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静听花开的声音
- 格式:ppt
- 大小:996.00 KB
- 文档页数:9
静听花开的声音——四个要点做好班主任作者姓名:张伦恒作者所在单位:重庆市巴蜀小学论文研究类别:德育工作[摘要]每个孩子都是一朵带露的花苞,绽放在理想与微笑的晨曦。
教育,就是静听花开的声音,在平凡的生活中孕育未来。
做班主任,要用心,我做班主任,主要是从“法、境、合、细”四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我们只有从点滴做起,从小事踏踏实实地做起,因势利导,做到润物细无声,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才能把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去。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法、境、合、细”;静听花开教育,就像我们在带着蜗牛散步,是一个缓慢但又令人充满期待的过程。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带露的花苞,绽放在理想与微笑的晨曦。
“所有真实的生活都是一种相遇,而教育是永无止境的相遇”。
[1]教育,就是静听花开的声音,在平凡的生活中孕育未来。
做班主任,要用心,我做班主任,主要是从“法、境、合、细”四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一、法:规范班级基本管理制度。
(一)、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一个班级要想良好运转也许要规则的支撑。
每个班主任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法,所以此内容笔者略过。
规范班级常规制度,就像国家的立法一样,必须人人遵守。
所以在我班上不管是哪位同学违规,一定是按制度接受奖惩,没有任何区别对待。
有一次班级搞活动,我迟到了,除了给家长和孩子们道歉之外,第二天我早早到校,挨个给孩子们放凳子,因为这是我们班级的规则。
孩子们一看你老师都这么做了,他们更是觉得班规面前,人人平等。
这规则执行起来也就更有说服力。
(二)、制定全方位的评价体系。
至于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我会随着他们年龄和身心发展的特点来设计项目。
我们班的评级机制已经从一年级到现在的五年级改版5次。
每次的改版他们都觉得很新奇,但是只有我们老师们知道——换汤不换药。
怎样把习惯养好是关键。
例如我们现在就是把原来一天中在校所有事项罗列出来,变成了把这些项目分别归纳到“礼仪”、“纪律”、“学习”这三个大项中。
这样,既有每天的全方位评价,又有时间上每周、每月、每学期的评价,学生可以通过表格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直观而又高效。
教育需要“慢”步从容静听花开发表时间:2020-01-07T14:27:33.763Z 来源:《教育学》2020年2月总第205期作者:鲁静[导读] 从教二十多年,这其中有喜悦,有迷茫,也有困惑。
但回首自己多年的从教历程。
甘肃省永昌县河西堡第一小学737206摘要:教育是一种从容的艺术,它需要有水滴石穿的耐性,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 需要生命潜移默化的成长过程。
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静等孩子的成长;教师要静下心来,用恒心、耐心、爱心、宽容心,静听花开的声音。
关键词:教育遵循规律慢从教二十多年,这其中有喜悦,有迷茫,也有困惑。
但回首自己多年的从教历程,发现那最值得回味、珍视和留恋的,是和我的孩子们一起学习、生活的日子,是他们不断帮助我,不断提醒我、教会我怎样去做个老师,是他们给了我美好、充实的时光。
我深深地体会到每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静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更是人生的幸福。
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静听花开的从容的艺术。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这句话道出了培养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需要等待,需要静下心来。
可是我们的教育有时过于急切地盼望着出成效,希望能够立竿见影,缺乏期待与静下心来的从容。
一、遵循教育规律,静等孩子的成长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
”意思是说:教育就像农业一样需要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需要很长的一段周期,而不能像工业一样批量生产,迅速出炉。
农田里的秧苗只有通过培土、浇水、施肥、除草等一系列劳作,才能茁壮成长直至结出丰硕的谷子。
记得曾经读过一个故事:故事中的冯三娘子利用一个时辰的时间播种、除草、施肥、收割,做成荞麦饼,给住店的客人吃,最后这些客人纷纷变成了驴子。
想想那不经过春种秋收,不经历风吹热晒,不吸收天地精华的快速长成的荞麦,不使人变畸形才怪呢。
虽是故事,但跟我们育人的道理是一样的。
植物跟育人一样,都有其发展的规律,一味地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只会打乱了这个秩序。
静听花开的声音摘要:作为教师要多创造一些情境,要多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要多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寻找一切机会让学生有话可说。
并通过激励性的语言,肯定的评价,充满智慧地倾听每个学生的每一个合理的想法,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激发学生内在冲突,让学生自己“说学”,并由此变成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说数学;评价;倾听;会说数学也可以说是一种语言,语言是通过交流来学习的,所以学习数学必须会说数学。
而说数学就是用口头语言去表达与他人交流自己对数学现象、问题与方法等的看法。
说数学这一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自己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处于学习者的情境中,发掘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习的能力,促进思维发展。
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总是担心孩子上课不会说,或说不到点子上,或一放而收不回来,就干脆越俎代庖,对学生的发言一一重复,一一帮腔,一一概括,唱起了独角戏,不给学生“说”的机会。
如果学生说的是我们所期望的,教师马上会用高八度的声调给予重复,以此引起学生对该内容的注意;如果不是教师预先期待的内容,即使是很好的教学素材,教师往往也不予以关注,而是继续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组织教学;还有如果学生发言时声音小或结结巴巴,或语无伦次,教师往往对此大为不满,觉得那个学生在浪费他的“宝贵”时间,打乱他的教学计划劈头就一句“坐下”,或者怒斥一番。
时间久了,孩子越来越不会说,越来越不敢说,越来越不愿说。
而或许就在我们一次次“帮忙”中,或是一声声的严厉呵斥中,一个充满创意的想法给扼杀了,一颗纯真善良的童心给伤害了。
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抛开心中的成见或成人世俗可笑的规则判断,以一颗充满柔情的爱心,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以一种信任与理解的眼神注视着孩子,张开倾听的耳朵,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
在《6的乘法口诀》教学时,我大胆进行尝试,拿起装满赞扬与鼓励的水壶,让花痛快地沐浴。
优秀教师材料:静听花开的声音静听花开的声音,这是人生的一种大境界,也是心灵达到和谐宁静的一种极致。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
因为我觉得,我的教学生涯如小舟载满花和如花的时光,一路涟漪欢唱划过。
而今,回首自己十五年的从教历程,发现那最值得回味、珍视和留恋的,是和我的孩子们一起学习、生活的日子,是他们不断帮助、不断提醒我、教会我怎样去做个老师。
是他们给了我美好、充实的时光,我深深地体会到每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我行走其中给予呵护,关注每一朵花的生命流程,静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更是人生的幸福。
一、弄花香满衣。
"如果学生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教师的职责就是让他们在生活这片温暖的阳光里绚丽绽放"。
的确,无论是当班主任还是只是任课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爱心的培养,不放过每一个教育的机会,哪怕是一些细微的小事。
总是努力营造一个温暖、关爱的空间让温情在师生间、学生间滋长。
这个学期初,我刚上完课准备离开教室,忽然教室后排一阵骚动。
有一大嗓门说:"臭死了!"周围的学生纷纷捂起了了鼻子。
我见状走过去一看,只见一个学生或许是吃坏了肚子,秽物吐了一地,发出难闻的味道。
再看看身旁的学生,唯恐避之不及,没有一个人去打扫安慰。
我一声没吭,安抚了呕吐的学生,给他倒了一杯水,然后耐心地拖完地。
离开教室的时候,我说了一声:"在他爸爸来接他去医院之前,他可能还要呕吐,他那么难受,愿意帮助他的举手。
"可爱的孩子们好多举起了手。
后来,有学生告诉我,第二次呕吐的时候,有许多同学没有嫌弃,动手清理、安慰了那个孩子。
那时那刻,我放佛听到了一朵朵花开的香味,是那么澄澈,那么天真。
一、春泥更护花作为任课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与班主任老师同样的爱。
这是我一贯的作风,也是对自己的要求。
因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爱是信任的基础和前提。
师生间有了爱,学生才会喜欢你的人,才会喜欢上你的课。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静听花开的声音
——穿行在语文情境教学的花丛中
春天,百花次第开放,穿行在姹紫嫣红的花丛中,静听花开的声音,不由人心醉神迷,物我两忘。
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如能创设出美好的佳境,给学生以如沐春风之感,将语用训练与文本情感融合,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听说读写,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那无疑能营造出和谐有效的语文课堂,让师生共同沉醉,享受语文课堂每一天。
关键词:语用训练情景创设享受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同时“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
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
”如何引领学生走入课堂,走入文本,美美地学习语文呢?有人说:“教语文其实很简单,怎样使语文更可爱就怎样教。
教出语文的味道,教出语文的魅力,教出语文人的风采。
”语文教师在深入解读文本,根据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善于创设出美好的教学佳境,给学生以如沐春风之感,将语用训练与文本情感融合,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听说读写,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那无疑能营造出和谐有效的语文课堂,让师生共同沉醉,享受语文课堂每一天。
一、。
学会倾听演讲稿11篇学会倾听演讲稿1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静听花开的声音》。
有人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在于教师能够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倾吐是一种最好的方法,我们教师应该积极去听,从中了解学生的某些动向,可有时候总认为学生是小孩子,不乐于倾听他们的谈话,特别是学生犯错误时,更是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任凭自己对学生训斥,当然,这样不利于教育好学生,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缺陷。
自从学校规定晨读时间后,我要求学生不准迟到,但总有个别学生迟到,有一次,预备铃都响过了,班里的赵明轩还没来,我焦急的站在楼上往下看,也没看到人影儿,同学们都在专心的.做题,“报告”,同学们听到声音都停止了做题,看到他,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他经常迟到,我昨天找他谈话时,他保证说再也不迟到了。
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老师,我在路上”“你又在路上磨蹭,你看,都几点了。
”我没等他说完,便接过他的话头训了他一顿,然后就让他站在门口,再也不理会他了,课后才了解到,他最近几天不舒服,昨晚输液很晚才睡,今天早上妈妈带他去拿药,所以才来晚了。
知道事情的真相后,我后悔自己没有听完他说的话,并向他道了歉,他很诚恳地说:“老师,这没什么,谁让我以前老爱迟到呢。
”反思一下:作为教师,有时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去对待学生实在不应该,工作再忙,也要给学生说话的机会,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认真倾听他们的说话。
古人云:人之相交,贵在交心。
所以,教师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机会听听学生们的心声,听听他们的想法,注意他们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充分显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学会倾听演讲稿2今天我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学会倾听。
曾经有个小国的使者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
可是这小国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
教师要学会倾听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静听花开的声音》。
有人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在于教师能够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倾吐是一种最好的方法,我们教师应该积极去听,从中了解学生的某些动向,可有时候总认为学生是小孩子,不乐于倾听他们的谈话,特别是学生犯错误时,更是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任凭自己对学生训斥,当然,这样不利于教育好学生,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缺陷。
自从学校规定晨读时间后,我要求学生不准迟到,但总有个别学生迟到,有一次,预备铃都响过了,班里的赵明轩还没来,我焦急的站在楼上往下看,也没看到人影儿,同学们都在专心的做题,“报告”,同学们听到声音都停止了做题,看到他,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他经常迟到,我昨天找他谈话时,他保证说再也不迟到了。
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老师,我在路上……”“你又在路上磨蹭,你看,都几点了。
”我没等他说完,便接过他的话头训了他一顿,然后就让他站在门口,再也不理会他了,课后才了解到,他最近几天不舒服,昨晚输液很晚才睡,今天早上妈妈带他去拿药,所以才来晚了。
知道事情的真相后,我后悔自己没有听完他说的话,并向他道了歉,他很诚恳地说:“老师,这
没什么,谁让我以前老爱迟到呢。
”反思一下:作为教师,有时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去对待学生实在不应该,工作再忙,也要给学生说话的机会,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认真倾听他们的说话。
古人云:人之相交,贵在交心。
所以,教师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机会听听学生们的心声,听听他们的想法,注意他们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充分显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静听花开的声音——浅谈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课堂语言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教师在课堂上的不同语言表达,学生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就会有非一般的情绪体验。
作为教师应紧紧抓住课堂语言这一法宝,让课堂语言真正发挥其独有的魅力,使学生都能提高学习的兴趣,都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推动教学达到高潮。
【关键词】语文教师课堂语言“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语)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尤其举足轻重。
有教师曾说“教欲善其事,必先敏其言。
”确实,课堂中的语言艺术应是每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学生涯中始终都需要不懈追求的,它能教给学生航行的方法,能鼓起学生前进的风帆,能指引学生航行的方向……我从当学生到自己走上讲台,接触了不少的语文老师。
有的老师讲课,听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亲切和顺,舒展自然,音调和谐,恰似“大珠小珠落玉盘”,把精妙的课文讲解得丝丝入扣,听得人心里甜甜的;但也有的老师,语言无味语调呆板;或是高腔高调,像开机关枪,把人压抑地透不过气来;或是干涩地照本宣科,满嘴的名词术语,听了让人窝火;或是漫不经心,有气无力,让人昏昏欲睡……这样的语言课堂,即使是再好的课文,准备得再充分,也不无法打动学生。
可惜,在实际教学中,真正重视自己的语言并有特色有艺术性的老师,为数并不多。
那么,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在面对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面对形形色色教学革新的进行,该如何更新观念,引起重视,避免走入各种误区,提升自己的课堂语言艺术,让自己的课堂语言真正变身为提高教学效率的强有力的助推器呢?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实践和体会:一、文似看山不喜平——走出语言的“惯性”语文课上,课文是篇篇不同的,教学要求也不尽相同,如同量体裁衣一样。
但是,在我们的课堂中,很多人都存在着随着惯性讲话的现象,几句“口头禅”总会在不经意间脱口而出。
课文的导入就那么几句模式语,表扬与批评也是翻来覆去几句常用语,作业的要求也总显得老生常谈,“这个、那个”之类的词儿把语言的整体感破坏殆尽……这一切都因惯性使然。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上午好!我是来自九山初中的刘世英。
自1992年任教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
二十年的班主任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班主任,虽是天下最小的主任,却拥有天下最大的世界,因为它承载着众多孩子的心灵梦想;它经营着最大的事业,因为它在孩子的心里播洒真善美的种子;它承担着最大的任务,因为它给每个孩子、每个家庭以希望。
下面是我开展班主任工作的点滴做法。
一、用真诚开启心灵作为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首先要了解孩子,和孩子交朋友。
新学期开始我会精心安排“相聚就是缘”主题班会。
把自己和各任课老师介绍给孩子,并从学习、纪律等方面给他们温馨的提示,然后让孩子把自己介绍给大家,让他们深刻体会到:相聚就是缘、入班即归家。
接下来,我会详细了解班内每个孩子的学习状况、家庭情况、个性特点,并根据所了解的情况把学生分成四类一一进行谈话。
比较优秀的孩子,从学习成绩入手进行全面分析,帮他们制定提高计划。
针对学习缺乏热情的孩子,主要帮他们树立信心。
针对比较聪明、学习习惯差的孩子,重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爱上学习。
对于基础特别差的孩子,就为他们制定小目标,别人背书背一段,他们可以背两句,别人作业独立做,他们可以抄一抄。
在融洽的师生氛围中,班级会慢慢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用慈爱呵护纯真冰心曾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
是的,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对学生实施教育,才能让学生信服你的教育。
作为班主任更要全方位关心学生。
每天早晨我都会提前到教室,看看孩子有没有到齐,遇到天气变化时,提醒他们及时加减衣服,放学前提醒孩子注意安全等,看起来很平常的事,但我投入了真情,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班里有位叫宋飞的孩子,父母离婚,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他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于是,我经常找他谈心,主动承担了妈妈的责任,过生日时给他买生日蛋糕,并发动全班同学给他做贺卡、唱生日歌。
让他享受到了妈妈般的关爱,找到了“家”的幸福。
三、用希冀放飞理想“其身正,不令而行”。
静听花开的声音作者:阳文湘来源:《职业·中旬》2010年第03期夸美纽斯说:“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老师,他的声音应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田,把知识一道带进去。
”语文教师虽然不是演员、播音员,也不是演说家和艺术家,但如果能注重课堂教学的语言美,那么他的用语将有着语言学家的准确、数学家的严谨、演说家的雄辩以及艺术家的丰富情感。
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哪些语言美呢?一、整体和谐美古人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尤应如此。
语文教学中语言的和谐美首先诉诸学生的听觉,主要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整体的流程美,包括融洽畅达的沟通、新颖有趣的导入(如笔者在讲授《项链》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平时大家经常听到一些歇后语,如癞和尚戴花——臭美、睡在棺材里擦粉——死要脸等等,今天给大家说几个新的:路瓦裁夫人借项链——穷出风头,路瓦裁夫人丢项链——乐极生悲,路瓦裁夫人还项链——自讨苦吃。
虽然这些不算真正的歇后语,但都包含一定道理,大家已预习了这篇小说,现请围绕这几则歇后语发表自己的看法……”)、天衣无缝的衔接,并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配有动静交错的起伏、抑扬顿挫的节奏,最后用上耐人寻味的结语,使整个教学流程中的语言构成整体的和谐美,语文教师正是用这优美生动、富有魅力的语言去黏住学生,让学生听起来舒畅悦耳,在兴奋中学生的心就能随着教学语言不断得到调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
二、精简凝练美精简凝练是语文教师语言的灵魂,这是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知识性决定的,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语言的精简凝练、环环相扣,做到“来而不余一言,绝而不失一词”,以便让学生从教师凝练的课堂语言中很容易地把握住每句话、每节课的重点,领会教师意图。
笔者曾在所教同级不同班中就同一个意思采用不同的表达效果做过实验,结果表明:用语拖沓哆嗦、拐弯抹角的班级,学生反应淡漠、迟缓;用语精简凝练、高度概括的班级,学生反应热烈、快捷。
静听花开的声音作文10篇静听花开的声音作文600字静听花开的声音作文篇1 一个人,就像一朵花,每朵花都不同,而成长就像花开的时候,花期短暂到昙花一现,花期最长的要数长春花喽。
每种花开的时间长短不同,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留下的脚印深浅也不同。
辛丑年大年初四,我和哥哥去梓潼山滑雪了,穿上长长的雪橇,感觉还和去年一样。
(我去年也去滑雪了)因为有去年的经验,我很快就熟悉了雪橇,敢到那个滑雪场大坡的十分之一处往下滑了,你没听错,是十分之一,还不是因为那个大坡太高太陡了。
我第一次也只敢从十分之一处开始往下滑,我拿着雪橇上去,穿好雪橇,有点心惊胆战,深呼吸,三二一,滑!我已经滑下来了,并没有摔倒,其实……,真是太无聊了!我开始往上走,走上四五步就滑下来一次,现在我已经走到整个大坡的三分之一处,当然我之前没有摔倒,不愧是我。
现在我已经准备好往下滑了,走你,雪杖一推,我便滑了下去,凛冽的寒风像刀子一样从我脸上划过,这一路上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个坑坑洼洼,颠簸晃荡,起伏不定。
我成功地滑了下去,这才爽,好玩,我并不害怕,我喜欢速度带来的快感,我又到了二分之一处、三分之二处,最后我登上了顶峰。
在顶峰,我害怕极了,看着这陡坡,我心里就像十五只吊桶——七上八下的。
虽然周围很嘈杂,但我仍能清楚得听到我的心跳声,我正打算打道回府时,心里突然有一个声音传过来:滑吧,大不了摔一跤。
我知道,这是我的真实想法,最终,小嘴一撅,咬紧牙关,雪杖一推,我滑下去了!我听见了呼呼的风声,雪橇在雪地上摩擦的声音,还有我自己的心跳声,到了一个凹凸不平的地方,我紧张极了,可是心里却想着:“摔倒就摔倒吧,有什么可怕的!”因为自己的自信,我成功地滑了过去,最后还来了一个华丽的转弯。
我成功了!我滑下来了!那一刻,我清清楚楚地认识到,我克服了恐惧,我长大了!那一刻,爸爸、妈妈、舅舅、哥哥的赞扬声并不那么重要了!从此,滑雪成了我值得骄傲的一件事!花总是要开的,我总是要长大的,请爸爸妈妈、老师们静待花开,静听花开的声音,总有一天,我会成功、会多姿多彩的,我这朵花会华丽丽地绽放开来。
静听花开的声音“我听见花开的声音,暖暖的你看着我灿烂的微笑,我喜欢你那样看我,你眼中我是惟一;我喜欢我那样爱你,管不住的我的心,我的心一直想,一直想你啊……”(《花开的声音》中的一段歌词)---------题记当初,《花开的声音》那缓缓的旋律吸引了我;后来,这首歌曲的歌词意境感染着我。
简单的文字告诉了“孩子王”的我:学生如花,总会开的。
班主任便是那缕春风,要静听花开的声音。
记得09年我初代一年级时,班里来了一名特殊的留级生------武肖扬,老师们告诉我这个孩子有自闭症,不喜欢与人说话,更不愿融入班级的学习环境中。
至今还记得他妈妈送孩子到教室时对我说的话:“老师,别强迫孩子,只要肯呆在教室就行。
”这位妈妈的话让我沉思良久,这是个怎样的孩子?我该怎么面对他?接下来的接触告诉我,他真的不愿搭理人,尽可能用“摇头”、“点头”来与人交流,实在不行就用“恩”、“是”等最简短的字来回答别人。
这样的“惜字如金”真令我头疼。
不行,我必须找一块“敲门砖”来打开他的心门!首先,他必须离我近一点,中间第一排非他莫属;接着,即使他不回答,我也不停地和他说话,夸他坐得端正,画完成得漂亮……渐渐地,这个孩子会用笑脸来回应我的夸奖,直觉告诉我他有进步了。
后来,我发现他比较喜欢语文课,不愿说话,但愿意用笔写话。
每次写话,他总想写的和别人不一样,因为平常我总会说和别人不一样的才是最独特的,可能他想用独特来赢得我的夸奖。
那我何不顺势而下,抓住他的这一个闪光点呢?于是,每次写话展评,我都会挑他的,并且美美的夸一夸!就这样,孩子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话也渐渐多了起来!也许,他已经习惯了别人对他特殊的目光和语言,突然的赞美和亲近让他有了自信心,也愿意展现他的闪光点。
到后来,教室中常会出现武肖扬打扫的身影,也会有他帮助别人的情景,甚至和同学嬉戏打闹的场景。
到六年级毕业时,这个孩子已经能积极参加班内的集体活动,在学校文艺汇演中,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示了架子鼓演奏,深得校领导的好评。
放慢语文的脚步,静心听花开的声音——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感悟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头桥中学 卞 燕 范传平语文本是优雅含蓄、摇曳多姿、宁静美好的,但当前的语文却因为中考充满了功利,欲静不能。
我们能否在中考的压力下,放慢语文的脚步,走得从容一些,自然一些?有时这样反而会多看见点沿路美景,守候花开,静听声音。
语文脚步当慢些,要知道步子太大常会走不好跌倒。
可是为什么,当前语文的脚步如此匆匆忙忙呢?首先,这得归于当前形势的压力影响。
毋庸讳言,中考是顶在每一个学生头上的巨石,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在这一压力下,学校、家庭、学生都会有分数上的渴求,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考试分数上,而不是语言积累、能力培养上,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语文深度学习偏偏重在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短时间难见成效。
能否熬得住一时的落后?要知道针对性训练往往初期效果显著。
其次,在这样的教育选拔制度下,教育教学存在太多的功利性目的。
课堂教学中,教师心态也会有所变化,常常会不由自主减少语文阅读欣赏的时间,采用考什么就教什么的做法,从而研究考点,针对试卷的考点进行反复练习,尤其是九年级这种功利性思想更为明显。
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课堂上常是这样的,上新课时把一节课的整体设计为以背默练为主,本着大容量、快节奏的原则,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一节课的时间要完成两三节课的学习,为练习巩固复习腾出时间,因而缺少了真正的语文品味赏析。
最后,在如今素质教育的大旗下各种活动纷至沓来,各种教育理念蜂拥而至,好像谁都能对语文指手画脚一番,于是今天学这家明天学那样,各式各样轰轰烈烈开场,教师莫衷一是,学生无所适从。
而结果呢,要么就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要么恰似走马观花,不得要领。
如何放慢脚步,静听花开的声音呢?这需要人们改变心态,须知欲速则不达。
对教师而言,首先要静心,应顶得住中考的压力影响,不随意改变自己的教学步骤,应平心静气去除浮躁,给自己定好位。
如教师一开始就抱着节约时间多做习题巩固的态度,只要学生背会即可,这种错误定位必然导致教学的单调、乏味。
静听花开的声音作文3篇我们常把孩子比做初生的太阳,那么后进生就是迟升的朝阳,比起其他学生他们更需要老师的耐心、细心的呵护、理解与尊重、循循善诱的教诲。
“要小心的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抖欲坠的露珠,”这句话或许有些夸张了一点,却实实在在的告诉我们对待后进生不可疏忽大意,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教育好这些后进生,是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安康快乐的成长,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
新学期分班后,我们的班里的迟镇同学从不做家庭作业,导致他的学习成绩很差,几次找家长谈话,效果也不是很好,课堂上,我仔细的观察他,课下,我找他谈话,发现他并不是那种学习成绩较差、无可救药的学生。
看来是思想问题,我开始对他进行思想教育,没过几天,作业又不做了,我很生气,同时也有些失望,不想再管他了,但是我又想如果我放弃了他,那么他也许就会越来越放松自己,所以我又不能不管他。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真是动脑筋了,一有空就把他叫到办公室一边陪他做作业,一边对他进行思想教育,几天之后,我发现他已经能够自己按时完成作业了,于是,我及时对他进行表扬,,一连几天作业都做得非常好。
当时我很快乐,却也害怕他坚持不了几天又不写了,但是令我很兴奋的是,他不但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且作业的质量也很高,批改他的家庭作业,不忘加上一句批语,有时是:你能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真快乐;有时是:你可要坚持哦!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因为,我没有放弃他。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对于后进生,要想让他们有所提高,我们一定要抓住他们的弱点,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去保护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给予他们的温暖,给予他们的信心,给予他们的关心,这样让学生从内心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找到提高的方法,从而努力学习,这样的方法确实是很好的,我想这些珍贵的都会为我以后的班主任工作起到很好的作用!什么时候,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呆在窗边上。
听着那些在窗外盛开的花朵。
几场雨过后,阳光洒在花朵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