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地发育构造背景的火成讲义岩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3.84 MB
- 文档页数:56
第三章火成岩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它是构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
矿物组成:由一种矿物组成;多种矿物组成。
如根据成因,岩石可以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第一节岩浆、岩浆作用和火成岩的概念1、火成岩由两类岩石组成:一类是岩浆作用形成的岩浆岩;另一类是非岩浆作用形成的,如花岗岩化作用形成的花岗岩。
火成岩中以岩浆岩为主。
岩浆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
2、岩浆1)概念: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慢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它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
2)存在位置: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中;3)组成:一部分是以硅酸盐熔浆为主体;一部分是挥发组分。
①硅酸盐熔浆在一定条件下凝固后形成各种岩浆岩,②挥发性组分主要是水蒸汽和其它气态物质。
在岩浆上升、压力减小时可以从岩浆中逸出形成热水溶液,对于成矿往往起很重要作用。
也有极少数岩浆是以碳酸盐和氧化物为主的。
3)岩浆的化学成分若以氧化物表示,其主要成分是:Si02、A1203、MgO、FeO、Fe203、CaO、NaO、 K20、H20等。
其中以Si02的含量为最大。
4)岩浆根据含有Si02的多少可分为酸性岩浆(SiO2>65%)、700--900℃中性岩浆(52--65%)、900--1000℃基性岩浆(45--52%)、1000--1 200℃超基性岩浆(<45%)、1200℃以上5)岩浆的成因:是由于局部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如压力减小、热能积累等),从而导致部分固态原岩转变为熔融状态,形成岩浆。
3、岩浆作用1)概念: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具有巨大的动能、热能和化学能2)岩浆作用:侵入作用,喷出作用。
a.侵入作用:一种是岩浆上升到一定位置,由于上覆岩层的外压力大干岩浆的内压力,迫使岩浆停留在地壳之中冷凝而结晶。
这种岩浆活动称侵入作用。
火成岩发育特征
火成岩是由于地壳内部熔融岩浆通过地壳裂隙或断层上升,在地表冷却结晶形成的岩石。
其发育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结晶形态:火成岩的结晶形态主要有粗晶质、细晶质和玻璃质三种。
粗晶质火成岩的晶粒较大,裸眼可见;细晶质火成岩的晶粒较小,只能在显微镜下观察;玻璃质火成岩则是由于快速冷却造成的,没有结晶形态。
2. 组成矿物:火成岩的组成矿物主要有硅酸盐矿物,如石英、长石、辉石等。
其中,长石是最常见的火成岩矿物,可以分为钾长石和钠长石。
3. 组织结构:火成岩的组织结构可以分为均质结构和斑状结构。
均质结构指晶粒均匀一致,没有明显的晶粒边界;斑状结构则是指火成岩中有大颗粒的矿物聚集在一起,形成斑点状的结构。
4. 斑岩结构:火成岩中的斑岩是指含有大小不一的斑点状矿物的结构,这些斑点状矿物称为斑点。
斑岩结构可分为斑状断连续和斑状连续两种。
5. 纹理:火成岩的纹理包括层状纹理、流纹状纹理、晶粒状纹理等。
层状纹理是指火成岩中的晶粒或矿物在岩石中形成层状分布;流纹状纹理是指火成岩中的矿物流动排列形成的纹理;晶粒状纹理则是由火成岩中的晶粒形成的纹理。
6. 伴生矿物:火成岩常常与矿物或矿石伴生,形成矿床。
常见
的火成岩伴生矿物有磁铁矿、铜矿、锡矿等。
7. 岩浆岩体形态:火成岩体的形态有悬式岩体、侵入岩体、喷发岩体等。
悬式岩体指火成岩直接从地壳下伸展到地表的岩体;侵入岩体指火成岩通过侵入裂隙或断层进入地壳中间部分的岩体;喷发岩体则是指火成岩通过火山口喷发形成的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