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熔焊原理及材料焊接第六章 金属材料的焊接性及评定
- 格式:ppt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44
金属熔焊原理及材料焊接
金属熔焊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焊接方法,它利用高温将金属材料加热到熔点并使其熔化,然后通过冷却使其凝固在一起,从而实现材料的连接。
金属熔焊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加热: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达到熔点。
加热可以使用火焰、电弧、激光等热源。
2. 熔化:当金属材料达到熔点时,其原子开始失去有序结构并呈现液态。
在液态状态下,金属原子可以自由流动。
3. 密实:在金属材料熔化的同时,焊接材料(焊丝或焊料)也会熔化并与原材料混合。
通过表面张力和毛细效应,焊接材料会充满焊接接头中的缝隙,并经过冷却后凝固。
4. 冷却:在熔化材料充满接头缝隙后,将焊接材料冷却至固态。
固态的焊接材料与基材结合,在冷却过程中形成强固的连接。
焊接材料是进行金属熔焊的关键,常用的焊接材料包括焊丝和焊料。
焊丝一般是金属丝,它是填充金属材料的主要来源。
焊丝可以有不同的成分和特性,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焊丝来适应不同金属材料的焊接。
焊料是一种在焊接时产生熔融状态的材料,通过其熔融状态与金属材料表面的接触和作用,实现金属连接。
金属熔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业生产、建筑、航空航天等。
不同的金属熔焊方法和材料选择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和金属材料的性质。
金属熔焊原理及材料焊接性教案教案课程金属熔焊原理及材料焊接性班级焊接1301/制造1301教师杨起俊2014 学年第 1 学期二零一一年九月印制教案授课顺序教案授课顺序教案授课顺序授课日期2014.9.19 授课课时 2专业班次焊接1301/制造1301 授课方法讲授授课内容:焊接热过程目的要求:了解焊接热过程、热能传递的基本方式、焊接温度场、焊接热循环的特点,理解焊接温度场、焊接热循环的影响因素及调节方法。
重点:焊接热传递、焊接温度场、焊接热循环难点:焊接热循环的影响因素及调节方法教参:《金属熔焊基础及材料焊接》,李凤银,机械工业出版社教学环节及组织:能力知识点1 常用焊接热源及热能传递的基本方式一、常用的焊接热源1.电弧热2.化学热3.电阻热4.摩擦热5.电子束6.等离子弧7.激光束二、焊接过程的热效率:三、焊接传热的基本形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能力知识点2 焊接温度场一、焊接温度场的表示及特点教案授课顺序授课日期2014.9.25 授课课时 2专业班次焊接1301/制造1301 授课方法讲授授课内容:焊缝金属的组成目的要求:了解焊缝金属的形成过程;理解过重合金元素对焊缝金属性能的作用;理解焊条过渡的过程。
重点:熔滴过渡;焊缝金属熔合比难点:熔滴过渡中力、热、电的作用。
熔合比对焊缝的影响。
教参:《金属熔焊基础及材料焊接》,李凤银,机械工业出版社教学环节及组织:能力知识点1 焊条的熔化与过渡一、焊条的加热:有电阻热和电弧热二、焊条金属的熔化:Vm=m/t=αPI熔敷系数:飞溅率:三、熔滴过渡的作用力:重力、表面张力、电磁压缩力、斑点压力、等离子流力、电弧气体吹力。
四、熔滴过渡的形式:滴状过渡、短路过渡、喷射过渡。
五、熔滴过渡时的飞溅能力知识点2 母材的熔化及熔池一、熔池的形状和尺寸:熔宽、熔深、余高等以及与能量的关系。
二、熔池的温度三、熔池金属的流动能力知识点3 焊缝金属的熔合比与母材金属的稀释熔合比:熔合比(稀释率)的大小与焊接方法、焊接参数、接头形状和尺寸、坡口形式及尺寸、焊道层数、母材金属的热物理性质等有关。
金属材料的焊接性金属材料的焊接性是指金属在焊接过程中的可焊性和焊接后的性能表现。
金属材料的焊接性直接影响着焊接工艺的选择和焊接接头的质量。
在工程实践中,对金属材料的焊接性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期能够实现高效、高质量的焊接工艺。
首先,金属材料的焊接性与金属的化学成分密切相关。
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对焊接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例如,铝合金的焊接性受到铝合金成分中镁含量的影响,镁含量较高的铝合金焊接性较好。
另外,焊接时还需考虑金属材料中的杂质元素对焊接性能的影响,一些杂质元素可能会导致焊接接头的裂纹和变形,因此在焊接过程中需要对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控制。
其次,金属材料的晶粒结构对焊接性能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金属材料的晶粒结构决定了金属的塑性和韧性,从而影响了焊接接头的强度和韧性。
在焊接过程中,晶粒的再结晶和长大会改变金属材料的晶粒结构,从而影响焊接接头的性能。
因此,在焊接工艺中需要考虑金属材料的晶粒结构对焊接性能的影响,采取合适的焊接工艺控制晶粒的再结晶和长大,以提高焊接接头的性能。
此外,金属材料的热物理性能也是影响焊接性能的重要因素。
金属材料的热导率、线膨胀系数等热物理性能对焊接过程中的热变形和应力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焊接过程中,需要考虑金属材料的热物理性能,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以控制焊接过程中的热变形和应力,从而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
最后,金属材料的表面状态对焊接性能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金属材料的表面状态包括氧化膜、油污等,这些表面污染物会影响焊接接头的质量。
在焊接前需要对金属材料的表面进行清洁和处理,以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
综上所述,金属材料的焊接性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受到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晶粒结构、热物理性能和表面状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的焊接工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以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和性能。
只有深入研究金属材料的焊接性,才能实现高效、高质量的焊接工艺,满足工程实践的需求。
《金属熔焊原理及材料焊接》习题答案绪论一、填空题1.连接金属材料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形式,其中,属于可拆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永久性连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焊接过程中金属所处的状态不同,可以把焊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三类。
3.常用的熔焊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焊接是通过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或两者并用,用或不用______________,使焊件达到结合的一种加工工艺方法。
5.压焊是在焊接过程中,必须对焊件施加___________,以完成焊接的方法。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的划“×”)1.焊接是一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
﹙﹚2.熔焊是一种既加热又加压的焊接方法。
﹙﹚3.钎焊是将焊件和钎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它们完全熔化,从而达到原子结合的一种连接方法。
﹙﹚4.钎焊虽然在宏观上也能形成不可拆卸的接头,但在微观上与压焊和熔焊是有本质区别的。
﹙﹚5.焊接接头由焊缝和因焊接热传递的影响而产生组织和性能变化的焊接热影响区构成。
﹙﹚6.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件达到原子结合的一种方法。
﹙﹚答案一、填空题1.螺纹连接键连接铆接焊接螺纹连接键连接铆接焊接2.熔焊钎焊压焊3.气焊焊条电弧焊 CO气体保护焊24.加热加压填充材料5.压力二、判断题1.×2.×3×4.√5.√第一章焊接热源及其热作用一、填空题1.常用焊接热源有_____________热、_____________热、_____________热、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金属材料焊接性知识要点1. 金属焊接性:指同质材料或异质材料在制造工艺条件下,能够形成完整接头并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能力。
包括(工艺焊接性和使用焊接性)。
2. 工艺焊接性:金属或材料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能否获得优质致密无缺陷和具有一定使用性能的焊接接头能力。
3. 使用焊接性:指焊接接头和整体焊接结构满足各种性能的程度,包括常规的力学性能。
4. 影响金属焊接性的因素:1、材料本因素2、设计因素3、工艺因素4、服役环境5. 评定焊接性的原则:(1)评定焊接接头中产生工艺缺陷的倾向,为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提供依据;(2)评定焊接接头能否满足结构使用性能的要求。
6. 实验方法应满足的原则:1可比性 2针对性 3再现性 4经济性7. 常用焊接性试验方法:A:斜Y坡口焊接裂纹试验法: 此法主要用于评定碳钢和低合金高强钢焊接热影响区对冷裂纹的敏感性。
B:插销试验 C:压板对接焊接裂纹试验法 D:可调拘束裂纹试验法一问答:1、“小铁研”实验的目的是什么,适用于什么场合?了解其主要实验步骤,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答:1、目的是用于评定用于评定碳钢和低合金高强钢焊接热影响区对冷裂纹的敏感性。
评定碳钢和低合金高强钢焊接热影响区对冷裂纹的敏感性时,影响结果稳定因素焊接接头拘束度预热温度角变形和未焊透。
(一般认为低合金钢“小铁研实验”表面裂纹率小于20%时。
用于一般焊接结构是安全的)2、影响工艺焊接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影响因素:(1)材料因素包括母材本身和使用的焊接材料,如焊条电弧焊的焊条、埋弧焊时的焊丝和焊剂、气体保护焊时的焊丝和保护气体等。
(2)设计因素焊接接头的结构设计会影响应力状态,从而对焊接性产生影响。
(3)工艺因素对于同一种母材,采用不同的焊接方法和工艺措施,所表现出来的焊接性有很大的差异。
(4)服役环境焊接结构的服役环境多种多样,如工作温度高低、工作介质种类、载荷性质等都属于使用条件。
3、举例说明有时工艺焊接性好的金属材料使用焊接性不一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