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产业集群现状及空间集聚效应浅析

我国产业集群现状及空间集聚效应浅析

我国产业集群现状及空间集聚效应浅析
我国产业集群现状及空间集聚效应浅析

我国产业集群现状及空间集聚效应浅析

宋江飞1,张劲松2

【摘要】摘要:产业集群理论是在区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趋于成熟,并逐步向西部地区转移。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会产生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企业的技术创新、学术界理论创新、政府的规划引导对产业集群的升级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名称】湖北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0(000)008

【总页数】4

【关键词】产业集群;空间集聚效应;外部规模经济;知识溢出

一、引言

产业集群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已得到国内外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广泛重视,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上都取得很大的进展,并且研究的视角不断得到扩展。产业集群不仅构成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还常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之所在。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Marshell)第一个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产业集群现象,他的产业区理论奠定了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马歇尔把经济规模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产业发展的规模,这和专业的地区性集中有很大关系,称为外部规模经济;第二类则取决于从事工业的单个企业和资源、它们的组织以及管理的效率,称为内部规模经济。马歇尔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密切关系,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所致。马歇尔从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企业组织间的劳动力要素间接表明了企业为了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