径管道的焊接工艺不断进步,由过去单一的焊条电弧焊(酸性、碱性焊条),发展到管道自动焊、半自动焊工艺。
焊条电弧焊也由结507焊条单一品种全位置施焊发展为纤维素焊条立向下焊等高效焊接施工工艺。
改变了普通焊条立向上焊的传统工艺方法,将原水平固定管状对接全位置运条操作法,改变为类似平焊运条法的下向焊,即由12点位置起弧焊至管口下部6点位置结束,提高熔数效率1~3倍,深受管道施工单位的好评。
西气东输工程中大口径管道(Φ1016)根部打底焊和部分管道的多层焊接均采用纤维素焊条施焊。
纤维素焊条立向下焊,电弧具有熔深大,穿透力强,根部打底焊单面焊双面成形好,气孔敏感性小,操作难度小,焊缝内外质量高,焊工易掌握,培训周期短等工艺特点。
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气、电力、民用行业的输油、输气、输水大口径管道安装铺设施工中。
1、纤维素焊条药皮成分和工艺特性1.1纤维素焊条药皮的主要成分:25~40%纤维素(木粉、淀粉、酚醛树脂粉、微量纤维、表粉等);8~16%碳酸盐(碳酸钾、钙等);8~20%铁合金(SiO2、TiO2、MnO、FeO、MgO、Al2O3等);10~15%金属氧化物;20%其它成分。
1.2药皮中大量有机物分解,形成大量气体(CO、CO2、H2、H2O等),对焊缝有很强的保护效果,并且电弧吹力大,熔滴过渡呈喷射状。
1.3在直流弧焊机电源正接和反接时,其熔滴过渡的形态不同。
直流正接时,焊条端部形成的熔融金属体积小,电弧吹力大,气流足以使焊条端头熔化金属飞离,实现小颗粒过渡。
电弧稳定性强,度大,焊缝熔深大,一般适用于根部打底焊,单面焊双面成形背面成形好。
由于正接电弧的飞溅大,熔深大,不易获得满意的表面成形,在热焊、填充焊和盖面焊不常使用。
直流反接时,焊条端部熔融金属几乎完全是块状的熔化金属,表面吹力大,虽有这么大的造气剂也很难将熔滴吹成小颗粒过渡形态。
因此,直流反接时,其熔滴过渡为接触式短路过渡。
长输管道的管道下向焊技术探讨【摘要】长输管道施工中管道下向焊技术是最为常用的焊接方法,本文从管道下向焊的焊接工艺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入手,介绍管道下向焊在长输管道焊接中的运用。
【关键词】手工电弧焊下向焊接长输管道纤维素型1 前言长输管道系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的管道。
长输管道是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油、气等),并跨省、市,穿、跨越江河、道路等,中间有加压泵站的长距离(一般大于50km)管道。
由于其输送介质较多如:排水、热力管道、燃气、燃油、剧毒流体、酸碱管道、锅炉管道、制冷管道。
因此需要不断提高施工质量与工艺水平方能确保管道高质运行。
管道焊接是管道施工众多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其焊接效率、质量可靠性在管道建设中意义重大。
尤其是当前西气东输等大工程的陆续建设以及我们目前长输管道的管线里程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使得建设更多管线已成为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
因此提高管道焊接效率,提升管道焊接质量,发展高效优质的焊机工艺对缩短管线铺设工时、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 下向焊简介下向焊一般在管道施工中是指手工电弧焊下向焊。
管道下向焊是从管道上顶部引弧,自上而下进行全位置焊接的操作技术。
传统的向上焊技术操作时经历仰一立一平的焊接过程,伴随着焊点位置不断变化使得整个焊接操作不便、表面质量低,焊接速度慢。
正逐渐被是先进的管道焊接工艺——管道下向焊所替代。
工程上,下向焊主要适用于:(1)焊接位置特殊、施工困难的地段;(2)自动化设备无法施工的地段。
由于油气管道的施工地点多数在常在野外,加上大型管道搬运移动困难致使焊接过程中转动钢管不甚方便,要保持熔池水平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焊接只能在钢管固定不转动的情况下,对环形焊缝进行全方位施焊。
手工电弧焊下向焊是90年代初国内长输管道普遍采用的一种焊接工艺方法。
其具有:(1)焊接速度快、生产率高。
实践表明管径和壁厚越大,焊接速度提高空间越大。
提高弧压和空载电压;
加大推力电流和短路电流;
同时提高推力电流拐点;
提高可控硅逆变电源的动态响应速度;
提高输出电抗器的储能,以便在di/dt为负时(电流减小)产生反电压维持电弧
使用纤维素下向焊接条焊接大口径管道,与传统的由下向上施焊方法相比,其优点主要表现在;
(1)焊接速度快,生产效率高。
因该种焊条铁水浓度低,不淌渣,比由下高上施焊施焊提高效率50%。
(2)焊接质量好,纤维素焊条焊接的焊缝根部成形包满,电弧吹力大,穿透均匀,焊道背面成形美观,抗风能力强,适于野外作业。
(3)减少焊接材料的消耗,与传统的由下向上焊接方法相比焊条消耗量减少20%~30%。
(4)焊接一次合格率可达90%以上。
近几年,我油田先后在苏丹管道工程、中济供气管道工程、卡塔尔管道工程和济淄管道工程上使用了纤维素焊条施焊,效果较好。
纤维素焊条接长输道中易产生的缺陷和采取的相应措施如下。
1 焊接中易产生的缺陷
1.1 夹渣产生的原因
( 1 )打底焊后清根不彻底,致使在快速热焊时,未能使根部熔渣完全溢出。
(2)打底焊清根的方法不当,使打根部焊道两侧沟槽过深,呈现“W”状。
在快速热焊时,流到深槽的熔渣来不及溢出而形成夹渣。
(3)在6点钟收弧过快也易产生夹渣。
1.2 气孔产生的原因
(1)盖面焊时,熔池过热,吸覆大量的周边空气。
(2)盖面焊时,焊条摆动幅度太大,熔池保护不良。
(3)根部间隙过小,容易产生根部针形气泡。
(4)焊条未在规定时间内用完或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1.3 裂纹产生的原因
(1)如果施工地段起伏较大,土墩未及时垫到位,使管子处在受力状态,在焊接收弧点(尤其是6点钟位置)易出现应力裂纹。
(2)在焊接过程中,如过早松开或撤离对口器,致使熔池中的铁水未来得及凝固好,在焊接收弧处容易产生裂纹。
(3)焊工在6点钟位置采用直线熄弧等不当的收弧方法,致使熔池未填满形成弧坑而出现弧坑裂纹。
1.4 内凹产生的原因
(1)对口间隙过大。
(2)打底焊时焊条送入深度不够。
(3)焊接电流过大,热焊时在5~7点钟位置运弧太慢。
2 针对易产生的缺陷所应采取的措施
根据工程用管材和焊材要求,对每次工程要作好焊接工艺评定,编写好焊接工艺操作规程,并要求电焊工严格按焊接工艺规程要求进行操作施焊。
作好焊材的保护,焊条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严禁摔、撞、磕及碰等,确保焊材的完好性。
2.1 焊前准备要求
(1)组对前应将坡口及其内外侧表面不小于25mm区域范围内的油、漆、垢、锈和毛刺等杂物采用电动钢丝刷清理干净,且不得有裂纹、夹层等缺陷,并呈现金属光泽。
(2)组对前要对坡口进行修磨,使坡口角度及钝边等符合设计参数和焊接工艺要求。
(3)焊接施工前应用砂轮机将各端15mm内的螺纹焊缝磨成缓坡,以保证该处焊道熔合良好。
(4)管道组对尺寸要符合焊接工艺要求
2.2 焊接过程中采取的措施
1防止夹渣的措施1打底焊后要派专业砂轮革进行清渣,清根要彻底,每个接头点一定要打平。
清根时要将根焊道清成“U”形槽。
6点钟收弧时要将熔池填满后,再运弧到成形的焊缝上进行收弧,要采用平甩法熄弧。
2防止气孔的方法1盖面时,电流不要太大电流应低于填充焊电流,采用小电流、短电弧、快焊速焊接,避免过热现象,防止表面气孔;2焊接时采用适应的运条技术,否则将使熔池
超前,易造成长时间短路、焊条粘在焊道上,这对脱氧不利,易产生气孔,但是焊条摆动宽度不应超过焊条直径的两倍,否则也易产生气孔;3防止组对间隙过小缺陷,由于组对间隙过小,在焊接时造成过大的母材稀释作用,而妨碍排气致使形成根部针状气泡;4焊条在使用过程中,要存放在焊条保温筒内,要随用随取,严禁焊条暴露在外,以防焊条受潮。
3防止裂纹的措施1在起伏地段施工时,土墩要及时垫到位,或采用倒链配合,严格控制在焊接过程中焊口受力现象;2焊接过程中严禁松撤对口器;3电焊工在6点钟收弧时,一定要保证熔池填满,且采用平甩法方式熄弧,严禁采用直线式方法熄弧。
4防止内凹缺陷的措施 1加强质检力度,控制组对质量,确保组对间隙,钝边符合焊接工艺要求;2土墩一定垫得足够高一般不低于400mm以便于焊工操作,保证运条深度;3打底焊时电流不易过大,而热焊在5~7点钟时运条速度要适中,不太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