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的构造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82 MB
- 文档页数:48
⼀战中的坦克结构图坦克车的概念最早可见于列奥那多·达芬奇⼿稿中的⼀台圆锥体的武装装甲车。
⾸辆坦克Mark I 坦克于1916年开始服役,由英国战地记者埃⽂顿所设计,英国军⽅建造。
当时的坦克主要是为了克服第⼀次世界⼤战期间,西线战场上僵持不下的壕沟战局⾯。
初期坦克的表现差劣,可靠性差、底盘没有独⽴悬吊系统,⼗分不舒适,操控环境⾮⼈性化,造成官兵晕眩呕吐、军⼈抱怨连连,⽽在第⼀次世界⼤战结束前,德国也开发出他们⾃⼰的坦克A7V步兵战车加⼊战场。
只是在战争结束前并未发⽣多数坦克在战场上对决的场⾯。
下⾯盘点⼀战中⼏种较为优秀的坦克设计图鉴。
Mark 系列坦克(英国)1916年初通过所有测试,代号亦改为“坦克”(Tank)。
从第⼀辆⽣产的战车开始,正式称为Mark I 坦克(Mark I Tank),同时也正式开启(Tank)这个名词。
之后因为赋予的任务不同,区分为:没有装备⽕炮只配有机枪的称为 “雌性坦克”(Female tank),装备⽕炮也配有机枪的称为 “雄性坦克”(Male tank)。
Mark I 坦克的菱形构型的特点是战车底盘与上部车⾝结合为⼀体变成⼀个⾼⼤的菱形,加上低重⼼及特长履带,就如把整个战车车体变成了⼀个⼤车轮,令车体可以滚过⼀切的铁丝⽹与⼤⼩壕沟。
Mark 坦克的操控⼗分困难,转弯是依靠控制左右两边履带的速度。
坦克乘员共有8⼈,指挥官与驾驶各⼀⼈纵列并坐于坦克前部,指挥官与驾驶都负责操控坦克,坦克后部还有2⼈要分别站着操作左右各⼀个的2段变速传动箱,也就是说操控⼀辆Mark 坦克需要4个⼈。
因车内⾮常嘈吵,前⽅及后⽅的乘员会先⽤扳⼿⼤⼒敲打引擎盒引起对⽅注意,再⽤⼿势去沟通。
其余的四⼈就是炮⼿以及装填⼿,装填⼿与齿轮员还要兼当机枪⼿。
因为没有⽆线电通讯,所以车内会携带两只信鸽⽤来与司令部通讯。
车体内的乘员室并⽆任何隔间,引擎和武器等机械同处于⼀个空间内,加上引擎⽆装置减震减⾳装置,因此环境⾮常恶劣。
坦克的组成及作用坦克由坦克武器系统、坦克推进系统、坦克防护系统、坦克通信设备、坦克电气设备及其它特种设备和装置组成。
现代坦克大多是传统车体与单个旋转炮塔的组合体。
按主要部件的安装部位,通常划分为操纵、战斗、动力-传动和行动4个部分。
1)操纵部分操纵部分(驾驶室)通常位于坦克前部,内有操纵机构、检测仪表、驾驶椅等;战斗部分(战斗室)位于坦克中部,一般包括炮塔、炮塔座圈及其下方的车内空间,内有坦克武器、火控系统、通信设备、三防装置、灭火抑爆装置和乘员座椅,炮塔上装有高射机枪、抛射式烟幕装置等;动力传动部分(动力室)通常位于坦克后部,内有发动机及其辅助系统、传动装置及其控制机构、进排气百叶窗等;行动部分位于车体两侧翼板下方,有履带推进装置和悬挂装置等。
在总体布置上,大多数坦克是是驾驶室在前,战斗室居中,动力-传动室在车体后部且发动机纵置。
有的坦克将发动机横置,有的坦克将动力-传动装置布置在车体前部。
坦克乘员多为4人,分别担负指挥、射击、装弹、驾驶等任务。
有些坦克采用了坦克炮自动装弹机,这样就不需要装填手,通常为3名乘员。
2)武器系统主武器多采用120mm或125mm口径的高压滑膛炮。
炮弹基数一般为40~50发,主要弹种有尾翼稳定的长杆式脱壳穿甲弹和多用途弹。
脱壳穿甲弹采用高密度的钨合金或贫铀合金弹芯,初速达1650~1800m/s,在通常的射击距离内,可击穿500余mm厚的均质钢装甲。
多用途弹对钢质装甲的破甲深度可达600mm左右,而且兼备杀伤爆破弹功能。
各种炮弹多采用带钢底托的半可燃药筒。
有的坦克炮有自动装弹机,有的坦克炮可发射反坦克导弹(也称炮射导弹)。
辅助武器多采用7.62mm并列机枪、12.7mm或7.62mm高射机枪,有的装有榴弹发射器。
现代坦克普遍装备了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火控系统,包括数字式火控计算机及各种传感器、炮长和车长瞄准镜、激光测距仪、微光夜视仪或热像仪、火炮双向稳定器和瞄准线稳定装置、车长和炮长控制装置等。
世界41种坦克结构剖面图T-34是苏联于1940年到1958年生产的中型坦克,被认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好的坦克,在坦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其设计思路对后世的坦克发展有着深远及革命性的影响。
T-34坦克由工程师科什金所设计。
1940年6月出厂。
1940年开始装备苏军,1941年6月22日在白俄罗斯格罗德诺首次参战马克Ⅰ型坦克是1916年英国制造的新式武器,被称为坦克鼻祖。
当时为了保密,英国将这种新式武器说成是为马克I型坦克前线送水的“水箱”(英文“tank”)。
结果这一名称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这个单词的音译。
编辑本段性能参数名称:MARK1(马克1) 类型:坦克生产厂商:英国车长:8.1米车宽:4.2米车高:3.2米车重:28吨武器:2门57mm短身管炮,4挺机枪装甲厚度:6毫米该坦克乘员8人,有“雄性”和“雌性”两种。
“雄性”装有2门57毫米火炮和4挺机枪,“雌性”仅装5挺机枪。
1916年9月15日,有60辆“马克”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战役。
梅卡瓦主战坦克(英语:Merkava,希伯来语:הבכרמ,中文又译作驰车式,意译为古代的马战车)是以色列国防军目前的主战坦克之一。
M18地狱猫式坦克歼击车(M18 Hellcat)为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开发的一款坦克歼击车。
它是美军在二战时所有履带装甲战斗车辆中行走速度最快的一款战车,故有“地狱猫”(Hellcat)的称号。
三号突击炮(SturmgeschutzIII)为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生产量最多的装甲战斗车辆。
它以三号坦克的底盘作为基础而制造。
德国最初打算以之作为步兵支援的机动装甲轻型火炮。
经过不断的改良及精研后,它终于在1942年改造成坦克歼击车。
直至战争完结,德国一共生产了10,500辆M551轻型坦克亦称谢里登(Sheridan),是60年代初研制,1962年底制成首批样车并于1963年初交付部队试验,到1967年才部分装备了美国装甲骑兵(侦察)营。
201-04-01 小小建筑师《坦克》知识点:1.知道坦克的炮筒能自由升降;2.联系学过的蜗轮结构来制作坦克的炮台;3.知道蜗轮有减速与自锁的作用;4.自主设计制作一辆安装了炮台的坦克;观察与发现:坦克的轮子是什么样子?201-04-01 小小建筑师《坦克》知识点:1.知道坦克的炮筒能自由升降;2.联系学过的蜗轮结构来制作坦克的炮台;3.知道蜗轮有减速与自锁的作用;4.自主设计制作一辆安装了炮台的坦克;观察与发现:坦克的轮子是什么样子?201-04-01 小小建筑师《坦克》知识点:1.知道坦克的炮筒能自由升降;2.联系学过的蜗轮结构来制作坦克的炮台;3.知道蜗轮有减速与自锁的作用;4.自主设计制作一辆安装了炮台的坦克;观察与发现:坦克的轮子是什么样子?201-04-01 小小建筑师《坦克》知识点:1.知道坦克的炮筒能自由升降;2.联系学过的蜗轮结构来制作坦克的炮台;3.知道蜗轮有减速与自锁的作用;4.自主设计制作一辆安装了炮台的坦克;观察与发现:坦克的轮子是什么样子?201-04-01 小小建筑师《坦克》知识点:1.知道坦克的炮筒能自由升降;2.联系学过的蜗轮结构来制作坦克的炮台;3.知道蜗轮有减速与自锁的作用;4.自主设计制作一辆安装了炮台的坦克;观察与发现:坦克的轮子是什么样子?201-04-01 小小建筑师《坦克》知识点:1.知道坦克的炮筒能自由升降;2.联系学过的蜗轮结构来制作坦克的炮台;3.知道蜗轮有减速与自锁的作用;4.自主设计制作一辆安装了炮台的坦克;观察与发现:坦克的轮子是什么样子?201-04-01 小小建筑师《坦克》知识点:1.知道坦克的炮筒能自由升降;2.联系学过的蜗轮结构来制作坦克的炮台;3.知道蜗轮有减速与自锁的作用;4.自主设计制作一辆安装了炮台的坦克;观察与发现:坦克的轮子是什么样子?201-04-01 小小建筑师《坦克》知识点:1.知道坦克的炮筒能自由升降;2.联系学过的蜗轮结构来制作坦克的炮台;3.知道蜗轮有减速与自锁的作用;4.自主设计制作一辆安装了炮台的坦克;观察与发现:坦克的轮子是什么样子?。
消防坦克机械结构组装
1、坦克车身主体架构
车身主体架构如图1所示,通过12个螺丝柱将车身上方的两块塑料板固定住,中间那一块为电路主板,最上方的塑料板用来承载贮水装置。
图1
2、电池安装
装载六颗AA电池的电池盒安装在车身底盘中央,通过导线连接到电路主板。
图2
3、传感器安装
将八个火焰传感器安装在车身前方,具体安装方法如图3所示。
首先在车身前端用螺丝固置一块弧形铁皮,为防止电源短路须在铁皮上覆盖绝缘胶布,
然后将七个火焰传感器通过螺丝均匀固定在铁皮上,在车头上方再加置一个传感器用以确定喷水方位。
实际安装图如图4所示。
图3
图4
4、喷水装置及贮水装置安装
首先将适当长度的胶管一端套牢在水泵的出水口,另一端套上花洒形状的塑料喷头,然后通过铁架来承托着胶管,铁架固定在车身前方最方面的两个螺丝柱上。
水泵的入水口通过胶管伸到贮水瓶的底部,贮水瓶固定在自制的泡沫盒里,泡沫盒用胶布绑牢在上层的塑料板上。
具体安装图如图5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