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工程汽车使用经济性
- 格式:pptx
- 大小:2.69 MB
- 文档页数:65
基本概念1. 汽车使用性能: 是指汽车能适应使用条件而发挥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
(包括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安全性、通过性、机动性、容量利用、质量利用、使用方便性和乘坐舒适性。
)2. 汽车使用条件:是指影响汽车完成运输工作的各类外界条件,主要包括社会经济条件、气候条件、道路条件、运输条件和汽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等。
3. 制动侧滑:制动时汽车某一轴或两轴发生横向移动称为制动侧滑。
4. 制动跑偏: 汽车在制动时自动向左或向右偏离行驶方向称为制动跑偏。
5. 临界速度与特征车速:对于不足转向汽车,即横摆角速度增益最大稳定值时所对应的车速为其特征车速V ch 。
对于过多转向汽车,横摆角速度增益为无穷大时所对应的车速为其特征车速V ch 。
当汽车极其微小的前轮转向角δ都会产生极大的横摆角速度ω,失去操纵性,出现激转现象时的车速为其临界车速Vcr 。
(当车速为时,的称为临界车速。
)6. 汽车使用经济性:汽车使用经济性,是指汽车完成单位运输量所支付的最少费用的一种使用性能。
它是评价汽车营运经济效果的综合性指标。
7. 同步附着系数: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使前、后车轮同时抱死的路面附着系数称为同步附着系数。
8. 附着系数:地面制动力与垂直载荷之比为制动力系数φb ,制动力系数也称附着系数。
指轮胎在不同路面的附着能力大小。
9. 汽车操纵稳定性:汽车抵抗力图改变其位置或行驶方向的外界影响的能力。
汽车操纵稳定性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部分,一是操纵性,二是稳定性。
操纵性是指汽车能够确切地响应驾驶员转向指令的能力;稳定性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具有抵抗改变其行驶方向的各种干扰,并保持稳定行驶而不致失去控制甚至翻车或侧滑的能力。
10. 汽车走合期:对新车、大修车以及装用大修发动机的汽车,在使用初期汽车各部件处于磨合阶段还不能承受全负荷,该阶段为走合期。
11. 汽车技术使用寿命:指汽车已达到技术极限状态,而不能用修理的方法恢复其主要使用性能的使用期限。
808汽车运用工程考试内容范围
一、考试目的
考察学生掌握汽车运用工程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1.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
包括汽车使用中的气候条件、道路条件、运输条件,汽车运行工况,汽车使用性能指标等内容。
2.汽车动力性
包括汽车行驶阻力,汽车驱动系统,汽车动力性分析,汽车行驶的基本条件等内容。
3.汽车使用经济性
包括汽车燃料经济性评价指标,经济性实验方法、计算方法,提高经济性的政策性措施、结构方面措施,润滑材料合理使用等内容。
4.汽车行驶安全性
包括汽车的制动性能、操纵稳定性能,汽车被动安全性能等内容。
5.汽车的公害
包括汽车尾气排放、噪声、电波公害,其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等内容。
6.汽车的通过性及平顺性
包括汽车通过性参数及影响因素分析,汽车行驶平顺性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分析等内容。
7.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
包括汽车在走合期、高温、低温、高原、山区条件下的合理使用等内容。
8.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
包括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及原因,汽车使用性能的变化等内容。
9.汽车使用寿命
包括汽车使用寿命的评价指标,更新时刻的确定方法等内容。
三、参考书目
《汽车运用工程》(第三版),高延龄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汽车运用工程》(2011),陈焕江、胡大伟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四、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分析题、综述题、计算题。
一、名词解释:1.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
2.公路养护水平:是公路的养护质量,分为优、良、次、差四个等级,评定指标是“好路率”和“养护质量综合值。
”5页3.运行工况:为了研究汽车与运行条件的适应性,通常采用多参数描述汽车的运行状况,称之为汽车运行工况。
11页4.汽车使用经济性:是为完成单位运输量所支付的最少费用的一种使用性能,它是评价汽车运营经济效果的综合性指标。
52页5.汽车倾覆失效:汽车在侧坡上直线行驶时,档坡度大到使重力通过一侧车轮接地中心,而另一侧车轮的地面法向反作用力等于零时,则汽车江发生侧翻。
此时为汽车倾覆失效。
159页6.一次碰撞:在轿车与行人碰撞过程中,首先行人腿部撞到保险杠上,然后骨盆与发动机罩前端接触,最后头部撞到发动机罩或风挡玻璃上。
这时行人被加速到车速,这就是所谓的一次碰撞。
121页7.最小离地间隙:是汽车除车轮外的最低点与路面之间的距离。
他是表征汽车无障碍地越过石块、树桩等障碍物的能力。
156页8.汽车诊断:是在汽车不解体的情况下,对汽车技术状况进行检查,查明汽车故障原因与部位的检查方法。
217页9.道路噪声:由于道路路面凸凹不平二车身的噪音。
10.汽车行驶平顺性:是指汽车在一般行驶速度范围内行驶时,能保证乘员不会因车身振动而引起的不舒服和疲劳的感觉,以保持所运货物完整无损的性能。
167页11.广义可靠性:指汽车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和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它包括汽车的侠义可靠性、耐久性和维修性。
12. 汽车技术状况:测得的定量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性能的参数值总合。
13.低劣数值法:是保证设备一次性投资和各年经营费用总和最小的计算方法。
14. 汽车极限间隙;达到技术文件规定的极限状况的配合间隙。
15. 车轮滑移:16. 汽车工作能力:汽车按技术文件规定的使用性能指标执行规定功能的能力。
17. 致命故障:导致汽车或总成重大损失的故障。
摘要汽车运用工程课程是交通运输本科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而对于汽车来说,动力性与经济性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们能综合反映出某一款车的性能高低。
本文正是通过计算一款车(新瑞虎1.6S MT 舒适型)的动力性能以及燃油经济性来确定该款车的性能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利用计算机VB高级语言编程,以此为基础,对其传动系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对优化前后整车性能的对比分析,判断是否达到在动力性能与燃油经济性之间达到一个较优平衡。
相信通过这次的汽车运用工程课程设计,我将会更深层次地理解汽车各性能。
AbstractAutomobile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is a transport main course, and for the car, power and economy are two very important indicators, which can comprehensively reflect the performance of a particular level of a car. This article is by calculating a car (new Tiggo 1.6S MT comfort) of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fuel economy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ar is brought into full play, while taking advantage of high-level computer programming language VB as a basis, its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were optimized by comparing before and after optimization of vehicle performance,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fuel economy to achieve an optimal balance between. I believe that through the use of the automobile engineering course design, I will b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erformance car.目录第一章新瑞虎基本技术参数 (1)1.1各项汽车参数 (1)1.2变速器各档的速比 (2)1.3新瑞虎发动机外特性曲线 (2)1.4转矩与转速的关系曲线以及公式 (3)1.5油耗与转矩的关系曲线以及公式 (3)1.6新瑞虎外形以及发动机外形图 (5)第二章汽车动力性、经济性的设计计算 (5)2.1汽车动力性的计算 (6)2.1.1驱动力、各种阻力数学模型的建立 (6)2.1.2最高车速和最大爬坡度的计算 (7)2.1.3加速度倒数曲线的绘制 (8)2.1.4绘制动力因素特性曲线 (8)2.2汽车经济性的计算 (9)第三章计算机动力性、经济性计算流程图 (10)3.1计算机动力性的计算流程 (10)3.2计算机动力性的计算流程 (11)第三章计算机编程关于动力性和经济性的程序 (12)4.1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 (122)4.2最大速度和最大爬坡度 (13)4.3加速度倒数曲线 (155)4.4动力因数曲线 (177)4.5二挡起步加速速度-时间图 (199)4.6二挡起步加速距离-时间图 (21)4.7优化换挡的计算和分析 (23)4.8等速百公里油耗计算 (25)第五章程序运行结果 (27)5.1程序界面 (27)5.2驱动力—阻力平衡图 (28)5.3加速度倒数曲线图 (29)5.4动力因素特性曲线 (30)5.5二档起步加速速度—时间曲线图 (31)5.6二档起步加速距离—时间曲线图 (32)5.7优化连续换挡加速过程曲线图 (33)5.8最大速度和最大爬坡度和等速百公里油耗值以及经济性分析曲线 (34)参考文献 (35)奇瑞新瑞虎发动机的外特性图见图1-1。
车辆管理报告车辆使用效率与经济性分析与提升策略与实施计划车辆管理报告一、背景介绍车辆是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产,合理管理车辆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性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分析车辆使用效率和经济性的现状,并制定相应的提升策略和实施计划,以实现车辆管理的优化。
二、车辆使用效率分析1. 车辆利用率分析通过对车辆的出车率、行驶里程和载客率等指标进行分析,了解车辆的利用率情况。
针对利用率不高的车辆,可以考虑调整出车计划,提高出车频率,以充分利用现有车辆资源。
2. 车辆维护与故障情况分析对车辆的维修频率、维修成本和故障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车辆维护和故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和故障预防措施,以减少车辆停运时间,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
三、车辆经济性分析1. 燃油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分析车辆的燃油消耗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找出燃油消耗和排放较高的车辆,并对其进行改进或淘汰,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环境影响。
2. 车辆保险与税费成本分析考虑车辆保险和税费等方面的成本,从而找出成本较高的车辆,并评估是否有必要保留这些车辆。
针对成本较高的车辆,可以考虑寻找替代方案或者重新进行保险和税费的谈判,以降低企业的经济负担。
四、提升策略与实施计划1. 优化车辆调度计划制定更科学合理的车辆调度计划,根据业务需求和车辆利用率情况,合理安排车辆的出车时间和行驶路线,以提高车辆利用率和运输效率。
2. 加强车辆维护管理建立健全的车辆维修保养制度,加强对车辆日常维护的监督和管理,并定期进行车辆的例行检查,以降低车辆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3. 推行绿色出行和经济驾驶培训驾驶员进行绿色出行和经济驾驶的知识和技能,在驾驶行为上强调节油和减排意识,以减少车辆的燃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4. 更新和优化车辆配置对老旧车辆进行淘汰更新,采购更节能环保的新车型,并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进行车辆数量和类型的合理配置,以提升车辆的经济性和使用效率。
如何利用车辆工程技术优化燃油经济性能在当今高油价和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优化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能已成为汽车工程的重要课题。
通过利用车辆工程技术,我们能够有效地降低油耗,提高燃油经济性能,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负荷。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车辆工程技术,以及它们如何优化燃油经济性能。
第一,优化发动机设计。
发动机是车辆的心脏,直接影响着燃油经济性能。
通过改善发动机的气缸设计、缸径和缸行程,以及调整气门的正时和进气系统,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和燃烧效率。
此外,安装高效的涡轮增压装置和直喷系统,可以进一步增强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效率和燃油利用率。
第二,减轻车身重量。
车身重量是导致燃油消耗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使用轻量化材料和结构设计优化,可以显著减轻车身重量,从而降低燃油消耗。
例如,采用高强度钢材、铝合金、碳纤维等轻量化材料,并结合有效的刚度设计和减少冗余结构,可以实现车身重量的降低。
第三,改善空气动力学性能。
车辆在行驶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对于燃油经济性能影响很大。
通过优化车辆外形设计,减少气流阻力,可以降低车辆在高速行驶时所需的动力输出,从而降低燃油消耗。
例如,改进车身底部的设计,增加抗升力设施,以及改变后视镜和轮毂的造型,都是优化空气动力学性能的有效手段。
第四,运用智能化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技术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通过在车辆中集成智能控制系统和传感器,可以实现对引擎、传动和系统的实时监测和调节。
通过精确地控制和优化车辆的工作状态和参数,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油耗,并提高燃油经济性能。
第五,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除了以上提到的技术优化手段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是优化燃油经济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减少了对传统油耗的依赖,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研发和推广的支持力度,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
综上所述,利用车辆工程技术优化燃油经济性能是降低油耗和减少能源消耗的重要手段。
名词解释汽车运用工程名词解释汽车运用工程1、汽车的主动力性:汽车在良好的路面上直线行驶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的高低;2、使用经济性:汽车完成单位运输量所支付的最少费用的一种使用性能;3、制动性:汽车在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
另外也包括在一定坡道上能够长时间停放的能力;4、操纵稳定性:汽车抵抗力图改变其位置或行驶方向的外界影响的能力;5、通过性:汽车能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及无路地带和克服各种障碍的能力。
6、平顺性:汽车在一般行驶速度范围内行驶时,能保证乘员不会因车身振动而引起不舒服和疲劳的感觉,以及保持所运货物完整无损的性能。
7、汽车运行工况:为研究汽车运行条件的适应性,采用多参数描述的汽车运行状况。
8、汽车使用条件:指影响汽车完成运输工作的各类外界条件(气候、道路、运输条件和汽车安全技术条件、汽车运行技术条件)。
9、滑移率:两个角速度之差除以其中较大者;制动减速率:汽车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负比值;制动距离:在某一车速时从开始踩着制动踏板到完全停车的距离。
10、汽车技术状况:定量测得的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性能参数值的总和。
11、汽车使用寿命:汽车开始使用到不能使用之间的整个时期;12、汽车物理使用寿命,又称为自然使用寿命,是指汽车从全新状态投入使用开始,直到在技术上不能按原有用途继续使用为止的时期。
13、汽车经济使用寿命:汽车从全新状态投入使用开始,到单位总费用最低的年限;单位总费用是车辆在使用时期内,折旧费用与该汽车发生的经营费用之和的平均值。
14、汽车技术使用寿命:汽车从全新状态投入生产之后,由于新技术的出现,使原有汽车丧失其使用价值所经历的时间。
15、汽车折旧使用寿命,是指按国家规定或企业规定的折旧率,把汽车总值扣除残值后的余额,折旧到接近于零所经历的时期。
16、负荷率:某一相同转速下节气门部分打开时发动机的功率与节气门全开时的功率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