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压井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2.00 MB
- 文档页数:50
压井方式介绍范文压井是石油工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用于控制油井异常压力或井底情况的技术手段。
在进行钻井作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高压油气井或油井喷流事故,这时需要采取压井方式来处理。
常见的压井方式有以下几种:1.高密度水泥压井方式:高密度水泥压井是一种较常用的压井方式。
其原理是通过泵送高密度水泥浆进入油井井筒,形成一个压力屏障,防止井底油气返吸到井口。
这种方式适用于井底不太复杂的情况。
2.重力压井方式:重力压井是利用井口井筒液面的高度差来控制井底压力的一种方法。
将密度较大的液体(如钻泥或水)注入井口,使井口液面提升,形成一定的压力。
这种方式适用于井底压力较低的情况。
3.液力压井方式:液力压井是通过注入辅助液体来增加井口液面的压力,进而控制井底油气压力的一种方法。
液力压井可以用于控制井底油气井涌或是缓慢排油的情况。
4.气体压井方式:气体压井是利用气体的轻质性和良好的可压缩性,通过注入轻质气体(如天然气或氮气)来控制井底压力的一种方法。
气体压井适用于井底压力较高或有大量气体产生的情况。
5.平衡压井方式:平衡压井在注入压井液的同时,通过调整压井液的密度控制油井井底压力与井口压力的平衡。
平衡压井方式可用于较复杂的井底情况,比如井底有多个油层。
压井方式的选择取决于井底情况、井口条件和施工条件等因素。
对于不同的情况,需要进行相应的工程设计和计算,以确保压井过程的安全有效进行。
在进行压井操作时,需要密切监控井底压力、井筒液位以及注入液体的流量和密度等参数。
通过实时监测,及时调整压井操作,保证压力控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此外,压井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井底油管和环空之间的压力差,避免产生太大的差压,导致井漏或环空坍塌等问题。
压井操作还需要保证液体注入的持续性和连续性,以充分填充井筒,并形成压力屏障,避免油气从井底返吸。
总之,压井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程技术,在油气开采中起到了控制井底压力、确保作业安全的关键作用。
不同的井底情况可能需要不同的压井方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将为开采过程提供可靠的支持。
第6节常规压井技术常规压井技术是指管柱在井底的常规压井法,简称井底常压法压井。
主要包括一次循环法、二次循环法和边循环边加重法等。
6.1 溢流控制原理若井内压力受到控制便不会形成溢流、井涌。
发生溢流迅速关井是井控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即便把井安全关住了,控制也是暂时的。
没有排除油气侵,井液密度不能平衡地层压力,不可能实现开井恢复生产。
6.1.1 井底常压法压井原理井底常压法压井是一种保持井底压力保持恒定并始终等于或略大于地层压力,而排出井内受油气侵修(压)井液的压井方法。
6.1.1.1 压井的概念压井是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最常见最基本的作业环节,往往是实施其他作业的前提。
压井是将一定量的符合性能要求的修(压)液泵入井内利用其液柱压力平衡地层压力的过程,或者说是利用专门的井控设备和技术向井内注入一定密度和性能的修(压)井液建立井内压力平衡的过程。
压井的成败会直接影响到后续施工作业。
正确地确定地层压力,正确地选用符合性能要求的修(压)井液,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动用有效的井控装备是压井作业的关键。
6.1.1.2 井底常压法原理井底常压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实施压井过程中始终保持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的平衡,不使新的地层流体流入井内,同时又不使控制压力过高,危及地层与设备。
6.1.1.3 井底常压法的优点井底常压法计算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在现场实现。
井底常压法的优点可以概括为:1.它是一个通用的方法,包括大多数作为特殊情况的现有方法。
2.能处理井涌时遇到的各种情况。
3.简单而易为油田井下作业人员使用。
4.包括了现用方法所忽略的一些情况。
5.适用于油田井下作业且为实践所证明。
井底常压法是排除油气侵的一种合乎逻辑的概念。
通过一步一步的程序,在压井过程中即使遇到偶然的复杂情况,也能使你正确地操作泵和控制节流压力。
6.1.2 “U”形管原理要正确实施井底常压法压井,就必须充分了解井底压力、油(立)管压力和套管压力之间的关系。
压井作业1压井定义压井是将具有一定性能和数量的液体泵入井内,依靠泵入液体的液柱压力平衡地层压力,使地层中的流体在一定时间内不能流入井筒,以便完成某项作业施工。
压井要保护油层,要遵守“压而不喷、压而不漏、压而不死”的原则,并应采用优质压井液、缩短施工周期以及投产前及时替喷等措施。
2压井液2.1压井液定义压井液是指在井下作业过程中,用来控制地层压力的液体。
要想压住井,压井液的密度不能太小,但也不能过大。
压井过程不能过猛,否则压井液会挤入油层,污染油层,甚至把油层压死。
因此,正确选择压井液是保证压井质量的重要环节。
2.2选择压井液的原则2.2.1对油层造成的损害程度最低。
2.2.2其性能应满足本井、本区块地质要求。
2.2.3能满足作业施工要求,达到经济合理。
2.3压井液密度压井液的密度按下式计算:式中ρ——压井液密度,g/cm³;p——油水井近期静压,MPa;H——油层中部深度,m;ρ附加——附加值,油水井为0.05~0.1g/cm³,气井为0.07~0.15g/cm³。
2.4压井液用量压井液用量按下式计算:式中V——压井液用量,m³;r——套管内半径,m;h——压井深度,m;k——附加量,取15%~30%。
3压井方式目前常用的压井方法有循环法、灌注法和挤注法三种。
3.1循环法循环法是目前油田修井作业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将配制好的压井液用泵泵入井内并进行循环,将井筒中的相对密度较小的井内液体用压井液替置出来,使原来被油、气、水充满的井筒被压井液充满。
压井液液柱在井底产生回压,平衡油层压力,使油层中的油气不再进入井筒,从而将井压住。
循环法压井的关键是确定压井液的密度和控制适当的井底回压。
该法可分为反循环压井和正循环压井两种方法。
3.1.1反循环压井反循环压井是将压井液从油套管环形空间泵入井内,使井内流体从油管管柱上升到井口并循环的过程。
反循环压井多用在压力高、产量大的油气井中。
压井技术探讨及注意事项【摘要】文章首先从阐述压井原理出发,讨论了两种压井方法:司钻法和工程师法,并对这两种方法的步骤进行归纳;然后文章介绍了以往压井作业过程中的错误做法:在关井的情况下活动钻具;关井后长时间不进行压井作业;畅开井口压井。
最后文章针对福山油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压井作业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压井技术安全注意事项近年来,福山油田并没有受限于相当复杂的地质现实,而是选择对各种开采难题不断攻关,油田不回避“小”的实际情况,逐步在滚动发展过程中实现比较成功的自我积累,最终创造了福山油田当前油气并举、产业链条通畅的发展形式,勘探开发工作实现非常高的效益。
这个过程中,不得不研究的一个领域便是压井技术,在油田的壮大过程中,压井技术功不可没,本文是一个总结也更是一个突破,期望为福山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压井技术创新带来新思路。
一、压井原理压井原理的依据可以简单地比方成我们常说的“U”原理,在压井过程中,地层压力是依靠阻力和压力来实现平衡的,其中的阻力是由于地面节流而产生的,压力是由钻井过程中形成的合力。
压井过程的始终都会保持地层压力小于井底压力的状态,并且在整个过程中都会有一个恒定的井底压力。
当操作中将加重钻井液打入井内时,由于压井排量的不变和钻井液的不断增加,将会产生一个逐渐减小的节流压力,最终会出现这样一种状态:井口溢出当初所加的钻井液时,节流压力已经显示为零的状态了,此时的平衡又重新建立在地层和井口之间。
二、压井方法(一)司钻法压井司钻法又称二次循环法,指的是当溢流发生时并且完成关井工作后,考虑先利用钻井液循环将溢流排出,然和再结合钻井液压井的方法进行联合操作。
这种方法得以采用的硬件环境要求是边远井或者不能够及时供应加重剂的情况。
但是这种方法却具有最大的先天优势,它比较容易掌握,并且最关键的是操作时间短。
我们将司钻压井法的操作步骤概括如下:第一步,计算出压井操作所需要的真实数据,然后根据相关公式进行必需数据或者指标变量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