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教育漫话
- 格式:ppt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24
《教育漫画》读书笔记一、洛克印象:洛克的全名是约翰洛克,是有名的英国资产积极思想家和教育家。
1632年出生于一个小地主家庭。
父亲是一个严格的清教徒,内战中站在议会一边,他们父子关系极好,父亲对他的政治态度和教育思想很有影响。
1644年他入伟士敏士特学校受中学教育,那里的经院主义教育使他十分反感。
他在《教育漫话》中反对机械的学习、反对靠文法学语文,就出自他的切身体验。
1659年入剑桥大学攻读哲学、自然科学,深受培根和笛卡儿著作的影响,一度爱好化学和气象学实验。
他喜神学,因无真正的职业性神职机会,转而习医,打算以医为业。
166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洛克的著作有《文官论》《论自然的法则》《论宽容》《政府论》《人类理解论》《教育漫话》《论基督教的合理性》《关于理解的指导》《自然哲学基础》。
此外,他还为工业和殖民地事务委员会拟了一份《工作学校草案》。
洛克的治学观点有唯物和唯心两重性。
他着重研究了认识论。
他在他的《人类理解论》第一卷中探讨了观念起源问题。
他认为,观念和原则同艺术和科学一样,不是天赋的。
心灵原像一块白板入一个暗室、一个空箱,或像一张白纸,其中没有任何字样、任何观念。
他的装备和知识材料来自经验。
人类的知识都建立在经验之上,发源于经验。
人类的观念来源首先是感觉,此外还有反省。
人类理解首要的机能是心灵能接受所感受的印象,这是外在的对象通过感官所造成的。
或他本身反省那些印象时所造成的。
他是一个唯物主义的感觉论者,又是一个感觉论的二元论者。
洛克的教育思想除散见于《人类理解论》和《工作学校草案》以外,集中在他的《教育漫话》一书中。
《教育漫话》先后译为法、荷、瑞典、德、意等国文字,在这部著作中,他详细审定了绅士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和方法。
这部著作,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的要求,批判了当时英国的传统教育,提倡较广泛的、切合实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在体育、德育和智育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建议。
他的教育思想主流是进步的,但也有反人民的因素,他提出的许多具体措施有很多正确的成分。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5篇第一篇: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感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在说话。
”读《教育漫话》之后才对这句话有深刻认识。
读了这本书,就像聆听了一次智者的教诲。
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像拉家常一样告诉我们一些实用的教育真理,看似琐碎的小事实际关乎孩子一生的命运。
洛克从体育、德育、智育三方面论述了自己的教育观点,内容给人感觉很与众不同,非常具体实在。
一、“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句话是很有远见的。
作者认为应把培养强健的体魄放在教育的首位,并对孩童的身体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儿童要多过户外生活,接受空气、日光和水的锻炼;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要清淡;睡眠要充分;药物要少用,要多运动,等等。
我们老师和家长当然明白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可当面临应该将孩子有限的时间用于运动还是学习时,绝大多数大人会选择后者。
孩子们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充分的空间玩耍、锻炼,长时间面对课本、电视、电脑让他们忽略了大自然的存在,对生活环境的漠视。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视力近视?为什么中国儿童的身体素质不是在提高而是下降?孩童时期,身心的健康和知识的学习,到底孰轻孰重?二、“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
”幼儿的可塑性是最强的,他们就像一张白纸或一块蜡,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样的。
每个班都有一两个让老师、家长都头疼的孩子,一般的说教似乎对这些孩子毫无作用,造成这些孩子学习困难、表现不好的最根本原因,很多是因为从小没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洛克在书中提到的观点中有两点我非常赞同。
1、在各种教导儿童及培养他们礼貌的方法中,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不该做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面前。
2、当对学生进行说理时,举止应该温和,即使惩罚他们,态度也要镇定,要使他们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
有时学生的错误会让老师生气甚至失去理智,可老师的愤怒只会让学生害怕或反感,因此这种失态的惩罚不能让孩子从内心认识到他们的错误。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教育漫话》读书笔记1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是绅士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在《教育漫话》中,洛克阐述了他的绅士教育思想,即如何才能培育出有理性、有德性、有才能的绅士或者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
他的绅士教育思想主要表达在体育、德育和智育三方面。
首先,在身体保健方面,洛克非常重视绅士的体育。
在他看来,“安康之精神寓于安康之身体”,他把培育强健的体魄放在全部教育的第一位。
这正应了现实生活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老话。
确实我们要学习,要工作,要有胜利,要有美好,必需先有安康。
书中,洛克还具体论述了养护和熬炼儿童安康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很多至今仍旧珍贵的建议。
如他提到的早起顶有益于安康;多呼吸新奇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行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行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快,脚习惯冷水,应与水接触。
孩子的卧床,应当是坚硬的,宁可用絮绒,不行用羽绒。
将身体习惯为随遇而安,是人的一种大幸,也是成就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
总之,他的体育理论可以集中为一句话:“要忍耐劳苦,不要娇生惯养。
”这些思想即详细看法对我们现今的早期教育与家庭教育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其次,在道德教育上,洛克认为“在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行缺少的。
”由于洛克的绅士教育除了体育外,可归纳为“德行、才智、教养、学问”,而前三项都与德育有关,我也认为,精神品质的培育是一个人人生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事情。
因此,管教儿童,要从微小时开头。
你要想孩子长大后听从你,首先要他在儿童时听从你。
随着孩子的长大,你就要以理服人,假以词色,用爱和友情来维系这种权威。
洛克对儿童的德育也提出了很多详细看法,如典范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奖惩教育、宽严结合等。
此外,我们也要警觉一种相反的倾向:儿童被管束太严,精神懊丧颓唐,失去活力和勤奋,那样更糟糕。
而放纵的青年,常生龙活虎一般,精神饱满;一但上了轨道,经常可以变成一些能干宏大的人物。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教育漫画的读书笔记教育漫画的作者为洛克,他在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即认为人的心灵如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
下面是教育漫画的读书笔记,请参考!教育漫画的读书笔记作为一名教育学的学生,在初入课堂便知道《爱弥儿》、《大教学论》、《教育漫画》等教育学著作的“大名”,一直都觉得这种流传至今直击心灵的大作必定是晦涩难懂寓含深意的。
可品读《教育漫画》之后,我便被它的语言所吸引,书中话语简单易懂、娓娓道来、亲近平和,似乎是在与每一位读者谈心,话家常。
《教育漫画》的作者约翰.洛克也说到这些漫化都是出自于与他的朋友爱德华.葛拉克先生的书信,与其说它是一部论文,倒不如说是朋友之间的一些谈话记录,而打动人的,恰是这种私话特有的随意和真诚。
那深入浅出的描述,常常波动我的心弦,让我不由自主的去反思,那饱含哲思的话语,又常常不经意间解开我心中的疑惑,让我的眼前豁然开朗。
洛克的教育思想主流是进步的,虽然已经经过几百年的沉淀,时至今日,对我们仍有指导意义。
洛克倡导经验论,认为一切的观念都是由感觉或反省来的,主张天赋自由,建基于经验论之上,洛克反对天赋道德观念论,认为善恶等道德观念都是在后天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事物所以有善恶之分,只是由于我们有苦乐之感,所谓善就是能引起(或增加)快乐或减少的东西,所谓恶就是能产生或增加痛苦或能减少快乐的东西。
要不然,就是它剥夺了我们的快乐,或给我们带来痛苦。
”好和坏的观念来源于我们的欢乐和痛苦的经验,他们如同其他的观念一样都是从经验中来的。
洛克之所以反对天赋道德观念,主要关心的是天赋的假设将会取消理性在道德中的作用。
“道德的善或恶只是我们的自愿行为对于某些法则的遵守或违反。
”根据洛克的观点,主张一个原则或一则知识是天赋的,等同于肯定它不需要理性或经验的支持。
《教育漫画》读书心得《教育漫画》读书心得《教育漫画》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近代早期著名的教育家洛克,这是洛克在流亡荷兰期间,曾担任友人爱德华·格拉克之子的家庭教师,并与格拉克进行多次通信讨论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
1963年,洛克将这些内容加以整理,并以讨论绅士教育为话题,发表了他的教育代表作《教育漫画》。
该书反映了洛克的政治和哲学思想,从体育、德育、智育三个方面探讨了当时资产阶级最关心的绅士培养和教育问题,对英国乃至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洛克在《教育漫画》中一开始就指出,“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洛克关于教育作用的论述不同于以往的封建社会把人的形成看做是遗传或天赋的产物,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洛克认为英国的教育的重点应当放在绅士教育上,他重视绅士的道德教育和实际知识。
他曾说过:“英国在世界上是一个有地位的国家,原因是我们有德行、本领和学问。
”洛克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对自己子弟的要求,即有为统治阶级所接受的道德观念与品质,有开拓资本主义事业的广泛知识和能力,有在各种场合与人进行交往的礼仪和规范。
如何对绅士进行教育,洛克认为,理想的教育应是家庭教育,他主张由父母聘请优秀的家庭教师来培养绅士,而反对他们到学校去接受教育。
洛克站在上层社会的立场上,认为社会上“到处流行着粗野与邪恶”,学校里情况复杂、道德败坏,儿童到学校去,会由于“传染”而失去“纯洁”和美德。
因此,他主张绅士教育应当在家庭中进行,认为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使其子弟举止文雅、思维敏捷,学习容易和迅速。
总之,在洛克看来,绅士所具有的道德品质在学校教育中是不能获得的。
这样的教育思想当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反映出英国当时时学校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以及英国贵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
在《教育漫画》中,洛克把绅士教育的内容作了体育、德育和智育三个方面的划分和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立法,对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教育漫话》《教育漫话》(英语:Some Thoughts Concerning Education)是1693年出版的一本教育著作,作者是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
这是几个世纪以来英国最重要的一本教育哲学著作。
在18世纪,这本书几乎被翻译成所有重要的欧洲语言,而洛克以后的几乎每一位欧洲教育家,包括让-雅克·卢梭,都承认这本书的价值和影响。
洛克在他的《人类理解论》(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1690年)一书中,概述了一种新的精神哲学,主张儿童的意识是一块白板,不存在先天的观念。
在《教育漫话》中,洛克进一步加以说明,如何使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发展健康的身体;形成善良的德行;以及选择一种适当的学术课程。
虽然洛克写作此书原本只是作为一位贵族朋友的“一些思考”,但是,由于他的教育原则同样激起了妇女和下层社会追求与贵族同样的德行的渴望,洛克的建议最终产生了远比他最初的写作意图要深远得多的影响。
历史背景洛克无意于形成一套独特而完整的教育哲学体系,而是在介绍他自己的思想的同时,似乎在故意地尝试推广17世纪的一些教育改革。
约翰·伊夫林(John Evelyn)、约翰·奥布里(John Aubrey)、John Eachard和约翰·弥尔顿等英国作家先前都曾经提倡过“类似的课程与教育方法的改革”,但是都未能获得广泛的支持。
奇怪的是,尽管洛克声称贯穿他的著作是一本革命性的著作,但是纳森·塔尔科夫(Narthan T arcov)指出:“洛克经常明确地反对将他的建议应用于‘通常’、‘共同’、‘普通’或‘一般’的教育。
”由于英格兰变得日益重商主义和世俗主义,学院中所提倡的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已经被许多人看为不切实际。
在弗兰西斯·培根之后,知识分子形成了挑战古典权威的传统,改革者如洛克,以及后来的陶德瑞(Philip Doddridge),反对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以下命令:“所有学士和在校学生,在辩论中应当将各种作者放在一边,因为他们在学校内引起了许多争执与冲突,只能遵循亚里斯多德和他的辩护者,以及采用其议题者,必须排斥那些引起争议的和空洞的,不符合古典和真正的哲学的议题”。
《教育漫话》是绅士教育论最系统的代表作,为培养世俗世事人材,是由英国的教育家约翰洛克所提出的,它是教育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作者从体育、德育、智育三方面论述了自己的教育观点,内容给人感觉很与众不同,非常具体实在。
读《教育漫话》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对于我们现代教育办学教学都有很高的启发和反省。
首先他根据自己的医学知识,提出了有关儿童身体健康的具体建议,我认为这些建议主要是针对父母而言,因为一个人的健康是建立在儿童时期身体素质的基础之上的,由此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学前教育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联系在一起是显得尤关重要的。
作者认为父母在孩子的儿童时期就应当采用最简单最自然的方式来对待他们,不可把他们培养成温室里的花朵,虽然那样他(她)们可以生长的很茂盛,但那样反而减弱了他们的天生的抵抗力。
例如,根据心理上研究,适应现象表现在所有的感觉之中。
因此作者提出无论冬夏,儿童的衣着不可过暖,主张每天用冷水洗他的脚,鞋子也应该做的薄,不要带手套,甚至可以洗冷水浴(冷水浴对于帮助身体衰弱的人恢复健康是很灵验的,那么身体比较健康的人用冷水浴的方法去增强和锻炼性格也是非常管用的)。
长此以往,身体对于外界的刺激便会有了一定的适应,子女的身体素质也便有了相应的提高。
联系到我们生活之中,我们常常会听到:穷人家的孩子不易得小病,根据作者的思维那就解释的很有道理,因为穷孩子从小便在那样一中受饿受冻的环境当中生活他们对于自然恶劣变化的抵抗力自然高于衣食富足家孩子的抵抗力。
作者在书中非常注重对孩子身体健康有益的细节,他强调不可让孩子喝酒或烈性饮料;不可给儿童任何药物去为他防御疾病;女孩子的衣服不可穿的过紧;卧床应该是硬的这样利与身体;然而应该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时间(因为睡眠不足,精神萎靡以及由此而来的经常性的周身不适既影响自我感觉也影响智力发展。
在书中,作者在对儿童健康方面首先提出儿童应当多吸新鲜空气,观察研究发现:如果学生整个夏季呼吸的都是饱含禾本科植物和草地植物的植物杀菌素的空气,他就不会患受寒疾病例如,咽喉炎,气管炎,呼吸道黏膜炎等。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教育漫话》读书笔记1时断时续中看完了洛克的《教育漫话》,虽然书的主题是绅士教育,但是书中主要谈到的是关于体育保健、道德教育和智育,其中道德教育是《教育漫话》中最重要的内容。
他说:“一位绅士应具备的各种品性之中,我将德行放在首位,视之为最必须的品性。
”他要求儿童在具备健康体魄的基础上,必须有健全的精神发展,而这集中表现为必须具有完美的德行。
洛克认为,德行是人生中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
虽然他关于德行的标准是为绅士量身打造的,而我们要培养的不是绅士,而是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但同样要求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这跟洛克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
而他关于孩子教育过程中的细节描述,更是使我受益匪浅。
在如何诱导儿童学习中,洛克说:“当他到了能够说话的时候,他就应该开始学习阅读”。
在教育中我也发现,当我问及一些不爱读课外书的同学家长时,经常会发现这些同学小时候没怎么看过书,而那些热爱读书的同学,往往很早就在家长的指导帮助下看书,使他们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
所以,阅读应该从小的时候开始。
真理总是朴素的,平淡的文字总会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像拉家常般告诉我们一些实用的.教育真理,看似琐碎的小事,实际关乎孩子一生的命运。
无论将来如何,一个人童年起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一生幸福的基础。
一个儿童要遵守几条简单的规则: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应习惯冷水,应与水接触。
人是自然之子,古人在运动中捕猎生存,往往健康强壮,饮食上多食植物,遗传下来就习惯素食,虽然古人的寿命比不过现代人,可他们到死是无疾而终。
现代人虽是寿命较长,但很多人最后的几十年疾病缠身。
羸弱的身体多是娇气的生活方式造成。
幸福的人生必须以强壮的身体为基础,否则哪来健康的精神。
我们的教育审时度势,实行体育锻炼大课间,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我感觉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正在不断提高。
《教育漫画》心得体会城关小学廖建华《教育漫画》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近代早期著名的教育家洛克,这是洛克在流亡荷兰期间,曾担任友人爱德华·格拉克之子的家庭教师,并与格拉克进行多次通信讨论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
1963年,洛克将这些内容加以整理,并以讨论绅士教育为话题,发表了他的教育代表作《教育漫画》。
该书反映了洛克的政治和哲学思想,从体育、德育、智育三个方面探讨了当时资产阶级最关心的绅士培养和教育问题,对英国乃至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洛克在《教育漫画》中一开始就指出,“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洛克关于教育作用的论述不同于以往的封建社会把人的形成看做是遗传或天赋的产物,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洛克认为英国的教育的重点应当放在绅士教育上,他重视绅士的道德教育和实际知识。
他曾说过:“英国在世界上是一个有地位的国家,原因是我们有德行、本领和学问。
”洛克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对自己子弟的要求,即有为统治阶级所接受的道德观念与品质,有开拓资本主义事业的广泛知识和能力,有在各种场合与人进行交往的礼仪和规范。
如何对绅士进行教育,洛克认为,理想的教育应是家庭教育,他主张由父母聘请优秀的家庭教师来培养绅士,而反对他们到学校去接受教育。
洛克站在上层社会的立场上,认为社会上“到处流行着粗野与邪恶”,学校里情况复杂、道德败坏,儿童到学校去,会由于“传染”而失去“纯洁”和美德。
因此,他主张绅士教育应当在家庭中进行,认为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使其子弟举止文雅、思维敏捷,学习容易和迅速。
总之,在洛克看来,绅士所具有的道德品质在学校教育中是不能获得的。
这样的教育思想当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反映出英国当时时学校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以及英国贵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
在《教育漫画》中,洛克把绅士教育的内容作了体育、德育和智育三个方面的划分和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立法,对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及其教育思想一、本文概述《教育漫话》是约翰·洛克(John Locke)的代表作之一,首次出版于1693年。
作为英国17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医生和教育家,洛克在本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教育漫话》及其教育思想进行深入的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洛克的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主要围绕人的发展、教育的目的、方法和内容等方面展开论述。
他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对于培养人的理性、道德和才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洛克也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教育方法,如重视实践、强调自学、倡导因材施教等。
这些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独特的价值,也为后来的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洛克还关注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应该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他提倡家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律性和创造力等方面,这些观点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教育漫话》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著作,洛克在其中所阐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而且对当今的教育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将更加深入地理解洛克的教育思想,以及它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的启示和影响。
二、《教育漫话》的主要内容《教育漫话》是约翰·洛克的一部重要教育学著作,它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洛克的教育思想。
该书共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针对教育的不同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洛克在第一部分强调了体育保健的重要性。
他认为,体育是绅士教育的基础,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的前提。
他反对娇生惯养,提倡通过锻炼和合理的饮食来增强儿童的体质。
接下来,在第二部分,洛克详细阐述了道德教育的核心地位。
他认为,道德教育是教育的灵魂,其目的是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判断力。
洛克提出了许多具有实践性的道德教育方法,如榜样示范、说服教育等,旨在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读《教育漫画》有感真理总是朴素的,平淡的文字总会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像拉家常般告诉我们一些实用的教育真理,看似琐碎的小事,实际关乎孩子一生的命运。
无论将来如何,一个人童年起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一生幸福的基础。
洛克是十分重视教育的,同时他也认为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
在《教育漫话》的序言中,洛克说:“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
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他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
”同时他还认为人之好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国家的繁荣与幸福也靠国家具有良好的教育。
翻开《教育漫话》,第一句话是“健康之精神寓于教育,这是对于人世幸福的一种简短而充分的描绘。
”洛克充分认识到了健康的身体对于生活事业的重要性,他说,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要能忍耐劳苦,要在世界上做个人物,也必须先有强健的体格。
认为不能给儿童娇生惯养的生活,要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艰苦的品格。
同时还认为儿童从小就应该学会游泳,认为游泳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
他认为儿童之所以受不了寒冷,只是因为从小就没有养成一种抵御寒冷的习惯。
我们的身体只要从小养成习惯,它们是什么都能受得了的。
还有一些在饮食方面的建议。
例如不能喝酒或者喝烈性的饮料;要避免吃一切的糖果;水果要有选择有节制的吃等等。
在他建议的那些做法中,虽然在我们现在看来有的似乎有些极端,但是也是很有启示的。
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我们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教育关注的太少,把大部分的目光都放在了孩子的智育上。
殊不知,没有了健康的身体,什么都是无用的。
父母在物质条件上尽最大的力给孩子满足,认为这就是爱孩子。
于是出现了很多娇生惯养的小公主、小王子,而家长的溺爱同时又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而洛克对于德育的重视也是不言而喻的,在洛克看来,德行构成了绅士思想品质的核心:“我认为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他要被人看重,被人喜爱,要使自己也感到喜悦,或者也还过得去,德行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洛克《教育漫画》经典语录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洛克与《教育漫画》简介
2.洛克的教育理念
3.《教育漫画》中的经典语录
4.洛克教育理念的现实意义
正文
洛克(John Locke)是 17 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在当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他主张人的心灵如同白纸,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的学习和教育。
洛克的《教育漫画》(Some Thoughts Concerning Education)是他关于教育的代表作,书中详细阐述了他的教育观念。
在《教育漫画》中,洛克提倡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主张尊重儿童的天性,让他们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成长。
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儿童的判断力、理解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洛克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即身心健康、具备基本道德和生存能力的人。
《教育漫画》中有很多经典的语录,如:“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在心中点燃火焰。
”这句话道出了洛克关于教育的核心理念,即教育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主动地去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另一句经典语录:“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他们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同于成人的规律。
”这句话提醒教育者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特点,根据他们的年龄、兴趣和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洛克的教育理念在当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
能力。
尊重儿童的天性,让他们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成长,有利于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总之,洛克的《教育漫画》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的教育学著作。
教育漫画读后感教育漫画读后感(一)今年暑假,我阅读了教育专著——《教育漫话》,获益颇多。
《教育漫话》是一本饱含哲理而又深入浅出、生动感人的书。
我读后不禁深深佩服这位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唯物主义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约翰?洛克。
书中深入浅出的描述,饱含哲理的文字,使我的眼前豁然开朗,让我不由自主地去领悟反思。
《教育漫话》的教育思想主流是进步的,是值得今天的我们继续学习的。
书中大量讲述了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品行和个性,如德行、理智、机敏、优雅、礼貌等。
约翰?洛克认为,从小培养学生的这些品行个性,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是终身受益的事。
多年来的教育实践使我支持洛克的上述观点。
的确,对于学生的教育,尤其是家庭中的教育来说,有些基础性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生活习惯、道德品质、学习的态度、切合和针对孩子的有效的方法的形成等。
根据读后所想,下面就来探讨一下教育应该养成哪些使孩子终身受益的优秀品质和独特个性。
一、健康“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对于人世间幸福的一种简短而充分地描绘。
”这是《教育漫话》卷首第一句话。
约翰?洛克在书中主张,孩子应从幼年起就进行锻炼,反对娇生惯养;提出童年不宜穿太多的衣服,要多过户外生活,多做户外活动,多接近自然,多游泳,用冷水冼脚从而锻炼意志;饮食要清淡,多吃面食,少吃肉腻食品,不饮烈性饮料;多运动、多睡眠、多呼吸清新空气等许多有益的、具体的见解。
约翰?洛克把健康区分为身(身体)、心(精神)两个方面。
这两方面都是“能工作、有幸福”的基础条件。
“凡是身体和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便得到别的种种,也是徒然。
”因此约翰?洛克要求家庭教育要充分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着力养成孩子健康的品性。
约翰?洛克的“健康”品性,既包括对健康的自觉意识,也包括科学地生活的常识。
由此得到的启示是,家庭教育必须把保障孩子的身体和精神健康作为最基础的环节,要采取科学的教育、培养态度和方法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是要帮助孩子了解自身特点,培养自我认识能力,学会客观地对待自己,学会倾听和表达,把握自己的情绪,学会缓解压力,控制心态平衡的方法,学会理解和支持他人,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使孩子远离心理疾病,发展健全的精神。
《教育漫画》内容简介《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洛克的代表作之一。
全书以“绅士教育”为主题,分为体育保健、道德教育、智育(包括学问、知识和技能)三个部分,阐明了如何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有理性、有德行、有才干的绅士或者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
书评绅士教育②2010-05-10 18:55:58来自: 梦舞甘泉 (何处金屋可藏娇)教育漫话的评论2.德育。
洛克把良好的道德品质视作绅士人格的灵魂,因此,在《教育漫话》中,他给予绅士的道德教育以极大的注意。
在洛克看来,德行构成了绅士思想品质的核心:“我认为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是最不可缺少的;他要被人看重,被人喜爱,要使自己也感到喜悦,或者也还过得去,德行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今世就都得不到幸福。
”“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因此,他认为,只有“把子弟的幸福奠定在德行与良好的教养上面,那才是唯一可靠的和保险的办法”。
德行形成的关键在于以理性导引生活,以理智克制欲望:“一切道德与价值的重要原则及基础在于:一个人要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要能不顾自己的倾向而纯粹顺从理性所认为最好的指导,虽则欲望是在指向另外一个方向”。
在洛克看来,天赋的道德观念并不存在,只要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和幸福的行为即为善,反之则为恶。
但是,人类有一种耽于眼前声色之乐的天性,这往往会导致放纵自我,流于贪婪,人欲横行,不思进取,忘记了长远的快乐和幸福,而这是为绅士的品格所不容的。
因此,对儿童的教育就必须开始于对儿童的各种嗜欲的抵制,就必须及早培养儿童的理性精神和自我克制能力。
为了达到使欲望服从理智的教育理想,就必须在儿童身上培植那种不“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不“违反公道”,“乐于赠予别人”和不“曲解事实”,“说话绝对要真实”等美德。
在儿童心智混沌初开之时就要开始着手这一工作,要将理智和自我克制精神牢牢“打进他们的心里”。
《教育漫话》的主要内容:洛克帮助葛拉克教育子女所写的书信,经友人请求,改为论文形式,1693年发表,就是《教育漫话》。
这本书主要讨论绅士应该具备哪些品质以及从小到大的养育方法。
在《教育漫话》中洛克认为绅士应该具备五个方面的品质:健康的体魄、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是约翰·洛克的经典名言,他认为“凡是身体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别的种种,也是徒然。
”要想有幸福之人生,健康的身体与健康的精神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健康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
他认为“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行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不可缺少的。
”德行需要基础,要在儿童的心理印上上帝的真实观念,让他们知道上帝是至高无上的,上帝给我们一切善,我们要爱上帝。
他认为智慧使得一个人能干并有远见,能很好地处理他的事务,并对事务专心致志。
良好的礼仪也是一种美德。
“不良的礼仪有两种:第一种是忸怩羞怯;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
”这两种礼仪都要儿童去克服的。
在谈到学问时洛克说“我觉得如果有人不知道把一个有德行的,或者有智慧的人看得比一个大学者更加无限可贵,你也会觉得他是一个大傻瓜的。
我不只是觉得对心地良好的人说来,学问对于德行与智慧都有帮助,同时我们也得承认,对心地不是这么良好的人说来,学问就徒然可以使得他们更加愚蠢,变成更坏的人。
”为了使绅士能够具备上面所说的五种品行,洛克提出了健康教育、德育和智育。
(一)健康教育洛克讨论孩子的健康问题不是从“医生对于有病的,身体脆弱的儿童应该怎么办”,而是父母对于原本健康的儿女,怎样在不借助药物的情况下去维护和改进它,他认为“绅士对于孩子不可娇生惯养,因为娇生惯养或多或少会使儿童的身体受到伤害,在这一方面它给父母们提出了很多的建议。
1、“无论冬天夏天,儿童的衣着不可过暖。
”他认为人的脸部裸露在外,之所以脚身体的其它部分不怕冷是由于习惯的缘故,孩子们的身体只要从小养成习惯,他们就什么都受得了的。
洛克《教育漫话》《教育漫话》的中译本最早是由商务印书馆于 1937 年出版发行的,译者为傅任敢。
1957 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请译者将译文稍加修订后重新出版。
1963 年,译者又将译文作了个别修改,重版印行,全书约 14 万字。
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如下一些教育思想:(一)教育的作用、目的和途径在遗传、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上,洛克坚持“ 白板论” ,认为儿童的天性就像没有痕迹的白板或柔软的蜡块,教育者可以随心所欲地涂写和塑造。
虽然他也承认有一些凭借着天赋的才力和体质做出伟大事业的人,但他认为这类人为数极少,就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的发展决不是由先天秉赋所决定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 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 使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这不仅是父母的责任,而且对于国家的幸福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的幸福与繁荣也靠儿童具有良好的教育” 。
良好的教育便是使儿童成长为绅士,教育的目的便是培养绅士。
什么是绅士?绅士必须是“ 有德行、有用、能干的人才” ,必须具备“ 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 等四种品质,“ 绅士需要的是事业家的知识,合乎他的地位的举止;同时要能按照自己的身份,使自己成为国内著名的和有益国家的一个人物” 。
一言以蔽之,绅士必须具备上层社会的思想和行为举止;具有经营工商业的知识技能和机敏自信;具有清晰的理智和坚强的意志等多种个性品质,勤奋勇敢,足智多谋;在与人交接上,进退得宜,举止适度,仪态高雅,通晓世故,善于处理公私事务。
所以,培养绅士即是要培养既能满足个人幸福生活需要,又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资产阶级事业家。
绅士的教育目的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新人培养规格的要求。
在绅士培养的途径上,洛克坚决主张绅士的培养决不能通过学校教育,而只能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