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分类
- 格式:ppt
- 大小:75.10 MB
- 文档页数:140
土地调查新技术试点工作分类
《土地调查新技术试点工作分类》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为基础,一级类12个,二级类54个,具体分类的编码、名称及含义见表1。
为满足生态建设、与湿地分类相衔接的需求,可按表3归并出湿地;为满足集约、节约评价,分类化管理及落实耕地保有量目标责任制等需求,还对部分地类进行了细化(具体见表1)。
关于05—09建设用地调查:05(商服用地)调查到一级地类,06(工矿仓储用地)、07(住宅用地)调查到二级地类,08(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9(特殊用地)根据需要适当归并或细化。
为满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求,按表2归并出城市、建制镇、村庄等。
表1土地调查新技术试点工作分类和编码
表2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
为了更加科学、准确地掌握土地的利用状况,我国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
其中,土地分类是这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保护耕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将土地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
耕地是农用地中的重中之重,它是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在我国,保障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是维护粮食安全的关键。
优质的耕地能够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保障粮食的稳定供应。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一些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耕地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园地主要用于种植果树、茶树、桑树等经济作物。
比如,我们常见的果园、茶园都属于园地。
园地的合理规划和发展,可以为农民带来额外的经济收入,同时也丰富了农产品的种类。
林地是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等的土地。
森林对于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保护和合理开发林地资源,不仅有利于生态平衡,还能为木材加工等相关产业提供原材料。
草地是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的土地。
草原不仅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一些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来说,草地的保护对于防止土地荒漠化具有重要意义。
农田水利用地是指农田范围内的沟渠、灌溉设施等用地。
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能够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保障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养殖水面则是用于水产养殖的水域,如鱼塘、虾池等。
水产养殖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水产品,满足了人们的饮食需求。
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
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是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场所。
城市中的高楼大厦、住宅小区,以及学校、医院、公园等公共设施都属于这一范畴。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推进,合理规划和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对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资源质量分类工作方案》
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公布日期】2020.09.16
•【文号】国土调查办发〔2020〕13号
•【施行日期】2020.09.16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土地资源
正文
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资源质量分类工作
方案》的通知
国土调查办发〔2020〕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自然资源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军事设施建设局:
为更好地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满足自然资源管理新要求,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三调办”)组织研究改进了耕地质量分等调查评价方法,形成了新的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方法体系。
现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资源质量分类工作方案》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分等调查评价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调查办发
〔2018〕20号)废止。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资源质量分类工作由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负责具体实施。
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9月16日附件: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资源质量分类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