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20C沥青配合比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06.00 KB
- 文档页数:8
精心整理AC-20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1概述1.1其桩号范围为1.2(1(2(3(4(5(6)《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1.3原材料来源本项目下面层AC-20C沥青砼目标配合比设计试验所采用的集料为凉水石场生产的玄武岩,集料粒径规格分别为9.5-19.0mm、4.75-9.5mm、2.36-4.75mm,机制砂规格S16(0-2.36mm);矿粉为磐石石粉厂生产;消石灰产地图们;沥青采用延边路兴沥青储运站提供的盘锦产SBSI-C类改性沥青。
2原材料试验2.1沥青沥青试验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的要求和方法进行,沥青性能指标试验结果和设计要求见表2-1所列。
SBSI-C类改性沥青沥青试验结果表2-12.22-2 2.32.4果见表2-5由表2-5试验结果可见:矿粉及消石灰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本项目技术要求。
3 AC-20C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和工期安排,本合同段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试验法。
根据本合同使用的矿料和沥青实际情况,以及其他项目的成功经验,拟定三个矿料级配进行试验,以确定各种材料的最佳组成,使之既能满足路面性能要求,又能符合经济性。
3.11)表3-123①AC-20C(方案Ⅰ)马歇尔试验结果表3-2注:1)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170℃,上下浮动±5℃;矿料加热温度为180~200℃;混合料拌和温度为180℃,上下浮动±5℃;击实温度为170~180℃;混合料废弃温度195℃;2)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计算法得到。
②最佳沥青用量确定由表3-2得出的油石比与各项测定指标的关系曲线如图3所示。
比(3-35℃;5、浸水马歇尔试验根据确定的各种矿料比例、级配和最佳油石比进行了马歇尔试件制作,并进行残留稳定度试验,以判断目标配合比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试验结果如表3-4所列。
AC-20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参加试验检测人员一览表目录1概述 (1)2主要设计依据及试验仪器 (1)2.1主要设计依据 (1)2.2主要试验仪器 (1)3设计结论 (1)4设计过程 (2)4.1岩石鉴定 (2)4.2试验用原材料技术性质 (2)4.3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 (6)4.4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 (8)4.5沥青混合料浸水马歇尔试验 (9)AC-20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1概述1.进行原材料各项物理力学指标试验,并判断材料的性能;2.按集料的筛分结果,并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及“设计文件”中对AC-20C 型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围的要求,对其进行矿料组成设计;3.按《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规定,进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确定出最佳沥青用量;4.依据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进行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检测;2主要设计依据及试验仪器2.1主要设计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 G E20-201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JTG F40-2004)2.2主要试验仪器采用的主要试验仪器有:自动针入度仪(SYD-2801F)、烘箱(101-4)、沥青混合料拌和机(SYD-F02-20)、电子天平(HX100001)、车辙试验机(YLDCZ-8S)、轮碾成型机(YLDCX-6)、脱模器(LST-80)、马歇尔自动击实仪(ZYJ-H)、低温延度仪(SYD-4508G)、全自动软化点仪(SYD-2806H)、标准筛(0.075~90mm)、恒温水槽(HWY-501A)等。
3设计结论(1)最终确定的矿料级配组成通过毛体积相对密度、VV、VMA、VFA、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等技术指标进行筛选,最终确定级配组成见表1。
表1 级配组成(2)马歇尔法确定最佳油石比为4.35%(折算最佳沥青用量为4.2%),结果见表2、3。
检验报告样品名称:AC-20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委托单位:工程名称:报告日期:检测编号:****************检测有限公司检测报告第1页,共6页1材料 第2页,共6页1.1沥青材料AC-20C 采用70#沥青。
其主要实测性能指标如表1。
表1 70#沥青的基本性能1.2集料筛分AC-20C 混合料的集料采用洁净、干燥、表面粗糙的碎石。
碎石规格有:5-10、10-20,细集料采用0-5机制砂,矿粉采用细磨石灰石粉。
各种集料的颗粒组成见表2。
表2 各种集料的颗粒组成1.3集料性能实测上述集料的各种性能见表3。
2 AC-20C沥青混合料设计第3页,共6页2.1级配及配合比根据级配要求,由表2中各种集料的颗粒组成设计出矿料合成级配见表4,合成级配通过率如图1所示。
表4 AC-20C合成级配计算表孔径(㎜)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合成级配(%)96.7 83.8 70.3 61.6 40.2 29.3 23.0 16.7 11.1 7.7 5.8 要求范围(%)90-100 78-92 62-80 50-72 26-56 16-44 12-33 8-24 5-17 4-13 3-7图1 合成级配通过率示意图选用的AC-20C混合料配合比为:矿粉:0-5:5-10:10-20=5%:32%:26%:37%。
2.2混合料最佳油石比试验按0.5%的间隔取3.5%、4.0%、4.5%、5.0%、5.5%,5个不同的油石比分别成型马歇尔试件。
实测不同油石比时混合料试件的各项技术指标,取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油石比为最佳设计油石比。
马歇尔试验结果见表5,根据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分别绘制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与油石比的关系如图2-图7所示:表5 不同油石比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 第4页,共6页图2 毛体积密度-油石比图3 空隙率-油石比图4 矿料间隙率-油石比图5 有效沥青饱和度-油石比图6 稳定度-油石比图7 流值-油石比油石比 (%)理论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空隙率VV ,(%) 矿料间隙率VMA ,(%) 饱和度VFA ,(%)稳定度(kN )流值 (mm )3.5 2.543 2.407 5.3 14.0 61.7 8.17 2.1 4.0 2.527 2.419 4.3 14.0 69.5 8.54 2.6 4.5 2.509 2.420 3.5 14.3 75.3 8.49 3.0 5.0 2.491 2.413 3.1 15.0 79.1 8.27 3.4 5.5 2.474 2.403 2.9 15.7 81.8 7.98 3.9 技术指标——4~6≥14.065~75≥81.5~4第5页,共6页从上图中可以得出:最大毛体积相对密度时油石比a1=4.5%;最大稳定度时油石比a2=4.0%;设计空隙率中值5%时油石比a3=3.7%,沥青饱和度中值70%时油石比a4=4.0%,从而可计算最佳油石比初始值OAC1:OAC1=(a1+ a2+ a3+ a4)/4=4.05%同时,根据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求出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标准的沥青用量OAC min~OAC max,计算沥青最佳油石比的初始值OAC2:OAC2=(OAC min+ OAC max)/2=3.95%根据OAC1和OAC2综合确定最佳油石比OAC:OAC=(OAC1+ OAC2)/2=4.0%结论:AC-20C最佳油石比为4.0%。
检验报告样品名称:AC-20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委托单位:工程名称:报告日期:检测编号:****************检测有限公司检测报告第1页,共6页1材料 第2页,共6页1.1沥青材料AC-20C 采用70#沥青。
其主要实测性能指标如表1。
表1 70#沥青的基本性能1.2集料筛分AC-20C 混合料的集料采用洁净、干燥、表面粗糙的碎石。
碎石规格有:5-10、10-20,细集料采用0-5机制砂,矿粉采用细磨石灰石粉。
各种集料的颗粒组成见表2。
表2 各种集料的颗粒组成1.3集料性能实测上述集料的各种性能见表3。
2 AC-20C沥青混合料设计第3页,共6页2.1级配及配合比根据级配要求,由表2中各种集料的颗粒组成设计出矿料合成级配见表4,合成级配通过率如图1所示。
表4 AC-20C合成级配计算表孔径(㎜)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合成级配(%)96.7 83.8 70.3 61.6 40.2 29.3 23.0 16.7 11.1 7.7 5.8 要求范围(%)90-100 78-92 62-80 50-72 26-56 16-44 12-33 8-24 5-17 4-13 3-7图1 合成级配通过率示意图选用的AC-20C混合料配合比为:矿粉:0-5:5-10:10-20=5%:32%:26%:37%。
2.2混合料最佳油石比试验按0.5%的间隔取3.5%、4.0%、4.5%、5.0%、5.5%,5个不同的油石比分别成型马歇尔试件。
实测不同油石比时混合料试件的各项技术指标,取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油石比为最佳设计油石比。
马歇尔试验结果见表5,根据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分别绘制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与油石比的关系如图2-图7所示:表5 不同油石比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结果 第4页,共6页图2 毛体积密度-油石比图3 空隙率-油石比图4 矿料间隙率-油石比图5 有效沥青饱和度-油石比图6 稳定度-油石比图7 流值-油石比油石比 (%)理论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空隙率VV ,(%) 矿料间隙率VMA ,(%) 饱和度VFA ,(%)稳定度(kN )流值 (mm )3.5 2.543 2.407 5.3 14.0 61.7 8.17 2.1 4.0 2.527 2.419 4.3 14.0 69.5 8.54 2.6 4.5 2.509 2.420 3.5 14.3 75.3 8.49 3.0 5.0 2.491 2.413 3.1 15.0 79.1 8.27 3.4 5.5 2.474 2.403 2.9 15.7 81.8 7.98 3.9 技术指标——4~6≥14.065~75≥81.5~4第5页,共6页从上图中可以得出:最大毛体积相对密度时油石比a1=4.5%;最大稳定度时油石比a2=4.0%;设计空隙率中值5%时油石比a3=3.7%,沥青饱和度中值70%时油石比a4=4.0%,从而可计算最佳油石比初始值OAC1:OAC1=(a1+ a2+ a3+ a4)/4=4.05%同时,根据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求出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标准的沥青用量OAC min~OAC max,计算沥青最佳油石比的初始值OAC2:OAC2=(OAC min+ OAC max)/2=3.95%根据OAC1和OAC2综合确定最佳油石比OAC:OAC=(OAC1+ OAC2)/2=4.0%结论:AC-20C最佳油石比为4.0%。
c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报告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黔西南州南下交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试验检测报告编号:LQHHL-2014-004兴仁县西池棚户区改造工程安置核心区道路及平场公路工程试验报告样品名称:AC-20沥青底层配合比检验类别:委托试验委托单位: 四川荣慧建筑有限公司试验单位: 黔西南州南下交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批准日期:2014年8月20日一、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组成设计1、技术标准AC-20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技术标准,参照亚雪公路《施工图设计》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有关规定执行,具体如下:2、AC-20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标准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试验方法采用《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的相应规定。
试验设备:马歇尔电动击实仪、数显马歇尔稳定度测试仪、恒温水浴及其相应设备。
试验结果见下表:3、确定最佳油石比①、相应于密度最大值的油石比为a 1,则a 1=4.4%;②、相应于稳定度最大值的油石比为a 2,则a 2=4.3%;③、相应于规定空隙率范围中值的油石比为a 3,则a 3=4.2%;以上三者的平均值做为最佳油石比的初始值OAC 1,则OAC 1=1/3(a 1+a 2+a 3)=4.3%。
各项指标均符合1项技术标准的油石比最小值OAC min =4.1%,最大值OAC max =5.15%,其中值为OAC 2,则OAC 2=1/2(OAC min +OAC max )=4.63%,取OAC 1、OAC 2的中值OAC=1/2〔OAC 1+OAC 2〕=4.465%。
《采用最佳油石比,进行标准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如下:按最佳油石比制作马歇尔试件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在60℃水中浸水48h 后测定试件的稳定度MS1=5.7KN ,计算试件的浸水残留稳定度为MS0=MS1/MS=5.7KN/6.89KN=83%>80%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关于残留稳定度技术指标的规定。
AC-20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AC-20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常用的路面铺设材料,其特点是强度高、耐久性好,适用于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重要路段。
在进行AC-20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时,需要考虑沥青含量、骨料配合比、沥青粘结剂选择等因素,以确保混合料的质量和性能满足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AC-20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流程和步骤。
首先,在进行AC-20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之前,我们需要根据路面的使用要求和设计要求确定混合料的级配要求。
级配是指不同颗粒大小的骨料在混合料中的分布情况,对于混合料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目标密度和最大骨料粒度等参数,我们可以通过筛分试验和密度试验来确定所需的骨料级配。
其次,根据混合料的设计厚度和使用要求,我们需要确定AC-20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含量。
沥青含量对混合料的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一般情况下,含量过高会导致混合料易软化,含量过低则会影响混合料的抗水性和耐久性。
通过试验室的沥青含量试验和稳定性试验,确定合适的沥青含量范围。
接下来,根据确定的沥青含量和级配要求,我们需要进行骨料的粘结剂选择。
骨料粘结剂是指沥青的粘结性能,对混合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粘结剂有聚合物改性沥青、橡胶改性沥青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粘结剂,并进行试验评估其性能。
最后,我们需要进行混合料的稳定性和流动性试验。
稳定性试验是通过马歇尔稳定性试验来评估混合料的抗压能力和抗变形性能,以保证混合料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塌陷和变形。
流动性试验是通过滚筒法来评估混合料的可铺性和可塑性,以保证混合料在施工过程中的流动性和铺设质量。
通过以上的步骤和试验,我们可以得到合适的AC-20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料和施工,保证混合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以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另外,在使用过程中要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及时修补和维护损坏的路面,以确保路面的安全和舒适性。
沥青路面AC-20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我中心受路桥工程有限公司的委托,根据委托方提供的原材料对公路改建工程沥青路面下面层AC-20型矿料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
一、设计依据: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4、《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5、委托方要求二、设计内容:1、原材料进行各项物理力学指标试验。
2、按集料的筛分结果,并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及《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对AC-20型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的要求,对其进行矿料组成设计。
3、按《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及《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对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并确定出最佳油石比。
三、材料性能:1.集料:依据JTG E42-2005规程试验,各原材料检验指标如下:2、沥青:由委托方提供90-A道路石油沥青,各项指标均符合《公路沥青施工技术规范》道路石油沥青表4.2.1-2中90-A 技术要求,数据见附表。
四、配合比设计:根据设计文件及《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及委托方提供的沥青稳定碎石AC-20型矿质混合料的级配范围,根据筛分结果,经计算组成材料配合比和调整配合比,确定各材料用量10-20mm碎石:35%、5-10mm碎石:25%、3-5mm碎石:10%、机制砂:25%、矿粉:5%,合成级配曲线符合规范要求(详见下表)筛分及合成级配五、确定最佳油石比(1)成型试件根据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及施工实际情况,选取3.5%、4.0%、4.5%、5.0%、5.5%五个油石比,与确定的配合比矿质混合料制备试件,按规范规定成型。
(2)确定最大理论密度根据确定配合比例的矿料和选取的五个油石比拌制沥青混合料,用计算法计算五个油石比的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详见附表。
AC-20沥青路面生产配合比验证报告
AC-20沥青混凝土
沥青路面生产配合比验证
一、概述
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结合规范及生产配合比,对我项目使用的AC-20沥青混凝土进行生产配合比进行验证。
二、生产配合比验证
2019年10月20日在洛川沥青混凝土拌合站进行了拌和楼试拌工作。
试拌采用4.6%的油石比进行拌合,并对所拌制沥青混合料取样检测级配、油石比,试验结果见表-1;室内马歇尔试验体积指标见表-2。
表-1 沥青混合料的筛分试验结果
表-2 试拌混合料马歇尔体积指标汇总
室内马歇尔试验结果表明,试拌混合料马歇尔试验体积指标均能满足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
五、生产配合比设计结论
工地试验室以目标配合比设计与生产配合比设计的结论为基础,监理工程师全过程参与和指导了327国道洛川县土基至黄陵二级公路改建工程A2标AC-20型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验证工作;通过室内马歇尔试验验证了生产配合比和最佳油石比,并对拌和楼试拌混合料进行了取样检验,同时对拌和楼运转情况进行了考察,通过上述工作,得出了以下结论:1)本次生产配合比设计流程完整,生产配合比验证马歇尔各项体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2)试拌结果马歇尔体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级配能满足生产控制范围;分析与试拌结果计量稳定。
3)根据生产配合比试拌检测结果,确定以4.6%的油石比进行试验段铺筑。
试验段铺筑可采用以下矿料比例。
AC-20生产配合比设计矿料比例
附:1、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报告
2、压实度检测报告。
AC-20C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 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2.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3. 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4. 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二、原材料2.1沥青:A-70石油沥青。
沥青试验结果2.2粗集料采用碎石集料规格:15~23mm、10~15mm、5~10mm、3-5mm粗集料试验结果2.3细集料采用石屑集料规格:0-3mm细集料试验结果2.4填料采用矿粉:矿粉试验结果材料筛分汇总三. 矿料级配组成设计3.1委托方拌和楼料仓为1#料仓0~3mm,2#料仓3~5mm,3#料仓5~10mm,4#料仓10~15mm,5#料仓15~23mm。
3.2按集料筛分进行组配,配合比为5#料仓:4#料仓:3#料仓:2#料仓:1#料仓:矿粉=19% :27%∶19.5%∶12%∶20.5% :2%。
四. 最佳含油量的选定4.1根据目标配合比以3.8%、4.0%、4.2%三个不同含油量分别制作马歇尔试件。
4.2采用表干法检测试件密度,根据集料比例及含油量,分别计算试件的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等物理力学指标,试验和计算见试验记录表。
4.3标准击实的试件冷却至室温后,将试件置于60℃的恒温水浴中保持30~40min,测定试件的稳定度和流值。
数据见试验记录表。
试验记录表4.4根据试验数据选定最佳含油量为4.0%。
五、配合比设计检验5.1按最佳含油量为4.0%制作二组试件,测得其毛体积相对密度(平均值)为2.416、空隙率(平均值)为4.6%、饱和度68.8%为均满足规范要求。
5.2将第一组试件置于60℃的恒温水浴中保持30~40min后,测得其稳定度(平均值)为9.47 KN。
5.3将第二组试件置于60℃的恒温水浴中保持48h后,测得其稳定度(平均值)为8.34KN,计算其浸水残留稳定度为MS。
内遂高速公路土建工程项目经理部二公司分部路面工程下面层AC-20C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半掺石灰岩机制砂)施工单位: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遂高速公路土建工程项目经理部二公司分部编号:LMPB-07日期:2011年 10月17日目录设计说明 (1)一、原材料试验 (3)1.沥青试验 (3)2.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试验 (3)3.集料试验 (3)4.填料试验 (5)二、AC-20C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6)1.矿料配合比设计 (6)2.矿料合成级配曲线 (6)3.马歇尔试验及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7)三、AC-20C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试验结果汇总表 (9)四、AC-20C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推荐方案 (10)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内江至遂宁高速公路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是泛珠江三角洲地区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巴中至昆明(第5纵)的一部分,是连接川东北地区与川南地区的重要公路。
路线起于内江市白马镇,接已建成的内江至宜宾高速公路,经东兴、双才、双河、九龙、文化、安岳、长河、通贤、安居,止于遂宁船山区复兴与遂渝高速和绵遂高速相连,路线全长119.686km。
其中由内江至遂宁高速公路土建工程项目经理部二公司分部承建(桩号K75+000-K119+686.17)的路面工程下面层采用AC-20C沥青混合料,设计厚度6cm。
(二)设计依据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3.《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5.《四川省内遂高速公路路面规范化施工与管理实施细则》6.《四川内江至遂宁高速公路路面技术交底》7.《内遂施工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三)设计内容1. 按《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对原材料的各项物理力学指标进行试验并判断材料的性能;2. 根据集料的筛分结果,参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对AC-20C型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的要求,确定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并以4.75mm通过率为关键性筛孔通过率,确定矿料配合比设计;3. 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的规定,对设计的AC-20C型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并确定其最佳油石比;4. 依据确定的最佳油石比,对设计的AC-20C型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高温稳定性试验;5. 依据确定的最佳油石比,对设计的AC-20C型沥青混合料进行了低温稳定性试验。
AC-20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比设计报告一、配比设计原则:1.经济合理:在满足技术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成本较低的材料,并合理控制用量。
2.良好的工作性:确保混合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抗沉降性、易于浇筑和压实等工作性能。
3.优异的抗剪强度:混合料的抗剪强度能够满足道路使用的要求,提供良好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4.良好的变形性能:混合料在交通荷载作用下,能够保持较小的变形,避免产生裂缝和坑洞。
二、矿料选择:根据AC-20c混合料的要求,粗矿料应选用规格为16-31.5mm的碎石,细矿料应选用规格为4.75-9.5mm的石子。
同时,矿料的形状应以块状和角状为主,具有好的磨耗和耐久性能。
三、沥青选择:四、配比设计步骤:1.根据道路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确定AC-20c混合料的级配要求,即不同矿料粒径层级的比例。
通常,粗矿料占总矿料重量的40-60%,细矿料占40-60%,而沥青占总矿料重量的5-7%。
2. 根据级配要求,计算各级矿料的标准配合比。
配合比是指根据矿料的粒径分布,按照一定的比例确定各级矿料的重量。
例如,对于粗矿料层级,标准配合比可以为20%的16-31.5mm石子、50%的9.5-16mm石子、30%的4.75-9.5mm石子。
3.计算混合料的总配合比。
将各级配合比按照矿料的重量加和即可得到总配合比。
例如,如果有3个级矿料,则总配合比为各级配合比之和。
4. 确定沥青的用量。
根据总配合比和沥青占总矿料重量的比例,计算沥青的实际用量。
例如,如果总配合比为1000kg,沥青占总矿料重量的6%,则沥青的用量为60kg。
5.按照确定的配合比,进行试验配合。
将矿料和沥青按照配合比的比例混合,进行性能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整,直至满足要求的性能指标。
五、性能测试:常见的AC-20c沥青混合料性能测试包括稳定度、流动度、抗剪强度、抗水剥离性等。
这些测试旨在评估混合料的稳定性、变形性和耐久性能。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对配合比进行进一步调整,以达到所需的性能要求。
沥青中面层生产配合比设计说明使用部位: AC-20C沥青中面层配比编号: TJ01-2019-QPB-002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计量测试中心建恩高速公路TJ01标合同段工地试验室沥青中面层AC-20C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说明一、概述我项目部于2019年3月14日完成本标段的沥青中面层AC-20C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的设计。
内容包括:热料仓料筛分、生产配合比级配组合设计、最佳油石比的确定及水稳定性验证等工作。
本次生产配合比设计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及目标配合比设计、验证报告。
二、目标配合比设计结果我项目部对建恩高速公路第一标段AC-20C沥青混合料进行了目标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的结果如下:表2-2 目标配合比各材料比例表2-3 目标配合比设计级配表2-4 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性质表表2-5 浸水马歇尔试验结果三、生产配合比设计3.1 筛网设置及热料仓筛分试验(1)本次配合比设计所采用的拌和楼为田中TAP-4000LB型,拌和楼筛网设置根据原材料碎石加工规格及对该拌和楼的应用经验,将拌合楼筛网尺寸分别为32mm、22mm、11mm、6mm、3.5mm。
(2)在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中,为保证二次筛分试样的代表性和真实性,拌和楼上料速度与正常生产时上料速度相一致。
各个热料仓单独放料,各热料仓前面料放掉,待稳定后从热料仓放料取样,并对所取样品采用四分法进行了热料仓料筛分和密度试验,结果见表3-1和表3-2。
表3-1 拌和楼各热料仓料筛分结果表3-2 拌和楼各热料仓集料密度试验结果3.2 生产配合比调试依据目标配合比设计级配及热料仓筛分试验结果,进行了生产配合比级配组合设计,各热料仓及矿粉质量比为:4#仓(11~22mm):3#仓(6~11mm):2#仓(3.5~6mm):1#仓(0~3.5mm):矿粉=49:13:7:28:3矿料合成级配计算结果如表3-3所示。
AC-2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计算书一、设计资料1、项目名称:S201线克榆改建工程第七合同段路面工程2、起讫桩号:K157+936~K186+5613、使用部位:路面下面层4、使用气候条件:夏炎热区(1-1区),干旱区(4区)。
5、技术指标:采用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AC-20C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空隙率4~6%,设计空隙率4.1%沥青饱和度65~75%,矿料间隙率大于13%,马歇尔稳定度大于8KN,流值1.5~4mm,6、试验日期:2005年9月15日到2005年10月6日。
二、配合比设计依据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5、相关技术要求三、原材料1、沥青:克拉玛依炼油厂90号道路石油沥青;2、碎石:克拉玛依顺达料场10~20mm,10~15mm碎石,乌鲁木齐铁路采石厂5~10mm碎石;3、机制砂:石河子市政砂石料场机制砂;4、天然砂:荣兴砂场天然砂;5、矿粉:屯河水泥厂矿粉;6、抗剥落剂:西安华泽道路材料有限公司PA-1型沥青抗剥落剂,掺量为沥青质量的0.4%。
四、配合比设计1、沥青沥青各项指标试验结果如下:2、集料集料各项试验结果如下:3、集料筛分结果4、矿料混合料级配组成经过计算确定各种矿料的配合比例如下:掺配结果如下:矿料的合成毛体积密度:γsb=100/(45/2.691+8/2.684+12/2.422+13/2.583+17/2.592+5/2.835)=2.631用真空法测定4.0%油石比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为2.490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γse=(100-4.0/1.040)/(100/2.490-4.0/0.972/1.040)=2.656其它油石比的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γ3.0=(100+3.0)/(100/2.656+3.0/0.972)=2.528γ3.5=(100+3.5)/(100/2.656+3.5/0.972)=2.509γ4.5=(100+4.5)/(100/2.656+4.5/0.972)=2.472γ5.0=(100+5.0)/(100/2.656+5.0/0.972)=2.454混合料中被集料吸收的沥青结合料比例:P ba=(2.656-0.972)×0.972×100/2.656/2.631=23.424%5、马歇尔试验采用φ101.3mm×63.5mm标准试件,两面各击75次,60℃浸水30min进行马歇尔试验。
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南段玻璃纤维加筋沥青混合料(AC-20C)配合比设计报告(玻璃纤维掺量0.2%)《高速公路复合桥面铺装结构与材料优化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组2010年9月1日玻璃纤维加筋沥青混合料(AC-20C)配合比设计报告1.设计依据此配合比设计的玻璃纤维沥青混合料(AC-20C)用于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南段S13标龙眼路跨线桥桥面铺装中面层试验段。
设计的主要依据有:(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3)《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4)《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5)粤交基函〔2009〕1404号文(6)《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南段路面施工图设计第2合同段》(7)《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南环段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南段S13标龙眼路跨线桥试验段施工技术交底报告》2.设计内容(1)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见附件1(2)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见附件23.结论最终确定的目标配合比的冷料仓各档比例为:10~20mm碎石35%;5~10mm碎石27%;3~5mm碎石10%;0~3mm机制砂26%;矿粉1%;水泥1%;最佳油石比4.4%。
生产配合比热仓矿料级配组成为: 19~33mm碎石:11~19mm碎石:6~11mm碎石:3~6mm碎石:石屑:矿粉:水泥=13:27:22:10:25:1:2,玻璃纤维掺量为0.2%,最佳油石比为4.5%(折算用油量为4.3%)。
最佳油石比下的试验结果见表1,马歇尔试验各项指标及性能均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AC-20C最佳沥青用量(油石比4.5%)下的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表11.由于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受施工工艺、原材料组成的影响特别说明很大,因此,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尤其是石屑的质量,尽量减小材料变异性;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规范要求,以保证工程质量。
双永高速公路B3 合同段AC-20C下面层目标配合比报告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中心试验室双永高速公路B3 合同段工地试验室二O—一年十月沥青路面下面层AC-20C 目标配合比报告1、依据规范和要求1.1、《双永高速路面设计图纸》;1.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1.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1.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2、混合料的类型及层位特点2.1、沥青路面下面层混合料级配类型采用AC-20C型,属于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2.2、在路面结构温度分布中,下面层的温度最高,且下面层承受的剪应力最大,因此最容易产生车辙病害;在兼顾水稳定性的同时,如何提高中面层抵抗车辙的能力,成为中面层配合比设计的重点。
3、原材料试验优质的原材料是保证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路用性能的先决条件,为了满足气候环境与交通对路用性能的要求,必须做好原材料的选择。
该配合比通过测试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等材料的性能和技术指标来检测材料是否满足规范及设计图纸要求,从而完成原材料的选择。
3.1、沥青采用上海春宇实业有限公司的SBS改性沥青(I-D级),所检各项指标均符合有关规范、规定要求,实测指标与技术要求见表1。
3.2、集料集料是沥青混合料的关键材料之一,其力学性能是决定混合料强度特性的最重要因素,它的颗粒形状不仅影响混合料的构架,也直接关系到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与抗疲劳性能等材料特性,此外,集料与沥青的粘附等级对混合料强度的形成也起关键作用,因此选择优质的集料是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路用性能的重要保证。
3.2.1粗、细集料采用顺发石料场反击式破碎机生产的碎石,规格为:一号料:9.5-19mm、二号料:4.75-9.5mm、三号料:0-4.75mm;粗、细集料所检各项指标与技术要求见表2。
3.3、填料沥青混合料的填料宜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本项目采用龙岩市东元矿粉有限公司生产的矿粉,所检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及有关规定要求实测试验指标见表3:3.4、抗剥落剂用抗剥落剂可以增强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从而保证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高的抗水损害性。
AC20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一、引言AC20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常用于路面铺设的材料,具有较好的抗裂性和抗变形性能。
为了确保AC20沥青混合料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具备稳定的性能和寿命,需要进行合理的配合比设计。
本报告将从沥青粘结剂、骨料、稳定剂和添加剂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一种合理的AC20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二、沥青粘结剂的选择三、骨料的选择和配合比骨料在混合料中起到提供强度和稳定性的作用。
为了获得较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需要选择合适的骨料类型和粒径配合比。
在本次设计中,选择玉石骨料、砂石骨料和碎石骨料作为AC20沥青混合料的三种骨料类型。
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骨料的粒径配合比。
四、稳定剂的选择和配比稳定剂是为了提高AC20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调节混合料强度和变形性能。
在本次设计中,选择抗剪稳定剂作为稳定剂,并进行适当的配比。
五、添加剂的选择和配比添加剂可以改善混合料的性能和工艺性能,提高AC20沥青混合料的耐水性、抗老化性和抗应力软化性。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添加剂的选择和配比。
六、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根据前述的沥青粘结剂、骨料、稳定剂和添加剂选择结果,进行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根据使用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沥青黏度或回弹值、最佳骨料配合比、最佳稳定剂配比和最佳添加剂配比。
综合考虑混合料的强度、变形性能和耐久性,确定最终的配合比。
根据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撰写本次设计的配合比设计报告。
报告包括设计目的和要求、设计原理和方法、选择的沥青粘结剂、骨料、稳定剂和添加剂等,以及具体的配合比设计结果。
报告还可以包括对配合比设计结果的分析和评价,以及进一步的优化建议。
八、结论AC20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是确保混合料在使用过程中具备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基础。
通过综合考虑沥青粘结剂、骨料、稳定剂和添加剂等因素,可以得出合理的配合比设计结果。
本次设计的配合比设计报告提供了设计的目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具体的配合比设计结果,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委托单编号:
试验报告编号:检测报告
---------------------------------------------------------------------
---------------------------------------------------------------------
样品名称: AC-20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
委托单位: / 检验类别: /
*****************检测有限公司检测报告日期:2014 年05月22日
注意事项
1、报告无“************有限公司检测专用章”无效。
2、复制报告未加盖“***********检测有限公司检测
专用章”无效。
3、报告无编制、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
4、报告涂改无效。
5、委托单位对检测报告有异议,应在收到报告之日起三十日
内向检测单位提出。
对于不可重复的试验或检测,试验检测中心不接受异议申请。
6、委托试验仅对来样负责。
检测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传真:(0371) 电子信箱:
开户名称:*************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浦发高新支
银行帐号: 66676160154800000908
************检测有限公司
检测报告
编写:审核:批准:
一、设计依据: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11)
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二、原材料检测
(1)沥青
对70#A级道路石油沥青按JTGF40-2004规范要求进行了规定项目的试验检测,试验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沥青检测结果
(2)粗集料
粗集料为、10~20㎜碎石,5~10㎜碎石,检测结果见表2
表2 粗集料技术性质
(3)细集料
细集料采用0-3mm石屑,试验项目及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细集料技术性质
三、目标配合比设计:
矿料级配的确定见附表,配比如下:
10~20㎜:5~10mm:0~5mm(石屑) =42%:27%:31%
3、沥青混合料试验:
①马歇尔试件成型:根据矿料的最大公称粒径及矿料的配合比,采用油石比3.5%、4.0%、4.5%、5.0%、5.5%,分别进行马歇尔试件的成型。
沥青加热温度是150°C;矿料加热温度是180°C;拌和温度170°C;击实温度140°C;两面各击实75次。
②实测五种不同油石比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③采用表干法分别测定以上5种油石比的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
④分别计算以上5种油石比的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VV)、矿料间隙率(VMA)、沥青饱和度(VFA)指标。
⑤分别测定以上5种油石比的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稳定度(MS)、流值(FL)
综上,其马歇尔试验结果汇总如下:
4、确定最佳油石比:
①以油石比为横坐标,以密度、稳定度、空隙率、流值、矿料间隙率(VMA)和沥青饱和度为纵坐标,分别将试验结果显示图中。
②以密度、稳定度最大值,空隙率中值,饱和度中值对应的油石比的平均值作为OAC1值:OAC1=(4.8+4.2+4.2+4.5)/4=4.4%
③确定均符合设计要求的沥青混合料技术标准的油石比范围:OACmin-OAC max范围为4.2%-4.8%,取其中值作为OAC2:
OAC2=4.5%
④最佳油石比OAC:OAC =(OAC1+ OAC2)/2=4.4%
5、水稳性试验:
6、结论:
根据以上实验所得结果,最终确定AC-20C目标配合比为:10~20㎜:5~10mm:0-5mm(石屑) =42%:27%: 31%
最佳油石比为:4.4%
**********检测有限公司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报告
共14页第14页
委托单位: / 工程名称: / 试验日期: 2014年0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