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报告的语用翻译
- 格式:doc
- 大小:11.99 KB
- 文档页数:1
商务报告英文作文英文:As a business professional,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the workplace. In my experience, there are two languages that are essential for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English and Chinese.English is the global language of business, and proficiency in English is crucial for anyone who wants to work in a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It is the language of trade, finance, and technology, and is spoken by million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In my own work, I have found that being fluent in English has opened up many opportunities for me, both professionally and personally.At the same time, Chinese is also an important language for business. China is the world's largest economy, and its influence is only growing. Many companies are looking to expand into the Chinese market, and being able to speakChinese can be a valuable asset. In addition, many Chinese businesspeople prefer to communicate in their own language, and being able to speak Chinese can help to build trust and establish strong relationships.中文:作为一名商务专业人士,我知道在工作中有效地沟通的重要性。
英语商务信函和合同中被动语态的语用意义及其翻译作者:杨阳来源:《学周刊·上旬刊》2015年第02期摘要:被动语态被广泛地运用在英语商务信函和英语合同中,比起主动语态,被动语态使语气显得更加委婉、含蓄以及客观许多。
在汉语中,被动语态一般使用的比较少。
所以一般在翻译英语的商务信函与合同的过程中,主动语态通常都被翻译为被动语态,再进行适当的语言修饰,从而保证翻译之后的文章流畅通顺。
关键词:英语商务信函被动语态作为商务英语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有助于体现合作的礼貌与原则。
而商务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和汉语的被动语态的用法有着一定程度上的不同。
本文主要就针对商务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较多的商务信函与合同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被动语态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与翻译状况。
一、对被动语态的认识被动语态作为动词的一种形式存在,主要是指主语是谓语动作的承受者。
若是要讲述一个客观事实就需要借助被动语态。
被动语态强调的是动作的承受者,而不是动作的发出者。
被动语态通常都是由by引导出来的,但是也有由介词by引导出来的短语,如“by bike”(骑自行车)“by bus”(坐公共汽车)等。
并且还有一些真被动、假主动的十几个常用词的用法都需要我们注意,如“so heavy to carry”表示的就是被动语态,但却不是用的“so heavy to be carried”。
针对被动语态使用的不同情况,我们一定要做到全面掌握每一种被动语态,这对于学习英语及商务信函和合同的翻译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英语商务信函和合同中被动语态的语用意义及其翻译(一)英语商务信函中被动语态的语用意义及其翻译被动语态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手段与工具被广泛运用在商务英语中。
与主动语态相比,被动语态不强调动作的发出者,这样在语气上就会显得委婉许多,也不会让动作的承受者感受到一种发出者将某种意思强加的强硬感觉。
比如:“It’s hoped that the offer is made as soon as possible”与“Make the offer as soon as possible”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相同,但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表达方式却是不一样的,产生的效果也就不一样。
《商务谈判口译中语用失误的认知语境视角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趋势下,商务谈判已成为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口译作为沟通的桥梁,在商务谈判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口译过程中常会出现语用失误现象,这不仅可能影响谈判的进程和结果,还可能对双方的商业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从认知语境的视角研究商务谈判口译中的语用失误,对于提高口译质量和促进国际商务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二、语用失误的定义与分类语用失误是指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由于文化、社会、心理等因素导致的语言使用不当或误解。
在商务谈判口译中,语用失误主要表现为文化差异、语言习惯、交际策略等方面的失误。
根据其产生原因,可将其分为语言性语用失误和非语言性语用失误两大类。
三、认知语境视角下的语用失误认知语境是指人们在理解和使用语言时所依赖的认知环境。
在商务谈判口译中,认知语境对语用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认知语境的视角来看,语用失误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口译员未能准确理解源语和目标语的语境差异,导致在翻译过程中出现偏差或误解。
四、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商务谈判口译中的实际案例,分析语用失误的类型、原因及影响。
同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探讨认知语境在口译过程中的作用。
五、语用失误的类型及分析1. 文化性语用失误:由于中西文化差异,口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可能无法准确传达原话的意图或含义,导致双方误解。
例如,某些在一种文化中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表达方式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并无相应含义或含义截然不同。
2. 语言习惯性语用失误:由于语言习惯的不同,口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可能无法准确把握说话者的语气、情感等非语言信息,导致翻译结果失真。
例如,某些礼貌用语在一种语言中是必要的,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则可能显得过于客套。
3. 交际策略性语用失误:由于交际策略的不同,口译员在处理谈判中的敏感话题或冲突时可能无法妥善应对,导致谈判进程受阻或双方关系紧张。
英汉商业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英汉商业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商业广告翻译在英汉
两个国家之间的重要性不断增加。
商业广告的翻译不仅涉及到语言的转化,还有很多的文化因素和语用特点需要被认真考虑。
由于语言和文化
的差异性,商业广告翻译常常容易出现语用失误,导致意义和效果的失真,从而影响广告的宣传效果。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英汉商业广告翻译中出现的语用失误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其中的规律和原因,为撰写准确无误的商业广告翻译提供参考。
研究内容:
1. 商业广告翻译中的语用概述;
2. 英汉商业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类型及原因分析;
3. 英汉商业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应对策略;
4. 语用失误调查问卷调查及分析;
5. 研究结论和启示。
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商业广告翻译人员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避免翻
译中出现语用失误,保证广告的宣传效果。
同时,本文对于加强中英之
间的文化交流,促进经贸合作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语料分析法、调查问卷法等综合研究方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预期结果:
本文的预期结果是在分析英汉商业广告翻译中出现的语用失误后,找出其中的规律和原因,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为商业广告翻译提供参考,促进中英之间的商贸合作。
英语商务信函和合同中被动语态的语用意义及其翻译商务信函和合同是商业活动中的重要交流方式,而其中被动语态的应用给写作和翻译带来了一定难度。
本文将探讨被动语态在商务信函和合同中的语用意义及其翻译。
一、被动语态的语用意义被动语态在商务信函和合同中经常被应用,具有以下语用意义:1. 保持客观性。
使用被动语态能够将句子的重点放在对象上,以求客观性。
比如:“The products have been inspected and passed.”(产品已经检查并通过。
)2. 避免过失责任。
使用被动语态可以避免强调行为人,从而降低过失责任。
比如:“The mistake has been made.”(错误已经发生。
)3. 突出结果。
使用被动语态可以突出结果,将行为者放在背景上。
比如:“The contract has been signed.”(合同已经签署。
)4. 声明权责关系。
使用被动语态可以清楚地表达权责关系。
比如:“The goods will be delivered by the seller.”(货物将由卖方交付。
)二、被动语态的翻译技巧在商务信函和合同中,翻译被动语态应着重注意以下技巧:1. 准确表达对象。
被动结构的主语是行为对象,所以翻译需要重点将对象表达出来。
否则,翻译出的句子可能与原句的意思不同。
比如:“The contract has been signed.”翻译为“合同签署了”而不是“我签署了合同”。
2. 突出行为。
在翻译时,应注意用适当的动词表达行为的具体含义。
比如:“The goods will be delivered by the seller.”翻译为“卖方将交付货物”。
其中,“deliver”突出表达了“交付”这一行为。
3. 翻译时加强语气。
在被动句中,行为者的语气较弱,所以在翻译时需加强语气以表达权责关系。
比如:“The goods will be delivered by the seller.”翻译为“卖方应交付货物”。
英语商务信函和合同中被动语态的语用意义及其翻译被动语态在英语商务信函和合同中被广泛使用,并且具有特殊的语用意义。
在商务场景中,使用被动语态可以强调动作的对象,降低个人责任的表达,增强客观性,并在其中一种程度上保护利益方。
下面是被动语态在商务信函和合同中的常见用法和其翻译。
一、表示礼貌和客套被动语态在商务信函中常用于表示礼貌和客套。
使用被动语态可以采取一种客观、不主动的态度,以显示对收信人的尊重和关注。
1.感谢信原句:We are grateful for your support.翻译:我们感谢您的支持。
2.邀请信原句:You are cordially invited to attend...翻译:我们诚挚邀请您参加...3.道歉信原句:We sincerely apologize for the inconvenience caused.翻译:为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
二、强调动作的对象被动语态可以突出动作的承受者,对于一些商务信函和合同的撰写非常有用。
通过使用被动语态,可以使读者更加关注负责人或责任的分担。
1.报告信原句:The plan has been approved by the board of directors.翻译:该计划已得到董事会的批准。
2.雇佣信原句:You have been hired for the position.翻译:您已被聘为该职位。
3.补偿协议翻译:公司将支付这些费用。
三、降低个人责任被动语态还可用于商务合同中,以降低个人责任的表达,减少争议和风险。
1.合同条款原句:Payments must be made within 30 days.翻译:付款必须在30天内完成。
2.不可抗力条款原句:The party sha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delay or failure caused by force majeure.翻译:一方因不可抗力造成的任何延迟或失误不应承担责任。
英语商务信函中被动语态的语用意义及其翻译篇一:英语商务信函和合同中被动语态的语用意义及其翻译龙源期刊网.cn英语商务信函和合同中被动语态的语用意义及其翻译作者:杨阳来源:《学周刊·上旬刊》2015年第02期摘要:被动语态被广泛地运用在英语商务信函和英语合同中,比起主动语态,被动语态使语气显得更加委婉、含蓄以及客观许多。
在汉语中,被动语态一般使用的比较少。
所以一般在翻译英语的商务信函与合同的过程中,主动语态通常都被翻译为被动语态,再进行适当的语言修饰,从而保证翻译之后的文章流畅通顺。
关键词:英语商务信函被动语态作为商务英语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有助于体现合作的礼貌与原则。
而商务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和汉语的被动语态的用法有着一定程度上的不同。
本文主要就针对商务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较多的商务信函与合同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被动语态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与翻译状况。
一、对被动语态的认识被动语态作为动词的一种形式存在,主要是指主语是谓语动作的承受者。
若是要讲述一个客观事实就需要借助被动语态。
被动语态强调的是动作的承受者,而不是动作的发出者。
被动语态通常都是由by引导出来的,但是也有由介词by引导出来的短语,如“by bike”(骑自行车)“by bus”(坐公共汽车)等。
并且还有一些真被动、假主动的十几个常用词的用法都需要我们注意,如“so heavy to carry”表示的就是被动语态,但却不是用的“so heavy to be carried”。
针对被动语态使用的不同情况,我们一定要做到全面掌握每一种被动语态,这对于学习英语及商务信函和合同的翻译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英语商务信函和合同中被动语态的语用意义及其翻译(一)英语商务信函中被动语态的语用意义及其翻译被动语态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手段与工具被广泛运用在商务英语中。
与主动语态相比,被动语态不强调动作的发出者,这样在语气上就会显得委婉许多,也不会让动作的承受者感受到一种发出者将某种意思强加的强硬感觉。
商务英语语篇的特点及其翻译要点1 商务英语语篇的类型及其语篇模式(1)问题解决型(2)直接表述型(3)间接表述型(4)解析型(5)比较——对比型(6)等级型(7)时间发展型(8)空间型(9)主张——反主张型2 商务英语语篇的文体特点2.1 首先,商务英语在进行一般叙述时多使用日常用语,但涉及商贸活动时则大量使用专业词汇和具有商务含义的准商贸术语。
例如:sole license (排他性许可证)Exclusive license (独占性许可证)Counter offer (还盘)Counter suggestion (反还盘)Irrevocable letter of credit (不可撤销信用证)Insurance policy (保险单)Clearance sale (清仓削价销售)2.2商务英语语言灵活且丰富。
不同的词序、介词以及单复数变化都会导致词义发生重大的变化,并给翻译带来一定的困难。
例如:property in goods (货权)property of goods (货物属性) Appearance surface (外表) surface appearance (表面状况)商务英语使用一词多义现象也很丰富,例如:instrument of payment (支付工具)instrument of pledge (抵押契据) instrument of ratification (批准证书) ,instrument of credit control (信用管制手段),instrument of acquisition (购置凭证)。
此外,不同搭配也可能会给理解造成困难,例如:straight B/L (记名提单),direct B/L (直达提单);clean credit (光票信用证),documentary clean credit (无跟单信用证)。
因此,我们在翻译时一定要对原文用词上的细微差别加以认真分析,确保对原文的准确解读,这样才可能产出既忠实又通顺的译文。
英语商务信函和合同中被动语态的语用意义及其翻译作者:曾雪梅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02期【摘要】在英语商务信函和英语合同中被动语态被广泛地运用,这种语法的使用在英语中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商务信函和合同中它们的翻译不尽相同,例如有些运用了被动语法使语言更加委婉与礼貌,无论是什么信函有了这种礼貌和委婉让接收者更容易接受和尊敬,从而体现了被动语法运用的重要性,而在合同中被动语法运用时它的语气大多是公正和客观的,合同中尤为注重语气的表达,在没有歧义和错误的情况下让读者一看便知其中的内容与制度,被动语法的运用既容易避免一些主观性的苛刻也达到了客观公正,本文主要概括了商务英语信函和合同中被动语态的意义和翻译,并对被动语态进行分析。
【关键词】商务英语信函商务英语合同被动语态【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107-02一、英语中的被动语态每个国家语言和文化都有所不同,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各有各的特色,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却是同一种含义,由此在语言之间才有了各种巧妙的修饰,我国从古至今都有着礼貌、尊重、文明等优良的传统美德,这些美德在日常交流中有直接的体现,但在外语中这些美德不仅有直接的体现还有间接的体现,例如在被动语法的运用上就极大的展示了它的委婉、礼貌、客观等等一些无法直接描述的思想,被动语态作为动词的一种形式,主要是指主语是谓语动作的承受者,而不是动作的发出者,通常英语被动语态是由助动词be和及物动词的?鄄ed 分词形式构成或者介词等组成的短语。
二、商务英语信函和合同中被动语态的意义1.商务英语信函中被动语态的意义商务英语的信函中为了强调动作的主语而要求信息的传达规范性和准确性,在保证正确的同时也要注意语气是否礼貌和委婉,从而不强调动作的完成者,在遇到意见和建议时更要注意讲究表达的委婉和礼貌,在英语中一般会使用被动语态,特别是写在商务信函中,如果主语不明确的情况下,往往也使用被动语态,因为正式的英语句子至少包括主语和谓语,而被动语态恰好可以表示一些不明确主语的句子,所以在信函中既可以突出动作的重要性也客观地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另外还有强调行动本身时和不提及施动者时都可以使用被动语法,既可以突出动作的中心地位,也可以委婉礼貌的表达自己想说的语言。
商务英语信函翻译的语用充实策略最佳关联视角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的今天,商务英语信函作为一种重要的跨文化交际工具,其翻译的准确性、流畅性和得体性对于国际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然而,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一种复杂的语用行为,涉及到语言、文化、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
因此,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实现最佳关联,即确保译文既符合原文的语义信息,又能充分体现出原文的语用意图,成为商务英语信函翻译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最佳关联的视角出发,探讨商务英语信函翻译的语用充实策略。
我们将对商务英语信函的特点及其翻译要求进行详细分析,明确翻译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关键因素。
我们将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探讨如何在翻译过程中运用语用充实策略,实现最佳关联。
这些策略包括但不限于:语境分析、语义调整、文化补偿等。
我们将对商务英语信函翻译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提供一套系统的、实用的语用充实策略,帮助翻译者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处理语言和文化差异,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商务目标的顺利达成。
我们也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文献综述在语言学和翻译学领域,对商务英语信函翻译的研究一直是热门话题。
商务英语信函作为商务活动中的重要沟通工具,其翻译的准确性、专业性和流畅性对于促进国际商务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语用学、关联理论等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语用充实策略的视角探讨商务英语信函翻译的最佳关联。
在语用充实策略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
在商务英语信函翻译中,译者需要根据语境、交际意图和文化背景等因素,对原文进行充实和调整,以实现最佳关联。
这种充实策略包括词义选择、句式重构、信息增补等多种手段,旨在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文化习惯和表达方式。
商务报告的语用翻译
本文借助于语用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试图探索语用等效翻译论和关联翻译论在商务报告翻译中的应用,以追求译文与原文之间的等效,并尽可能避免商务报告译文的语用失误。
本文第一章对商务报告这种独特的文体进行了一个概述。
商务报告的独特性在于它的影响力和目的性,这必须要依赖于报告中特色的语言和清晰的文体结构。
在跨文化的商务报告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尊重译文的使用者及其语言文化。
第二章阐述了语用翻译这一力求等效的理论翻译模式。
作者认为,语用翻译需要也有必要求得等效,这是评判商务报告翻译的主要标准。
此外,对使用中的语言的理解并不是静态的,它要受到意义、语境、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译者关注语言的动态内涵。
第三章试图将语用学中的关联论应用到商务报告的翻译中去。
通过对关联理论的研究,语用翻译的发展有了很大的突破。
鉴于读者的认知水平,在翻译商务报告时必须全面考虑报告的作者、译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并追求译作与原作的最佳关联。
第四章作者对交通银行2003年度报告的英文译本进行了评析,这也是本文核心之所在。
在语用等效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本文从使用者,内容(科技,竞争者和社会责任)以及术语这三个主要方面对其英译本进行了点评。
本文还应用了语用关联论,对其英译本分别从词的层面、句的层面、篇章层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语用等效是商务报告翻译中的主要标准,而关联论是行之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