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数学试卷

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数学试卷

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数学试卷
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数学试卷

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数学试卷

一、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集合A={1,?3,?5},B={2,?3},则A∪B=()

A.{3}

B.{1,?5}

C.(1,?2,?5)∩{1,?2,?5}

D.{1,?2,?3,?5}

【答案】

D

【考点】

并集及其运算

【解析】

进行并集的运算即可.

【解答】

∵A={1,?3,?5},B={2,?3},

∴A∪B={1,?2,?3,?5}.

2. 函数f(x)=cos(1

2x+π

6

)的最小正周期为()

A.π

2

B.π

C.2π

D.4π

【答案】

D

【考点】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求法

【解析】

根据三角函数的周期公式直接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

由三角函数的周期公式得T=2π1

2

=4π,

3. 函数f(x)=√x?1+ln(4?x)的定义域是( )

A.(1,?+∞)

B.[1,?4)

C.(1,?4]

D.(4,?+∞)

【答案】

B

【考点】

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

【解析】

根据函数f(x)的解析式,列出使解析式有意义的不等式组,求出解集即可.【解答】

解:∵函数f(x)=√x?1+ln(4?x),

∴{x?1≥0,

4?x>0.

解得1≤x<4.

∴ 函数f(x)的定义域是[1,?4). 故选B .

4. 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上是减函数的是( ) A.y =?x 3 B.y =1

C.y =|x|

D.y =1

x 2

【答案】 D

【考点】

奇偶性与单调性的综合 【解析】

结合基本初等函数的单调性及奇偶性对选项分别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

由幂函数的性质可知,y =?x 3,y =1

x 为奇函数,不符合题意, y =|x|为偶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增,不符号题意, y =1x 2

为偶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减,符合题意.

5. 已知直线l 过点P(2,??1),且与直线2x +y ?l =0互相垂直,则直线l 的方程为( ) A.x ?2y =0 B.x ?2y ?4=0 C.2x +y ?3=0 D.2x ?y ?5=0

【答案】 B

【考点】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垂直关系 【解析】

根据题意设出直线l 的方程,把点P(2,??1)代入方程求出直线l 的方程. 【解答】

根据直线l 与直线2x +y ?l =0互相垂直,设直线l 为x ?2y +m =0, 又l 过点P(2,??1),

∴ 2?2×(?1)+m =0, 解得m =?4,

∴ 直线l 的方程为x ?2y ?4=0.

6. 已知函数f(x)={2x ,x ≤0

x 32,x >0 ,则f(?1)+f(1)=( )

A.0

B.1

C.3

2

D.2

【答案】

C

【考点】 求函数的值 函数的求值 【解析】

推导出f(?1)=2?1=1

2,f(1)=13

2=1,由此能求出f(?1)+f(1)的值.

【解答】 ∵ 函数f(x)={

2x ,x ≤0x 32

,x >0

∴ f(?1)=2?1=1

2, f(1)=13

2=1,

∴ f(?1)+f(1)=1

2

+1=3

2

故选:C .

7. 已知向量a →

与b →

的夹角为π

3

,且|a →

|=3,|b →

|=4,则a →

?b →

=( )

A.6√3

B.6√2

C.4√3

D.6

【答案】 D

【考点】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其运算 【解析】

进行数量积的运算即可. 【解答】

∵ 向量a →

与b →

的夹角为π

3

,且|a →

|=3,|b →

|=4,

∴ a →

?b →

=|a →||b →

|cos π3=3×4×1

2=6.

8. 某工厂抽取100件产品测其重量(单位:kg ).其中每件产品的重量范围是

[40,?42].数据的分组依据依次为[40,?40,?5),[40,?5,?41),[41,?41,?5),[41,?5,?42),据此绘制出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则重量在[40,?41)内的产品件数为( )

A.30

B.40

C.60

D.80

【答案】 B

频率分布直方图 【解析】

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重量在[40,?41)内的频率为0.4.由此能求出重量在[40,?41)内的产品件数. 【解答】

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

重量在[40,?41)内的频率为:(0.1+0.7)×0.5=0.4. ∴ 重量在[40,?41)内的产品件数为0.4×100=40. 9.

sin 110°?cos 40°?cos 70°sin 40°= ( ) A.1

2

B.√32

C.?1

2

D.?

√32

【答案】 A

【考点】

求两角和与差的正弦 【解析】

利用诱导公式以及两角和的正弦函数化简求解即可. 【解答】

解:sin 110°?cos 40°?cos 70°sin 40° =sin 70°?cos 40°?cos 70°sin 40° =sin (70°?40°) =sin 30°=1

2.

故选A .

10.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

+BD →

?AC →

=( ) A.DC →

B.BA →

C.BC →

D.BD →

【答案】 B

【考点】

向量加减法的应用 【解析】

利用平面向量加法法则直接求解.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

AB →

+BD →

?AC →

=AB →

+BD →

+CA →

=CD →

=BA →

11. 某产品的销售额y (单位:万元)与月份x 的统计数据如表.用最小二乘法求出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7x +a ,则实数a =( )

C.4

D.10.5

【答案】 B

【考点】

求解线性回归方程 【解析】

由已知求得样本点的中心坐标,代入线性回归方程即可求得实数a . 【解答】 x ˉ

=

3+4+5+6

4

=4.5,y ˉ

=

25+30+40+45

4

=35,

∴ 样本点的中心坐标为(4.5,?35),

代入y =7x +a ,得35=7×4.5+a ,即a =3.5.

12.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若a b ,则2a <2b C.若a b ,则ln a >ln b

【答案】 A

【考点】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解析】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不等式的性质即可判断出正误. 【解答】

A .a

B .a >b ,可得2a >2b ,因此B 不正确;

C .a

D .由a >b ,无法得出ln a >ln b ,因此不正确.

13. 圆心为M(1,?3),且与直线3x ?4y ?6=0相切的圆的方程是( ) A.(x ?1)2+(y ?3)2=9

B.(x ?1)2+(y ?3)2=3

C.(x+1)2+(y+3)2=9

D.(x+1)2+(y+3)2=3

【答案】

A

【考点】

圆的切线方程

圆的标准方程

【解析】

由题意可知,圆的半径即为圆心M到直线的距离,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即可求解.【解答】

=3,

由题意可知,圆的半径r=|3?12?6|

5

故所求的圆的方程为(x?1)2+(y?3)2=9.

14. 已知袋中有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5张红色、2张蓝色卡片,从中任取3张卡片,则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事件“都是红色卡片”是随机事件

B.事件“都是蓝色卡片”是不可能事件

C.事件“至少有一张蓝色卡片”是必然事件

D.事件“有1张红色卡片和2张蓝色卡片”是随机事件

【答案】

C

【考点】

随机事件

【解析】

利用随机事件的定义直接求解.

【解答】

袋中有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5张红色、2张蓝色卡片,从中任取3张卡片,

在A中,事件“都是红色卡片”是随机事件,故A正确;

在B中,事件“都是蓝色卡片”是不可能事件,故B正确;

在C中,事件“至少有一张蓝色卡片”是随机事件,故C错误;

在D中,事件“有1张红色卡片和2张蓝色卡片”是随机事件,故D正确.

15. 若直线(a?1)x?2y+1=0与直线x?ay+1=0垂直,则实数a=()

A.?1或2

B.?1

C.1

D.3

3

【答案】

C

【考点】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垂直关系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得(a?1)+2a=0,解可得a的值,即可得答案.

【解答】

根据题意,若直线(a ?1)x ?2y +1=0与直线x ?ay +1=0垂直, 必有(a ?1)+2a =0,解可得a =1

3;

16. 将函数y =sin x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

3倍(纵坐标不变),再将

得到的图象向右平移π

12个单位,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 ) A.y =sin (3x ?π

4)

B.y =sin (3x ?π

12) C.y =sin (13

x ?π

4

)

D.y =sin (1

3x ?

π

12

)

【答案】 A

【考点】

函数y=Asin (ωx+φ)的图象变换 【解析】

由题意利用函数y =A sin (ωx +φ)的图象变换规律,得出结论. 【解答】

将函数y =sin x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

3倍(纵坐标不变),可得y =sin 3x 的图象;

再将得到的图象向右平移π

12个单位,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 =sin 3(x ?π

12)=sin (3x ?π

4),

17. 3名同学各自在周六、周日两天中任选一天参加公益活动,则周六、周日都有同学参加公益活动的概率为( ) A.1

4

B.2

3

C.1

2

D.3

4

【答案】 D

【考点】

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解析】

求得3位同学各自在周六、周日两天中任选一天参加公益活动、周六、周日都有同学参加公益活动的情况,利用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解答】

3位同学各自在周六、周日两天中任选一天参加公益活动,共有23=8种情况, 周六、周日都有同学参加公益活动,共有23?2=8?2=6种情况, ∴ 所求概率为6

8=3

4.

18. 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 1D ⊥C 1C

B.BD 1⊥AD

C.A 1D ⊥AC

D.BD 1?⊥AC

【答案】 D

【考点】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解析】

直接可以看出A ,B ,C 均不成立,用线线垂直来推线面垂直进而得到线线垂直. 【解答】

因为AC ⊥BD ,AC ⊥DD 1;BD ∩DD 1=D ; BD ?平面DD 1B 1B ,DD 1?平面DD 1B 1B , ∴ AC ⊥平面DD 1B 1B ; BD 1?平面DD 1B 1B ; ∴ AC ⊥BD 1; 即D 对.

19. 已知向量a →

,b →

不共线,若AB →

=a →

+2b →

,BC →

=?3a →

+7b →

,CD →

=4a →

?5b →

,则( ) A.A ,B ,C 三点共线 B.A ,B ,D 三点共线 C.A ,C ,D 三点共线 D.B ,C ,D 三点共线

【答案】 B

【考点】

平行向量(共线) 【解析】

BD →

=BC →

+CD →

=(?3a →

+7b →

)+(4a →

?5b →

)=a →

+2b →

=AB →

,从而BD →

∥AB →

,进而A ,B ,D 三点共线. 【解答】

向量a →

,b →

不共线,

AB →

=a →

+2b →

,BC →

=?3a →

+7b →

,CD →

=4a →

?5b →

∴ BD →

=BC →

+CD →

=(?3a →

+7b →

)+(4a →

?5b →

)=a →

+2b →

=AB →

, ∴ BD →

∥AB →

∴ A ,B ,D 三点共线.

20. 在三棱锥P?ABC中,PA,PB,PC两两垂直,且PA=1,PB=PC=2,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体的体积为()

A.9π

2B.27π

2

C.9π

D.36π

【答案】

A

【考点】

球的体积和表面积

【解析】

由题意将此三棱锥放在长方体中,可得长方体的长宽高,再由长方体的对角线等于外接球的直径求出外接球的体积.

【解答】

由三棱锥中PA,PB,PC两两垂直,且PA=1,PB=2,PC=2将此三棱锥放在长方体

中,由题意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2,2.

设外接球的半径为R,则2R=√12+22+22=3所以R=3

2

所以外接球的体积V=4

3πR3=9

2

π,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某校田径队共有男运动员45人,女运动员36人.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体运动员中抽取18人进行体质测试,则抽到的女运动员人数为________.

【答案】

8

【考点】

分层抽样方法

【解析】

根据田径队的男女运动员数目和用分层抽样要抽取的数目,得到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

率值,利用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乘以女运动员的数目,得到女运动员要抽取得人数.【解答】

∵某校田径队共有男运动员45人,女运动员36人,

∴这支田径队共有45+36=81人,

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队的全体运动员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8的样本,

∴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是18

81=2

9

∵女运动员36人,

∴ 女运动员要抽取36×2

9=8人,

已知α为第二象限角,若sin α=3

5,则tan α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34

【考点】

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 【解析】

由条件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得cos α 的值,从而求得tan α的值. 【解答】

∵ α为第二象限角sin α=3

5,

∴ cos α=?45,则tan α=sin αcos α=?3

4,

已知圆锥底面半径为1,高为√3,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________. 【答案】 2π

【考点】

柱体、锥体、台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解析】

由已知求得母线长,代入圆锥侧面积公式求解. 【解答】

由已知可得r =1,?=√3,则圆锥的母线长l =√12+(√3)2=2. ∴ 圆锥的侧面积S =πrl =2π.

已知函数f(x)=x 2+x +a 在区间(0,?1)内有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答案】 (?2,?0) 【考点】

函数零点的判定定理 【解析】

由零点存在性定理得f(0)f(1)=a(a +2)<0,求出即可. 【解答】

函数f(x)=x 2+x +a 在区间(0,?1)内有零点, f(0)=a ,f(1)=2+a ,

由零点存在性定理得f(0)f(1)=a(a +2)<0,得?2

若P 是圆C 1:(x ?4)2+(y ?5)2=9上一动点,Q 是圆C 2:(x +2)2+(y +3)2=4上一

动点,则|PQ|的最小值是________.

【答案】

5

【考点】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

【解析】

分别找出两圆的圆心坐标,以及半径r和R,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圆心间的距离d,根据大于两半径之和,得到两圆的位置是外离,又P在圆C1上,Q在圆C2上,则

|PQ|的最小值为d?(r+R),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

圆C1:(x?4)2+(y?5)2=9的圆心C1(4,?5),半径r=3,

圆C2:(x+2)2+(y+3)2=4的圆心C2(?2,??3),半径r=2,

d=|C1C2|=√(4+2)2+(5+3)2=10>2+3=r+R,

所以两圆的位置关系是外离,

又P在圆C1上,Q在圆C2上,

则|PQ|的最小值为d?(r+R)=10?(2+3)=5,

三、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25分.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E、F分别是AB、PC中点,求证:EF?//?面PAD.

【答案】

证明:取PD的中点G,连接FG、AG.

因为PF=CF,PG=DG,

CD.

所以FG?//?CD,且FG=1

2

又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且E是AB的中点.

CD.

所以AE?//?CD,且AE=1

2

所以FG?//?AE,且FG=AE,

所以四边形EFGA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EF?//?AG.

又因为EF?平面PAD,AG?平面PAD,

所以EF?//?平面PAD.

【考点】

直线与平面平行

【解析】

取PD的中点G,连接FG、AG,由PF=CF,PG=DG,所以FG?//?CD,且FG=

1

2

CD.又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且E是AB的中点.所以AE?//?CD,且AE=

1

2

CD.证得四边形EFGA是平行四边形,所以EF?//?AG,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得证.

【解答】

证明:取PD的中点G,连接FG、AG.

因为PF=CF,PG=DG,

所以FG?//?CD,且FG=1

2

CD.

又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且E是AB的中点.

所以AE?//?CD,且AE=1

2

CD.

所以FG?//?AE,且FG=AE,

所以四边形EFGA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EF?//?AG.

又因为EF?平面PAD,AG?平面PAD,

所以EF?//?平面PAD.

在△ABC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且a=6,cos B=1

3

(1)若sin A=3

5

,求b的值;

(2)若c=2,求b的值及△ABC的面积S.

【答案】

由cos B=1

3可得sin B=2√2

3

由正弦定理可得,a

sin A =b

sin B

所以b=a sin B

sin A =6×

2√2

3

3

5

=20√2

3

由余弦定理可得,cos B=1

3=a2+c2?b2

2ac

=36+4?b2

2×2×6

解可得,b=4√2,

S=1

2ac sin B=1

2

×6×2×2√2

3

=4√2.

【考点】

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

【解析】

(1)先根据同角平方关系求出sin B,然后结合正弦定理即可求解,(2)结合余弦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

由cos B=1

3可得sin B=2√2

3

由正弦定理可得,a

sin A =b

sin B

所以b=a sin B

sin A =6×

2√2

3

3

5

=20√2

3

由余弦定理可得,cos B=1

3=a2+c2?b2

2ac

=36+4?b2

2×2×6

解可得,b=4√2,

S=1

2ac sin B=1

2

×6×2×2√2

3

=4√2.

已知函数f(x)=ax+log3(9x+1)(a∈R)为偶函数.

(1)求a的值;

(2)当x∈[0,?+∞)时,不等式f(x)?b≥0恒成立,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

【答案】

根据题意可知f(x)=f(?x),

即ax+log

3(9x+1)=?ax+log

3

(9?x+1),整理得log

3

9x+1

9?x+1

=?2ax,

即?2ax=log39x=2x,解得a=1;

由(1)可得f(x)=x+log

3

(9x+1),因为f(x)?b≥0对x∈[0,?+∞)恒成立,

即x+log

3

(9x+1)≥b对x∈[0,?+∞)恒成立,

因为函数g(x)=x+log

3

(9x+1)在[0,?+∞)上是增函数,

所以g(x)min=g(0)=log

3

2,

则b≤log

3

2.

【考点】

函数奇偶性的性质与判断

函数恒成立问题

【解析】

(1)根据偶函数性质f(x)=f(?x),化简整理可求得a的取值;

(2)根据条件可知x+log

3

(9x+1)≥b对x∈[0,?+∞)恒成立,求出函数g(x)=x+ log3(9x+1)在[0,?+∞)上的最小值即可

【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f(x)=f(?x),

即ax+log

3(9x+1)=?ax+log

3

(9?x+1),整理得log

3

9x+1

9?x+1

=?2ax,

即?2ax=log39x=2x,解得a=1;

由(1)可得f(x)=x+log

3

(9x+1),因为f(x)?b≥0对x∈[0,?+∞)恒成立,

即x+log

3

(9x+1)≥b对x∈[0,?+∞)恒成立,

因为函数g(x)=x+log

3

(9x+1)在[0,?+∞)上是增函数,

所以g(x)min=g(0)=log

3

2,

则b≤log

3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