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的检定和校准
- 格式:pdf
- 大小:607.97 KB
- 文档页数:47
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jjf1637-2017廉金属热电偶是一种常用的温度测量传感器,采用不同金属的热电特性来测量温度变化。
为了保证廉金属热电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检定。
下面是根据《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JJF1637-2017》的相关参考内容:1. 检定目的和依据:明确了廉金属热电偶检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依据包括国家计量法律法规、相关计量规范和技术文件等。
2. 检定对象和检定准则:规定了廉金属热电偶检定的对象,即所有采用廉金属热电偶进行温度测量的仪器设备。
检定准则包括热电特性、温度响应时间和重复性等。
3. 检定装置和设备:详细描述了进行廉金属热电偶检定所需要使用的装置和设备,例如参比热电偶、温度控制装置、稳定电源和多路选择器等。
4. 检定步骤和方法:提供了详细的检定步骤和方法,包括准备工作、校准环境的建立、测量温度的稳定和接线方式的选择等。
还包括了温度分段校准和总体误差的计算方法。
5. 检定结果的表示和判定:规定了检定结果的表示方法,一般使用偏离度和总体误差来表示,同时也说明了各种结果的判定准则和处理方法。
6. 检定证书和报告:对检定证书和报告的内容和格式进行了规定,包括检定机构的名称和地址、检定项目和结果、参考资料和附件等。
7. 检定的确认和追溯:要求检定机构必须具备合格的仪器设备,并定期进行确认和校准,以保证检定结果的可追溯性和准确性。
8. 检定机构的要求:对从事廉金属热电偶检定业务的机构进行了要求,包括检定能力和技术条件、质量控制和认可标志等。
9. 附录:提供了一些相关的附录,例如廉金属热电偶的热电特性曲线、温度响应时间的计算公式和误差的统计学处理方法等。
以上仅是《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JJF1637-2017》相关参考内容的一部分,详细的内容还需要参阅该文。
通过对廉金属热电偶的定期检定,能够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为各行业的温度测量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热电偶校准_热电偶如何校准_热电偶怎么校准_热电偶检定与校准问答热电偶校准_热电偶如何校准_热电偶怎么校准_热电偶检定与校准问答 1、带补偿导线的热电偶精度可以按I级精度吗,答:带补偿导线在检定时是不可以的。
2、热电偶测温度可以达到什么水平,答: 根据温度的高低来决定,对于温度较低的测量的水平可以达到0.01度,对于高温的情况1%-2%就已经很好了。
3、工业用廉热电偶长度很多都小于700,它们不能检定吗,答: 按照规程的要求是不能进行检定的,只能进行校准。
4、怎样判定标准偶的污染,答: 从外观来说可以有一些判断,其它的情况下只能看热电势的变化。
5、200mm短的铠装热电偶,怎么检定?答: 热电偶这个长度是不可以检定的,因为有规程的要求。
直接测量热电势的方法带来的误差可能比热电偶的允差还要大,通常来讲只能在热电偶制作之前看丝材的情况6、热电偶线在测温时打印出来的曲线不是光滑的而是锯齿型的,这个一般是什么问题导致的,答: 如果实际被测的环境温度变化没有很大的话,可能是干扰造成的。
7、新的热电偶线的节点是否可以用锡线将两根线焊接在一起,答: 锡线的熔化温度仅有200度,且强度较低。
8、有时长期测量,用温升胶固定热电偶探头于被测元件上,温升胶对测量温度有多大的影响,答: 温生胶如果里面的化学成分不影响热电偶的话,最多的影响量是温生胶的热惯性。
9、热电偶线的长短对测量结果有多大影响,答: 理论上是没有影响的,但是长的导线会造成均匀性较差,并且空间的干扰也会大。
10、在检定热电偶时是否要接入补偿导线,答: 标准热电偶检定不要使用任何补偿导线,廉金属热电偶的检定尽可能不使用,如果实在不能够将热电偶的参考端接入冰瓶的时候,可以使用,但是补偿导线需要事先检定。
11、热电偶测温导线最佳长度是多少,答: 一般来说根据使用需要,长的话需要费用更高。
12、请问热电偶节点是使用电容放电熔接的,是否可以?答: 热电偶节点的焊接原则是金属完全融化,避免污染。
高温热电偶校准
高温热电偶的校准包括多个步骤,首先是要检查外观,无明显缺陷,用500V兆欧表测量热电偶的绝缘电阻应符合规程要求(一般热电偶≥100MΩ、铠装热电偶≥1000MΩ)。
其次,检查热电偶分度号是否与设计相符。
接着进行校验,包括线性度校验、灵敏度校验和温度误差校验。
线性度校验的目的是检测热电偶的输出是否与理论值一致,以确定其是否符合标准。
通常选取-20℃、0℃、100℃、200℃等温度点进行测试。
灵敏度校验则是在特定的温度条件下,比较实际测量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偏差。
这一步骤有助于评估热电偶在不同温度下的响应能力。
温度误差校验则是将热电偶置于模拟实际工作环境的装置中,在不同的温度点测量其输出电压,并与标准温度计进行比较,以确定其温度误差。
在完成上述校验后,将热电偶的测温允许温差与规程要求进行比较,以确保其性能符合标准。
最后,填写热电偶的检定报告,记录所有的测量数据和结果。
在进行高温热电偶校准时,还需注意以下事项:
确保测量系统中的系统误差已被消除或最小化,以提高测量精度。
校准过程中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特别是在使用高温热电偶时,需确保不会发生烫伤等意外事故。
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高温热电偶的性能稳定可靠。
总的来说,高温热电偶的校准是一个涉及到多个步骤和注意事项的复杂过程。
通过仔细执行这些步骤并遵循相关规定,可以确保高温热电偶的性能符合标准,为工业生产提供准确可靠的温度测量数据。
热电偶检定报告范文一、检定目的热电偶时常需要进行检定,以验证其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次热电偶检定的目的是评估热电偶的温度测量误差,并确定其测量范围和准确度。
二、检定方法本次检定采用了比对法进行,即将要检定的热电偶与一组已知准确度的标准热电偶进行比较。
三、检定步骤1.准备工作:检定仪器,包括标准热电偶、温度计、电压表等;2.校准标准热电偶:使用标准温度计对标准热电偶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度;3.校准待测热电偶:将待测热电偶与标准热电偶的连接头进行连接,并接通相应的测温仪器和电压表;4.记录测量数据:依次设置不同的温度值,记录标准热电偶和待测热电偶的电压输出值,并计算出它们之间的差值;5.统计数据分析: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测量误差和可靠度指标,并绘制相应的曲线和图表;6.检定结论: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给出热电偶的测量准确度和可靠性评估。
四、检定结果根据本次检定的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温度测量误差:记录的数据显示,待测热电偶的测量误差范围在±0.5°C内,符合相关精确度要求;2.可靠性评估:热电偶的可靠性指标表明,对同一温度点的多次测量结果相对稳定,且标准差较小;五、数据分析1.温度测量误差分析:对于待测热电偶,在不同温度点上与标准热电偶的测量误差范围在±0.5°C内。
该误差范围符合产品精确度要求;2.可靠性分析:对于待测热电偶进行多次测量,在同一温度点上,测量结果的标准差较小,表明待测热电偶在重复测量过程中的可靠性较高。
六、结论与改进意见根据本次检定的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待测热电偶的测量准确度在±0.5°C范围内,符合产品规格要求;2.待测热电偶的可靠性较高,在重复测量过程中具有较小的变化量。
改进意见:1.对待测热电偶的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进一步提高测量准确度;2.继续对热电偶进行定期检定,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热电偶检定项目及方法热电偶是一种常用的温度测量仪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两个不同金属的接触产生的热电势来测量温度。
为了确保热电偶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检定。
本文将介绍热电偶的检定项目及方法。
一、检定项目1. 热电势测量误差:热电偶的主要测量参数是热电势,检定时需要测量热电偶输出的电压,并与标准温度计进行比较,计算其测量误差。
2. 热电偶线性度:线性度是指热电偶输出电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线性特性。
检定时需要在不同温度下测量热电偶的热电势,并绘制热电势-温度曲线,通过分析曲线的直线度来评估热电偶的线性度。
3. 热电偶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是指热电偶从温度变化到输出电压稳定所需的时间。
检定时需要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温度变化,并记录热电偶输出电压的变化过程,通过分析输出电压的稳定时间来评估热电偶的响应时间。
4. 热电偶温度漂移:温度漂移是指热电偶在长时间使用后,输出电压的变化情况。
检定时需要将热电偶长时间暴露在恒定温度环境中,并记录输出电压的变化情况,通过分析电压的漂移程度来评估热电偶的温度漂移。
二、检定方法1. 热电势测量误差检定:将热电偶与一个标准温度计同时插入一个恒温槽中,分别记录两者输出的电压值。
然后计算热电偶的测量误差,即热电偶输出电压与标准温度计的电压差。
2. 热电偶线性度检定:选取几个不同温度点,在每个温度点上测量热电偶的输出电压,并记录下来。
然后根据这些数据绘制热电势-温度曲线,通过分析曲线的直线度来评估热电偶的线性度。
3. 热电偶响应时间检定:将热电偶置于一个恒定温度中,然后突然改变温度,记录热电偶输出电压的变化过程。
通过分析输出电压的稳定时间来评估热电偶的响应时间。
4. 热电偶温度漂移检定:将热电偶长时间暴露在一个恒定温度环境中,并记录输出电压的变化情况。
通过分析电压的漂移程度来评估热电偶的温度漂移。
通过以上检定项目及方法,可以评估热电偶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检定结果进行校正或更换热电偶,以确保温度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热电偶校准及误差实验指导一、用途镍铬-镍硅热电偶是非贵金属热电偶中性能最稳定的一种,热电势较大,且有接近直线的分度曲线,因此使用最广。
热电偶遇温度显示仪表配合,主要用于测量气体、蒸汽、液体等介质的温度。
常用的有是带保护管套的、裸装的和铠装的几种。
二、主要技术性能1、正常工作环境中性或氧化性气氛。
长时间使用温度0~900℃,短时间使用温度1000~1200℃。
2、分度特性分度号EU-2(由表2-1 给出) 3、基本误差三等标准热电偶:≤±3(℃)工业通用热电偶:≤{±3±0.0075(X-400)}℃三、工作原理热电偶是根据金属的热电效应设计制作的。
两种不同的导体组成一个封闭的回路,便构成了一个热电偶,如果热电偶两端结点温度不同,回路中就会产生热电势,这个热电势的大小只与构成热电偶的导体成分以及与热电偶两端的温度有关。
但是,应该注意,如果热电偶本身材料不均匀,那么,由于温度梯度的存在,可能产生附加电势。
镍铬-镍硅热电偶的正极是镍铬合金,成分为镍89%,铬10%,铁1%,负极是镍硅合金,成分为镍97%,硅 2.5%,锰0.5%。
这两种电极材料的高温抗氧化能力及抗腐蚀能力都很强,热电性能稳定,但镍硅材料在高温下易受还原气氛的有害影响。
四、使用注意事项1、热电偶裸装,其电极务必避免受到机械损伤,而且只能用在中性或氧化性气氛环境中;在还原性气氛中或在腐蚀介质环境中使用,必须有密封良好的保护套管。
2、热电偶要有足够的插入深度。
3、与二次仪表连接使用铜-康铜补偿导线,其导线绝缘层着色:正极(铜)为红色,负极(康铜)为蓝色。
因补偿导线,分度号Eu-2。
表2-1 镍铬-镍硅热电偶分度表(自由端温度为0℃)实验2-1 热电偶的校验(热电偶静态特性的测试)之一热电偶通常工作在高温环境中,受气氛影响,长期使用,其热电特性可能发生变化,因而,有必要进行热电偶检查和校验。
热电偶校验之前首先是外观检查,即察看热电偶导线表面是否清洁,色泽均匀,无色斑;接点焊合牢固,表面光滑,无气孔,必要时需清洗或重新焊合。
校验热电偶的方法
热电偶是一种常用于测量温度的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基于热电效应,即不同金属之间由于温度差异引起的电势差。
为了确保热电偶测量的准确性,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常见的校验方法。
1. 零点校验:使用校准源或已知温度的参比热电偶,将热电偶两端接触同一温度的物体,调整温度表示为零位,并记录读数。
如果读数有偏差,可以通过修正温度表的零位点来校正热电偶的测量。
2. 对比校验:使用已知温度的标准温度计与热电偶同时测量同一温度物体的温度,并比较两者的读数。
如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可以通过修正热电偶的温度系数或校准温度表来提高测量准确性。
3. 市电点检查:将热电偶两端用导线连接,然后让一根导线与市电相连,通过观察读数是否为市电频率的整数倍(如50Hz)来判断热电偶的工作是否正常。
若读数为非整数倍或波形不正常,可能存在热电偶接点松动或损坏的问题,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
4. 不均匀检查:使用已知温度分布的设备(如恒温槽)将热电偶置于不同温度区域中,同时记录热电偶的读数。
如果热电偶测量结果与设定的温度分布不一致,可能存在热电偶的不均匀性问题,需要进行修正或更换。
需要注意的是,校验热电偶的方法应当根据具体的检测标准和要求来选择,并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此外,定期的校验和维护对于保证热电偶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是必要的。
热电偶校准规程1.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车间使用的全部类型热电偶首次校准,后续校准,使用中校准。
2.概述热电偶是温度测量仪表中常用的测温元件,它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通过电气仪表(二次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
各种热电偶的外形常因需要而极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却大致相同,通常由热电极、绝缘套保护管和接线盒等主要部分组成。
3.计量性能要求在测量范围内,误差应不大于热电偶本身规定的误差±2.5℃4.校准4.1校准室的环境校准的温度尽量保持在(20±5)℃,相对湿度不大于85%。
4.2校准的人员资质校准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4.3校准的设备UJ33a型电位差计和检定合格的热电偶4.3.1外观检查a)热电偶外观完好,没有明显的损坏。
b)热电偶上的信息完整制造单位或商标;规格型号;准确度等级;出厂编号。
4.3.2校准步骤a)将校准回路接通,暂不合上220伏电源。
设定好温控仪的第一个校验点。
在设定校验点时,先不要一下子就设定在实验点设定点,要分阶段逐渐上升,并且将可控硅电压调节器的“电源开关”拨到“关”的位置,调节电位差计的测量零点,全面检查整套装置接线;经检查正确无误时合上电源开始实验。
b)打开可控硅电压调节器的电源开关,分阶段调节温度设定点,待炉温达到设定点需稳定3~4min,就可以开始读取标准热电偶和被测热电偶的热电势和温度。
c)取得一个温度校验点的读数后,调整温控器,使炉温升高到第二个温度校验点,进行第二个读数;依次进行;d)根据所查数据,计算其误差情况如发现误差较大时,检查热电偶的接线柱等,重新进行较准。
e)根据仪表的示数,通过计算得出误差值。
5.校准结果处理5.1校准合格的热电偶,将校准数据填写在计量器具校准表R-A6079-007。
并将校准合格标签贴在热电偶上。
5.2校准不合格的热电偶,进行调整修理后再进行校准,如果还不合格则进行报废处理并贴上不合格标签。
热电偶的校验方法热电偶是一种常用的温度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
为了确保热电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其进行校验。
本文将介绍热电偶的校验方法。
一、热电偶的工作原理热电偶是利用两种不同金属的热电效应来测量温度的仪器。
当两种金属的接触点的温度不同时,会产生一个电动势,通过测量这个电动势可以确定温度差。
常用的热电偶有K型、J型、T型等,它们使用的金属材料不同,适用于不同的温度范围。
1. 零点校验:零点校验是检查热电偶在零温度下是否输出零电动势。
具体操作是将热电偶的测量端置于冰点水中,待温度稳定后记录输出的电动势。
若电动势为零或接近零,则说明热电偶的零点校验合格。
2. 温度校验:温度校验是检查热电偶在不同温度下的输出是否准确。
可以使用标准温度计对热电偶进行校准。
首先使用标准温度计测量待校验的温度,然后将热电偶置于该温度下,记录输出的电动势。
将热电偶的输出与标准温度计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若两者接近,则说明热电偶的温度校验合格。
3. 线性校验:线性校验是检查热电偶的输出是否符合线性关系。
具体方法是选取不同温度下的若干点,将热电偶置于这些温度下,记录输出的电动势。
然后使用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热电偶的输出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若得到的关系接近线性,则说明热电偶的线性校验合格。
4. 环境影响校验:环境影响校验是检查热电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输出是否稳定。
常见的环境因素包括湿度、振动、电磁场等。
可以将热电偶置于不同环境条件下,记录输出的电动势,并观察其稳定性。
若输出稳定,且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则说明热电偶的环境影响校验合格。
5. 互换性校验:互换性校验是检查两个热电偶之间的输出是否一致。
将两个热电偶置于相同温度下,记录输出的电动势,并比较两者的差异。
若差异较小,则说明两个热电偶具有良好的互换性。
三、校验结果的评定对于热电偶的校验结果,一般采用以下几种评定方法:1. 绝对误差评定:根据热电偶的测量范围和要求的测量精度,确定绝对误差的允许范围。
干热电偶350℃校准标准如下:
1.温度测量范围和允差:干热电偶的测量范围和允差与分度号密
切相关,具体可参考相关分度表。
2.热响应时间:在温度出现阶跃变化时,热电偶的输出变化至相
当于该阶跃变化的50%所需要的时间称为热响应时间,用τ0.5
表示。
3.公称压力:一般是指在工作温度下保护管所能承受的静态外压
而不破裂。
4.最小置入深度:最小置入深度应不小于其保护管外径的8~10
倍(特殊产品例外)。
5.绝缘电阻(常温):常温绝缘电阻的试验电压为直流500±50V,
测量常温绝缘电阻的大气条件为温度15~35℃,相对湿度80%,大气压力86~106KPa。
6.防爆等级(隔爆热电偶):隔爆热电偶的防爆等级适用于爆炸性
气体混合物最大安全间隙分为A、B、C三级。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准确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查阅相关书籍文献。
热电偶检定方法1.确定被检热电偶的分度号以及正、负极(不同的分度号不能一起检定)。
2.首先将被检热电偶分别接在热电偶连接线的1~7通道(带黑套管的线为负极);然后将被检热电偶与石英管用细镍丝扎好,插入热电偶检定炉内,注意所有被检热电偶与石英管的底端保持平齐,插深不小于检定炉几何线300mm±30 mm(如果被检热电偶长度小于750 mm,必须接补偿导线);再将标准热电偶接在热电偶连接线的0通道(带黑套管的线为负极),连接时一定要避免标准热电偶冷端短路;最后将标准热电偶插入石英管中,加热炉两头的炉口用高温棉均匀的堵上。
3.按顺序依次启动智能温度控制器、扫描开关、吉时利电源,在扫描开关上手动观察各通道所接的热电偶对应的吉时利电压值是否正确。
4.在计算机CRT上点击“温度计检定系统”→“系统启用”→操作员(CFY)7.1“档案”→被检温度计信息(根据每次的被检信息添加)7.2“检定”→选择热电偶温度计7.3 “控制”→选择新建检定装置,填入标准温度计和被检温度计信息(注意:被检热电偶如果是K型,检定点选400℃、600℃、800℃;被检热电偶如果是E型,检定点选300℃、500℃、700℃;如果冷端不是保持在0℃,就要选择启用冷端补偿),确定后点击启动(绿色的△),检定就开始了。
5.启动热电偶检定炉电源,启动智能温度控制器上的“加热启动”键。
6.当电脑自动采集完所选的检定点的数据后,CRT出现对话框“所有检定完毕”→确定→关闭画面。
7.CRT进入“检定报表”→点击“热电偶”→进入“检定记录预览”→打印报表。
8.按顺序依次关闭吉时利、扫描开关、智能温度控制器电源。
9.拿掉高温棉,待检定炉温度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分别取出标准热电偶和被检热电偶,用软布擦拭干净。
10.检定结束,将二等标准热电偶套上玻璃管放置盒内保存,注意一定要轻拿轻放。
注:我厂热控实验室采用的热电偶检定炉温度范围为(300℃~1100℃)。
热电偶的检定实验报告一、热电偶的检定实验1、实验目的对电极温度传感器(热电偶)进行精密检定,以确定其准确度与稳定性。
2、检定规则根据JIS热电偶标准C1602-1995中所规定的原理,经由对配热电位器及连结电缆进行校准,再结合模拟量测量装置、会计计算机及电脑程式进行特定条件下精密测量,计算测量结果,比较其与说明书中规定的实际范围,以证明该热电偶的性能及技术指标的合乎要求,从而来保证其实用性和可靠性。
3、实验装备该实验需要配备配热电阻、测试试验面板,和量测计算机,或安装专用程序支持的计算机。
4、实验过程首先,选用满足JIS热电偶标准要求的配热电阻作为校准样品,并将配热电阻连接到测试面板上,将实验样本连接到测试面板上。
接着,运用测试面板上安装的数据获取卡对实验样本进行电极温度检测,并将测得的数据输入计算机,经过专用程序分析处理,得出实验样本的工作参数,并将其与厂家规定的参数进行比较,以确定实验样本的性能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二、实验数据1、配热电阻校验配热电阻用于测试实验样本前,对其进行校准,测得校准完成后,其电位与温度值需合乎:电位曲线Y=0.00479.X+0.39,其温度范围为-25℃~850℃。
2、测试结果将实验样本连接到测试面板上,运用数据获取卡在实验样本的两端进行温度测量,经过分析处理得出其工作参数,与厂家规定的参数对比,结果表明所测量的热电偶性能完全符合要求。
三、实验结论本次实验测试的结果表明,所用热电偶的性能能够完全符合JIS热电偶标准要求,满足实际使用要求,因此本次实验认定热电偶可以通过质量检测。
实验人:xx实验日期:xxx。
热电偶计量器具的内部检定规程一、作业目的本内部检定校准作业的目的是检验热电偶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其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要求,保证测试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作业范围本次内部检定校准作业的范围包括热电偶。
三、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1)确认热电偶的型号、规格和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标准温度计和标准温度源进行校准。
(2)检查热电偶的外观和接线,确保无磨损、变形和松动等情况。
(3)检查标准温度计和标准温度源的状态和准确度,保证其在校准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对热电偶进行预热处理,使其达到稳定的工作状态。
(4)校准频率:周期不超过一年。
(5)校准环境:校准时环境温度25±10℃,湿度30%-80%。
2. 校准操作(1)使用标准温度计和标准温度源,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测量和记录,覆盖整个测量范围。
(2)将热电偶连接到标准温度计和标准温度源上,进行测量和记录。
(3)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确定压力表的误差和不确定度,并计算出其准确度和测量范围。
(4)根据误差和不确定度的情况,对压力表进行调整和校正,使其达到预定的准确度和精度要求。
(5)在完成校准和调整后,进行最后的检查和确认,记录校准结果和过程,并填写相关的校准记录和报告。
3. 校准结果评估(1)根据行业标准和使用要求,评估校准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2)如果校准结果不符合要求,需要进行调整和再次校准,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四、作业注意事项1. 校准设备的使用要符合热电偶计量器具的使用说明书和行业标准。
热电偶的装配质量和外观检查参看“廉金属热电偶校准规范”JJF1637-20172. 校准操作需要在实验室或其他适当的环境中进行,确保环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 校准记录表格需要进行规范记录,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校准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误操作和人身伤害。
五、作业结果处理1. 根据校准结果和行业标准,评估热电偶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热电偶检查项目及安装工艺1、一般检查与质量要求1.1用500V兆欧表检查热电偶的绝缘:正极、负极—地≥20MΩ两对热电偶之间≥20MΩ1.2检查电极是不是有裂纹、脱层、磨损,工作端有无小孔,表面是否光洁。
1.3保护套管检查: 不应有弯曲、扭斜、压扁、堵塞、裂纹、沙眼、磨损和严重腐蚀等缺陷。
1.4用于高温高压介质中的套管,应具有材质检验报告,其材质和钢号应符合规定要求。
做耐1.25倍于工作压力的严密性试验时,5min内应无泄漏。
套管内不应有渣质。
1.5感温件绝缘磁套管的内孔应光滑,接线盒、盖板、螺丝等应完整,铭牌标志牌应清楚,各部分装配应牢固可靠。
1.6热电偶的热接点应焊接牢固,表面光滑,无气孔等缺陷。
1.7镍铬—镍硅等廉金属热电偶电极不应有严重的腐蚀或机械损伤等缺陷。
1.8对于铠装热电偶检查到元件损坏只能整体更换,并查找损坏的原因。
2、热电偶的安装注意事项2.1应避免装在炉孔旁边或加热物体距离过近以及具有强磁场之处。
2.2热电偶的接线盒不应碰到被测介质的容器壁。
2.3热电偶的冷端温度一般不应超过100℃,并且避开可能被雨淋的地方。
2.4在安装高温高压热电偶时,一定严格保证其密封面的密封。
2.5带瓷保护套的热电偶,必须避免急冷急热,以防瓷管爆裂。
2.6测温元件在接线时一定要确保良好接触,拧紧空心螺栓,然后盖紧接线盒盖子。
对不得不漏在空中的测温元件最好加防雨措施以防雨淋损坏元件。
为保护热电偶补偿导线不受外来的机械损伤和外磁场的干扰,补偿导线应屏蔽,并且不得有曲折迂回的现象。
3、检定方法及标准3.1仪器设备3.1.1一等、二等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各一支。
3.1.2参考端恒温器,恒温器内温度为(±0.1℃)。
3.1.3管式炉常用最高温度为1200℃,最高均匀温场中心与炉子几何中心沿轴线上偏离不大于10mm;在均匀温场长度不小于60mm,半径为14mm范围内,任意两点间温差不大于1℃。
3.1.4水、恒温槽,在有效工作温区内温差小于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