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会计假设 会计原则
- 格式:ppt
- 大小:153.00 KB
- 文档页数:44
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原则会计是一门关于财务记录和财务报告的学科,其目的是为了提供有关一个组织或个人经济实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在会计工作中,有一些基本的假设和原则被广泛应用,以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本文将讨论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原则。
一、会计的基本假设1. 经济实体假设:会计将组织或个人经济实体与其所有者区分开来,将其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来看待。
这个假设认为企业和其所有者是完全独立的,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与所有者的个人财务没有关系。
2. 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假设企业将会持续下去,并且没有破产的风险。
这也是会计报表编制的一个基本前提,即假设企业将继续运行下去,直到有明确迹象表明企业将停业或被清算。
3. 货币计量假设:会计假设经济活动可以通过货币来度量和记录。
这个假设认为只有通过货币计量,交易和事件才能被及时、准确地记录和衡量。
这使得会计信息更加可比性,更容易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实体之间进行比较。
4. 会计期间假设:会计假设经济活动可以划分为特定的会计期间,例如月度、季度和年度。
这个假设使得会计信息能够被及时编制和披露,以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
二、会计的基本原则1. 实体计量原则:会计要求将经济实体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与其所有者的个人财务相分离,以便准确反映实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 成本原则:会计要求将资产和负债按照其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和报告,而不是按照其当前市场价值。
这个原则确保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验证性。
3. 匹配原则:会计要求将相关的收入和费用在同一会计期间内进行匹配,以便准确反映该期间的经营成果。
这个原则保证了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和可比性。
4. 会计信息披露原则:会计要求提供充分的信息披露,以确保用户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一个经济实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这个原则确保了信息的透明度和可理解性。
总结: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原则是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比性的重要基础。
经济实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货币计量假设和会计期间假设确保了会计信息的独立性、持续性、货币化和时效性。
第 02 讲会计根本假设(知识点)会计根本假设▲▲▲会计根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汇报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时间和空间范围等所作的合理设定。
会计根本假设包含会计主体、延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个假设。
会计准则体系由具体会计准则、一般会计原则、会计根本假设构成。
根本会计准则由一般会计原则和会计根本假设构成。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现公布了 1 个根本会计准则和 42 个具体会计准则。
一、会计主体〔一〕会计主体的概念及界定1.会计主体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汇报的空间范围。
比方,苹果公司的会计所要描述的资金运动是苹果公司这个空间范围内的资金运动,而且是站在苹果公司的角度进行反映和描述的,则苹果公司就是会计主体。
2.一般来说,只要是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都可成为会计主体。
比方:一个经济上独立核算的车间可以确认为一个会计主体,设置会计核算体系描述属于该空间范围的资金运动。
除此之外,可成为会计主体的经济组织还包含:企业、企业集团〔即由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联合体〕、事业单位〔民政厅〕等。
(举例)M 公司持有 N 公司 80%的股份,M 公司持有 F 公司 90%的股份,M 公司分别操纵 N 公司和 F 公司,此时 M 公司为母公司,N 公司和 F 公司为子公司。
M 公司〔母公司〕、N 公司〔子公司〕和 F 公司〔子公司〕为三个独立核算的会计主体。
由于从经济上 M 公司、N 公司和F 公司三者〔存在操纵与被操纵的关系〕是一个经济联合体〔即母子公司构成的企业集团〕,该企业集团也构成了会计主体,企业集团出具的报表为合并会计报表。
该例子中一共有四个会计主体:M 公司、N 公司、F 公司和集团。
(2022 年多项选择题)以下各项中,可确认为会计主体的有〔〕。
A.子公司B.销售部门C.集团公司D.母公司(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效劳的特定对象,它可以是一个特定的企业,也可以是一个企业某一特定局部〔如分厂、分公司、某部门〕,甚至可以是假设干家企业组成的集团公司。
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假设是会计准则的基础,是指会计工作中经常适用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原则。
这些假设和原则为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了依据,确保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可靠性和真实性。
以下是会计假设和原则的详细介绍:1.会计实体假设:会计实体假设指的是企业和业务实体在法律上独立于其所有者存在,应单独记录和报告其经济活动。
换句话说,企业应该把自己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与所有者的个人财务区分开来,以便更清晰地展示企业的真实情况。
2.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认为企业将会持续经营并继续下去,不会因为经济环境的变化或者其他原因而被迫停业或破产。
这个假设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至关重要,因为会计师需要根据这个假设评估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是否合理,并做出相关会计处理。
3.会计周期假设:会计周期假设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划分成一定的时间段,通常是一个会计年度。
在这个时间段内,企业需要记录和报告其经济活动,以便有序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4.会计货币单位假设:会计货币单位假设指的是所有会计交易都应当以货币单位进行记录和报告,即使它们涉及到非货币性资产或负债。
这个假设让不同企业之间的财务信息可以进行比较和分析,因为它们都使用同一种货币单位进行报告。
5.会计成本原则:会计成本原则认为企业应该按照其购买或获取资产的实际成本进行记账和报告,而不是根据市场价值或其他因素。
这个原则确保了企业资产在财务报表中的价值是客观和可靠的,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
6.会计确认原则:会计确认原则指的是企业只有在实现或者可以实现经济利益的时候才能确认收入,而费用则应当在产生的时候确认。
这个原则确保企业的财务信息是真实和可靠的,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7.匹配原则:匹配原则认为企业的收入和相关成本应当在同一个会计期间内进行匹配,以便反映企业的真实利润情况。
这个原则确保了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使人们能够更清晰地了解企业的盈利状况。
8.充分披露原则:充分披露原则指的是企业应该在财务报表中对其财务情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充分和透明的披露,以便用户能够全面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原则会计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工具,它帮助企业记录、分析和报告财务信息。
为了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会计依赖于一系列基本假设和原则。
本文将介绍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原则,并探讨它们在财务报告中的重要性。
一、会计的基本假设1. 实体假设实体假设认为企业与业主是独立的实体,需要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主的财务状况分开考虑。
这意味着企业的财务报告应该只反映企业本身的经济活动,而不受业主个人事务的影响。
2. 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假设假定企业将会持续经营下去,没有关闭的打算。
基于这一假设,企业会计应该按照其正常的会计周期来编制财务报表,假定企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按照原定计划继续运营下去。
3. 会计期间假设会计期间假设规定了企业应该按照一定的会计期间来编制财务报表,例如月度、季度或年度。
会计期间的选择应基于经济决策的需要,以便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进行评估和监控。
二、会计的基本原则1. 收益确认原则收益确认原则要求企业按照实现收益的时间来确认收入,而不是实际收到现金的时间。
这意味着企业应该在货物或服务交付给客户时确认相关的收入,无论是否已收到付款。
2. 成本原则成本原则要求企业将资产和服务的成本记录在账簿中,并用这些成本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
这意味着企业应该以成本为基础记录财务交易,而不是以市场价值或其他评估方式。
3. 匹配原则匹配原则要求企业将与收入直接相关的成本与相应的收入进行配对。
这意味着企业应该在同一会计期间内,将与生成收入直接相关的成本与收入相匹配。
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在特定时间段内的盈利能力。
4. 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内使用相同的会计方法和政策,以便财务报表具有可比性。
这使得人们能够比较不同会计期间的财务信息,分析企业的业绩和趋势。
5. 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面临不确定性时,应该采取较为保守的估计方法。
这意味着在面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会计人员应该做出较为保守和谨慎的决策,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四大会计假设和原则一、四大会计假设会计假设就像是会计世界的地基,要是没了它们,整个会计大厦都得摇摇欲坠呢。
1. 会计主体假设这个假设就是在说啊,我们得先确定好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比如说,一家公司就是一个会计主体,它得把自己的财务情况和其他公司或者老板自己的私人财务分开。
就像你自己有个存钱罐,那是你的小天地,和你爸妈的钱得分开算一样。
不能把公司的钱和老板用来买私人游艇的钱混在一起算,不然账就乱成一团麻啦。
2. 持续经营假设这个假设是默认企业会一直持续经营下去的。
这就好比你种了一棵小树苗,你就盼着它一直茁壮成长,而不是种的时候就想着它过几天就会死掉。
企业也是这样,我们假设它会一直开门做生意,这样在记账的时候,就可以按照正常的情况来进行,比如固定资产可以按照使用年限慢慢折旧,而不是想着企业马上要倒闭了,这些固定资产就得赶紧贱卖。
3. 会计分期假设这就像是把企业的经营时间切成一片片的小蛋糕。
一般我们会把一年作为一个会计年度,当然也有季度、月度这些分期。
为啥要这么做呢?就好比你要记录自己每个月花了多少钱,这样每个时间段都有个清晰的账目。
对于企业来说,这样方便股东、投资者等查看企业在不同时间段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4. 货币计量假设这个假设简单说就是会计核算的时候要用货币来计量。
因为货币是个统一的度量衡嘛。
比如说,企业有一堆设备、一些原材料,还有员工的劳动力,怎么衡量这些东西呢?就把它们都换算成钱。
不过这个假设也有局限性啦,像企业的企业文化、员工的忠诚度这些很重要的东西就很难用货币来计量。
二、会计原则会计原则就像是会计人员要遵守的游戏规则。
1. 可靠性原则这就是要求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可靠。
就像你给朋友讲一个事情,不能胡编乱造一样。
会计人员记录的账目、数据都得是实实在在发生的,要有依据。
比如说,企业有一笔销售收入,必须要有销售合同、发货单、收款凭证等证据才能入账,不能自己瞎编一个数字就写上。
2. 相关性原则会计信息得和使用者的决策相关。
会计基本假设与原则知识点总结会计作为一门重要的商业语言,其基本假设和原则为财务信息的记录、处理和报告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理解这些假设和原则对于准确解读和运用会计信息至关重要。
一、会计基本假设(一)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它明确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界定了会计所要处理的交易和事项的边界。
例如,一家公司就是一个会计主体,其财务报表反映的是该公司自身的经济活动,而不包括股东或其他关联方的个人财务状况。
(二)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认为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持续经营下去,不会面临破产或清算。
这一假设为会计核算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基础。
基于此,企业可以按照正常的经营模式进行资产的计价、折旧和摊销,以及负债的确认和偿还。
(三)会计分期假设为了及时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分期假设将企业的持续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相等的期间,如年度、季度和月度。
这使得企业能够定期编制财务报表,向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四)货币计量假设货币计量假设规定会计核算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并假定货币的价值是稳定不变的。
这使得不同性质和种类的经济业务能够以统一的标准进行记录和汇总。
二、会计原则(一)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会计人员在记录和报告经济业务时,必须保持中立,不受个人偏见和主观意愿的影响。
(二)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强调会计信息应当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能够帮助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预测。
例如,对于投资者来说,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的相关信息就具有重要的决策价值。
(三)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这包括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纵向可比,以及不同企业之间的横向可比。
通过遵循统一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便于使用者对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四)一贯性原则一贯性原则指企业在不同时期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