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酒古法制作
- 格式:docx
- 大小:639.28 KB
- 文档页数:8
⼴东韶关有⼀款上百年历史的独特⽶酒,爱酒⼈⼠没喝过它,就真的是“⾛宝”了!这是品城记2020年第199次推送还有不到⼀个⽉就是中秋佳节了,⼈⽉两团圆之际,除了赏⽉吃⽉饼,与家⼈⼀起⼩酌⼏杯也是必不可少的~古⼈有名句:“明⽉⼏时有?把酒问青天。
”可见,好酒与明⽉,⾃古以来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华酒⽂化博⼤精深,千古以来佳酿频出。
临近中秋,当然要准备⼀壶好酒过节啦~所以,今天我们就去到了韶关仁化县⽯塘古村,据说那⾥有⼀款拥有上百年历史的名酒。
这款酒最早起源于南宋,它⽤料刁钻、⼯艺复杂,传闻只有⽯塘当地才能酿出……百年前,南宋名相⽂天祥喝过后也是赞不绝⼝。
这款极具传奇⾊彩的酒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我们马上来看看吧!测评报告○美⾷测评员 | TonyFlw看过视频后,想必不少股东都对这款⼯艺独特、品质令⼈称奇的【⽯塘堆花⽶酒】很有兴趣~现场尝过这款⽶酒后,我们也带了⼏瓶回⼴州,给公司的同事以及⼀些亲朋好友们品尝,⼤家对这款⽶酒的评价都相当不错~与堆花酒传承⼈李师傅沟通后,我们也决定把这款产品上架到品城记甄选商城,想喝到这款“传奇⽶酒”的股东们,点击下⽅⼩程序就可以购买了。
有两种规格可供选择:单瓶装桂花酿(500ml/瓶)⼝感清冽微甜,酒精度数低(10°),适合平时不是经常饮酒的股东饮⽤(⼥股东们应该也会喜欢),售价58元/瓶;双瓶礼盒装堆花⽶酒(500ml/瓶*2)⼝感更加醇厚,酒精度数稍⾼(52°),适合平时就爱喝烧酒的股东,售价118元。
中秋将⾄,赶紧准备⼀壶好酒和家⼈共聚天伦吧!下⾯是详细的测评报告~【⽯塘堆花⽶酒】产⾃⼴东韶关著名的古村落——⽯塘村。
⽯塘村是⼀条拥有深厚⽂化沉淀的古村落,发展⾄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早在2010年,⽯塘村就获得了“⼴东省历史⽂化名村”、“中国历史⽂化名村”等称号,拥有深厚的传统⽂化根基。
⽯塘古村在其优秀的传统⽂化底蕴之下,衍⽣出了各种颇具特⾊的传统产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堆花⽶酒】。
米酒酿造工艺流程米酒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酒类饮品,又称为黄酒。
它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通过发酵过程酿造而成。
米酒的酿造工艺源远流长,可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
米酒酿造的第一步是选择优质的大米作为原料。
优质的大米有着均匀、精细、有光泽的颗粒,富含淀粉和蛋白质,而不含杂质和糠麸。
接下来,选择整精米的方法去除大米中的外壳和杂质,留下纯净的米饭。
整精米的方法有水浸法和机械去壳法两种。
其中,水浸法是把大米浸泡在水中,然后用手搓揉,让外壳和杂质脱落。
机械去壳法是用特殊的机器将大米去壳,去除掉外壳和杂质。
取出整精米后,需要用水将其浸泡,促使水进入米中,使其充分吸水。
这个步骤称为浸泡,时间一般为4-6小时。
浸泡的目的是让米饭变软,便于后续的蒸煮和发酵。
经过浸泡后,将米饭放入专用的蒸煮锅中进行蒸煮。
蒸煮的时间和温度的控制非常关键,一般要求蒸煮时间达到1-3小时,温度保持在80-90摄氏度。
蒸煮的目的是将米饭中的淀粉糊化,并破坏其中的酶解酶,为后续发酵创造条件。
蒸煮结束后,将蒸好的米饭进行冷却。
冷却后,将米饭转移至发酵容器中,加入酒曲(米曲)进行发酵。
酒曲是经过特殊处理的霉菌,富含淀粉酶和蛋白酶,可以将米饭中的淀粉和蛋白质分解为糖和氨基酸,形成发酵的环境。
发酵过程通常需要持续4-6天,发酵的环境条件要控制好,包括温度、湿度和通风等。
发酵过程中,水分和温度的变化将使得糖分更加充足,香味更加浓郁。
经过发酵后,将米酒进行澄清处理。
澄清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过滤和沉淀。
过滤是将米酒通过滤纸或滤网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悬浮物。
沉淀是通过静置的方式,让悬浮物自然沉淀到底部。
最后,米酒需要经过熟成和储存过程,使其味道更加浓郁和醇香。
熟成和储存的时间一般需要几个月到几年不等。
以上就是传统米酒酿造的主要工艺流程。
每一步都需要精确控制温度、湿度和时间等因素,以确保米酒的品质和口感。
虽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带来了许多新的酿造方法和设备,但传统的米酒酿造工艺仍然是保持其原始风味和特色的重要方式。
■ 孙利芳好酒匠心酿 遥寄思乡愁——访汝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家米酒113首次见面,大大出乎我的意料,陈彦召竟是一位“80后”有志青年。
人,朝气蓬勃;笑,爽朗可亲;语,谈吐不凡;精气神,积极向上。
再看简历,国家二级酿酒师、国家高级调酒师、国家高级品酒师、中国陈年白酒鉴定师,曾是优秀大学生村干部,现任汝州市温泉镇陈寨村支部副书记和河南溢德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优秀共产党员,温泉镇“新乡贤”,孝亲敬老模范人物,汝州市政协八届委员会委员,汝州市非遗协会酒文化专业委员会会长……可谓年轻有为。
言谈间,他的酿酒知识信手拈来,非遗技术侃侃而谈,让人由不得刮目相看。
在他的娓娓诉说中,陈家米酒东方神韵的传奇面纱缓缓揭开……200多年前,清道光年间,陈家米酒一世传承人陈法玷,在汝州王寨村的吴酒馆酒坊当学徒,掌握了米酒古法配方和酿造技艺,随传至儿子陈自伦。
陈自伦深得父亲陈法玷真传,酿酒技艺高超,清末被蟒川杜店酒坊聘为酿酒师。
1944年日军占领汝州,把杜店酒厂作为高台山基地驻军的专供酒。
陈自伦满腔爱国情怀,嫉恶如仇,怎肯愿意为日军服务?愤慨的他带着自己的儿子也就是三世传人陈书勤回到陈寨务农。
后陈书勤生子陈金禄,陈金禄1岁多时父亲因病去世,配方由母亲张兰保存。
陈金禄长大后,母亲将配方交给儿子,传授酿造要领。
陈金禄自幼爱喝米酒,大集体时自己酿酒自用。
第五代传人陈彦召,6岁便开始跟着父亲学做最基本的甜米酒生产工艺。
他小小年纪就聪慧过人,一边读书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洗米、泡制、蒸煮、降温、拌曲、发醇和温控技巧,善于钻研的他,12岁便掌握了做甜米酒的全部工艺。
父亲陈金禄看陈彦召小小年纪便掌握了甜米酒酿造技艺,觉得陈家米酒后继有人,深感欣慰。
2004年陈金禄去世前将配方交予儿子陈彦召,嘱托不要让家传米酒失传。
陈彦召大学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考上了大学生村官,在河南省宝丰县赵庄乡周营村工作。
他扑下身子,扎根农村,先后带领群众建立无公害蔬菜园、养牛场、种苗场、农资超市、种植合作社、养殖合作社等经济实体项目,与质朴的农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带领他们共同致富,被授予“全国优秀大学生村官”。
传统酿酒工艺|传统古法酿酒技术传统酿酒工艺黎族传统酿酒工艺:醇香细腻余味绵长2021年,黎族传统酿酒技艺入选五指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酿酒需要的原料主要为山栏稻。
山栏稻又称为山兰稻,是一种旱生山栏糯稻谷,无肥无药的纯生态种植,通过自然发酵,能酿造出口味丰富的山栏酒。
山栏酒可以说是黎族人的茅台,黎族人称之为“biang(第四声)”。
山栏酒的酿造,光是拥有独特的原料还不够,没有独具匠心的酿造工艺,很难酿造出醇香细腻的山栏酒,在海南五指山,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美不过黎族三月三,甜不过黎家山栏酒。
山栏酒的酿造步骤主要为:将晾晒好的山栏稻谷脱壳、清洗,浸泡三个小时后进行蒸煮,蒸煮2-3个小时,煮好后将山栏米摊开晾凉,等山栏米完全晾凉后,在表面撒上酒曲,然后再把山栏米翻面,再撒一次酒曲,撒好后放置发酵两天再进行装坛,装坛时要用芭蕉叶在坛口进行密封,最后存放30天即可。
客家黄酒传统酿造技艺客家黄酒酿造是一门综合性的传统工艺,其以糯米作为主要原料,经过洗米并浸泡、用麦曲或小曲做糖化发酵剂、木甑蒸煮、摊饭晾冷、拌曲、前期和后期发酵(陶缸发酵)、接酿、压榨、过滤(澄清)、炙煮(灭菌)、烤酒、勾兑、装缸贮存、灌装等多道工序酿造而成。
其中,清洗干净糯米杂质后浸泡至手指捻能粉碎,把米倒入箩里用清水冲洗干净至流出的水清澈无白色米浆水。
蒸煮,水沥干后的米全部倒入锅轻轻抹平,用木棍均匀打透气孔,上汽后90分钟至熟而不糊。
蒸熟后,铲到凉饭台冷却,沥干水分均匀翻拌一遍。
均匀撒入酒曲翻拌均匀后再次撒入酒曲翻拌均匀,把饭倒入桶或缸内,用洗干净的手在熟粳糯饭中央挖一个直通桶底部u形饭窝,冬春季洞口直径约10cm,夏秋季直径15cm左右,随后用手将饭面轻轻抹平至饭粒不下塌为度。
前期发酵温度控制在31度左右为佳,后期发酵是低温长时间的发酵过程,熟酒后酒度大都在16度左右。
将成熟酒醅集中到储罐内,再到压榨设备内进行糟酒分离,酒糟满后将糟压榨4小时左右。
黄桂稠酒的制作工艺黄桂稠酒是一种中国古老的传统佳酿,作为我国酒类家族中的一员,它始于周,兴于秦,盛于唐。
一直传承到今天。
黄桂稠酒,不似酒,胜似酒。
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在陕西、关中一带极为流行。
它选用粒长均匀的优质糯米、配以清雅芳香的桂花,采用民间秘方精心酿制而成。
它状如牛奶,色如白玉、稠如乳汁、醇香绵甜,酒精成分含量仅为15%左右。
黄桂稠酒冬天可以热饮,夏天可以冷饮。
老弱妇幼和不善饮酒者,都可以大碗地喝。
而且具有活血开胃常饮健体的好处。
因为酒内配有中药黄桂,有黄桂的芳香,所以称为“黄桂稠酒”。
黄桂稠酒是一种传统佳酿:黄桂稠酒的历史十分久远,古时被称为“醪醴”(读:劳礼)。
早在商周时期就有酿造。
在我国汉代,稠酒已是名酒了。
唐朝时期,达官贵人饮用黄桂稠酒成为一种时尚。
相传“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诗篇,就是李白畅饮黄桂稠酒的生动写照。
杨贵妃喝黄桂稠酒而留下了“贵妃醉酒”这世代流传的精典故事,所以黄桂稠酒还被称为“贵妃稠酒”。
黄桂稠酒产于长安,因此又称为“陕西稠酒”。
现在,黄桂稠酒清香远溢不但摆上了陕西等地的饭店酒楼,更是寻常百姓家庭的“常客”。
在下面的节目中,我们以真正能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的老字号樊记黄桂稠酒为例,向您介绍黄桂稠酒的酿制工艺。
一、选料备料:黄桂稠酒是一种米酒,制作黄桂稠酒所需要的原料有:米、酒曲、白糖、黄桂,四种原料就可以了。
黄桂稠酒用料十分讲究。
不是所有的米都适合酿制稠酒的。
原则上必须选用糯米,而以陕西省户县秦渡镇的生产的糯米——江米为最好。
这里的江米颗粒大,晶莹剔透而饱满,色泽白润如玉,用这样的米酿出的酒当然色泽如玉,味道也是最好的。
不难猜想,古人们酿制米酒时也用其他的大米,但是酿出酒的风味却是有差异的。
所以经过千百年的捶炼,江米成为酿制黄桂稠酒的上乘之选。
酿酒必须用曲,酒曲分为大曲、小曲、麦曲和红曲等。
酿制黄桂稠酒选用的酒曲必须是米粉加中药材研磨制的小曲。
糯米酒制作:糯米酒,又称江米酒、甜酒、酒酿、醪糟,主要原料是糯米,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乙醇含量极少,因此深受人们喜爱。
在一些菜肴的制作上,糯米酒还常被作为重要的调味料。
适合所有人食用。
温中益气、补气养颜。
中老年人、孕产妇和身体虚弱者更加适合。
糯米酒酒精含量低,但“后劲”足,不可贪杯。
在糯米酒中打个蛋花或加入适量红糖滋补效果更佳。
口服。
每次服50-100毫升,日服l-2次。
阴虚火旺者忌服糯米酒不宜久存,冬季注意保暖,3-4天后也可食用;夏天在酒中加少许水煮沸,可延长贮存时间。
原料糯米4000克、冰糖500克,水2000毫升,甜酒粉(酒曲)适量。
步骤/方法1.选米淘洗:选上等糯米,清水浸泡。
水层约比米层高出20厘米。
浸泡时水温与时间:冬、春季15℃以下14小时,夏季25℃以下8小时,以米粒浸透无白心为度,夏季更换1~2次水,使其不酸。
2.上甑蒸熟:将米捞入箩筐冲清白浆,沥干后投入甑内进行蒸饭。
在蒸饭时火力要猛,至上齐大汽后5分钟,揭盖向米层酒入适量清水。
再蒸10分钟,饭粒膨胀发亮、松散柔软、嚼不沾齿,即已成熟,可下甑。
3.拌曲装坛:米饭出甑后,倒在竹席上摊开冷却,待温度降至36~38℃不烫手心时,即可撒第一次红曲,再翻动一次,撒第二次红曲,并拌和均匀,用曲量为米量的6~7%。
温度控制在21~22℃左右,即可入坛。
按每100千克原料加净水160~170千克的比例,同拌曲后的米饭装入酒坛内搅匀后加盖,静置室内让其自然糖化。
4.发酵压榨:装坛后,由于内部发酵,米饭及红曲会涌上水面。
因此每隔2~3天,要用木棒搅拌,把米饭等压下水面,并把坛盖加盖麻布等,使其下沉而更好地发酵。
经20~25天发酵,坛内会发出浓厚的酒香,酒精逐渐下沉,酒液开始澄清,说明发酵基本结束。
此时可以开坛提料,装入酒箩内进行压榨,让酒糟分离。
5。
澄清陈酿:压榨出来的酒通过沉淀后,装入口小肚大的酒坛内,用竹叶包扎坛口,再盖上泥土形成帽式的加封口。
自制米酒的正确方法米酒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酿酒方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米酒具有口感清爽,香味浓郁的特点,因此备受人们的喜爱。
在现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自制米酒,以便享受到自己亲手酿造的美味佳酿。
本文将介绍自制米酒的正确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制作出更加美味的米酒。
一、准备材料制作米酒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 糯米:选用优质的糯米,洗净后浸泡2-3小时,然后捞出沥干备用。
2. 酒曲:酒曲是用来发酵糯米的,可以在超市或者网上购买。
3. 白糖:用于调节米酒的甜度。
4. 水:用于泡糯米和调配米酒。
5. 大碗和小碗:用于盛放糯米和酒曲。
6. 大勺和小勺:用于搅拌糯米和酒曲。
7. 纱布:用于过滤米酒。
8. 容器:用于存放米酒。
二、制作过程1. 将浸泡好的糯米放入大碗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2. 将酒曲放入小碗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使其成为糊状。
3. 将酒曲糊倒入大碗中的糯米中,搅拌均匀。
4. 将大碗盖上纱布,放置在温暖通风的地方,发酵约3-5天。
5. 发酵后,将米酒倒入纱布中过滤,去除杂质。
6. 将过滤好的米酒倒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白糖,搅拌均匀。
7. 将米酒盖上盖子,放置在温暖通风的地方,发酵约1-2天。
8. 发酵完成后,将米酒放入冰箱中冷藏,即可享用。
三、注意事项1. 制作米酒需要注意卫生,所有器具和材料都要清洗干净。
2. 发酵过程中需要保持温度和通风,避免过热或者过冷。
3. 米酒的甜度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节,但是要注意不要加过多的糖,否则会影响米酒的口感和质量。
4. 在过滤米酒的过程中,要保证纱布干净,避免杂质进入米酒中。
5. 制作米酒需要耐心和细心,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影响米酒的质量和口感。
结语自制米酒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可以制作出美味的米酒。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成功制作出自己的米酒,并享受到自己亲手酿造的美味佳酿。
古法糯米酒的酿制方法一、前期准备1.1 选择糯米:选择质量优良、无杂质的糯米,用清水浸泡2-3小时,然后沥干备用。
1.2 准备酵母:可以选择市售的酒曲或自制酵母,自制酵母需要提前几天开始培养。
1.3 准备发酵器具:可以使用木桶或陶罐等容器作为发酵器具,要先进行消毒。
二、糯米蒸制2.1 将沥干的糯米放入蒸锅中,加入适量清水,蒸制至糯米变软。
2.2 取出蒸好的糯米,放在凉爽通风处晾凉。
三、酿造过程3.1 将晾凉后的糯米放入发酵器具中,加入适量清水和适量的酵母。
一般情况下是按照10斤糯米配一斤左右的酒曲。
3.2 用手将糯米和酵母充分揉捏均匀,并压实成一层。
然后再铺上一层晾干后切成小块的甜薄荷叶。
3.3 用布将发酵器具口封紧,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等待发酵。
发酵过程中要注意温度控制,一般在25-30摄氏度之间最为适宜。
3.4 发酵期间需要每天开口检查一下,如果有霉变或异味,则需要及时处理。
3.5 发酵时间一般为7-10天左右,当糯米上面出现白色霉层时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四、蒸馏4.1 将发酵好的糯米倒入蒸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并用布包好。
4.2 点火蒸馏,蒸至糯米变软后关火。
将糯米取出放入过滤器中过滤出糯米汁液备用。
4.3 将过滤后的糯米汁液倒入专门的蒸馏器中进行蒸馏。
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两次蒸馏,第一次得到的是低度酒精,第二次得到的才是高度酒精。
4.4 蒸馏完毕后将得到的糯米酒存放在干净、无异味的容器中,密封保存。
五、陈放5.1 糯米酒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陈放才能达到最佳口感。
一般情况下需要陈放3-6个月左右。
5.2 陈放期间需要注意温度、湿度和光照的控制,避免受潮、发霉或变质。
5.3 陈放完毕后即可享用美味的古法糯米酒了。
六、小贴士6.1 在糯米中添加适量的甜薄荷叶可以增加糯米酒的香气和口感。
6.2 发酵期间可以根据需要添加适量的白糖或红枣等调味料,以增加口感。
6.3 在蒸馏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非遗古法酿酒的方法非遗指的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古法酿酒则是其中的一种重要传统技艺。
古法酿酒是指使用传统的酿酒工艺和原料进行酿造的方法,经过长时间的发酵、熟成等过程,制成具有丰富口感和独特风味的美酒。
下面将详细介绍古法酿酒的方法。
首先,古法酿酒需要准备一些基本原料和工具。
原料方面,主要包括谷物(如大米、小麦、玉米等)、水、曲子、酒母等;工具方面,主要包括发酵罐、蒸锅、泥封器、熏酒器等。
其次,准备工作主要包括谷物的处理和曲子的制备。
谷物先进行清洗,然后用水浸泡一段时间,以便软化和膨胀。
接着,将浸泡后的谷物放入蒸锅中蒸熟,熟蒸后的谷物会形成糊状。
蒸熟后的谷物需要晾凉,然后再与曲子混合均匀。
曲子是用大量的米曲加水发酵制成的,它具有将谷物中的淀粉分解为糖类的作用,并且还能产生一定的酒精。
然后,将混合好的谷物和曲子放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
发酵罐需要密封好,以防止空气和杂质的进入。
在发酵过程中,罐体内的温度和湿度需要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以促进曲菌的繁殖和发酵的进行。
一般来说,大约需要10-15天的时间进行初次发酵。
发酵结束后,需要进行第一次过滤。
过滤的目的是去除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固体残渣和杂质,使得酒液更为纯净。
过滤过程中,可以使用布袋等过滤器具将酒液过滤出来。
过滤后的酒液需要倒入新的容器中,继续进行二次发酵。
二次发酵的目的是让酒液进一步熟成和提高酒的质量。
二次发酵的时间一般要比初次发酵的时间更长,大约需要20-25天。
发酵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容器的温度和湿度,避免突然的温度变化和过度的湿度。
二次发酵结束后,酒液需要进行二次过滤。
此次过滤的目的同样是为了去除残渣和杂质,进一步提高酒液的纯净度。
过滤后的酒液可以继续存放,也可以进行熏酒或烧酒等后续处理。
烧酒的过程主要是将酒液进行蒸馏,以提取出其中的酒精。
蒸馏需要使用专门的蒸馏器具,根据酒液的性质和酒精的挥发特性进行不同的处理。
蒸馏后的酒精需要降温、过滤,然后再次储存,在适当的时间内进行熟成,使得酒精更加醇香。
古代糯米酒的制作工艺
古代糯米酒的制作工艺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的:
1.挑选好的糯米:选择优质的糯米,去除杂质,放在清水中浸泡2至3个小时。
2.蒸糯米:将浸泡好的糯米放在蒸笼中蒸熟,然后放置至温度降低到适宜发酵的温度。
3.发酵:将糯米放在发酵缸中,加入酒曲,盖上盖子,放置2至3天。
4.加水:将适量的水加入发酵缸中,让糯米发酵得更充分,产生更多的酒精。
5.过滤:将发酵好的糯米酒过滤,去除糯米颗粒。
6.贮存:将糯米酒倒入坛子中,封上盖子,贮存1至2个月,直至酒精浓度达到要求。
7.调味:在糯米酒中加入适量的蜜糖或其他调味料,根据个人口味调整酒的味道。
8.过滤二次:将糯米酒再次过滤,使酒更加清澈。
9.装瓶:将糯米酒装瓶,储存或出售。
米酒酿造方法米酒是一种传统的食品和饮料,它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米酒是由糯米经过酿造过程得到的,它具有香甜的味道和独特的口感。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米酒的酿造方法。
首先,酿造米酒需要准备好适量的糯米。
糯米是一种富含淀粉的谷物,它具有黏性和弹性,适合用来酿造米酒。
在酿造之前,需要将糯米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尘土。
然后,将清洗好的糯米浸泡在适量的水中,使其膨胀发酵。
接下来,将浸泡好的糯米蒸熟。
可以使用蒸锅或蒸箱,将糯米放入蒸锅中,加水蒸煮。
蒸熟的糯米应该保持松散和湿润,不粘连。
然后,将蒸熟的糯米进行晾凉。
晾凉的过程需要注意保持卫生和通风,避免糯米发霉和变质。
晾凉后的糯米应具有适当的湿度和温度,以利于后续的发酵过程。
接着,将晾凉的糯米放入发酵容器中。
发酵容器可以是大坛子、密封罐或塑料桶。
在放入糯米的同时,还需要加入一些酵母或发酵剂。
酵母能够分解糯米中的淀粉,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促进发酵过程的进行。
放入糯米和酵母后,需要将容器密封好,防止外界空气进入。
发酵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通常需要7至10天不等。
在这个过程中,糯米中的淀粉会被酵母发酵成酒精,产生出浓郁的米酒香味。
发酵结束后,将容器打开,取出发酵好的米酒。
米酒的颜色通常是淡黄色或透明的,具有香甜的味道和醇厚的口感。
为了提高米酒的质量,可以进行二次发酵或过滤处理。
二次发酵是将米酒再次放入容器中,进行一段时间的静置,使其更加清澈和稳定。
过滤处理是将米酒通过过滤器或布袋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和悬浮物,使其更加纯净。
这些步骤都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进行调整。
最后,将经过二次发酵和过滤处理的米酒装瓶。
瓶子应该干净、无油渍,以免影响米酒的品质。
装瓶后,将瓶口密封好,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这就是米酒的酿造方法。
通过以上的步骤,我们可以在家中制作出美味的米酒。
不仅可以享用自制的米酒,还可以体验到酿酒的乐趣。
希望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品味这道传统美食的独特魅力。
米酒制作过程总结米酒是一种以大米为主要原料发酵而成的酒类。
它历史悠久,制作过程复杂,同时也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下是对米酒制作过程的详细总结。
米酒的制作过程可以分为六个主要阶段:选料、糯米处理、蒸煮、混合、发酵和贮存。
首先,选料是米酒制作的第一步。
选用的米应该是新鲜、无杂质的优质糯米,因为它们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酒的质量。
在选料之前,需要检查米的质量,从中挑选出颗粒饱满、无破损的大米。
接下来是糯米处理。
将选好的优质糯米泡水,浸泡时间通常为12到24小时。
泡水的目的是让米粒吸水膨胀,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的煮熟和发酵过程。
泡水后,将米均匀地放在竹帘上晾干。
第三个阶段是蒸煮。
将晾干的糯米放入蒸锅中,用中小火蒸煮。
蒸煮时间通常为30到45分钟,要保持锅盖的密封性,确保米饭蒸煮均匀。
蒸煮后,需要将米饭放置在凉爽的地方,待其自然冷却。
混合是下一个阶段。
将蒸煮后的糯米和黄酒曲混合,通常采用的比例是糯米和黄酒曲的比例为10:1、黄酒曲是一种含有酵母和抗菌成分的发酵剂,它将加速米酒的发酵过程。
混合后,将其放入一个密封的容器中,定期搅拌,确保酒曲均匀分布。
发酵是米酒制作过程的关键阶段。
将混合物贮存在温暖、适宜的环境中,温度通常是25到30摄氏度。
在发酵期间,酒曲中的酵母将分解糖类,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发酵过程通常需要7到10天,具体时间取决于气温和酿造者的经验。
最后一个阶段是贮存。
发酵后的米酒需要贮存在密封的容器中,以便进一步发酵和融合。
贮存时间通常为1到3个月,期间应定期搅拌和验明有效。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让酒味更浓郁,口感更加柔和。
总体来说,米酒的制作过程是一个复杂但有趣的过程。
从选料、糯米处理,到蒸煮、混合,再到发酵和贮存,每个阶段都需要精确的控制和专业的技巧。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经验积累,酿造者可以制作出口感醇厚,香甜可口的优质米酒。
米酒生产工艺流程米酒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发酵饮料,其制作工艺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米酒生产的全过程。
1、选择原料米酒的原料主要是糯米、水和酒曲。
糯米应选择成熟度高,品质好的新鲜种米。
水要使用清洁卫生的自来水或井水,并进行净化处理。
酒曲则是发酵过程中的重要菌种,需要选用品质优良的酒曲。
2、淘米糯米在制作米酒前需要进行淘洗和浸泡处理。
淘米需要用清水将米浮起,去掉杂质和留在表面的碎壳,然后再用清水清洗数遍,直到水变清澈。
接着需要将米浸泡2-3小时,待米饱水后倒掉多余水分,然后待其风干。
3、蒸米待米风干后进行蒸煮。
将米放入蒸锅中用中火蒸煮2小时左右,直到米变软和酥烂。
蒸煮后需要将米饭盛入木桶中,用凉水冲洗米饭,直到凉透。
4、加酒曲在木桶中加入酒曲,酒曲的用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如果酒曲过多,容易导致米酒过于酸烂;如果酒曲过少,又会影响发酵速度和风味。
5、发酵加入酒曲后,需要将木桶密封,进行发酵。
发酵温度一般在25-30℃之间,发酵时间长短取决于气温和酒曲的用量。
一般需要经过5-10天的发酵,直到米酒酸甜适口。
6、过滤发酵完成后需要将米酒进行过滤,去掉米渣和杂质。
过滤时可以使用纱布或滤网,将米酒滤过,过滤出的米酒应保持透明、无异味。
7、贮存将过滤完成的米酒装入瓶子或酒袋中,放在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进行贮存。
贮存时需要注意避免直接阳光照射,以免导致米酒变质。
总结:米酒生产的工艺流程虽然简单,但每个步骤都与米酒的品质息息相关。
在制作米酒时需要注意卫生、控制发酵时间和温度、精心处理每个步骤,才能制作出口感醇香、甘甜适口的好米酒。
同时,米酒生产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尽可能地进行品质升级和产业升级,以开拓更广泛的销售市场。
古法酿酒工艺——揭秘古法酿酒工艺的具体流程采用古法酿酒技术来酿造白酒或者米酒的师傅是越来越少了,如今很多酿酒企业或者酒厂都放弃了古法酿酒技术-这种十分传统的酿酒方法,采用全新的生熟料酿酒技术,利用现代化的酿酒设备,在产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古法酿酒技术,而口感上也不输于传统的酿酒方法。
虽说,古法酿酒即将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是很多有名气的规模不发的酒坊依然没有放弃这种原始的酿酒方法,而让这种技术传承下来的因素除了酿酒师的坚持外,酒的口感和美味才是立足于市场的真正原因。
接下来,为大家揭秘古法酿酒工艺的具体流程。
首先,制作酿酒的酒曲用嫩玉米浆,野菊花,麦麸,老玉米面,大曲酒,黄酒糟(糯米酒糟)。
嫩玉米,需要用手将玉米粒剥下来,每年制作酒曲时,要剥几百斤,很是辛苦。
嫩玉米打成浆,放置一天,就自然发酵了,闻起来很酸,这是酒曲的关键。
第一年在野外收割好野菊花,在第二年制作酒曲时,用野菊花熬水放凉备用。
第二,将大曲酒酒曲发酵这个时候使用麦秸对酒曲进行发酵,将晒的火热的麦秸在地上铺厚厚一层,然后麦秸上摆放酒曲砖,每一排酒曲砖之间又放一层热麦秸,一层层堆起来,上面再蒙一层热麦基,利用麦秸的温度,让酒曲发酵,大概4天左右,就能闻到很香的酒味了,再过4天左右,味道就很小很小了,这时候大曲酒酒曲就发酵的差不多了,可以打开麦秸垛,将酒曲砖拿出来晒干后粉碎留用。
第三,对发酵好的酒料进行拌糠将发酵好的酒料取出来,放地上,掺进米糠搅拌,搅拌过程中,一定要将酒料团拍散开,用米糠拌均匀,刚取出的酒料很湿很黏,假若不掺进米糠,放在灶上蒸制时热气很难穿透每一份酒料,这样酒精不能完全挥发,严重影响出酒率。
掺进米糠,使酒料干散,米糠是必需品。
第四,加满酒料后进行蒸馏酒料加满后,酒篜的上面放一个草圈,就是酒篜和天锅之间的那个看起来破破烂烂的家伙,这个是用竹子,稻草,和塑料膜缠制的,草圈上放一口锅,学名天锅,里面放冷水。
当酒篜里面的热酒篜气遇到天锅冷锅底时,就凝结成液状酒流出来了。
米酒制作过程总结引言米酒是一种源自中国传统的酒类饮品,其制作过程相对简单,口感细腻,受到了众多酒类爱好者的喜爱。
本文将总结米酒的制作过程,包括原料准备、发酵过程、蒸馏和贮存等环节,以帮助读者了解米酒的制作流程。
原料准备制作米酒的主要原料包括大米、酵母和水。
以下是原料准备的具体步骤:1.大米选择:选择优质的糯米作为原料,确保口感的细腻和出酒的质量。
2.大米清洗:将大米放入容器中,用清水彻底冲洗,去除杂质和沉积物。
3.浸泡大米:将清洗后的大米加入适量的水中,浸泡 2-3 小时,使其充分吸水。
4.蒸煮大米:将浸泡好的大米放入蒸锅中,用中火蒸煮大约 20-30 分钟,直至大米熟透。
5.粉碎大米:将蒸煮好的大米放入搅拌机中,搅拌至成为粉碎状。
发酵过程发酵是米酒制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操作。
以下是米酒的发酵过程:1.加入酵母:将适量的酵母加入已经粉碎的大米中,搅拌均匀。
酵母的选择很重要,常用的有曲、食用酵母等。
2.加入水:在大米和酵母的混合物中逐渐加入水,搅拌均匀。
注意避免加入过多的水。
3.封闭发酵:将混合物倒入密闭容器中,用塑料薄膜封住,确保容器内没有空气流入。
4.发酵温度控制:将密封的容器放置在适当的温度环境下,通常要求在25-30℃的环境中进行发酵。
5.发酵时间:根据不同的酿造方法和个人口感,发酵时间的长短会有所不同,一般需要 7-15 天。
6.发酵过程管理:定期检查发酵情况,确保发酵过程正常进行。
发现异味或异常情况需及时处理。
蒸馏米酒经过发酵后,还需要进行蒸馏过程,以提高其醇厚和口感。
以下是米酒的蒸馏过程:1.蒸馏设备准备:准备一个蒸馏器或酒炉,确保设备的干净和卫生。
2.过滤发酵液:将发酵结束的液体倒入干净的容器中,使用过滤纱布或滤网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和残渣。
3.蒸馏过程:将过滤后的液体倒入蒸馏器中,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进行蒸馏。
通常,蒸馏时间约为 1-2 小时。
4.分离收集:通过蒸馏,将米酒的馏分按酒精度进行分离,并收集所需的酒液。
古法缸原理的基本原理1. 引言古法缸是一种用于酿造米酒、酱油等发酵食品的传统工艺容器。
它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凭借其独特的设计和工艺,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法缸原理是指古法缸在酿造过程中所涉及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
本文将详细解释古法缸原理的基本原理,并以酿造米酒为例进行说明。
2. 古法缸的结构和材料古法缸通常由泥土制成,具有特殊的结构和材料。
一般来说,古法缸由缸体、缸盖、缸嘴和缸底四部分组成。
•缸体:缸体是古法缸的主要部分,通常为圆柱形或略带扁圆形。
它由泥土制成,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和保温性能。
•缸盖:缸盖是用于覆盖缸体顶部的部件,通常也由泥土制成。
它具有一定的重量,可以起到密封和压力调节的作用。
•缸嘴:缸嘴位于缸体的一侧,用于流出酿造完成的液体。
它的设计可以控制流速和流量。
•缸底:缸底是古法缸的底部,通常比缸体稍微厚一些,用于承受酿造过程中的压力。
3. 古法缸原理的基本原理古法缸原理的基本原理包括发酵原理和温度调节原理。
3.1 发酵原理古法缸的发酵原理是指在酿造过程中,通过合适的温度、湿度和微生物的作用,使原料中的淀粉转化为酒精或其他有益物质的过程。
发酵过程中的关键是微生物的活动。
在酿造米酒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两种微生物的作用:酵母和曲菌。
•酵母: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可以将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在米酒的酿造过程中,酵母起到了发酵的关键作用。
•曲菌:曲菌是一种产生酒曲的真菌,可以将淀粉分解为糖。
在米酒的酿造过程中,曲菌起到了淀粉转化为糖的作用。
发酵过程中,酵母和曲菌会相互作用,共同完成淀粉转化为酒精的过程。
在古法缸中,通过合理的温度和湿度调节,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促进了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
3.2 温度调节原理古法缸的温度调节原理是指通过古法缸自身的特点和酿造过程中的一些措施,来调节酿造过程中的温度,以保证发酵的顺利进行。
在古法缸中,有以下几个因素可以影响温度:•缸体材料:古法缸由泥土制成,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
非遗古法酿酒的方法
非遗古法酿酒是指传统的手工酿酒方式,其方法源于我国古代,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这种酿酒方法不需要任何化学添加剂,完全通过天然发酵的方式来酿制出美味的酒。
首先,将大米、糯米或小麦研成粉,加入水后搅拌均匀,然后放置在温暖的地方,待其自然发酵。
发酵时间一般为3-5天,过程中需不断搅拌,以保证发酵均匀。
发酵完成后,将发酵好的米酒倒入蒸锅中蒸煮,以杀死里面的细菌。
然后再将蒸煮好的米酒倒入窖池中,等待其二次发酵。
二次发酵时间一般为2-3个月,期间需要不断检查与调节温度和湿度,以保证酒的质量。
最后,将成熟的米酒放入陶罐、竹筒或木桶中存放,等待其陈酿。
陈酿的时间长短不一,一般需要数年时间。
在此过程中,酒体变得浓稠,口感更加醇厚,成为香醇美味的老酒。
非遗古法酿酒的方法需要耐心和技巧,但其制作出来的酒,不仅味道独特、口感醇香,而且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是一种珍贵的文化传承。
- 1 -。
米酒的制作方法
甜酒,是老百姓喜爱的一种营养保健食品。
甜酒的主要原料是大米、糯米,以天然微生物纯酒曲发酵而成,含有40%以上葡萄糖、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有活气养血、活络通经、补血生血以及润肺之功效。
酿制后口味香甜醇美,营养成分更易于人体吸收,能刺激消化腺的分泌,增进食欲,有助消化。
是中老年人、孕产妇和身体虚弱者补气养血之佳品。
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坐月子的产妇、大病初愈者食用甜酒的风俗。
甜酒还有提神解乏、解渴消暑、促进血液循环、润肤的功效。
甜酒适宜范围很广,一
年四季均可饮用。
具体的制作方法:制作米酒使用的器具一定要清洁,特别是万万不得沾油,双手一定要清洁。
准备用料:
1、根据发酵容器的大小和酒曲的发酵用米量来决定米的多少。
一般一袋安琪甜酒曲一次可做3-5斤米(最好用圆型的糯米),现以2.5斤糯米为例;
2、安琪甜酒曲半包(4克);
制作过程:
一、淘洗米:一般淘洗3-5遍,洗掉粉尘,尽量使水
看起来清爽一些。
二、浸米:淘洗干净的米放入清水淹没浸泡。
夏季泡5个小时,冬季泡10-20个小时;泡至用手能碾碎后成粉末状时即可。
泡的的目的是为了让米吸足水份和在蒸的时候熟的更透。
泡好后捞出沥干水份。
三、蒸饭:捞出糯米沥干水份。
在蒸架上垫上纱布,再将糯米倒入铺平。
把米放入蒸锅内
开火烧水至沸腾有蒸汽时再大火蒸20分钟断火,米不可蒸的太生,也不可蒸的太烂以免影响米的后期发酵。
饭蒸好了
四、糯米蒸透后,倒在可沥水的容器内摊开,用较多的凉开水从糯米上淋下过滤(也可采用自来水,视卫生情况而定,建议使用凉开水或瓶装水),使糯米淋散沥冷。
(目的在于不让糯米粘在一起,做出来后会更好,沥冷不是完全冷哟,保留一定的温度,手摸着温温的
最好)。
五、将蒸熟凉透的糯米舀入陶制或玻璃容器中(没有这两种材质的容器朋友可采用其它材质容器,但不要使用塑料容器。
),把酒曲撒入饭中与饭混合均匀。
也可用一点点温水将酒曲化开后再淋入饭中,混合更均匀(混合均匀是为了更利于发酵)。
然后,再将饭抹平并在米饭的中心部位掏出一个酒窝便于观察发酵的变化,最后再均匀地浇一碗清水。
盖上盖或者用保鲜膜包住口,外面用保温材料(如毛巾被什么的)裹上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温度一般应在30℃~32℃之间,一般36~40小时就可以吃了。
放暖气旁边保温
注意:在酒酿做好之前,尽量不要再搬动。
发酵中途可以用手摸容器外壁是否发热,发热就是好现象,发酵过程中温度是最重要的一环,一般保持在30℃~32℃之间,可以把它放在暖气边上,或再在容器边上放个
热水袋,中途可以换热水。
放臵24~48小时即可。
发酵过程中最好伸手测测温度,如果里面太过热,就将被子撤开晾一会,不然醪糟做好后会偏酸。
温度过高和发酵时间过长都会导致醪糟变酸。
另有一个就是有不少朋友提出制作中长白毛现象,原因为:1、温度过高导致发酵出现异常,行话称之为“烧包”;2、另一原因就是酒曲量不够以致糯米未很好的发酵导致长白毛。
所以在这里建议初次没经验的朋友做的时候酒曲可以适当比原比例多放一点。
发酵时间到了后,开盖看看,如果那中间挖的洞洞里有了半酒窝的醪糟汁,就立即取出,这时已可以食用了,但是,这时味道可能不是很好,淡淡的,再在常温下存放两三日就可以吃了。
如果酒窝里无论多长时间都没有汁的话,那就是说,你的醪糟做失败了。
欣赏一下刚做好的酒
出酒了
注:如果做好的米酒一时吃不完,可放在微波炉内加热几分钟,杀死酵母。
这样就可以保持口味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