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环境工程领域的顶尖教授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8
4.环境工程学科名人及其工作介绍4.1陈俊一(Jeffrey Chen)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土木系,1969年取得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环境工程博士学位。
曾任美国DRAVO工程公司研发部经理,兼任匹兹堡大学博士生导师、美国铝业公司(ALCOA)LANCY 环境公司研发部主任。
现任水环纯(STS)泛亚销售部技术经理。
目前研究重点在“深床生物膜应用于水处理及脱氮的科技”,在此领域内有多项著作专利,现为美国环境工程院院士。
4.2郝吉明(1946.8.25-)出生于山东省梁山县。
1984年毕业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获博士学位。
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
经过20年的系统研究,在酸雨控制规划方面取得的成果,为确定我国酸雨防治对策起了主导作用。
建立了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规划方法,促成我国轻型车排放标准与欧洲标准的接轨。
针对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特点,在大气复合污染的形成及控制策略方面有深入研究。
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
代表性箸作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技术手册》、《酸沉降临界负荷及其应用》、《城市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等。
兼任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工程与环境委员会委员。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4.3陶葆楷陶葆楷,1906年10月1日出生于江南水乡无锡,给排水工程与环境工程学家、工程教育家,是我国卫生工程、环境工程教育事业的创始人之一。
培育的几代科技人才,为发展我国给水排水专业和环境工程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长期研究实践的总结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雨量实用计算公式,为改善我国环境工程的落后面貌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
他于1935年编写了我国最早的一本《给水工程学》中文教材,其中收集了我国的人工凿井法、井水提升法和井管保护设施等,在结合中国实际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他还编写了《卫生工程名词草案》一书。
美国斯坦福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专业简介学校名称: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University所在位置:美国,299CampusDr#D345Stanford,CA94305QS排名:3 USNEWS排名:5学费:42690美金录取率:0.06True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综合排名:第4名斯坦福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目前拥有全职教授35人,研究领域包括:建筑设计(ArchitecturalDesign)、大气与能源(Atmosphere/Energy)、施工项目(ConstructionProgram)、环境工程与科学(EnvironmentalEngineering&Science)、环境流体力学与水文学(Environmental FluidMechanicsandHydrology)、结构工程学与地质力学(Structural Engineering&Geomechanics)六大方向。
环境工程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凡是在stanford当上教授的都是在其领域内世界级的科学家。
前系主任、美国两院院士P.L.McCarty是有史以来环境工程领域最大的大牛,和Rittmann合编的EnvironmentalBiotechnology-PrinciplesandApplications是经典中的经典。
如果你学过环境工程学,一定会不会对McCarty这个名字陌生,有很多模型、方程式是以他命名的。
现任系主任、院士R.Luthy也是非常厉害,曾提出AC固定沉积物中的PCBs、修复受污染海域。
不过stanford录取时一般不看你的研究,本科学校声誉,GPA,G和T,推荐信基本就是这四项。
如果要申请这所学校,一定要考个高的GT。
Stanford的leonard和karen做的项目都有和中国环境政策有关的。
可以试试陶瓷。
那些在环境领域独领风骚的牛人们--漫谈美国环境工程领域的顶尖教授1. 活性污泥工艺的先驱:布鲁斯-瑞特曼教授(Prof. Bruce Rittmann)活性污泥法可以说是环境工程最传统,最核心的工艺了。
Bruce Rittmann教授之所以在环境领域大名鼎鼎,正是因为他是美国完善活性污泥相关计算方法的先驱,是膜生物反应器(MB fR)的发明人,更是整个污水处理标准流程的奠基人之一。
Bruce Rittmann教授于2004年当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可谓是实至名归。
Bruce Rittmann教授成就:开发了活性污泥法的相关计算方法;膜生物反应器(MBfR)的发明者,最早提出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的学者之一;环境领域被引用文章次数最多的作者之一,在期刊发表的论文总数超过500篇;撰写的《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Principles and Ap plications》一书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环境微生物学教材。
任职地:曾任职于UIUC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环境领域最著名的学校之一),现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任职。
当选院士时间:2004年个人网页:/people/bruce-rittmann师承关系:Bruce Rittmann教授是斯坦福大学环境系的奠基人Perry L. McCarty教授的学生。
Perry L. McCarty教授的事迹将另述。
Bruce Rittmann教授是卡耐基梅隆大学著名教授Jeanne VanBriesen的老师。
Jeanne VanBr iesen教授现任卡耐基梅隆大学城市水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在消毒副产物,微生物污染快速检测,智能给水管网(Smart water infrastructure)建设等领域有重要贡献。
2. 环境水化学领域的泰山北斗们:Morgan--Morel--Dzombak三代师徒James J. Morgan教授--环境水化学领域的开创者水化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而系统的应用水化学知识解决环境工程的实际问题,James J. Morgan教授堪称第一人。
国际知名环境史学者马丁·梅乐西(Martin V. Melosi)教授简介作者:来源:《鄱阳湖学刊》2020年第04期马丁·梅乐西(Martin V. Melosi),美国休斯敦大学(University of Houston)荣休教授,休斯敦大学公众史学研究所首任所长、历史学教授,环境史、能源史、公众史学等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
著有《环卫城市:从殖民时代到现代的美国城市环境服务》(The Sanitary City:Urban Infrastructure in America from Colonial Times to the Present,2000)、《托馬斯·爱迪生与美国的现代化》(Thomas Edison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America,1990)、《应对丰裕:工业化美国的能源和环境》(Coping with Abundance: Energy and Environment in Industrial America, Knopf,1985)、《城里的垃圾:废弃物、改革与环境》(Garbage in the Cities:Refuse, Reform, and the Environment,1981)和《珍珠港的阴影:突袭的政治论争》(The Shadow of Pearl Harbor:Political Controversy over the Surprise Attack,1977)等,并主编《美国城市的污染与改革》(Pollution and Reform in American Cities,1980)和《公众史学与环境》(Public History and the Environment)等。
曾任全国公众史学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on Public History)主席、公共工程历史学会(Public Works Historical Society)主席和美国环境史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History)主席,还曾任城市史协会(Urban History Association)董事会成员以及得克萨斯州农工大学出版社环境史系列丛书总编辑,也是《环境评论》(Environmental Review)的书评编辑和《南方文化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Southern Culture)的顾问编辑。
人物传记:国家外专千人Bruno教授国家外专千人布鲁诺教授,是一位著名的环境工程师和科学家,专门研究水质管理和水资源保护。
他毕业于法国蒙彼利埃第二大学,获得环境工程学士和博士学位。
他还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做过博士后研究。
自从2009年加入国家外专千人计划以来,布鲁诺教授一直致力于为中国的水资源管理和环境治理做出贡献。
他曾在多个省市的水资源保护项目中担任技术顾问,包括北京市对中国第二大湖泊鄱阳湖的治理和锦州港湾的海洋环境保护。
他还与当地政府和学校合作,开展了许多环保教育和宣传活动,致力于推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布鲁诺教授在水资源管理和环保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上的高度认可。
他发表了大量论文和文章,被多种国际期刊引用。
他还担任了多个国际组织的委员和顾问,包括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顾问、美国国家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客座研究员等。
他还是国际水资源协会的会员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的荣誉会员。
布鲁诺教授的贡献不仅仅是科研成果,也体现在对中国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中。
他经常受邀到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任教和讲学,培养了大批具有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学生和研究人员。
他的课程主题涵盖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并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技巧,备受学生和同行的赞誉。
布鲁诺教授在中国的工作和生活中,也遇到了很多挑战和难以适应的问题,例如语言和文化差异等。
但是他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使命,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和行为。
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一个真正的国际专家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担当,也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和认可。
布鲁诺教授的事迹和成就,反映了国家外专千人计划的成功和价值。
这个计划为中国引进了大量高水平的国际专家和创新人才,为中国的科技和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的贡献和影响。
这也激励我们更加努力,为中国的现代化和全球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布鲁斯E.瑞特曼(Bruce E.Rittmann)教授简介布鲁斯E.瑞特曼(BruceE.Rittmann)教授简介布鲁斯E.瑞特曼(BruceE.Rittmann,1950一)教授是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西北大学环境工程约翰?埃文斯教授,美国环境工程与科学教授协会会长,美国国家水科学与技术研究理事会副主席.瑞特曼教授目前还受聘担任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瑞特曼教授研究领域主要是结合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地球化学和微生物生态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并应用于水和废水的生物处理以及污染水体和土壤的生物修复.他目前还是国际着名杂志《生物降解》(Biodegradation)的主编和《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编辑委员会的顾问.瑞特曼教授还曾担任美国环保局的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20o2—20o3).由于瑞特曼教授在水科学与技术方面的杰出成就,他曾是美国国家水研究学院第一个Clarke奖的获得者;他还曾获得WalterHuber研究奖;伊利诺斯大学优秀学者奖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总统青年奖.他的名字列入了美国科学信息学院被引用频次最高的名单.他还是2004年环境工程与科学教授协会杰出演讲者.瑞特曼教授与PerryMcCaay教授于2001年出版的着作——《环境生物技术:原理与应用》现已被翻译为西班牙文,中文,朝鲜文和日文.Dr.BruceE.RittmanniSJohnEvansProfessorofEnvironmentalEngineeringatNorthwester nUniversity.Hisresearchcombinesengineeringwithmicrobiology,biochemistry,geochemistry,and microbialecologytoaddressfundamentalandappliedissuesinthebiologicaltreatmentofwat ersand wastewaterandinthebioremediationofcontaminatedaquifersandsoils.Dr.RittmanniSamemberoftheNationalAcademyofEngineering.HealsohasbeenthePres —identoftheAssociationofEnvironmentalEngineeringandScienceProfeSSOrs.theVice—Chairof theWaterScienceandTechnologyBoardoftheNationalResearchCouncil(NRC),andamem beroftheE.P.A.ScienceAdvisoryBoard(SAB).HecurrentlyiStheEditor—in—Chiefoftheinter—nationaliournalBiodegradationandontlleEditorialAdvisoryBoardofEnvironmentalScien ce&Technology.Dr.RittmannchairedtheNRCcommitteesthatpublishedInSituBioremediatio n:WhenDoesItWork?andNaturalAttenuationforGroundwaterRemediation.Dr.RittmannwasawardedthefirstClarkePrizeforOutstandingAchievementsinWaterSci —enceandTechnologyfromtheNationalWaterResearchInstitute.HepreviouslywontheWalt erHu—berResearchPrizefromtheASCE,theUniversityScholarAwardfromtheUniversityofIllino is,andthePresidentialY oungInvestigatorawardfromthe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Dr.Rittma nniSon theListofMostHighlyCitedResearchersofthe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ISI).Dr.R itt—mannisthe2004DistinguishedLecturerfortheAssociationofEnvironmentalEngineeringa ndSci—enceProfeSSOrs.TogetherwithDr.PerryMcCarty.Dr.RittmannauthoredthetextbookEnvironmentalBiotec h—nology:PrinciplesandApplications(McGraw—HillBookCo.),whichwasreleasedin20o1andistranslatedintoSpanish,Chinese,Korean,andJapanese.(永明)。
1. 活性污泥工艺的先驱:布鲁斯-瑞特曼教授 (Prof. Bruce Rittmann)活性污泥法可以说是环境工程最传统,最核心的工艺了。
Bruce Rittmann教授之所以在环境领域大名鼎鼎,正是因为他是美国完善活性污泥相关计算方法的先驱,是膜生物反应器(M BfR)的发明人,更是整个污水处理标准流程的奠基人之一。
Bruce Rittmann教授于2004年当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可谓是实至名归。
Bruce Rittmann教授成就:开发了活性污泥法的相关计算方法;膜生物反应器(MBfR)的发明者,最早提出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的学者之一;环境领域被引用文章次数最多的作者之一,在期刊发表的论文总数超过500篇;撰写的《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一书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环境微生物学教材。
任职地:曾任职于UIUC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环境领域最著名的学校之一),现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任职。
当选院士时间: 2004年个人网页:师承关系:Bruce Rittmann教授是斯坦福大学环境系的奠基人Perry L. McCarty教授的学生。
Perry L. McCarty教授的事迹将另述。
Bruce Rittmann教授是卡耐基梅隆大学著名教授Jeanne VanBriesen的老师。
Jeanne VanB riesen教授现任卡耐基梅隆大学城市水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在消毒副产物,微生物污染快速检测,智能给水管网(Smart water infrastructure)建设等领域有重要贡献。
2. 环境水化学领域的泰山北斗们:Morgan--Morel--Dzombak三代师徒James J. Morgan教授--环境水化学领域的开创者水化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而系统的应用水化学知识解决环境工程的实际问题,James J. Morgan教授堪称第一人。
他系统地研究了含锰离子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给水处理工艺;他是最早提出混凝技术并在给水处理中应用混凝技术的先驱之一。
作为环境领域最著名杂志《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第一任主编,James J. Morgan教授以《环境科学与技术》为载体,为无数后来者提供了展现自己研究成果的平台。
Francois Morel教授--承前启后的环境水化学理论学家James J. Morgan教授的学生Francois Morel教授的强项是吸附水化学。
他的强项是研究吸附反应的机理,并不拘泥于应用,这也是他为何当选为科学院院士而非工程院院士的原因。
1990年,他与学生Dzombak教授的合著《Surface complexation modeling: Hydrous Ferric Oxide》正式问世。
这本书是第一本详细论述水中离子在金属水合物表面吸附机理的著作,其理论可广泛用于解释水中离子在其他金属氧化物及水合物表面的作用。
该书对研究水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David A. Dzombak教授--环境水化学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典范Francois Morel教授的学生David A. Dzombak教授擅长于将环境水化学的基本理论应用于解决跨度极其广泛的实际工程问题。
作为理论和应用的双重大家,David A. Dzombak教授在市政废水回用作为冷却水、碳埋存、低pH采矿废水的处理、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对美国水资源的影响等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作为水中离子在金属水合物表面吸附机理的奠基人之一,David A. Dzombak教授及其合作者Athanasios Karamalidis教授于2010年出版了《Surface Complexation Modeling: Gibbsite》一书,对水中离子在金属水合物表面吸附机理进行了开创性的扩充。
James J. Morgan教授Francois Morel教授David A. Dzombak教授当选院士时间:James J. Morgan教授: 1978Francois Morel教授: 2009 (美国科学院院士)David A. Dzombak教授: 2008任职地:James J. Morgan教授: 现为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荣誉教授Francois Morel教授:曾任麻省理工大学(MIT)教授,现在普林斯顿大学任职David A. Dzombak教授:现在卡耐基梅隆大学任职个人网页:James J. Morgan教授:Francois Morel教授: &display=FacultyDavid A. Dzombak教授: 【注】在水化学领域另一位知名学者是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现在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任教的Mark Benjamin教授。
他所写的教材<Wat er Chemistry>是水化学领域最知名的教材。
3.斯坦福大学环境系璀璨群星中最闪亮的一颗--佩里-麦卡提(Perry L. McCarty)教授1962年,坐落于北加州的工程学名校斯坦福大学决定筹建环境工程专业。
令人吃惊的,担负此重任的不是国际知名的专家学者,而是当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Perry McCarty。
3年之前,他才获得MIT的博士学位。
这样一个年轻人,能够担负起创建与斯坦福大学名声相配的环境工程系这一重担吗答案是肯定的。
斯坦福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情况,到今天大家已是有目共睹。
US News 环境工程专业排名雷打不动的第一,平均每个教员获得的科研经费数雷打不动的第一,拥有院士总数雷打不动的第一。
Perry McCarty教授,以其卓越的科研和管理能力,吸引一大批顶尖的环境工程人才聚于旗下,同时又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方针,培养出了像Bruc e Rittmann教授这样开山鼻祖式的人物。
时至今日,凡我环境工程专业之人,谈起Perry McCarty教授筚路蓝缕,一手创建出天下第一的斯坦福环境工程系这一壮举,莫不拜服!Perry McCarty教授成就:最早研究以微生物厌氧法处理有机污染物的先驱之一;最早提出“污水深度处理”概念的先驱之一;为学生Bruce Rittmann教授研究微生物好氧处理工艺做了理论和实验上的准备。
当选院士时间:1977任职地:于1962年起任职于斯坦福大学,现为斯坦福大学荣誉教授个人网页:师承关系:Perry McCarty教授是现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工作的Bruce Rittmann教授的老师。
Bruce Rittmann教授的事迹已在前文详述。
4. 膜过滤技术与环境纳米科技 (Environmental Nanotechnology)研究领域的宗师--Menac hem Elimelech教授以微滤(Microfiltration),超滤(Ultrafiltration),纳滤(Nanofiltration)及反渗透(Re verse osmosis)为代表的膜过滤技术是环境工程学科的支柱技术之一。
将原本用于化工领域的膜过滤技术在环境工程界推广应用,Menachem Elimelech教授居功至伟。
1998年,Menachem Elimelech教授受耶鲁大学邀请,在耶鲁大学建立实验室,创建了耶鲁大学的环境工程系。
从此,耶鲁大学成为膜过滤技术在美国的研究中心。
90年代末期,纳米科技(Nanotechnology)已成为科学界研究的热点,然而环境工程界对于纳米科技究竟对环境工程这一学科本身有多大影响,仍然处于不甚明了的阶段。
Menachem Elimelech教授敏锐地认识到了纳米科技对于环境工程学科的重大推动作用,并与另一位教授(Duke的Mark Wiesner教授)一道,提出了“环境纳米科技”(Environmental Nanotech nology)的概念。
2008年,Elimelech教授与其他合作者在Nature杂志上发表"Science an d Technology for Water Purification in the Coming Decades"一文,论述了纳米技术在膜过滤中的应用,及泄漏到环境中的纳米颗粒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目前,Menachem El imelech教授 (耶鲁)、Mark Wiesner教授(杜克)、Greg Lowry 教授(卡耐基梅隆)是环境纳米技术领域最有名的三位教授。
Menachem Elimelech教授成就:系统应用膜技术解决环境工程问题的第一人;环境纳米技术的奠基人之一;"forwar d osmosis"概念的提出者。
当选院士时间:2006任职地:曾任职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于1998年起任职于耶鲁大学,是耶鲁大学环境工程系的创建人。
个人网页:《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的“擎天之柱”--Jerald Schnoor教授众所周知,《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是环境工程影响最大的期刊之一,而成为《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的编辑,更是很多知名Professor梦寐以求的机会。
成为《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的编辑,荣誉倒在其次,更重要的是通过审阅投稿的文章,可以对目前的hot topics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为自己指明将来的科研方向。
《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的北美区副主编有13人,个个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牛人。
那么,现任《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的主编究竟是何方神圣《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的主编,现由艾奥瓦大学(University of Iowa)的Jerald L. Sch noor教授担任。
Jerald L. Schnoor教授毕业于环境工程名校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U 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目前任《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的主编已三年有余。
在他任主编的这三年间,《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的影响力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目前,《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的影响因子已达,是整个工程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10种期刊之一,也是环境工程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之一(影响因子最高的环境工程类期刊,是RSC旗下的En 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其impact factor高达。
Jerald L. Schnoor教授堪称《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的“擎天之柱”。
Jerald L. Schnoor教授成就:Jerald L. Schnoor教授是大规模应用数学模型模拟并解决环境工程问题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