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临床护理病情观察
- 格式:ppt
- 大小:1.67 MB
- 文档页数:29
精神科护理观察量表(NOSIE )精神科护理观察量表(NOSIE)是一种用于评定住院精神病人行为障碍、病情演变和治疗效果的客观评定工具。
该量表由临床护士根据病人的纵向观察和分析编制而成,旨在为临床治疗、护理和精神药理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该量表分为30项和80项两种版本,本系统采用30项版本。
本量表适用于各类住院精神病人,包括青少年、老年和神经症病人。
评定过程需要由经过量表评定训练的护士任评定员,根据病人情况对30个项目内容按0-4分五个级别进行评分。
评定时间为病人住院期间,每天评定一次。
评定者应根据患者症状的存在频度和强度进行评定。
护士观察量表(NOSIE)中,每项为一描述性短语,如肮脏、对周围环境有兴趣、自觉抑郁沮丧等。
本量表原为频度量表,但我们根据国内精神病院的实际情况,修订后按照症状的出现频度和具体现象,分为-4分5级进行评分。
为了便于病房护士评定,使用前应该对全体参加评定的护士进行培训。
评定者必须是了解病人情况的护士,最好是该病人的主管护士。
各个项目的评分标准规定如下:1.肮脏:1分表示病人能始终主动洗漱、梳理和保持床铺的整洁,4分表示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帮助。
2.不耐烦:1分表示偶有急躁和缺乏耐心,每周一次以上,4分表示总是表现出急躁和缺乏耐心,每天三次以上。
3.哭泣:1分表示偶尔哭泣,每周一次以上,4分表示总是哭泣不止,每天三次以上。
4.对周围活动有兴趣:1分表示对周围活动不关心,偶尔有些反应,4分表示对周围活动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通过该量表的评定,护士可以客观地评估病人的行为障碍和病情演变,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1分=“经常忘记自己的床号和主管医生”2分=“需要反复提醒才能记住自己的床号和主管医生”3分=“经常忘记自己的床号、主管医生和治疗计划等重要事项”4分=“完全无法记住自己的床号、主管医生和治疗计划等重要事项”1.对周围活动参与程度2分:对周围活动比较关心,但很少参与。
精神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内容
精神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包括以下内容:
1.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定期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提供安全环境:为病人提供安全、宁静的环境,防止自残或伤害行为发生。
3.监测精神状态: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情绪波动、思维内容等,及时发现异常,并与医生沟通。
4.药物管理:按照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注意药物剂量和时间的准确性,防止药物过量或漏服。
5.定期评估:对病人进行周期性的评估,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6.饮食管理:提供合适的饮食,根据病人的需求和饮食偏好进行个性化的饮食安排。
7.心理支持:与病人进行积极的交流,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病人克服精神压力。
8.日常护理:包括病人的个人卫生、营养饮食、床位整理等。
9.协助治疗:配合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如安排心
理治疗、康复训练等。
10.预防并发症:注意病人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及时发现并处
理并发症的风险。
11.家属教育和支持:向家属提供病情解释、护理建议等信息,给予他们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
请注意,精神科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需要专业的护理团队进行,以上内容仅为一般常规,具体护理措施还需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制定。
护理学中的病人病情观察病情观察是护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观察病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表现,可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最大程度地保证病人的安全和康复。
本文将从观察的目的、方法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注意事项等方面,阐述护理学中的病人病情观察。
一、观察的目的病人病情观察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为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病人病情观察还可以评估护理措施的效果,指导后续的护理工作。
观察病情还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对病人需求的敏感度,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二、观察的方法1. 病人自述和询问: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与病人的交流,听取其症状的自述,了解疼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不适感受的程度和特点,进一步观察病情。
2. 体征观察:通过对病人的体温、呼吸、血压、心率、皮肤颜色、表情等生理指标的观察,可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
3. 病人行为观察:观察病人的行为表现,如活动能力、睡眠质量和作息规律等,进一步了解其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
4. 病情观察工具: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可以使用一些专门的观察工具,如疼痛评估量表、危重病人生命体征评估等,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和评估。
三、不同情况下的注意事项1. 急危重症患者观察:对于急危重症患者,观察应更加细致和频繁,包括生命体征的监测、疼痛评估、气管插管的观测、药物的应用等。
2. 精神疾病患者观察:对于精神疾病患者,观察应着重于行为表现和情感状态的变化,以及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等。
3. 长期卧床患者观察:对于长期卧床患者,观察应注意压疮的情况、关节活动度、尿液排泄情况等,预防和处理相关并发症。
4. 婴幼儿观察:对于婴幼儿患者,观察应着重于喂养情况、体重的变化、大小便情况,以及哭声和表情等。
病人病情观察是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内容,通过准确地观察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保障病人的安全和康复。
因此,在实施观察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重细节,准确记录观察结果,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神经外科护理病情观察一、意识状态:反映病情的轻重,重点护理观察项目之一。
除意识清醒外,一般将意识障碍分为嗜睡(唤醒后意识清晰)、朦胧(能喊叫,但意识不清)、半昏迷(意识不清,但有疼痛反应)、昏迷(意识不清,反应消失)等几种情况。
二、瞳孔:正常瞳孔直径2-5mm ,对光反应灵敏。
严重颅内压增高出现脑疝,表现为一侧瞳孔明显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同时出现昏迷;当两侧瞳孔散大伴有病理呼吸和脑强直,表示为脑疝晚期。
三、生命体征:重危或手术后患者定时测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
颅内压增高常出现脉搏缓慢而洪大,呼吸慢而深,血压升高,此时要警惕脑疝的发生。
丘脑下部损伤,体温常明显升高。
四、头痛、呕吐和视力障碍:此为颅内压增高的三大主要症状。
躁动不安也常是颅内压增高、脑疝发生前的征象。
五、肢体活动情况:如出现一侧肢体活动障碍加重,往往表示占位病变在增大,或为小脑幕切迹疝的一个症状。
临床护理一、卧位:颅内压增高和颅脑手术后清醒患者,取头高位15-30 度,以利颅脑静脉回流;昏迷患者取半卧位(昏迷体位)或侧卧位,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以减少肺炎发生的机会;休克或者取平卧位。
二、呼吸道护理:1 、多采用半俯卧位或侧卧位。
2 、每2 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要叩背,预防坠积性肺炎。
3 、及时清除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
4 、舌后坠阻塞气道时,改半俯卧位或放置咽部通气管。
三、五官护理:1 、口腔,昏迷患者用3% 过氧化氢或0.1% 呋喃西林清洗口腔每天2 次,预防口腔炎或腮腺炎。
2 、脑脊液鼻漏或耳漏不宜用棉球或纱条紧塞,注意保持鼻腔清洁,外耳道用乙醇棉签清拭后用无菌敷料覆盖,并及时更换。
3 、眼,昏迷和面神经损伤患者眼睑闭合困难,三叉神经损伤患者角膜感觉消失,均易发生角膜溃疡,可用眼罩、风镜或凡士林纱布护眼。
每日定时以抗生素液点眼。
必要时将眼睑暂时缝合。
四、泌尿系护理:昏迷或脊髓伤患者经常有尿潴留或尿失禁,安放留置导尿管时注意无菌操作,每日以1 :5000 呋喃西林溶液冲洗膀胱一次,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
精神科护理观察量表(NOSIE )量表功能简介本量表是由临床护士依据对住院病人病情纵向观察,通过分析,对病人的行为障碍、病情的演变及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定,为临床治疗、护理及精神药理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护士用住院病人护理观察量表(Nurses' 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 NOSIE),由Honigteld G等于1965年编制。
本量表有30项和80项两种版本,本系统根据30项版本编制而成。
适用范围本量表适用于住院的各类精神病人。
包括青少年病人、老年病人和神经症病人。
评定注意事项1. 应由经量表评定训练的,最好是病人所在病室的护士任评定员。
3. 评定员根据病人的情况,对30个项目内容按0-4分五个级别进行评分。
4. 评定时间为病人住院期间,每天评定一次。
4. 本量表主要通过护士对住院病人的观察与交谈进行评定。
5. 评定者应根据患者症状存在与否及存在的频度与强度进行评定。
评分标准护士观察量表(NOSIE)中,每项为一描述性短语,如:肮脏,对周围环境有兴趣,自觉抑郁沮丧等。
本量表原为频度量表,我们根据国内精神病院的实际情况修订后,按照症状的出现频度和具体现象,分0-4分5级进行评分。
为了便于病房护士评定,使用前应该对全体参加评定的护士进行培训。
评定者必须是了解病人情况的护士,最好是该病人的主管护士。
各个项目的评分标准规定如下:1. 肮脏0分=“能始终主动洗漱、梳理和保持床铺的整洁”1分=“经过提醒后能够洗漱、梳理和保持床铺整洁”2分=“需要反复督促才能够洗漱、梳理和保持床铺整洁”3分=“多次督促后仍经常不能洗漱、梳理和保持床铺整洁,依赖帮助”4分=“完全不能洗漱、梳理和保持床铺整洁,全靠帮助”2. 不耐烦0分=“未表现出不耐烦”1分=“偶有急躁和缺乏耐心,每周一次以上”2分=“有时表现急躁和缺乏耐心,每周三次以上”3分=“经常表现出急躁和缺乏耐心,每天一次以上”4分=“总是表现出急躁和缺乏耐心,每天三次以上”3. 哭泣0分=“从不哭泣”1分=“偶尔哭泣,每周一次以上”2分=“有时哭泣,每周三次以上”4分=“总是哭泣不止,每天三次以上”4. 对周围活动有兴趣0分=“对周围活动视而不见、充耳不闻”1分=“对周围活动不关心,偶尔有些反应”2分=“对周围活动比较关心,但很少参与”3分=“对周围活动有好奇心,主动提问、评论或参与”4分=“对周围活动有很强的好奇心,积极提问、评论或参与”5. 不督促就一直坐着0分=“积极主动参加病房各项活动”1分=“能够跟随其他病人参加病房活动”2分=“经常呆坐或卧床,督促后才参加病房活动”3分=“经常呆坐或卧床,需要反复督促或帮助才能参加病房活动”4分=“整天呆坐或卧床不起,不参加任何病房的活动”6. 容易生气0分=“从来不生气”1分=“遇到不公正待遇时,表现沉闷和不高兴”2分=“遇到明显不公正待遇时,会发脾气”3分=“有时无故生气,每周三次以上”4分=“经常无故生气,每天一次以上”7. 听到不存在的声音0分=“从未见幻听”2分=“有时有幻听,每周三次以上”3分=“每天有幻听,但对行为无影响”4分=“每天有幻听,并对行为有影响”8. 衣着保持整洁0分=“病人不能自己穿衣,需要帮助”1分=“病人衣着经常不整洁,需要帮助”2分=“病人衣着经常不整洁,反复督促后能够暂时纠正”3分=“病人有时衣着不整洁,提醒后能够立即纠正”4分=“病人总是衣着整齐,注意仪表”9. 对人友好0分=“对人不友好,持怀疑或敌视的态度”1分=“偶尔表现出热情友好,每周一次以上”2分=“有时表现出热情友好,每周三次以上”3分=“经常表现出热情友好,每天一次以上”4分=“总对他人热情友好,每天三次以上”10. 不如意便心烦0分=“不顺心时,也不心烦”1分=“不顺心时,有时会心烦”2分=“不顺心时,常常心烦”3分=“遇到小事,便感到心烦”4分=“稍有不顺,便整日心烦意乱”11. 拒绝做日常事物0分=“能主动完成起床、吃药和进餐等日常事物”1分=“完成起床、吃药和进餐等日常事物需提醒”2分=“需督促才能完成起床、吃药和进餐等日常事物”3分=“需多次督促才能完成起床、吃药和进餐等日常事物”4分=“反复督促也不能完成起床、吃药和进餐等日常事物”12. 易激动发牢骚0分=“遇事能保持冷静”1分=“偶尔有激动和诉述行为,每周一次以上”2分=“有时有激动和诉述行为,每周三次以上”3分=“经常有激动和诉述行为,每天一次以上”4分=“凡事易激动,爱发牢骚,每天三次以上”13. 忘记事情0分=“能够记住自己的床号和主管医生”1分=“偶而记不住自己的床号或主管医生,每周一次以上”2分=“有时记不住自己的床号或主管医生,每周三次以上”3分=“经常记不住自己的床号或主管医生,每天一次以上”4分=“总是记不住自己的床号或主管医生,每天三次以上”14.问而不答0分=“问话能答”1分=“问话基本能答”2分=‘“问话少答”3分=“多问少答”4分=“问话不答”15. 对好笑的事发笑0分=“从不对笑话和可笑的事情发笑”1分=“偶尔对笑话和可笑的事情发笑,每周一次以上”2分=“有时对笑话和可笑的事情发笑,每周三次以上”3分=“经常对笑话和可笑的事情发笑,每天一次以上”4分=“总是对笑话和可笑的事情发笑,每天三次以上”16. 进食狼籍0分=“未见进食狼籍”1分=“偶尔进食狼籍脏乱,每周一次以上”2分=“有时进食狼籍脏乱,每周三次以上”3分=“经常进食狼籍脏乱,每天一次以上”4分=“进食时总是狼籍脏乱,或需要帮助,每天三餐”17. 与人交谈0分=“从不与人交谈”1分=“反复被动接触后方可与人交谈”2分=“被动交谈良好,但不能主动交谈”3分=“有时能主动交谈,每周三次以上”4分=“经常主动交谈,每天一次以上”18. 自觉抑郁沮丧0分=“未见抑郁沮丧”1分=“偶尔承认有抑郁沮丧,每周一次以上”2分=“有时承认有抑郁沮丧,每周三次以上”3分=“经常承认有抑郁沮丧,每天一次以上”4分=“整日愁眉苦脸,承认有严重的抑郁沮丧,每天三次以上”19. 谈论个人爱好0分=“否认有任何爱好”1分=“被动承认有个人爱好,但对其兴趣不大”2分=“被动承认有个人爱好,并对其有兴趣”3分=“主动谈论个人爱好,并对其兴趣较大”4分=“主动谈论两种以上个人爱好,且兴趣浓厚”20. 看到不存在的东西0分=“未见幻视”1分=“偶尔有幻视,每周一次以上”2分=“有时有幻视,每周三次以上”3分=“经常有幻视,每天一次以上”4分=“持续出现幻视,每天三次以上”21. 提醒后才做事0分=“总能主动做好自己的事情”1分=“有时需提醒后才能做事情,每周三次以上”2分=“经常需提醒后才能做事,每天一次以上”3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提醒、督促、甚至帮助”4分=“不能做任何事情,完全依赖帮助”22. 不带领活动便睡觉0分=“未见懒散和总想卧床”1分=“偶尔需督促,否则便想卧床,每周一次以上”2分=“有时需督促,否则便想卧床,每周三次以上”3分=“经常需督促,否则便总想卧床,每天一次以上”4分=“总是需要督促,否则便卧床不起,每天三次以上”23. 说自己什么都好0分=“主动诉说自己什么都不好,自我评价过低”1分=“在被问及时,述说自己的不足”2分=“能够客观评价自己”3分=“在被问及时,述说自己什么都好”4分=“主动述说自己什么都好,自我评价过高”24. 不太遵守医院规则0分=“始终能遵守病房制度”1分=“偶尔不遵守病房制度,每周一次以上”2分=“有时不遵守病房制度,每周三次以上”3分=“经常不遵守病房制度,每天一次以上”4分=“总是不遵守病房制度,制造麻烦多,每天三次以上”25. 生活自理都有困难0分=“生活自理良好”1分=“生活基本自理,偶尔有困难”2分=“生活自理困难,需要督促”3分=“生活自理困难,需要帮助”4分=“生活不能自理,完全依靠帮助”26. 自言自语0分=“未见自言自语”1分=“偶尔自言自语,每周一次以上”2分=“有时自言自语,每周三次以上”3分=“经常自言自语,每天一次以上”4分=“总是自言自语,每天三次以上”27. 行动缓慢懒散0分=“未见行动缓慢”1分=“行动略缓慢,不影响生活”2分=“行动缓慢,对生活影响不大”3分=“行动明显缓慢,对生活有影响”4分=“行动迟滞,对生活有严重影响”28. 无故发笑(自笑)0分=“未见无故发笑”1分=“偶尔无故发笑,每周一次以上”2分=“有时无故发笑,每周三次以上”3分=“经常无故发笑,每天一次以上”4分=“总是无故发笑,每天三次以上”29. 容易冒火(大怒)0分=“从不发脾气”1分=“偶尔发脾气,每周一次以上”2分=“有时发脾气,每周三次以上”3分=“经常发脾气,每天一次以上”4分=“总爱发脾气,每天三次以上”30. 保持自身整洁0分=“完全不能自己洗澡和更衣,需要帮助”1分=“不能自己洗澡和更衣,需要反复督促”2分=“提醒后,能够自己洗澡和更衣”3分=“能够自己洗澡和更衣”4分=“经常主动要求洗澡和更衣”。
精神护理观察量表计算公式摘要:一、精神护理观察量表简介1.背景2.目的3.适用范围二、精神护理观察量表计算公式1.计算公式概述2.具体计算方法3.公式应用示例三、精神护理观察量表的临床应用1.评估患者病情2.监测患者康复进程3.评估治疗效果四、精神护理观察量表的局限性1.量表主观性2.量表稳定性3.量表更新和优化正文:精神护理观察量表是一种常用的评估精神病患者病情、康复进程和治疗效果的工具。
通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行为表现、情绪状态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一、精神护理观察量表简介精神护理观察量表起源于上世纪80 年代,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已经成为精神科临床护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该量表主要用于评估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能力、社交能力、情绪状态等,帮助护士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合适的护理计划。
1.背景随着精神病患者的增多,对精神病护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研究人员开始探索一种能全面评估患者病情的工具,精神护理观察量表应运而生。
2.目的精神护理观察量表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量化评估患者生活能力、社交能力、情绪状态等方面的工具,以便护士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
3.适用范围精神护理观察量表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精神病患者,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症等。
二、精神护理观察量表计算公式精神护理观察量表计算公式包括总分、因子分和单项指标得分。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计算总分总分= 128 × (积极因素得分/ 总因素数) - 消极因素得分2.计算因子分因子分= 各项指标得分之和/ 指标总数3.计算单项指标得分单项指标得分= (该项得分- 该项最小得分) / (该项最大得分- 该项最小得分) × 100三、精神护理观察量表的临床应用精神护理观察量表在临床护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康复进程和治疗效果。
1.评估患者病情通过评估患者在生活能力、社交能力、情绪状态等方面的表现,护士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制定合适的护理计划。
精神科常见特殊检查和治疗后的观察和护理措施一、心电图检查1.检查前不能饱饮、饱食、吃冷饮和抽烟,需要平静休息20分钟。
2.检查时要睡平,全身肌肉放松,平稳呼吸,保持安静,切勿讲话或移动体位。
3.过去做过心电图的,应把以往报告或记录交给医生。
如正在服用洋地黄、钾盐、钙类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应告诉医生。
4.检查时,如涂有电极膏,检查毕可用卫生纸擦掉。
二、B超检查1、检查心脏时,应休息片刻后脱鞋平卧于检查床上,解开上衣钮扣,暴露胸部后检查;2、腹腔的肝、胆、胰的探测前3日最好禁食牛奶、豆制品、糖类等易于发酵产气食物,检查前1天晚吃清淡饮食,当天需空腹禁食、禁水4-6小时;3、病人如同时要作胃肠、胆道X线造影时,超声波检查应在X线造影前进行,或在上述造影3天后进行;4、如检查盆腔的子宫及其附件等脏器时,检查前需保留膀胱尿液,可在检查前2小时饮开水1000毫升左右,检查前2-4小时不要小便。
5、做泌尿系统B超检查,特别是输尿管和膀胱B超检查时,应在检查前1-2小时,饮温水400-600毫升,待膀胱充盈后再检查。
如果患者须一次接收消化、泌尿检查,最好检查当日不排晨尿,这样不必喝水即可达到膀胱充盈的目的。
三、CT检查1.腹部CT检查前,禁食4小时,最好前一天晚上起空腹。
2 .1周内不服含重金属的药物,不做胃肠钡剂检查。
已做钡剂检查的病人,须待钡剂排空后;急于作CT检查者,应在给予清洁灌肠或口服缓泻药使钡剂排完后,再行CT检查。
3.查前务必除去检查部位的高密度或金属物品。
4 需作增强扫描的病人,提前作好碘过敏试验。
并请家属在《接受碘造影剂志愿书》上签字,以履行必要的手续。
5.预先让病人了解检查过程,向病人耐心陈述屏气的重要性,以取得病人的合作,并训练1~2次。
采用平均均匀呼吸时屏气。
6. 病人须携带有关的病史资料,如病史、超声检查、化验、放射性核素、MRI和已作过CT检查的各种检查资料,以备参考。
7、部分脑科病员检查欠合作者,需使用镇静剂。
精神科儿童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常规儿童精神障碍是指多发生于或仅发生于儿童期的精神障碍。
本部分的儿童期是指18岁以内。
(一)一般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1)执行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
(2)加强生活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饮食和大小便。
(3)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每晚督促患者洗脚、女患者洗会阴,生活不能自理者,护士给予协助。
2.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特点,动态记录其精神症状及情绪反应,为医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2)观察患者有无自杀、自伤、暴力、出走等危险行为或企图;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行为及情感变化,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3)观察用药后效果,有无药物不良反应,有无拒药、戴药现象。
3.心理护理(1)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支持和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护理人员应理解、关心患者,认真听取患者的叙述,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这样可对患者起到安慰和情绪稳定的作用。
(3)护理人员应掌握沟通技巧,从医学角度给患者解释,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缓解不良情绪。
4.健康教育(1)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儿童精神障碍的相关知识,如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
(2)向患者介绍所服药物的名称、作用、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法。
(3)教会患者及其家属识别疾病复发的早期征兆。
(4)教会患者应对压力和挫折的方法,避免过度应激。
做好家庭康复指导。
(5)动员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力量,通力协作,采取有效的教育干预和医疗护理措施,制订切实有效的教育训练计划。
(二)孤独症护理常规孤独症属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类型,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
约3/4的患儿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者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较好的能力。
社交缺陷是孤独症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年幼时与别人无目光对视,分不清亲疏关系,不能与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语言障碍为常见症状之一,患者很少、甚至完全不会使用语言进行正常的人际交流,语言单调平淡,不能与同龄儿童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不主动接触别人;兴趣范围狭窄,行为模式刻板;智能障碍表现为约半数患者智商低于50;非特异症状表现为多数合并注意缺陷和多动,约20%的患者有抽动症状。
【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一、精神科入院护理常规1、病房护士接到患者住院通知后,应立即准备好床位及治疗用物,并通知医师。
2、新入院患者到病区后,由主班护士负责接待患者并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重点观察极度兴奋、衰竭、谵妄、明显消瘦、伴有严重外伤、高热等情况,如有上述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急救准备。
3、护士给患者更衣时观察有无躯体外伤和女患者月经情况,并对患者进行安全检查,防止将危险品带入病室,如有贵重物品以及患者多余的衣物一并交给护送人或家属带回,并告知家属(1一2人)向医生介绍病史。
4、协助新入院患者做好卫生处理,包括沐浴、更衣、理发、剪指甲等。
观察全身情况,如有伤痕、压疮、头虱、体虱或牙齿缺失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记录。
5、进行入院常规检查,测T、P、R、BP及体重。
如有异常变化时立即通知医生。
6、患者进入病房后,向患者介绍病房情况,包括主管医生、主管护士、科主任、护士长、病室环境、作息制度等内容(意识不清、不合作者可暂缓),注意态度要平和、耐心。
7、主班护士向护送人或家属讲介绍探视制度及要求。
入院当日作入院评估,并根据病情需要作好护理记录。
8、新入院患者测BP、T、P、R、每日四次,连测一周,一周后每日下午测体温一次。
(第一周护理同分级护理制度的特级护理内容)二、精神疾病护理常规1、保持病区整洁,空气流通和舒适安静,创造良好的治疗和休息环境,并根据病情进行分级护理。
2、进行各种操作前应向患者做好告知、解释工作,并认真观察病情和治疗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详细记录和交接班。
3、坚守工作岗位,加强巡回,对意识不清、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郁状态等重点患者加强护理,以防自杀、伤人、逃跑、毁物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4、注意患者饮食及排便,对生活不能自理者应按时协助喂水、喂饭,三日内无大便应通知医生给予处理,对拒食和拒服药者应设法劝导,或报告医师处理。
5、做好晚间护理,每晚督促患者洗脚、女患者洗会阴、生活不能自理者护士应协助定期洗澡、更衣、剪指甲、理发、饭前便后应洗手,保证患者做到六洁(脸、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床单位清洁),四无(无褥疮、坠床、烫伤、交叉感染的发生)。
精神科病情观察不到位造成患者死亡,写一篇心得体
会
近期,我在临床工作中经历了一起令人痛心的事件,一位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因病情观察不到位而不幸离世。
这次事件让我深刻认识到加强精神科病情观察的重要性,并体会到我们作为医务人员在精神科工作中肩负的责任。
首先,这次事件使我认识到精神病患者的病情观察需要极度细致和敏感。
精神疾病患者的症状常常具有变化多端和复杂多样性的特点,他们可能难以准确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情况。
因此,我们作为医务人员必须学会细心观察患者的言语、行为和情绪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风险。
其次,这次事件也让我明白到沟通和协作在精神科工作中的不可或缺。
精神疾病的治疗通常需要一个多学科团队的配合,包括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等。
我们需要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分享患者的变化情况和治疗方案,充分利用每个成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提供更全面、综合的护理。
此外,这次事件也促使我认识到病情观察的责任与义务。
作为精神科医务人员,我们不仅要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生命安全。
我们需要以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的知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和实施病情观察工作,确保患者在我们的监护下得到及时的干预和关怀。
最后,我深刻体会到这次事件对家属和社会的冲击。
一位生命
的逝去不仅使家属经历巨大的悲痛和无助,也给社会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作为医务人员,我们应该深刻地反省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精神病护士的岗位职责(精选17篇)精神病护士的岗位职责一般包括以下方面(下面列出了17个方面):1.临床护理:精神病护士负责给予患者提供基本医疗护理,如体检、注射、给药、病情观察等。
2.患者病历记录:精神病护士负责记录患者的医疗信息和病历,包括个人信息、病史、诊断、治疗计划、医嘱等。
3.协助治疗:精神病护士协助医生进行各种治疗,如电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
4.危机干预:精神病护士负责协助患者处理紧急情况和危机,如自杀倾向、暴力行为等。
5.健康教育:精神病护士通过教育和宣传帮助患者和家属了解有关精神疾病的知识,提供相关治疗方案和自我管理的指导。
6.心理支持:精神病护士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抚,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
7.协助康复:精神病护士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供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和支持,帮助患者恢复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
8.协调护理:精神病护士与其他医护人员、社工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共同制定患者的护理计划和治疗方案。
9.安全管理:精神病护士负责监控患者的安全状况,预防和处理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行为和意外情况。
10.用药管理:精神病护士负责监督患者的药物治疗,包括用药时间、剂量和疗程的掌控,记录患者的药物反应和不良反应。
11.患者评估:精神病护士负责对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定期评估,收集和分析患者的信息,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12.协助病区管理:精神病护士负责协助病区的管理工作,包括制定病区制度、规范和护理标准,确保病区的正常运转。
13.患者家属交流:精神病护士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交流,解答家属的疑问和担忧,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14.健康评估:精神病护士负责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包括心理、社会和生理方面的评估,为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15.应急处理:精神病护士负责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如患者突然病情恶化、抢救、紧急转运等。
16.报告和文档:精神病护士负责撰写和提交各类医疗报告和文档,包括护理记录、病案小结、护理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