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感染相关因素分析_邹杰
- 格式:pdf
- 大小:154.33 KB
- 文档页数:3
产褥感染病因产褥感染是指妇产科手术后或自然分娩后妇女在产褥期内发生的一种感染性疾病,产褥感染的病因多种多样,下面将详细介绍产褥感染的主要病因。
1. 产程操作不当产程操作不当是导致产褥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如过度分娩、不及时清洁、无菌操作不规范等,都会增加产褥感染的风险。
2. 护理不当产褥期是产妇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的重要时期,护理不当会导致感染的产生。
例如,生产后没有及时更换卫生巾、卫生条件不佳等,都会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3. 自身免疫力下降产褥期间,因体力透支、营养不良等原因,产妇的免疫力会下降,身体抵抗力减弱,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侵袭而引发感染。
4. 体质因素一些产妇本身体质较差,抵抗力差,易受感染,在产褥期间更容易发生感染。
5. 个人卫生不良个人卫生不良是导致产褥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产妇洗澡不及时、清洁卫生巾不勤更换等都容易造成细菌滋生,引发感染。
6. 病原体感染在分娩过程中,如果产妇感染了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导致产褥感染的发生。
7. 侵袭性产科操作产科手术操作如剖宫产、侧切等,如果操作不当、或是手术器械不严格消毒无菌,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8. 外伤或污染分娩过程中出现外伤,如会阴裂伤,如果没有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易造成感染。
另外,外部环境的污染也是产褥感染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产褥感染的病因多种多样,有产程操作不当、护理不当、自身免疫力下降、体质因素、个人卫生不良、病原体感染、侵袭性产科操作、外伤或污染等因素造成的。
因此,在产褥期间,产妇及其家人朋友应加强对感染预防的认识,保持卫生清洁,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操作,提高免疫力等措施,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产褥感染相关因素预防及护理体会目的:分析产褥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预防产褥感染、护理产褥感染的方法。
方法:选择60例产褥感染患者,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预防性的护理。
结果:对照组有23例患者产褥感染消失,观察组有28例,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产褥感染的相关因素有剖宫产、助产术、无菌技术差、产妇营养不良、羊膜腔感染等;对于产褥感染患者进行护理效果很好,能够改善患者的感染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同时要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发生产褥感染问题。
产褥感染多数是因为在妊娠的后期有性生活,没有保证个人卫生或是胎膜早破,如果破膜的时间较早,那么就极易出现感染;在分娩前后多次进行阴道操作,就会让致病菌侵入到患者的体内,从而导致感染。
现在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而对于产妇这一特殊群体,就应该给予更多的重视,也只有提高了阴道分娩的治疗,那么才能保证产妇母婴的安全,要针对产褥感染的相关因素来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从而改善感染现象。
本研究笔者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4月所收治的60例产褥感染患者,在对其进行预防性护理以后,取得了不错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4月所收治的60例产褥感染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
对照组产妇年龄22~35岁,19例是初产妇,11例是经产妇,观察组产妇年龄23~36岁,21例是初产妇,9例是经产妇。
两组患者在年龄、生产经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分析感染原因,然后进行预防性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护理措施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意识状态,观察患者有没有慢性疾病、营养不良、贫血等,如果有异常则立即报告医生。
患者体温超过了39 ℃要给予物理降温,同时嘱咐患者要多饮水,同时摄入一些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
产褥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产褥感染是指女性在分娩后正常产褥期内,因各种原因导致生殖道和产褥伤口感染的疾病。
产褥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对产妇的身体康复和健康会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对产褥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产褥感染的发生与人体防御能力下降有关。
分娩后,女性身体会处于一种较虚弱状态,抵抗力降低,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害。
特别是剖宫产等手术会伤及产妇身体组织,导致非开放性创口。
这时如果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
因此,在产褥期间,产妇应注意增强自身抵抗力,保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摄入,合理安排活动,提高身体免疫力,从而减少感染的风险。
其次,产妇产褥期间私密部位卫生不当也是导致产褥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分娩后的产妇会有大量的分泌物和血迹,如果不及时清洁,容易成为病原菌生长的温床。
因此,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洗手、更换血液和分泌物吸收物等操作规范进行个人卫生管理,并及时为产妇清洁私密部位,保持干净和干燥,预防感染的发生。
此外,产妇在分娩后需要经常更换卫生巾、产褥垫等护理用品,保持清洁和干燥,避免细菌滋生。
换洗过的护理用品应妥善处理,尽量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同时,医护人员也应密切关注产妇的产褥伤口情况,定期更换伤口敷料,及时处理伤口感染。
此外,手术室和产后护理病房的环境卫生也与产褥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
手术室在手术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彻底消毒,并保持空气流通。
产后病房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减少细菌的滋生。
医护人员应定期做好消毒清洁工作,保证环境卫生,减少感染的风险。
此外,合理使用抗生素也是预防产褥感染的重要措施。
抗生素的滥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从而减弱产妇对病原菌的抵抗力。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
总之,产褥感染的预防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包括增强个人免疫力、维护私密区卫生、定期更换护理用品、保持环境卫生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
浅析产褥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目的:总结分析导致产褥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存在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总结相应的护理方法。
结果:产褥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为第二产程延长、徒手剥离胎盘、阴道炎反复发作、产后出血、胎膜早破。
结论:第二产程延长、徒手剥离胎盘、阴道炎反复发作、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等为产褥期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更加有效预防产褥感染,护理人员需从多方面进行预防及对症处理。
标签:产褥感染;护理;第二产程延长产褥感染是指在产褥期中,生殖器官感染导致的局部及全身炎症性疾病,为产褥期严重并发症之一[1]。
产褥感染主要病原体为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等,需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以防止病原微生物进入血液循环而继发严重感染/休克,危及患者生命[2]。
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4例产妇发生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24例,为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产褥感染者。
患者出现产后发热、疼痛、恶露异常、局部伤口出现压痛、红肿、伤口裂开并伴有脓性分泌物流出等,经实验室培养呈阳性。
均符合由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第7版关于产褥感染的相关诊断标准[3]。
患者中初产妇84例,经产妇40例,年龄22~37岁,平均(29.7±4.3)岁。
1.2 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分析产褥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对存在产褥感染可能危险因素进行筛选分析,包括:第二产程1 h以上,宫腔感染,胎膜早破,营养不良,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危险因素及影响度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产褥感染为:第二产程延长38例,占30.6%;徒手剥离胎盘29例,占23.4%;阴道炎反复发作24例,占19.4%;产后出血21例,占16.9%;胎膜早破12例,占9.7%。
产褥感染的病因及治疗分析产褥感染是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感染。
其发病率为6%。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孕产期保健水平的提高,产褥感染发病率降低,但仍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4大原因之一,是产妇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标签:产褥感染;炎症;病原体产褥期是产妇体质恢复和新生儿开始独立生活的阶段。
产妇分娩时经历了较大的精力和体力消耗,抵抗力有所减弱,加上妊娠期疾病和分娩损伤的影响,体质更差。
这期间,产妇不仅要适应全身各系统所发生的明显变化,还要担负起哺育婴儿的重任,若不注意,容易发生产后并发症,影响正常康复,甚至危及生命。
1 病因1.1感染的来源1.1.1 自身感染正常生殖年龄的妇女或孕妇阴道内有大量需氧菌、厌氧菌、真菌以及衣原体、支原体等寄生,但多数并不致病;产后由于机体内环境的改变则可能致病。
寄生在身体其他部位的病原体也可经血液播散或经手的接触传播至生殖道引起感染。
1.1.2 外来感染由外界的病原体进入产道所引起。
1.2 感染诱因1.2.1 一般因素贫血、营养不良、慢性疾病均可使产妇抵抗力下降,临近预产期性交亦可增加感染的机会。
有报道细菌性阴道病、支原体感染是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1.2.2 与分娩有关的因素①产褥感染的发生率随胎膜早破时间及临产后产程的延长而增加。
②羊膜腔感染好发于胎膜早破及滞产产妇,多次肛诊检查或阴道检查也增加羊膜腔感染的机会。
③通过宫颈置入胎儿监护装置时可能带入细菌,使羊膜腔感染和子宫内膜炎发病概率增加。
④产前出血、产程延长,胎盘胎膜残留。
1.2.3 与手术有关的因素1.2.3.1 剖宫产剖宫产后子宫内膜炎发病率为阴道分娩的20倍。
已临产的剖宫产后感染率较未临产者高,而胎膜早破、产程延长更使剖宫产后感染率显著增高。
1.2.3.2 助产手术及产道损伤用产钳等经阴道助产的手术使病原菌侵入子宫的机会增多。
产道损伤则为病原菌开辟入侵的门户,坏死组织有利于病原菌的滋长,产道血肿继发感染的可能很大。
产妇产褥期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与临床预防控制产褥期是指产妇自然分娩后至产后6周左右的时间段,是产妇身体恢复和调整的一个重要阶段。
但是由于产褥期妇女身体状态欠佳,皮肤和黏膜被损伤,免疫力下降,腹腔、子宫等内脏器官受到创伤,因此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和感染。
其中,产妇产褥期感染是产妇在产后期容易发生的一种疾病,不仅可导致产妇健康状况恶化,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死亡,因此对其预防控制至关重要。
一、影响因素1. 产褥期妇女身体状态差:产妇分娩后身体中的荷尔蒙会发生改变,甚至会发生失调,使得产妇的免疫力下降,从而降低了身体的抵抗力,致使更容易受感染。
2. 产褥期妇女护理不当:产妇在产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如清洁、更换卫生巾等,但如果护理方法不当,会导致细菌繁殖,从而引发感染。
3. 切口感染:如果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需要进行剖宫产手术,手术后的伤口容易感染,从而引起产妇感染。
4. 人的操作因素:医疗人员操作不当、卫生措施不到位等也会导致产妇感染。
二、临床预防控制1. 加强妊娠期保健:孕妇在备孕期应按时检查,合理补充营养,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为孕期和产后保健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促进健康分娩:健康分娩是避免产褥期感染和并发症的基础。
孕妇应该选择正规的医院或诊所通产,从而可以在专业人员的引导下安全度过分娩过程。
3. 产后适时清洁:产妇需要适时洗澡,更换卫生巾,从而保持身体清洁,降低感染的风险。
4. 安全卫生措施:医护人员应做好个人卫生措施,如洗手、消毒器械,保持无菌状态,从而避免引起外源性感染。
5. 适当的用药:在产褥期妇女感染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根据病情合理选择药物进行治疗,避免自行用药导致耐药性增强。
总之,产妇产褥期感染的预防及控制需要多方面来努力,医护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正确操作,配合病人积极治疗,保证安全度过产褥期。
同时,孕妇朋友也应该增强防护意识,在生活中遵循卫生原则,提高身体免疫力,从而预防产妇产褥期感染的发生,保障母婴双方的健康。
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分析感染是由致病微生物进入机体并繁殖引起的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
在妇产科护理中,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个人卫生不良是导致妇产科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孕产妇在孕期或分娩过程中,生理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比如阴道分泌物的增多等,如果没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容易滋生细菌,导致感染的发生。
其次,器械和设备的不洁是妇产科感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产房中,常常需要使用各种器械和设备,比如胎心监护仪、剖腹产手术器械等。
如果这些器械和设备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和清洁,就会成为致病菌滋生的温床,导致感染的发生。
再次,不当的手术操作也是妇产科感染的重要因素。
在妇产科手术中,如果没有严格的手术操作规范和消毒措施,就会造成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此外,如果手术时没有恰当地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也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
最后,孕产妇免疫力的下降是妇产科感染的潜在因素之一、孕产妇的免疫系统在孕期和分娩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包括免疫抑制和免疫调节等。
这些变化可能会削弱孕产妇的免疫力,使其更易感染细菌和病毒。
针对以上感染相关因素,妇产科护理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来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
首先,护士需要对孕产妇进行教育,提醒她们重视个人卫生,特别是在分娩过程中要保持外阴和会阴的清洁,避免感染的发生。
同时,护士还应该向孕产妇介绍正确的卫生用品选择和使用方法,比如使用无香型的护垫、避免使用强碱性或含有酒精成分的清洁用品等。
其次,护士需要加强对器械和设备的消毒和清洁工作。
在使用器械和设备之前,护士应该先对其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确保没有细菌残留。
另外,护士还应该定期对产房的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空气和物体的清洁程度。
再次,护士应该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范,确保手术中的消毒和无菌技术的正确实施。
在手术前,护士应该为孕产妇进行皮肤清洁和消毒,并正确选择和使用手术器械。
手术结束后,护士应该妥善处理手术切口,进行切口敷料的更换和定期的观察,及时发现感染的迹象。
·论 著·产褥感染相关因素分析邹杰,高志英,卢彦平,孙婷婷,熊丽华,李亚里(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北京100853)摘要:目的 探讨产褥感染的相关因素,提出预防措施。
方法 对2005年1月-2010年1月医院收治的30例产褥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剖宫产患者产褥感染率为0.30%,阴道分娩患者产褥感染率为0.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产褥感染的发生与分娩方式不相关;产褥感染主要与妊娠、分娩的并发症相关,有妊娠并发症患者产褥感染率为1.04%,明显高于无妊娠并发症的0.05%(χ2=51.6292,P<0.01),可能是由于妊娠并发症致机体的免疫及防御功能下降而致病。
结论 做好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及时治疗妊娠相关并发症,是降低产褥感染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产褥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529(2012)03-0525-03Analysis of correlative factors of puerperal infectionZOU Jie,GAO Zhi-ying,LU Yan-ping,SUN Ting-ting,XIONG Li-hua,LI Ya-li(General Hospital of PLA,Beijing100853,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ve factors of puerperal infection,so as to propose the preventivemeasures.METHODS Thirty puerperal infection case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2005to Jan.2010were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for correlative factors.RESULTS Puerperal infection rate was 0.30%in patients withcesarean section and 0.42%in patients with vaginal delivery.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uerperal infection was not correlated with the delivery way.Puerperal infection was mainly related tocomplications during pregnancy and delivery.The puerperal infection rate in patients with pregnancy complicationwas 1.04%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patients without pregnancy complication 0.05%(χ2=51.6292,P<0.01).This might be due to impaired immunity and defense function caused by pregnancy complication.CONCLUSIONThe important measures to cut down the puerperal infection including perform better perinatal care,improve the obstetrics quality and cure the pregnant related complications in time.Key words:Puerperal infection;Correlative factor;Analysis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感染,发病率为6.00%,是目前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1]。
产褥感染直接影响母婴健康,预防感染的发生非常重要。
现就我院30例产褥期感染病例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便能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更好地控制感染,降低感染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产褥期感染患者30例,年龄22~38岁,平均(28.76±3.48)岁。
其中,剖宫产16例,自然分娩收稿日期:2011-09-25; 修回日期:2011-11-15通讯作者:李亚里,E-mail:Li_yali@hotmail.com13例,产钳1例。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11例,会阴切口感染10例,有妊娠相关合并症及并发症包括产前贫血6例,产后出血5例。
胎膜早破5例。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6例(包括产后子痫1例),会阴裂伤或切口血肿5例。
1.2 诊断依据 患者有发热、疼痛、恶露异常三大症状,同时需排除引起产褥病率的其他疾病。
部分患者通过分泌物培养和血培养确定病原体。
1.3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调阅诊断为产褥感染的病例,采用stata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2.1 产褥感染发生率与分娩方式的关系 剖宫产患者产褥感染率为0.30%;阴道分娩患者产褥感染率为0.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产褥感染的发生与分娩方式不相关。
见表1。
表1 产褥感染率(%)与分娩方式及妊娠并发症的关系Table 1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nfection rate(%)of puerperal and delivery way 项 目调查例数感染例数感染率χ2值P值分娩方式 剖宫产5312 16 0.30 0.8152 0.367 阴道分娩3347 14 0.42妊娠并发症 有2597 27 1.04 51.6292 0.000 无6062 3 0.052.2 产褥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本调查中,有妊娠并发症的患者产褥感染率为1.04%;无妊娠并发症患者产褥感染率为0.05%,有妊娠并发症患者产褥感染率明显多于于无妊娠并发症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292,P<0.01)(表1)。
妊娠相关合并症产前贫血、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会阴裂伤和血肿等与产褥感染相关。
见表2。
表2 有妊娠并发症患者产褥感染相关因素构成比(%)Table 2 Constituent ratios(%)of puerperal infectionwith related gravidity complication 相关因素剖宫产切口例数构成比会阴切口例数构成比其他例数构成比产前贫血3 27.27 1 11.11 2 28.57产后出血2 18.19 1 11.11 2 28.57胎膜早破3 27.27 2 22.22 0 0.0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 27.27 3 33.34 0 0.00会阴裂伤及血肿0 0.00 2 22.22 3 42.86合 计11 100.00 9 100.00 7 100.003 讨 论 由于产妇经历了妊娠、分娩及产褥期,机体抵抗力降低,导致产褥感染的发病率倍增,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容易使炎症扩散,感染加重,甚至出现弥漫性腹膜炎、脓毒血症等症状,可危及产妇生命,产褥感染目前仍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4大原因之一。
有些产褥感染治疗不当,会转变为慢性生殖器官炎症甚至导致不孕不育,影响生殖健康,降低妇女生存质量。
产褥期因产妇感染高热,不能喂哺新生儿,可导致新生儿抵抗力减弱,发病率增加,增加产妇的焦虑,新生儿感染的概率增加,母婴之间的情感依附关系可能减弱。
正常女性阴道对外界致病因子侵入有一定防御能力。
一旦因分娩降低或破坏女性生殖道防御功能和自净作用,如产妇体质虚弱、营养不良、孕期贫血、妊娠晚期性生活、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慢性疾病、产科手术操作、产程延长、产前产后出血过多等,均可成为产褥感染的诱因[2]。
本调查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产科产褥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妊娠相关合并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营养不良性贫血,胎膜早破等。
分娩的并发症会阴侧切口血肿,剖宫产切口感染,会阴裂伤及血肿,产后出血等。
我们的结果显示,产褥感染率0.35%,明显低于文献上的6.00%的结果,可能与我们的围产保健管理健全,手术及分娩时的无菌操作严格有关。
大多数产褥感染的产妇均存在原发病、妊娠合并症及分娩并发症,而且多由手术及分娩损伤引起,这些因素有些是相互关联的,如产前贫血、体质下降、易出现宫内感染,而宫内感染易发生羊膜腔感染,从而导致胎膜早破发生,产程延长宫缩乏力而致产后出血。
由于体质下降,易受病原体侵入,从而发生产褥感染。
有报道在产科临床上宫内感染、胎膜早破、难产常为产后出血的原因,产褥感染往往又是感染和难产的并发症[3]。
我们的研究显示,产褥感染的发生与分娩方式不相关,而与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如产前贫血、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相关。
因此在妊娠期积极纠正贫血及营养不良,同时积极治疗阴道炎等疾病,孕晚期避免性生活及阴道检查,减少羊膜腔感染及胎膜早破的发生。
临产后尽量减少阴道检查次数,检查前应严格消毒,尽可能减少医源性感染及损伤。
明确妊娠后,争取孕12周建立孕产妇系统管理手册。
充分利用一级保健网的保健作用,做身体全面检查及产科检查;做好高危妊娠筛查,登记管理、随诊,根据现有的医疗条件,合理指导转诊监护与治疗;发现贫血、生殖器炎症、性病及急慢性疾病及时治疗,并评估是否可以继续妊娠。
加强孕期卫生宣教,临产前2个月避免性生活及盆浴,加强营养,适度运动,增强体质[4]。
对于已发生产褥感染的产妇,应积极纠正贫血和电解质紊乱,增强免疫力,轻症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有效足量的抗菌药物后,可在短期内控制症状和体征并痊愈。
尽量清除宫内残留物及感染病灶。
高热患者尽量做血培养加药敏试验,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有研究显示,剖宫产时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明显减少产褥感染的发生[5]。
临床研究报道,阴道涂片微生物检查显示,产后的生殖道感染多与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属相关,因此在抗菌药物的选择上首选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及甲氧苄氨嘧啶类药物,可预防产褥感染的发生[6,7]。
总之,为了减少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应加强围产期的保健及管理工作,及早发现妊娠相关合并症并及时纠正处理。
患者一旦发生产褥感染,应积极寻找病因,针对病因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排解患者产后的忧虑,尽快促进产妇康复。
参考文献[1] 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15-217.[2] Maharaj D.Puerperal pyrexia:a review[J].Obstet GynecolSurv,2007,62(6):400-406.[3] 董彦亮.细菌性宫内感染对妊娠的影响[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11):820.[4] 方红.产褥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5):1849-1850.[5] Dinsmoor MJ,Gilbert S,Landon MB,et al.Perioperative an-tibiotic prophylaxis for nonlaboring cesarean delivery[J].Ob-stet Gynecol,2009,114(4):752-756.[6] 张常乐.169例产褥期产妇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0):1204-1205.[7] Jovanovic N,Terzic M,Dotlic J,et al.Prevention of postpar-tal endometritis:antibiotic of choice[J].Srp Arh Celok Lek,2009,137(9-10):506-510.规范ICU护工管理预防控制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李国春,李燕(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湖北荆门448000)关键词:护工管理;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4529(2012)03-0527-01 ICU护工承担着病区患者大量的生活护理、消毒隔离及消毒供应工作,每天与不同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物密切接触,穿梭于各病床之间,稍有不慎均导致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自2010年以来,我院规范ICU护工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