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检验标准.
- 格式:ppt
- 大小:217.00 KB
- 文档页数:34
胶鞋检验标准筒面:气泡、异物:1、厚度:符合工艺要求,鞋面最薄处,误差0.15以内2、鞋面前部位外侧不显眼处3、鞋面内侧,后部直径1.0mm一下,1个以下不显眼处4、伤痕:无5、污迹、浆迹:不显眼、不明显6、挤压纹:表面无明显皱纹凹凸等7、表面灰尘:无8、久硫:无9、表面划伤、擦伤:宽0.5mm,长5mm一处10、浆籽:直径在2M㎡以内,面前、外侧不显眼处,限1处后根筋:1、弯曲不明显,左右鞋无差异2、破损长5mm以下,1处不显眼3、开胶:深2mm,长5mm以内针眼:1、鞋面前部、外侧针眼1处,针眼要小,不太明显2、鞋面内侧、后部位无显眼处,2处针眼要小,针眼大限1处弓头:不明显1、未上到位无2、擦伤面积小于2.5M㎡不显眼处3、掛油不明显4、鞋头不能结珠,不明显可以5、鞋面上光后,表面无消光粉,以及大面无杂质内里:1、破损:无或小于2*1mm不显眼处2、断线、跳针、抛线:无3、污迹:不明显4、印浆:不明显5、脱层:⑴筒部:直径在3mm以下,1处不明显⑵中底:不明显⑶色差:无明显色差大底:1、花纹:清楚(尺寸显示、代码显示图案花纹)2、破裂、残缺、洞:无3、变形、弯曲:无4、杂质、污迹:无5、左右色差:无明显差异6、弹开:无凹凸不平:无久硫:无厚度:按工艺要求,±误差在0.05范围内部件:1、出型气泡、贴合气泡:无2、弹开:上部分弹开无下部厚0.5mm以下长5mm以下无明显3、接头:5-7mm左右鞋无差异4、图案:清楚5、卷边:无6、碰伤、伤痕:无外沿条:弹开:无接头:2-4mm,内坡外坡相搭(无针孔生检)卷边:无起泡、污迹:无鞋子高度:前后尺寸、前贴部件尺寸、内后跟皮尺寸,误差在规定±3mm,左右脚误差在5mm以下大底边到外围条上的高度:左右偏差在±2mm以下,一周露围条要一致统口:要平、圆,内侧和外侧高度在2MM以内。
搭扣:距上口距离要一致,扣带要贴平、贴垂直、贴牢。
鞋类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鞋类产品常见质量问题鞋类产品质量检验大致分为:外侧、内侧和其他部分,这三个部分组成。
一、外观:整双鞋子有没有灰尘、污点、污迹、胶剂、线头、溢胶、断裂、色差、开口、发霉等等的现象影响销售的,具体情况如下:1、灰尘:一般工厂的鞋子出库前质检,并且鞋子不是囤积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应该出现灰尘。
2、污点:指的是尘垢、胶水、表皮发霉等引起的一个小点或者是几个点在鞋子表面上的点,即称之为“污点”。
根据用生胶片都擦拭不掉的,则可以按“瑕疵品”处理。
3、污迹:指的是尘垢、胶水、表皮发霉等引起的一个小块或者是几个小块在鞋子表面上的块状,称之为“污迹”。
4、胶剂:指的是一层胶水贴在鞋子表面的膜,称之为“胶剂”。
5、线头:鞋内露出、多出的线头,数量较多,占用仓库质检员较多时间,无法在工作流水线上处理的。
6、溢胶:指的是鞋子只要是有粘合的地方,胶水溢出粘贴在鞋子表面的一层,就称之为“溢胶”。
像这样的情况,属于厂家做工问题。
溢出的胶很多,影响出售的话就定义为瑕疵品”。
7、断裂:检查断裂的地方是否严重,轻微的断裂,也就是在鞋子有胶剂粘合处的地方断裂,不管在鞋子表面的任何地方,都属于瑕疵品。
8、色差:就是两只鞋面、鞋底、上上下下看起来颜色不一致的话(一般都是在鞋底和鞋的两侧),就是色差。
9、开口:就是鞋面与鞋底进行胶剂粘合处,出现开口、脱胶、或者断裂的情况。
10、发霉:主要是表面由污点引起的霉变后,鞋子表面带有霉点。
11、大小码:就是同样的一双鞋子,它的码数不相同。
12、印痕:在鞋子的头部、鞋面、两侧,后跟的表面等等出现印痕,要根据情况酌情而定:(1)、印痕出现在鞋子粘合出或者其他不是太显眼的地方,印痕要小于0.5CM,这种情况下按照正品鞋子归类;(2)、印痕出现在鞋头、鞋面、两侧和后跟比较显眼的地方,而且印痕也大于0.5CM,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按照“瑕疵品”情况处理。
二、其他部分:鞋子的包装盒、包装袋、包装纸、干燥剂、包装纸、干燥剂,这些配套的是必须要有的,吊牌可以有,也可以不要,视具体供应商而定。
鞋业行业标准之鞋类产品出厂前的最终检验标准(1)实施原则以全数及抽验的方式检查产品自成型结束后至装盒、配号、装箱、打包、进库、待运出厂的全部作业过程,保证产品品质正确。
检验分两个方面:一为品管检验,此为生产完成前对产品做100%全数检验;一为产品包装结束、进库待运出厂时,QC依公司所定的抽样比例抽样开箱检验,目的是防止厂方将不合格产品混装入箱出货。
(2)检验准备A.QC应根据出货计划和工厂实际生产进度,安排最终检验时间。
检验一般应安排在出运日的前两天。
除特殊情况,QC应在生产和包装全部完成后进行检验;如情况特殊,也必须在生产和包装完成百份之八十后进行检验。
B.QC应要求工厂将待检产品按款式、颜色、配码、包装分类别整齐堆放。
C.检验前,QC应仔细查阅待检产品的有关物性测试记录,只有在确认所有测试项目都已完成并已达到规定要求后才能进行最终检验(参照物性测试标准)D.检验前,QC应带齐最终确认样、合同、包装资料及与产品检验相关的所有资料。
(3)检验方式A.QC必须亲自到现场抽点箱号,严禁工厂人员替代抽点箱号。
B.检验以随机抽样方式进行,具体方法按AQL标准。
抽检箱号必须至少间隔5箱,避免箱号连续,以保证被检产品的代表性。
(4)产品外观检验外观检验原则以手感、目视方式进行,目测有疑义时以量具检验。
A.整体外观:手感与目测检查成鞋是否端正、对称、平附、色泽一致、清洁,标志齐全清晰及鞋帮、鞋里、鞋底、鞋眼等各部位有无缺陷,需要确认尺寸的点状缺陷时钢尺测量,确认线状的缺陷应以鞋用带尺测量。
B.前帮长度:以鞋用带尺贴紧前帮面,测量前帮子口端点至前帮面沿口边沿中点或特定部位(如前帮与鞋舌接缝处等),同方法可测外包头长度。
C.后帮高度:以鞋用带尺紧贴鞋后帮面,测量后帮子中点至后帮面沿口边沿中点的高度。
D.特征部位:以鞋用带尺贴紧鞋,从某参照点量至某一考察点,检验同双两只鞋的差异。
E.后缝歪斜:将鞋放置在水平物上,用宽座角尺垂直边对准后帮子口点,以钢尺测量帮后缝至角尺垂直边的最大距离。
鞋类质量检验标准一、引言鞋类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舒适度和身体健康。
为了保证鞋类产品的质量,相关部门制定了鞋类质量检验标准,旨在对鞋类产品的各项指标进行严格把关。
本文将详细介绍鞋类质量检验标准的相关要求。
二、外观检验鞋类产品的外观检验是对其外观质量的评估和检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鞋面的整体平整度、光亮度和色泽是否符合规定要求;2. 鞋面上是否存在裂纹、划痕等表面缺陷;3. 鞋底的平整度和鞋底与鞋面的粘接情况;4. 鞋跟的形状、尺寸和牢固度。
三、健康安全检验鞋类产品的健康安全检验主要关注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鞋类产品是否存在有害物质,如铅、镉、甲醛等;2. 鞋类产品的pH值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3. 鞋类产品是否容易导致过敏反应;4. 鞋类产品是否具备防滑性能。
四、功能性能检验鞋类产品的功能性能检验是对其基本功能的评估和检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鞋底的耐磨性、抗滑性和抗渗水性能;2. 鞋跟的缓震性和支撑性能;3. 鞋面的透气性和对脚部的包裹性;4. 鞋类产品的舒适度和适应性。
五、尺寸检验尺寸检验是对鞋类产品的尺寸标准进行检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鞋类产品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是否符合要求;2. 鞋类产品的重量是否在合理范围内;3. 鞋类产品的鞋码是否准确。
六、耐久性检验耐久性检验是对鞋类产品的使用寿命进行评估和检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鞋类产品的抗拉强度和抗水平撕破强度;2. 鞋跟的耐压缩性能和耐弯曲性能;3. 鞋类产品的剥离强度和撕口强度。
七、标识检验标识检验是对鞋类产品的标识信息进行检测和评估。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鞋类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或地区的标识要求;2. 鞋类产品上的产品名称、型号和厂商信息是否清晰可辨;3. 鞋类产品所附带的标识证书和使用说明书是否完整。
八、总结鞋类质量检验标准是对鞋类产品的质量要求进行规范和监督的重要措施。
鞋厂-材料通用检验标准鞋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材料,如鞋面材料、鞋底材料、鞋垫材料等。
为了确保鞋子的质量和安全性,鞋厂需要严格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材料的检验。
下面是一个针对鞋厂材料检验的通用标准,旨在帮助鞋厂规范材料检验流程,提高产品质量。
一、鞋面材料(一)外观检验1.鞋面材料应无明显的污渍、撕裂、断丝、杂纤等缺陷。
2.印花花纹(如有)应完整,无模糊、脱落等现象。
(二)物理性能检验1.可洗涤性:将鞋面材料置于清水中浸泡,浸泡时间为24小时后,取出并晾干,检查其外观是否发生变化。
2. 耐磨性:采用Martindale磨损仪对鞋面材料进行耐磨性测试,要求磨损次数不小于5000次。
3.透气性:采用透湿仪对鞋面材料的透气性进行测试,要求透湿量不小于3000g/m2/24h。
二、鞋底材料(一)外观检验1.鞋底材料应无明显的气泡、裂纹、翘皮等现象。
2.鞋底材料的颜色应均匀,无明显色差。
(二)物理性能检验1. 硬度:采用洪氏硬度计对鞋底材料的硬度进行测试,要求硬度值不小于65 Shore A。
2.抗拉强度: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鞋底材料进行抗拉强度测试,要求抗拉强度不小于10MPa。
3. 耐磨性:采用Abra-Tester对鞋底材料进行耐磨性测试,要求磨损量不超过1.5g。
三、鞋垫材料(一)外观检验1.鞋垫材料应无明显的污渍、裂纹、变形等现象。
2.鞋垫材料的固定性良好,不易脱落。
(二)物理性能检验1. 厚度:采用千分尺对鞋垫材料的厚度进行测量,要求厚度误差不超过±0.5mm。
2.导湿性:采用排湿次数法对鞋垫材料的导湿性进行测试,要求排湿次数不小于200次。
以上是对鞋厂材料通用检验标准的简要介绍,供鞋厂参考。
鞋厂应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和产品要求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并合理选择检测设备和方法,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同时,鞋厂也应定期进行材料检验,及时消除潜在的质量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
高跟鞋成品检验标准1. 引言本文档详细规定了高跟鞋成品的检验标准,包括材料检验、外观检验和功能检验等内容。
通过严格的检验标准,确保高跟鞋的质量和安全性,提供给消费者高品质的产品。
2. 材料检验2.1 鞋面材料检验- 鞋面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能有明显的色差、破损、污渍和缝线问题等。
- 鞋面材料应具备适当的柔软性,不应有过于坚硬或过于松弛的情况。
2.2 跟底材料检验- 跟底材料应具备足够的耐磨性和防滑性能,能够提供良好的稳定性。
- 跟底材料应不易变形或断裂,能够经受长时间的使用。
2.3 内里材料检验- 内里材料应具备透气性和舒适性,不应产生异味或刺激皮肤的情况。
3. 外观检验3.1 鞋面外观检验- 鞋面应平整光滑,无皱褶、明显的凹陷或突出等问题。
- 鞋面的拼接处应平整,无明显的断裂或缝线松动。
3.2 跟底外观检验- 跟底应完整无损,无明显的磨损或剥落。
- 跟底的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没有明显的变形或偏斜。
3.3 鞋内外观检验- 鞋子内部应清洁,无明显的灰尘、污渍或异物。
- 鞋子的鞋垫应与鞋子的鞋面紧密结合,不应有松脱的情况。
4. 功能检验4.1 跟底硬度检验- 跟底的硬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既要保证舒适性,又要确保足够的支撑力。
4.2 舒适性检验- 鞋子的整体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确保脚部舒适。
- 鞋子的鞋底和鞋面应具备良好的缓震性,减轻脚部疲劳感。
4.3 抗滑性检验- 鞋子的跟底应具备良好的抗滑性,能够在不同地面上提供稳定的步行体验。
5. 结论本文档详细介绍了高跟鞋成品的检验标准,包括材料检验、外观检验和功能检验等方面。
通过遵循这些检验标准,生产商可以确保高跟鞋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供给消费者舒适、耐用和高品质的产品。
鞋子检验具体方法成品检验(1)整体外观:手感目测成鞋是否端正,对齐,平整,平服,色泽一致,清洁,标志齐全清晰及鞋帮、鞋里、鞋底、鞋跟等部位有无缺陷等。
需要量尺寸的点状缺陷以游卡尺测量,线状缺陷以鞋用带尺测量。
(2)前帮长度:以鞋用带尺贴紧前帮面,测量前帮子口端点至前帮面沿口边沿中点或特定部位点(如前帮与鞋舌接缝处等)的长度。
同理可测外包头长度。
<br/>(3)后帮高度:以鞋用带尺贴紧鞋(靴)后帮面,测量后帮子中点至后帮面沿口边沿中点的高度(4)特征部位:以鞋用带子尺贴紧鞋,从某参照点量至某一考察点,检验两只鞋的差异。
(5)后缝歪斜:将鞋正放在大理石磨板上,用宽座角尺垂直对准子口中点,以钢直尺测量鞋帮后缝线越轨等。
针码密度用游尺测量。
(6)缝线:目测量缝线针参政是否均匀,线道是否整齐,是否有跳线、断线、开线、并线重针及缝线越轨等。
针码密度用游标尺测量。
(7)外包(后)跟、主跟、(内后跟):目测外包(后)跟是否端正、平服、同双两只鞋的外包(后)跟是否对称,以拇指和食指在外包(后)跟两侧按压,观察其变形及复原情况。
的外包头是否对称,以 (8)包头:目前测外包头是否端正、平服、同双两只鞋拇指按压包关头,观察变形及复原情况。
(9)外底长度:以鞋用带尺(拉紧)测量外底面前端点至外底面(跟面)后端点之间的长度。
(10)外底宽度:将外底内侧底墙接触大理石磨板垂直侧立,以钢直尺垂直测量其外侧底墙距平板的最大距离即为外底宽度。
(11)外底厚度:一般以钢直到尺测量底墙相关部位厚度,必要时沿外底轴线将鞋底切开,以钢直尺在切开处测量外底相关部位的厚度,底墙异型或圆弧状等,用直尺无法测量时可用游标卡尺测量。
(12)内底长度:剪掉鞋帮,以鞋用带尺贴紧内底,测量内底前后两端点之间的距离,厂内抽检时,可抽取被检产品同品和刺史型号号内底进行测量。
(13)前跷:将鞋正放在大理石磨板上,用高度游标卡尺测量外底面前端点至大理石磨板的垂直距离(14)鞋跟高度:将鞋正放在大理石磨板上,用高度游标卡尺测量鞋跟后部中线上端点至跟面(大理石磨板)的垂直距离。
鞋类质量检验标准鞋类质量检验标准1.引言鞋类质量检验是确保鞋类产品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的重要环节。
本旨在提供一套详细的鞋类质量检验标准,以相关参与方确保鞋类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检验目的与范围2.1 检验目的本标准的检验目的是对鞋类产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包括产品材料、结构、外观、功能等方面的评估,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法律法规。
2.2 检验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鞋类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运动鞋、休闲鞋、皮鞋等。
3.检验标准分类3.1 产品材料检验3.1.1 鞋面材料检验- 鞋面材料的强度和耐磨性检测- 鞋面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检测- 鞋面材料的耐化学药品检测- 鞋面材料的颜色牢度检测3.1.2 鞋底材料检验- 鞋底材料的硬度检测- 鞋底材料的柔韧性检测- 鞋底材料的耐磨性检测- 鞋底材料的防滑性能检测3.2 结构检验3.2.1 鞋垫检验- 鞋垫的厚度和软硬度检测- 鞋垫的吸湿性和通气性检测- 鞋垫的抗菌性能检测3.2.2 内部结构检验- 鞋垫和鞋面的粘合强度检测- 鞋底和鞋面的粘合强度检测- 内衬和鞋面的粘合强度检测3.3 外观检验3.3.1 鞋身外观检验- 鞋身整体外观检测,包括外观缺陷、瑕疵、污渍等- 鞋面的印刷、烫金、刺绣等细节检测3.3.2 鞋底外观检验- 鞋底整体外观检测,包括外观缺陷、异物、污渍等- 鞋底的鞋跟、鞋头等细节检测3.4 功能检验3.4.1 抗压性能检验- 鞋底的抗压性能检测,包括静态和动态的抗压测试3.4.2 弯曲性能检验- 鞋底的弯曲性能检测,包括静态和动态的弯曲测试3.4.3 防水性能检验- 鞋面的防水性能检测,包括材料的防水指标、接缝的防水性能等4.检验方法与要求4.1 检验方法- 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国际标准的检验方法进行检测- 检验设备需符合国家计量法规定的检定、检验要求4.2 检验要求- 根据相应标准和技术规范设定的合格和不合格判定要求- 需对不符合要求的样品进行再检验以确认结果5.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应包括样品信息、检验项目、辅助检验数据、判定结果等内容- 检验报告需由合格的检验人员签署并加盖检验机构的公章6.附件本所涉及的附件如下:附件1:鞋类材料强度测试报告范本附件2:鞋类结构检验报告范本附件3:鞋类外观检验报告范本附件4:鞋类功能检验报告范本7.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 产品质量法:指导和规范产品质量检验的法律法规- 国标:国家标准,指定产品质量和安全要求的标准。
鞋子检验标准
鞋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无论是运动鞋、休闲
鞋还是正装鞋,都需要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鞋子的生产和销售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检验标准进行,下面
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鞋子的检验标准。
首先,鞋子的外观质量是我们检验的首要标准之一。
外观质量
包括鞋子的整体造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鞋面、鞋底、鞋帮等部位
是否有破损、开裂、脱胶等现象,鞋子的缝合是否牢固、线头是否
整齐等。
只有外观质量良好的鞋子才能给消费者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其次,鞋子的尺寸和尺码也是需要严格检验的内容之一。
鞋子
的尺寸要符合国家标准,尤其是在鞋子的长度、宽度、高度等方面,都需要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鞋子的尺码标注也需要准确无误,不
能出现偏差过大的情况,以免给消费者带来尺码不合适的困扰。
除了外观质量和尺寸尺码,鞋子的材料和工艺也是需要进行严
格检验的内容。
鞋子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能出现有害物
质超标的情况,同时也需要符合环保要求。
鞋子的工艺包括鞋面的
裁剪、缝合、鞋底的粘合、鞋垫的贴合等,都需要符合相关要求,确保鞋子的质量达标。
此外,鞋子的舒适度和耐磨性也是需要进行检验的重点内容。
鞋子的舒适度包括鞋垫的柔软性、鞋底的缓震性等,而鞋子的耐磨性则需要通过相关测试手段来验证,确保鞋子能够经受住日常使用的磨损。
总的来说,鞋子的检验标准涉及到外观质量、尺寸尺码、材料工艺、舒适度耐磨性等多个方面,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验,才能确保鞋子的质量达标。
希望生产和销售鞋子的相关企业能够重视鞋子的质量检验工作,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
鞋类质量检验标准鞋类质量检验标准是指对鞋类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时所依据的参考标准和要求。
通过鞋类质量检验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以确保鞋类产品的质量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和标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鞋类行业的健康发展。
1.外观质量:外观质量是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也是衡量鞋类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外观质量的检验标准通常包括鞋面、鞋底、鞋垫、鞋口、鞋头等部位的缝制、贴合、颜色、图案等方面的要求。
2.物理性能:物理性能是指鞋类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耐磨、耐折、耐压、防水、透气等性能。
物理性能的检验标准通常包括鞋底的硬度、耐磨性、抗压、防水透气性等指标的要求。
3.材料安全性:鞋类产品的材料安全性是指鞋类产品所采用的材料是否符合环保和健康的要求,是否含有有害物质。
材料安全性的检验标准通常包括关于鞋面、鞋底、鞋垫、鞋带等材料的检测项目和限量要求。
4.尺寸和偏差:尺寸和偏差是指鞋类产品的尺寸规格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的要求,包括鞋型、长度、宽度、高度、厚度等方面的尺寸和偏差的检验标准。
5.功能性能:功能性能是指鞋类产品在特定的使用条件下是否能够满足相关功能的要求,如防滑、减震、支撑、抓地力等功能的检验标准。
6.包装标识:包装标识是指鞋类产品的包装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包括商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质量等级、使用说明等方面的标识要求。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鞋类质量检验标准还可以包括其他如耐磨、抗拉强度、色牢度、抗冲击性等一些特殊的检验项目和要求,具体的内容可以根据鞋类产品的特点和用途而定。
为了确保鞋类产品的质量,制定和实施鞋类质量检验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在制定和实施鞋类质量检验标准时,应参考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和标准,结合鞋类产品的实际情况,确保检验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鞋类生产企业应加强自身的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积极配合鞋类质量检验工作,共同推动鞋类产业的发展。
qc鞋类产品出厂前的最终检验标准QC鞋类产品出厂前的最终检验标准为了确保制造的鞋类产品质量符合市场和客户的需求,QC (质量控制)的最终检验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这一检验过程通常在产品出厂前进行,以确保产品的性能、外观和功能都符合预期标准。
下面将详细介绍QC鞋类产品出厂前的最终检验标准。
1. 外观检验外观是鞋类产品中消费者最容易注意到的方面之一。
QC人员必须仔细检查鞋子的每个部分,包括鞋面、鞋底、鞋带、鞋眼等,以确保没有明显的瑕疵、脏污、刮痕或变形。
同时,QC 人员还应确保鞋子的颜色、图案和印刷都与设计要求一致,以确保产品在市场上的形象。
2. 尺寸和适合性检验鞋类产品的尺寸和适合性是消费者购买时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QC人员在最终检验过程中需要测量鞋子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尺寸,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
同时,还需要使用合适的脚型模型进行试穿,以确保鞋子的大小、弯曲度和鞋底的防滑性符合标准。
如果发现尺寸或适合性问题,产品将会被退回进行修复或淘汰。
3. 功能检验鞋类产品的功能通常包括减震、透气、防滑等特性。
QC人员需要进行各种测试,以确保产品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例如,可以使用落球测试来检测减震性能,水浸测试来检测鞋子的防水性能,以及摩擦测试来测试鞋底的防滑性能。
这些测试不仅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还可以为客户提供购买时的参考指标。
4. 耐久性测试鞋类产品通常需要经受长期使用和多种环境条件的考验。
因此,QC人员需要进行耐久性测试,以确保产品在使用寿命内不会发生过早磨损、脱胶或损坏。
这些测试可以使用机器进行模拟,如弯曲测试、拉伸测试、耐磨损测试等,也可以进行人工测试来模拟日常使用条件。
5. 包装检验鞋类产品的包装在运输和售卖过程中起着保护和展示产品的作用。
QC人员需要检查产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符合设计要求,并确保每一双鞋子都配备了正确的标签、说明书和其他必要的材料。
如果发现包装问题,QC人员需要及时纠正,以确保产品在市场上正常出售。
鞋子检验标准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 产品出口量是相当大的。
对于不同国家的客户, 产品标准也会有所区别,为了确保产品质量能达到预期的要求, 避免因质量不合格而耽误货期, 或者收 验货是国外采购商和出口贸易公司最重要的控制手,第三方验货公司因其专业性和价格合理,成了 对不同种类的鞋子,专业的验货公司(包括SGS 、市易拓质检技术、BV 、ITS 、华测鹏程)一般采用以下检验标准:一、童鞋验货1、面部注意事项:1.1攀帮不可扭,鞋面刮伤、破损。
(如真皮类:鞋头、鞋盖及外腰,不可出现皮料不良,如虫 斑、刮痕、麻斑等)。
牛绒类材质是否褪色,有否配双。
1 . 2帮面不可不顺,不可打皱、麻面。
鞋头须平顺不可发角。
1 . 3帮面不可有浮线、断线,更不可无底线、跳针。
1 . 4鞋头翘度比对是否一致,与确样比较是否正确。
1 . 5比对样品鞋其鞋面是否色差,亮雾度与擦色效果是否与确样相同。
1 . 6商标字母类检查是否正确,不可缺少字母。
1 . 7鞋头里不可皱折、打脚,检查是否攀入中底(做棉鞋时考虑放前港宝后帮脚前半部车线)1 . 8港宝检查是否有拉入中底板下,有否未入或漏放港宝,或港宝硬度不够(尤其后港宝须硬)1 . 9鞋筒不可不顺,不可打皱,拉链要平顺,锁口 一位。
1 . 10脚背拱出的形状一定要标准,不可下陷。
1 . 11拉链是否平顺,是否止滑、牢度是否足够、商标是否正确。
1 . 12靴筒是否平顺。
靴筒里是否平顺,里拼缝是否到位。
1 . 13靴筒是否前顷后仰。
到货后才发现货不对版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段。
考虑到成本的节约(差旅、食宿以及人力) 最受青睐的选择。
鞋子是在出口产品中比重最高的产品之一,1 . 14使用魔术带的鞋子勾勾、毛毛粘合力是否达标。
2、饰物类注意事项:2. 1各类饰物:不可破裂、掉漆、刮手、飞边, 不可为铁质材料,不可易脱落。
2 . 2电绣类的针距一定要美观,不可脱落,不可色差明显。
鞋子检验标准鞋子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和舒适度。
因此,制定和执行鞋子检验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鞋子检验标准是指对鞋子产品进行检验和测试的一系列标准和规定,其目的是确保鞋子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合格性,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促进鞋子行业的健康发展。
首先,鞋子的外观质量是鞋子检验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外观质量包括鞋子的整体外观、色泽、图案、缝线、鞋底等方面。
外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鞋子的第一印象,也是消费者选择鞋子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鞋子的外观质量必须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不能出现色差、瑕疵、缝线松散等问题。
其次,鞋子的材料和成分也是鞋子检验标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鞋子的材料和成分直接关系到鞋子的舒适度、耐磨性和安全性。
对于不同类型的鞋子,其材料和成分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比如,运动鞋需要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支撑性,皮鞋则需要选用优质的皮革材料。
因此,在制定鞋子检验标准时,需要明确不同类型鞋子的材料和成分标准,确保其符合相关的安全和质量要求。
另外,鞋子的功能性能也是鞋子检验标准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
不同类型的鞋子具有不同的功能性能要求,比如运动鞋需要具有良好的抓地力和缓震性能,防滑鞋需要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
因此,在制定鞋子检验标准时,需要明确不同类型鞋子的功能性能要求,通过相关的测试和检验手段来验证其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最后,鞋子的尺寸和合身度也是鞋子检验标准中需要考虑的内容之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鞋子的尺寸标准有所不同,但其目的都是为了确保消费者能够购买到合适尺码的鞋子,保障其穿着舒适度和健康性。
因此,在制定鞋子检验标准时,需要明确鞋子尺寸的标准和测量方法,确保鞋子的尺寸和合身度符合相关的要求。
总之,鞋子检验标准是保障鞋子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其内容涵盖了鞋子的外观质量、材料和成分、功能性能、尺寸和合身度等方面。
只有严格执行鞋子检验标准,才能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促进鞋子行业的健康发展。
鞋子怎么验货,鞋子验货的标准及流程详解鞋子,顾名思义,是穿在脚上防止脚受到伤害的一种物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因此,鞋子的验货和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鞋子怎么验货呢?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鞋子验货的标准。
一、鞋子验货标准鞋子验货,具体分为三种:男鞋验货、女鞋验货、童鞋验货。
(一)男鞋验货重点A.面部注意事项:1皮料不可松面。
(如真皮类:鞋头, 鞋盖及外腰, 不可出现皮料不良, 如虫斑, 刮痕, 麻斑) 。
2鞋头不可发脚, 后包合缝要正。
两腰高低一定严格判定准确。
3帮面不可有浮线、断线,更不可无底线、跳针。
4鞋头翘度比对是否一致,与确样比较是否正确。
5鞋头内里不可皱折、打脚,检查是否攀入中底(做棉鞋时考虑放前港宝后帮脚前半部车线)。
6比对样品鞋其鞋面是否色差, 亮雾度与擦色效果是否与确样相同。
7鞋筒不可不顺, 不可打皱,拉链要平顺, 锁口位要牢固。
8眼眼牢度是否足够(有鞋带的男鞋), 搭位不可有明显的透痕, 不可打脚。
9港宝检查是否有拉入中底板下,有否未入或漏放港宝,或港宝硬度不够(尤其后港宝须硬)。
10商标字母类检查是否正确,不可缺少字母。
11内里不可有钉, 不可脱层, 起皱. 皮料颜色需染透, 切边不可异色。
12帮面鞋头位置, 后包位置不可出现, 车线均匀, 不可跳线。
13男鞋有鞋眼扣类, 内里鞋要对齐, 不可毛边, 冲孔要平滑。
14真皮类工作鞋各部件皮料要搭配使用,配双要确实。
15港宝是否拉入中底板下. 是否软脚。
B.底部注意事项:1胶着力, 是否能够达标, 因男鞋面底粘合, 如:用手搬在一定的情况下不开胶, 另外两腰处不可欠胶, 胶线需控制在范围内, 特别是浅色鞋类。
2所有男鞋类大底要平顺, 不可有钢芯透痕, 大底不可有凹凸及前后踢现象。
3大底不可有前后踢, 鞋头要正, 帮面与大底的SIZE 一定正确无误。
4大底, 不可掉色, 厚度. 软硬度要达标。
5大底有沾条的需贴合到位, 有包边的不可搭边, 一定要平顺, 不可开胶, 欠胶。
鞋子质检报告的测试标准及测试项目【范本一】1. 引言本文档是针对鞋子质检报告的测试标准及测试项目的详细说明。
通过对鞋子的各项测试项目的要求和标准的规定,确保鞋子的质量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客户要求,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市场竞争力。
2. 检验标准2.1 物理性能测试2.1.1 尺寸和重量测试2.1.2 物理力学性能测试2.1.3 柔韧性测试2.1.4 抗滑性能测试2.2 鞋面材料测试2.2.1 物理性能测试2.2.2 化学成分测试2.2.3 环境适应性测试2.3 鞋底材料测试2.3.2 环境适应性测试2.4 鞋垫材料测试2.4.1 物理性能测试2.4.2 环境适应性测试3. 检验项目及方法3.1 尺寸和重量测试3.1.1 鞋长和鞋宽测量方法3.1.2 鞋重测量方法3.2 物理力学性能测试3.2.1 压缩性能测试3.2.2 强度和硬度测试3.2.3 抗撕裂性能测试3.3 柔韧性测试3.3.1 弯曲性测试3.3.2 扭曲性测试3.3.3 拉伸性测试3.4.1 滑动阻力测试3.4.2 抗滑性能评价标准4. 检验结果记录与评价根据测试标准和方法对鞋子进行检验,将测试结果记录在质检报告中,并进行评价。
【范本二】1. 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说明鞋子质检报告的测试标准及测试项目,以确保鞋子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2. 测试标准2.1 物理性能测试2.1.1 鞋子尺寸测量标准2.1.2 鞋子重量测量标准2.1.3 鞋子物理力学性能测试标准2.1.4 鞋子柔韧性测试标准2.1.5 鞋子抗滑性能测试标准2.2 鞋面材料测试2.2.1 鞋面物理性能测试标准2.2.2 鞋面化学成分测试标准2.2.3 鞋面环境适应性测试标准2.3 鞋底材料测试2.3.1 鞋底物理性能测试标准2.3.2 鞋底环境适应性测试标准2.4 鞋垫材料测试2.4.1 鞋垫物理性能测试标准2.4.2 鞋垫环境适应性测试标准3. 测试项目及方法3.1 尺寸和重量测试3.1.1 鞋长和鞋宽测量方法3.1.2 鞋重测量方法3.2 物理力学性能测试3.2.1 压缩性能测试方法3.2.2 强度和硬度测试方法3.2.3 抗撕裂性能测试方法3.3 柔韧性测试3.3.1 弯曲性测试方法3.3.2 扭曲性测试方法3.3.3 拉伸性测试方法3.4 抗滑性能测试3.4.1 滑动阻力测试方法3.4.2 抗滑性能评价标准4. 检验结果记录与评价根据测试标准和方法对鞋子进行检验,并将测试结果记录在质检报告中,并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