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知识结构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
- 格式:ppt
- 大小:109.00 KB
- 文档页数:16
第三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阶段特征]本章主要包括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60、70年代的历史。
这一时期,由于工业革命的发生,手工劳动被机器生产逐步代替,进入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在政治领域导致了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即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兴起;民族主义运动;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
(1)经济领域,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之下,法美等国纷纷购买英国机器以武装本国的工业,1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的工业革命相继完成,德、俄、日、意等国的工业革命正在进行。
工业革命使各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促使资本主义社会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工业资本主义时代。
(2)政治领域,工业革命改变了各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发展,要求加强自身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俄国、日本通过改革,德国、意大利完成国家的统一,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美国通过南北战争,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这些正是资产阶级力量加强在政治上的表现和反映。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围最终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3)工人运动,工业革命使工业无产阶级力量发展起来,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由于工人所处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环境的影响,这时的工人运动呈现出自发性,以暴力为主要手段,以政治斗争、经济斗争为主要容的特点。
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共产主义理论。
1864年,第一国际建立,加强了国际工人阶级的团结;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社会主义成为该时期的进步思想之一。
(4)国际关系,工业革命增强了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疯狂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和侵略,使亚洲、非洲、大洋洲的多数国家沦为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附庸。
1—4章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对外贸易量是指:以不变价格计量的对外贸易额解析: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要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对外货物贸易额已经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单纯反映对外货物贸易的数量规模,被称为对外贸易量。
故答案选D。
参见教材P42。
2、下列国际服务贸易形式属于商业存在的是:分支机构A、艺人演出(自然人流动)B、国际旅游(境外消费)C、国际长途电话服务(跨界供应)D、保险公司通过设立分支机构向当地的消费者提供服务解析:商业存在是一参加方在其他任何参加方境内通过提供服务的实体的介入而提供服务,如银行或保险公司通过设立分支机构向当地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参见教材P44。
3、一种在规定的时间和场所,按照一定的规章和程序,通过公开叫价竞购,把事先经买主验看过的货物逐批或逐件卖给出价最高者的过程,这属于(B、拍卖)。
A、交易所交易B、拍卖C、博览会D、非固定的国际商品市场解析:拍卖是一种在规定的时间和场所,按照一定的规章和程序,通过公开叫价竞购,把事先经买主验看过的货物逐批或逐件卖给出价最高者的过程。
参见教材P64。
4、采用国际商品协定价格中,当商品的价格降到最低价格一下时应当(A、减少出口)。
解析:国际商品协定通常采用最低价格和最高价格等办法来稳定商品价格。
当有关商品价格降到最低价格以下时,就减少出口或用缓冲基金收购商品;当价格超过最高价格时,则扩大出口或抛售缓冲存货。
参见教材P67。
5、重商主义理论产生于(D、15-17)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是资产阶级国际贸易理论的早期阶段。
D、15-17解析:重商主义理论产生于15-17世纪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是资产阶级国际贸易理论的早期阶段。
参见教材P71。
6、以自由贸易精神签订的第一个贸易条约是(C、“科伯登”条约)。
解析:“科伯登”条约是以自由贸易精神签订的一系列贸易条约中的第一个,列有最惠国待遇条款。
二、重难点透析:1、每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带来了哪些重要影响?第一次:(1)(生产力方面的)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2)(生产关系方面的)工业革命的完成使欧洲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3)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使一些欧美国家成为力量强大的工业国。
它们以武力打开许多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大门,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进行残酷的剥削。
第二次:(1)(生产力方面的)人类从此由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生产力有了巨大的飞跃;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2)(生产关系方面的)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第三次:(生产力方面的)新的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蒸汽革命和电力革命,它使生产工具更新------自动化、智能化;劳动对象发生深刻的变革;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提高。
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
2、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第一次:主要是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二次: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第三次:各国抓住这次发展的机遇,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欧共体和日本,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形成挑战,这就使得世界格局也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3、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①第一次科技革命火车机车、汽船等发明的出现,使运输及出行都较为快捷方便。
②第二次科技革命爱迪生发明耐用电灯泡,给人类带来光明,大大延长了工作、娱乐时间。
有线电报、有线电话和无线电报的发明,解决了通讯的麻烦和时间的浪费。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的出现为人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生物工程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4、历史上中国曾错过三次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请说出中国错过了哪三次战略机遇期?及为什么错过了?(或者问我们在三次科技革命中滞后的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中国是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与世隔绝,使我们错失了机遇。
第一章测试1.按照交易内容,对外贸易可以划分为()A:商品贸易B:服务贸易C:制成品贸易D:初级产品贸易E:过境贸易答案:AB2.按照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所在的地理位置不同,GATs将服务贸易定义为()种供应模式。
A:五B:四C:三D:六答案:B3.总贸易体系是以()作为统计货物进出口的方法。
A:航空线B:关境C:国境D:海岸线答案:C4.贸易条件是指()A:是指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出口一单位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数量之间的比率。
B:是指出口与进口时的检验条件。
C:是指一国在对外贸易中,进口数量与出口数量之间的比率。
D:是指出口与进口时的结关条件。
答案:A5.如果一个国家某一年的出口额为2000亿美元,进口额为2500亿美元,GDP总量为1万亿美元,则该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为()A:5%B:20%C:45%D:25%答案:C第二章测试1.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包括()A:社会分工的深化B:国家的出现C:生产力的发展D: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扩大E:商人的出现答案:ABCDE2.奴隶社会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不包括()A:奴隶B:奢侈品C:食品D:大宗商品答案:D3.20世纪60年代以来,()成为世界主要的出口品A:粮食B:初级产品C:石油D:工业制成品答案:D4.对外贸易虽然可以降低利润率,但有助于利用外资,是利用外资的基础。
A:错B:对答案:A5.对外贸易可以扩大国外市场,可以使实物形态得到补偿。
A:错B:对答案:B第三章测试1.18世纪60、70年代—19世纪60、70年代是国际分工的()。
A:形成期B:萌芽期C:深化期D:发展期答案:A2.国际分工的形成期,()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答案:A3.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A:对答案:B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属于()A:选择型分工B:垂直型分工C:混合型分工D:水平型分工答案:B5.经济贸易政策可以推进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世界近代史内容世界近代史一、世界近代史主题线索1、整体时间:公元14世纪萌芽、复兴——1917年十月革命。
世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对世界统治的历史。
世界近代史模块知识体系(纵向)2、主题线索(1)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对世界统治的历史。
(2)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
(3)从社会转型:近代化(现代化)。
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具体表现为:经济—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化;政治—专制独裁向民主法制转化;思想—愚昧迷信向民主科学转化。
(4)按近代化经营模式可分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垄断、国家垄断)3、世界近代史的分期---世界近代史通史知识体系(横向)(1)公元14世纪——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兴起阶段(2)17世纪—18世纪工场手工业时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3)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4)19世纪后期———1917年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二、世界近代史通史结构(一)内容总论1、以文明发展为主题,世界近代工业文明的经历了四个阶段:从15、16世纪起,人类文明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17、18世纪的政治革命开启了工业文明的大门。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是工业文明时代确立和扩展的世纪。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文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一步深化。
在此过程中,世界各国文明相互碰撞,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共同推动了世界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
2、以现代化主题,西方的现代化历程首先在思想领域获得了突破,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吹起了思想解放的号角;然后在政治领域取得重大成果,英法美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了制度保障;最后在经济领域迎来了工业化,最终完成了现代化历程。
西方现代化历程的特点是先思想解放,然后制度创新,最后工业革命,是早发内生型的现代化模式。
而中国近代化(现代化)历程走的路与西方正好相反,是属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70年代)北京四中徐雁【重点难点】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创造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知识梳理】一、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背景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2. 资本积累:海外掠夺、贸易、圈地运动等手段3.劳动力:圈地运动与大量雇佣劳动力的产生4.技术:生产技术知识的积累5.市场: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直接原因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1.珍妮纺纱机出现,工业革命开始2.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三、工业革命的影响1.引发生产组织形式变化:从工场到工厂(1)传统的:家庭手工作坊、手工工场人力、零散、规模小、不专业、受封建控制(2)新的:工厂机器生产、集中、大规模、专业化2.英国成为世界工厂3.引发经济结构、生活方式的变化:工业化、城市化4.引发社会关系变化:对立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5.工业革命推动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自由主义与殖民扩张6.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原因:工业革命的扩展及对原料市场需求的增加(2)条件:蒸汽火车、轮船等新交通工具的出现(3)途径:军事侵略与商品输出(4)结果:19世纪中后期,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思维拓展】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课后检测】1、下列有关工业革命的成果对应错误的一组是A.瓦特——改良蒸汽机B.史蒂芬孙——汽车C.富尔敦——汽船D.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2、1819年,瓦特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把功率计算单位定为“瓦特”(Watt)。
下列有关瓦特蒸汽机问世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①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②为交通运输业发展铺平了道路③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④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3、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蒸汽机的推广B.相对论的提出C.内燃机的出现D.发电机的发明4、维多利亚女王时代(1837-1901年)是英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岁月。
世界近代史论述题1.试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和意义。
2.试总结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后果。
3.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性质及其历史意义。
4.试述法国大革命发生的前提条件。
5.试述法国大革命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6.试评价拿破仑政权。
7.试比较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
8.1848年欧洲革命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9.试评价工人阶级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10.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11.概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12.比较分析德意志统一与意大利统一的异同。
13.试析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和性质14.试述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性质。
15.日本为什么能够实现明治维新?16.试述俄国农奴制危机的表现。
17.试述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性质。
18.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有什么共同之处?19.为什么说独立后的拉美人民依然面临着反帝反封建的艰巨任务?20.试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概况。
21.试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工业生产发展概况。
22.试析英法帝国主义国家的特点。
23.试析俄日帝国主义国家的特点。
24.试析美德帝国主义国家的特点。
25.试析英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26.试析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27.试比较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英经济发展一快一慢的原因。
28.从巴黎公社到十月革命,欧洲工人运动出现了哪些新的发展趋势?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主要表现是什么?其社会根源是什么?29.1500年以来的历史,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进程,其主线是现代化(或工业文明)。
但在此进程中不同地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据此回答:(1)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的第一步完成于17世纪40年代到18世纪晚期。
请从欧美在这一时期的经济方面的新变化予以概括说明。
(2)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6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什么会呈现这一特征?(3)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与亚洲两大地区的经济的总体发展趋势各有什么特点?造成其经济发展不同点的根源是什么?(4) 到20世纪初,世界近代化的最突出表现是什么?1.试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