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内外业核查
- 格式:ppt
- 大小:39.01 MB
- 文档页数:106
第三次国土调查内业数据预处理内容与方法摘要:为全面优化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服务,提高土地基础信息数据的精准性,基于第二次国土调查结果上,在目前第三次国土调查阶段中我们可以使用DOM (正射影像图),通过利用GPS/GIS等技术对全国的土地使用情况展开数据调查。
本文主要叙述了第三次国土调查的工作内容和内业数据预处理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第三次国土调查;内业数据预处理;DOM引言根据国家发布的《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要求,于2017年进行全国第三次国土资源调查,展开第三次国土调查是为了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建设对土地资源综合管理的宏观要求,只有清楚土地利用的基础数据,才能强化国家对土地资源信息管理。
我国的国土调查都是以十年为一次,第三次国土调查是基于第二次国土调查数据上,进行一个完善及精细化工作。
1三调国土检查的工作内容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中主要工作包以下工作内容:准备工作、内业数据预处理、外业实地调查、内业整理建库、质量检查和成果统计、汇总。
通过这些阶段性工作内容,对第三次国土调查的结果建议一个基础数据库以及各专项数据库,这两大数据库主要包含着土地的地类、范围、所属情况、面积大小,通过数据调控提升国土资源管理的精准化水平、生态文明建设以及自然资源管理等一系列指导方针。
2三调国土内业数据预处理的具体内容三调国土内业数据预处理内容一般包含:基础系统坐标转换、调查界线上图、转换地类编码、线状地物图斑化及地类图斑融合,内业提取自主变更图斑,调查工作底图制作。
2.1基础系统坐标转换我国之前使用的数据库系统坐标都是‘西安1980’,而在我们第三次国土调查中,则需要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因此我们需要将已得到的数据进行坐标转化,确保‘西安1980坐标’数据能转化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并与影像数据进行套合验证,同时也需要检查已有数据之间有没有重复,是否存在范围,界线等矛盾冲突。
2.2调查界线上图在我们第三次国土调查中,我们都是以完整的县级行政辖区作一个单位开展检查的,在基础数据坐标转换完成后我们需要将已经确认好的调查界线套合上图,原理上一个地区调查单位这有一个有效范围,在界线上不能使用权属界线来代替行政界线,从而导致一个区域多出来很多区域。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国家级核查技术规定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9年5月目录前言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总则 (1)3.1目的与任务 (1)3.2程序 (1)3.3计量单位 (4)3.4补充规定 (4)4准备工作 (4)4.1人员准备 (4)4.2仪器、工具和设备准备 (4)4.3建立样本图斑特征库 (4)5 资料检查 (4)5.1要求 (4)5.2提交核查资料 (4)5.3检查内容 (5)6内业核查 (5)6.1 变化流量流向审查 (5)6.2 自动筛查 (5)6.3 图斑分类 (6)6.4按照国家依据影像判读地类调查的图斑检查 (6)6.5 重点地类图斑和未按照国家依据影像判读地类调查的图斑检查 (6)7地方整改 (9)8复核 (9)9“互联网+”在线核查和外业实地核查 (10)9.1要求 (10)9.2 核查内容与方法 (10)10国家修改数据库 (10)11核查主要成果 (10)11.1内业(复核)核查成果 (10)11.2“互联网+”在线核查成果 (11)11.3外业实地核查成果 (11)11.4 核查结果报告 (11)11.5 评价结果 (11)12质量控制 (11)12.1基本要求 (11)12.2工作实施 (11)13质量评价 (12)13.1县级调查成果质量评价 (12)13.2省级调查成果质量评价 (12)附录 (13)附录A县级国土调查成果整体评价表 (13)附录B地类一致性核查记录表 (15)附录C县级调查成果质量评价表 (16)附录D“互联网+”在线核查记录表 (18)附录E外业实地核查记录表 (19)附录F质量检查记录表 (20)附录G疑问图斑截图要求 (21)1 范围本规定规定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国家级核查的目的、任务、程序、内容、方法、要求和质量控制及评价等。
本规定适用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国家级核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定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
(完整版)第三次国土调查流程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过程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流程目录一、技术路线(1)二、前期准备(2)1、制定方案 . - 2 -2、人员培训 ............................................................................... - 2 -3、资料收集 ............................................................................... - 2 -4、资料分析 ............................................................................... - 2 -5、仪器和设备准备.................................................................... - 3 -三、内业数据处理(3)1、权属界线调查及上图............................................................ - 3 -2、城镇村范围界限划定............................................................ - 3 -3、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 - 4 -4、农村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 - 5 -5、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 5 -6、属性完善 ............................................................................... - 7 -7、调查底图制作........................................................................ - 8 -8、数据检查 ............................................................................... - 8 -四、外业调查(9)1、实地举证 ............................................................................... - 9 -2、标注核实 ............................................................................... - 9 -3、地类核实 ............................................................................. - 10 -4、图斑边界核实...................................................................... - 10 -5、数据检查 ............................................................................. - 10 -五、专项用地调查(10)1、耕地细化调查...................................................................... - 10 -2、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调查 .............................................. - 10 -3、永久基本农田调查.............................................................. - 11 -4、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和耕地分等定级调查评价 ........... - 11 -六、内业整理及建库(11)一、技术路线二、前期准备1、制定方案技术单位编制项目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设计书》。
武汉大学资环学院 詹长根2018年05月主要内容v一、第三次土地调查的条件与目的v二、任务、调查原则与调查步骤的改变v三、基础技术参数的改变v四、技术手段的改变v五、技术方法要点一、第三次土地调查条件与目的v(一)条件v土地调查条例:每10年开展一次土地调查(总调查)–土地管制方式变化了:用途管制转为空间生态管制,生态管控空前强化。
–规划体制发生变化:分离的多种规划转变多规合一:空间规划体系构建与实施的需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耕地保护(数量、质量、类型、种植)–与人口普查相配套:整10年开展人口普查。
一、第三次土地调查条件与目的v(二)目的第三次调查的目的更加清楚和细致第三次土地调查第二次土地调查全面细化和完善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全面查清土地利用状况国家直接掌握翔实准确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和土地资源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土地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实现土地调查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编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统一确权登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各项工作的需要v (一)任务 任务的层次体系更加科学、合理第三次土地调查第二次土地调查开展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城镇村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农村土地调查。
逐地块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掌握各类用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以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
开展土地权属调查。
将城镇国有建设用地范围外已完成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成果落实在土地调查成果中,对发生变化的开展补充调查城镇土地调查。
调查城市、建制镇内部每宗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掌握每宗土地的位置和利用状况,以及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
开展专项用地调查与评价。
包括耕地细化调查、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调查、耕地等别调查评价等。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国家级核查监理方案为顺利推进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成果国家级核查监理工作,把住关键环节,守好质量关口,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国家级核查方案》(国土调查办发〔2019〕4号),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监理工作是“三调”成果国家级核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核查成果准确可靠的重要手段。
(一)主要目标坚持国家立场和实事求是原则,建立科学、完善的“三调”成果国家级核查监理体系,全程跟踪监督核查工作进度和质量。
监理工作跟踪监督“三调”成果国家级核查的前期准备、资料检查、内业核查(抽样检查、逐图斑检查)、复核、外业核查(“互联网+”在线核查、外业实地核查)等关键环节,检查核查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监督核查承担单位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确保“三调”成果真实准确可靠。
(二)主要任务1. 对国家级核查进度进行监理。
根据国家级核查任务总体安排,采取多种方式对各任务承担单位的生产进度有计划、有重点的进行检查和控制,保证国家级核查任务在计划时间内完成。
2. 对国家级核查承担单位的工作过程进行监理。
主要包括对工作的程序、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等各方面进行监督检查。
3. 对国家级核查成果的质量进行监理。
对经国家级核查的县级调查成果开展监理检查,检查地类、边界、属性标注等信息是否与实地现状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检查国家级核查成果的齐全性、规范性和正确性。
4. 对国家级核查成果的质量进行评定。
依据国家级核查成果质量技术评分标准,通过现场和成果监理,对国家级核查承担单位的成果质量进行评定。
二、原则和依据(一)监理原则1. 公开透明原则。
监理的实施要求、监理内容、评分标准等各项标准规范全部予以公开,监理结果及时公告,监理工作透明。
2. 公平公正原则。
统一监理要求与评分标准,严格监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监理工作公平公正。
3. 实事求是原则。
对现场监理如实记录,对核查成果客观评分,确保监理全流程有规可依、有据可查。
1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土地资源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人们的作业需求,对现有的数据库整理方法和土地调查形式进行完善优化,在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同时,整合数据库的数据信息。
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在以国家下发的最新的正射影像图为基础,利用国家下发的监测图斑、省级内业预判指引以及地方自主提取的图斑,提取各地类变化信息,开展实地调查举证,全面掌握漳平市“三调”初始时点和统一时点间的地类、面积和权属变化情况,更新漳平市“三调”数据库。
本文重点对龙岩市漳平市第三次国土调查中外业调查阶段的具体工作实施情况及其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对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借鉴。
2外业实地调查外业实地调查对使用设备和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安排,通过行之有效的调查方式准确高效地获取外业调查内容。
掌握图斑地类认定、路线规划以及外业补充测量等,对外业实地调查进行分析。
第一,调查内容。
主要以调查底图作为基础,对图斑的范围、地类、面积等进行分析,对于权属不明确、图形模糊或者用途不确定的图斑深入调查。
第二,调查方法。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采取的调查方法为综合调绘法,就是将外业调查补测、内业判读和内业建库三方面进行融合。
如果边界、实地地类或者内业判读信息等相匹配,则不需要进行调查测量,直接标记即可,并将调查数据整合存储[1]。
相反,信息相互不匹配,要结合实际情况精准测量,如果影像没有反映新增地物,要对其进行补充测绘。
可以采取简易补测法或者仪器补测法完成工作。
第三,人员组织和设备配备。
综合考虑调查范围的工作量,根据外业图斑分布情况、地势环境以及交通情况等作为人员组织的依据。
成立规划小组,每小组配备两个作业人员和一名司机,小组达到任务地点后要第一时间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取得联系,根据现场情况,保障安全。
根据任务要求和生产需求配备相关设备,如通信设备、电子产品等。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外业调查工作的实施及问题处理Implementation and Problem Treatment of the Field Survey Work in theThird National Land Survey刘星红(漳平市自然资源局,福建漳平364400)LIU Xing-hong(Zhangping Natural Resources Bureau,Zhangping364400,China)【摘要】近年来,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人们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第三次全国国⼟调查成果国家级核查⼯作管理规定第⼀章总则第⼀条为规范第三次全国国⼟调查(以下简称“三调”)成果国家级核查⼯作,完善国家级核查制度,根据《第三次全国国⼟调查实施⽅案》(国⼟调查办发〔2018〕18号)和《第三次全国国⼟调查成果国家级核查⽅案》(国⼟调查办发〔2019〕4号),制定本规定。
第⼆条本规定所称“三调”成果国家级核查(以下简称“国家级核查”),是指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调查领导⼩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三调办”)统⼀组织,遵循实事求是、以现状认定地类的原则,按照核查规范和标准,对省级提交的国⼟调查成果进⾏内业全⾯核查和外业重点核查的⾏为。
第三条全国三调办和承担国家级内、外业核查任务的单位(以下简称“核查单位”)和核查⼈员(以下简称“核查⼈员”),以及承担国家级核查监理任务的⼈员(以下简称“监理⼈员”),开展或配合做好国家级核查⼯作适⽤于本规定。
第四条地⽅各级三调办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依据本规定,制定相应的核查⼯作管理制度。
第⼆章职责分⼯第五条全国三调办负责国家级核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具体负责编写核查⽅案、制定核查技术规定、接收省级调查成果资料、组织实施核查⼯作、开展调查和核查成果质量评价,以及反馈核查结果等。
第六条省级三调办负责本省核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组织开展本级调查成果的检查、核查⼯作。
具体包括:负责上报调查成果、完善资料,做好本地区不合格成果整改及错误图斑修改,配合国家开展“互联⽹+”在线核查、外业实地核查等⼯作。
第七条核查单位负责国家级核查⼯作的具体实施。
负责编写本单位核查⽅案、组织完成核查的具体⼯作任务、不合格核查成果的修改完善。
向全国三调办定期报送核查进度,提出存在问题。
第⼋条监理⼈员负责核查⼯作的过程和最终成果的监理。
监理⼈员向全国三调办负责。
监督核查单位核查⼯作的各环节质量、检查、评定核查单位成果质量。
对抽样检查、逐图斑检查、复核、“互联⽹+”在线核查等关键环节进⾏监督和检查。
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问答》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军事设施建设局:根据各地反映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中的具体操作问题,我办认真梳理归纳,并结合有关标准、规程和第三次国土调查实施方案等,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问答》,现予印发,请在具体工作中注意把握。
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9年3月8日附件: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问答一、基础类问题1:土地整治项目区的新增耕地,在调查中是否根据土地整治立项文件确定耕地图斑范围?答:现状为耕地的地块,无论是土地整治、农民自主开发或是复垦项目立项与否,都应按照实地耕地范围调查,不得按整治范围确定图斑边界。
问题2:实地为耕地的图斑,与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图斑重叠,应如何调查?答:按耕地调查。
全国三调办下发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图斑作为湿地调查的指引,地方应按照《工作分类》,实地调查地类。
问题3:尚未用于占补平衡或增减挂钩项目的新增耕地,如何调查?是否会影响后期占补平衡和增减挂钩指标使用?答:应按照实地现状调查。
在占补平衡和增减挂钩指标使用时,依据全国统一报备的储备库管理。
问题4:实地为水浇地,原来按水田管理的图斑,如何调查?答:对于水旱轮作的按水田调查,对于长期按水浇地使用的按水浇地调查。
调查为水浇地的,必须实地举证。
问题5:水库水面图斑界线是否按权属界线确定?答:水库水面图斑界线不得按权属界线确定,应按正常蓄水位岸线围成的水面调查。
问题6:原城市、建制镇、村庄用地等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内部,已取得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证,但实地现状为农用地,如何调查?答:按实地现状调查,不考虑是否已经发证。
问题7:确权登记的土地用途与实际用途不一致的图斑,如何调查?答:按照实际现状调查,不得直接按土地审批用途或规划用途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