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临终关怀与死亡的护理道德
- 格式:ppt
- 大小:15.60 MB
- 文档页数:39
简述临终关怀的护理原则临终关怀是指对濒临死亡的病人和家属进行心理、情感和生理上的支持与照顾,旨在缓解病人的痛苦和焦虑,帮助他们度过最后的时光。
以下是临终关怀的护理原则:1.以尊重和尊严对待病人:临终病人需要被尊重和尊严地对待。
护理人员应该尊重病人的个人选择和信仰,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确保他们感到被关心和爱护。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尊重病人的隐私权,保护他们的隐私。
2.监控和缓解病人的症状:临终病人可能会出现疼痛、呼吸困难、恶心、焦虑等症状。
护理人员应该密切监测病人的症状,并通过合适的药物和非药物方法来缓解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3.提供心理和情感支持:临终病人可能会感到恐惧、焦虑和孤独。
护理人员应该倾听病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提供安慰和支持。
他们可以与病人交流,让病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4.协助病人和家属做好临终规划:临终病人和家属可能需要进行一些临终规划,如制定遗嘱、决定安宁的方式等。
护理人员应该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建议,协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6.照顾家属的需求:临终病人的家属同样需要关怀和支持。
护理人员应该与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注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满足他们的需求,提供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
7.保护家庭隐私:在临终关怀中,护理人员应尊重家庭的隐私权,保护病人和家属的私人信息。
护理人员应该妥善管理病人和家属的信息,并确保其安全。
总之,临终关怀护理的原则是以尊重和尊严对待病人,缓解病人的症状,提供心理和情感支持,协助病人和家属做好临终规划,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照顾家属的需求,并保护家庭的隐私。
这些原则旨在提供全面的、个性化的关怀和支持,帮助病人和家属度过最后的时光。
第十章临终关怀与死亡的护理道德在医疗伦理中,临终关怀与死亡的护理道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临终关怀与死亡的护理道德涉及到病人的尊严、自主权以及护士的职业责任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重点探讨临终关怀与死亡的护理道德,并提出相关的道德原则与应对策略。
首先,临终关怀与死亡的护理道德应突出病人的尊严和自主权。
尊重病人的意愿和决定,满足病人的需求和关切,是护士在临终关怀与死亡护理中应当始终坚守的原则。
护士应该充分了解病人的价值观和信仰,并在护理过程中尊重和体现病人的意愿。
护士还应当尽可能提供病人自主决策的支持和信息,让病人参与并了解相关的治疗与护理选择。
其次,临终关怀与死亡的护理道德涉及到护士的职业责任和操守。
护士在临终关怀与死亡护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应该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对待每个病人。
护士应该积极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在面对患者死亡时,护士还应当提供安慰和支持,尽力缓解病人和其家属的痛苦。
此外,临终关怀与死亡的护理道德中还涉及到隐私和机密的问题。
护士在处理患者的个人信息时,应该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要求,确保患者的个人信息得到保护。
护士还应该依法处理遗体,维护患者和家属的尊严。
在应对临终关怀与死亡的护理道德问题时,护士可以采取一些策略。
首先,护士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沟通能力,以更好地应对病人及其家属的需求。
其次,护士应该加强团队合作,与其他医疗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制定和执行护理计划。
此外,护士还可以与专家和病人家属进行合作,共同制定治疗和护理计划,以确保病人得到全面的关怀和支持。
总之,临终关怀与死亡的护理道德是医疗伦理中的重要议题。
护士在临终关怀与死亡护理中应当以尊重病人与其家属的意愿和尊严为原则,全力提供支持和护理。
护士还应该积极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和操守,加强与其他医疗成员和病人家属的沟通和合作。
通过遵循相关道德原则和采取相应的策略,护士可以更好地处理临终关怀与死亡的护理道德问题。
简述临终关怀的道德要求引言随着医学进步和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临终关怀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临终关怀是指在面临死亡的患者和家属中,提供心理、生理和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
在提供临终关怀时,医务人员应遵循一系列的道德要求,以确保患者和家属的尊严和福祉得到最大的保障。
尊重患者的自主权1. 了解患者的价值观和信仰系统在提供临终关怀时,医务人员应尊重患者的个人价值观和信仰系统。
这涉及到了解患者的宗教信仰、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以便能够提供符合其信仰和价值观的临终关怀。
2. 尊重患者的选择权患者有权参与医疗决策,并对自己的临终关怀提出个人意愿。
医务人员应尊重患者的选择权,确保他们有充分的信息和理解,并提供支持和协助,使患者能够做出合适的决策。
关注患者的痛苦和症状1. 疼痛管理疼痛是临终关怀中常见的症状之一。
医务人员应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并提供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和福祉。
2. 症状管理除了疼痛外,患者可能还面临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恶心、焦虑等。
医务人员应倾听患者的抱怨,并积极采取措施来缓解这些症状,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供心理支持1. 沟通和倾听在临终关怀中,与患者和家属的良好沟通至关重要。
医务人员应倾听他们的担忧和需求,并回应他们的情感和情绪。
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帮助患者和家属缓解焦虑和恐惧,提供情感支持。
2. 建立信任和安全感医务人员应建立信任和安全感,使患者和家属愿意分享他们的感受和需要。
这可以通过了解他们的私人信息、为他们提供适当的隐私和保密、以及保持尊重和同情心来实现。
尊重隐私和机密性1. 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医务人员应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保护其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他们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如确保患者病历的保密性、提供私密和安全的环境等,以保护患者的隐私。
2. 确保机密性医务人员应保护患者之间的机密性,不得将一个患者的个人信息透露给其他患者或对外人员。
他们应遵循相关的法律和道德准则,确保患者的机密性得到充分的保障。
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护理伦理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本科护理专业)护理伦理教研组修订日期:2018年3月目录课程介绍 (3)第一章绪论 (6)第二章护理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7)第三章护理伦理学的规范体系 (8)第四章护理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 (10)第五章临床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道德(一) (11)第六章临床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道德(二) (13)第七章临床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道德(三) (13)第八章公共卫生服务的伦理道德 (14)第九章特殊医疗技术活动中的伦理道德 (16)第十章临终关怀与死亡的伦理道德 (16)第十一章护理科研工作中的伦理道德 (17)第十二章护理管理中的伦理道德 (19)护理伦理学课程介绍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护理伦理学(Nursing Ethic s)课程号(代码):502303010课程类别:学时:16学时学分:1学分二、教学团队教学单位负责人:陈红电话:85422070,email: hchenwsp@yahoo.ca课程负责人:张凤英电话:8542251,email:zhangfengying2005@课程秘书:王婷电话:85422059,email:316385184@教师团队:李晓玲护理系冯先琼护理系张凤英护理系刘春娟护理系王磊护理系李佳岭(助教)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三、课程教学目的认知教学目标:掌握护理伦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包括护理伦理学的历史发展、理论基础、规范体系及护理人际关系道德等。
技能教学目标:运用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原则与方法,分析和解决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职业素养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价值观与道德索养,明确自身的角色责任,学会尊重护理对象的独立人格、权力,提高其自身的道德素质水平。
四、教学计划表五、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1.使用教材姜小鹰,刘俊荣. 护理伦理学.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主要参考资料1)孙福川. 医学伦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孙宏玉,唐启群. 护理伦理学.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3)Hope. 医学伦理学(牛津通识读本).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4)王明丽,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5)李中琳,医学伦理学.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26)周宏菊. 现代医学伦理学.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7)Ozolins,Janis T. Foundations of healthcare ethics : theory to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58)Moskop,John C. Ethics and health care : an :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2016六、成绩评定办法(成绩构成、各部分比例、考核方式等)理论考核占50%;作业占20%;小组案例分析占10%;辩论赛占10%;平时成绩占10%(包括考勤、课堂表现等)。
临终关怀临床护理内容、道德要求及临床意义临终关怀临终关怀是为生命即将结束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全身心的护理程序,它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的需要,一直持续到丧亲悲伤阶段。
怀必要性和迫切性人总是要死亡的,其过程应该是庄重而无憾的。
然而,疾病给人带来的肉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悲观、焦虑等等负面影响。
临终关怀护理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等方式减轻患者对疾病的痛苦,同时减轻患者对疾病的恐惧。
从病人家属的角度分析,临终护理可以缓解病人家属的焦躁情绪及压力,改善病人与家属所处的生活环境气氛。
护理内容1、疏导临终患者心理临终患者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心理负担,面对这些心理负担会导致患者的情绪面临崩溃,甚至不再配合医护人员治疗。
这要要求临终护理人员要掌握心理疏导技巧,通过临终患者沟通交流,缓解患者的内心负担与压力。
同时在此过程中,要让临终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其中,临终家属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临终患者的情绪。
临终护理人员要保持沉着冷静的心态,耐心地疏导、劝解和临终患者家属共同帮助临终患者减轻心理等方面的紧张焦躁压力。
2、满足临终患者需求临终患者往往面对疾病痛苦时会产生烦躁得情绪状态,这就需要临终护理者及病人家属最大可能得满足临终患者得现实需要。
通过与患者得沟通了解掌握病人的心理需求,通过各种方式给予病人对其需要的满足。
在此过程中,部分患者是不能通过言语进行表达的,这就需要专业护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积攒实践经验,通过自身判断给予病人最大的满足[2]。
3、建立与临终患者亲属沟通关系医患关系紧张是当前社会关注的较高热度话题。
在面临重患的家庭中,患者家属难免出现急躁焦虑的情绪。
因此,建立良好的与临终患者亲属沟通关系是缓解患者家属压力过大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护理专业人员可以通过与家属进行病情沟通的过程中具有心理疏导。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简单互动护理调动病人家属参与度,分散病人家属的注意力,缓解家属的抑郁情绪。
临终关怀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对无法痊愈的患者提供特殊的缓和医疗服务,临终关怀无需依靠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大量的资金去延续生命,它是以缓解治疗身体的不适为基础,按照自我意愿有意义的度过剩余的生命,是我国护理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是我国护理学界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伦理与死亡尊严:死亡和临终关怀的道德问题引言伦理与死亡尊严是一个涉及伦理学和医学伦理学的重要议题。
死亡作为人类生命的终结,涉及到对生命的尊重、医疗技术的合理应用以及患者权益的保护等方面的伦理道德问题。
本文将探讨死亡和临终关怀中的伦理问题,旨在引发人们对于这一话题的深思和讨论。
一、死亡的定义与死亡尊严1.1 死亡的定义死亡是指生命的永久结束,是一个不可逆转的生理过程。
然而,对于死亡的定义却一直存在争议。
常见的定义包括心脏停止、呼吸停止和脑死亡等。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对生命边界的探索,对于死亡的定义也在不断演变和调整。
1.2 死亡尊严的重要性死亡尊严是指对于患者死亡过程的尊重和合理关怀。
无论是在临终关怀中还是在生命延续的抉择中,都应该注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和自主权利,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和辱没。
二、死亡和临终关怀的伦理问题2.1 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在临终关怀中,尊重患者的自主权是非常重要的伦理原则。
患者应该有权利选择治疗方案和医疗手段,并且可以在有限的合理选择范围内决定自己的临终处置方式。
医生应该尊重患者的选择,并提供相关信息和支持。
2.2 医疗技术的合理应用在临终关怀中,使用医疗技术的合理应用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伦理问题。
医生应该询问患者的病情和意愿,评估治疗效果和风险,并根据患者的真实意愿进行决策。
同时,也要考虑到医疗资源的有限性和公平分配的原则。
2.3 疼痛缓解和舒适化护理疼痛缓解和舒适化护理是临终关怀中的重要内容。
患者在临终过程中常常会面临身心痛苦,医生和护士应该采取措施尽量减轻患者的疼痛,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2.4 生命延续的抉择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患者可能需要面临生命延续的抉择。
比如,是否接受心脏复苏、是否继续维持生命支持系统等。
在这些情况下,医生应该尊重患者的真实意愿,并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三、伦理与死亡尊严的挑战与应对3.1 文化和宗教差异不同的文化和宗教对于生命和死亡有着不同的观念和价值取向。
第十章老年人的临终护理【重点、难点解析】1. 老年人临终关怀的理念。
1) 以治愈为主的治疗转变为以对症为主的照顾2)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转变为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3)尊重临终老年病人的尊严和权利4)注重临终老年病人家属的心理支持2. 临终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
一、选择题(一)A1型题相同知识点:我国临终关怀的现状(1-2题)1. 天津医学院率先在我国创办了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其时间是()A. 1987年B. 1988年C. 1997年D. 1998年E. 2000年答案: B2.现代的临终关怀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创始人是()A. 桑巴斯B. 桑德斯C. 路易斯D. 黄中天E. 崔以泰答案: B相同知识点:影响我国老年人临终关怀的主要因素(3题)3. 与影响我国老年人临终关怀的主要因素无关的是()A.医生对临终关怀知识缺乏B. 护理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缺乏C. 服务机构和资金来源不足D. 传统观念的束缚E. 国家没有相应的政策和法律答案: E相同知识点:老年人临终关怀的意义(4-5题)4.下列关于老年人临终关怀意义的描述不妥的是()A. 提高治疗效果,延长老年人寿命B. 维护尊严,提高临终老年人的生存质量C. 安抚家属,解决老年人家庭照顾困难D. 节省费用,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E. 改变观念,真正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答案:A5.临终病人护理的目的是()A. 尽力使病人在死亡前处在一种舒适的状态B. 是进行护理科研工作的需要C. 病人的家属也是一种精神补偿D. 体现一种社会道义和护士职责E. 是体现医护关系的需要答案:A相同知识点:老年人临终关怀的理念(6-11题)6. 下列哪项不属于临终关怀的护理目标( )A.满足临终病人的身心需要 B.使其有尊严地度过人生最后阶段C.以治疗为主,尽量延长病人的生命 D.注重提高临终病人的生命质量E.对家属提供心理支持答案:C7. 临终关怀是()A. 以治疗为主B. 以护理为主C. 以治愈为主的治疗D. 以对症为主的照料E. 关心患者生活答案: D8. 临终关怀的理念是为了患者获得()A. 家属满意B. 舒适C. 心理、社会支持D. 维持好的感官E. 生活照料答案: C9. 不属于临终关怀理念的是()A. 以治愈为主的治疗变为以对症为主的照料B. 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转为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C. 尊重临终病人的尊严和权力D. 注意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支持E. 做好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答案:E10. 患者女性,79岁,现处于临终状态,护理该患者最主要的措施是()A. 置肢体于功能位B. 帮助患者刷牙C. 检查生化指标D. 帮助其行走E.减轻疼痛答案:E11. 下列对临终护理的描述不妥的是()A. 以临终病人及其家属为服务对象B.以提高临终病人生活质量为目的C. 通过关怀团队成员的携手配合提供身心整体呵护D. 通过协助病人“安乐死”以减轻痛苦E. 其意义是使逝者安详辞世、生者心安无憾答案:D相同知识点:临终老年人的生理变化(12-15)12. 不属于临终患者的临床表现是()A. 循环衰竭B. 意识改变C. 呼吸衰竭D. 肌肉震颤E. 各种深浅反射逐渐消失答案: D13. 对临终患者表现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肌肉张力丧失B. 血压下降,脉搏细弱C. 潮式呼吸或点头样呼吸D. 胃肠蠕动加快而腹胀E. 各种深浅反射逐渐消失答案: D14. 临终患者最后消失的感觉是()A. 视觉B. 听觉C. 触觉D. 嗅觉E. 味觉答案: B15. 下列有关濒死期患者的皮肤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 苍白B. 发绀C湿冷 D. 铅灰色 E. 弹性增高答案: E相同知识点:临终老年人的生理护理(16-17)16. 对临终患者的护理中,下列哪项护理措施不妥()A. 循环不良时可采用热水袋保暖B. 神志不清者可采取半坐卧位C. 为防止药物过瘾,应限制使用止痛麻醉药D. 在患者舒适的前提下,适量喂食、喂水E. 保持会阴部皮肤的清洁、干燥答案: C17. 关于临终病人面容、视力、语言及听觉不正确的是()A. 可出现希式面容B. 语言混乱C. 听力往往消失D. 瞳孔固定E. 对光反射迟钝答案:C相同知识点:临终老年人的心理特征(18-21题)18. 临终病人最早出现的心理反应阶段是( )A.忧郁期 B.否认期 C.愤怒期 D.接受期 E.协议期答案:B19.临终病人最晚出现的心理反应阶段是( )A.忧郁期 B.否认期 C.愤怒期 D.接受期 E.协议期答案:D20. 临终病人临终阶段的心理反应,一般排列顺序为()A. 否认期.忧郁期.协议期.愤怒期.接受期B. 否认期.协议期.愤怒期.接受期.忧郁期C. 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D. 忧郁期.愤怒期.否认期.协议期.接受期E. 忧郁期.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接受期答案:C21. 心理反应处于否认期的临终患者常表现为( )A.忧郁悲哀 B.表情淡漠嗜睡C.心情不好对工作人员发脾气 D. 不承认自己的病情,认为“不可能”E.配合治疗,想尽一切办法延长寿命答案:D相同知识点:临终老年人的心理护理(22-26题)22. 对愤怒期的临终病人实施护理时,下列哪项不妥( )A.可适当回避病人 B.让其发泄内心的不快 C.理解病人的痛苦D.给予安抚和疏导 E.与家属共同陪伴病人答案:A23. 对否认期病人实施护理,下列哪项不妥( )A.根据病人对病情的认识程度进行沟通B.与其他医务人员及家属保持一致C.维护病人的心理防御D.承诺病人疾病是可治愈的E.经常陪伴病人答案:D24. 护理临终病人下列哪项不妥( )A.对临终病人要坦诚相待 B.要认真听取病人的诉说C.要取得家属的配合 D.要制止病人的发怒,抱怨E.要尽可能减轻病人的疼痛和不适答案:D25. 临终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措施正确的是()A. 早日告知老年人真相使其配合治疗B. 当老年人处于愤怒时应尽量回避C. 尽可能满足老年人提出的各种合理要求D. 在老年人忧郁期不要过多打扰老年人E. 在接受期,要积极和老年人交谈,了解老年人真实的想法和临终前的愿望答案:C26. 对临终病人进行心理护理,下列哪项不妥()A. 对否认期的言行应及时纠正B. 鼓励病人说出内心的不快C. 对病人攻击行为应理解并接受D. 尽量满足病人的意愿E. 耐心进行心理疏导答案:A相同知识点:临终老年人心理护理的其他护理技巧(27题)27. 配合临终老年人心理护理的其他技巧不包括()A. 触摸B. 引导正确对待死亡C. 早日告知老年人真相使其配合治疗D. 允许家属陪护老年人,参与临终护理E. 耐心倾听和诚恳交流答案:C相同知识点:临终关怀的概念(28-30题)28. 下列关于老年人临终护理概念的描述不妥的是()A. 为老年人提供精心照顾B. 最大限度地减轻老年人的痛苦C. 尽早结束痛苦的身心折磨D. 缓和面对死亡时的恐惧和不安E. 对临终老年人的家属及子女给予心理安慰和支持答案:C29. 关于临终关怀的陈述不妥的是()A.针对各种疾病末期、癌症晚期的病人 B提供全面的医疗和护理照顾C.满足临终病人身心的需要 D.治疗为主,尽量延长病人生命E.提高临终病人的生命质量答案:D30. 男性,70岁,肝癌晚期全身转移,极度衰弱。
五、临终关怀与死亡的伦理-口腔执业医师专业综合试卷与试题一、A11. 医务人员应病人或家属请求,不再给予积极治疗,而仅仅给予减轻痛苦的适当维持治疗,任其自行死亡,称为A. 医师助死B. 积极安乐死C. 消极安乐死D. 自愿安乐死E. 非自愿安乐死答案:C2. 反对安乐死的下述理由中,最有可能得不到伦理支持的是A. 安乐死是变相杀人,与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背道而驰B. 死生有命,个人不能自作主张C. 医生不可杀人D. 人有生的权利,任何时候都不能主动促死,否则有违人道E. 不可逆病情诊断难以把握,而且由此会使病人失去自愈等机会答案:B3. 截至2002年年末,只有两个国家在全国范围内使自愿主动安乐死合法化,它们是A. 荷兰、比利时B. 英国、美国C. 德国、法国D. 中国、日本E. 巴西、智利答案:A4. 支持安乐死的下述理由中,最有可能得不到伦理支持的是A. 病人有选择生死甚至是自杀的权利,所以他有权选择安乐死B. 安乐死有利于病人自身权益C. 安乐死有利于病人家属减轻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D. 安乐死有利于医疗卫生资源的公正分配E. 从生命价值原则出发,人应该尊重生命,也应该接受死亡答案:A5. 主动安乐死与被动安乐死的区别在于A. 前者是安乐死对象主动要求;后者是其被动要求B. 前者是安乐死对象的家属主动要求;后者是其被动要求C. 前者是负责医生主动要求;后者是其被动要求D. 前者是医生采取促死手段使安乐死对象安然死去;后者是医生停止抢救甚至放弃一切治疗,任安乐死对象自然死去E. 前者是安乐死对象自己采取促死手段致死;后者是其自己停止一切治疗,被动等死答案:D6. 脑死亡标准由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特设委员会首先提出的时间是A. 1958年B. 1968年C. 1978年D. 1988年E. 1998年答案:B7. 桑德斯博士于哪一年在英国创立了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医院A. 1943B. 1949C. 1967D. 1970E. 1978答案:C8. 现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其倡导者和奠基人是A. 李嘉诚先生B. 白求恩医生C. 桑德斯博士D. 布达佩斯E. 以上均错误答案:C9. 临终关怀的伦理要求是A. 认识和理解临终患者B. 保护临终患者的权益C. 同情和关心临终患者的家属D. 尊重满足临终患者的生活需求E. 以上说法均正确答案:E10. 临终关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A. 节约卫生资源B. 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C. 提高临终病人的生存质量D. 缩短病人的生存时间E. 防止病人自杀答案:C11. 临终关怀的伦理意义表现在A. 它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B. 它体现生命神圣、质量和价值的统一C. 它理解临终病人的需求D. 它维护临终病人的生命尊严E. 它同情和关心临终病人的家属答案:B12. 临终关怀的道德要求不包含的内容是A. 认识和理解临终病人B. 尊重临终病人的权利C. 满足临终病人的意愿D. 重视临终病人的生命品质E. 展示人类文明的进步答案: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