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康药业个股分析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145.00 KB
- 文档页数:7
贵州百灵股票分析报告概述本报告对贵州百灵(以下简称“公司”)的股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贵州百灵是一家在贵州省经营的医药制造企业,专注于中药饮片的生产和销售。
本报告将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运营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市场前景进行评估和分析。
1. 财务状况分析1.1 资产状况截至最近财务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X亿元,较上一期增长了X%。
其中,流动资产为X亿元,固定资产为X亿元。
1.2 负债状况公司总负债为X亿元,较上一期增长了X%。
其中,流动负债为X亿元,非流动负债为X亿元。
1.3 财务健康指标•资产负债率:X%,较上一期有所上升。
资产负债率反映了公司资产由债务资金支持的程度,高比率可能意味着公司的财务风险较高。
•速动比率:X倍,较上一期有所下降。
速动比率反映了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高的比率意味着公司更容易偿还短期债务。
2. 运营能力分析2.1 营业收入公司最近一期的营业收入为X亿元,较上一期增长了X%。
营业收入的增长表明公司业务的扩张和市场份额的增加。
2.2 成本控制公司最近一期的营业成本为X亿元,较上一期增长了X%。
成本的增加可能会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公司需要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盈利能力。
2.3 资产利用效率•总资产周转率:X次,较上一期有所下降。
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了公司每一单位资产产生的营业收入能力,较高的周转率意味着资产利用效率更高。
•存货周转率:X次,较上一期有所上升。
存货周转率反映了公司存货的周转速度,较高的周转率意味着公司能更快地转化存货为销售收入。
3. 盈利能力分析3.1 毛利率公司最近一期的毛利率为X%,较上一期有所上升。
毛利率反映了公司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利润水平,较高的毛利率意味着公司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
3.2 净利率公司最近一期的净利率为X%,较上一期有所下降。
净利率反映了公司实现净利润的能力,较低的净利率可能意味着公司的盈利能力下降。
3.3 盈利增长公司最近一期的净利润为X亿元,较上一期增长了X%。
现金流量表在企业财务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以迪康药业为例,不少于1000字迪康药业是一家专注于抗肿瘤和抗感染领域的药企。
在财务分析中,现金流量表是重要指标之一,可以帮助分析企业的现金流动情况,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本文以迪康药业为例,探讨了现金流量表在企业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一、现金流量表简介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的一部分。
它记录了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情况,包括三项主要的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其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流出情况,包括销售收入、成本、税费等;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反映了企业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流出情况,例如购买或出售固定资产;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反映了企业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流出情况,包括借款、还款、股本等。
二、迪康药业现金流量分析(一)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企业现金流量表中最重要的一项,它反映了企业日常经营所产生的现金流入流出情况。
在迪康药业的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负数,下降较大,分别为-3.3641亿元、-3.0408亿元、-1.1032亿元,这表明了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出较多。
原因有很多,一方面,迪康药业是一家研发型企业,且抗肿瘤和抗感染市场竞争激烈,需要进行大量的研发和推广工作;另一方面,企业经营规模较小,销售收入与成本比例偏高,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也受到了一定的压力。
不过,从迪康药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的经营收入逐年增长,这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希望。
(二)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迪康药业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主要集中在购买或出售固定资产上。
2019年,企业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为-4785.68万元,主要是用于购置研发设备、办公设备和工厂建设。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发展,迪康药业未来还将面临更大的投资需求。
因此,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变化也是分析企业发展前景的一个关键指标。
股票投资分析报告分析对象:上海医药证券代码: 601607班级:姓名:学号:公司个股分析公司的前身是创建于1986年的科发药厂,1959年改称为上海四药厂.1993年被上海市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同年9月改制为股份公司。
公司主要经营合成药、抗生素、口服药品及制剂等医药产品,产品品种有40余种,其中约1/3的产品出口。
公司在行业中占较重要地位,综合排序位于前列。
因受企业改造、企业规模和产品附加值之间的矛盾及市场因素的影响,四药股份95年以来主曹利润和资产质量逐年下降,发展缺乏后劲。
1998年7月,上海医药(集团)总公司决定对其实施资产重组。
上海医药(集团)总公司以下属企业上海市医药有限公司、上海医药工业销售有限公司、上海天平制药厂重组后的优质经营性资产与四药股份原有资产进行了等值整体置换。
同时增发社会公众股4000万股.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医药’)换股吸收合并上海实业医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实氏药勺、上海中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中西药业,)己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向上海沃药(集团)有限公司等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及吸收合并上海实业K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中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证监许可〔2010]132号)核准,本次换股吸收合并己于2010年2月23日完成。
本次换股吸收合并后.公司股份总额增加799, 152, 702股,增至1, 992, 643, 338股,其中换股吸收合并上实医药新增公司股份592,181,860股.换股吸收合并中西药业新增公司股份206,970,842股。
本公司自2010年3月5日起变更证券代码,原证券代码为’600849',变更后证券代码为’601607',本公司证券简称为’上海医药’。
原证券代码’600849'对应之证券简称变更为’上药转换’。
本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已经全部完成.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是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实集团’)对集团旗下医药资产及业务实施的全面重组核合,通过集团旗下三家上市公司吸收合并并注入资产,A本实现上实集团包括上药集团核心医药业务和资产的核体上市。
医药上市公司业绩分析2003-05-15我们按照医药上市公司对主营业务的侧重,将医药类公司细分为:化学原料药(17家)、化学制剂药(17家)、生物制药(10家)、中药保健品(26家)、医药商业(10家)5个子行业。
从制造业主营收入看,中药板块主营收入由2001年的185.3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226亿元,增长23%(其中广州药业42亿元、中新药业10多亿元的商业部分收入需要扣除),化学制剂药板块主营收入由2001年的1 60亿元增长到207.7亿元,增长30%,成为医药行业内主营收入增长最迅速的群体,而化学原料药板块主营收入由2001年的99亿元增长到110.5亿元,增长11.6%,在制造业中表现并不突出。
每股收益方面也较为乐观:70家公司实现税后利润40.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亿元,加权每股收益为0.211元,增幅达到10.6%,其中化学制剂药、原料药、中药3个主流制药板块的加权每股收益同比增长8.5-12. 4%,其中化学制剂药、中药板块的加权每股收益达到0.274元与0.295元,改变了连续下行的态势。
综合分析认为,这三大主流制药板块差不多初步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2003年主营收入与净利润连续同比增长10-15%以上可期。
而生物制药板块与医药商业板块由于行业集中度与成熟度都不高,难以全面反映整个行业的差不多面变化,估量这两个板块将存在较大的重组并购机会,而差不多面价值发觉空间专门有限。
化学制剂药:强者更强全年17家化学制剂药公司成为医药制造业中唯独没有亏损公司的子行业,主营收入增长超过20%的公司数量较少,只有5个,与化学原料药行业相当,明显小于其他两个高利润率制药业板块的扩张(生物制药板块1/2,中药板块2/3主营收入增长20%以上)。
这是因为从制药业的竞争程度来看,化学制剂药业弱于化学原料药业,然而明显强于中药板块。
去年国家曾经4次降低普药价格,尽管目标是针对压缩商业不正常利润设置,然而对化学制剂药行业的压力也是专门大的。
第1篇一、公司概况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伦药业”)成立于1996年,总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一家集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医药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注射剂、口服固体制剂、原料药等,产品线覆盖心血管、神经系统、抗感染、消化系统等多个领域。
经过多年的发展,科伦药业已成为国内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二、财务分析报告1. 盈利能力分析(1)营业收入分析从科伦药业的营业收入来看,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2019年营业收入为98.73亿元,较2018年增长15.36%。
这表明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产品销售情况良好。
(2)毛利率分析2019年,科伦药业的毛利率为24.89%,较2018年提高1.45个百分点。
这主要得益于公司产品结构优化,高毛利率产品占比提升,以及部分产品降价幅度较小等因素。
(3)净利率分析2019年,科伦药业的净利率为7.98%,较2018年提高0.36个百分点。
这表明公司在提高毛利率的同时,费用控制能力也有所提升。
2. 运营能力分析(1)存货周转率分析2019年,科伦药业的存货周转率为1.80次,较2018年提高0.22次。
这表明公司存货管理能力较强,存货周转速度加快。
(2)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2019年,科伦药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2.58次,较2018年提高1.36次。
这表明公司应收账款回收能力增强,资金周转速度加快。
3. 偿债能力分析(1)流动比率分析2019年,科伦药业的流动比率为1.80,较2018年提高0.20。
这表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2)速动比率分析2019年,科伦药业的速动比率为1.20,较2018年提高0.10。
这表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好。
4. 现金流量分析(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析2019年,科伦药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2.58亿元,较2018年增长15.35%。
这表明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稳定,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公司简介四川迪康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医药高新技术企业,于2001年1月上市(编号为:600466)。
公司致力于药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销售网点遍及全国。
迪康药业着力于产品的开发,人文的管理,质量的高要求,客户的满意,药品主要涉及到:胃肠道消化系统、儿科、妇科、皮肤科等,药品具有良好的疗效。
经过曲折的道路,我们坚信迪康药业会重新扬起风帆远航,朋友们,让我们再度携起手来,衷心希望通过这个网站平台建立我们更持久友好的关系,通过这一平台使您更多地了解我们、通过这一平台能够帮助您和与您息息相关的健康知识——为了您和您关心、关爱的所有人。
经营范围日化用品、化工用品、原料药、中成药、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和天然药物制剂、西药制剂、化学药制剂、抗生素制剂、生化药品制剂、化学原料药、抗生素原料药、生物制品、生物材料、医疗包装制品加工、医用高分子材料、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饮料、卫生保健品、保健食品、食品、消毒用品的研发、生产加工及批发零售、进出口业务、技术咨询服务和技术转让(以上经营项目不含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需要前置审批或许可的合法项目);农副产品的收购、加工与销售(不含粮、油、生丝、蚕茧);投资及投资管理、企业策划、咨询服务(不含金融、证券、期货业务);租赁服务(国家有专项规定的除外);其它无需审批或许可的合法项目。
公司荣誉都海关联合授予四川迪康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自主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迪康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中医药发展先进集体”称号。
2009年2月迪康药业获成都高新区管委会“2008年纳税大户”称号。
2009年2月迪康药业获成都市高新区“工业企业纳税百强”称号。
证券资料股票简称变动2009-03-19 迪康药业撤销其它特别处理2008-06-02 ST迪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并实施其他特别处理2007-05-08 *ST迪康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的特别处理2007-01-23 迪康药业股权分置2006-10-09 S迪康未完成股改公司冠以“S”标记2001-02-12 迪康药业上市特别处理2009-03-19 撤销特别处理2008-06-02 实施特别处理实施其他特别处理2007-05-08 实施特别处理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的特别处理2001-02-12 新上市2001-01-11 未上市行业变动进入行业医药制造业变动日期2001-01-11大事记2009年3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批准撤销公司股票交易其他特别处理的申请,摘掉“ST”帽子。
中医药行业股票分析(原创)中医药行业股票分析中医药行业股票分析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
以下是一些关键因素:1.政策环境:中医药行业受到政策的影响很大。
当前,中国政府正在加强对中医药行业的支持,政策环境相对友好。
例如,国家医保政策对中医药的支持,使得以岭药业、康缘药业、红日药业等中医药上市公司受益。
2.市场需求:随着公众对中医药的认可度提高,中医药市场需求也在逐步增加。
一些中医药上市公司在满足市场需求方面具有优势,如华润三九、康恩贝等。
3.竞争格局:中医药行业的竞争格局较为复杂,不同公司所擅长的领域和产品存在差异。
一些公司可能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如白云山、华润医药等。
4.盈利能力:中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是投资者关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公司可能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扩大市场份额等方式提高盈利能力,如白云山等。
5.估值水平:中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较大。
一些公司的估值水平可能相对较高,而一些公司则可能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举例分析如下公司:以岭药业(002603):该公司在心脑血管用药和感冒用药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盈利能力较强。
此外,该公司的产品价格相对较高,并且具有较高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因此其估值水平也相对较高。
白云山(600332):该公司在中药材种植、中成药生产、中药饮片销售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
此外,该公司的产品价格相对较低,但是具有较强的渠道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因此其盈利能力也相对较强。
当然,这些只是中医药行业中的一部分上市公司,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标的时应该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结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进行投资决策。
同时,需要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以应对投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投资有风险,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进行投资决策,不要盲目跟风。
中医药行业有哪些股票中医药行业的股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种类:1.红日药业:该股属于中医药行业龙头,并且受益于国家对中医药行业的扶持政策。
迪康药业个股分析【1】医药行业投资价值(1)医药行业基本现状(2)现状分析【2】个股基本面分析(1)个股基本情况介绍(2)个股的财务状况分析(3)个股的未来成长性分析(4)个股的业绩分析(5)个股的估值分析【3】个股技术分析证投0931班学号:0918043125 姓名:尹强医药行业分析一、医药行业基本现状1,医药行业仍属高新技术产业 2,产品创新严重不足,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压力3,新医改推动中国医药市场向前发展 4,新兴医药市场繁荣兴旺二、现状分析1,医药行业看似为低端制造业,但随着进入21世纪,人类创新发展,对各类产品的要求不断增高,医药行业也进入了高端技术时代,药品行业不断创新,出现了高科药品行业竞争激烈的状况。
尤其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发展。
2,目前高端药物市场基本被外资企业占据,在生物制药上中国目前只能走仿制的道路,根本无法在技术上与欧美等国家抗衡,唯一的希望寄托于中药创新。
但是我国中药行业长期由于中药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不足,发展结构失衡,且资源破坏严重,流失问题突出、中药材基地布局不合理,监管主体缺乏,资源保护责权不明,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医药行业的发展。
3,国家刚刚颁布不久的新医改方案对医药行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医改的目标是2010年初步建立全民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大力发展社区卫生,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
4,中医业具长期增长潜力由于新医改政策中极大的加大了中国医疗支出,盈利及现金流走势稳定,抵御经济冲突的能力提高了,要在中国医药行业获得长期成功将取决于保持稳定的应用模式(尤其是成本效率及产品质量),要关注利基市场,营销强有力一级有效的销售渠道。
虽然医药行业将继续承受将和价格压力,但中医行业仍具有强劲的基本面和长期增长潜力。
5,仿制药依然占主导地位目前,仿制药依然是众多药厂的主要产品,激烈的价格战使药品公司进入低研发投资,缺少创新和低收益的恶性循环,同时,中国药品销售体系复杂凌乱,多层级供应链导致零售价大大高于出厂价,且同类型药品泛滥严重,限制了药厂利润。
6,新医改政策8500亿的投入和行业整体发展新医改的推进将对行业整合起到催比作用,中国是人口大国,由国家颁布的新医改政策中,有8500亿的投入要用于医疗卫生事业,到2011年要抓好5项改革(分别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上中国保监会统计,个人医疗保险自1999年以来以41%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由此可见,医疗卫生行业中的前景十分广阔。
个股基本面分析(1)个股基本情况介绍公司名称|四川迪康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简称|迪康药业|证券代码|600466 |├────┼───────────┴────┴───────────┤ |曾用简称|*ST迪康S迪康迪康药业 ST迪康|├────┼────────────────────────────┤ |行业类别|医药制造业|├────┼───────────┬────┬───────────┤ |法人代表|陈敏|总经理|周延|├────┼───────────┼────┼───────────┤ |公司董秘|蒋黎|独立董事|冯建,盛毅,左卫民|├────┼───────────┼────┼───────────┤ |注册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迪康大道1号|├────┼────────────────────────────┤ |历史沿革|公司前身为成都迪康制药公司,成立于1993年5月,后经1997年|||和1999年两次股权转让、1998年9月增资扩股及更名演变为成都|||迪康制药有限公司;于1999年12月17日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公司|||。
公司注册资本为7740万元。
|└────┴────────────────────────────┘经营构成【1.主营业务】外用药,软膏剂,滴鼻剂,栓剂,口服液体制剂,化学原药,中成药研制,技术咨询和转让,销售保健用品,保健食品,饮料及制药原料。
【2.主营构成分析】【2010年度概况】┌────────────┬─────┬─────┬───┬──────┐ |项目名称|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大输液(产品) | 3728.04| 525.09| 14.08| 11.57||片剂(产品) | 9502.71|5941.40| 62.52| 29.50||其他(产品) | 18880.30| 8773.60| 46.47| 58.61|├────────────┼─────┼─────┼───┼──────┤ |成都地区(地区) | 20402.07| -| -| 63.33||重庆地区(地区) | 11708.98| -| -|36.35||合计(地区) | 32111.05| -| -| 99.68|├────────────┼─────┼─────┼───┼──────┤ |药品销售(行业) | 32111.05| 15240.09| 47.46| 99.68|主要股东和实际控制人【1.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 |控股股东|四川蓝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29.90%) |├───────┼─────────────────────────┤ |实际控制人|杨铿(持有四川蓝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比例:95.04%) |└───────┴─────────────────────────┘【2.股东变化】截至日期:2011-03-31 十大流通股东情况股东总户数:44195──────────────┬─────┬─────┬────┬───── 股东名称|持股数(万|占流通股比|股东性质|增减情况( |股)| (%)||万股)──────────────┼─────┼─────┼────┼───── 四川蓝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4400.00| 25.06 A股|公司| -851.00 徐开东| 842.20| 4.80 A 股|个人| -34.80 张学成| 175.79| 1.00 A股|个人|新进曾云安|146.71| 0.84 A股|个人|未变肖海东| 137.73| 0.78 A股|个人|新进杨遂平| 101.00| 0.58 A股|个人|新进吴玉华| 70.23| 0.40 A股|个人|未变杨娟| 56.89| 0.32 A股|个人| -24.80 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融券| 56.80| 0.32 A股|证券公司|新进专用证券账户||||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中融增| 55.00| 0.31 A股|私募基金|新进强43号||||──────────────┴─────┴─────┴────┴─────【3.机构持股明细】截止日期:2011-03-31──────────────┬─────┬─────┬────┬───── 股东名称|持股数(万|占流通股比|股东性质|增减情况( |股) | (%) ||万股)──────────────┼─────┼─────┼────┼───── 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融| 56.80 | 0.32 |证券公司|新进券专用证券账户||||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中融| 55.00 | 0.31 |私募基金|新进增强43号||||──────────────┴─────┴─────┴────┴───── 持股股东有很多都是新进股东,说明市场预测利好;机构也加持迪康药业,说明该股具有良好的上涨潜力。
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蓝光资产装入预期不减业绩大幅提升可期2009年,公司与与蓝光集团签署了《股份转让框架协议》,股份转让协议下的标的的股份为迪康集团所持有的6685.35万股公司股票。
上市公司改组董事会后,蓝光集团将采用与上市公司进行资产置换,并以注入上市公司净资产的总额与置出资产的差额部分认购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股份的重组方案对上市公司进行重组。
置入资产范围为蓝光集团拥有的房地产业务及相关资产。
四川蓝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年,目前已发展成为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以住宅开发和服务为主导,商业地产开发为辅助,以药业科技、绿色饮品开发为重要组成部分,立足西南布局全国的产业集团。
集团现有下属控股、参股企业三十余家,截止2008年9月资产总额为133.6亿元,实力非常雄厚。
蓝光集团以优异的业绩赢得了府及会各界的高度认同,曾先后荣获"中国品牌地产30强"、"中国西部品牌价值十强"等众多荣誉,取得了房地产开发-级资质、物业管理-级资质和国家商务部的AAA+1企业诚信等级。
此次借壳迪康药业(题材,主力,敢死队),蓝光集团未来有望将其地产资产注入公司。
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蓝光集团实现主营收入41.4亿元,净利润3.6亿元,而其主营收入80%以上都来自房地产开发。
此前,蓝光集团一位高管透露,其控股迪康药业就是打算装入优质地产资产。
因此,公司未来的注资预期非常强烈。
目前蓝光集团入主后,公司财务状况有所改善,经营已发生实质好转。
一旦蓝光集团后市将地产资产注入公司,公司的业绩将大幅提升。
受益行业政策发展前景拓宽公司受益于国家启动基本药物制度建设。
“迪康注射液”系公司针对呼吸道病毒感染疾病对因治疗而研制的国家一类新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属国家“863”项目。
基本药物目录的公布扫清了医改深化的障碍,未来新医改对于公司的实质利好也将逐步明朗。
去年公司坚持以营销为核心,通过调整产品结构、突出重点品种、精细化分销等高度务实的主动营销策略,取得了较好的营销业绩,核心事业域获得较大幅度的提升。
产品销售方面,重点品种安斯菲销售收入持续增长,新品种可吸收防粘连膜市场前期投入在今年获得较好回报,销量大幅增加,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前期立项项目螺钉增强、可吸收融合器、医用粘多糖凝胶、医用膜适应症增添等项目的研究开发按年度计划正常实施。
2009年新增立项项目生物活性玻璃材料正在进行工艺和配方研究,小试成功已进入中试阶段,并已开展动物试验初试。
公司三个在研项目生物活性玻璃研发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医用粘多糖凝胶的研制与开发项目以及可吸收椎间融合器研究与产业化项目均获得四川省科技厅支撑计划立项和专项资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