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教案与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古诗诵读:回乡偶书

二(2)班曾娟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诗中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有感情诵读古诗。

3、体验作者重归故里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与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课件出示《咏柳》,齐读。引出作者-------唐朝著名诗人贺知章,简介诗人。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贺知章另外一首有名的古诗。

2、板书课题:回乡偶书。指名读,齐读。

二、明确学习古诗的朗读要求。

1、准确地朗读;

2、有节奏地朗读;

3、有感情地朗读;

4、吟诵。

三、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偶、鬓、衰、客、何”,指名读,领读,齐读。

3、指导注意识记“偶”和“鬓”,并范写“鬓”理解记忆。

4、指名读诗,分小组读诗,全班齐读,注意读准每个字音。

四、再读古诗,读出节奏。

1、自由试读,读出节奏。

2、指名读。

3、课件出示停顿斜线,男女生赛读,全班齐读。

五、理解诗意,感情朗读。

1、师范读,让学生感受其中的轻重起伏,体会老师表达的情感。

2、指名说感受。

师:只有理解了诗意,体会了诗人蕴含在诗中的情感,你才能读出感情。

2、理解课题:运用组词的方法理解。

“回”:回家;“乡”:家乡;“偶”:偶然;“书”:书写。

“回乡偶书”:诗人回到家乡,很是感慨,偶然写下了这首诗。

3、诗人为什么感慨?又有哪些感慨呢?

4、出示一、二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用自己的话说说第1、2行诗意。自己说,同桌互说,指名说。用“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语放进这句诗中说说。(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老了才回到家乡。虽然头发白了,模样变老了,但是他的家乡话没有改变。)贺之章离开家乡足足有50年之久,但是他的家乡口音一直都没有变,这说明什么?(说明他时时刻刻想着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

指导朗读。指名读,女生读,男生读,齐读。

5、出示三、四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自读这两句,说说哪个字体现了诗人无奈悲伤的心情。(客)

说诗意。指名说,自己说。

看图,这是贺知章牵着马儿回到家乡来到村口遇到孩子们时的情景。你猜猜他们在说什么?师生合作演一演,再学生演一演。感情朗读三、四句。

6、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7、想想作者贺知章此时的心情。师过渡:是呀,作者小的时候离开家乡,年纪大了才回来,家乡的孩子见了他都不认识,我们怎样能读出作者内心的感慨呢?

生自由练习。指名读,生评议。(师提示,为了表达情感,我们还可以加上动作。)

生再试读。可以站起来,自由加动作。指名朗诵。

六、诵读古诗。

(放课件:配画配音古筝曲《高山流水》)全班起立配乐朗诵。

七、练习检测。

1、试着把这首诗编个故事,再演一演。

2、从诗中摘录两组反义词。

板书设计: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思乡

客少小离

游子老大回

教学反思:

古诗诵读:回乡偶书

二(2)班曾娟

我从复习《咏柳》导入,引出作者——贺知章,通过介绍贺知章的生平,让学生理解这首诗写作时的背景,对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有好处,能让学生对诗人写作时的情景产生共鸣。

古诗的教学主要是朗读,因此我在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上是有层次感的。在自读古诗中,我提出的朗读要求是:读准生字的字音,有节奏的读通诗句。检查朗读时,就以读准和有节奏的读通诗句这个标准让学生来评价。在学生对整首诗进行了深入理解后,我提出的朗读要求变为:要求读出贺知章非常想念家乡,又高兴又难过的心情,有感情的朗读。并通过老师示范读,带学生读,让学生带着情感模仿读,使学生的朗读上了一个层次。

师生互动,深入理解诗意。在学生初步读懂了诗意后,为了让二年级的学生理解80岁的贺知章回到家乡时那种悲喜交加的复杂的感情,我进行了2个环节:①在学生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师生交流诗意。②师生互动,由老师扮演贺知章,让学生发问。然后问学生,贺知章听着孩子的问题,心里会怎样想呢?通过交流让学生走进贺知章的内心,体会老人回到家乡悲喜交加的内心感受。

一、在朗读方面,我没有更具体地指导孩子的朗读,读的还不够,孩子们没有更好地感悟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二、情境表演这个环节设计的很好,可是我和学生都没放开来表演,以至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应该我先开口问,学生可能会更好反应。

三、课文当中的插图很好,可是我没有回归课本,没有充分利用好插图,应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

四、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还不够多,也不够多样化,比较笼统。应有针对性评价,评价的实效性有待提高。

总之,通过这次上课让我有了上好古诗课教学的经验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