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生行为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14
问好:1、上课铃响,教师走进教室,发出口令“上课”班长喊“起立”,全体同学立正向老师行注目礼,老师说:“同学们好”后,同学们齐答“老师好”。
坐下要安静、端正。
2、迟到的学生,必须在教室门口向老师报告,经老师同意后才可静静地走进教室。
坐姿:抬头挺胸身体坐直,双脚自然叉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放上或放下,手里不玩弄小物品。
举手:右手自然举起,五指并拢,向上举直不离开桌面。
倾听:别人讲话时,要坐姿端正,专心致志地听。
应学会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的话的意思,能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
第三不打断同学的发言,等别人讲完后,再举手得到同意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
阅读课堂阅读分朗读与默读。
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用普通话读,发音标准,吐字清晰,声音响亮。
不重复字句,不顿读,不指读,不唱读,不读断句。
默读的要求是:保持安静、神情专注、态度认真、思维集中、动手动脑。
表达:要求大方自然,声音响亮,口齿清楚;低年级能说完整的话,中高年级能说完整、连贯、规范的(长)话。
表述形式:语言亲切,态度诚恳,便于交流。
执笔姿势:拇指食指捏住笔,中指抵住笔杆底。
余下两指紧相依,指离笔尖一寸余。
书写姿势:身体正,脊柱直,两臂平放桌上,不耸肩,不歪头,不伏在桌上,两足着地;眼离书本一尺,身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写字时要把练习本放在胸部正前方,左手按住练习本,右手握笔,做到笔画清晰、字体规范。
阅读姿势:端坐朗读,双手捧书,在身体正前方,拇指扣压课本;站立朗读,左手捧书,右手拇指和小指扣压课本;拿书放书做到毫无声息。
讨论:轻声讨论,积极发言,注意文明用语;讨论时注意倾听,不随便打断他人的发言,待后可以补充。
一年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故事一、起床时间规范早上起床是一个新的开始,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起床时间规范非常重要。
早起可以让他们做好准备,迎接新的一天。
二、穿衣整齐规范一年级小学生要学会穿衣整齐,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
衣着整洁可以展现出他们的自信和干净利落的形象。
三、独立完成作业规范小学一年级是研究的起点,学会独立完成作业非常重要。
他们应该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对待每一道题目,始终保持研究的积极态度。
四、课堂纪律规范在课堂上,一年级小学生需要遵守纪律规范。
他们应该听从老师的指导,不打扰其他同学的研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五、友善待人规范一年级小学生应该学会友善待人,关心和帮助其他同学。
他们要学会尊重他人,团结合作,营造一个和谐的研究环境。
六、珍惜校园环境规范小学生应该学会珍惜校园环境,保持校园的卫生和整洁。
他们要爱护花草树木,不随意乱扔垃圾,共同维护美好的校园。
七、安全意识规范一年级小学生要培养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
他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道路上玩耍,听从成年人的安排和指导,确保自己的安全。
八、讲卫生规范小学生要学会讲卫生,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他们要勤洗手,养成良好的饮食惯,保持身心健康。
九、认真听讲规范一年级小学生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
他们应该时刻保持专注,认真听取老师的教导,做到学有所获。
十、家校沟通规范家长和老师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支持者,保持良好的家校沟通是十分重要的。
一年级小学生要及时和家长沟通研究情况,让家长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进步。
以上是一年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故事。
通过遵守这些规范,他们将能够培养良好的习惯和价值观,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年级小学生行为规范
一、基本原则
1、今天的事情今天完成(如:今天教的知识点要及时进行复习,布置的作业要及时完成)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己的书包、上课要用的书本、课桌要自己整理)
3、要做学习和生活的小主人(即学习和生活要用计划,如:作业做完后才可以看电视、玩游戏,没做好作业不可以看电视、玩游戏)
二、学习方面行为习惯
(一)做作业
1、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脚放平,眼离书本一尺远。
身离桌边有一拳,手离笔尖有一寸。
2、独立自觉完成作业,字要写清楚,作业本上不能乱涂改,要保持整洁
3、完成作业后要自己检查一遍后让家长再检查一遍,确认是否全做完
4、课堂上布置现场做的课堂练习要及时完成
(二)看书
1、看书姿势要端正,身体坐直,头放正,肩放平,书拿起来,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2、每天放学回家后必须要做的事情是看书,要求时间不用很久每天看15分钟的书,养成阅读习惯,看完后可以给家长讲自己及看到的内容。
3、看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要自己学会拼拼音,不能总求助别人。
(三)整理书包
每天做完作业做完后必须检查,按功课表分类整理书包,将明天上课要用到的书本等准备好,以便第二天上学
(四)课堂纪律
1、上课时:铃声响了,向老师问好;全体学生在座位上坐端正;老师讲课时认真听讲,要发言先举手,回答问题要大声
2、下课时:课间休息,将下节课要上的书准备好,不在教室和走廊嬉戏打闹,不再楼梯间随意乱跑
(五)排队
1、按照老师要求站好队伍,两个两个排好,排队时要快、静、齐,不拖拉,保持队伍安静。
2、站立时要求:抬头挺胸,不讲话,不乱动,眼睛平视前方,双手垂直放在两边。
一年级新生的规范管理引言概述:一年级是学生进入学校的起点,对于新生来说,规范管理是他们适应学校生活和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即学习规范、行为规范、卫生规范、安全规范和社交规范,详细阐述一年级新生的规范管理。
一、学习规范:1.1 课堂纪律:新生应遵守课堂纪律,不随意说话、乱动,保持安静专注的学习状态。
1.2 完成作业:新生应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1.3 尊重他人:新生应尊重老师和同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友好合作,共同进步。
二、行为规范:2.1 遵守纪律:新生应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不打架斗殴,不欺负同学。
2.2 礼貌待人:新生应学会礼貌用语,尊重师长和同学,不说脏话,不恶作剧,树立良好的行为形象。
2.3 爱护公物:新生应爱护学校的设施和公共物品,不损坏、乱涂乱画,共同维护学校的整洁环境。
三、卫生规范:3.1 个人卫生:新生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剪指甲,保持整洁的仪容仪表。
3.2 教室卫生:新生应主动参与教室卫生保洁,保持教室的整洁和卫生,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3.3 饮食卫生:新生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脏、变质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健康成长。
四、安全规范:4.1 交通安全:新生应学会安全过马路,不乱穿马路,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自己的安全。
4.2 防范意外:新生应注意安全防范,不乱玩危险物品,不攀爬高处,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4.3 防止欺凌:新生应了解欺凌的危害,学会保护自己,及时向老师和家长报告,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五、社交规范:5.1 互相尊重:新生应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益,不歧视、不欺负同学,与同学友好相处。
5.2 团队合作:新生应学会团队合作,与同学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3 社交礼仪:新生应学会基本的社交礼仪,懂得如何与他人交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结论:一年级新生的规范管理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小学一年级行为规范小学一年级行为规范篇一:一年级学生行为规范学生上学行为规范一、离家前手脸干净、衣着整洁、佩戴好红领巾和校牌,队干部戴好干部标志。
二、准时上学,不迟到,不无故缺旷,因病因事不能到校,需向班主任办理请假手续。
三、注意安全。
走路要靠右行走,不奔跑,不追车,不在路上逗留玩耍。
四、检查、整理学习用品,不带与本日课程无关的东西;带齐学习工具,不带零食进学校。
五、上学路上遇见老师、同学主动问“早”,问“好”,并让师长先行。
到校时,如果校门未开,不能大声喧哗、追打,自觉按到校的顺序等候开校门进校。
六、讲究卫生,值日生可提前20分钟到校以最快的速度把教室和清洁区打扫干净。
七、进教室脚步轻轻,放好书包,把桌凳安放整齐,准备好上课用的书、本、笔等学习用品,静息作好心理调整,等待上课。
201X年8月学生课间操行为规范总要求:快、静、齐,做到四个“一”:不讲一句话,集合一分钟,队列一条线,站如一棵松。
一、课间操音乐声响后,学生应迅速按规定顺序排好队走到操场,做到快、静、齐。
二、带队的同学要规范举牌,掌握前后队形距离、速度,保证队列整“齐”。
三、做操时严格服从指挥,听从口令。
跟着课间操口令认真做,动作规范、整齐、有力、精神饱满。
四、出操迟到的同学,应站到本班队伍的末尾,不得穿插到队伍中。
五、因伤因病等原因不得出操的同学,需向老师说明情况并请假,经老师批准后在教室安静休息等待上课,不得先出教室在走廊过道乱跑或张望。
六、做操完毕,学校若有工作布置或要求,要安静,洗耳恭听,不得讲话,不能随意走动或嬉戏。
七、解散时,应随音乐节拍,步伐整齐,依次出操场,然后进入教室,沿途不喧哗,做到快、静、齐,未进教室不得离队。
201X年8月学生上下楼梯行为规范一、上下楼梯靠右行走,自觉礼让。
一年级学生行为规范课件一、前言对于刚刚踏入小学大门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至关重要。
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还能为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件将重点介绍一年级学生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课堂行为规范(一)坐姿端正在课堂上,孩子们要保持正确的坐姿。
双脚平放在地上,背部挺直,双手放在课桌上。
这样不仅有助于保持注意力集中,还能保护视力和身体发育。
(二)认真听讲小眼睛要看老师,小耳朵要认真听老师讲课和同学发言。
不随便插话,有问题要先举手。
(三)积极发言老师提问时,要勇敢地举手发言,声音要响亮,表达要清晰。
回答问题要完整,先思考再回答。
(四)遵守纪律不做小动作,不与同桌打闹,不随意离开座位。
要懂得尊重老师和同学,共同营造一个安静、有序的课堂环境。
三、课间行为规范(一)文明休息课间休息时,要文明玩耍,不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
可以在教室里看看书、做做简单的游戏。
(二)爱护公物不随意破坏教室的桌椅、门窗等公物,要保持教室的整洁和卫生。
(三)注意安全上下楼梯要靠右走,不拥挤、不推搡。
不在走廊上奔跑,避免摔倒受伤。
四、卫生行为规范(一)个人卫生每天要勤洗手、洗脸、刷牙,保持身体清洁。
衣服要整洁干净,头发要梳理整齐。
(二)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看到垃圾要主动捡起。
要爱护校园的花草树木,不随意践踏草坪。
五、文明礼仪规范(一)尊敬师长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听从老师的教导。
与老师交流时要用礼貌用语,如“老师好”“谢谢老师”等。
(二)团结同学要与同学友好相处,不欺负弱小,不嘲笑他人。
学会分享,互相帮助。
(三)礼貌用语学会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六、就餐行为规范(一)有序排队在食堂就餐时,要有序排队,不插队、不拥挤。
(二)安静就餐吃饭时不说话,不挑食、不浪费食物。
保持桌面和地面的干净整洁。
(三)餐具摆放吃完饭后,要将餐具摆放整齐,有序离开食堂。
1.尊重师长和同学,遵守纪律规定。
孩子们在一年级阶段需要明白尊重对待与自己年龄相仿的朋友和师长的重要性。
他们需要遵守纪律,包括按时上课、不打闹、不随意离开座位等。
2.认真听讲,动脑筋,积极思考。
一年级的学生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仔细倾听老师讲解、动脑思考问题、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等。
3.完成作业,勤奋学习。
学生们需要完成每天的作业任务,包括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
他们应当认真对待学业,勤奋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4.与同学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一年级学生需要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他们应当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各种任务。
5.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一年级学生需要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他们应当注意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规定。
1.尊重他人,礼貌待人。
二年级学生需要懂得尊重他人,礼貌待人。
他们应当遵守公共秩序,不说脏话,不损害他人的利益。
2.认真听讲,积极参与。
二年级学生需要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他们应当主动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积极学习。
3.积极与同学合作,互相学习。
二年级学生需要学会与同学合作,互相学习。
他们应当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4.完成作业,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们需要认真完成每天的作业任务,提高学习效果。
他们应当将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5.保护环境,珍惜资源。
二年级学生需要学会保护环境,珍惜资源。
他们应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意损坏公共设施,节约用水用电等。
1.遵守校规校纪,诚实守信。
三年级学生需要遵守校规校纪,诚实守信。
他们应当尊重师长和同学,遵守课堂纪律,不抄袭作业,不作弊。
2.坚持完成作业,及时复习。
学生们需要坚持完成每天的作业任务,及时复习巩固知识。
他们应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3.积极参加课堂活动,展示自己。
三年级学生需要积极参加课堂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
他们应当提高自信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小学一年级学生特点东方小学学生行为规范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是年龄较小,初步接触学校教育和学习,他们的行为规范需要
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 尊重师长和同学:学生应该尊敬老师和其他同学,不打闹、互相不侵犯。
遵循礼貌、友好的交往方式。
2. 守时守纪:学生要按时到校、按时上课,不迟到早退。
遵守作息时间,按规定完成
任务。
3. 讲究卫生:学生应该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保持自己的衣着整洁,教室和公共
场所保持清洁整齐。
4. 爱护公物:学生要爱护学校的设施和物品,不做损害、破坏的行为。
文具、书籍等
要爱护使用。
5. 遵守规则: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吃零食、不乱扔垃圾,不做违反
学校纪律的行为。
6. 合作交流:学生要学会与同学们合作,互相帮助、分享、尊重差异。
积极参与课堂
活动和集体活动。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行为规范,不同学校和教育环境可能会有些差异,但总体来说,这些规范都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学习成长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一年级新生的规范管理一、引言规范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基础,对于一年级新生的规范管理尤其重要。
本文将针对一年级新生的规范管理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学生的行为规范、学习规范以及校园生活规范等方面。
二、学生的行为规范1. 尊重他人:一年级新生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包括尊重老师、同学和其他校园工作人员。
他们应该遵守课堂纪律,不打闹、不互相扰乱,保持肃静听讲。
2. 守时守纪:一年级新生应该养成守时守纪的好习惯。
他们应该按时到校、按时上课、按时完成作业,并且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3. 文明礼貌:一年级新生应该学会文明礼貌地与他人交往。
他们应该学会问候、道歉、感谢等基本礼仪,并且要注意用语文明、不说脏话。
4. 着装整洁:一年级新生应该保持整洁的仪容仪表,穿着整洁干净的校服。
他们应该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身体清洁,不携带违禁物品。
三、学习规范1. 认真听讲:一年级新生应该认真听讲,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
他们应该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积极参预课堂活动。
2. 完成作业:一年级新生应该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他们应该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保持作业的整洁和准确性。
3.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一年级新生应该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他们应该根据课程表和作业量,合理安排学习和歇息时间,保持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4. 主动学习:一年级新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
他们应该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并且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学习活动。
四、校园生活规范1. 遵守校规校纪:一年级新生应该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上下学的时间和路线、校园安全等。
他们应该保持校园的整洁,不乱扔垃圾。
2. 参加集体活动:一年级新生应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集体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演出等。
他们应该遵守活动纪律,保持秩序。
3. 关心他人:一年级新生应该关心他人,匡助他人。
他们应该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匡助,共同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4. 安全意识:一年级新生应该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
一年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细则一.学习用品1、带铅笔三支以上、橡皮一块、垫板一块、彩笔一盒、文具盒一个、书包一只。
铅笔、橡皮按规定放在文具盒里。
2、课本要包好封面,写上班级和姓名。
本子要按老师规定在左角编上号码,垫板要保持整洁。
3、书包要保持整洁,课本、本子、垫板、文具盒要按规定整齐地放在书包里,(文具盒→垫板→课本→本子)每天回家就要把铅笔削好,把书包整理好,放在固定的地方。
4、按时到校,不随便迟到,有事(或生病)提前向班主任请假,不能随意旷课。
5、每天带齐所需学习用品,不准携带与上课活动无关的玩具、零食、零钱、贵重物品、首饰、小刀入校。
二.上课预备1、听到预备铃声,停止说话和活动,快步走进教室坐好,开始两分钟活动。
2、正式上课铃响后,班长叫起立,大家恭敬向老师问好。
听讲3、人坐正,眼睛看着老师,耳朵专心听,边听边思考,不懂的地方等老师讲完可以举手问。
4、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要仔细听,如有不同看法,等同学讲完举手发言。
5、听课时,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不想与上课无关的事,要专心致志。
发言6、要发言先举手,得到允许站起来说。
7、发言时人站直,声音响亮,要说完整的话,口齿清楚,说错了不要怕,再说一遍。
8、不能嘲笑在课堂上讲错的同学,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9、老师讲课,同学发言不能打断别人的说话,有意见等别人说完了再举手发言。
读书10、读书时人要坐直,眼睛离书一尺。
11、读书时,书要拿在手里,眼睛要看书,集体读书时声音要轻一点,读出表情。
一个人读书时,拿起书,声音要响亮,读出语气来。
书写12、写字姿势做到眼睛离本子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手指握笔要正确,做到头正、身直、肩平、足稳。
13、要认真读题目,读懂了题意,想好了再做。
14、做作业前先看清楚本子再写,书写要工整,一笔一划不马虎,尽量不用橡皮檫,不用修正液。
15、作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要边做作业边玩耍或吃东西。
三.课间1、下课后要先做好下一节课的课前准备,再及时上厕所,喝水。
学校对各年级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素养,塑造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
下面是对各年级学生行为规范要求的详细阐述。
一年级学生行为规范要求:1.守时:一年级学生应该能够按时到校并参加各项课程和活动,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2.尊重他人:一年级学生应该学会尊重老师和同学,不说脏话、不互相欺负或歧视他人,学会分享和合作。
3.安全意识:一年级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知道如何正确地过马路,如何安全使用学校的器材和设施。
4.诚实守信:一年级学生应该建立诚实守信的品质,不作弊、不抄袭他人作品,不撒谎。
5.整洁卫生:一年级学生应该保持自己的书包、座位和教室的整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二年级学生行为规范要求:1.乐于助人:二年级学生应该乐于助人,关心和帮助他人,主动与同学分享知识和资源。
2.合理安排时间:二年级学生应该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努力平衡学习和生活,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3.尊重环境:二年级学生应该学会尊重环境,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植被,共同维护校园的整洁和美丽。
4.遵守纪律:二年级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规定,不早退、不迟到、不缺席,服从老师的指导和管理。
5.合理使用网络:二年级学生应该学会合理使用网络,不浏览不良信息,不传播谣言和不负责任的言论。
三年级学生行为规范要求:1.做事坚持到底:三年级学生应该养成坚持不懈的品质,不半途而废,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
2.自我约束:三年级学生应该掌握自我约束的能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打架斗殴,不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3.积极参与活动:三年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4.知识普及:三年级学生应该主动向同学传授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人的同时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
5.弘扬文明礼仪:三年级学生应该学会尊敬师长和长辈,遵守公共场合的行为规范,礼貌待人,用文明的语言交流。
四年级学生行为规范要求:1.团队精神:四年级学生应该学会团队合作,遵守团队规则,发挥个人特长,配合同学共同完成任务。
一年级行为规范细则日常行为1.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
2.见到同学和老师,要主动问好。
3.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4.要讲普通话、使用礼貌用语,多说谢谢、请。
5.进教室时,如果老师在,需喊“报告” ,经老师同意后,方可进入教室。
6.进办公室时,需在门口立正,喊报告。
若办公室门关着,需敲门后经老师同意,方可进入。
7.不随意翻动他人物品8.不打扰其他同学的学习和休息。
9.借东西要征得别人同意并及时归还。
10.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努力做到11.吃午饭时,需排队整齐,在老师额带领下,进入餐厅,不说话,不嬉闹、不追逐打闹。
12.爱惜粮食,不挑食。
13.吃饭时,需保持安静,不说话、不打闹。
需要帮助时请举手。
14.吃完饭后,需安静坐在坐位上,听老师口令,统一集合。
15.饭前便后要洗手。
16.衣着要整洁、勤洗手、勤剪指甲。
多洗手,早晚要刷牙。
17.课桌物品要摆放整齐,统一放在左上角。
18.按时上学,不迟到、生病有事要和老师请假。
19.放学时,要排队整齐后,在老师带领下,走到校门口。
20.在校门口时,不追逐、不打闹。
21.爸妈来接时,要和老师说再见之后,再离开。
22.在教室内,不追逐、不打闹、不骂人、不打架、不给他人起外号。
23.请排队依次上厕所。
24.上厕所时要关门,但不锁门。
25.上完厕所之后,要冲洗。
26.上完厕所后,要记得洗手。
27.排队时,前后左右要对齐,不讲话、不嬉笑、不打闹。
28.上、下学途中,戴好安全帽。
29.每周一要穿全套校服。
30.遵守交通规范,过马路走人行道,不乱闯马路。
31.要保持教室和校园整洁,不乱扔果皮纸屑。
32.爱护公物,不在课桌椅、建筑物上涂抹刻划。
33.拾到东西要交给失主,或者交给老师。
34.要爱护花草树木,不要随意攀折。
35.要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积极参加学校活动。
36.不乱摸开关、电器插座。
37.不碰电脑设备、经老师同意方可。
38.不乱碰讲台上的东西。
一年级小学生在校一日行为规范作为一年级小学生,在校时保持良好的行为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遵守学校行为规范,我们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出自律和守纪律的品质,同时也能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积极、安全、友好的学习环境。
以下是一些我认为对一年级小学生在校行为规范的建议。
1. 尊重师长和同学: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尊重师长和同学。
尊重师长是对师生关系的基本尊重,我们应该听从老师的教诲,遵守老师的指示。
与此同时,与同学之间的交往也要充满尊重和友善。
我们要互相帮助,不欺负他人,遵守公平竞争的原则。
2. 教室行为规范:在教室里,我们应该注意保持安静、有序的学习环境。
当老师在教课时,我们要认真听讲,不交头接耳,不打闹。
在交流和讨论环节,我们要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观点。
同时,我们要保持教室的整洁,不乱扔垃圾,保护公共财物。
3. 操场行为规范:在操场上,我们要尊重体育教师和其他同学。
我们要遵守纪律,按照指定的活动进行。
在各项运动中,我们要互相帮助,友好竞争。
同时,我们要保持操场的整洁,不乱扔垃圾,讲求卫生。
4. 食堂行为规范:进入食堂时,我们应该按照规定排队,不插队。
我们要有良好的餐桌礼仪,保持整洁。
在用餐期间,我们要保持安静、文明的作息,不要大声喧哗。
同时,我们也要珍惜食物,不浪费。
5. 上下学行为规范:在上下学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道,不乱穿马路。
我们要遵守校内交通管理制度,不随意奔跑和追逐。
在校车或公交车上,我们要听从司机和老师的安排,保持安静,不吵闹。
6. 图书馆行为规范:在图书馆,我们要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
进入图书馆时,我们要按照规定放下书包,保持整洁。
我们要爱护图书馆内的书籍和设备,不随意乱涂乱画。
7. 课间休息行为规范:在课间休息时,我们要有规律地放松一下身心。
在操场或活动区玩耍时,我们应该遵守游戏规则,互相尊重。
同时,我们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通过遵守以上行为规范,一年级小学生可以在校期间建立起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一年级小学生在校一日行为规范作为一年级小学生,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保持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秩序。
下面是一些在校一日行为规范,希望能够帮助我们成为懂规矩、守纪律、文明礼貌的小学生。
早晨到校:每天早晨,我们要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遵守校门和教室的进出规定。
走进校门,我们要保持队形整齐,不拥挤、不喧哗,不乱扔垃圾,保持校园的整洁。
进入教室后,我们要主动整理书包和课桌,准备迎接新的一天。
上课期间:在上学期间,我们要认真听讲,专心学习,不开小差、不偷懒。
坐姿要端正,不搅乱周围的学习环境,不与同学说悄悄话,以免影响他人的学习。
在老师提问时,要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遵守课间休息时间,不随意离开座位,不在教室内奔跑,保持室内安静。
午餐时间:午餐时间是我们放松和补充体力的时间,我们要排队有序、遵守就餐规则。
注意餐盘的摆放,不浪费食物,不吵闹、不追逐,保持整洁和安静的用餐环境。
就餐结束后,主动将餐具和餐盘放回指定位置,不弄脏桌面,不随意乱扔垃圾。
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我们要保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参加体育活动时,要遵守比赛规则,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不使用任何违规手段。
参加集体活动时,要遵守秩序,不吵闹、不抢队伍,保持良好的队列和队形。
遵守教师和班级干部的指示,不擅离职守,做到秩序井然。
放学回家:放学时,我们要按时离校,不逗留在校园内。
走出校门后,要文明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保证自己的安全。
保持良好的公共秩序,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不毁坏公共设施。
回到家后,按时完成作业,不拖延时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结:一年级是我们开始接触学校生活的重要阶段,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良好的行为规范,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习惯。
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身作则,为他人树立榜样。
通过坚持这些规范,我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成为优秀的小学生。
以上是一年级小学生在校一日行为规范的内容要求,我们要牢记这些规范,时刻遵守,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学习环境。
一年级小学生行为规范守则
1.我是小学生,书包自已理, 每天看课表, 用具都带好。
晚上按时睡,早上起得早。
上课有精神, 身体棒, 学习好。
2.背起我的小书包, 高高兴兴上学校。
校门前, 先立正, 声音响亮来问好:“老师早!同学早!”点头敬礼有礼貌。
3.快速安静理书包, 再把椅子轻轻放。
静齐快, 排好队, 走路不声又不响。
来到指定地点后, 互说“再见”响又亮。
4.上课铃声响, 赶快进课堂。
书和文具盒, 摆在桌子上。
起立要站直,坐下不乱晃。
不做小动作, 上课要听讲。
发言先举手, 回答要响亮。
学会守纪律, 做个好学生。
5.上课铃声响, 快快进课堂。
书本用具桌上放, 静等老师把课上。
6.要发言, 先举手, 老师叫我再开口。
不插嘴, 不乱叫, 说话流畅声响亮。
7.校园真美丽, 我们要珍惜。
拾起小纸片, 垃圾装袋里, 不乱吐, 不乱画,教师见了笑开花。
8.铃声响,做早操。
锻炼身体长得好。
集合站队“三个一”,人人做到快静齐。
9.课间十分钟,礼让记心中,入厕,喝水,做游戏,行为文明要牢记。
10.读书写字要做到,姿势正确很重要,书要斜立人坐正,保护眼睛和颈部,写字牢记“三个一”“一尺”“一拳”和“一寸”,肩平,身正,足要安,书写漂亮人人夸。
11.吃饭守纪要排队,节约粮食不浪费。
果皮菜渣不乱扔,碗儿洗得干又净。
一、尊敬他人1.尊重老师、同学和其他学校工作人员。
2.不说粗话、不恶作剧,不打闹捉弄同学。
3.不欺负弱小的同学,要友善、关心并互相帮助。
二、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1.遵守交通规则,不乱闯马路,不围堵车辆。
2.不在课堂上玩具、文具或者其他危险物品。
3.注意安全卫生,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学校或他人的财物。
4.发现火灾、意外事故等紧急情况时要冷静,迅速向老师报告。
三、诚实守信1.做事情要认真负责,不敷衍塞责。
2.不抄袭他人的作业,不作弊。
3.不随便承诺,如果答应了别人的事情,要尽力去完成。
四、遵守纪律1.准时到校,不迟到早退。
2.在课堂上要遵守秩序,不随便说话或者打闹,安静听讲。
3.遵守课间休息时间,不奔跑、打闹等,保持良好的休息习惯。
4.手机等电子产品要在老师允许下使用,不在上课或自习时使用。
五、爱护环境1.爱护花草树木,不乱踩踏。
2.讲究个人卫生,不乱扔纸屑,不在教室里乱涂乱画。
3.节约用水用电,关灯关空调。
六、培养良好习惯1.按时完成作业和课内任务。
2.保持整洁的桌面和书包,自觉整理学习用具。
3.注意个人形象,穿戴整齐干净的衣服。
七、积极参与活动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如运动会、文艺表演等。
2.爱护集体荣誉,不以个人利益为前提去伤害集体的利益。
3.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以上是一份一年级行为规范细则,希望学生们能按照这些规范行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做一个有礼貌、有责任心、有行动力、有创造力的学生。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应该积极引导和教育,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共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