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乡土景观——《Discovering Vernacular Landscape》与乡土景观概念
- 格式:pdf
- 大小:290.43 KB
- 文档页数:5
摘要:文中介绍了乡土景观和城市景观的概念,论述了乡土景观与城市景观在设计方向和设计手法上的不同。
指出乡土景观是人们为了生活而去适应自然土地而产生的一个尽量贴近自然的景观空间格局,是由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与文化所决定的。
城市景观是由城市中的街道、广场、建筑、园林等以有序的空间形态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生活气氛,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精神生活人工改造自然的结果。
二者在设计上的差异是两种人群在不同地域上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的体现。
关键词:乡土景观城市景观地域文化差异景观设计手法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local landscape and urban landscap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vernacular landscapes and the urban landscape design direction and design methods of different. People in the vernacular landscapes are pointed out and adapt to life and a natural land as close to the nature of the landscape pattern, it is the local people's way of life and culture. The urban landscape is by the streets, squares, urban construction, gardens, etc. To combine the orderly space form a living atmosphere, people are to satisfy his material and spiritual life of the natural result of artificially transformed. Both in the design of the differences are two groups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the way of life and culture.Key words:Vernacular landscapes The urban landscape Regional cultural differences Landscape design gimmick一、乡土景观概念与城市景观的概念1、乡土景观概念以往有一种对乡土景观常见的解释即乡村、居家等事物,包括乡村、房屋以及生活的人们。
乡土景观--得克萨斯州景观设计的符号和象征(1)美国景观设计师在园林或私宅设计方面深受自然景观的启发。
为什么自然界能够成为景观创作的灵感和象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拥有丰富多样的地形、土壤、气候、地质和植被,这些丰富的自然特征不仅是构筑乡土景观的重要元素,同时使不同区域具有独特性、地域感以及引以为豪的区域价值和对不同生物群落的认识。
随着美国西进运动的迅速推进,欧洲文化、园林历史和文化遗物也被潜移默化地移植进来。
当时人们不喜欢采用当地景观类型和材料为基础的园林设计,其中部分原因是它们过于乡土。
对于美国人而言,景观设计中融合整剪绿篱和传统形式,同时远离自然主题这种尽人皆知的形式在当时早已司空见惯。
美国干燥的西南部也许是当时景观设计融合自然形式的唯一典范,那里的景观多运用岩层和耐旱野生植被。
粗犷而不失细腻得克萨斯州位于美国的中南部,地域广袤、气候多样、景色旖旎。
中部和南部地区运用本地资源来展现得克萨斯州特有的乡土景观。
得克萨斯州丘陵地(Texas Hill Country)景色优美,青山葱郁。
喀斯特地貌上泉水湖星罗棋布,城市环绕着最大的泉水湖或沿河流兴建。
或许就是这种自然的粗犷才使得克萨斯人对它的认识是如此的生动和神往。
自然景观的粗犷和局限需要一个适应阶段,这是因为许多公共花园或私人花园都融合一定的乡土景观。
许多设计评论家认为这种方法缺乏说服力或者了无生趣。
他们声称,如果设计不鲜明生动或是不具有相关性,那么就枯燥无味,缺乏艺术美感。
然而,由于运输成本增加,建造成本也相应增加,同时维护用水供应不足,许多来得克萨斯州的游客只是为了欣赏自然美景,这种结合自然的景观设计理念也就越发重要与适宜了。
温柔地触及自然大多数带有乡土韵味的景观设计都基于一个前提条件,即项目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人为干预。
这一点在奥斯汀和圣安东尼奥的许多项目中都可以体现出来。
特别是奥斯汀贝尔克奈斯悬崖地区西部,这里是濒危的洞穴无脊椎动物和高地鸣禽类动物的理想家园。
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乡土景观解析摘要:乡土景观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产物。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是人们在历史的岁月中所留下的财富。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充分合理的加入这些财富,不仅会增强城市的历史文化气息,更能使城市的风貌更加多样化、生动化。
本文首先对乡土景观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对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如何更好的加入乡土景观进行了解析,从自然、社会、精神三个方面进行重点解析,以此使城市风貌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乡土景观乡土景观来源于自然,存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并通过人们的生产、生活体现出来,它是人们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产物。
当前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开发,许多农业用地也被划为城市开发用地。
许多原有的田野风光、村落布局也受到了或多或少的破坏。
在钢筋水泥构筑下的当今城市也变得千篇一律,本来应该具有的特有的风貌正在流失。
城市的发展也背离了生态平衡。
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增加乡土景观,使城市风貌变得更有特色,给予人们更多的享受空间,就显得更为急迫。
1乡土景观简述1.1乡土景观简析学术界对乡土景观的含义讨论甚多,但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目前比较一致的说法是,乡土景观在不同的视角下所强调的内容不一样。
如在乡土景观表现形式上,有的学者认为,乡土景观具有区域性、本土性的特征;有的学者则认为乡土景观主要表现为普通性和平常性。
但总的来说乡土景观一种存在本土上的地域性景观,和城市景观、工业景观不同,它形成于城市建设之前,是土著居民为了生产、生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下而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及信仰等。
具体可表述为:田园风光、乡村道路、乡土建筑等富含自然、社会、文化三方面的内容。
1.2乡土景观的类别乡土景观是最初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结果,是人类发展形成的宝贵财富。
乡土景观可分为物质景观和精神景观,其中物质景观又包括乡土自然景观与乡土社会景观。
精神景观则包括文化、艺术、制度、信仰等。
正所谓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同时也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因此,乡土精神景观也能动的促进着物质景观的发展。
摘要“乡土”元素,是一个地方特色和文化的特点表达的元素,在园林设计中也是最为稳妥朴实的表达手段,但在当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导致“高效益”成为了设计的主体,因此很多“乡土”元素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缺失,最终导致一些优秀的文化无法得到传承,因此笔者认为,保留园林设计中的“乡土”元素,是一个设计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文将以“乡土”元素这一概念入手,先阐述乡土建筑的基本内容、特点和文化特色,在对现实中的乡土建筑进行分析,通过笔者的理解,分为“物”“事”“意”三类进行分析,从中三点当中,找到乡土建筑存在的意义,之后将结合当下城市建筑设计特点,分析乡土元素加入到当下园林设计中的可行性,最终证明乡土元素可以得以传承。
本文的主体是围绕乡土园林的特点进行分析,而且根据当今的园林设计特点提出一个乡土园林的设计准则,这种准则是建立在符合当下时代特点而且能够传承特色的情况下展开的,从而调和当下园林设计中存在的原生孕育乡土和“城市”缺乏乡土之间的矛盾,从而在完成文化传承,而且从中分析出在不同的地域,乡土园林的设计也会有所不同,从而的出一套独特的设计方式。
文章的最后,笔者将通过前文的分析,对“中国乡土园林设计”展开思考,这种思考是双向的,一方面针对设计者对乡土园林的设计理解,另一方面是针对当下大众对乡土园林的看法,从而总结出一条最适合当下园林设计发展的道路,并且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园林设计者的重视。
关键词:园林,乡土,城市景观Abstract"Local" elements, is a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pression of elements, in landscape design is the most safe and simple means of expression, but in the presen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the population continues to increase, resulting in "high efficiency" has become the main body of the design, because of the many "local" elements in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 loss, eventually leading to some excellent culture cannot be passed. Therefore,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retention garden design in the "local" elements, is a designer can not shirk its responsibility.This paper will start with of the concept of "local" element, elaborated the first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basic content,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reality of th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analysis, through the author's understanding, divided into "world" and "things""meaning" three kinds of analysis, from three points which, fi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xistence of local building, later will compare with the current city building design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elements into the feasibility of contemporary landscape design, the ultimate proof local elements can be inherited.The main body of this paper i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cal landscape an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landscape design proposed a native landscape design criterion, this criterion is established in li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era but also launched under th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concile the present garden design in the presence of native breeds native and "urban" lack of contradiction between local, to the completion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analysis in different areas, local landscape design will vary, and thus a unique design style.Article finally, the author will through the analysis above, the Chinese local landscape design "start thinking, this kind of thinking is bidirectional, on the one hand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native landscape design for the designer, on the other hand is on the current public opinions of the local landscape, which summed up a most suitable for present road garde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and hope to get more garden designer's attention.Key words:Garden Vernacular Urban Landscape目录摘要 (I)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3 国内外乡土景观研究现状 (4)2. 乡土景观相关的基础理论 (9)2.1 乡土景观的概念界定 (9)2.2 乡土景观的特性分析 (11)2.3 提炼乡土景观元素:乡土的“物”、乡土的“事”、乡土的“意” (12)2.4 本章小结 (15)3 乡土景观对园林设计的影响意义 (16)3.1 乡土景观与现代城市景观的差异 (16)3.2 现代园林设计当中运用乡土景观的现实意义 (16)3.3 从传统造园到现代景观设计对“乡土”的阐述 (18)3.4 本章小结 (19)4 乡土景观元素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研究 (21)4.1 乡土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契机和目标 (21)4.2 乡土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21)4.3 乡土景观元素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运用的实际策略及具体设计方法 (23)4.4 本章小结 (26)5 乡土景观元素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启发与实践 (27)5.1 孕育乡土—原生环境下运用乡土景观元素的规划设计·· 275.2 本章小结 (30)6 结语与思考:中国需要乡土景观规划设计 (31)6.1 社会需求,使乡土景观规划设计势在必行 (31)6.2 乡土景观设计的前景 (31)6.3 建议与结论 (32)致谢 (35)1绪论1.1 研究背景“乡土”这个名词在各个领域已经是司空见惯,但是在学术上,对这个名词的研究已经是有几十年的历史,在西方的园林建筑历史中,关于乡土建筑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最早其实是考古学和建筑学共同携手的产物,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的乡土园林设计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研究的方面已经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可以说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术体系。
99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VOL.39 NO.3 MAR. 2021小城镇建设2021年 第39卷 第3期————————————————————————————————————————————————————————作者简介:彭恺,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川西林盘乡土景观基因识别研究——以都江堰龙泉村为例彭 恺 牟玲利 摘要:在统筹城乡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众多城市都陷入“千城一面”的窘境——城镇正在逐渐丧失特有的文化特色和风貌景观。
与此同时,不少乡村也呈现出同质化发展的现象,即使在具有鲜明特色、丰富传统性特征的地方,也很难保存原有的地域性特征。
川西林盘作为一种特殊的乡村聚居形式,是传统川西农耕文明的结晶,是宝贵的历史沉淀产物,其地域景观独具特色。
然而城镇化进程使部分林盘的物质类和非物质类乡土景观缺乏自身特色,逐渐丧失其特有文化。
本文基于景观基因的研究视角,以四川省都江堰市聚源镇龙泉村林盘为研究对象,挖掘和解析其乡土景观基因,识别其景观特征,并提出景观基因识别的8大识别因子和23项识别指标,构建了川西林盘乡土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为我国川西林盘乡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川西林盘;乡土景观基因;识别方法;指标体系;龙泉村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1.03.014 中图分类号:TU982.29/ P901文章编号:1009-1483(2021)03-0099-11 文献标识码:AGenetic Identification of Native Landscape of Linpan in Western Sichuan: A Case Study of Longquan Village, Dujiangyan PENG Kai, MU Lingli[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ordinated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many cities have fallen into the dilemma of 'one thousand cities are the same image', and towns are gradually losing their uniqu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landscape. At the same time, many villages also present the phenomenon of homogenization, where even in the places with distinctive features and rich traditional features, it is also difficult to preserve the original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s a special form of rural settlement, the Linpan in western Sichuan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farming civilization, and it is the precious historical precipitation product.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 physical and non-material local landscapes of some Linpan in western Sichuan lack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are gradually losing the unique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dscape gene research, taking the Linpan in Longquan Village, Dujiangyan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excavates and analyzes the indigenous landscape genes of Linpan, identifies its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and puts forward 8 recognition factors and 23 indicators of landscape gene identification, which constitute the index system of landscape gene identification in Linpan in west Sichuan, then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digenous landscape of the Linpan in western Sichuan.[Keywords] Linpan in western Sichuan; the vernacular landscape gene; identification method; indicator system; Longquan Village引言川西林盘作为一种特殊的乡村聚居形式,是传统川西农耕文明历经了几千年的结晶,是宝贵的历史沉淀产物,其地域景观独具特色。
国内外乡土景观研究综述摘要:目前国内外对乡土景观的研究内容丰富多样,但缺乏统一的归纳梳理和对比。
本文以国内外乡土景观相关著作和文献为研究对象,从乡土景观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阐述了乡土景观的研究现状。
结果表明,我国的乡土景观研究缺乏实践经验的支撑。
最后讨论了本文对后续研究者的意义。
关键词:乡土景观;景观设计;风景园林Key words:Vernacular Landscape;Landscape Design; Landscape Architecture“乡土”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主题,但学界对“乡土景观”的正式研究却只有短短几十年时间。
西方对乡土景观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50年代,早期并未对“乡土景观”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因而很多研究都是隶属于“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研究的范畴。
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如今西方的乡土景观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其研究内容也是具备了相当的广度和深度.我国学者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乡土景观这一领域,研究多集中于自然地理学、民俗学、建筑学、人类学等领域。
从90年代起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研究所涉及的内容也日益丰富。
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对国内外乡土景观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试图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同时也为相关人士从整体上把握乡土景观的研究提供参考。
1.乡土景观的理论研究1.1乡土景观的概念“Vernacular”一词源于拉丁文“verna”,意为在领地的某房子中出生的奴隶(J。
B Jackson,1984)[1],在英文中意为“白话的、方言的、当地的"[2]。
美国著名景观地理学家J. B Jackson在其著作《Discovering the Vernacular Landscape》中较早地把“vernacular”与“landscape”相关联,作为文化景观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展开详细阐述,形成了极具启发性的思想认识,同时也成为西方关于乡土景观较早的并颇具权威性的系统论述。
乡土景观元素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作者:郑诒心来源:《锋绘》2019年第04期摘要:在当今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各地的景观多多少少都存在着本土文化内涵以及地方特色缺失的问题。
而随着景观设计“同质化”问题日益严重,地域特色要素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是极其重要的。
在充分了解所处区域的传统文化、人文风情等等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将提取出来的特色元素部分合理巧妙的运用在景观设计中,从而创作出既富有设计感,又充满乡土文化的特色景观。
探究广西乡土元素如何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以突出地域文化特色。
使得本土文化和生态环境在当今的城市景观建设中能够和谐发展,得到传承和保护。
关键词:乡土元素;地域特色;城市景观;景观设计;乡土的概念乡土(vernacular)源于拉丁语“verna”,原意是指在领地的某一房子中出生的奴隶,而后来由于多种学科不断延伸其含义。
而对于其翻译,有一种则直译为“乡土”。
中文的表述里,“乡土”则理解为家乡、故土,质朴的传统事物。
是一种较为模糊的地理概念定义。
而对于乡土景观概念的理解,首先较为直观的是即乡村、传统的事物,包括乡村、房屋以及过着平常生活的人们。
对乡土景观的理解也就是地方性特色的景观;还有一种就是“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对立的理解。
综合各种对乡土景观的叙述,总结出乡土景观是一种依据景观使用主体的需求创造出的一种文化景观,同时也是土地上及其所有元素,包括村落、民居等一个地域综合体。
“乡土景观是生活在土地上的人们无意识地、不自觉地、无休止地、耐心地适应环境和冲突的产物、对于乡土景观的认识可加深人们对幸福感的理解,这种幸福来源于对其所处的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归属感和认同感”[1]1乡土景观元素提取及特征人类的文化创造、传承都是以符号的形式来得以实现。
而景观设计常常也是一种对符号元素的处理。
乡土景观元素取自特定的地域生产、生活过程。
历史的研究与记载本身就是无价的,就像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所做的工作一样,研究乡土景观只是从景观的角度去把那些容易变化的东西记载下来,进行分析和整理,并作为人类的历史经验传承和保护。
论乡土景观作者:李水高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30期[摘要]乡土景观作为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民族文化价值及一定的经济价值。
近年来受到亲近自然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乡土景观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且追求将乡土景观元素带入到城市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之中。
本文正是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相应的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乡土景观景观设计应用及发展中图分类号:X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205-011 乡土景观英文名称:vernacular landscape 定义:在特定区域内反映该区域中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活、风俗特点的景观。
所属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社会与文化地理学(二级学科)1.1 乡土景观是以大地景观为背景,以乡村聚落景观为核心,由经济建设,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构成的环境综合体,比起城市景观设计所要关注的方面更为复杂,它是集土地自然条件,生产和生活为一体的“农业生产景观”和“农民生活景观”的复合景观。
1.2 乡土景观是人在没有强烈造景意识的情况下,为了解决生产问题产生的,不是浮躁不安和寻求改善的表现,而是无休止、耐心地适应环境的结果,是人们解决现实问题中无穷智慧的体现。
乡土景观设计中的人文化、人性化是其主要特点,也是景观归属于普通人形象的落脚点。
1.3 乡土景观的形成体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是创造性与参与性相统一的。
乡土景观的形成离不开当地人的参与,而这种参与并不是本着设计的意图,而是为了适应生活,自发产生的,可以说乡土景观是一种没有设计师的景观。
2 景观设计的实质就是要使各种景物协调共存,而最重要的设计原则就是因地制宜在这里,“地”的概念不应狭隘地理解为地理学、地形学或生态学的场地,也不应缩减为人们可以看到或感觉到的场所,而应该包含整个世界物质与形态的方方面面。
正如法国风景园林设计大师高哈儒所强调的:“景观设计要遵循三个原则:即场地、场地、还是场地”。
开.卷.有.益重视和保护乡土景观◊常利兵费孝通先生曾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开篇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 的,与这乡土性直接关联的便是那土头土脑的下乡人了。
在城里人看来,乡下人显得土 气,但这土气却是祖祖辈辈在土地上靠农业谋生积淀而成的一种乡土社会的特质,世代 相传,承载了中国乡村文明的绵延不绝的历史基因。
当前,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如何 留住乡土,振兴乡村,再造基层社会的文明新秩序,则成为新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 新使命,是机遇,也是挑战。
美国人文地理学家杰克逊(JohnBrinckerhoffJackson)在其著作《发现乡土景观》(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中从历史经验与概念体系成功构建了认识美国乡土景观的理论 范式,对于我们反观自身的乡土景观该如何去发现、保护和利用,均具有一定的借鉴价 值。
作者在书中指出,乡土景观(vernacular landscape) —词,是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自然过程、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间格局的适应方式的表达,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 在大地上的显现。
乡土景观包含土地及土地上的城镇、聚落、民居、庙宇等在内的地域 综合体,记载着乡土经验,反映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神之间的多重关联。
杰克逊 对这一概念的厘定,反映了他从景观的角度对乡土社会生存状况的综合性理解和把握。
在作者看来,对乡土景观的认识可以加深人们对幸福感的期待和体验,而此种幸福感则 来源于对人们所处的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因为归属和认同的心理情 感又是根植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精细了解和对所处社会环境的深刻理解,进而在归属和 认同的层面为个体和群体在浩瀚宇宙之中和茫茫大地上提供了身份定位,由此使得漂泊 的人们可以找到归宿,使不安的心灵终归安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乡土性仍旧是我们来把握中国社会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根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真正有效的唤醒人们对自己所处乡土景观的认知与理解,才可能有助于化解现实中所面临的人地关系危机和社会矛盾,进而让我们每个人能 在传统的乡土景观和新型乡土景观的孕育和构造中,找回对土地和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 感,找回原本属于每一个人的幸福所在。
《发现乡土景观》discoveringthevernacularlandscape约翰杰克逊我们总会尝试建立一种与其社会的或自然的内容密切相应的边界;这一努力基于一个信念:空间(或利用空间的方式)是物质实体的根本特征之一……一个国家,不只是一群人的简单聚集,还包括他们共同占有的空间,所以我们需要划定边界,以便让居民和他们的空间密切对应。
P19广场彰显了个人在社区中的角色,让我们明确了自己在民族、宗教、政治或消费导向的社群中的身份,广场的结构和功能就在于加强这种身份认同。
P26在政治景观中,自然环境已丧失其内在的特征,成为满足人类某种需求的媒介。
空间也随之重组,以便每一个群体,每种活动都获得其特定的空间。
不同空间组织的区别主要体现了对事物、职业及人群分类和分隔的原则。
P40任何不可见的坚定信仰必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我们对待可见世界的态度。
人类对邻近的荒野地的随意掠夺或破坏成为一种利益交换。
人们为了日常所需而向林地索取的东西通过另一种方式偿还——帮助、保护和关爱这些栖居于此的、微小的、不可见的生物。
P76 政治景观毫不考虑所在地的地形及文化特点,而栖居景观视自己为世界的中心,是一片混乱中孕育秩序的绿洲,是人类的栖居地。
P77现代景观体验不是孤立的;不是静观的;与关注自我意识的培育相比,它并不将环境看做一种独特的现象。
……一种新的环境体验代表着一种潜在的对个性的珍贵探索。
P89真正美的景观应使人们找到更完整的自我。
……景观之美在于让人能体验自我、感受自我的场景。
P90理想的景观不是被界定为一个遵循生态的、社会的或宗教原则的静止的乌托邦,而是平衡连续性和变化性的一种环境。
P195政治景观的若干特征:边界的可视性和神圣性,纪念性建筑物和放射状道路的重要性,地位与围合的空间密切相关。
乡土景观展现了一种界定和对待时间、空间的截然不同的方式。
P197任意一种乡土的或是非乡土的景观,都只能够在这样的前提下被完全理解:把景观视为空间的组织,探究这些空间的所有者和使用者,以及他们创造和改变空间的过程。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乡土景观的开发与保护邓薇;张逸飞【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人们对于乡村旅游景观和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为了使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建设能够满足我国社会的发展,能够更好满足人们的需求,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建设应该更加重视开发与保护工作,从而更好地改善农民的生活面貌.%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level,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Peopl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and standards for the rural tourism landscape and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mak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China meet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and the needs of the people,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rural tourism in China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so as to better improve farmers' lives.【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7(036)030【总页数】2页(P42-43)【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乡土景观;开发;保护【作者】邓薇;张逸飞【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昆明650000;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昆明6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2.7近些年来,由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更加希望以旅游的方式找到“返璞归真”的感觉和满足其内心的需求。
《现乡土景观》〔美〕约翰布林克霍夫杰克逊著读后感第一篇范文《现乡土景观》是美国作家约翰·布林克霍夫·杰克逊的作品,该书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对乡土景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让我对乡土景观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书中,杰克逊对乡土景观的定义是:“乡土景观是一个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在该地区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一定义,既包含了自然景观,也包含了人文景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书中,杰克逊详细描述了乡土景观的形成过程,以及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他认为,乡土景观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们情感的寄托。
他主张人们应该尊重和保护乡土景观,因为它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
杰克逊的观点深深地触动了我。
我想到了我们中国的农村,那些古老的村落,那些独特的乡土景观,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和历史,是我们的根和魂。
然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些乡土景观正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和工业化景观。
这是一种巨大的损失,是我们无法挽回的遗憾。
书中还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杰克逊对乡土景观的分类。
他将乡土景观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其中人文景观又分为“农村景观”和“城市景观”。
这种分类方法,使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乡土景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第二篇范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重读《现乡土景观》——对杰克逊观点的再解读《现乡土景观》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约翰·布林克霍夫·杰克逊的经典之作,该书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对乡土景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在本文中,我将尝试从文化人类学的全新视角来重新解读这本书,并总结这个视角对于理解和保护乡土景观的意义和目的。
首先,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让我们更加关注乡土景观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类行为。
杰克逊认为,乡土景观是一个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在该地区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乡土景观不仅仅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简单叠加,更是一个地区文化特征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