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 格式:ppt
- 大小:638.50 KB
- 文档页数:42
第一章导论思考与习题1.为什么说从地理大发现开始才形成了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2.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是什么?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与以前有什么主要的区别?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除了本章中列举的因素以外,你还有哪些补充?4.简述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5.中国的对外贸易早于西欧国家,但为什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不及西欧?6.比较15世纪初中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和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哥伦布、达∙迦马、麦哲伦等远洋探险的不同结果,探讨产生这些不同结果的原因。
7.本章关于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讨论对你有什么启发?8.各国间为什么会发生贸易?国际贸易理论又是从那些方面加以解释的?9.从供给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贸易理论对生产技术的假设有何差异?10.总体均衡与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用总体均衡的方法来分析国际贸易?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思考与习题:1.根据重商主义的观点,一国必须保持贸易顺差。
在两国模型中是否可能?为什么?2.在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利弊时,有人说“为了能够打开出口市场,我们不得不降低关税,进口一些外国产品。
这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请分析评论这种说法。
3.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 国则是16吨。
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4.“贸易中的‘双赢理论’本是强权理论。
对于弱国来说,自由贸易的结果只能变得更穷”,请评论上述观点。
5.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一单位计算机和一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
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加拿大的总劳动为600小时,中国总劳动为800小时。
(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概论引言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是指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知识等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就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利与弊。
资本的国际流动资本的国际流动是指资本家通过各种途径将投资资金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
资本的国际流动可以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资源配置的优化。
首先,资本的国际流动可以带来直接投资,促进外国企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工资收入。
其次,资本的国际流动还可以促进技术和知识的跨国传递,促进全球经济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然而,资本的国际流动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一方面,资本的国际流动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不稳定。
资本短期炒作的行为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波动,影响国家的经济和金融稳定。
另一方面,资本的国际流动可能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
大量资本的流出可能使得富人更富,而不利于贫困地区的发展。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是指劳动者从一个国家移居到另一个国家工作。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首先,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可以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
在一些发达国家,劳动力供应不足,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存在高失业率和过剩的劳动力资源。
通过国际劳动力流动,劳动力可以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而目标国家可以满足劳动力需求。
其次,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还可以促进技术和知识的传递。
移民者往往具备较高的教育和技能水平,他们可以带来新的技术和创新,促进目标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
然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可能加剧目标国家的社会不稳定。
移民者的到来可能导致本地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减少,引发社会矛盾和不满情绪。
另一方面,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可能带来文化冲击。
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劳动者的到来可能导致社会文化的混杂和冲突。
技术知识的国际流动技术知识的国际流动是指技术人员、研发机构和技术成果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传播和交流。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1. 引言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是指劳动力、资本、技术和资源等生产要素跨越国家边界进行流动的现象。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对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的意义、原因和影响,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的意义2.1 优化资源配置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可以促进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
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通过流动,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例如,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可以引进外国劳动力,满足劳动力需求;资金不足的地区可以吸引外国资本投资,推动经济发展。
这样,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有助于促进各国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全球经济的效率。
2.2 促进技术转移与创新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也有利于技术转移与创新的扩散。
跨国公司的投资和合作使得技术和知识得以流动,从而促进技术的传播和创新的发展。
技术转移和创新不仅有助于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竞争力,还可以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2.3 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起到积极作用。
外国直接投资的引进可带来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同时,国际劳动力的流动也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就业问题和经济发展的困境。
3. 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原因3.1 经济利益驱动经济利益是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主要推动力。
通过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可以获得更低的生产成本和更高的利润率。
比如,一些发展中国家拥有廉价劳动力,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以降低成本并扩大利润。
此外,国际间的资金流动和技术转移也可以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3.2 市场需求和供给不平衡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也受到市场需求和供给的不平衡影响。
一些国家的劳动力供给过剩,而其他国家则面临劳动力短缺。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的需求和供给不断变化,通过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可以实现供需的平衡,满足各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生产要素国际流动引言生产要素国际流动是指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越来越普遍,对全球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资本流动、劳动力流动和技术流动三个方面来探讨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现状、影响和挑战。
资本流动资本流动是指国际间资本的投资和流动。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各国金融开放政策的实施,跨国公司日益增多,跨国投资也变得便利。
资本流动不仅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还能改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产业竞争力。
然而,资本流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资本流动可能导致金融风险的传播和金融危机的蔓延,加剧了全球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其次,资本流动可能导致资本外流,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各国需要通过完善金融监管和建立有效的国际合作机制来应对资本流动带来的风险。
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在国际间的流动和迁移。
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收入是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动力。
移民劳工常常涌向经济发达的国家,为这些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劳动力流动不仅有助于填补劳动力短缺,还能促进技术转移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然而,劳动力流动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首先,移民劳工可能面临歧视和不公平待遇。
其次,劳动力流动可能导致劳动力短缺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在源国加剧。
因此,各国需要制定合理的移民政策,加强对移民劳工的保护,并促进源国的经济发展,以减少移民的压力。
技术流动技术流动是指技术和知识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传播。
技术流动可以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提升全球经济的竞争力。
跨国公司在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将技术和知识带入其他国家,为当地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技术流动还有助于促进全球合作,推动技术共享和交流。
然而,技术流动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技术流动可能导致技术掠夺和知识产权侵权,损害了创新者的利益。
其次,技术流动可能导致技术鸿沟的加大,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落后。
因此,各国需要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加强技术合作和交流,实现技术流动的互利共赢。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讲义一、引言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是指资本、劳动力和技术在国际间的跨国流动。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现象。
本讲义将探讨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相关的理论和政策。
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形式1.资本的国际流动:资本是生产的重要要素之一,资本的国际流动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形式。
直接投资是指企业在海外设立子公司或参股投资,通过在当地市场上的经营活动实现利润。
证券投资是指通过购买外国企业的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来获取收益。
2.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劳动力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主要体现在人员的跨国迁移。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可以通过合法移民、就业机会的增加等方式实现。
例如,许多人选择去发达国家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和生活条件。
3.技术的国际流动: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技术的国际流动主要是指技术的跨国传播和转移。
技术的国际流动可以通过研究合作、知识产权转让等方式实现。
发达国家经常通过技术转让来获取市场份额和利润,而发展中国家则通过引进外来技术来提高自身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三、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对全球经济的影响1.经济增长: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有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优化利用,从而促进各国经济的增长。
资本的国际流动可以带来资金和技术的引进,促进各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可以缓解人口过剩和人才流失的压力,促进各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效率。
技术的国际流动可以加速技术创新和进步,提高全球经济的生产力水平。
2.跨国公司的发展: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为跨国公司的兴起提供了机遇和条件。
跨国公司通过资本的国际流动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和销售,实现规模经济和资源配置的灵活性。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使得跨国公司可以在各国招聘和调动员工,充分发挥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创造力。
技术的国际流动使得跨国公司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合作研发和技术转让,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第一章1.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限的自然人与法人为了共同利益,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中以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进行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
生产要素的国际直接流动与重新组合配置是国际经济合作的实质和主要内容2.国际经济合作包括:主体、内容、原则(平等互利)、范围、周期3.国际经济合作的方式:国际直接投资合作、国际间接投资合作、国际技术合作、国际服务合作、国际土地合作、国际经济信息与经济管理合作、国际发展援助、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
4.生产要素是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是使具体的生产过程得以正常进行所必需的基本及环境条件。
5.生产要素分为:二要素论(威廉.佩蒂提出劳动价值论)三要素论(劳动、资本、自然力)、四要素论(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六要素论(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经济信息和经济管理)6.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原因: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存在差异(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经济信息和经济管理);各国的经济水平存在差异(合理配置资源、追求高要素收益);各国政府对生产要素国际流动进行干预;其他原因第二章1.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垄断优势理论(市场不完全),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所有权、内部化、区位优势)、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第三章1.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开发和利用国外自然资源,降低经营成本,分散和减少风险,实现全球发展战略,保护原有市场和开拓新市场,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2.国际直接投资的条件:国际分工的新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
3.跨国并购:按行业关系(横向、纵向、混合和联合);按并购行为(部分和全部);按支付方式(现金、综合证券、股票和杠杆);按态度(善意、敌意和熊抱)。
4.绿地投资是指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境内依照东道国的法律设置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所有权归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一、引言生产要素是指用于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资源,通常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创新。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是指这些要素在不同国家之间的跨境流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在全球范围内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相关挑战和机遇。
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劳动力是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随着国际劳动力市场的开放和自由化,越来越多的工人选择到其他国家工作。
这种国际劳动力的流动对全球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比如可以填补劳动力短缺、促进技术转移等。
然而,国际劳动力流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移民政策的限制、文化差异等。
三、资本的国际流动资本的国际流动是全球化进程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资本的自由流动可以促进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提高生产效率,并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然而,资本的国际流动也可能导致资本的外流、金融危机等风险。
因此,各国需要制定相应政策来引导资本的国际流动,保持金融稳定。
四、土地的国际流动土地是一种稀缺资源,其国际流动相对较少。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化,一些跨国公司和投资者开始在不同国家投资土地。
这种跨国土地流动可能会引发土地争端、环境破坏等问题。
因此,各国需要加强土地管理,防止不当的土地流动对国家资源造成损害。
五、创新要素的国际流动创新要素的国际流动在全球范围内日益频繁。
科技人才、技术和专利等创新要素的跨国流动促进了全球创新能力的提升。
然而,知识产权保护不足、技术转移不完善等问题也威胁着创新要素的国际流动。
各国需要积极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要素的国际流动。
六、结论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是全球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现象。
劳动力、资本、土地和创新要素的跨国流动对全球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各种挑战。
各国应加强协作,制定相应政策,促进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