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黄山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5
人文特征之黄山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地处江淮之间,距离上海约350公里,素有"五岳之一"和"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它以其壮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特征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自然景观、历史人文、文化遗产等方面介绍黄山的人文特征。
一、自然景观黄山以其独特的山峰、怪石、云海、温泉和奇松等自然景观而闻名。
在黄山上,可以欣赏到众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景点,如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等。
黄山的山峰险峻,犹如刀削斧劈,宛如巨人屹立于天地之间,给人一种无穷的富丽感。
而怪石则是黄山的一大特色,各种形状奇特的石头,像是大自然的艺术品,令人瞠目结舌。
此外,黄山的云海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当云雾缭绕山峰之间,宛如仙境一般,令人神往。
二、历史人文除了自然景观,黄山还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
在黄山地区,可以找到许多古代的文化遗迹和建筑。
黄山的文化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据考古学家的研究,黄山地区的文化遗址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而自古以来,黄山一直是道教的圣地,有着丰富的道教文化。
在黄山的多个景点中可以看到道教文化的印记,如鹤峰寺、紫云宫等,这些古老的建筑物见证了黄山的历史。
三、文化遗产黄山作为中国的文化遗产,被列入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黄山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成为了中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黄山的文化遗产体现在建筑、艺术、文学等多个方面。
其中,黄山的建筑是黄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玉屏楼、皮松岭古炮台等。
此外,黄山还是中国文学的重要题材之一,众多文人墨客在黄山上寻找灵感,创作了许多千古佳作。
黄山作为中国的文化瑰宝,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人文而吸引着无数游客和艺术家。
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追寻自然之美、还是探索人文之韵,黄山都是一个值得亲自体验的地方。
前往黄山,您将被山峦叠嶂、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色所震撼,同时也能感受到古老文化的底蕴和博大精深。
文化遗产知识:走近黄山——感受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独特美景和历史意义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的南部,是一个以奇峰怪石和云海飘渺为特色的著名旅游胜地。
其自然景观独特,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信仰的重要胜地。
黄山有着灿烂的文化历史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中国的重要自然文化遗产地,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部分。
本文将带领读者走近黄山,感受其独特的美景和历史意义。
自然遗产:奇峰山水黄山的天然美景,诗人们常常用“奇峰”、“奇石”、“云海”的形容词来形容。
黄山的主峰莲花峰由三个大小不一的花瓣形峰峰顶组成,尤为壮观。
黄山还有“观音菩萨”、“飞来石”、“迎客松”等正在看的石头,它们错落有序地排在山上,看起来非常有趣,令人惊叹。
此外,黄山的自然风光还表现在其独特的云海景观上。
在早上,看到山顶的云海五彩斑斓,象征着绕山而行的昊天宝辇,神秘而隆重。
云海是黄山的中心景观,也是黄山最美的景观之一,使黄山的山水景色可以加倍美化。
除了奇峰和云海之外,黄山还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是天然的植物园。
太平湖、翡翠谷、松谷庵等地,树木繁茂,鸟语花香,是休闲的好去处。
而在八奇之一的鲫鱼洞,可以欣赏到黄山独有的冰瀑和积雪景观。
文化遗产:儒释道的圣地在中国历史上,黄山是一个文化地标。
它曾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重要道场之一,尤以“黄山三宗”(儒、释、道)为主。
在这儒释道三宗的文化氛围下,建筑、雕刻、书画、文学、民俗等均有沉痾。
道教文化的重要代表是黄山的较高区域,如玉屏峰和天都峰;佛教文化的代表是黄山寺、卢宅,袁家村等。
这些景点是中国道教和佛教的重要瑰宝,为世人所瞩目,也吸引了大批的信徒来此朝拜和学习。
同时,黄山还曾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建筑风格的代表,如唐代的光明顶、明代的半山亭,均为黄山建筑的典型代表。
其中最为著名的则是庙谷栈道和九曲栈道,是唐代的丝绸之路长途大道在山西等地之间的重要温州朱家尖的中间点,这是黄山的重要建筑遗产。
黄山的文化遗产,从艺术、文学、宗教和建筑等方面均有所体现,是中华文化的珍贵的有机组成。
黄山的风景与文化意义黄山,又称黄山风景区,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其自然风光优美,山峰奇峰、峡谷险峻、湖泊清澈、瀑布壮观,被誉为“华夏大地第一奇山”。
同时,黄山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历史千年,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文化遗产,对中国文化的繁荣有着不可挑战的作用。
首先,黄山的自然风景是无与伦比的。
山峰耸立,云雾缭绕,被誉为“天下第一秀山”。
整个景区的山峰数量超过70个,但是,其最著名的还是三大名峰: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
其中,莲花峰的状似莲花,飞来飞去的云雾与山顶露出的石头组成了一幅至美至灵的画卷;光明顶每逢日出或日落之时,都会出现耀眼的光芒,真正不虚其名;天都峰则有着石柱林立的罕见景象,是探险爱好者不得不去的地方。
其次,在文化方面,黄山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
黄山历史悠久,自秦代开始就有文献记载。
上古时期,黄山是太白山的一部分,是黄帝文化和精绝岛峰林文化的起源地。
随着历史的演变,黄山逐渐成为道教、佛教、儒家文化的中心,峰峦古迹和名人故居、墓葬遍布着整个地域。
其中,宏村就是黄山地区最为重要的历史古城之一,是明代官员为避乱所建的村落。
村中的明清两代建筑样式极为经典,被誉为“中国四大名村”之一,也是黄山特色文化的代表。
再次,在中国文化圈内,黄山更是具有无可替代的艺术价值。
黄山景区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建筑村落等,都是中国文化的象征。
其中,黄山毛笔是黄山文化的一大代表,被誉为世界文化瑰宝之一。
黄山毛笔的卓越之处,在于其笔韵更为自然、流畅,使得中国的软笔书法更加婉转、细腻、柔和。
每一支毛笔都是一个艺术家的心血结晶,代表着他们对黄山文化的深沉理解和对传统技艺的保护。
黄山的风景和文化意义是无法割舍的。
它是中国文化宝库的一个典型代表,也是一个有着灵魂的超凡之地。
走进黄山景区,不仅可以领略到美景如画的自然风光,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核心。
黄山是中国文化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中国黄山山水中的灵感之地中国黄山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被誉为“神山”,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黄山以其壮丽的山水景观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除了其美丽的自然景色外,黄山也是无数文人墨客和艺术家们的灵感之地。
他们从黄山的山水中汲取灵感,创作了许多令人赞叹的作品,为中国艺术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黄山的壮丽山川和神奇云海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想象空间。
在黄山之巅俯瞰四周,群峰突兀、奇峰林立,形成了独特的地貌特点。
这些奇特的山峰和玲珑的云海,勾勒出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画面,使得黄山成为摄影师们追求的绝佳拍摄地。
黄山也成为无数艺术家的创作源泉,他们从这里汲取灵感,创作出许多震撼人心的艺术作品。
在中国文化中,山水被看作是深藏无尽智慧和哲理的象征。
黄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山水景观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黄山的山峰、奇石和峡谷构成了一个个壮观的自然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些山水景观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绘画、诗歌和文学创作。
许多古代文人墨客在黄山的启发下写下了千古传世之作,留下了自己的千古佳话。
黄山的灵感不仅仅体现在艺术创作上,还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上。
黄山所展现的秀丽山水和雄奇景观给人带来宁静和宽广的视野,也给予人们关于生活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在这里,人们可以远离尘嚣,放松心情,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黄山的灵感之地也成为了人们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一处重要场所。
黄山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积淀使其成为了一个旅游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综合性景区。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世界上最美的山水景观之一,同时也可以参观黄山的一些文化遗址和博物馆,了解黄山地区的历史和人文风情。
黄山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艺术家,为这个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文化影响力。
总结起来,中国黄山山水中的灵感之地不仅以其壮丽的山水景观而闻名,更因其给人们带来的灵感和影响而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地方。
黄山一、导入新课:“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可见黄山在众山中的地位之高。
很多同学没见过黄山的秀丽风光,那我们就先睹为快,欣赏一下黄山的风光片。
师生共同欣赏黄山的风光片。
二、黄山的自然风光78页问:黄山美不美?那你对黄山了解多少呢?你知道黄山名称的由来吗?你知道黄山的三奇四绝吗?你知道黄山的著名景点吗?好,带着这些问题,请大家阅读课本78页的课前介绍。
学生朗读,学生回答:1.黄山原名?为什么改名黄山?2.黄山的三奇?四绝?3.说出几个黄山景点的名称。
【多媒体展示】黄山“四绝”图片,教师讲解。
①这,是黄山的“奇松”,黄山松奇在什么地方呢?首先是奇在它无比顽强的生命力:顶峰、悬崖、峭壁、幽谷,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不管土地多么贫瘠,他们都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其次,黄山松还奇在它那特有的天然造型,放眼望去,虬枝刚毅挺拔,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②这,是黄山胜景的又一绝——怪石。
这些怪石的模样儿千差万别,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有的反映了某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都活灵活现,生动有趣。
③这,是黄山的云海。
游览者身处高山之巅,俯首云层时,看到的是漫无边际的云,如临于大海之滨,波起峰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
可以说,云海是装扮这个“人间仙境”的神奇美容师。
④最后,来看看黄山的温泉。
黄山温泉,终年喷涌,无色无嗅,可饮可浴。
,历代诗人写下了不计其数咏黄山的诗篇,黄山的摩崖石刻随处可见,构成了一道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艺术长廊。
唐代大诗人李白也为黄山留下了著名诗篇,即《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三、学习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1.朗读诗歌,找出描写黄山自然风光的诗句,想象并描绘一下黄山的壮丽雄奇景色。
2.师生交流。
的是夜晚的黄山,那么,拂晓时的黄山是什么样子呢?请看宋代诗人郑震笔下的黄山五、学习郑震的《晓看黄山》1.朗读诗歌,放飞你想象的翅膀,描绘“樵苏者披云度石关”的情景。
传统文化教案学习目标传统文化教案——黄山、中秋节、端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黄山的有关资料2、过程与方法:背诵有关黄山的诗歌了解黄山的文化底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课:出示黄山的有关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黄山的美导入新课二、自学生疑1、学生阅读李白的《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和郑震的《晓看黄山》划出疑难语句2、小组讨论自主解决疑难3、学生阅读课本中的资料小组交流搜集的资料并提出疑问4、讨论探究:些诗句写了黄山的自然风光你能描绘一下三、合作探究探究明理(一)介绍黄山的情况1、地理概况: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属中国南岭山脉的部分全山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黄山山系中段是黄山的精华部分也就我们要游览的黄山风景区面积约154平方公里它在黄山市境内南邻歙县、徽州区、休宁县和黟县北连黄山区;这五个县、区也都属于黄山市管辖2、名称由来:黄山在中国唐代以前叫黟山黟是黑样子因为山上岩石多青黑青黑的古人就给它起这样一名字传说咱们中华族的先祖轩辕黄帝在完成中原统一在业、开创中华文明之后来到这里采药炼丹在温泉里洗澡因而得道仙唐朝著名的皇帝明皇李隆基非常相信这个说法就在天宝六年(747年)下了一道诏书将黟山改名黄山意思是这座山是黄帝的山从那以后黄山这个名字就一直到现在3、特色介绍:黄山的美首先就美在它的奇峰这里竞秀峰峰称奇各有特色各具神韵黄山奇峰到底有多少还没有一个确切数字历史上先后命名的有36大峰、36小峰近年又有10座名峰入选《黄山志》这80多座山峰的高绝大多数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其中莲花峰最高(1864米)光明顶次之(1841米)天都峰排行老三(1829.5米)这三大峰和风姿独秀始信峰(1683米)黄山有“四绝”排在第一的当是奇松首先是奇在它无比顽强的生命力——从坚硬的黄岗岩石里长出来的黄山到处都生长着松树它们长峰顶长悬崖峭壁长在深壑幽谷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其次是黄山松还奇在它那特有的天然造型从总体来说黄山松的针叶短粗稠密叶色浓绿枝干曲生树冠扁平显出一种朴实、稳健、雄浑的气势而每一处松树每一株松树在长相、姿容、气韵上又各个不同都有一种奇特的美人们根据它们的不同的形态和神韵分别给它们起了贴切的自然而又典雅有趣的名字如迎客松、黑虎松、卧龙松、龙爪松、探海松、团结松等等它们是黄山奇松的代表怪石是构成黄山胜景的又一“绝”在黄山到处都可以看到奇形怪异的岩石这些怪石的模样儿千差万别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有的反映了某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都活灵活现生动有趣在121处名石中知名度更高一些的有“飞来石”、“仙人下棋”、“喜鹊登梅”、“猴子观海”、“仙人晒靴”、“蓬莱三岛”、“金鸡叫天门”等再说云海虽然在中国其它名山也能看到云海但没有一个能比得上黄山云海那样壮观和变幻无穷大约就是这个缘故黄山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黄海”这可不是妄称是有历史为证的明朝有位著名的史志学家叫潘之恒在黄山住了几十年写了一部60卷的大部头书黄山山志书名就叫《黄海》黄山的一些景区、宾馆和众多景观的命名都同这个特殊的“海”有关联有些景观若在云海中观赏就会显得更加真切韵味也更足了这些也都证明“黄海”这个名字是名副其实的最后介绍一下温泉我们常讲的和游览的温泉是前山的黄山宾馆温泉古时候又叫汤泉从紫石峰涌出用它命名的温泉景区是进入黄山南大门后最先到达的景区温泉水量充足水温常年保持在42度左右水质良好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对皮肤病风湿病和消化系统的疾病确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只能浴不能饮;过云说它可以饮用是不科学的除了“四绝”之外黄山的瀑布、日出和晚霞也是十分壮观和奇丽的黄山山高陂陡溪流从高山峡谷中奔涌出来从陡谷悬岩上飞落下来同就形成瀑布“山中一夜雨处处挂飞泉”就是黄山温存的生动写照黄山瀑布很多最壮观的有“九龙瀑”、“人字瀑”和“百丈瀑”黄山四季分明:春天青峰滴翠山花烂漫;夏季清凉一片处处飞瀑;秋天天高气爽红叶如霞;寒冬则是银装素裹冰雕玉砌黄山确实是一个旅游、避暑、赏雪的绝好去处(二)品味体会:阅读课本中有关黄山的诗歌进一步体会黄山的美及文化内涵四、拓展延伸:1、你是否去过黄山谈谈你对黄山的感受2、简述黄山四绝3、写一篇游记中秋节莱西四中刘铮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秋节的一般知识鉴赏中秋节诗词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主动探究、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能够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读一读下面的这首词你知道词里提到的是个节日水调歌头(宋)苏东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这首词写了中国一个传统节日(中秋节)2.从词中可以看出中秋节的些风俗①赏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②团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你知道中秋节的来历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中秋节的探索之旅(板书课题)二、探究明理:(一)中秋节有关知识1、中秋节的来历①中秋节起源于远古拜月敬月之风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汉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晋时亦有中秋赏月之举不过不太普遍②《唐书〃太宗记》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记载此时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充满了浪漫色彩玩月之风大兴中秋节得以形成③北宋时中秋节成了春节之后的第二大节日吴自牧《梦梁录》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更有意思的是《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④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臵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2、中秋节的别称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3、中秋传说①嫦娥奔月版本一:早期的记载有“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是说后羿从西王母处要来不死之药嫦娥偷吃了这颗灵药成了仙却被罚变成丑陋的蟾蜍在月宫捣不死之药版本二: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②吴刚折桂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③吃月饼与朱元璋起义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④玉兔捣药“玉兔捣药”原是道教掌故之一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只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服用这药丸可以长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古代文人写诗作词也常常以玉兔象征月亮⑤唐玄宗游月宫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在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得几回闻!”日后玄宗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4、中秋习俗知多少同学们你知道各地的习俗不妨讲给大家听听(二)中秋诗词赏析1、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译文】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树枝上安歇着鸦鹊夜深了秋露悄悄地打湿了庭中的桂花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会落到谁的一边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黄山的历史简介和资料
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是中国著名的山岳风景区之一。
以下为黄山的历史简介和资料:
1. 历史悠久:黄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区,据考证,早在公元前690年的春秋时期,即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2. 名称由来:黄山得名于它的黄色峰石和地貌景观,传说中又因远古神仙黄帝曾在此炼丹仙府而得名。
3. 区域面积:黄山风景区总面积为154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区面积为15
4.5平方公里。
4. 丰富的自然景观:黄山拥有众多著名自然景观,如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瀑布、飞瀑、天池、雾海、日出、夕阳等。
5. 丰富的历史文化:黄山所在地曾是历史上的南岳雁荡山,自古以来人们就到这里来道教、佛教寺观和炼丹修行。
同时,黄山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重要源头之一。
6. 旅游资源:黄山自20世纪初便成为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游览,如今已成为世界各地旅行家必去之地之一。
7. 保护措施:为了保护黄山这个珍贵的自然遗产,中国政府出台了多项保护措施,如设立国家级森林公园、禁止采伐林木、禁止建设、坚持人工植树造林等措施。
黄山的介绍和历史介绍黄山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境内,是中国最著名的名山之一。
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而闻名于世。
黄山被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山峰之一。
其壮丽的山景,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山脉地理特点黄山地处中国南方的南岭山系,总面积约154平方公里。
这里地势险峻,山峰耸立,最高峰蓬莱三岛海拔1864米。
山脉蜿蜒曲折,群山环抱,山势雄伟壮观,给人一种如入仙境的感觉。
突出的自然景观黄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而著名。
这里有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四大特色景观。
1.奇松黄山的奇松被誉为“黄山松”,它们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形状各异,树姿奇特。
其中最有名的是“松龙”和“松鹤”。
这些奇松独特的形态给黄山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2.怪石黄山的怪石如诗如画,变幻莫测。
有些石头形状独特,如马鞍石、猴子石等,被誉为瑰宝。
还有一些石头形成了奇特的组合,如“光明顶”的“莲花石”、“白云公主”的“伞石”等,给人一种神奇的感觉。
3.云海黄山的云海景观是黄山最独特的自然景观之一。
当夜晚的水汽凝结在山峰上时,形成了美丽壮观的云雾,如同海洋一样涌动。
在日出和日落时分,云雾经阳光照射后变得五彩斑斓,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
4.温泉黄山的温泉是健康养生的好去处。
这里有多个温泉景区,如飞来石、翡翠谷、鳌池等。
泡温泉不仅可以放松身心,还有很多益处对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文化底蕴和历史黄山不仅有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
下面将介绍黄山的历史。
历史沿革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早在3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黄山地区已有人类居住。
周朝时期,黄山被称为“黄山九座”,是古代松阳国的前身。
春秋战国时期,这里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成为了战国时期吴楚之间的争夺之地。
直到很多年之后,黄山才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底蕴黄山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
这里孕育了许多著名的文化人物,如文学家徐霞客、文人画家李可染等。
他们从黄山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为中华文化增光添彩。
黄山文化价值介绍
黄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文化价值举世闻名。
黄山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遗产价值
黄山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古建筑、石刻、文化遗址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山风景区内的宏村古建筑群和黟县的徽州古城。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所在,对于研究中国文化、历史和艺术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艺术价值
黄山地区的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美学和文学方面。
黄山的奇峰怪石、云海日出、松柏奇树等自然景观,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被
誉为“黄山十景”。
同时,黄山还是中国文学名著《红楼梦》《西游记》等的创作灵感来源之一,这些名著不仅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旅游价值
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黄山的旅游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其自然美景上,还体现在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上。
黄山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为游客提供了不同于其他旅游胜地的旅游体验,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总之,黄山的文化价值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黄山简介一、概述黄山,又被称为“南岳”、“福山”,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黄山以其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而闻名于世,它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山之一,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黄山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灵感源泉之一,以其独特的山水景观吸引了无数的游客。
登临黄山,可以欣赏到中国著名的四绝: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
此外,黄山还有许多宏伟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如天都、慈光阁、迎客松等。
二、自然景观1. 黄山的主峰黄山主峰群由莲花峰、天都峰、五老峰等数十座主峰组成。
莲花峰海拔1864米,是黄山的最高峰,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峰”。
登上莲花峰,可以俯瞰整个黄山的壮丽景色,云海、怪松和奇石尽收眼底。
2. 黄山的奇松怪石黄山以其奇松和怪石而闻名于世。
奇松是指在黄山这片奇幻的土地上生长的独特的松树。
这些松树长年在陡峭的山壁上扎根,形成了各种各样奇特的形状,如挺拔、曲折、俏媚等。
怪石也是黄山的一大特色,形状各异,有的像动物,有的像人,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3. 黄山的云海和温泉黄山云海是黄山最美的自然景观之一。
在晨曦或日落时分,云雾缭绕,犹如仙境一般。
温泉则是黄山另一个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藏。
温泉水质清澈,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对身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三、人文景点1. 天都天都是黄山的主要人文景点之一,也是黄山的中心地带。
从天都可以俯瞰整个黄山的美景。
在这里,你可以参观传统的道观,聆听道教文化的讲解,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2. 慈光阁慈光阁是黄山上一座古老的寺庙,也是游客不容错过的景点之一。
慈光阁建于唐代,是黄山最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
寺庙里供奉着观音菩萨,使人感受到宁静和慈爱。
3. 迎客松迎客松是黄山上的一颗古老松树,被誉为“人松之王”。
这颗松树生长在黄山莲花峰的山腰上,高约10米,枝繁叶茂。
它象征着黄山的热情好客,每年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观赏。
四、游览提示1.黄山是中国最知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旅游旺季人流量大,建议提前预订和规划行程;2.登山过程较为艰辛,建议准备好合适的登山装备和体力;3.购物时要注意认清正规商家,以免上当受骗;4.前往黄山时,提前查看当地天气预报,以便合理安排行程。
黄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类别、编号及名称【黄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 项目类别:传统音乐1.1 编号:HS-FWYCH-0011.2 名称:黄山民间音乐2. 项目类别:传统戏曲2.1 编号:HS-FWYCH-0022.2 名称:黄山皮影戏3. 项目类别:传统舞蹈3.1 编号:HS-FWYCH-0033.2 名称:黄山花鼓舞4. 项目类别:传统美术4.1 编号:HS-FWYCH-0044.2 名称:黄山木板年画5.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5.1 编号:HS-FWYCH-0055.2 名称:黄山徽派建筑技艺6. 项目类别:传统医药6.1 编号:HS-FWYCH-0066.2 名称:黄山徽医技艺7. 项目类别:传统文学7.1 编号:HS-FWYCH-0077.2 名称:黄山传统节庆文学8. 项目类别:传统民俗8.1 编号:HS-FWYCH-0088.2 名称:黄山古风节庆9. 项目类别:传统体育9.1 编号:HS-FWYCH-0099.2 名称:黄山传统武术文章:黄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黄山民间音乐在黄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黄山民间音乐以其悠扬的旋律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
作为传统音乐的代表,黄山民间音乐承载了当地人民的情感和生活方式,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
黄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黄山皮影戏黄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的黄山皮影戏是一门传统戏曲艺术,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黄山皮影戏以其细致的制作工艺和精湛的表演技艺而著称,是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黄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黄山花鼓舞黄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一的黄山花鼓舞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
黄山花鼓舞以其独特的舞姿和动感的音乐节奏而广受欢迎,是民间艺术中的珍品。
……(依次类推)结语:黄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多而精,涵盖了传统音乐、戏曲、舞蹈、美术、技艺、民俗、体育等多个方面。
世界文化遗产作文黄山500字非连续文本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世界文化遗产作文黄山500字非连续文本篇1标题:我眼中的黄山世界文化遗产正文:你知道吗?黄山真是一座很神奇的山!它有无数奇奇怪怪的石头,形状好像各种动物和东西。
爬上山顶,能看到云海一望无际,腾腾云气在脚下流动,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黄山可是世界文化遗产哦!那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它很有名,全世界都承认它非常独特和珍贵,必须好好保护起来。
不过,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它需要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以及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
漂亮的黄山有着700多年的历史了。
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都被它迷住了。
你看,连古时候的诗人们也对它赞不绝口。
像李白的名句:"谁家玉卮凌波去",都在说黄山的松树似乎在云中飘荡一般。
柳宗元也写道:"黄山之水晶通蓝""黄山之石英裸秀出"。
真不愧是"一堆黄土峰头堆绿苔"的绝景啊!不过,黄山独特的景观还不只是有漂亮的松树和怪石。
你看它的山峰是多么陡峭,山顶有时笼罩着浓雾,形成云海的奇观。
山上还有许多温泉,水汽腾腾,雾气氤氲,如梦如幻,让人恍如置身于仙境之中。
说到奇特的怪石,黄山更是远近闻名!山上有无数形状奇特的石头,好像各种动物和人物。
比如,有的像一只蟾蜍张着大嘴巴,有的像一头牛在低头吃草,还有的像个拿剑的武士。
所以,要当上世界文化遗产可不容易哦!黄山有着长达700年的悠久历史,有着独一无二的怪石景观,有着云海温泉的奇观,可谓是山岳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和保护它,让它永远这么美丽动人。
人生能看一次黄山,已是莫大的幸运了!希望有一天我也能亲自去黄山,欣赏那独特的山川美景,静心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也祝福黄山这座世界文化遗产,能够永远辉煌灿烂,吸引无数游人前来观赏和膜拜。
世界文化遗产作文黄山500字非连续文本篇2黄山真的太美了!上个月,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安徽旅游,我们去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黄山。
黄山文昌阁简介黄山文昌阁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胜。
作为黄山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文昌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黄山文昌阁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11年),原是位于黄岳南麓的忠义岭上,它的主要功能是祭祀文昌帝君,也被视为学问、文化的庇佑之地。
后来,黄山的发展,使得忠义岭成为了安岳书院的一部分,文昌阁也成为了安岳书院的一座重要建筑。
黄山安岳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位于黄山的最顶峰,因此也有“书院之巅”的美称。
安岳书院始建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朝代的重修、扩建和保护,如今已成为现存最完整的古代书院之一。
安岳书院以培养儿童和青年学者为主要目的,为当时黄山地区培养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和学者。
黄山文昌阁的建筑风格典雅、醇厚,展现了典型的宋代建筑风格。
阁楼为三开间,有一个深水井,俗称“墨斗”,据说可以使人“墨意深加”。
整个建筑的布局和装饰都以工艺精湛而闻名,尤其是阁楼的彩绘包括滴翠、红色、金色等多种色彩,传达出一种吉祥、庄重和虔诚的意味。
除此之外,文昌阁还设有明伦堂和紫轩阁等附属建筑,这些建筑都体现了当时的教育理念和社会制度。
在阁内,还有许多古代名人的题字和字画,这些珍贵的文物向人们展示了古人的学问和文化品味。
每年春秋两季,黄山还定期举办祭祀、文化交流活动以及文人墨客聚会等庆典活动,这些活动都与文化有关,为游客提供了更多了解黄山文化的机会。
除了文化方面,黄山文昌阁所在的黄山区还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美景。
整个地区以黄山著名,这座山脉以其独特的山水风光而闻名于世。
黄山四季景色宜人,山峰陡峭,云雾缭绕,被人们誉为世界山水的一绝。
登上文昌阁,可以一览黄山的壮丽景色,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黄山文昌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是一座载满历史沧桑和文化内涵的建筑。
它与黄山的自然美景相互辉映,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景观的机会。
无论是对于历史文化爱好者还是山水风光追求者来说,黄山文昌阁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旅游景点。
关于黄山的简介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中国的著名风景区之一。
这里有气势磅礴的山峰、奇妙的岩石和秀丽的风光,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黄山共有72座峰峦,最高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是东中国地区最高峰之一。
黄山景区被誉为“五绝”——云海、奇松、怪石、温泉和冬雪。
云海是黄山的代表性景观之一,每年春秋两季的清晨,云海漫过大地,似天上仙境,让人陶醉。
奇松由于生长在深山峡谷之中,树高通常较矮,树身却很宽,树冠如伞,枝叶如毛发般繁密,风姿绰约,迷人心魄。
怪石则是黄山最令人神往的地方之一,是多年天地之气长期侵蚀岩石的结果,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
黄山的温泉是自然排出的热水,含有多种矿物质,有非常良好的保健作用。
而冬雪则更是黄山美景中的佼佼者,白雪覆盖的山峰、松柏,美不胜收,仿佛仙境一般。
黄山的历史悠久,早在汉朝就有人曾游览过此地。
唐朝时,黄山已为名胜,被誉为“山中仙境”。
到了明朝,黄山才真正被人们所熟知。
古代文人墨客纷纷远足黄山,创作出气势恢宏,意境深邃的诗词歌赋,名垂青史。
现代黄山景区已建有新铁索桥等先进设施,游客可以安全方便地游览黄山。
登山路线经过斜坡、岩壁,登山路上的雪松树、冰梯,又给人一份野性的感受。
不过,和许多中国名山一样,游客要时刻警惕山路上的危险,做好相关安全防范措施,爱护山峰和绿色环境。
黄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许多传统文化因素的来源地。
黄山既有原始存在的风景和历史文化的碧波荡漾,又有现代建设的伟大成就,展现出中华民族的璀璨和壮美。
每年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黄山游览,体验奇山异石和峡谷深谷,感受自然之美和历史沉淀之深沉。
黄山不仅是一座自然景观,更是中华文化丰富精神内涵的一个缩影。
黄山的历史与文化黄山是中国著名的山岳胜地,位于安徽省南部,其壮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
不过,很少有人了解黄山背后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黄山的历史与文化,以更深入地了解这片神奇的土地。
起源与发展黄山自古以来便是道教和儒教的圣地,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都曾到此游览并留下不少诗文,如唐朝诗人李白、宋朝诗人苏轼等。
在明朝时期,黄山更成为了地方官员修身养性的胜地。
清朝乾隆年间,黄山被批准为陵园,用于安置徽州八跑的先贤英名。
此后,黄山开始被更广泛地人所知,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文化遗迹除了自然美景外,黄山还留有许多文化遗迹,如黄山古村落、徽派建筑等。
黄山古村落以其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建筑群而闻名,这里不仅有精雕细琢的石雕、木雕,还有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
这些文物和建筑不仅展现了安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还证明了黄山地区古代文明的繁荣与灿烂。
徽派建筑与文化也是黄山的一大特色。
徽派建筑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安徽是徽派建筑的发源地之一。
黄山地区的徽派建筑不仅有独特的建筑风格,而且融合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展现出独特的文化品格。
传统婚礼文化除了以上介绍的历史和文化,黄山还有许多传统婚礼文化。
安徽婚礼的传统文化相对来说比较多元化,然而在黄山的大部分地区,仍旧保持着传统的黄山式婚礼。
在黄山,新娘会穿着锦缎的宝蓝色绸衣,头上插上新娘花、翠发簪和挂金带,门前挂着“囍”字彩带和赤艾,整场婚礼充满了传统文化氛围。
总结黄山不仅是一处自然风光优美的旅游胜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经历了千年的沧桑巨变,黄山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积淀,培育了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
从黄山古村落到徽派建筑,从道教儒教文化到传统婚礼文化,黄山一切都饱含着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探索。
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和珍惜这片美丽的土地,以此来彰显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十三、黄山目标定向1、了解黄山的有关资料,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背诵有关黄山的诗歌,了解黄山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入境生趣,提供资料:出示黄山的有关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黄山的美,导入新课。
二、自学生疑。
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资料,小组交流搜集的资料,并提出疑问。
三、点难拨疑,介绍黄山的情况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属中国南岭山脉的部分,全山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
黄山山系中段,是黄山的精华部分,也就我们要游览的黄山风景区,面积约154平方公里。
它在黄山市境内,南邻歙县、徽州区、休宁县和黟县,北连黄山区;这五个县、区也都属于黄山市管辖。
黄山在中国唐代以前叫黟山,黟是黑样子,因为山上岩石多青黑青黑的,古人就给它起这样一名字。
传说咱们中华族的先祖轩辕黄帝在完成中原统一在业、开创中华文明之后,来到这里采药炼丹,在温泉里洗澡,因而得道仙。
唐朝著名的皇帝明皇李隆基非常相信这个说法,就在天宝六年(747年)下了一道诏书,将黟山改名黄山。
意思是,这座山是黄帝的山。
从那以后,黄山这个名字就一直到现在。
黄山的美,首先就美在它的奇峰。
这里竞秀,峰峰称奇,各有特色,各具神韵。
黄山奇峰到底有多少,还没有一个确切数字。
历史上先后命名的有36大峰、36小峰,近年又有10座名峰入选《黄山志》。
这80多座山峰的高绝大多数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其中莲花峰最高(1864米),光明顶次之(1841米),天都峰排行老三(1829.5米),这三大峰和风姿独秀始信峰(1683米)。
黄山有“四绝”,说起黄山“四绝”,排在第一的当是奇松。
黄山松奇在什么地方呢?首先是奇在它无比顽强的生命力,你见了不能不称奇。
一般说,凡有土的方就能出草木和庄稼,而黄松则是从坚硬的黄岗岩石里长出来的。
黄山到处都生长着松树,它们长峰顶,长悬崖峭壁,长在深壑幽谷,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千百年来,它们就是这样从岩石迸裂出来,根儿深深扎进岩石缝里,不怕贫瘠干旱,不怕风雷雨雪,潇潇洒洒,铁骨铮铮。
你能说不奇吗?其次是,黄山松还奇在它那特有的天然造型。
从总体来说,黄山松的针叶短粗稠密,叶色浓绿,枝干曲生,树冠扁平,显出一种朴实、稳健、雄浑的气势,而每一处松树,每一株松树,在长相、姿容、气韵上,又各各不同,都有一种奇特的美。
人们根据它们的不同的形态和神韵,分别给它们起了贴切的自然而又典雅有趣的名字,如迎客松、黑虎松、卧龙松、龙爪松、探海松、团结松等等。
它们是黄山奇松的代表。
怪石,是构成黄山胜景的又一“绝”。
在黄山到处都可以看到奇形怪异的岩石,这些怪石的模样儿千差万别,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有的反映了某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都活灵活现,生动有趣。
在121处名石中,知名度更高一些的有“飞来石”、“仙人下棋”、“喜鹊登梅”、“猴子观海”、“仙人晒靴”、“蓬莱三岛”、“金鸡叫天门”等。
这些怪石有的是庞然大物,有的奇巧玲珑;有的独立成景,有的是几个组合或同奇松巧妙结合成景。
还些怪石因为观赏位置和角度变了,模样儿也就有了变化,成了一石二景,如“金鸡叫天门”又叫“五老上天都”,“喜鹊登梅”又叫“仙人指路”就是移步换景的缘故。
也还有些怪厂,在不同条件下看,会产生不能的联想,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名字,如“猴子观海”又叫“猴子望太平”便是。
再说云海。
虽然在中国其它名山也能看到云海,但没有一个能比得上黄山云海那样壮观和变幻无穷。
大约就是这个缘故,黄山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黄海”。
这可不是妄称,是有历史为证的。
明朝有位著名的史志学家叫潘之恒,在黄山住了几十年,写了一部60卷的大部头书--黄山山志,书名就叫《黄海》。
黄山的一些景区、宾馆和众多景观的命名,都同这个特殊的“海”有关联,有些景观若在云海中观赏,就会显得更加真切,韵味也更足了。
这些也都证明,“黄海”这个名字是名副其实的。
最后,介绍一下温泉。
我们常讲的和游览的温泉是前山的黄山宾馆温泉,古时候又叫汤泉,从紫石峰涌出。
用它命名的温泉景区,是进入黄山南大门后最先到达的景区。
温泉水量充足,水温常年保持在42度左右,水质良好,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对皮肤病,风湿病和消化系统的疾病,确有一定的疗效。
但是只能浴,不能饮;过云说它可以饮用,是不科学的。
其实,黄山温泉不止一处。
在黄山北坡叠嶂峰下,还有一个温泉,叫松谷庵,古称锡泉。
它与山南的宾馆温泉水平距离7.5公里,标高也近,南北对称,遥相呼应。
这也够奇的了。
不过因为它地处偏僻目前还未开发利用。
除了“四绝”之外,黄山的瀑布、日出和晚霞,也是十分壮观和奇丽的。
黄山,山高陂陡,溪流从高山峡谷中奔涌出来,从陡谷悬岩上飞落下来同,就形成瀑布。
“山中一夜雨,处处挂飞泉”,就是黄山温存的生动写照。
黄山瀑布很多,最壮观的有“九龙瀑”、“人字瀑”和“百丈瀑”。
黄山四季分明:春天青峰滴翠,山花烂漫;夏季清凉一片,处处飞瀑;秋天天高气爽,红叶如霞;寒冬则是银装素裹,冰雕玉砌。
黄山确实是一个旅游、避暑、赏雪的绝好去处。
四、阅读课本中有关黄山的诗歌,进一步体会黄山的美及文化内涵。
五、名人游踪和名人诗文自古以来就一直有许多游客来到黄山,探求其神秘、惊叹其美景。
人皆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中华五岳历来是文人骚客的聚集之地.古代名人陈业汉代上虞(今属浙江)人,曾任会稽太守。
北魏时的郦道元《水经注》载:“会稽陈业,洁身清行,遁迹此山(指黟山)”,是具有文字记载的游黄山第一人。
李白据郭沫若《李白与杜甫》和《太平广记》、仙源《城南胡氏家谱》与李白本人有关诗作等资料显示,权且认为李白来黄山有三次。
前两次畅游山水并求仙访道,后一次却专为了寻访故友。
第一次,《太平广记》载:“天宝中,李白自翰林出,东游经传舍”,读到许宣平修道写的诗,于是到歙县访许宣平。
传舍,古代旅店。
李白天宝元年(742)夏,寄家南陵,与道士吴筠隐居会稽。
不久吴筠应召入长安,向唐明皇推荐了李白。
冬,李白经南陵进长安应召。
醉写番书和戏弄杨国忠、高力士的故事就在应召后。
唐明皇既怜爱又忌憎,让他当了一年多的“供奉翰林”,天宝三年春“诏许还山”,下了客气的逐客令。
三月,李白游河南,因许氏夫人去世,在开封梁园娶宗氏夫人。
后去山东,结识杜甫,天宝四年秋,才离开山东,经南京,下会稽,回游庐江、霍山、浔阳(九江)等地。
《太平广记》所指,当在天宝五年春,从会稽经歙县游庐江的。
唐朝时庐江是庐江郡,郡治合肥,辖合肥、庐江、舒城、巢、慎(肥东)等地。
李白心存求仙访道,记着许宣平,所以这时从会稽回游庐江,刚好可以基本上顺路。
(据山东《兖州市志》考证,此南陵在兖州,有《南陵别儿童入京》中“余亦辞家西入秦”为证。
)第二次,天宝十四年(755)春,游桃花潭后,接游陵阳山和黄山。
天宝十二年,李白离梁园南下宣州,登敬亭山,后入秋浦。
天宝十三年游扬州,住有大半年时间,又回到秋浦。
在秋浦前后跨三年。
《秋浦寄内》有句:“我自游秋浦,三年北信疏”,可见三年大部分时间在秋浦,未回梁园。
天宝十四年春,接汪伦邀,自秋浦来游桃花潭。
桃花潭与陵阳山相距不远,又在同一条舒溪河上,这是契机。
早在天宝十二年登敬亭山时,作《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一诗,就写明了“愿随子明去,炼火烧金丹”的愿望,可见游陵阳山的主要目的是访汉代窦子明升仙遗迹。
他沿舒溪上行,时值深春,先游龙门。
龙门山山势高耸,有亭名东亭;龙门渡处曲波回澜,如虎眼转动,写下了《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仍流露出上陵阳山的急切心情。
我游东亭不见君,沙上行将白鹭群。
白鹭闲时散飞去,又如雪点青山云。
欲望泾溪不辞远,龙门蹙波虎转眼。
杜鹃花开春已阑,归向陵阳钓鱼晚。
唐时陵阳山有仙坛宫,香火兴旺,又有窦子明的丹井、黄鹤池、白鹤墩等遗迹,李白很高兴。
特别是这期间结识了黄山隐士温伯雪,更视为是求仙得道的先导者,就沿仙(源)沙(济)古道,仙(源)汤(口)古道,越长岭(谭家桥白亭处),经云谷,把温伯雪送回黄山。
游黄山后,又循原路回到仙源,写下了著名的《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描写了黄山风景和温伯雪仙风道骨,希望将来与他一道升仙。
仙源是太平县治所在地,也是水陆码头,李白这次离开黄山,是从仙源乘船走的。
“去去陵阳东”陵阳东,指回去的方向。
去去,希望急切地走。
可是却“行行芳桂丛”。
仙源古时多桂树,故名桂城。
行行,来回地走,诗句明显表现出留恋仙源的心情。
然后顺流而下,游了三门六剌滩,写下了《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剌滩》。
高溪,就是麻川河在唐代的名字,下行必经三门六剌滩。
仙源大东门外河下有青石铺砌,伸向河中的埠头,便是乘船的码头。
三门横峻滩,六剌走波澜。
石惊虎伏起,水状龙萦盘。
何渐七里濑,使我欲垂竿。
六剌滩又名长滩,在三门滩老自然村边麻川河中。
有两块巨石从两岸边向河中流伸去,叫龙盘石,形成一个坝口。
坝口水流形成小瀑布,曲线流、回流、漩涡等多种流形,细辩声音,可有六种。
“石惊”、“水状”两句就是六剌滩写真。
顺便提及,根据三门当地意谓,六剌滩流水有六种声音。
古人把自然界的声音统叫“天籁”。
水流声是天籁的一种,在太平方言中,“六剌”极可能有“六籁”的方言之误,而且误之已久。
游三门后,李白经泾县、宣州,又去了秋浦。
当年冬十月回梁园。
十一月,安禄山反,与夫人改胡装,复下江南逃难。
第三次,流放夜郎遇赦后访胡珲。
天宝十五年(756)春,李白夫妇到江南,流寓多处,最后上庐山叠屏风隐居。
六月下旬,安禄山破潼关,占长安。
唐明皇西逃入蜀,令太子李亨领天下兵马大元帅,收复黄河流域;十六王子永王李璘收复长江流域和江南,有收复不成、偏安江南之意。
李璘雄心勃勃,十月至十二月,三次派人上庐山请李白下山辅佐。
李白推脱不得,至十二月下旬始下山。
岂知李亨早在七月十二日就于甘肃灵武自立为帝,名肃宗,改元“至德”。
故天宝十五年即至德元年。
自此兄弟反目为仇。
至德二年(757)正月,李璘在江苏丹阳被李亨彻底击败,李璘逃至广东大庾岭被李亨部下追杀。
李白也成为“叛逆”逃至安徽宿松,旋去浔阳欲上庐山而被捕。
经审虽无罪,但李亨仍判“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
时李白已58岁。
至德二年,李亨又改元为“乾元元年”。
乾元二年春,李白59岁,被押送溯长江,经四川而去夜郎。
恰关内春旱,李亨大赦天下,李白刚至白帝城遇赦,喜甚,旋东下,于江陵(即荆州)写下著名绝句《早发白帝城》。
然后经江夏(武昌)到浔阳,上庐山。
在庐山,他写出了一首《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开头两句道:“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古人把孔子比作凤,谓有圣德。
他大半生周游列国,到处碰壁,最后回到家乡曲阜教学著述。
李白此诗有自比孔子意,大半生想施展抱负,结果却落个“流放夜郎”,于是翻然顿悟,不愿再从政了(其实李白从政之心未死,他62岁时,李光弼招兵,他仍然应招,走到半路发病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