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24
慢性肾衰就是尿毒症吗慢性肾衰和尿毒症都是由于肾脏出现问题而造成的两种疾病,但是慢性肾衰竭没有尿毒症严重。
如果处在慢性肾衰竭阶段没有进行治疗和护理,很容易让病情加重并变为晚期的尿毒症。
那么,慢性肾衰竭就是尿毒症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具体分析两种疾病症状的不同之处。
肾衰竭的临床表现有:1、低血糖:肾衰时肾脏无法有效地灭活体内胰岛素时,有些原本血糖较高的糖尿病患者就会出现低血糖症状。
2、骨折:肾衰导致产生调节钙、磷代谢的活性维生素D3降低,病人易骨折。
3、贫血:肾衰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降低,患者会产生浑身乏力等贫血症状。
4、心衰:肾衰时患者体内的毒素及酸中毒抑制了心肌细胞的收缩与舒张能力从而诱发心衰。
5、流鼻血:肾衰导致机体凝血功能减退,引起患者经常流鼻血。
尿毒症患者会有的症状有:(1)脸色发黄或发白。
这种症状是由贫血引起的,肾功能受损常常伴随贫血,但贫血的发展是非常缓慢的,一段时间内反差不会太大,常常引不起患者的足够重视。
(2)尿量减少。
出现这种症状是因为肾脏滤过功能下降,部分患者会出现尿量减少,也有一部分患者尿量正常,但是随尿液排出体外的毒素减少,所以不能完全依据尿量的多少来判断肾功能的好坏。
(3)浮肿。
这是一个比较容易察觉的尿毒症早期症状,是因为肾脏不能及时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所致。
早期仅有足踝和眼睑浮肿,进一步发展为持续性或全身浮肿,这时患者已进入尿毒症期。
(4)消化系统症状是尿毒症最早期、最常见的症状。
主要表现为胃口不好、味觉障碍、恶心呕吐等,少数情况下可伴有腹泻、腹胀和便秘关于慢性肾衰就是尿毒症吗这个问题,现在大家应该都清楚是怎么回事了吧。
慢性肾衰和尿毒症的出现都是因为病发前没有认识到肾脏器官的重要性,到了晚期肾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所以,我们身体的所有器官都应该引起重视。
慢性肾衰竭分期标准第一阶段,GFR≥90ml/min/1.73m²,正常肾功能,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但可能存在潜在的肾脏损伤。
此时应积极预防和控制慢性肾脏病的发展,包括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第二阶段,GFR 60-89ml/min/1.73m²,轻度肾功能损害,患者可能出现轻微蛋白尿、血尿等症状,但肾功能尚未受到明显影响。
治疗重点是积极干预潜在的肾脏病因,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第三阶段,GFR 30-59ml/min/1.73m²,中度肾功能损害,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蛋白尿、血尿、水肿等症状,肾小球滤过率已经明显下降。
此时应积极控制高血压、血糖,限制蛋白质和钠的摄入,延缓疾病进展。
第四阶段,GFR 15-29ml/min/1.73m²,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出现严重的水肿、高血压、贫血等临床表现,需要进行肾替代治疗,如透析或肾移植。
第五阶段,GFR<15ml/min/1.73m²,肾衰竭,患者出现严重的尿毒症症状,需要进行长期透析治疗或肾移植。
在慢性肾衰竭的治疗过程中,除了根据分期标准进行相应的治疗外,还需要重视饮食调理、合理用药、规范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干预措施。
同时,患者和家属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积极配合各项检查和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树立信心,共同抗击慢性肾衰竭这一顽强的疾病。
总之,慢性肾衰竭分期标准是临床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的重要依据,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希望通过对慢性肾衰竭分期标准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有效管理疾病,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为什么会出现慢性肾衰竭我们知道慢性的肾衰竭其实是生活中因为许多原因导致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出现这样的症状不管是初期还是晚期都必须非常的注意,并且要及时治疗。
但是在准备接受治疗的同时我们还要深刻的了解,什么是慢性肾衰竭?为什么会出现慢性肾衰竭,它的原因又是什么?1.出现慢性肾衰竭的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已经出现了长期的慢性肾脏病变现象,再加上症状开始慢慢恶化导致肾衰竭,其中最主要主要的原因就是存在各种原发性的肾小球肾炎,它们的链球菌受到感染后从慢性肾结石慢慢转化成更严重的肾炎、膜增殖性肾炎、急进性肾炎等等。
还有另一种原因是会有一些其它系统性的疾病也会直接导致发生肾病,出现我们所说的慢性肾衰竭,比如糖尿病肾病,痛风和长期的高血压。
2.发生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肾小动脉出现硬化或者因为平时不合理的服用了不恰当的解热镇痛口服药,过多的接触了工业化的重金属和化学物质材料,吸入身体里,导致身体的肾部出现病变和衰竭。
3.慢性肾衰竭有的是因为肾脏受到到了损伤,主要是肾小球受到了大面积损害,还有的是因为肾间质小管发生了严重的病变导致肾衰竭,抑制了肾血管的正常工作,导致出现病变和突出,所以出现肾衰竭一定要去医院查明具体原因,进行有针对的治疗或者服药,不要盲目的自行解决。
4.促使慢性肾衰竭肾功能退化的原因,还可能是因为遇到了一些不可逆性的因素,比如感染或者药物性造成肾损害,新陈代谢太慢致中毒,身体脱水,低血压频繁等等。
5.有一种情况是肾脏出现的自身问题,一般这种情况发生率较高,比如又很多肾病综合起来的问题,或者一直就有一些慢性间质性肾炎的疾病,综合起来就会导致慢性肾衰竭,但是这种情况平时难发现,一定要做全身检查才可查出。
6.因为肾脏自身的组织发生病变导致慢性肾衰竭,由于自身先天性遗传的问题或者感染再或者因为平时生活习惯的问题,导致了肾脏自身组织病变而变成慢性肾衰竭,如果查到,一定要尽早接受针对性的专业治疗。
慢性肾衰的分期标准慢性肾衰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慢性肾衰的治疗和管理,了解其分期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肾病协会(ISN)联合制定了慢性肾衰的分期标准,以便医生和患者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慢性肾衰的分期标准主要依据肾小球滤过率(GFR)进行划分。
GFR是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肾脏对废物和毒素的清除能力。
根据GFR值的不同,慢性肾衰被分为五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GFR≥90ml/min,这个阶段被称为肾功能正常,通常不会出现临床症状,但在这个阶段就应该开始重视肾脏健康,采取预防措施,避免肾脏功能进一步恶化。
第二阶段是GFR为60-89ml/min,这个阶段被称为轻度肾功能减退,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尿蛋白,但一般不会有其他症状。
第三阶段是GFR为30-59ml/min,这个阶段被称为中度肾功能减退,患者可能会出现贫血、骨质疏松等症状,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第四阶段是GFR为15-29ml/min,这个阶段被称为重度肾功能减退,患者需要进行透析治疗或肾移植,以维持生命。
第五阶段是GFR<15ml/min,这个阶段被称为肾衰竭,患者需要长期透析治疗或肾移植,生活质量严重受损。
除了GFR值,慢性肾衰的分期还可以根据尿蛋白排泄量、肾小管功能和肾脏结构等指标进行评估。
这些指标的综合评估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总的来说,慢性肾衰的分期标准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管理非常重要。
医生和患者应该了解这些分期标准,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加强对慢性肾衰的预防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提高公众对肾脏健康的重视程度,减少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生率。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有效减少慢性肾衰给患者和社会带来的负担。
慢性肾衰竭的名词解释慢性肾衰竭(ChronicKidneyDisease,简称CKD)是一种慢性、可逆的逐渐性肾功能受损的疾病,最终造成肾功能完全失去,即肾小管衰竭,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节拍。
CKD是一个系统性疾病,它不仅影响肾脏,而且影响很多其他系统,如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新陈代谢系统等。
CKD可通过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毒素等指标来诊断。
影响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糖尿病、家族遗传因素、肾脏病毒感染和肾脏疾病,如肾功能损害、肾结石、肾小球硬化症、肾脏损伤导致的肾小球坏死等。
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导致CKD最常见的原因,占据总体发病率的50%以上,其余的原因发病率都不超过10%。
慢性肾衰竭的症状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具体的症状主要取决于慢性肾衰竭的消耗体质,其中常见的症状有水肿、头晕、乏力,血液分析显示血钾和尿素氮高,尿液就会变深,尿量会减少,并伴有蛋白尿,也可能伴随着其他症状,如血尿、高血压、淋巴水肿、神经症状等。
在严重以后,慢性肾衰竭患者多发生低血容量、贫血、循环衰竭等症状。
慢性肾衰竭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控制病情,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的治疗手段有药物治疗(如ACE-I/ARB、血糖降解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抗氧化剂等)、补液治疗、膳食治疗、运动调节治疗等。
此外,在治疗中,还要定期监测血清尿液、血压、血糖等肾功能尿常规、毒物学等指标,以早期发现病情变化。
慢性肾衰竭患者如果肾功能受损到达治疗无效的晚期,最终将衰竭至肾小管衰竭,可以通过血液透析技术、肾移植或其他病理治疗等方法来治疗,以保护肾脏的功能和稳定患者的病情。
总之,慢性肾衰竭是一种慢性而可逆的系统性疾病,它的发病主要原因是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肾脏病毒感染和肾脏疾病。
随着慢性肾衰竭的发展,毒物学指标发生改变,其特征表现为水肿、头晕、乏力,血钾和尿素氮高,尿液变深,蛋白尿等症状,治疗目标是控制病情,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中医慢性肾衰的概念慢性肾衰是指肾功能逐渐减退并逐渐恶化的一种疾病。
在中医学中,慢性肾衰又称为“肾虚衰”、“肾阳虚”或“肾阴虚”,它是由于肾脏本身功能失调或肾气耗损引起的。
中医学将肾脏视为人体的根本之源,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根、水液之源。
肾脏主管育生、生长、水液代谢等功能,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精神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肾脏的主要功能有藏精育水、司骨髓生、生发、壮腰膝、充髓养神等。
慢性肾衰的病因有多种,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结石等。
虽然慢性肾衰在病因和病理过程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会导致肾脏功能逐渐下降。
中医认为,慢性肾衰主要表现为肾功能衰退、全身症状和经络症状。
在肾功能方面,主要有尿量减少、尿液异常、氮质代谢产物累积、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等;在全身症状方面,主要有乏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在经络症状方面,主要有腰膝酸软、四肢乏力、夜尿增多、面色苍白等。
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的原则是以调补肾脏为主,并根据病情采取辨证施治。
治疗的方法包括中药内服和外治、针灸、推拿、气功等。
中药治疗方面,常用的中药有补肾壮阳的药物,如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等。
这些药物能补肾脏,温阳固精,滋养肾阴,增强肾脏功能。
此外,还可以根据个体情况,针对肾阳虚或肾阴虚选用不同的药物。
针灸疗法在治疗慢性肾衰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经常采取的穴位有肾俞、膀胱俞、腰阳关、关元、足三里等,针灸能够调整肾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在治疗过程中,中医还注重调整患者的生活习惯。
一方面,应避免过度劳累,尤其是腰膝过度用力;另一方面,要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食用滋阴补肾的食物。
中医治疗慢性肾衰是综合调理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
患者同时还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此外,定期复查肾功能指标,了解病情变化,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治疗慢性肾衰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不能替代西医的药物治疗和透析治疗。
慢性肾衰的名词解释慢性肾衰(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由多种慢性病因所致的肾功能进行性损害和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持续减低,导致一系列肾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疾病。
首先,在慢性肾衰中,肾小球滤过率逐渐下降,即肾小球滤过的血液量减少,导致排除废物和水分的功能减弱。
这可能是由于肾脏结构的损伤或功能异常所致。
随着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患者体内产生的废物和毒素会逐渐累积,而无法有效地排泄掉。
此外,由于逐渐降低的滤过率,肾脏水分和电解质平衡受到干扰,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和电解质紊乱。
其次,在慢性肾衰中,肾脏的结构和功能也会发生改变。
由于慢性肾脏病,肾脏的小管和间质可能会发生纤维化和萎缩,导致肾脏的排泄功能进一步受损。
肾脏的结构改变还可能导致肾小球的炎症和纤维化,使其更易于发生进一步的损害。
慢性肾衰还会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表现。
一方面,患者可能出现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下降、贫血等非特异性症状。
另一方面,肾脏功能受损可导致水分潴留、高血压、负氮平衡等特异性临床表现。
此外,由于肾功能减退,患者还可能出现骨质疏松、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
CKD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肾小管疾病、肾小球疾病、慢性肾盂肾炎、遗传性肾病等。
然而,大多数慢性肾衰的病因仍然不明确,被称为特发性肾脏疾病。
治疗慢性肾衰的方法包括保护肾功能、控制病情进展以及补充肾功能。
保护肾功能的方法包括控制血压、控制血糖、限制蛋白质摄入等。
控制病情进展的方法包括减少肾脏负担、纠正代谢异常、防治感染等。
补充肾功能的方法包括透析和肾移植等。
总之,慢性肾衰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进行性损害和肾小球滤过率持续下降的疾病。
它涉及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导致废物和毒素的累积、水分潴留和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在治疗方面,保护肾功能、控制病情进展和补充肾功能是常用的方法。
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 CRF) 为各种慢性肾脏病持续进展的共同结局。
它是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失衡和全身各系统症状为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我国慢性肾衰竭发病率约为100/百万人口,男女发病率分别占55% 和45 %,高发年龄为40 一50岁。
【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一)定义和分期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 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的GFR下降(<60m1/min) 超过3个月,称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
表5-13-1 ff性肾脏橢分期皿世破分期特征GFR[ml/(Ein ' 1 + 73 m f)]肪諳昌标-捨擁1GF11正就或”冉>9()CKD厚泊;缓解症状;像护丹功能2GKR轻度降低60-爵评怙*延讓CKP进展卡降低3D(心血衙病) 凤险3a CM(轻到中度降低3b CFK中劉重虔降低30-44延缓CKD进般就平估、涪疗并塩症斗15 -295ESRD<15或ifi析知岀現厢涨症,柿矗时替代治疗目前国际公认的慢性肾脏病分期依据美国肾脏基金会制定的指南分为1〜5期,见表5-13-1 o该分期方法将GFR E常A 90ml/min)的慢性肾脏病称为CKD1期,其目的是为了早期识别和防治CKD同时将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 ESRD的诊断放宽到GFR<15 ml/min ,有助于晚期CRF的及时诊治。
应当指出,单纯GFR轻度下降(6015〜2989m1/min)而无肾损害其他表现者,不能认为存在CKD;只有当GFR<60m1/min寸,才可按CKD3期对待。
同时,慢性肾脏病的病因分类和白蛋白尿分级对肾脏预后和死亡率也有密切关系,需加以重视。
慢性肾衰(尿毒症)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肾脏病导致肾脏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
慢性肾衰的终末期即为人们常说的尿毒症。
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晚期的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入终末阶段时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所组成的综合征。
一、临床表现 水、电解质、酸碱代谢紊乱 以代谢性酸中毒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最为常见。
(1) 代谢性酸中毒慢性肾衰尿毒症期时人体代谢的酸性产物如磷酸、硫酸等物质因肾的排泄障碍而潴留,可发生“尿毒症性酸中毒”。
轻度慢性酸中毒时,多数患者症状较少,但如动脉血HCO3<15 mmol/L,则可出现明显食欲不振、呕吐、虚弱无力、呼吸深长等。
(2) 水钠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水钠潴留,或低血容量和低钠血症。
肾功能不全时,肾脏对钠负荷过多或容量过多的适应能力逐渐下降。
尿毒症的患者如不适当地限制水分,可导致容量负荷过度,常见不同程度的皮下水肿(眼睑、双下肢)或/和体腔积液(胸腔、腹腔),此时易出现血压升高、左心功能不全(表现为胸闷、活动耐量下降甚至夜间不能平卧)和脑水肿。
另一方面,当患者尿量不少,而又过度限制水分,或并发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时,又容易导致脱水。
临床上以容量负荷过多较为常见,因此尿毒症的病人在平时应注意适当控制水的摄入(除饮水外还包括汤、稀饭、水果等含水多的食物),诊疗过程中应避免过多补液,以防发生心衰肺水肿。
(3) 钾代谢紊乱:当GFR降至20-25ml/min或更低时,肾脏排钾能力逐渐下降,此时易于出现高钾血症;尤其当钾摄入过多、酸中毒、感染、创伤、消化道出血等情况发生时,更易出现高钾血症。
严重高钾血症(血清钾>6.5mmol/L)有一定危险,需及时治疗抢救(见高钾血症的处理)。
有时由于钾摄入不足、胃肠道丢失过多、应用排钾利尿剂等因素,也可出现低钾血症。
临床较多见的是高钾血症,因此尿毒症患者应严格限制含钾高的食物的摄入,并应定期复查血钾。
慢性肾衰竭诊断标准慢性肾衰竭(chronic kidney failure)是指肾功能逐渐减退至不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
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肾功能的异常,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测定,GFR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其减低是慢性肾衰竭的主要表现之一。
根据GFR的不同水平,可以将慢性肾衰竭分为5期,其中GFR小于15ml/min/1.73m²时为末期肾病。
2. 尿液检查,包括尿蛋白定性与定量、尿红细胞、尿白细胞等指标。
尿蛋白定性与定量的增加是肾小球疾病的主要表现之一,也是慢性肾衰竭的诊断依据之一。
3. 血液检查,包括血肌酐、血尿素氮、血钾、血磷等指标。
血肌酐和血尿素氮的升高是肾功能减退的主要表现,也是慢性肾衰竭的诊断依据之一。
4. 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MRI等检查,可以帮助评估肾脏的形态和结构,发现肾脏的病变情况。
5. 病史和临床表现,包括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等。
慢性肾衰竭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贫血、高血压、水肿、尿量减少等。
在进行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个方面的指标和信息,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判断。
同时,还需要排除其他引起肾功能减退的疾病,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管间质性疾病等。
总之,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运用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手段,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判断。
只有准确诊断,才能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慢性肾衰竭的诊断,医生需要认真对待,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共同抗击慢性肾衰竭这一顽强的疾病。
慢性肾衰竭的名词解释
慢性肾衰竭是一种危及患者生命的慢性病,主要是由于肾脏功能受损,致排出尿液中的液、晶胱氨酸、尿酸等微物失衡而致的一系列病症。
慢性肾衰竭要比急性衰竭重得多,因它可以期影肾脏功能,致症出及持恶化。
慢性肾衰竭可以分四段:第一段是在肾功能前的段,慢性病(CKD);第二段是在 GFR少到 60%的段;第三段是 GFR少 45%的段;第四段
是 GFR少 15%-29%的段。
慢性肾衰竭可能有多原因,包括多病(如糖尿病、高血)、肾感染、外、毒素暴露和先天性常等。
然而,大多情下,病因不明。
多研究指出,多慢性病患者的病因性因素而引起,有助於我了解怎才能病患者的治生更大的影。
慢性肾衰竭的治方法急性衰竭的大致相同,但是需要期的和管理,特是第三、四段需要行血和尿酸水平的。
目前,治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方法有:
1. 保:主要包括控制血糖水平、保血定、充水分、理病毒感染、整物等;
2.制症:包括充缺乏的物和生素,尤其是在第三、四段重要;
3.液透析法:是治慢性肾衰竭的重要方法,可以患者的液和代物定期行清除和。
4.移植:在慢性肾衰竭的第四段,移植是相有效的治措施;
慢性肾衰竭不影患者的生活量,而且多器官造成害,特是心血管
系和神系。
我必慢性肾衰竭患者和家庭的影提出更多注意,因它是一不可逆的疾病。
因此,在慢性肾衰竭,患者改生活方式和食,避免自身肾生多害,接受治,以病情和改善生活量。
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诊疗指南(内容清晰)慢性肾衰竭(CRF)是一种由慢性肾脏病引起的综合征,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
它可分为四个阶段,即肾功能代偿期、肾功能失代偿期、肾功能衰竭期和尿毒症期。
CRF的病因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肾血管病变和遗传性肾病。
在发达国家,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是CRF的主要病因,而在发展中国家,这两种疾病位居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之后。
老年CRF的病因中,双侧肾动脉狭窄或闭塞所引起的“缺血性肾病”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附录中的慢性肾脏病(CKD)分期方法是由晚近XXX专家组提出的。
CKD和CRF的含义有相当大的重叠,但CKD的范围更广,而CRF主要代表CKD患者中的GFR下降的那一部分群体。
肾功能代偿期、肾功能失代偿期、肾功能衰竭期和尿毒症期是CRF的四个阶段。
根据表48-1,这些阶段可以根据肌酐清除率和血肌酐水平来分期。
肌酐分子量为113,血肌酐的单位互换系数为0.0113或88.5.CRF的症状和体征取决于疾病的阶段和病因。
在早期阶段,可能没有任何症状。
但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疲劳、贫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水肿、高血压等症状。
在晚期阶段,尿毒症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其他系统的症状和并发症。
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当肾功能急速恶化未能反映出急性肾衰演变的特点时,称其为“慢性肾衰急性加重”(acute n of CRF)。
治疗方案与原则】一、延缓或逆转早中期慢性肾衰进展的对策:为了防止CRF的发生,需要对已有的肾脏疾患或可能引起肾损害的疾患(如糖尿病、高血压病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这被称为初级预防(primary n)。
对于轻、中度CRF,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以延缓、停止或逆转CRF的进展,防止尿毒症的发生,这被称为二级预防(secondary n)。
二级预防的基本对策包括:1.坚持病因治疗:如对高血压病、糖尿病肾病、肾小球肾炎等坚持长期合理治疗。
第十一章慢性肾衰竭【学习纲要】1.了解慢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掌握其分期、典型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熟悉慢性肾衰竭的病理生理和改变,各种临床症状产生的原理。
3.了解慢性肾衰竭的病因、鉴别诊断、透析疗法和肾移植的原理与适应症。
【多选题】(A1,A2,A3,A4,B1)A1型题(最佳选择肯定型)每道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引导句为肯定陈述,在答题时,只许从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作为正确答案。
1.下列哪项是慢肾衰最早和最突出的临床表现?A. 胃肠道表现B. 精神神经系统表现C. 心血管系统表现D. 呼吸系统表现E. 代谢性酸中毒2.下列哪项是慢肾衰最常见的死因?A. 心血管疾病B. 高钾血症C. 代谢性酸中毒D. 贫血E. 感染3.在大部分慢性肾脏疾病肾功能不全时,高血压的主要原因是:A. 血浆肾素活性增高B. 钠水潴留C. 前列腺素分泌减少D. 儿茶酚胺分泌过多E. 血管舒缓素分泌减少4.慢肾衰患者必具有的临床表现是:A. 大呼吸B. 抽搐C. 高血压D. 贫血E. 水肿5.慢肾衰患者贫血最主要的原因是?A. 失血B. 红细胞生成素缺乏C. 胍类抑制红细胞生长D. 缺铁E. 低蛋白6.我国引起慢性肾衰竭常见的病因是?A. 糖尿病肾病B. 慢性肾小球肾炎C. 高血压肾病D. 梗阻性肾病E. 多囊肾7.国外引起慢性肾衰竭常见的病因是?A. 糖尿病肾病B. 慢性肾小球肾炎C. 高血压肾病D. 梗阻性肾病E. 多囊肾8.血管紧张素Ⅱ在肾衰进行性恶化中的作用是:A. 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引起肾小球肥大B. 减少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C. 参与了细胞外基质降解D. 减少肾小球的通透性E. 减少蛋白尿9.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常有以下改变:A. 代谢性碱中毒B. 高血钙C. 高钾血症D. 低磷血症E. 以上都不是10.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常有:A. 高血压B. 白细胞增高C. 呼吸浅快D. 高胆固醇血症E. 以上都不是11.关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水负荷过多所致心力衰竭,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A. 大剂量利尿剂B. 饱和量洋地黄类药物C. 低盐和控制水的摄入D. 血液或腹膜透析E. 血管扩张药物12.尿毒症高钾血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A. 输入5%碳酸氢钠B. 静脉注射钙剂C. 输入50%葡萄糖加胰岛素D. 进行血液透析E. 口服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13.尿毒症患者,化验结果如下,哪项结果提示应做紧急处理?A. 血肌酐1430μmol/LB. HCO3-13mmol/LC. 血清钾7.3mmol/LD. 血清钙1.9mmol/LE. 血红蛋白60g/L14.慢性肾炎氮质血症患者,出现以下哪项改变即可诊断为肾衰竭期?A. 贫血B. 尿比重1.010C. 代谢性酸中毒D. 夜尿增多E. 肌酐清除率是正常值的30%15.35岁女性患者,患慢性肾炎3年,间有头晕,脸色较苍白,但临床上仍未出现肾功能不全,说明:A.肾小球病理改变发生逆转B.“健存”肾单位尚有一定数量C.肾小管排泌功能尚末受影响D.肾小球滤过率尚末受影响E.以上都不是16.42岁男性患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2年,7天来尿量明显减少,强心利尿效果不佳,血压190/120mmHg,血肌酐987μmol/L,尿素氮25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3mmol/L,给予5%碳酸氢钠100ml静滴后,出现呼吸困难,心率达140次/分,双肺底部有少许中细湿罗音,此时治疗最好选择哪项?A.改用口服苏打片B.加强利尿C.改用乳酸钠D.紧急血液透析E.给予静脉补钙17.32岁男性患者,诊断为慢肾衰尿毒症,患者下列哪项表现主要是内分泌功能障碍引起?A. 贫血B. 皮肤搔痒C. 心包摩擦音D. 高钾血症E. 代谢性酸中毒18.50岁男性患者,蛋白尿10年,近2年来出现水肿,血压持续升高,180/105mmHg,血肌酐654μmol/L,尿蛋白1.9g/d,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主要是:A. 原发性高血压B.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C. 水钠潴留D. 缓激肽作用降低E. 嗜铬细胞瘤19.下列哪项对诊断慢性肾衰竭时水、电解质紊乱最有意义?A. 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磷、低血钙B. 代谢性酸中毒、高血磷、低血钙C. 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磷、高血钙D. 代谢性碱中毒、高血磷、低血钙E. 代谢性碱中毒、低血磷、高血钙20.慢肾衰尿毒症最理想的治疗是?A. 利尿剂B. 腹膜透析C. 血液透析D. 肾移植E. 优质低蛋白饮食21.关于肾性骨营养不良的早期诊断,下列哪项最有价值?A. 骨X线片B. 骨活检C. 骨痛D. 自发性骨折E. PTH22.防治肾性骨营养不良最好采用:A. 限磷饮食B. 口服碳酸钙C. 氢氧化铝凝胶D. 醋酸钙E. 骨化三醇23.患者男性,32岁,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反复出现心力衰竭,下列哪项是其病因?A. 钠潴留B. 水潴留C. 高血压D. 尿毒症心肌病E. 以上都可能24.42岁女性患者,反复水肿、蛋白尿3年,恶心厌食、少尿1周,血压160/100mmHg,脉搏54次/分,血红蛋白62g/L,CO2CP13mmol/L,血肌酐1124μmol/L,入院半小时突然心脏骤停,最可能的原因是:A.急性心肌梗死B.脑出血C.高钾血症D.高磷血症E.酸中毒25.35岁女性患者,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血压160/90mmHg, 无水肿,内生肌酐清除率10ml/min,Hb 70g/L,最佳的饮食是:A. 低盐饮食B. 动物高蛋白高钙饮食C. 植物油与植物低蛋白饮食D. 低磷优质低蛋白饮食E. 高钙饮食26.36岁男性患者,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1年,恶心、呕吐,无尿4天,血肌酐1458μmol/L,K+7.2mmol/L 下列哪项措施可降低体内总钾水平?A. 呋塞米60mg静注B. 碳酸氢钠静滴C. 葡萄糖酸钙静注D. 胰岛素加葡萄糖静滴E. 血液透析27.30岁男性患者,发热,咽痛5天,恶心、呕吐,少尿,厌食,头晕2天,血压180/100mmHg,血肌酐984 μmol/L,血红蛋白65g/L,血糖5.1mmol/L,B超示两肾缩小,最合适的诊断是:A. 急性肾衰竭B. 急性肾小球肾炎C.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D. 慢性肾衰竭急性加剧E. 以上都不是28.29岁男性患者,反复水肿、蛋白尿2年,血压180/110mmHg,血肌酐901μ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3mmol/L,血k+ 6. 7mmol/L,Na + 130mmol/L,Ca2+1.9mmol/L,Hb 62g/L,最佳的治疗是:A.输新鲜血B.静注葡萄糖酸钙C.静滴葡萄糖+胰岛素D.血液透析E.静滴必需氨基酸29.42岁女性患者,因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已透析治疗数月,下列哪个说法是对的?A. 不典型的心衰仅表现为尿量减少或水肿加重B. 血液透析常可纠正患者的出血倾向C. 血液透析也可以改善白细胞吞噬、杀菌能力D. 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比未透析者可能更严重E. 以上都对A2型题(最佳选择题否定型)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引导句为否定陈述,答题时,只许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作为正确答案。
30.患者女性,50岁,糖尿病病史12年,水肿、蛋白尿2年,血压175/100mmHg ,血糖9.3mmol/L,k+ 6.5 mmol/L,血肌酐448μmol/L,哪一种降压药不宜使用?A. 硝酸甘油B. 依钠普利C. 氨氯地平D. 氢氯噻嗪E. 哌唑嗪31.33岁男性患者,夜尿增多、高血压2年,恶心、呕吐、厌食、少尿1周,血肌酐1070μ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0.5ml/min。
关于其内分泌激素的改变下列哪项是不对的?A. 血浆1,25(OH)2D3降低B. 血浆肾素水平正常或升高C. 甲状腺功能降低D. 甲状旁腺素升高E. 红细胞生成素降低32.31岁男性患者,夜尿增多2年,贫血半年,恶心、呕吐,皮下出血7天,血压180/105mmHg,Hb 62g/L,血肌酐804μmol/L,B超示双肾缩小。
拟诊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
下列哪一项不是该患者出血的原因?A. 出血时间延长B. 血小板第3因子的活力下降C. 红细胞生成素减少D. 血小板聚集和粘附能力下降E. 凝血酶消耗过程的障碍33.28岁男性患者,诊断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下列哪一项电解质紊乱是一般不会出现?A. 常见高钾血症B. 血磷常降低C. 血钙常降低D. 代谢性酸中毒E. 常见高镁血症34.45岁男性患者,诊断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无浮肿,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8ml/min,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 对患者要严格限制水钠的摄入B. 控制蛋白质摄入可降低血磷C. 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都可改善患者的贫血D. 患者肌肉是神经肌肉病变E. 患者的贫血是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35.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下列哪一项表现不属肾性骨营养不良?A. 肾性骨软化症B. 肾性骨硬化症C. 肾性骨发育不良D. 纤维囊性骨炎E. 骨质疏松症36.45岁男性患者,反复水肿已5年,进行性贫血1年,BP 175/100mmHg, Hb 65g/L,血肌酐707μmol/L,出现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下列哪项不是常见的特征?A. 感觉神经障碍较运动神经障碍显著B. 神经障碍以远端较近端显著C. 最突出的症状表现为肢端袜套样分布的感觉丧失D. 肌无力亦以远端肌受累较近端肌显著E. 神经肌肉系统症状可通过透析消失或改善37.关于慢性肾衰竭肾贮备能力下降期,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临床上仅有原发肾脏病的表现B. 内生肌酐清除率可轻度降低C. 血二氧化碳结合力轻度降低D. 血肌酐浓度正常E. 血尿素氮浓度正常38.关于慢性肾衰竭时的血液系统的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贫血是必有的症状B. 红细胞生成素减少C. 贫血容易纠正,输新鲜血可使血红蛋白恢复正常D. 血小板功能差,多种凝血因子活性降低E. 白细胞趋化、吞噬和杀菌的能力减弱39.关于慢性肾功能衰竭伴发心包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可出现血性心包积液B. 心前区可听到心包磨擦音C. 并不罕见,但不会引起心包压塞D. 超声心动图可确诊E. 尿毒症性心包炎是病情危重的表现40.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 红细胞生成素减少B. 血液透析过程失血或频繁的抽血化验C. 肾衰时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D. 尿毒症毒素对骨髓的抑制E. 叶酸过多41.慢性肾衰竭的非透析治疗不包括:A. 低蛋白饮食B. 高钙、高磷饮食C. 必需氨基酸治疗D. 肠道透析E.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A3型题(病历组最佳选择题)下列试题,每组题都有一段共用题干病历描述,然后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与病历有关的问题,每个问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答题时,每道题只许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作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