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2课时 条形统计图(2)-优质教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96.0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四年级上册
条形统计图——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生活中找到复式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重点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情境导入: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买了汽车。
哪些同学的家里买了汽车?我们在外出时有时就要将汽车放在停车场。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2
师: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横式的。
2学生独立完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3、通过分析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三、巩固新知
完成97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第103页6、7 课后反思。
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第2课时例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条形统计图第2课时例2》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2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统计图的概念,并能够简单地阅读和分析条形统计图。
但是,学生对于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操作,培养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
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条形统计图的课件和相关的实际问题,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统计图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条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让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并解决实际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心得,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理解。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2认识条形统计图(2)》教案一. 教材分析《2认识条形统计图(2)》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能够正确解读条形统计图。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读图技巧,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统计学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在三年级时学习了《1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对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有了简单的了解。
但学生在绘制和解读条形统计图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如对条形统计图的概念理解不深,对图形的绘制方法不熟悉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培养学生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能力,提高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解读条形统计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提取和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学会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正确绘制条形统计图。
3.学会解读条形统计图,提取有效信息。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读图技巧。
3.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如条形统计图的实例、数据等。
2.准备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知识。
3.准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如商店的商品销售统计图、学校的成绩统计图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它们是用来表示什么的?2.呈现(10分钟)展示条形统计图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作用。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02课时_条形统计图(二)》(教案)一. 教材分析《条形统计图(二)》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一节重要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能够通过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学会根据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够读取和分析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统计学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能够理解并运用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如计数、比较等。
但是,对于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以及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
2.培养学生通过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能够根据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够读取和分析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通过绘制和观察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绘制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条形统计图的模板、彩笔、直尺等。
2.教学素材:生活中的统计数据,如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数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班级学生的身高统计,引出条形统计图的概念。
展示一张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其中的信息。
2.呈现(10分钟)讲解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
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够读取和分析图中的信息。
《条形统计图(二)》(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2. 能够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数字信息;3. 意识到数据对于决策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 制作条形统计图;2. 从图中获取数字信息。
三、教学准备1. 教材;2. 黑板、粉笔、彩笔等;3. 计算器;4. 统计卡片、彩纸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引入本节课主题:我们班上有几个男生?有几个女生?如果我们想知道全校男女生比例,应该怎么做?2. 理解条形统计图通过幼儿园里常常用来统计食物、游戏等情况的条形图,帮助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
3. 绘制条形统计图(1)例题展示:假设我们班有28名学生,男生有10人,女生有18人,现在请你将他们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
(2)操作实练:让学生将班级其他数据统计出来,然后通过绘制条形统计图来展示出来。
4. 数据意义让学生自己解读条形统计图,提取数据并进行分析,例如:我们班级里男生和女生比例大致是多少?我们班又有多少人?哪一种人数更多?5. 拓展练习(1)扩大数据范围,让学生对于多个班级的学生进行数据统计,并制作出条形统计图。
(2)通过阅读新闻报道等真实场景的数据,让学生制作对应的条形统计图,并对于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6. 总结教师从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询问学生自己的收获与思考。
五、课堂作业1. 自行寻找现实中的数据,制作出对应的条形统计图;2. 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讲解和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且能够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数字信息。
同时,学生也意识到了数据统计对于决策的重要性。
教师应该多关注学生的思考与分析能力,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数据背后的含义。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条形统计图(2)》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学习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自己制作条形统计图,并能够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如何利用条形统计图解决问题,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条形统计图,并能够从图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自己制作条形统计图。
2.能够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自己制作条形统计图,并能够从图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条形统计图,并能够从图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条形统计图,并能够从图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条形统计图的模板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如“如果想知道一个班级中男生和女生的数量,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一些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条形统计图的模板,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可以选择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制作。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如“根据这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回答哪些问题?”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条形统计图来解决问题,如“如果想知道一个班级中男生和女生的数量,你会怎么做?”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条形统计图(2)【教学目标】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4.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重点难点】1.绘制条形统计图。
2.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一、创设情境教师调查了全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早餐是什么(出示例2统计表)。
这是统计的结果,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你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吗?教师准备了两种条形统计图,请你选择一个,并把统计结果表示出来。
学生自己选择统计图并涂色完成。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早餐一般都最喜欢吃什么呢?师:下面是四(1)班同学最喜欢的一种早餐(不包括主食)统计表。
你能把表格中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吗?(课件出示教科书P96例2的统计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全班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学生前面已经有了画条形统计图的经验,此处基本能完成。
只是有的学生会发现“格子不够用”,从而可能在上面添加一些格子来完成。
也有学生可能预习了新课,知道格子不够用的情况下,可以用1格表示2人。
3.汇报交流,比较方法。
师:刚刚我们有的同学在画条形统计图的时候发现格子不够用,在上面又重新添加了一些格子完成了统计;有的同学是直接用1格代表2人的方法进行统计的。
你认为用哪种方法来表示比较好?为什么?(教师展示同学们画的两种不同的条形统计图)学生先在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在班内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学生能感受到用1格代表2人的方法比较方便而且美观。
师:那么你认为在什么时候需要“以一当二”,什么时候不需要呢?【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当收集的数据比较大的时候可能需要“以一当二”,数据比较小的时候不需要。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7单元《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2)》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条形统计图(2)》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自己制作条形统计图,并能够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和分析信息。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条形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制作条形统计图和分析条形统计图的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培养学生制作条形统计图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自己制作条形统计图。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和分析信息。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案例和问题,制作好PPT。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预习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初步了解统计图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些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制作相应的条形统计图。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巩固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理解和掌握。
5.拓展(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2)教学内容:教材第96页例2及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代表2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2.使学生初步体验收集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用1格代表2个单位,并能正确完成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用1格代表2个单位,并能正确完成条形统计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吃什么早餐呢?师:大家喜欢的早餐还真是不一样,喜欢什么早餐的人多呢?我们能不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
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
(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教学例2。
课件出示例2。
师:这是四(1)班同学最喜欢吃的一种早餐(不包括主食)统计表,请你选一个条形图把统计结果表示出来。
1.从学生制作的两种统计图里各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统计图一起展示。
2.提问:为什么表示同样的数据,他们所涂的竖条不是同样高呢?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两个图的每格分别代表几人?(2)如果最喜欢牛奶的是5人,在右图中怎样表示?(3)你认为哪个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为什么?。
3.小组代表汇报各组的看法。
4.归纳小结。
因为这里的数据比较大,如果用1格代表1人要画很长的竖条,画起来很不方便。
为了方便我们可以用1格代表2人,用半格代表1人。
5.请选择第一种图的学生,现在用第二种图再画一画,并说说自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的调整教学方案。
围绕这三个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
板书设计条形统计图(2)数据较大时,用1格表示2个单位教学反思己的感受。
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白在制作统计图时,要根据数据的大小适当选择用一个单位表示多少。
四、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97页做一做。
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第2课时例2》教案一. 教材分析《条形统计图第2课时例2》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来获取信息。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统计知识,对条形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以及如何绘制条形统计图还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
2.培养学生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
2.难点: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以及如何绘制条形统计图。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践、交流。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素材。
2.学生分组,准备每组一份的统计数据。
3.绘制条形统计图所需的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如商场促销海报、班级成绩单等,引导学生关注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观察、分析给出的统计数据,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这些数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统计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条形统计图,描述图中信息,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某班级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例是多少?”“某商店本周各商品的销售量如何?”让学生利用条形统计图来解决问题。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课后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2)》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条形统计图的概念。
2.掌握如何读懂条形统计图并提取有用信息。
3.能够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二、教学重点1.识别条形统计图中的不同图形代表的意义。
2.能够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
三、教学难点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能够在实践中熟练应用条形统计图的知识。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2.教辅资料:练习册、板书笔、彩色粉笔。
3.教学媒体:投影仪、电脑、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幻灯片展示一些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简单观看并回答几个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条形统计图概念•通过实例讲解什么是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组成部分有哪些,以及如何阅读条形统计图。
3. 练习•给学生分发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做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实际操作•让学生自行绘制一些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写出相应的数据解析。
5. 拓展应用•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一些数据并尝试用条形统计图的方式表示出来。
六、教学板书•条形统计图(2)•概念:条形统计图是用长方形的长度表现各种数据的数量大小。
•读图方法:观察长方形的高度,对比数据的大小。
七、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读懂条形统计图,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数学知识,为掌握更多技能做好准备。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提高对条形统计图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7单元条形统计图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2)【教学内容】:教材第96页例2。
【教学目标】:经历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难点:理解和掌握用1格代表2个单位,并能正确完成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调查了全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早餐是什么(出示例2统计表)。
这是统计的结果,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你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吗?教师准备了两种条形统计图,请你选择一个,并把统计结果表示出来。
学生自己选择统计图并涂色完成。
二、自主探究1.指名展示完成的统计图。
2.从学生制作的两种统计图里各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统计图一起展示。
3.我们一起来看这两个统计图。
(1)他们表示数据的竖条对吗?(2)为什么表示同样的数据他们所涂的竖条不是同样高呢?下面小组讨论:①两个图的每格分别代表几个人?②如果最喜欢牛奶的是5人,在右图中怎样表示?③你认为哪个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为什么?围绕这三个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
(3)小组代表汇报各组的看法。
(4)教师归纳小结。
因为这里的数据比较大,为了方便我们可以用1格代表2人,用半格表示1人。
(5)请选择第一种图的学生,现在用第二种图表示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三、实践应用1.教材第97页“做一做”。
(1)引导学生将例1中8月的数据和这里9月的数据正确填在一张统计表里,再把统计表里的数据分别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提醒学生注意,两个月的数据不能看混淆了,各月的数据要在相应的统计图里表示,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可以小组合作完成,互相交流检查。
(2)比较表示8月份天气的两个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2.教材“练习十九”第3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把第一组和全班的调查结果用条形图表示出来。
注意比较两种统计结果,想一想:每格代表几人才合适?可以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学生完成统计图,并小组交流:通过条形统计图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优秀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提高学生看统计图和分析统计图的能力2、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绘制等活动,经历了认识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的过程,培养学生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并能根据统计的结果做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3、通过统计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感受统计在成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体会应用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式来阐述观点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难点:经历认识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的过程,培养学生从统计图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并能根据统计的结果做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复习条形统计图1.引入:二年级时我们已经认识了条形统计图。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几幅。
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三幅图分别出示)。
2.提问:从统计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观察纵轴每格表示的单位量是多少?3.小结:看来在绘制统计图时,要根据数据的特点,设计每格表示的单位量?4.过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
活动2【导入】看统计表,分析数据1.观察统计表,从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第一小组学生身高体重统计表姓名身高(厘米)体重(千克)李明14135王鹏13833张明13932高洁14340田凡142362.用什么方式能更清楚直观地看出同学们身高和体重的情况?活动3【讲授】出现矛盾,学习新知1、猜想:观察这个统计图,横轴表示什么?纵轴应该表示什么?请同学们帮老师想想统计图中每格表示多少厘米?(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如:5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50厘米)板书:每格表示2、验证:请同学们按自己的想法,先在纵轴上标出每格表示的数量,再画出条形统计图。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用1格代表2个单位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相关问题。
2.当用1格代表2个单位,而要表示的数据不能用整格表示时,可以用半格表示。
过程与方法1.体验调查、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经历统计图(1格代表2个单位)的转换过程,以及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实际生活中的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2.使学生感受到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用1格代表2个单位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能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解答。
难点:能根据数据的大小确定是否用1格代表2个单位。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条形统计图卡片一盒牛奶一杯粥一杯豆浆学生准备两种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卡片练习本教学过程板块一生活激趣,引入新知1.师:同学们,看一看老师这里的三种早餐都是什么。
课件出示:生:奶、豆浆、粥。
2.过渡:同学们喜欢这三种早餐吗?生:喜欢。
3.导入:那老师就将这三种早餐奖励给这节课表现好的三个组。
现在我们看一看四(1)班的同学们最喜欢的早餐是什么?(板书课题)操作指导教师利用谈话导入的方式,用学生喜欢的早餐引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始至终都主动参与学习,又能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板块二探究新知,掌握方法活动1观察数据,完成统计图1.课件出示教材96页例2。
下面是四(1)班同学最喜欢的一种早餐(不包括主食)统计表。
最喜欢的早餐牛奶豆浆粥人数61224观察统计表,说一说得到的数据。
预设生1:最喜欢的早餐是牛奶的有6人。
生2:最喜欢的早餐是豆浆的有12人。
生3:最喜欢的早餐是粥的有24人。
2.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两种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卡片,选择一种把统计表中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2)1.使学生认识“以一当二”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条形图。
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生活中找到条形图,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4.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点:理解和掌握用1格代表2个单位,并能正确完成条形图。
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一、新课导入课前创设“同学们最喜欢的一种早餐”这一情境,激发学生展开调查,主动收集数据,并将数据整理在统计表中。
课件出示例2统计表,通过集体整理,谈论和交流,完成统计表。
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例2两幅条形统计图。
(1)让学生通过涂条形图把统计结果表示出来。
(2)展示汇报,呈现不同的表示方法。
从学生制作的两种统计图里各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统计图一起展示。
2.比较两幅统计图。
(1)师:为什么表示同样的数据它们所涂的竖条不是同样高呢?先同学们仔细观察两幅条形图,然后教师指名回答。
生:左图中纵轴上的数依次是0、1、2、3……,右图中纵轴上的数依次是0、2、4、6……也就是说左图中1格代表1人,右图中1格代表2人。
(2)师:你认为哪个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为什么?围绕这个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归纳小结。
用第2幅图表示比较合适。
因为这里的数据比较大,为了方便我们可以用1格代表2人,用半格表示1人,这样绘图、读图都比较简便。
(3)请选择第一种图的学生,现在用第二种图表示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在观察、比较与交流中,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到“以一当二”的必要性。
(4)如果最喜欢牛奶的是5人,在右图中怎样表示?(体会“当人数出现单数时,可以用半格来代表一个人”的方法。
)3.教师归纳画条形图的技巧。
绘制条形图时,每格表示几个单位,要根据题中数据的具体情况而定。
数据越大,1格表示的单位就越多;数据越小,一格表示的单位就越小。
三、巩固应用1.完成教材第97页“做一做”。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条形统计图(2)》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学习的。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图知识,对条形统计图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能够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一些基本信息。
但是,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还不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统计图的兴趣,感受统计图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自己的信息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条形统计图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知识。
2.任务驱动法:通过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自己的能力。
3.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条形统计图的课件、实物统计图。
2.学具:学生自己的统计图作品、笔记本。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班级学生的身高统计,引出条形统计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具体任务,如制作一个表示班级学生身高的条形统计图,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课题: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课本105、106页)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自学课本第105、106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5、6号同学不做。
学习目标:
1、在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统计图能发现信息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在生活中发现服饰统计图,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学习重点:能够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学习难点:根据从统计图中发现的信息说明自己的想法。
一、自主学习
1、课件出示例2
种类
数量/辆
停车场
轿车
面包车
大客车
货车
甲停车场28 12 6 4
乙停车场24 10 7 3
a、回顾:说说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b、提问: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什么样?可以横着画吗?
二、合作探究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复式统计表在教科书106页上制作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学生展示绘制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对绘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适当的评价,明确绘制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应注意些什么。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a、根据这个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你能够发现哪些信息?
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b、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C、根据这个统计图互相提出一个问题,再解决一个问题。
4、小组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
5、讨论: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与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联系与区别?(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过关检测
1、完成第106页的做一做
a、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独立完成统计图。
b、回答问题:
(1)、1985年甲、乙两个地区降水量各是多少?
(2)、你还发现了什么信息?你有什么建议?
植树造林,保护环境
2、统计本节课的表扬的小组人数并制图
(1)、统计学生所得奖品数量,由各小组长将小黑板上统计表补充完整。
(2)、学生根据统计表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3)、根据绘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评价自我、评价伙伴、评价老师。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教后反思:
1、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The weather was splendid on that day, which I thought was rare. I still remember some people
told me that in Britain there was weather and no climate. During the same day, it might snow in the morning, rain
at noon, shine in the afternoon and be windy before the night falls. So I think I was lucky。
20.8.158.15.202017:0917:09:25Aug-2017:09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
二〇二〇年八月十五日2020年8月15日星期六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
17:098.15.202017:098.15.202017:0917:09:258.15.202017:098.15.2020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
8.15.20208.15.202017:0917:0917:09:2517:09:25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Saturday, August 15, 2020August 20Saturday, August 15,
20208/15/202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5时9分5时9分15-Aug-208.15.2020
7、志气这东西是能传染的,你能感染着笼罩在你的环境中的精神。
那些在你周围不断向上奋发的人的胜利,会鼓励激发你作更艰苦
的奋斗,以求达到如象他们所做的样子。
20.8.1520.8.1520.8.15。
2020年8月15日星期六二〇二〇年八月十五日
8、时间是一位可爱的恋人,对你是多么的爱慕倾心,每分每秒都在叮嘱:劳动,创造!别虚度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