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常见故障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4
离心泵常见故障及应急处理方法
离心泵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基础设备。
然而,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离心泵也会出现一些故障,给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了解离心泵常见的故障和应急处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常见故障:
1.泵盖漏水
泵盖漏水可能是由于密封面损坏或安装不当引起的,可通过更换密封面或重新安装来解决。
2.异物卡住叶轮
叶轮堵塞可能会导致离心泵无法正常工作,可通过清理异物来解决。
3.电机出现故障
电机故障可能是由于电源故障或电机内部损坏引起的,可通过更换电源或维修电机来解决。
4.泵轴断裂
泵轴断裂可能会导致离心泵无法正常工作,可通过更换泵轴来解决。
应急处理方法:
1.关闭电源
在出现故障时,首先应该关闭电源,以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2.排空液体
排空液体可以避免液体在维修过程中造成的损坏。
3.清理过滤器
清理过滤器可以防止泵叶轮被堵塞。
4.更换零件
对于受损的零件,必须及时更换以确保离心泵的正常运行。
维修离心泵需要专业的技能和工具,用户应该寻求专业技术人员的帮
助。
在平时的使用中,还应该注意定期检查、维护离心泵,以减少其发生故障的概率。
总之,离心泵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了解其常见故障和应急处理方法对保障生产安全和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离心泵常见故障及处理离心泵是一种常用的水泵设备,它能够将液体从低压区域通过离心力的作用送往高压区域。
然而,在使用离心泵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故障,影响其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离心泵常见的故障及处理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维护和管理离心泵设备。
一、泵启动困难离心泵启动困难是指在启动过程中,泵无法正常运转或启动时间过长。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包括电源故障、电机损坏、泵内部堵塞等。
处理方法如下:1. 检查电源是否正常,确保电压稳定,电线连接良好。
2. 检查电机是否正常,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或维修。
3. 清洗泵内部,清除任何可能导致堵塞的杂质。
二、泵运行噪音大离心泵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音,但若噪音过大,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导致的:轴承损坏、叶轮与泵壳摩擦、进口管道不稳等。
解决方法如下:1. 检查轴承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2. 检查叶轮与泵壳之间是否摩擦,如有摩擦应进行调整或更换叶轮。
3. 检查进口管道是否安装牢固,如松动应进行固定。
三、泵漏水泵漏水是指泵体或密封部位出现渗漏现象,可能是由于密封件老化、密封面损坏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方法如下:1. 检查泵体密封件是否老化,如老化应及时更换。
2. 检查泵体密封面是否损坏,如损坏应进行修复或更换密封面。
四、泵出水压力不稳定离心泵出水压力不稳定可能是由于进口管道堵塞、出口阀门故障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如下:1. 检查进口管道是否堵塞,如有堵塞应进行清理。
2. 检查出口阀门是否正常工作,如有故障应进行修复或更换阀门。
五、泵运行效率下降离心泵在长时间运行后,可能会出现效率下降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泵内部磨损、叶轮堵塞等原因导致的。
处理方法如下:1. 定期对泵进行检查,如发现叶轮堵塞应进行清理。
2. 定期更换磨损严重的泵部件,以提高泵的运行效率。
离心泵常见的故障包括泵启动困难、泵运行噪音大、泵漏水、泵出水压力不稳定和泵运行效率下降等。
对于这些故障,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如检查电源和电机、清洗泵内部、更换损坏部件等,以保证离心泵的正常运行。
离心泵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1、级间密封垫片失效【案例】某塑料厂高压装置的热水泵,由国外进口,2级泵,入口压力1.6MPa,出口4.1MPa,扬程250m,操作温度为212℃,流量210m3/h,汽蚀余量3.9m,泵壳的材质为铸钢。
在运转过程中,泵因过载停机,显示为电动机过流故障,泵停下来以后,转动泵轴进行盘车,轻松自如,据此可以确认机械密封和轴承都没有出现故障。
再次起动电动机,现象仍然是电动机电流高,经过10s以后,电动机过负荷保护停车。
怀疑是电动机有问题,拆开联轴器,空转电动机,运转正常,通过检查,确认电动机无问题。
原因分析:将泵从现场拆下解体,发现离心泵的1级和2级之间的密封面冲蚀严重,密封垫是缠绕垫片,垫片已经损坏,密封失效。
由于密封失效,2级泵腔的高压液体通过密封面进入1级泵腔,导致离心泵的轴向力剧增,而且,无法平衡掉这个轴向力。
泵的转速越高,轴向力随之也越大。
因此,根本无法将泵起动运转到正常转速。
解决办法:将缠绕垫的密封面用电焊进行补焊,重新加工密封面,换上新垫片。
再次起动离心泵以后,运行正常。
通过这件事说明,对于离心泵类设备,在低速盘车无卡塞现象,并不能说明离心泵本身就没有问题,泵的轴向力不平衡故障,只有在运转速度达到一定转速以后,才能体现出来。
2、解决汽蚀问题【案例】同样是上面这台离心泵,由于热水的冲刷和汽蚀,造成泵的流道和口环处损坏严重,为了维持生产,采取补焊的方法。
但补焊以后,使用的时间仍然很短,一般不超过三个月,所以,每两年就要更换一台新泵,购买一台新泵的价格为80万元人民币。
当离心泵叶轮入口处压力降低到液体饱和蒸汽压力时,汽蚀就会发生。
提高离心泵抗汽蚀有两方面的措施:一是改进进口的结构参数,使泵具有尽可能小的汽蚀余量,或者采取耐汽蚀材料,以提高泵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正确地设计吸入管路尺寸,安装高度等,使泵入口处有足够的有效汽蚀余量,不发生汽蚀。
解决办法:由于此泵已经安装在厂房内,要改变安装尺寸和吸入高度,需要重新安装吸入罐,比较困难。
离心泵常见故障与处理离心泵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表四.离心泵的操作方法1.离心泵启动前的检查1)电机检修后,在连接联轴器前,先检查电机的转动方向是否正确。
2)检查泵出入口管线及附属管线,法兰,阀门安装是否符合要求,地脚螺栓及地线是否良好,联轴器是否装好。
3)盘车检查,转动是否正常。
4)检查润滑油油位是否正常,无油加油,并检查润滑油〔脂〕的油质性质。
5)翻开各冷却水阀门,并检查管线是否畅通。
注意冷却水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会造成浪费,过小则冷却效果差。
一般冷却水流成线状即可。
6)翻开泵的入口阀,关闭泵的出口阀,并翻开压力表手阀。
7)检查机泵的密封状况及油封的开度。
注意:热油泵在启动前要均匀预热。
2.离心泵的启动1)全开入口阀,关闭出口阀,启动电机。
2)当泵出口压力大于操作压力时,检查各部运转正常,逐渐翻开出口阀。
3)启动电机时,假设启动不起来或有异常声音时,应立刻切断电源检查,消除故障前方可启动。
4)启动时,注意人不要面向联轴器,以防飞出伤人。
3.离心泵的停泵操作1)慢慢关闭泵的出口阀。
2)切断电机的电源。
3)关闭压力表手阀。
4)停车后,不能马上停冷却水,应泵的温度的降到80度以下方可停水。
5)根据需要,关闭入口阀,泵体放空。
4.离心泵运转时的操作及维护离心泵在正常运转时,司泵员要对以下内容认真巡检:1)检查机泵出口压力,流量,电流等,不超负荷运转,并准确记录电流,压力等参数。
2)听声音,分辨机泵,电机的运转声音,判断有无异常。
3)检查机泵,电机及泵座的振动情况,如振动严重,换泵检查。
4)检查电机外壳温度,机泵的轴承箱温度,轴承箱温度不超过65度,电机温度不超过95度。
5)保证正常的润滑油油质情况及润滑油箱的液位情况。
润滑油箱液位,有刻度时以刻度为准;有看窗〔油标〕而无刻度线,油位应保持在1/3~1/2之间,在正常油位时,润滑油泄漏不大于5滴/分,压力注油,以机器说明为准。
6)检查机泵密封及各法兰,丝堵,冷却水,封油接头是否泄漏。
离心泵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和离心泵的检修1.泵的启动失败:这可能是由于电源故障、电机损坏、轴承问题或泵体堵塞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方法包括检查电源连接、更换损坏的电机、更换磨损的轴承或清理泵体堵塞。
2.泵的流量降低:这可能是由于泵叶轮磨损、进口管道堵塞或流体黏稠度增加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方法包括更换磨损的泵叶轮、清理进口管道或更换黏稠度较低的流体。
3.泵的振动增大:这可能是由于泵和电机的不平衡、轴承损坏或轴承座磨损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方法包括平衡泵和电机、更换磨损的轴承或修复轴承座。
4.泵的噪音增大:这可能是由于泵与基座接触不良、轴承受损或泵体产生共振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方法包括调整泵与基座之间的接触、更换受损的轴承或加阻尼材料以减少共振。
5.泵的温升过高:这可能是由于泵的转速过高、泵轴承损坏或流体温度过高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方法包括降低泵的转速、更换损坏的泵轴承或降低流体温度。
离心泵的检修方法:1.检查泵的外观:检查泵体是否有裂纹、变形或腐蚀迹象。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2.清洗泵体和叶轮:使用适当的溶剂清洗泵体和叶轮,以去除污垢和沉积物。
3.检查轴承和轴承座:检查轴承是否磨损或松动,轴承座是否有裂纹或变形。
如有需要,应更换磨损的轴承或修复轴承座。
4.检查密封件:检查密封件是否磨损或老化,如有需要,应更换密封件。
5.检查电机:检查电机是否正常运转,是否有异常噪音或振动。
如有需要,应及时修复或更换电机。
6.调整泵的配气:根据工作条件,调整泵的进出口阀门的开闭程度,以确保泵的正常运转。
7.进行试运转:在进行检修后,应进行试运转,以确保泵的正常运转和密封性能。
以上就是离心泵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和离心泵的检修方法。
正确的检修和维护可以延长离心泵的使用寿命,并保证其正常运转。
在进行检修时应注意安全,必要时请专业人士进行维修。
离心泵的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离心泵是一种常见的流体输送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离心泵也会出现一些常见的故障。
本文将对离心泵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
1.泵运行时噪音大:可能原因:(1)进口阀门未完全打开或是有异物阻塞;(2)泵的轴承磨损;(3)叶轮与泵壳的间隙过大;(4)泵运行不平稳。
处理方法:(1)检查进口阀门是否打开,清除阻塞物;(2)更换轴承;(3)重新调整叶轮与泵壳的间隙;(4)检查泵的安装是否平稳,进行调整。
2.泵流量不足:可能原因:(1)进口阀门未完全打开或是有异物阻塞;(2)泵的排水管道有堵塞;(3)泵的叶轮磨损严重;(4)泵的设定流量过小。
处理方法:(1)检查进口阀门是否打开,清除阻塞物;(2)清除排水管道的堵塞;(3)更换叶轮;(4)调整泵的设定流量。
3.泵出口压力过高:可能原因:(1)出口阀门未完全打开;(2)排水管道有堵塞;(3)泵的叶轮磨损严重;(4)泵的设定压力过大。
处理方法:(1)检查出口阀门是否打开;(2)清除排水管道的堵塞;(3)更换叶轮;(4)调整泵的设定压力。
4.泵温度上升:可能原因:(1)泵运行时间过长;(2)泵的轴承润滑不足;(3)进口阀门未完全打开。
处理方法:(1)对泵进行冷却或是增加散热器;(2)检查泵的轴承润滑情况,进行添加;(3)调整进口阀门的开启程度。
5.泵振动过大:可能原因:(1)泵与基座之间的联接不稳定;(2)泵的轴承损坏;(3)泵的输送介质含有杂质。
处理方法:(1)检查泵与基座的联接情况,进行调整;(2)更换轴承;(3)净化输送介质。
以上仅仅是离心泵常见故障的一部分,根据实际情况还有一些其他故障,如电机异常、电源问题等。
在处理故障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可将故障降至最低程度。
同时,对于离心泵的日常维护也十分重要,定期进行检查、保养,以延长泵的使用寿命。
探讨多级离心泵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分析一、多级离心泵常见故障1. 叶轮磨损叶轮是多级离心泵的核心部件,其工作状态直接影响到泵的性能。
在泵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叶轮经受着高速液体的冲击和磨擦,容易产生磨损,导致叶轮表面不平整或甚至出现裂纹,进而影响泵的流量和压力性能。
2. 泵轴弯曲泵轴是多级离心泵承受着旋转运动和传递功率的关键部件。
在泵运行过程中,如果承受过大的压力或者遭受外力冲击,泵轴很容易产生弯曲,这会导致泵与驱动机之间的配合不良,引起泵的振动增大,严重时还会造成轴承受力不均匀,加速轴承的损坏。
3. 泵体内损坏泵体是多级离心泵的承托和固定部件,承受着液体的内外压力。
在泵运行过程中,泵体容易受到内部介质的侵蚀和冲击,导致泵体内壁出现疲劳裂纹、损坏或者甚至破裂,这对泵的安全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
4. 泵轴封泄漏泵轴封作为多级离心泵的关键部件,其密封性对泵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泵运行过程中,由于泵轴封部件自身质量不好或者使用环境恶劣,会导致泵轴封泄漏,从而影响泵的运行效率。
5. 泵轴承故障泵轴承是支撑泵转子的重要部件,它的损坏直接影响到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泵长时间运行过程中,泵轴承容易因润滑不良或者超负荷工作而损坏,进而引起泵的振动增大,噪音加大,甚至还会造成泵的运行不稳定。
以上就是多级离心泵常见的故障,这些故障都会对泵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会引发泵的停机和事故。
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对这些故障进行认真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叶轮磨损是多级离心泵常见的故障之一,为了解决叶轮磨损问题,可以选择在叶轮表面进行特殊处理,增加叶轮的耐磨性;或者选择更换新的叶轮部件,保证泵的流量和压力性能。
泵轴弯曲会导致泵的振动增大,严重影响到泵的正常运行。
在发现泵轴弯曲问题时需要立即停机检查,并进行必要的修复或更换。
需要加强泵的维护和保养,避免泵轴弯曲的发生。
泵体内损坏一旦发生,会给泵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的隐患,因此需要定期对泵体内部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泵体的损坏问题,确保泵体的完好和安全。
离心泵常见故障及处理1. 简介离心泵是一种常见的泵类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建筑、农业等领域。
然而,由于长期运行、不当使用或其他原因,离心泵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
本文将介绍离心泵常见的故障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2. 故障一:泵无法启动或启动困难2.1 故障原因•电源故障:检查电源线路是否正常连接,是否有电压输出。
•电机故障:检查电机是否正常运转,是否有异常声音或发热。
•泵体堵塞:检查泵体内是否有异物阻塞,清理泵体。
•泵轴弯曲或轴承损坏:检查泵轴是否弯曲,轴承是否磨损,需要更换。
2.2 处理方法•检查电源线路,确保供电正常。
•检查电机,如有故障需更换或修理。
•清理泵体内的堵塞物,恢复正常流通。
•如发现泵轴弯曲或轴承损坏,需要更换。
3. 故障二:泵出水量减少3.1 故障原因•进水管道堵塞:检查进水管道是否有异物堵塞,清理管道。
•叶轮磨损:检查叶轮是否磨损严重,需要更换。
•泵体内部堵塞:检查泵体内是否有异物堵塞,清理泵体。
3.2 处理方法•清理进水管道中的异物,确保畅通。
•如发现叶轮磨损严重,需要更换。
•清理泵体内的堵塞物,恢复正常流通。
4. 故障三:泵噪音过大4.1 故障原因•泵体松动:检查泵体是否松动,需要重新固定。
•叶轮与泵体摩擦:检查叶轮与泵体之间是否有摩擦,调整叶轮位置。
•泵轴弯曲:检查泵轴是否弯曲,需要更换。
4.2 处理方法•重新固定泵体,确保稳定运行。
•调整叶轮位置,避免与泵体摩擦。
•如发现泵轴弯曲,需要更换。
5. 故障四:泵漏水5.1 故障原因•泵体密封件老化或损坏:检查泵体密封件是否需要更换。
•泵体连接处松动:检查泵体连接处是否松动,需要重新固定。
5.2 处理方法•更换泵体密封件,确保密封性能。
•重新固定泵体连接处,确保不漏水。
6. 故障五:泵振动过大6.1 故障原因•泵体安装不平稳:检查泵体安装是否平稳,需要重新调整。
•叶轮与泵体不平衡:检查叶轮与泵体是否平衡,需要重新调整。
6.2 处理方法•重新调整泵体安装,确保平稳运行。
离心泵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离心泵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泵,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建筑等领域。
但是,离心泵也常常出现一些故障,影响生产和使用效果。
本文将介绍离心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1. 噪音大离心泵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噪音,但若噪音过大,需要及时处理。
产生噪音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1.1 轴承损坏离心泵内部的轴承如果损坏,会导致摩擦增大,产生噪音。
处理方法是更换轴承。
1.2 叶轮损坏或松动若离心泵的叶轮损坏或松动,会导致叶轮与外壳发生碰撞,产生噪音。
处理方法是更换叶轮或调整叶轮位置。
1.3 泵体松动若离心泵的泵体松动,会导致泵体与定子相撞,产生噪音。
处理方法是重新固定泵体。
1.4 进口管道有堵塞离心泵进口管道若有杂物或积垢,会导致进口流量减小,增加泵的压力,从而产生噪音。
处理方法是清理管道。
1.5 离心泵出口管道有异物离心泵出口管道若有异物,会改变水流方向,产生旋涡,并伴随着噪音。
处理方法是清理管道或更换出口管道。
2. 渗漏离心泵如果出现渗漏,会影响工作效果并造成安全隐患。
产生渗漏的原因包括:2.1 机械密封问题离心泵的机械密封如果损坏或松动,会导致泵体与外界有漏洞,产生渗漏。
处理方法是更换机械密封。
2.2 泵体松动或断裂若离心泵的泵体松动或断裂,会导致泵体与外界有漏洞,产生渗漏。
处理方法是重新固定泵体或更换泵体。
2.3 进口管道或出口管道有漏洞离心泵进口管道或出口管道若有漏洞,会导致渗漏。
处理方法是更换管道。
3. 离心泵启动困难离心泵启动困难,会严重影响使用效果。
产生启动困难的原因有以下几种:3.1 泵体内有气体离心泵在停止后,泵体内残留气体会形成气囊,使得离心泵启动困难。
处理方法是排气。
3.2 泵体磨损离心泵的泵体若磨损严重,会导致泵体与定子紧密结合,从而启动困难。
处理方法是更换泵体。
3.3 电机问题离心泵的电机问题,包括线圈损坏或电容器失效等,会导致启动困难。
处理方法是检修或更换电机。
4. 离心泵流量不足离心泵的流量不足,影响使用效果。
离心泵常见故障分析总结
上海宝冶集团检修工程分公司李双全
摘要:离心泵是利用叶轮高速转动所产生的离心力来抽取液体或其他物料的,应用量大、面广,如农业灌溉、循环水供给、冶金行业等所使用的泵大部分都是离心泵。
因此离心泵运转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效益好坏。
关键词:离心泵故障
引言:随着现代化工业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设备日趋大型化、高速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如果能充分了解设备故障,就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工作中的异常现象,进而对设备进行预知判断、检修,这样就可以避免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事故以及盲目维修带来的损失。
1、离心泵机组常见故障分析
造成离心泵故障的原因有很多种,常见的有设备固有故障、安装故障、运行故障和选型错误。
如泵不能正常启动、泵不出水或流量不足、泵振动与噪声、轴承发热、泵超功率、汽蚀等。
判断离心泵故障时,应该结合设备状态基本指标和丰富的维修经验进行诊断。
1.1设备故障
1.1.1转轴故障离心泵机组的旋转部件主要有驱动电机转子、泵轴、叶轮、轴承等。
离心泵机组故障的外在特征大部分表现为与振动有关的信息。
当转子高速运转时,各部件都以不同的频率振动,其中任何一个部件出现异常,便以其特有的频率加剧振动。
因此,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诊断转轴是否出现异常:转子不平衡,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由于偏心量的少许增加,使得惯性离心力剧增而导致转子不平衡振动;电机与泵两根轴的中心线不对中,发生偏移,这时轴容易发生轴向振动;泵头的锁紧机构失效或基础松动、轴承间隙过大等原因引起的松动现象,这种松动会使转子发生严重振动。
1.2轴承故障
1.2.1离心泵机组的滑动轴承结构为自润滑式半液体摩擦,其故障多来源于豁着磨损、疲劳磨损和磨料磨损。
引起磨损或失效的原因主要是:接触面间的间隙过大或过小;接触表面的均匀度及表面粗糙度;润滑油液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其故障的特征是:振动频率与基频相同,振幅随磨损的增大而增大;振动方向为上、下方向,振动加速度值至少有lOdB增量;故障处的温度明显上升。
1.2.2离心泵机组所用的止推轴承一般只承受机组启动和工况变化时所产生的轴向力,其故障的形式主要有磨损、腐蚀、断裂、疲劳及胶合。
其故障的特征是:在正常情况下,滚动轴承的振动无冲击,且幅值平缓;但当轴承损伤时,一般会出现轴向振幅增大。
1.3联轴器故障
1.3.1联轴器是电机连接泵的重要部件,它与泵电机的装配精度以及自身的加工精度往往影响着离心泵机组的正常运行。
影响联轴器精度的几个关键部位是:锥孔的锥度和表面粗糙度;定位止口的尺寸误
差;外圆端面与中心线的垂直度;联轴销的平衡度。
在检验时,只要把握这几个关键问题,由联轴器引起的机组振动故障就会迎刃而解。
1.3.2联轴器的故障诊断依据是:由于联轴器故障引起的振动特征往往包含在不对中故障特征中,因此,判断它与不对中故障的区别在于离心泵机组同轴度检验是否合格,这一点非常重要。
1.4密封故障
1.4.1在石油化工、冶金企业中,离心泵内工作介质大部分是流体,且介质大多数具有腐蚀性、可燃性、易爆性及毒性等,一旦密封失效,介质外漏,不但污染环境,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而且往往还会导致火灾、爆炸和人身伤亡等事故,可见密封对于安全生产、节省能耗和物料消耗、保证设备运转可靠、效率高、正常连续化生产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4.2对于离心泵机组来说,轴头甩油现象就是一个非常常见且值得关注的问题。
因为离心泵轴头甩油不仅损坏设备,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的隐患,同时还会造成极大的浪费,污染环境,进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离心泵甩油是由于泵的高速运转而导致落在轴头上的润滑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轴向外渗出,离心泵轴头甩油会使离心泵润滑质量下降。
对于这种漏油现象,可以采用全封闭或部分封闭、填塞或阻塞、分隔或间隔、引出或注入、流阻或反输、贴合或粘合以及几种密封方法相组合的密封方法进行密封。
另外,也要尽量减少落到轴上的油量,进而从根本上杜绝甩油来源。
1.5启动故障
1.5.1电机不能正常启动如果是电动机作为原动装置,首先用手拨动电机散热风扇,看转动是否灵活。
如果灵活,可能为启动电容失效或容量减小,应更换相同值的启动电容;如果转不动,说明转子被卡死,应清洗铁锈后加润滑油脂,或清除卡转子的异物。
1.5.2水泵反向旋转遇到此类情况多出现在第一次使用时,应立即停机,如为电动机,应调换三相电源中任意两相,可使水泵旋转方向改变。
1.5.3离心泵转动后不出水如转动正常但不出水,可能的原因有:吸入口被杂物堵塞,应清除后安装过滤装置;吸人管或仪表漏气、焊缝漏气、管子有砂眼或裂缝、接合处垫圈密封不良等;吸水高度过高,应将之降低;叶轮发生气蚀;注人泵的水量不够;泵内有空气,排空方法为关闭泵出口调节阀,打开回路阀;出水阻力太大,应检查水管长度或清洗出水管;水泵转速不够,应增加水泵转速。
管道内部流量偏小,电机转动方向不对。
1.5.4启动负荷太大可能的原因有:启动时没有关闭排出管路的闸阀;填料压得太紧,使润滑水进不去,或水封管不通水。
处理方法:关闭闸阀,重新启动;放松填料或对水封部分进行故障情况检查,并针对检查结果加以消除。
1.5.5压力表虽有压力,但排水管不出水可能的原因有:排水管阻力太大;水泵转向不对;叶轮流道堵塞。
处理方法:检修排水管或适当缩短排水管;检查电动机相位是否接错;清洗叶轮。
1.6运转故障
1.6.1流量不足或停止可能的原因是:叶轮或进、出水管堵塞,应清洗叶轮或管路;密封环、叶轮磨损严重,应更换损坏的密封环或叶轮;泵轴转速低于规定值,应把泵速调到规定值;逆止阀堵塞,应清理逆止阀;吸水管淹没深度不够,使泵内吸人空气;吸水管漏气;填料漏气;密封环磨损:应更换新密封环或将叶轮车圆,并配以加厚的密封环;叶轮磨损严重;水中含砂量过大,应增加过滤设施或避免开机。
1.6.2声音异常或振动过大:水泵在正常运行时,整个机组应平稳,声音应当正常。
如果机组有杂音或异常振动,则往往是水泵故障的先兆,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隐患。
水泵机组振动的原因很复杂,从引发振动的起因看,主要有机械、水力、电气等方面,从振动的机理看,主要有振力过大、刚度不足和共振等。
其原因可能有:机械方面,叶轮平衡未校准、当即刻校正,泵轴与电动机轴不同心、当校正,基础不坚固或地脚螺栓松动,泵或电机的转子转动不平衡;水力方面,吸程过大、叶轮进口产生汽蚀,水流经过叶轮时在低压区出现气泡、到高压区气泡溃灭、产生撞击引起振动、此时应降低泵的安装高度,泵在非设计点运行、流量过大或过小、会引起泵的压力变化或压力脉动,泵吸人异物、堵塞或损坏叶轮、应停机清理,进水池形状不合理、尤其是当几台水泵并联运行时、进水管路布置不当、出现漩涡使水泵吸入条件变坏。
共振引起的振动,主要是转子的固有频率和水泵的转速一致时产生,应针对以上故障原因,做出判断后采取相应的办法解决。
1.6.3喘振:喘振、油膜振荡以及联轴器故障等这些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因素也威胁着离心泵机组的正常运行。
喘振汽蚀使液体流量大幅度、高速度往返波动,引起机组强烈振动,导致泵体移位,失去对中精度,严重时还会造成机组的严重损坏。
当离心泵的压比提高、使离心泵机组接近喘振工况时,频率为叶片通过频率的振动分量,其幅值陡增近10倍。
这些事实说明,当离心泵接近临界工况时,人们可能从其叶片通过频率分量的异常变化而觉察到喘振的发生。
因此,对喘振的故障诊断依据为振动主频率是基频的叶片倍数;其次,吸人口的压力下降和喘振时伴随的噪声是喘振的外在特征。
1.6.4油膜振荡:油膜振荡是一种在某转速下突然开始的轴承中发生的流体力不稳定现象。
其特点是振动频率约为转子转动速度的一半。
随着转子转速的上升,油膜涡动也随之上升;当转子转速上升到临界转速2倍以上时,涡动频率不再上升,并出现强烈振动。
油膜振荡是油膜涡动与转子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根据线性化理论,一旦出现这种振动,就会产生相当大的共振振幅,增加转子中心与轴承中心的偏离程度,容易导致转子疲劳破坏。
离心泵机组出现油膜振荡的依据为:振动主频率是基频0.43-0.48倍。
1.6.5轴承过热运行时,如果轴承烫手,应从以下几方面排查原因并进行处理:润滑油量不足或油循环不良;润滑油质量差,杂质使轴承锈蚀、磨损和转动不灵活;轴承磨损严重;泵与电机不同心;轴承内圈与泵轴轴颈配合太松或太紧。
1.6.6泵耗用功率过大:泵运行过程若出现电流表读数超常、电机发热,则有可能是泵超功率运行,可能造成的原因:泵内转动部分发生摩擦,如叶轮与密封环、叶轮与壳体;泵转速过高;输送液体的密度;填料压得过紧或填料函体内不进水;轴承磨损或损坏;轴弯曲或轴线偏移;泵运行偏离设计点,在大流量下运行。
结论:以上所总结的均为离心泵在日常检修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基本上从各个方面详细的概括了离心泵出现各种故障的原因及对应的解决方法,能有效的帮助检修人员将设备故障及时进行排除,缩短检修工期,提高设备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袁周黄志坚《离心泵常见故障与维修技巧》化学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