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的知识竞赛题目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2
1、刘秀所建汉朝叫什么?答案:东汉,也叫后汉。
2、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秦王朝,传了几代?答案:两代。
3、商朝传了多少代?答案:二十八代。
4、姜尚钓鱼时与正常人钓鱼有什么不同?答案:鱼钩是直的,没有鱼饵。
5,当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你说岳飞父子谋反,你有什么证据吗?”秦桧是怎么回答的呢?(这件事情莫须有。
)(50分)6、你能说说“罄竹难书”的意思吗?(50分)答:用尽南山的竹子为简,也写不尽杨广的罪状;放出东海的水也洗不清杨广的罪恶。
7、八卦是造出来的。
答案:伏羲8、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记言体文件汇编是()A、《尚书》B、《论语》C、《礼记》答案:A9,“诛九族”中的“九族”是指哪九族?答案: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
10、“七情俱”中的“七情”是指哪七情?答案:喜、怒、哀、俱、爱、恶、欲。
11、、、、、是做人的五条准则。
答案:仁、义、礼、智、信。
12、“古代三皇”是指、、。
答案:伏羲、神农、皇帝13、《史记》是的代表作答案:司马迁14,“高山流水”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俞伯牙和钟子期)15,《论语》有多少篇?(20篇)16,《春秋》一书中最注明的“三传“是指?《公羊传》、《左传》、《谷梁传》17,“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是谁?大禹18、“此六谷,人所食”中的“六谷”是指?稻粱菽,麦黍稷19,“号六经,当讲求”中的“六经”是指?《诗经》《书经》《礼经》《易经》《春秋》《乐经》20,“唐宗宋祖”指的是哪两个人?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
初中三字经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______,它以三字一句的形式,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
2. 《三字经》的作者是______,他生活在______时期。
3. 《三字经》中提到“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强调了______的重要性。
4. 在《三字经》中,提到了“三才者,天地人”,其中“三才”指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5. 《三字经》中“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______。
二、选择题1. 《三字经》的作者最有可能是以下哪位?A. 孔子B. 孟子C. 王应麟D. 韩愈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是《三字经》中提到的“四书”之一?A. 《大学》B. 《中庸》C. 《孟子》D. 《诗经》答案:D3. 《三字经》中“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和以下哪一部?A. 《春秋》B. 《论语》C. 《孝经》D. 《道德经》答案:A4. “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出自《三字经》的哪一部分?A. 序言B. 正文C. 结尾D. 附录答案:B5. 《三字经》中提到的“六艺”是指古代教育的哪六种基本技能?A. 礼、乐、射、御、书、数B. 琴、棋、书、画、诗、词C. 诗、书、礼、乐、易、春秋D. 算术、几何、天文、地理、音乐、绘画答案:A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三字经》在中国古代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2. 《三字经》中提到的“四书”和“五经”分别是什么?它们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如何?3. 根据《三字经》的内容,谈谈你对“人之初,性本善”这一观点的理解。
四、论述题1. 论述《三字经》在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地位和影响。
2. 分析《三字经》中“三才”、“四书”、“五经”、“六艺”等概念对后世的影响和价值。
答案:一、填空题1. 启蒙读物2. 王应麟,南宋3. 教育4. 天、地、人5. 《孟子》二、选择题1. C2. D3. A4. B5. A三、简答题1. 《三字经》作为中国古代的启蒙读物,对儿童进行基础的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传授,它的内容涵盖了历史、哲学、道德、文化等多个方面,对培养儿童的品德和智慧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字经的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人之初,性本善”是《三字经》的第一句话,它告诉我们人的本性是________。
答案:善良的2. 《三字经》中提到“性相近,习相远”,意味着人们在________上可能有所不同。
答案:习惯3. “苟不教,性乃迁”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不进行教育,人的性格将会________。
答案:改变4. “教之道,贵以专”告诉我们教育的方法应该________。
答案:专注5. “昔孟母,择邻处”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孟母为了________而搬家。
答案:孟子的教育二、选择题1. “养不教,父之过”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三字经》D. 《大学》答案:C2. “玉不琢,不成器”这句话比喻的是:A. 玉石需要雕琢B. 人不学习无以成才C. 教育的重要性D. 环境对人的影响答案:B3. “香九龄,能温席”描述的是哪位历史人物?A. 孔子B. 孟子C. 黄香D. 颜回答案:C4. “融四岁,能让梨”中的“融”指的是:A. 孔融B. 孟融C. 黄融D. 颜融答案:A5. “首孝悌,次见闻”中的“孝悌”是指:A. 孝顺和尊敬B. 尊敬和礼貌C. 孝顺和友爱D. 友爱和礼貌答案:C三、简答题1. 《三字经》中“亲师友,习礼仪”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答案: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亲近师长和朋友,学习礼仪。
2. “幼学如漆,壮学如石”这句话如何理解?答案:这句话意味着幼年时期学习的知识容易记忆,而壮年时期学习的知识则难以忘记。
四、论述题1. 请论述《三字经》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的含义,并结合个人经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通过反复阅读书籍,其含义和道理自然就会显现出来。
个人理解是,学习需要耐心和反复的练习,只有通过不断的阅读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书中的深意。
2. 《三字经》中“知某数,识某文”这句话强调了什么?答案:这句话强调了学习数学和文学的重要性,指出了教育应该包含对数学和文学知识的掌握。
三字经考试题目及答案1. 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的下一句是什么?答案:性相近,习相远。
2. “苟不教,性乃迁”中“苟”是什么意思?答案:如果。
3. “教之道,贵以专”中“专”的含义是什么?答案:专心致志。
4. “养不教,父之过”中“养”字的含义是什么?答案:养育。
5. “教不严,师之惰”中的“惰”字是什么意思?答案:懒惰。
6. “子不学,非所宜”中“非所宜”指的是什么?答案:不适宜,不应该。
7. “幼不学,老何为”中“幼”字的含义是什么?答案:年幼。
8. “玉不琢,不成器”中“琢”字的含义是什么?答案:雕琢。
9. “人不学,不知义”中“义”字的含义是什么?答案:道义,正义。
10. “为人子,方少时”中“方”字的含义是什么?答案:正当,正在。
11. “亲师友,习礼仪”中“习”字的含义是什么?答案:学习。
12. “香九龄,能温席”中“香”字指的是谁?答案:黄香。
13. “孝于亲,所当执”中“执”字的含义是什么?答案:坚持。
14. “融四岁,能让梨”中“融”字指的是谁?答案:孔融。
15. “弟于长,宜先知”中“弟”字的含义是什么?答案:弟弟,指年幼的。
16. “首孝悌,次见闻”中“悌”字的含义是什么?答案:尊敬兄长。
17. “知某数,识某文”中“数”字的含义是什么?答案:数学。
18. “一而十,十而百”中“一”和“十”分别指什么?答案:“一”指数字一,“十”指数字十。
19. “百而千,千而万”中“百”和“千”分别指什么?答案:“百”指数字一百,“千”指数字一千。
20. “三才者,天地人”中“三才”指的是哪三才?答案:天、地、人。
三年级三字经试题及答案1.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它由谁编写?A. 孔子B. 孟子C. 王应麟D. 司马迁答案:C2. 《三字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历史故事B. 神话传说C. 道德教育D. 科学知识答案:C3. 下列哪一句不是《三字经》的内容?A. 人之初,性本善。
B. 性相近,习相远。
C. 苟不教,性乃迁。
D. 子不学,断机杼。
答案:D4. 《三字经》中提到的“四书五经”是指哪些经典?A.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B.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左传C.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D.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国语答案:C5. 《三字经》中“三才者,天地人”是什么意思?A. 指三种才能的人B. 指三种重要的事物C. 指天、地、人三者D. 指三种不同的人答案:C6. 《三字经》中“三光者,日月星”是指哪三光?A. 日光、月光、星光B. 日光、月光、灯光C. 日光、月光、电光D. 日光、月光、火光答案:A7. 《三字经》中“三纲者,君臣义”的下一句是什么?A. 父子亲,夫妇顺B. 父子严,夫妇顺C. 父子亲,夫妇严D. 父子严,夫妇亲答案:A8. 《三字经》中“五常”指的是哪五种道德?A. 仁、义、礼、智、信B. 忠、孝、廉、耻、勇C. 温、良、恭、俭、让D. 礼、义、廉、耻、孝答案:A9. 《三字经》中“六谷”指的是哪六种谷物?A. 稻、黍、稷、麦、豆、麻B. 稻、黍、稷、麦、豆、菽C. 稻、黍、稷、麦、豆、菽D. 稻、黍、稷、麦、豆、菜答案:A10. 《三字经》中“六畜”指的是哪六种家畜?A. 马、牛、羊、鸡、犬、猪B. 马、牛、羊、鸡、犬、猫C. 马、牛、羊、鸡、犬、鸭D. 马、牛、羊、鸡、犬、鹅答案:A。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1.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哪一位学者编写的?A. 孔子B. 孟子C. 王应麟D. 老子答案:C2. 《三字经》的开篇第一句是什么?A. 人之初,性本善B. 性相近,习相远C. 苟不教,性乃迁D. 教之道,贵以专答案:A3. 《三字经》中提到的“四书”是指哪四部经典?A.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B.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C. 《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D. 《老子》《庄子》《列子》《荀子》答案:A4. 以下哪一项不是《三字经》中提到的“五经”?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史记》答案:D5. 《三字经》中提到的“六艺”是指什么?A. 礼、乐、射、御、书、数B. 琴、棋、书、画、诗、酒C. 诗、书、礼、易、春秋、乐D. 医、卜、星、相、山、命答案:A6. 《三字经》中提到的“三纲”是指哪三纲?A.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B.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兄为弟纲C.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师为生纲D.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子为父纲答案:A7. 《三字经》中提到的“五常”是指哪五个道德准则?A. 仁、义、礼、智、信B. 忠、孝、节、义、廉C. 温、良、恭、俭、让D. 智、信、仁、勇、严答案:A8. 《三字经》中提到的“四维”是指哪四个方面?A. 礼、义、廉、耻B. 忠、孝、节、义C. 温、良、恭、俭D. 仁、义、礼、智答案:A9. 《三字经》中提到的“八德”是指哪八个德行?A.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B. 温、良、恭、俭、让、谦、和、平C. 忠、孝、节、义、廉、耻、勇、慎D. 仁、义、礼、智、信、勇、严、恕答案:A10. 《三字经》中提到的“九族”是指哪九个家族关系?A. 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身、儿子、孙子、曾孙、玄孙B. 父族、母族、妻族、子族、孙族、侄族、甥族、婿族、外孙族C. 父族、母族、妻族、子族、孙族、侄族、甥族、婿族、外孙族D. 父族、母族、妻族、子族、孙族、侄族、甥族、婿族、外孙族答案:A。
三字经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1. 三字经的作者是谁?
2. 三字经中提到的“人之初,性本善”是什么意思?
3. 请列举三字经中提到的“五常”。
4. 在三字经中,如何描述“孝”的重要性?
5. 三字经中提到了哪些历史人物?
6. 三字经中“弟子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 请解释三字经中“百善孝为先”的含义。
8. 三字经中“温故而知新”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9. 三字经中“学而时习之”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10. 三字经中强调了哪些学习态度?
答案
1. 三字经的作者是宋朝的王应麟。
2. “人之初,性本善”意味着人在出生时,其本性是善良的。
3. 三字经中提到的“五常”是仁、义、礼、智、信。
4. 三字经中描述“孝”的重要性是“孝为百行之先”,强调孝顺是所有美德中最重要的。
5. 三字经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有尧、舜、禹等。
6. “弟子规”部分主要讲述了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弟子。
7. “百善孝为先”的含义是所有美德中,孝顺是最为重要的。
8. “温故而知新”的教育理念是指通过复习旧知识来获得新的理解。
9. “学而时习之”的学习方法是指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10. 三字经中强调的学习态度包括勤奋、谦虚、持之以恒等。
这份测试题及答案涵盖了三字经的基本知识和核心思想,适合用于检验学习者对三字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三字经初中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其内容涵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人之初,性本善”是《三字经》的开篇之句,其中“性本善”指的是______。
3. 在《三字经》中,提到了“四书五经”,其中“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______。
4. 《三字经》中提到的历史人物“黄帝”是中国古代的______。
5. “幼不学,老何为”这句话出自《三字经》,其意思是______。
二、选择题1. 《三字经》中提到的“三才”是指哪三个方面?A. 天、地、人B. 君、臣、民C. 父、子、师D. 仁、义、礼答案:A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三字经》中提到的“五经”之一?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春秋》答案:D3. 《三字经》中“孟母三迁”的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A. 环境对人的影响B. 教育的重要性C. 家庭的重要性D. 个人努力的重要性答案:A4. “弟子规”是《三字经》中哪一部分的内容?A. 孝悌B. 礼仪C. 学习D. 历史答案:B5. 《三字经》中提到的“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是指什么?A.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B. 仁、义、礼C. 智、信、勇D. 温、良、恭、俭、让答案:A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三字经》中“孝”的含义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2. 《三字经》中提到的“五伦”是指哪五种关系?请分别解释它们的意义。
3. 根据《三字经》的内容,谈谈你对“教育”的理解。
四、论述题1. 结合《三字经》的内容,论述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 请以《三字经》为依据,分析古代教育的特点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答案:一、填空题1. 历史、哲学、道德、礼仪2. 人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3. 《孟子》4. 传说中的华夏民族始祖5. 如果小时候不学习,长大后还能做什么?二、选择题1. A2. D3. A4. B5. A三、简答题1. 略2. 略3. 略四、论述题1. 略2. 略。
三字经的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 人之初,性本______。
- 答案:善2. 性相近,习相______。
- 答案:远3. 苟不教,性乃______。
- 答案:迁4. 教之道,贵以______。
- 答案:专5. 子不学,非所______。
- 答案:宜#### 二、选择题1. “三字经”中的“昔孟母,择邻处”是为了说明什么?- A. 孟母很挑剔- B. 孟母重视教育环境- C. 孟母喜欢搬家- D. 孟母喜欢邻居- 答案:B2. “三字经”中提到的“养不教,父之过”强调了什么责任?- A. 父母的责任- B. 孩子的责任- C. 老师的责任- D. 社会的责任- 答案:A3. “三字经”中“玉不琢,不成器”比喻什么?- A. 玉的加工过程- B. 人需要教育- C. 人需要磨练- D. 人需要自然成长- 答案:B#### 三、简答题1. 简述“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及其寓意。
- 答案:故事讲述的是黄香九岁时,能用身体温暖父亲的床席。
寓意着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培养孝顺之心。
2. “三字经”中“人不学,不知义”如何理解?- 答案:这句话意味着如果一个人不接受教育,就不会明白什么是正义和道德,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 四、论述题1. 论述“三字经”在当代教育中的意义和价值。
- 答案:《三字经》作为一部古代启蒙读物,其内容涵盖了伦理道德、历史知识、自然现象等多方面的知识,对当代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它强调了教育的启蒙作用,提倡尊师重道、孝顺父母等传统美德,对于培养孩子们的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具有积极的影响。
同时,它也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有助于孩子们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 五、判断题1.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启蒙教材,主要用于儿童的道德教育。
- 答案:正确2. “三字经”中的“弟子规,圣人训”指的是孔子的教诲。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1. 《三字经》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朱熹2. 《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的下一句是什么?A. 性相近,习相远B. 性相近,习相近C. 性本恶,习相远D. 性本善,习相近3. 以下哪句不是《三字经》的内容?A. 教不严,师之惰B. 子不学,非所宜C. 幼不学,老何为D.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4. 《三字经》中提到的“三才”是指哪三者?A. 天、地、人B. 君、臣、民C. 父、子、兄D. 仁、义、礼5. 《三字经》中提到的历史朝代,从最早的朝代开始,依次是?A. 夏、商、周B. 商、周、秦C. 周、秦、汉D. 秦、汉、唐6. 《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孟母很挑剔B. 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C. 孟母很会教育孩子D. 孟母很有钱7. 《三字经》中“孝经通,四书熟”中的“四书”是指?A.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B.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C. 《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D. 《孝经》、《礼记》、《易经》、《春秋》8. 《三字经》中“玉不琢,不成器”的下一句是什么?A. 人不学,不知义B. 人不学,不知礼C. 人不学,不知法D. 人不学,不知仁9. 《三字经》中“弟子规,圣人训”的“弟子规”是指什么?A. 孔子的弟子B. 一种古代的礼仪规范C. 一种古代的学习方法D. 一种古代的道德规范10. 《三字经》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A. 此谓知本B. 此谓知终C. 此谓知始D. 此谓知常答案1. D. 朱熹2. A. 性相近,习相远3. D.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4. A. 天、地、人5. A. 夏、商、周6. B. 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7. A.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8. A. 人不学,不知义9. D. 一种古代的道德规范10. A. 此谓知本这份测试题涵盖了《三字经》的作者、内容、历史知识、道德观念等多个方面,适合用于检测学习者对《三字经》的全面理解。
三字经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三字经的开头三句是“人之初,性本善,______。
”2. 描述四季更替的三字经句子是“春______,秋收冬藏。
”3. 描述五行相生相克的三字经句子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______,金生水。
”4. 描述六畜的三字经句子是“马牛羊,______犬豕。
”5. 描述古代帝王的三字经句子是“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三字经中提到的“三才”?A. 天B. 地C. 人D. 物2. “三光”指的是哪三种自然现象?A. 日、月、星B. 风、雨、雷C. 云、雾、露D. 电、火、光3. 以下哪个不是三字经中提到的“三纲”之一?A. 君为臣纲B. 父为子纲C. 夫为妻纲D. 兄为弟纲4. “四书”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部?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春秋5. 以下哪个不是三字经中提到的“五常”之一?A. 仁B. 义C. 礼D. 智E. 信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三字经中提到的“五伦”是什么,并解释其含义。
2. 描述三字经中提到的“六艺”包括哪些内容,并简要说明其重要性。
3. 根据三字经,解释“七情”指的是什么,并讨论其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4. 阐述三字经中提到的“八音”是什么,并说明其在古代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三字经在古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分析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2. 讨论三字经中体现的儒家思想,并结合现代社会,探讨其现实意义和价值。
答案:一、填空题1. 性相近2. 种3. 金4. 鸡5. 称盛世二、选择题1. D2. A3. D4. D5. D三、简答题1. 五伦指的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种人际关系,其含义是强调在这些关系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如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妻有别、兄弟有序、朋友有信。
2. 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它们是古代教育的基础学科,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对现代教育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仍有重要启示。
必答题(40道)1“香九龄,能温席”的下一句是?答案:孝于亲,所当执2、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谁?答案:武则天3、“迨至隋,一土宇”的上一句是?答案:不再传,失统绪。
4、“唐高祖,起义师”中的唐高祖是谁?(A、刘邦B、李渊)答案B5、唐伯虎是哪个朝代的大画家?他的老师叫什么名字?答案:明代.沈周6、故事《兼听明,偏听暗》中唐太宗将一位直言进谏的大臣,比喻为“一面镜子”的这位大臣是谁?答案:魏征7、“唐高祖,起义师”下一句是?答案:除隋乱,创国基。
8、《三字经》中的“五行”指的是哪五行?答案:水火木金土9、“称五代,皆有由”的上一句是?答案:梁唐晋,及汉周。
10、“炎宋兴,受周禅。
十八传,南北混。
”十八传是指什么?(A、十八年B十八代)答案B11、“辽与金,皆称帝”下一句是?答案:迨灭辽,宋犹存。
12、汉朝包括哪两个时期?答案:西汉和东汉13、“至元兴,金绪歇”下一句是?答案:有宋世,一同灭。
14、蒙古族“一代天骄”指的是谁?答案:成吉思汗15、“自羲龙,至皇帝”的下一句是?答案:好皇帝,居上世。
16、“传建文,方四祀”中的“四祀”指什么(A、四年B、四代)答案A17、“明太祖,久亲师”下一句是?答案:传建文,方四祀。
18、我国古代历时最长的朝代是哪个朝代?答案:周朝19、“迁北京,永乐嗣”下一句是(迨崇祯,煤山逝。
)20、“莅中国,兼戎狄”下一句是?答案:(九十载,国祚废。
)21、“三国”是指哪三国?答案:魏蜀吴22、“读史者,考实录”下一句是?答案:通古今,若亲目。
23、商汤消灭了谁?答案:夏桀24、谁兼并了六国,统一了全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国家?答案:秦始皇嬴政25、“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中的“菽”指的是()。
A、小米B、高粱C、大豆D、玉米答案:C26、“周辙东,王纲坠”的下一句是?答案:逞干戈,尚游说27“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是谁?答案:陶渊明28、“五霸强,七雄出”的上一句是?答案:始春秋终战国29、“三才者”指的是?答案:天地人30、谁建立了汉朝的基业?答案:汉高祖刘邦31、“光武兴,为东汉”的下一句是?答案:四百年,终于献。
必答题(40道)1“香九龄,能温席”的下一句是?答案:孝于亲,所当执2、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谁?答案:武则天3、“迨至隋,一土宇”的上一句是?答案:不再传,失统绪。
4、“唐高祖,起义师”中的唐高祖是谁?(A、刘邦B、李渊)答案B5、唐伯虎是哪个朝代的大画家?他的老师叫什么名字?答案:明代.沈周6、故事《兼听明,偏听暗》中唐太宗将一位直言进谏的大臣,比喻为“一面镜子”的这位大臣是谁?答案:魏征7、“唐高祖,起义师”下一句是?答案:除隋乱,创国基。
8、《三字经》中的“五行”指的是哪五行?答案:水火木金土9、“称五代,皆有由”的上一句是?答案:梁唐晋,及汉周。
10、“炎宋兴,受周禅。
十八传,南北混。
”十八传是指什么?(A、十八年B十八代)答案B11、“辽与金,皆称帝”下一句是?答案:迨灭辽,宋犹存。
12、汉朝包括哪两个时期?答案:西汉和东汉13、“至元兴,金绪歇”下一句是?答案:有宋世,一同灭。
14、蒙古族“一代天骄”指的是谁?答案:成吉思汗15、“自羲龙,至皇帝”的下一句是?答案:好皇帝,居上世。
16、“传建文,方四祀”中的“四祀”指什么(A、四年B、四代)答案A17、“明太祖,久亲师”下一句是?答案:传建文,方四祀。
18、我国古代历时最长的朝代是哪个朝代?答案:周朝19、“迁北京,永乐嗣”下一句是(迨崇祯,煤山逝。
)20、“莅中国,兼戎狄”下一句是?答案:(九十载,国祚废。
)21、“三国”是指哪三国?答案:魏蜀吴22、“读史者,考实录”下一句是?答案:通古今,若亲目。
23、商汤消灭了谁?答案:夏桀24、谁兼并了六国,统一了全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国家?答案:秦始皇嬴政25、“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中的“菽”指的是()。
A、小米B、高粱C、大豆D、玉米答案:C26、“周辙东,王纲坠”的下一句是?答案:逞干戈,尚游说27“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是谁?答案:陶渊明28、“五霸强,七雄出”的上一句是?答案:始春秋终战国29、“三才者”指的是?答案:天地人30、谁建立了汉朝的基业?答案:汉高祖刘邦31、“光武兴,为东汉”的下一句是?答案:四百年,终于献。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三字经的作者是谁?A. 王羲之B. 张献忠C. 王勃D. 程颢答案:D. 程颢2. 三字经是中国哪个朝代的作品?A. 明朝B. 元朝C. 清朝D. 宋朝答案:D. 宋朝3. 以下哪句话出现在三字经中?A. “为人莫做会使愚”B. “知足不辱贫贱”C. “读书破万卷”D. “海内存知己”答案:B. “知足不辱贫贱”4. 三字经是用什么样的文体写成的?A. 诗歌B. 小说C. 散文D. 论文答案:A. 诗歌5. 以下哪个词句没有出现在三字经中?A. “仁者爱人”B. “礼尚往来”C. “世上没有后悔药”D. “勿以恶小而为之”答案:C. “世上没有后悔药”二、填空题1. 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____。
”答案:善2. 三字经中写道,“读圣贤书,明明白____。
”答案:真3. 三字经中写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____之惰。
”答案:师4. 三字经中写道,“出则事公,入则_____。
”答案:谦5. 三字经中写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的下一句是“_____动不如动。
”答案:唯三、简答题1. 简述三字经的教育意义。
答案:三字经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儿童启蒙读物,它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诗歌的形式,传授了有关道德、伦理和人生哲理的知识。
它强调了人们应该秉持的价值观,如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忠诚友善等。
三字经不仅在古代起到了培养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和学习能力的作用,也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来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三字经为什么被广泛传颂和使用?答案:三字经以其简短、通俗易懂的形式,将复杂的思想和道德观念浓缩成短短的三字一句,方便记忆和传颂。
它的语言简练、押韵明快,容易被儿童接受和理解。
此外,三字经的内容丰富,涵盖了人际关系、社会道德、学习方法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使其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教育意义。
3. 你认为三字经对现代社会仍然有参考价值吗?为什么?答案:我认为三字经在现代社会仍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字经》知识竞赛试题参考《三字经》知识竞赛试题参考(一)、背诵每个代表团由评委老师现场指定一位同学背诵《三字经》一段(每段10句60字),具体背诵哪一段,现场抽签。
本环节满分25分,评委老师根据学生背诵效果好坏酌情给分。
备选试题1、子不学,非所宜――弟于长,宜先知。
2、九族者,序宗亲――婿妇翁,三党名。
3、论语者,二十篇――今单行,本元晦。
4、赢秦氏,始兼并――为南朝,都金陵。
5、凡正史,廿四部――载治乱,知兴衰。
6、犬守夜,鸡司晨――我教子,唯一经。
(二)、解释每个代表团由评委老师现场指定一位同学解释《三字经》一段(每段2句12字),具体解释哪一段,现场抽签。
本环节满分25分,评委老师根据学生解释准确度酌情给分。
备选试题1、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2、凡学者,宜兼通。
冀圣教,振民风。
3、口而诵,心而帷。
朝于斯,夕于斯。
4、幼习业,壮致身。
上匡民,下利民。
5、犬守夜,鸡司晨。
苟不学,曷为人。
6、人遗子,金满嬴。
我教子,惟一经。
(三)、讲故事每个代表团推选一位同学讲述《三字经》典故一个,具体解释哪一个,现场抽签(先抽签选定题目后推举选手)。
本环节满分25分,评委老师根据学生讲述故事的要素是否完整、普通话准确度、是否有文采等酌情给分。
备选试题1、头悬梁2、锥刺股3、囊萤4、映雪5、负薪6、挂角(四)谈体会每个代表团推选一位同学讲述学习《三字经》的体会。
本环节满分25分,评委老师根据学生所谈内容的现实意义、中心是否集中、普通话准确度、是否声情并茂等酌情给分。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人之初”下一句是什么?A. 性本恶B. 性本善C. 天之道D. 天下之达道答案:B. 性本善2. “性相近”下一句是什么?A. 习相远B. 习相近C. 寄相远D. 寄相近答案:C. 寄相远3. “苟不教”下一句是什么?A. 性乃迁B. 性难移C. 性之善D. 性命徒答案:B. 性难移4. “乱而教”下一句是什么?A. 乱而强B. 乱而悲C. 乱而治D. 乱而武答案:C. 乱而治5. “传之道”下一句是什么?A. 起于庸B. 在中育C. 在下育D. 起于放答案:B. 在中育二、填空题1. 人之初,性本(1)。
答案:善2. 性相近,(2)相远。
答案:习(寄)3. 苟不(3),性乃难转。
答案:教4. 人之(4),其犹(5),如(6)之于四时也。
答案:性(心),稼(田)5. 唯(7)之难(8),不在(9)成也。
答案:师,教(学)三、简答题1. 三字经的作者是谁?简要介绍一下。
答案:三字经的作者是王守仁(1472-1528年),字伯安,号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
他通过这本简明的教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人的本性善良、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治国安邦的道理,对于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三字经主要讲述了哪些内容?答案:三字经主要讲述了人的本性善良、教育的重要性和治国安邦的道理。
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人的初生性善、性相近而习相远的思想,强调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培养德才的重要作用。
同时,三字经还介绍了治国安邦的道理,指出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繁荣需要有良好的教育制度和治理方式。
四、作文题请根据你对三字经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谈你对教育的看法。
(根据题目的要求,这里给出一个作文的格式示例)作文:教育与未来教育是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基石,也是塑造未来的关键因素。
在我看来,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品德和创新能力。
只有通过全面的教育,我们才能真正迎接未来的挑战。
四年级国学经典之《新三字经》竞赛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记忆大闯关,我会填。
(每空3分。
)
1、,秋水长,和风吹,。
2、天行健,,生我材,。
3、燃红烛,,,育桃李。
4、成于勤,,荒于嬉,。
5、,安思危,,利思义。
6、明人伦,,家道昌,。
7、,悖情理,,法不依。
8、,是三友,,不分手。
9、将相和,,家庭和,。
10、,忌野蛮,,忌傲慢。
二、是非,我会辨。
(每题10分。
)
1、《三字经》的港澳台是我国香港、澳门、烟台。
()
2、“水至清,则无鱼。
”告诉我们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
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
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
三、问题关,难不倒我。
(20分)
你读了《新三字经》里的“对长辈,忌无礼,凡出言,用敬语。
”你知道怎么做吗?。
三字经知识竞赛《三字经》中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
(16分)
1、“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是每个人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彼此之间的差异不大。
()
2、《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谦让。
()
3、幼不学,老何为?是说:小时候不努力学习,长大了能有什么作为呢?()
4.“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意思是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曾经三次搬家,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气得剪断了织布机上织了一半的布,让孟子知道半途而废将一事无成。
()
5、“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的后一句是“子不学”。
()
6、子不学,非所宜。
是说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非常因该的。
()
7、《小学》这部书的作者是曾子。
()
8、1.父子恩,夫妇从的意思是儿女要报答父母的恩情,妻子要顺从自己的丈夫。
()
二、连一连(34分)
为学者明句读凡训蒙又要说明应在哪里停顿
小学终须讲究明句读《论语》、《孟子》、《大学》
详训诂至四书详训诂要详细解释字词的意义
凡训蒙必有初至四书凡是教小孩子读书的
夫妇从友与朋这十种大义,人们应当遵守
兄则友臣则忠哥哥对弟弟友爱,弟弟对哥哥恭敬
长幼序人所同长辈和晚辈之间要尊卑有序,朋友之间要守信用
君则敬父子恩儿女要报答父母的恩情,妻子要顺从丈夫
此十义弟则恭君主对臣子敬重,臣子对君主忠诚
三、选择题(40分)
1.冬天替父亲暖被窝的是()
A 李白
B 黄香
C 曾参
2.按数学所说:“下()右()左()上()
A东 B 南 C 西 D 北
3.四季正确排序是()
A 春夏冬秋B春夏秋冬
4.三才者指的是()。
A 天地人
B 日月星
C 君臣义
5、三字经中“玉不琢,不成器”中的“器”字的意思是()
A、乐器
B、精美
C、才
6、《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位母亲为了让儿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竟然三次搬家。
()
A 孟子的母亲
B 老子的母亲
C 孔子的母亲
7、.《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个人很会教育子女,五个子女长大后都很有出息。
()
A 黄香
B 曾参
C 窦禹钧
8、“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中的“菽”指的是()。
A、小米
B、高粱
C、大豆
D、玉米
9、“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中的“豕”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