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 格式:ppt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25
高中地理教案《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第一章:湿地的定义与重要性1.1 湿地的概念1.2 湿地的类型与特征1.3 湿地的生态功能与重要性1.4 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二章:湿地资源的利用与开发2.1 湿地资源的种类与分布2.2 湿地资源的利用方式与技术2.3 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2.4 湿地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案第三章:湿地保护的意义与目标3.1 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与意义3.2 国际湿地保护的现状与趋势3.3 湿地保护的目标与原则3.4 湿地保护的政策与法律体系第四章:湿地保护的方法与措施4.1 湿地保护的主要方法与技术4.2 湿地恢复与修复的措施与案例4.3 湿地保护的公众参与与教育宣传4.4 湿地保护的国际合作与经验借鉴第五章:我国湿地资源的现状与保护5.1 我国湿地资源的分布与特点5.2 我国湿地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状况5.3 我国湿地保护的现状与问题5.4 我国湿地保护的政策措施与实践案例第六章:湿地生态系统的监测与评估6.1 湿地生态系统监测的重要性6.2 湿地生态系统监测的方法与技术6.3 湿地生态系统评估的指标与体系6.4 湿地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的实践案例第七章: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7.1 湿地景观规划的原则与目标7.2 湿地景观规划的方法与步骤7.3 湿地景观设计的技术与案例7.4 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实践案例第八章:湿地保护项目的实施与管理8.1 湿地保护项目的设计与申报8.2 湿地保护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流程8.3 湿地保护项目的中期检查与调整8.4 湿地保护项目的成效评估与经验借鉴第九章:湿地保护与人类福祉9.1 湿地保护与水资源管理9.2 湿地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9.3 湿地保护与气候变化应对9.4 湿地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第十章:湿地保护的公众参与与教育10.1 湿地保护公众参与的重要性10.2 湿地保护教育的目标与方法10.3 湿地保护公众参与的活动设计与实施10.4 湿地保护教育的实践案例与启示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湿地的定义与重要性湿地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湿地生态功能与重要性的具体表现重点环节2:湿地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湿地资源的种类与分布的特点湿地资源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重点环节3:湿地保护的意义与目标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与意义的阐述湿地保护的目标与原则的解读重点环节4:湿地保护的方法与措施湿地保护的主要方法与技术的操作要点湿地恢复与修复的措施与案例的分析重点环节5:我国湿地资源的现状与保护我国湿地资源的分布与特点的描述我国湿地保护的政策措施与实践案例的评价重点环节6:湿地生态系统的监测与评估湿地生态系统监测的方法与技术的应用湿地生态系统评估的指标与体系的构建重点环节7: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湿地景观规划的原则与目标的制定湿地景观设计的技术与案例的解析重点环节8:湿地保护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湿地保护项目的设计与申报的流程湿地保护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流程的掌控重点环节9:湿地保护与人类福祉湿地保护与水资源管理的关系湿地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重点环节10:湿地保护的公众参与与教育湿地保护公众参与的重要性与方法湿地保护教育的目标与方法的实施全文总结和概括:本教案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从湿地的定义与重要性,湿地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湿地保护的意义与目标,湿地保护的方法与措施,我国湿地资源的现状与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1.湿地的概念、分布特点及其重要的生态价值。
2.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综合治理措施。
3.分析某区域生态环境开发与保护问题的思路,并探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湿地概述1.概念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两大类型(1)天然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
(2)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3.两大特点(1)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
(2)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4.我国湿地的分布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二、“地球之肾”1.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1)较高的生产力。
(2)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2.湿地的重要作用3.洞庭湖湿地的价值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航运和旅游观光等。
三、湿地资源问题1.原因人类对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
2.表现天然湿地的数量在不断减少,质量在逐渐下降。
3.危害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降低。
4.洞庭湖的萎缩(1)原因错误!(2)影响:调蓄洪水能力降低,湖区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现象时有发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增多。
四、保护湿地1.湿地破坏的危害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持续发展。
2.意义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3.措施退田还湖、退耕还林与天然林保护工程、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及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等。
4.洞庭湖“变”大了的原因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等。
[问题探究]根据教材P41图2—7,探究下列问题。
探究1我国湿地的东西分布有何差异?提示:东多西少。
探究2海南岛红树林湿地是淡水湿地吗?其主要作用是什么?提示:红树林湿地是咸水湿地。
分布在沿海地区,具有防止海浪侵蚀海岸、防御台风和风暴潮的作用,是天然的海防林。
高一地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湘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二. 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如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三. 教学重、难点:重点:1. 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2. 湿地的综合治理与保护的措施难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湿地含义及价值1、湿地的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2、湿地的分类练习巩固:练习1:下列属于湿地的是:()A. 太平洋B. 青藏高原上的冰川C. 青海湖D. 河流E. 沼泽F. 三峡水库G. 海南岛红树林H. 水稻田二、我国湿地的分布:(展示我国主要湿地分布示意图)思考:我国湿地的分布有什么特点?(1)总量______,类型多样______(2)湿地分布____,地区差异显著,空间分布_______(东部___,西部___,湿地的地区分布______)练习2:关于湿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水库、稻田是湿地B. 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C. 高山上没有湿地D. 我国湿地类型多样三、湿地的功能和价值: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湿地是全球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据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表明,一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湿地具有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但其____________价值远远高于其__________价值。
四、湿地资源问题及保护【探究活动1】1. 洞庭湖区农业经济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分析洞庭湖区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提示:从气候、地形、土壤、河湖分布等方面分析2. 洞庭湖为什么萎缩了?3. 洞庭湖区人民为什么要围湖造田?围湖造田对湖区的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4. 怎样保护洞庭湖,使洞庭湖变大?5. 洞庭湖区正在进行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治理工程,耕地减少,我们该怎么做?总结:1.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地势低平的沉积平原,土壤肥沃。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学习目标】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2.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3.了解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综合治理措施。
[学习重点] 1.湿地的重要价值 2.湿地的保护[学习难点]湿地的保护措施【阅读及检测】阅读教材P41,解答下列问题1.湿地的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辨析题1:有水的地方就有湿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湿地的类型及特点。
自然湿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湿地人工湿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辨析题2:湿地都是天然的。
辨析题3:湿地处的水都是淡水。
3.湿地的分布从 _______到________,从 _______到________,从 _______到________都有分布我国湿地分布总状况:概念辨析4: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区没有湿地分布。
4.我国的湿地资源中国湿地类型:(1)沼泽湿地(2)湖泊湿地(3)河流湿地(4)浅海、滩涂湿地(5)人工湿地【要点精讲及典型例题】一、“地球之肾”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其生态价值远远高于其产出价值。
据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表明,1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
2.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一__________________,二____________、三________________、四航运、五旅游观光小组合作讨论教材P43的活动思考问题二、湿地资源问题随着人类对湿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出现了哪些生态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P44:“萎缩的洞庭湖”1. 洞庭湖区农业经济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分析洞庭湖区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提示:从气候、地形、土壤、河湖分布等方面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洞庭湖为什么萎缩了?泥沙淤积、围湖造田3. 洞庭湖区人民为什么要围湖造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围湖造田对湖区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保护湿地湿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