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儿童学习能力评估 格雷费斯智力测验
- 格式:pdf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18
(九)、常见问题 1、被测者不配合:如果是对你不熟悉的小朋友测试,则在测试前可以与其有个交流过程,让小朋友不会感到不适,比如可以触摸小朋友的头,让被测者感到很安全,一般他会很配合。
2、该测试项目很多,对于小年龄段的小朋友一般很难一次完成,因此可以分次进行,但每次测试至少要完成一项,而不应该同时每一项都做。
3、在测试过程中,要适时鼓励小朋友进行下去,不要让被测者感到自己做的不对,而失去操作下去的兴趣与信心。
能力测验的精髓---- 实事求是
谢谢分享!。
学习障碍儿童一般需要什么样的测查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属于学习障碍,不可凭借主观印象。
我们知道,学习落后与学习障碍并非一回事。
导致一个人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有许多,如某一儿童非常不喜欢听一位老师的课,会导致该生成绩不良;再如当某儿童患有抑郁症或神经衰弱时,也会导致学习成绩不佳。
所以,判断学习障碍的一个主要方法是排除法。
我们首先要排除的是智力落后,也就是说,有条件时,应给孩子做一个智力测验。
所谓智商是衡量某一儿童的智力水平是否与自己实际年龄相当的一个指标,它等于智力年龄除以实际年龄,然后乘以100。
所谓智力年龄的水平主要由儿童的一系列智力操作来加以确定。
因此,智商=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一般而言,智商分数在70以下可以看做是智力落后,70~90则处于落后的边缘,90~110可被认为是正常的范围,而120以上则可被认为是智力出众的。
当你排除了自己的孩子并非智力落后之后,方可考虑学习障碍问题。
为此,我们须强调的是,智力落后儿童并不是那些痴呆儿。
许多家长认为,智力落后是指发傻、发呆、六亲不认、五谷不辨的人,因此,见到自己的孩子动作灵活、口齿伶俐、会计算、能做家务,便放心地认为自己的孩子绝不会是智力落后一类。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衡量儿童智力水平的是一组智力问题的操作,这些操作既有言语方面的,也有空间方面的,既有知识上的,也有手的动作上的。
所以,会与人交流、运动与走路姿势不差的儿童,并不意味着在解决上述智力问题时,也是出色的或有能力的。
绝大多数智力落后的儿童在涉及言语符号、抽象思维,如类同、言语理解等方面的问题时,开始出现无能为力。
他们解决不了动用判断、推理、分析、比较等智力能力的问题,只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由于他们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所以,家长们对他们的智力能力过于乐观了。
其次要排除的是家庭与学校环境的问题,面对学习成绩落后的儿童,家长要考察家庭中是否有干扰儿童学习的因素如夫妻关系是否紧张,是否有重要的家庭成员生病或出差,教育方式是否不正确;还应考察学校环境是否出了问题,师生关系是否紧张,该儿童与其同学关系是否紧张,有没有受其他同学欺悔的现象等等。
听障学生融合教育课程设置摘要听障儿童的康复属于一项充分强调早期开展的教育工程,在具体教学方面应当基于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原则实现对听障儿童的积极教育,从而让听障儿童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融合教育属于康复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其需要子啊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康复观的指导之下,坚持以儿童为核心尊重儿童的身心特征与发展规律,综合应用多方面技术手段从而满足儿童的身心发展需求以及其他特殊需求。
对此,为了进一步推动儿童全面康复与发展,本文简要分析听障儿童融合教育课程的设置思路,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听障学生;融合教育;课程设置早在2010年时中央颁布了关于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有关于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应当拥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而不同级别、类型学校应当积极创建条件并接受残疾人并入学学习,持续拓展随班就读与普通学校特教班的规模,从而提高融合教育综合质量。
对此,探讨听障学生融合教育课程设置有着显著教育价值。
一、听障儿童融合教育的作用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于听障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力,融合教育的早期开展可以促使特殊需求儿童可以与其他正常发展同伴一同接受相关教育。
融合教育本质上并不是学校教育中随班就读模式的一种下延,更像是一种早期筛查、及时干预与早期教育[1]。
听障儿童的早期融合教育属于听障儿童进入到普通学校机构与健听儿童一同接受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其教学重点在于打破了隔离式的特殊教育封闭性问题,可以促使听障儿童更快且在更小限制的普通幼儿园的普通班级和健听儿童一同参与游戏、学习与活动,并形成较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享受平等与优质的受教育机会。
目前来看,听障儿童的早期融合教育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儿童安置的相关问题,还应当充分考虑听障儿童在融合教育环境之下健康成长,满足听障儿童教育需求的同时更好的保障儿童可以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并享受同等、公平以及优质的融合学习机会[2]。
智障儿童评估流程与评估项目智障儿童评估是一种系统性的过程,旨在评估儿童智力水平和发展潜力,以确定其智力障碍的程度和类型,为其提供适当的教育和支持。
评估过程包括收集信息、进行测试和评估,以及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
评估流程:1. 首次咨询与信息收集:- 家长或监护人与评估师进行首次咨询,讨论儿童的发展历史、家庭背景、行为特点等信息。
- 评估师收集相关文件和记录,如医疗报告、学校报告、家庭观察记录等。
2. 评估工具选择:- 根据儿童的年龄、发展阶段和特殊需求,评估师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
-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智力测验、发展评估量表、行为观察工具等。
3. 测试和评估:- 评估师根据选择的评估工具,对儿童进行测试和评估。
- 智力测验通常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记忆力、逻辑推理、注意力等方面的测试。
- 发展评估量表用于评估儿童在不同领域的发展水平,如运动能力、社交技能、自理能力等。
- 行为观察工具用于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社交互动、情绪调节等方面的特征。
4. 结果分析与报告编写:- 评估师分析测试结果,确定儿童的智力水平和发展潜力,并将结果编写成评估报告。
- 评估报告应包括儿童的个人信息、评估结果、评估方法、评估师的意见和建议等内容。
- 报告应以清晰简明的方式呈现,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复杂的统计数据。
5. 结果反馈与讨论:- 评估师与家长或监护人进行结果反馈,解释评估结果,回答他们的问题,并提供相关建议和支持。
- 家长或监护人可与评估师讨论评估结果,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和支持措施。
评估项目:1. 智力测验:- 韦氏智力量表:评估儿童的智力水平、言语理解与表达、逻辑推理等能力。
- 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评估儿童的智力水平、记忆力、注意力等能力。
- 赫斯特伦智力量表:评估儿童的智力水平、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2. 发展评估量表:- 格罗斯发展量表:评估儿童在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和个人社交领域的发展水平。
- 丹尼尔斯发展量表:评估儿童在精细动作、自我帮助、社交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智障儿童评估流程与评估项目一、智障儿童评估流程智障儿童评估是为了准确了解儿童智力发展水平和特殊需求,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和康复计划。
评估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申请评估:家长或监护人向相关机构或专业人士提出评估申请,填写相关表格并提供必要的资料。
2. 面谈与观察:评估师与家长进行面谈,了解儿童的背景信息、发育历程、行为特点等。
同时,评估师也会进行观察,观察儿童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
3. 测试与测评:评估师会使用一系列的测试工具和测评方法,评估儿童的智力水平、语言能力、运动发展、社交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常用的测试工具包括智力测验、行为观察量表、语言测试等。
4. 数据整理与分析:评估师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评估结果。
5. 结果反馈:评估师将评估结果与家长或监护人分享,解释评估结果的含义,并提供相关建议和指导。
6. 制定个性化计划:根据评估结果,评估师与家长一起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和康复计划,包括目标设定、干预方案等。
7. 定期复评:根据儿童的发展情况,定期进行复评,以跟踪评估结果的变化,并调整教育和康复计划。
二、智障儿童评估项目智障儿童评估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智力测验:通过智力测验,评估儿童的智力水平,包括智力配备、语言理解、问题解决能力等。
2. 语言能力评估:评估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方面的表现。
3. 运动发展评估:评估儿童的大运动和小运动发展水平,包括平衡、协调、精细动作等。
4. 社交能力评估:评估儿童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包括与他人的互动、情绪表达、合作等。
5. 自理能力评估:评估儿童的自理能力,包括自我照顾、日常生活技能等。
6. 行为观察评估: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评估其注意力、情绪调节、行为特点等。
7. 家庭环境评估:评估儿童的家庭环境对其发展的影响,包括家庭支持、教育资源等。
以上评估项目是常见的智障儿童评估内容,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评估师还可以结合其他相关评估项目进行综合评估。
百度文库专用北京市听障儿童希-内学习能力测验结果分析张圆圆北京市聋儿康复中心一、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在北京市聋儿康复中心等三所听力语言康复机构,选取60名3-7岁听障儿童作为试验组,同时在左家庄幼儿园等六所幼儿园选取60名 3-7岁健听儿童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和年龄方面均相匹配。
见表1。
(二)研究工具采用希-内学习能力测验中的前八个分测验,即:穿珠、记颜色、辨认图画、图画联想、折纸、短期视觉记忆、摆方木和完成图画。
根据各分测验得分计算出中位智龄,并通过查阅《希-内学习能力测验中国聋人常模修订版》得出学习能力商,即智商。
(三)数据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08BAI50B01)作者单位:北京市聋儿康复中心北京 100070作者简介:张圆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听力语言康复表1 被试取样信息表性别年龄男生女生总计3岁4岁5岁6岁7岁总计听障儿童39 21 60 12 12 12 12 12 60健听儿童29 31 60 12 12 12 12 12 60合计68 52 120 24 24 24 24 24 120二、测试结果及分析(一)听障儿童学习能力的一般特点分析为了考察听障儿童学习能力的一般特点,以类别为自变量,对样本进行智商以及学习能力各维度得分的独立样本的T检验。
见表2和表3。
表2 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智商差异的T检验(N=120)听障儿童健听儿童均值T检验Mean SD Mean SD T统计量P值智商 1.19E2 21.649 1.22E2 17.821 0.691 0.491表3 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学习能力得分差异的T检验(N=120)听障儿童健听儿童均值T检验Mean SD Mean SD T统计量P值穿珠8.950 2.425 8.970 2.435 0.038 0.970记颜色10.920 3.734 11.880 3.650 1.434 0.154辨认图画14.980 4.497 14.850 4.075 -0.170 0.865看图联想8.320 3.067 8.720 2.498 0.783 0.435 折纸 5.480 2.652 5.350 2.705 -0.273 0.786 短视觉记忆 6.470 2.646 6.200 2.927 -0.524 0.602 摆方木 5.080 3.924 4.900 2.933 -0.290 0.772完成图画8.420 5.497 9.230 4.351 0.902 0.369 总分 1.142E2 40.453 1.156E2 37.252 0.207 0.837统计结果表明,听障儿童的智商略低于健听儿童,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听障儿童的评估主要内容听障儿童的评估是为了了解他们的听力和语言发展水平,以便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教育和康复方案。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听力评估:听力评估是评估听障儿童听力功能的第一步。
评估方法包括行为反应听阈测定、听觉反射检测和听觉诱发电位检测。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确定儿童的听力损失程度和类型,为后续的干预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2.语言发展评估:语言发展评估主要是评估听障儿童的口语表达、理解能力和语言知识。
评估方法可以包括观察记录、让儿童完成特定任务或回答问题,以及使用标准化的测试工具。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听觉技能、口语表达、语言理解和语言知识等方面。
3.认知评估:认知评估是评估听障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
通过认知评估,可以了解儿童的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评估方法可以采用智力评估工具,如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等。
4.听觉辅助设备评估:听障儿童使用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等听觉辅助设备可以提高他们的听力能力。
听觉辅助设备评估主要是评估适合儿童使用的辅助设备类型和参数设置。
评估方法可以采用听觉辅助设备试戴和听觉测试相结合的方式。
5.社交和情绪评估:社交和情绪评估是评估听障儿童社会适应和心理发展的内容。
通过观察和相关问卷调查,可以了解儿童在社交互动、情绪表达、自我控制等方面的情况,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社会技能训练。
6.学习评估:学习评估是评估听障儿童学习能力和学习困难的内容。
通过观察和特定的学习任务,可以了解儿童的学习兴趣、记忆能力、注意力和辅助学习需求等方面的情况,以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支持。
7.家庭评估:家庭评估是评估听障儿童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资源的内容。
通过家庭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可以了解家庭对于听障儿童的支持程度、家长的教育期望和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等,以便为家庭提供相应的服务和支持。
通过以上内容的评估,可以全面、系统地了解听障儿童的听力和语言发展水平,认知能力,社交和情绪适应情况,学习能力和家庭支持程度等方面的情况,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康复方案,帮助他们充分发展潜力,提高生活质量。
希一内学习能力评估2017年10月13日一、定义⏹是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聋幼儿潜在能力进行系统测量,以期达到分析聋儿能力结构,提供临床诊断依据,制定康复计划,评价康复效果之目的。
⏹适用年龄阶段:3~17岁二、意义1、为临床诊断提出依据2、为康复服务提供依据3、评价康复效果测量术语实际年龄:CA智龄:LA比率智商:LQ=LA/CA×100离差智商:DIQ三、学习能力商评价参考标准超常≧149优秀113~148中等偏上117~132中等84~116 听障儿童中等偏下68~83轻度迟滞52~67中度迟滞36~51重度迟滞20~35四、结果判定及分析1、学习能力的水平2、智能发育均衡性3、智力结构评价分析案例一测验时间:2016.11.11 出生时间:2013.8.12 年龄:项目得分:穿珠:Ⅰ记颜色:11辨认图画:12 看图联想:5折纸:2 短期视觉记忆:6摆方木:1 完成图画:0LA: CA: LQ: DIQ: 百分位比:案例二测验时间:2016.11.3 出生时间:2006.3.29 年龄:项目得分:短期视觉记忆:10 摆方木:8 完成图画:19 记数字:10迷方:4 图画类同:12空间推理:5CA: 量表总分:DIQ: 百分位比:Griffith格雷费斯智力评估一、主要内容⏹运动⏹个人与社会⏹听力与语言⏹手眼协调⏹操作⏹推理适用年龄0~3岁二、测试流程1、确定测试项目:小于实际年龄2个月龄开始2、先易后难,先动手(操作、手眼协调)后运动3、连续6个项目通过认为以上项目全通过;连续6个项目不通过结束测试发育商:LQ=LA÷CA×100(不保留小数)智力水平分级<70,精神发育低下70~79,边缘状态80~89,正常低值(中等偏下)90~110,中等110~119,正常高值(中等偏上)120~129,优秀>129,特优案例三测验时间:2017.10.13 出生时间:2015.9.24 年龄:智龄(月)发育商运动23.5手眼协调22.5操作20.5CA: 量表总分:DIQ: 百分位比:。
学习障碍言语评定分11分语言发展障碍(Language development disorder)是指在发展早期正常语言习得的障碍,表现为语音、语言理解或语言表达发展的迟缓和异常,影响学习、职业和社会功能。
这些情况不是由神经或言语机制异常、感觉障碍、智力低下或周围环境因素引起的。
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的教育诊断和评估一般采用以下步骤和方法。
01一、诊断与评估的目的与工具(一)儿童言语、语言障碍诊断的目的(1)了解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的言语发育和障碍。
(2)确定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言语障碍的特点和程度。
(3)找寻导致儿童言语、语言障碍的原因(4)判断预后(5)参与并制定言语、语言矫正和教育计划。
(6)选择最佳的演讲、语言矫正方法和教育训练手段。
(二)儿童言语、语言障碍诊断的工具国外常见的言语和语言障碍诊断工具有:埃丽诺心理语言能力测试、皮博迪图片词汇测试、格林顿莱利口齿不清严重程度量表、语言技能测试、明尼苏达失语症测试等。
在我国大陆,大多数是借用国外较为成熟的工具。
例如,用韦氏智力测验工具中的语言智力测验部分,以监测儿童基本的语言发展水平;用PPVT(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以检查儿童词汇获得水平;通过各类拼图项目如Merrill-Palmer智力量表、非言语治理测验等非言语测验工具,用以评价儿童运用语言归纳、推理的能力。
这些工具确实为我们提供了部分儿童言语、语言损伤的信息,但终因语言模式、文化传统和语用规则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工具依然不能为我们提供本民族儿童言语、语言障碍治疗教育的准确信息,使大陆儿童语言障碍诊断的准确性和训练的科学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因此,尽快建立符合本民族语言发展和儿童认知特点的儿童言语、语言障碍诊断工具,依然是当前儿童言语、语言治疗、教育的首要任务。
02二、儿童言语、语言障碍诊断的过程(一)、筛选筛查是诊断和评估言语和语言障碍的第一步。
一般使用简单易行的言语和语言工具来筛查需要进一步辨别言语和语言障碍的儿童。
智障儿童学习能力评估表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评估人评估日期年月日评估领域评估内容评估结果3 2 1 01.粗大运动1.1姿势控制1.1.1头部控制:头部变换姿势时能随时保持平衡且能自由转动1.1.2坐姿控制:能自己坐着并能自由转动身体1.1.3站姿控制:能持续站着5分钟并能自由转动身体1.1.4跪姿控制:双膝着地跪5秒1.1.5蹲姿控制:半蹲着5秒1.2移动能力1.2.1翻身:—能左右侧翻 2 —能自己由俯卧翻成仰卧,或由仰卧翻成俯卧—能自己连续翻身1.2.2爬行:—以双手双膝撑地爬行—以双手双膝撑地爬过障碍物1.2.3跪行:以跪姿交换双膝向前行50㎝1.2.4行走:维持平衡自己行走3m1.2.5跑步:以正确姿势跑5m米或以上1.2.6跳:—在原地双脚连续跳10次—连续向前跳过5cm高的障碍物—在弹跳床上连续跳10下1.2.7上下楼梯:自己左右脚交替上下10个阶梯1.3运动与游戏技能1.3.1球类运动:—有目标地抛球—有目标地接球—有目标地投球(投5次有2次准确)1.3.2垫上运动:—能模仿做各种做翻滚的垫上运动—能模仿做各种做爬行的垫上运动—能模仿做各种做姿势模仿的垫上运动1.3.3模仿运动:模仿做简单的体操动作1.3.4游戏:玩有规则的游戏且遵守游戏规则1.3.5循环体能:能自己在各种器材间循环前进本领域合计分:2.1抓放能力2.1.1捡取小物品:用拇指、食指捡取1个小物品2.1.2释放物品:将手中物品释放在指定位置2. 精细动作2.1.3腕部旋转:能连续旋转腕部2.1.4双手协调:双手能协调操作且用力适当2.2作业能力2.2.1堆叠能力:将5个方块堆成高塔形2.2.2嵌塞能力:将5个小物品塞入窄口容器内2.2.3顺序工作能力:依上、下、左、右的顺序工作2.2.4顺序套物能力:依顺序套叠3种大小的物品2.3工具使用2.3.1仿画线条:仿画直线、横线2.3.2粘土类造型:—用器物切割橡皮泥—用手把橡皮泥搓成条形—用手把橡皮泥搓成圆球形2.3.3折纸:模仿把纸张对折2次2.3.4开关容器:拧开、关上常见的容器盖子2.3.5使用文具:会使用2~4种文具(铅笔、橡皮、尺子、本子)2.3.6使用剪刀:自己剪断纸条本领域合计分3. 感官知觉3.1视觉的运用3.1.1 视觉敏锐度:看到眼前约1m的小物体 3 3.1.2 视觉追视能力:—追视视野内一个方向移动的物体 3—追视视野内任何方向移动的物体3.1.3 视觉辨别能力:—以视觉辨别不同的形状—以视觉辨别不同的颜色—以视觉辨别不同的大小3.1.4 眼手协调能力:—依大小套杯5个或以上—用绳子穿珠10粒或以上—将形状相同的物品加以配对—将形状相同的物品加以分类—将颜色相同的物品加以配对—将颜色相同的物品加以分类—将大小相同的物品加以配对—将大小相同的物品加以分类3.1.5形象背景区分能力:在一堆物品中找出指定的物品3.1.6视觉记忆能力:指出刚才看到的物品3种以上3.1.7空间位置的知觉能力:—分辨上下空间位置的关系—分辨左右空间位置的关系—分辨里外空间位置的关系3.1.8视动统整能力:—模仿画线段(如直线、左斜线、右斜线)—模仿画简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仿写简单的文字3.2听觉的运用3.2.1听觉敏锐度:能注意身边熟悉的或特定的声音 3 3.2.2听觉辨别能力:能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3.2.3听觉记忆能力:听简单的指令展开活动3.2.4听觉顺序能力:依序反应刚才听到的2个或3个指令3.3触觉的运用3.3.1触觉敏锐度:对触觉刺激做出适当反应3.3.2触觉辨别能力:以手部触觉分辨各种物品3.3.3触觉记忆能力:—指出刚才摸到的物品—说出刚才摸到的物品3.4味觉的运用3.4.1 味觉敏锐度:对不同味道做出适当的喜恶反应3.4.2味觉分辨能力:分辨酸、甜、苦、辣的味道3.4.3味觉记忆能力:—指出刚才吃到的食物—指说出刚才吃到的食物3.5嗅觉的运用3.5.1嗅觉敏锐度:对不同气味做出适当的喜恶反应3.5.2嗅觉分辨能力:闻到气味时能分辨其香、臭3.5.3嗅觉记忆能力:—指出刚才吃到的食物—说出刚才吃到的食物本领域合计4.认知4.1物体恒存性4.1物体恒存性:物品被更换位置时仍能准确找到此物品4.2记忆力4.2.1对经历事件的记忆力:能表现刚才经历的事件4.2.2对物品操作的记忆力:能模仿3个以上步骤的操作4.2.3对地点位置的记忆力:能到适当地位置做某事4.2.4对物品所属的记忆力:能指出熟人的物品4.2配对和分类4.2.1配对、分类相同物品:将3组或以上物品分堆4.2.2依颜色配对、分类物品:将3组或以上物品依颜色分类4.2.3依图形配对、分类物品:将3组或以上物品依图形分类4.2.4依大小配对、分类物品:将3组或以上物品依大小分类4.2.5依质地配对、分类物品:将3组或以上物品依质地分类4.2.6依物品功能分类:依功能选择3件或以上物品4.2.7配对、分类图片:将3组或以上相对应图片分堆4.3顺序4.3.1顺序排列物品:模仿简单顺序排列物品4.3.2依序完成活动:依序完成2~3个步骤的活动4.4解决问题4.4.1设法取得物品:克服障碍自己取得想要的物品4.4.2寻求帮忙:适当寻求他人帮忙解决问题4.4.3了解因果关系:对所经历的事件能说出其前因后果4.4.4应用所学:将所学技能类化应用在相似的情境本领域合计分5。
聋幼儿智力测试结果23例分析
陈益青;孙喜斌
【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年(卷),期】2001(005)021
【摘要】目的分析聋幼儿精神智力测试结果,探讨聋幼儿全面康复的对策。
方法应用“格蕾费斯儿童精神发育测试量表”作为评定工具。
结果本组聋幼儿的智力与正常幼儿水平相接近,为中下水平,接近中等,智力水平滞后的情况只占少数。
结论聋儿康复越早进行越能接近正常儿童水平。
从各项能力分析来看,由于听力语言能力的滞后,对聋幼儿来说主要影响吃、穿等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其次是对概念、形状、长度和时间等的理解能力,而大肌肉的协调能力、精细动作协调能力,有目的地使用工具的能力,视觉感知能力等均影响较小。
【总页数】1页(P84)
【作者】陈益青;孙喜斌
【作者单位】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9
【相关文献】
1.婴幼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3例分析 [J], 李蓉蓉
2.聋幼儿智力测试结果23例分析 [J], 陈益青;孙喜斌
3.门诊儿童保健学龄儿童智力测试特点及其干预(附韦氏智力测试293例分析)
[J], 王明弟;康士杰
4.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婴幼儿面部血管瘤23例分析 [J], 赵鸿儒;赵大华
5.婴幼儿维生素B_1缺乏症23例分析 [J], 洪山;刘洪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