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三课__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 格式:ppt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33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知识归纳】一、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1.民族节日: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____________。
庆祝民族节日,是____________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____________。
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________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为了使不同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以________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保护。
二、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1.共性: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2.差异:各民族间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3.关系:文化是____________,各民族都有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又是__________,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从哲学生活角度看,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1.意义(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________要求。
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________要求。
2.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三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复习目标1.一对关系: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2.一个态度和原则: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3.一种手段:大众传媒4.两个表现: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5.三个途径: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6.四个意义:庆祝民族节日的意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交流的意义二、复习要点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4.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授课过程考点精析考点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地位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作用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温馨提示:提倡文化多样性,反对文化多元化: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来说,即人类文化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文化多元化主要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上说的,各种文化中既有优秀的文化,又有落后的、腐朽的文化。
文化的多元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世界性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民族性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关系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3.尊重文化多样性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意义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B案—课前预习【使用说明】:记忆课本基础知识,明确知识体系,理解重点知识。
一、基础知识梳理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1)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2)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所以,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①原理依据: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②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④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记忆】民族文化的重要性:★4、怎样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①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③原则、要求: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三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复习目标1.一对关系: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2.一个态度和原则: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3.一种手段:大众传媒4.两个表现: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5.三个途径: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6.四个意义:庆祝民族节日的意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交流的意义二、复习要点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4.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授课过程考点精析考点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温馨提示:提倡文化多样性,反对文化多元化: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来说,即人类文化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文化多元化主要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上说的,各种文化中既有优秀的文化,又有落后的、腐朽的文化。
文化的多元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3.尊重文化多样性温馨提示: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并不是将其他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同样对待。
发展文化,首先要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与发展;在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中,要学习世界文化的有益成果,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拓展升华1.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2.全面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2016·高考江苏)尽管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但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
这说明A.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B.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C.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解析: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这说明中西方文化各有其特点,文化是民族的;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这说明中西方文化又有共通之处,文化是世界的,结合起来,材料体现的知识点就是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古代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B项的说法不科学;创造力的源泉应该是实践,C的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D。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才 ——诸葛亮 高密五中2012级政治复习课教学案 必修三 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No.3 124 1217. 2013年12月4日,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72年,澳大利亚为纪念第十届国际会计师会议的召开,发行了一枚邮票(如图),把算盘与西方发明的计算机的电路板作为主图,可谓颇具匠心。
这一创意主要是基于 A .不同民族文化有着共性和普遍规律 B .不同民族文化遵循共同的发展模式 C .不同民族文化在交流和借鉴中趋同 D .不同民族文化有着完全不同的色彩8.珠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为人类计算带巨大便利,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013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
算盘的胚胎期远在万年前上古时期,比中国文字产生还早。
到12世纪,中国珠算体系已相当完备,并在商界广泛运用。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电算化的普及,珠算的价值受到质疑,珠算教育被排除在义务教育之外,有人曾预言“珠算该进博物馆了”。
上世纪50年代末,江西某小学尝试珠算与数学中的笔算、口算结合进行“三算”教学实验,取得成功,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珠心算教育,极大地开发了儿童智力、简化了数学教育,人们重新认识到了珠算的新功能。
人们更深入研究发现,珠算与电子计算机,各有各的功能,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把珠算符号化并内化脑中后,运用于现代科技中,能够培养适应现代技术需要的人体智能。
然而,目前我国珠算文化的普及推广还任重道远。
对此,有识之士疾呼:不要丢了珠算!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面对即将失传的文化遗产,我们“不要丢了珠算”的原因。
(10分)9.材料 文化因传播而精彩。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一些国家;李安等中国导演依托3D 等现代技术,通过电影,将旗袍、马褂、灯笼这些传统的中国元素和中国文化的儒雅、飘逸带给世界;近300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的国际平台;……历经了千百年的艰难开拓,中华文化香飘海外;汇聚了方方面面的努力,成就了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辉煌。
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三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复习内容展示考点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3.尊重文化多样性考点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1.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1) :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2) :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
(3) :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4)其他途径:小到、,大到各种、政治、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2.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1)传媒的发展阶段:、文字、、电子和网络等。
(2)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媒体的推广。
(3)大众传媒的作用、地位: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1)意义:促进中华文化的;促进文化的传入和中华文化的发展;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2)任务: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的使者。
二、习题巩固1.琴是中国最古老的汉族弹拨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
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中国古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体现出(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文化可以在不同民族和国家间交流传播③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主导着世界文化的发展④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共同文化财富要加强保护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2.近日,韩国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申遗成功的项目主要是朝鲜李氏王朝时期一系列儒家学说相关作品的雕版印刷使用的木刻板,其中也包括一些中国儒教经典。
青州实验中学政治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教师寄语:环境永远不会十全十美,消极的人受环境控制,积极的人却控制环境.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复习编写人:王国喜审核人:闫敬敬使用时间:2012-10-17 【高考考点】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3、尊重文化多样性4、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课前预习案一、研读教材28—38页第三课内容,至少读一遍,明确自己的复习起点。
二、在阅读教材基础上自主完成一轮复习资料第112-113页“考点剖析”与“问题探究”,掌握基础知识、明确疑难问题。
二、根据问题回顾知识,自我检测,巩固预习成果。
【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课内探究案【探究一】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普及、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且中国很多城市和乡村的年俗都不一样,有着各地的特色,如煮腊八粥、扫尘送土、张贴年画、敬祭祖先等丰富多姿的民俗活动。
只有申遗成功才能遏制年文化的消失。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春节”申遗的必要性。
(2)请对我国如何科学地实施文化遗产保护提出合理的建议。
【探究二】近年来,北大附属中小学远程教育网形成卫星、互联网、面授三方于一体的“天地人”三网合一的远程教育体系,为全国广大中小学教师、学生提供远程教育信息服务。
北大附属中小学远程教育网倡导“共建、共享、互动”,让优秀的资源直接与各地学校对接,提供了快捷、准确的信息渠道,实现了“零距离”教学。
结合材料,谈谈对上述做法的认识。
【随堂训练】一、判断并说明理由1、世界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3、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
4、互联网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的文化传播手段5、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手段。
二、选择1.2011年2月25日,社会各界翘首期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高票通过,并于2011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