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贺氏菌检验
- 格式:ppt
- 大小:5.92 MB
- 文档页数:44
志贺氏菌的检验汇报人:2024-01-06•志贺氏菌概述•志贺氏菌检验方法•志贺氏菌检验过程目录•志贺氏菌检验的注意事项•志贺氏菌检验的应用01志贺氏菌概述志贺氏菌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芽孢、无鞭毛,一般不形成荚膜。
革兰氏阴性杆菌需氧或微需氧抗原构造志贺氏菌在需氧或微需氧环境中生长良好,适宜温度为37℃。
志贺氏菌具有O抗原、K抗原和H抗原,其中O抗原是主要的毒力因子。
030201志贺氏菌的特性志贺氏菌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源或食物,经口摄入后感染。
粪口途径传播接触被志贺氏菌污染的物品或环境,再经口摄入感染。
接触传播在医疗机构中,患者与医务人员、其他患者之间因接触而传播。
医疗机构传播志贺氏菌的传播途径志贺氏菌的危害肠道感染志贺氏菌主要引起肠道感染,导致腹泻、腹痛等症状。
败血症严重感染时,志贺氏菌可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
脑膜炎在特定情况下,如免疫功能低下,志贺氏菌可引起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02志贺氏菌检验方法选择适合志贺氏菌生长的培养基,如SS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等。
培养基在37℃恒温条件下培养24-48小时,观察菌落形态、染色特性等特征。
培养条件通过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等方法对培养出的菌落进行鉴定,以确定是否为志贺氏菌。
鉴定细菌培养法03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利用胶体金标记的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反应,通过肉眼观察或仪器检测金颗粒的聚集状态。
0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利用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反应,通过酶标记技术进行信号放大和检测。
02免疫荧光技术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反应,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信号。
免疫学检测法核酸检测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通过特异性引物扩增志贺氏菌的DNA片段,通过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
基因测序对志贺氏菌的基因组进行测序,通过比对已知基因序列确定菌种。
利用生物分子识别元件(如酶、抗体、核酸等)与目标物质特异性结合,将信号转换为可检测的电信号或光信号。
用于食品、水源等样品中志贺氏菌的快速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
志贺氏菌的检验(国标法)一、增菌称取检样25g ,加入装有225mLGN增菌液的500mL广口瓶内,固体食品用均质器以8000-10000r/min打碎lmin ,或用乳钵加灭菌砂磨碎,粉状食品用金属匙或玻璃棒研磨使其乳化,于36℃培育6〜8h。
培育时间视细菌生长状况而定,当培育液消失稍微混浊时即应中止培育。
二、分别和初步生化试验取增菌液1环,划线接种于HE琼脂平板或SS琼脂平板1个;另取1环划线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和伊红美蓝琼脂平板各1个,于36工培育18~24h e志贺氏菌在这些培育基上呈现无色透亮不发酵乳糖的菌落。
挑取平板上的可疑菌落,接种三糖铁琼脂和葡萄糖半固体各1管。
一般应多挑几个菌落,以防遗漏,经36℃培育18~24h ,分别观看结果。
下述培育物可以弃去:a.在三糖铁琼脂斜面上呈扩散生长的培育物;b.在18~24h内发酵乳糖、蔗糖的培育物;C.不分解葡萄糖和只生长在半固体表面的培育物;d.产气的培育物;e.有动力的培育物;f.产生硫化氢的培育物。
凡是乳糖、蔗糖不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福氏志贺氏菌6型可产生少量气体),无动力的菌株,可做血清学分型和进一步的生化试验。
三、血清学分型挑取三糖铁琼脂上的培育物,做玻片凝集试验。
先用4种志贺氏菌多价血清检查,假如由于K抗原的存在而不消失凝集,应将菌液煮沸后再检查;假如呈现凝集,则用Al、A2、B群多价和D群血清分别试验。
如系B群福氏志贺氏菌,则用群和型因子血清分别检查。
福氏志贺氏菌各型和亚型的型和群抗原见表10可先用群因子血清检查,再依据群因子血清消失凝集的结果,依次选用型因子血清检查。
4种志贺氏菌多价血清不凝集的菌株,可用鲍氏多价1、2、3分别检查,并进一步用1~15各型因子血清检查。
假如鲍氏多价血清不凝集,可用痢疾志贺氏菌3~12型多价血清及各型因子血清检查。
四、进一步的生化试验在做血清学分型的同时,应做进一步的生化试验,即:葡萄糖镀西蒙氏柠檬酸盐赖氨酸和鸟氨酸脱竣酶pH7.2尿素KCN生长水杨昔和七叶昔的分解除宋内氏菌和鲍氏13型为乌氨酸阳性外,志贺氏菌属的培育物均为阴性结果。
志贺氏菌检验志贺氏菌属于肠杆菌科,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会引起肠道感染,引发肠炎,当人出现连续性腹泻、腹痛等症状的时候,就需要考虑是否感染志贺氏菌。
志贺氏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食物和水,比如沙拉、土豆、金枪鱼、虾、奶制品等,在密闭以及不卫生的条件下志贺氏菌会迅速传播,而且经常出现在人员比较密集的地方,比如餐厅、食堂等地。
食源性志贺氏菌的传播主要是因为从事食品工作的人员感染了志贺氏菌,并且将其传播到食物上所引起的,另外,保存食物的温度不当,也可能引起志贺氏菌。
志贺氏菌检验是临床上检验肠道感染疾病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检测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生化鉴定法常规的生化鉴定方法是志贺氏菌检验过程中的常用方法,需要对细菌进行增殖培养、分离、生化试验、血清学检验等步骤来完成,步骤比较繁琐,而且耗时较长,每一次一般只能检验一个样品,但是检测的结果比较准确,检测稳定性较高,假阳性率低。
二、免疫学检验方法免疫学是检验志贺氏菌最快速、准确的方法,特异性较强,而且灵敏度很高,主要的免疫学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酶联免疫法。
这种方法的灵敏度很高,而且简单快速,检测过程比较稳定,可以进行自动化操作,是志贺氏菌检测过程中最快速的一种方法。
但是,使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检验的时候,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较多,而且假阳性率高,所以还需要采用其他的方法进行配合检验。
第二,SPA协同凝集法。
这种方法是使用已知标准血清吸附到含A蛋白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之后,让金黄色葡萄球菌成为吸附抗体的载体,再根据吸附的结果来诊断是否感染志贺氏菌的一种方法。
三、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是建立在很多其他的检测技术基础上的,敏感度高、检测快速,而且特意性高,是生物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产物,目前在志贺氏菌的检测过程中十分常见。
志贺氏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比如常规PCR、多重PCR法、实时荧光PCR法和恒温荧光PCR法等。
以恒温实时荧光PCR法为例,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为原理进行测量的方法,灵敏度很高,与传统的荧光测量方法相比,灵敏度高出2~5个数量级,而且测量十分迅速,荧光反应的时间较短,一般30-60分钟就可以完成荧光反应。
方法验证报告项目名称:医疗机构污水和污泥中志贺氏菌的检验方法方法名称:《医疗机构污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附录C 医疗机构污水中志贺氏菌的检验方法报告编写人:参加人员:审核人员:报告日期:1 实验室基本情况1.1 人员情况实验室检测人员已通过标准《医疗机构污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附录C的培训,熟知标准内容、检测方法及样品数据采集和处理等,考核合格,得到技术负责人授权上岗。
1.2 检测仪器/设备情况表1主要仪器基本情况1.3 检测用试剂情况表表2主要培养基基本情况1.4 环境设施和条件情况实验室具有检定合格的温湿度计,环境可以控制在标准要求范围内,满足检测环境条件。
另外实验室配备了洗眼器、喷淋设施、护目镜、灭火器等的安全防护措施,符合实验室安全内务的要求。
2 实验室检测技术能力2.1样品采集与保存按照HJ 91.1的相关规定进行水样的采集。
采集样品时,采样瓶不得用样品洗涤,采集样品于灭菌的采样瓶中。
水体采样量不低于200 ml。
样品采集完毕后,迅速扎上无菌包装纸。
采集废水样品及一定深度的样品时,也可使用灭菌过的专用采样装置采样。
如果采集的是含有活性氯的样品,需在采样瓶灭菌前加入硫代硫酸钠溶液,以除去活性氯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每125mL容积加入0.1mL的硫代硫酸钠)。
采样后应在2 h内检测,否则,应10℃以下冷藏但不得超过6 h。
实验室接样后,不能立即开展检测的,将样品于4℃以下冷藏并在2 h内检测。
2.2 检测步骤2.2.1样品的处理和增菌取200ml污水,用灭菌滤膜进行抽滤,用100ml二倍浓度GN增菌液把滤膜上截留的杂质洗脱到灭菌三角瓶内,充分摇匀,置于37℃恒温培养箱,增菌培养6-8h。
2.2.2平板分离取上述增菌培养液,分别接种于SS培养基平板和EMB培养基平板,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24h。
挑取在SS培养基平板和EMB培养基平板上呈无色透明,直径1-1.5ml的菌落;可疑肠道病原菌菌落。
01 Chapter志贺氏菌的特性030201志贺氏菌的致病性引发痢疾志贺氏菌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传染性强耐药性增强志贺氏菌的传播途径02 Chapter鉴定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染色特性、生化反应等指标,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鉴定。
分离培养通过采集患者的粪便、尿液、血液等样本进行培养,以分离出志贺氏菌。
药敏试验对分离出的志贺氏菌进行药敏试验,以确定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细菌培养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抗体技术免疫学检测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通过扩增志贺氏菌的基因片段,以检测患者样本中的志贺氏菌。
基因测序对志贺氏菌的基因进行测序,以鉴定其种型和耐药性。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03 Chapter粪便样品采集食品样品采集采集对象为可疑污染食品,包括肉类、蔬菜、水果等。
采集方法为选取可疑污染食品,按照食品采样标准进行采集,并尽快送检。
食品样品是志贺氏菌检验的重要来源之一。
水质样品采集04 Chapter样品处理增菌培养样品处理与增菌培养分离培养与生化鉴定分离培养将增菌培养后的样品进行分离培养,以获得单个菌落。
生化鉴定对分离培养得到的菌落进行生化鉴定,包括糖发酵试验、柠檬酸盐利用试验、吲哚试验等,以确定是否为志贺氏菌。
血清学分型与药敏试验血清学分型药敏试验05 Chapter01020304使用无菌容器收集样品,避免容器被污染。
采集容器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样品受到外界污染。
采集方法采集足够量的样品,以便进行后续实验分析。
采集量尽量在发病初期或发病高峰期采集样品,以提高检出率。
采集时间样品采集前的注意事项实验室操作的注意事项实验室环境实验器材实验操作实验试剂检验结果的分析与解读01020304检验结果结果解读结果分析结果报告06 Chapter提高检测灵敏度的方法改进采用先进的扩增技术选择特异性更高的抗体增加样品前处理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其他检测方法探索基于下一代测序技术的检测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检测THANKS。
2023-10-28contents •志贺氏菌概述•志贺氏菌的检验方法•志贺氏菌检验的实验室要求•志贺氏菌检验的临床意义•志贺氏菌检验的未来发展趋势目录01志贺氏菌概述志贺氏菌是一种革兰阴性细菌,属于肠杆菌科志贺氏菌属。
它是一种人类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但在特定条件下,如肠道疾病或免疫力下降时,它可以成为机会性致病菌,引起细菌性痢疾等肠道感染。
志贺氏菌的定义志贺氏菌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通过摄入被志贺氏菌污染的食物、水或与感染者直接接触而传播。
此外,食物、水、生活用品等被志贺氏菌污染后,也可以通过间接接触传播给其他人。
志贺氏菌的传播途径志贺氏菌感染可引起细菌性痢疾,这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症状。
严重病例可出现脱水、休克、死亡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志贺氏菌的检验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志贺氏菌的危害02志贺氏菌的检验方法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如SS、EMB等,将志贺氏菌从粪便、食物等样品中分离出来。
分离培养鉴定药敏试验通过生化试验、血清学鉴定等手段,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鉴定,确认为志贺氏菌。
对分离得到的志贺氏菌进行药敏试验,测定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治疗提供参考。
03细菌培养法0201免疫学检测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通过特异性抗体捕捉志贺氏菌抗原,然后进行酶联免疫反应,检测粪便、食品等样品中的志贺氏菌。
免疫荧光抗体技术利用特异性抗体标记志贺氏菌,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检测样品中的志贺氏菌。
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对志贺氏菌的DNA进行扩增,通过凝胶电泳等手段检测是否含有志贺氏菌DNA。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扩增得到的DNA序列进行测序,与已知的志贺氏菌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确认是否为志贺氏菌。
基因测序分子生物学检测法03志贺氏菌检验的实验室要求实验室应具备有效的通风系统,减少空气中细菌数量。
实验室应配备高级别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口罩等。
实验室内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拥挤,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