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 格式:ppt
- 大小:86.00 KB
- 文档页数:18
法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第一阶段:17至18世纪法国的高等教育特点是旧大学的兴衰与高等专科学校的兴起。
高等专科学校是法国高等教育的精华,它的出现标志着法国近代工程技术教育的开始,同时也使法国高等教育进入独具特色的高等专科学校与大学并存且相互竞争、相互补充的历史新阶段。
最早开办的高等专科学校是军事学校。
第二阶段:19世纪法国的高等教育第一:拿破仑与帝国大学拿破仑非常重视对教育实行垄断。
提出教育改革必须遵循的三条原则:“忠于皇帝”、“终于帝国政策”、“遵守天主教戒规”。
第二:高等专科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其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很少涉及科研。
总之,现代法国高等教育中央集权制确立于拿破仑帝国时期,高等专科学校也是在拿破仑帝国时期确立了其在法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第三:高等教育的复兴 1.拿破仑下台后直至第二帝国,高等教育基本处于停滞状态,70年代前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民主运动的兴起以及欧洲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高等教育开始复兴。
2.19世纪末高等教育的复兴。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观念的转变,把原本孤立的学院组成互相联系的大学。
第二、大学自主权的扩大。
第三、高等教育经费的增加。
第四、大学生人数的增加。
第五、大学教师数量和待遇的提高。
总之,在高等教育的复兴中,法国高等教育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化的过渡。
第三阶段:20世纪前半期法国的高等教育在20世纪上半叶法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是十分缓慢的,并且这种发展不时的因种种灾难的来临被迫暂时中断甚至倒退。
从总体上看,这一阶段法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数量的增加。
学校数量的增加以及经费的增加。
第二,科学研究受到进一步的重视。
第三,在教学和课程方面进行了一些局部的调整和改革。
第四,建立应用科学技术型学院。
第三阶段:20世纪后半期法国的高等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法国的高等教育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战后的高等学校到处是一片破败衰微的景象。
1945年,法国大学仅有大学生12.3万人。
法国和意大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调研报告第24卷第5期2005年10月理工高教研究Journa l of Technology College Educa tionV o l.24 N o.5O ctober2005法国和意大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调研报告范文曜马陆亭杨秀文摘要: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建设面临的根本性任务。
法国和意大利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发源地,了解这两个国家的经验,对于把我国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发展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为深入开展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现代大学制度研究,在事先进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2004年11月6日至11月20日,教育部高教管理考察团赴法国和意大利进行了访问研究。
考察团成员有: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范文曜(团长)、高教室主任马陆亭、助理研究员杨秀文、教育部人事司干部胡炜。
考察团在法国访问了巴黎一大,巴黎十一大,马赛工程师学校,法国教育部评估和规划司,马赛学区,法国大学校长协会等部门。
在意大利访问了米兰大学,博洛尼亚大学,意大利教育、大学与科研部的学生事务司、大学司和国际司,大学校长委员会,学位质量咨询信息中心等机构。
考察团和这些单位的政府官员、负责人、大学校长和学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
在巴黎期间,考察团还拜访了O ECD组织,与其副总干事和教育委员会负责人进行了交流。
现将法国和意大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国高等教育的制度特点法国地处欧洲西部,本土划分为22个大区和96个省,国土面积55.16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6140万;为发达工业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五位;它还是全球第一旅游大国和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
法国教育划分为26个学区,学区和大区相互独立、互不隶属。
1.法国高等教育现状及机构特点。
法国高等教育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深厚的传统积淀,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诞生于法国,高质量的大学教育、高素质的人力资本、高水平的科学技术支撑了法国的发展。
历史进程:(一)第一帝国建立之前17世纪,法国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封建君主制国家,天主教会是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教育的领导权主要掌握在天主教会特别是耶稣教会手中,18世纪中期,启蒙运动的兴起,宗教统领教育的局面才开始改变。
1764年,耶稣教会被解散,结束了长期垄断法国中、高等教育的局面,直至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之前,国家颁布的教育法案都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剥夺教会权利。
(二)第一帝国的建立到法兰西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后,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拿破仑先后于1806 年、1808 年颁布了《关于创办帝国大学以及这个教育团体全体成员的专门职责的法令》和《关于帝国大学条例的政令》,其中规定:帝国大学总监作为全国教育界的最高首脑,由帝国大学任命,负责学校的开办、取缔,教职员任免、提升等诸项事宜。
并且将帝国大学作为法国教育行政的最高领导机关,负责组织全国的教育工作,确立法国教育行政管理中央集权制的基本特色。
同时,也拉开了以教会为代表的传统势力与资产阶级政权掌管国家教育的拉锯战。
期间经过波旁王朝复辟、七月革命、二月革命、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和法兰西第三帝国的建立,教会和政府之间对教育行政的权力此起彼伏,教会在的教育权利虽然被逐渐瓦解,但仍占有很大的领导权。
(三)法兰西共和国到二战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在教育行政体制上基本沿用了拿破仑时期的中央集权制。
中央政府成立公共教育部,为了加强中央对教育的集中领导,法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力地削弱教会对教育事业的控制,1902年法国政府解散了50多个从事教育活动的教会组织,封闭了3000多所教会学校。
1905年废除1850年颁布的《法卢法案》,实行教会与教育分离政策,加上《费里教育法》中国民教育制度的义务、免费、世俗化三原则的确立,逐渐实现了教会与教育的分离,强化了国家队教育的领导,为现代教育行政体制奠定基础。
一战二战期间,法国政府一直支持教育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并没有什么改变,只是国家教育部的职权在不断扩大,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的教育行政体制。
政府非常重视教育,确立了教育的优先地位,强调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均等;规定中小学实行学校、家长、学生合同制;设立“国家教学大纲委员会”,定期审查修改教育内容,改革学制,简化考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大学毕业生从教,建立教师培养学院,强调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必要性;重视教育改革,重点放在消除教育治理中的官僚主义和加强技术教育上,强调教育、科研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
教育制度立思辰留学360介绍,法国强调教育治理要统一,教育部垂直治理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结构全国统一,小学为五年制,初中为四年制,高中为三年制。
初中分为适应阶段、中间阶段和专业定向三个阶段。
高中阶段分为确定阶段和最后阶段。
尽管法国基础教育是统一治理,但在小学、初中拓宽知识的基础上,高中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科选择的多样化,共有文科、经济与社会、科学三大类专业和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工业科学和技术、实验科学和技术以及医学社会科学四个技术专业供学生选择。
法国的职业高中属于短期教育,学制为二年,通常出路只有就业,做普通技术工作,但对进入职业高中的优秀学生,政府为其打通了进入普通与技术高中的通道。
法国借鉴地方分权制国家的教育治理经验,将部分权利下放给地方。
地方教育行政分为大区、省和市镇三级治理,大区负责高中和一些专科学校;省负责初中;市镇负责小学和幼儿学校。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制定中小学的教育规划,分级负责中小学的基建和日常教育经费投入及其日常教学治理。
例如,里昂玛利王市政府拨付学校的日常经费,以一所只有200名学生的小学为例,一年就支出40万法郎。
与此同时,在人事治理上实行减政放权,将中小学教师由国家治理改为由学区治理;赋予小学教师新的职责,教师在教学安排和教学方式上有更大的自主权。
其他诸如学制、教学大纲、教材治理等方面也逐步下放权力,有步骤地进行改革,形成了教育治理体制的多样化。
法国中小学实施校长负责制。
校长作为学校的一员,既是校长又是任课教师。
简答法国政治结构下的教育控制 -回复
在法国的政治结构中,教育控制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负责。
法国教育制度具有高度集中的特点,中央政府负责制定全国性的教育政策和法规,并对整个教育体系进行监管和评估。
法国的教育体系分为几个层次,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
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由中央政府在《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但地方政府在各自的管辖范围内也有一定的自主权。
法国的教育控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1. 教育法规的制定:中央政府负责制定全国性的教育法规,包括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标准等。
这些法规对全国范围内的学校和教育机构都具有约束力。
2. 教育资源的分配:中央政府负责对教育资源进行分配,包括教师编制、教育经费等。
地方政府负责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分配,并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和合理利用。
3. 教育监管和评估:中央政府设立了教育部门,负责对各级学校和教育机构进行监管和评估。
他们负责检查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等,以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和规范。
4. 教育改革的推动:中央政府负责推动教育改革,对教育体制、课程设置等进行调整和改进。
这些改革通常需要与地方政府进行协商和合作,共同参与教育改革的实施。
总的来说,法国的教育控制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负责的,中央政府制定教育政策和法规,分配教育资源,进行监管和评估,推动教育改革;地方政府则在各自的管辖范围内负责教育资源的二次分配和具体的教育实施。
这种集中的教育控制体系旨在确保教育的公平、质量和合理性。
法国高等教育两大体系介绍法国教育体系完善,学习氛围浓厚。
法国高等教育分为两大体系,开放式体系和选拔式体系。
出guo的在这里为大家了法国高等教育两大体系介绍,欢迎阅读。
开放式体系指的是综合性大学(Université),目前法国有87所公立综合大学。
这类大学是培养大学生的主要机构。
法国的综合大学采用“宽进严出”的淘汰制,进入综合大学无需参加入学考试,这就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以免耽误学业。
综合大学提供众多学科领域(法律、经济、管理、行政、艺术、文学、语言、人文科学、医疗卫生、技术学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培养课程(短期、长期、职业化及继续教育),颁发国家文凭(学士、硕士、博士) 和高质量的大学校颁文凭。
高等专业学院(Grande Ecole)。
要进入这类院校,学生须经两年预科学习后参加淘汰性竞考录取入学,或经两年、三年或四年高等教育学习后凭学历证书(加选拔程序)录取就读。
高等专业学院涉及的领域有管理、工程、法律和政治学、商业和金融等,学院大多同企业有密切的联系。
高等专业学院比综合大学享有更高的声誉,是法国精英的摇篮,其选择程序也较具竞争性。
例如,最负盛名的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和巴黎高等师范学院,通常都有万余名高等学院预科班的精英竞争几百个名额。
专业学校(Ecole Spécialisée)。
学习内容涉及建筑设计、艺术、新闻、兽医学等,进入这类学校要经过激烈的竞争考试,学生完成学业后可获得国家文凭或校颁文凭。
大学技术学院(IUT)。
目前有115所大学技术学院分布在大学校园内,主要提供短期(2年)的职业培训,学生毕业后可获得大学技术证书 (DUT)。
毕业后,1/3的人直接参加工作,1/3经过短期学习获得职业学士文凭,然后凭该职业文凭直接就业,1/3进入工程师学校学习三年获取硕士学位。
为了配合欧盟教育制度标准化,法国高校现在完全采用欧洲的3级学制,即学士、硕士、博士学制。
法国颁发给外国留学生和本国学生的文凭完全一样,且被全欧洲承认。
法国和中国的教育制度有哪些异同首先,从教育体制上看,法国采用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模式,教育由国家负责统筹和指导。
而中国则采用地方管理的教育模式,各省份负责本地区的教育管理。
法国的教育由教育部门负责,管理职能集中,政策制定和资源调配由中央控制。
中国的教育由国家教育部门组织和指导,但具体实施由各地方政府负责,资源和管理相对分散。
其次,从基础教育角度来看,法国的义务教育开始年龄为6岁,历时11年,包括小学、中学和高中三个阶段。
中国的义务教育开始年龄为6岁,历时9年,包括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
法国的小学和初中阶段为全日制义务教育,而中国的小学为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为半日制义务教育。
此外,在学科设置上,法国的基础教育注重普及性教育,学科相对统一,学生接受的知识面较广。
而中国的基础教育注重基础学科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科相对独立,学生在初中阶段开始逐渐分科。
再次,从高等教育方面来看,法国有世界著名的大学和高等教育体系,包括大学、工程学校、商学院等。
法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相对较为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不同的高等教育机构。
而中国的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学术性和研究性,大学为主要高等教育机构,分为普通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
中国的高等教育制度相对封闭,学生需要通过高考选拔才能进入大学。
此外,在教育理念和方法方面,法国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学科技能培养,倡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国则更注重学生的应用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倡导学生的集体合作和团队精神。
综上所述,法国和中国的教育制度在教育体制、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教育理念和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异同。
了解和比较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教育制度,并从中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点,促进教育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法国教育体制就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不久,面向全民的教育方针被确定下来。
教育体制分为三个等级:初等、中等和高等,这种划分一直延用至今。
之后,拿破仑把教育体制的垄断权交给了国家,根据军事规章组建的一些著名高等院校都可以追溯到拿破仑统治时期,例如巴黎综合工科学校。
第三共和国时期的众议员及政治家于勒·费里(1831-1893)提倡面向全民的义务、免费、世俗学校,这就意味着学校教学和教育环境不受宗教教义的引导。
1 重要原则法国教育体制建立在重要原则上,其中一些原则受到1789 年的法国大革命和1881-1889年间及第四、第五共和国时期通过的法律的影响,又借鉴了1958 年10 月4 日的宪法:“组织各种等级的全民义务教育是国家的一项职责。
”教育自由在法国,公立教育机构与私立教育机构并存,后者服从国家管理并能享受国家提供的帮助——但要以与国家签订合同作为前提。
组织、提供教育的自由是表达自由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自由权由德勃雷法令确定下来,德勃雷法令是一项关于教育自由以及与私立教育关系的法令。
然而,只有国家能颁发大学毕业文凭和学位:由私立学校颁发的毕业文凭除非被国家承认,否则不被社会所认可。
考试相关的规章制度由国家制定。
免费全民初等教育免费原则19 世纪末被确定下来,并于1933 年扩展至中等教育。
公立学校和机构提供免费教育。
学校课本以及供集体使用的教学材料和工具都免费提供至初中毕业。
高中课本费用往往由家庭承担。
中立公共教育处于中立地位:教师和学生接受中立的哲学和政治思想。
非宗教性自19 世纪末期起,教育与宗教分离原则成为法国教育体制的基础。
1882 至1886 年,公立教育开始实行非宗教化。
于勒·费里法在这几年间创立了教育的义务性和从业人员与教学计划的非宗教性。
1905 年12 月9 日的法律宣布国家政教分离,此法律强化了非宗教性在共和国教育理念中的重要性。
对学生及其父母信仰的尊重包含:教学计划中不含宗教教育,从业人员与宗教分离,禁止传布信仰。
留学咨讯法国LMD⾼等教育体制介绍 欧洲实现学制“⼤⼀统”已经是各欧盟国家正在实施的事情,按照 40 个欧洲国家的教育部长讨论的《波伦亚⾼教改⾰宣⾔》,到 2010 年欧洲⼒争完成⾼等教育体制改⾰。
什么是 358 学制? 新的“358 学制”即 LMD(LICENCE-MAS-TER-DOCTORAT) ,是从通过中学会考(相当于中国的⾼考)时起,⼤学本科 3年、硕⼠ 5 年和博⼠学位 8 年。
对法国来说,的变化是以 5 年的新制硕⼠学位取代以前 4 年制的硕⼠学位。
进⼊法国⾼等学校的留学⽣中,各国⽂凭种类繁多,学制不⼀,即便在法国,也是学制复杂。
因此,⼈们习惯于⽤ BAC (即⾼中会考⽂凭)+ X 的形式表明接受⾼等教育的年限。
中国的学⼠学位相当于“ BAC + 4 ”,⽽在法国原来的学制中,⾼中毕业会考⽂凭后⼜受过四年⾼等教育,即可拥有硕⼠⽂凭。
据了解,欧洲推⾏的新学制可以同样以⾼中会考证书加⾼等教育年限表述:“ BAC + 3 ”等于学⼠学位 (LI-CENCE) ;“BAC + 5 ”等于新制硕⼠ (MASTER) ;“ BAC + 8 ”等于博⼠学位 (DOCTORAT) 。
新学制将被更多国家承认。
法国教育体制受国外教育体制影响较⼤,在⾼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很多需要规范化。
实⾏358 学制是要与欧洲获得同等学位的学习时间相等,便于国家间的相互流动。
学⽣学位可以在更⼤范围内得到承认,如果学⽣在本国学了⼀门专业,我们⿎励他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学选修学业。
过去法国综合⼤学的教育⼀般含三个阶段。
第⼀阶段为期两年,实施⼤学基础知识教育,获⼤学基础⽂凭 (DEUG) ;第⼆阶段也为两年,学习趋向于专业化。
完成第⼀年学业者获学⼠学位 (LI-CENCE) 完成第⼆年学业者获硕⼠学位 (MASTER) 。
第三阶段为期 4 ⾄ 5 年,攻读深⼊研究⽂凭 (DEA) 或⾼级专业研究⽂凭 (DESS) 须 1 年,攻读博⼠学位 (DOC-TORAT) 须 3⾄ 4 年。
法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历次重大改革刘冰(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02)中图分类号:G6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4)02-0008-02摘要对法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和体系进行介绍,回顾几世纪来法国进行的几次高等教育重大改革,着重分析每次改革所解决的问题以及所遗留的不足。
关键词法国高等教育教育体制改革On Several Major Reforms of French Higher Education// Liu BingAbstract The thesis introduces the French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and its major reforms during centuries,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that each reform resolved and its deficiency.Key words French higher education;educational system reform法国高等教育体制的雏形始于启蒙运动,崛起于拿破仑的第一帝国时期,18世纪下叶至19世纪上叶是法国高等教育的巅峰时期,高峰过后法国的高等教育历经曲折,但今天仍处于世界前列。
法国走上高等教育强国之路经历了六个关键时期:1启蒙运动时期:法兰西学院的成立和高等专科学校的兴起18世纪的欧洲迎来了文艺复兴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启蒙运动。
在教育方面,启蒙思想家们反对教会垄断教育,批判教会教育强行灌输宗教信条,主张按照新兴资产阶级的目标改革教育,培养资产阶级需要的新人。
作为启蒙运动中心的法国,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备受重视。
16至17世纪,一批新兴的教育研究机构成立,其中路易十四时期创建的法兰西科学院对后世影响深远。
科学院由国家直接资助,在此工作的科学家在进入之前必须经过激烈的竞争;科学院内部行使督导或秘书职责的杰出人物把握着科学院的行驶方向;科学院大力保护科学研究,吸引海内人才,奖励国内外的科学成果,力图保持科学的探索精神。
法国的学校管理制度法国的学校管理制度一、法国的学校管理体系概况法国的教育管理体系分为中央教育管理体系和地方教育管理体系。
中央教育管理体系由教育部负责,地方教育管理体系由地方政府负责。
中央教育管理体系由教育部(Ministère de l'Éducation nationale)领导,负责全国的教育政策和统一的课程设置。
教育部的主要职责包括颁布教育法规定,制定教育政策,管理全国的学校网络,监督学校教育质量等。
法国的教育部隶属于政府,教育部长由总理任命,负责推动和执行教育政策。
地方教育管理体系由地方政府负责。
法国地方政府根据中央的教育政策进行本地区的教育规划和组织。
地方政府的教育管理机构主要有地方教育厅(rectorat)和地方教育局(inspection académique),负责监督和管理本地区的学校和教育机构。
二、法国的学校类型和组织结构法国的学校分为公立学校(écoles publiques)和私立学校(écoles privées)两种类型。
公立学校是法国教育体系的基石,由国家提供资金和教育资源支持。
公立学校按照学段可分为小学(école élémentaire)、中学(collège)和高中(lycée)三个阶段。
小学为6至11岁的儿童提供基础教育,中学为11至15岁的学生提供中等教育,高中为15至18岁以及以上年龄段的学生提供高等教育。
私立学校由私人或宗教组织负责管理和运营,按照学段和性质不同可分为教育中心(établissements d'enseignement)、教会学校(écoles conventuelles)和独立寄宿学校(écoles internats)等。
私立学校的教育质量和课程设置要经过教育部门的认可和监督。
法国的学校组织结构较为复杂,由校董会(conseild’administration)、教委会(conseil de classe)和行政领导等多个层级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