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堡hrt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
- 格式:pptx
- 大小:11.24 MB
- 文档页数:36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植片神经再生的共焦显微镜观察接英;王怡;李上;阮方;潘志强【摘要】目的应用共焦显微镜观察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植片神经再生的特征.方法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heidelberg retina laser tomography,HRT3)对71例穿透性角膜移植患者于术后1、3、6和12个月行连续系列观察,分析角膜植片上皮下和基质中神经再生的生长规律及不同因素对其再生的影响.结果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1个月角膜植片中未观察到任何神经存在.术后3、6、12个月,角膜植片上皮下神经和基质神经的再生率分别为3个月26眼/71眼(36.62%)和11眼/71眼(15.49%)、6个月44眼/71眼(61.97%)和30眼/71眼(42.25%)、12个月46眼/71眼(64.79%)和36眼/71眼(50.74%);术后12个月,角膜植片再生的上皮下及基质神经纤维与正常角膜神经明显不同,表现为直径小、长度短、密度低.不同病因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12个月时角膜神经再生的比例分别为机械外伤性角膜白斑9眼/10眼(90.00%)、圆锥角膜10眼/12眼(83.33%)、角膜营养不良3眼/4眼(75.00%)、大疱性角膜病变7眼/11眼(63.63%)、病毒性角膜炎6眼/12眼(50.00%)、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板层角膜移植术(lamellar keratoplasty,LKP)术后8眼/18眼(44.44%)、先天性角膜白斑1眼/4眼(25.00%).发生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导致再生的角膜神经不同程度减少或消失.另有5眼再生的上皮下神经发生不明原因的消退或消失.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神经再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差异较大,激光共焦显微镜可以对术后的角膜神经再生进行连续随访观察.【期刊名称】《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7)003【总页数】6页(P370-375)【关键词】穿透性角膜移植;共焦显微镜;神经再生【作者】接英;王怡;李上;阮方;潘志强【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7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7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眼科,北京10007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7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7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9.65激光共焦显微镜(confocal microscopy, CM)是一种新型的高精密度、高放大倍率的角膜影像学检查仪器,可以在活体对角膜和结膜组织进行无创、实时动态和四维(三维加时间)观察, 可以对角膜进行纵向逐层扫描,精确定位每一层的深度,并可进行水平横向扫描,从细胞水平活体、动态观察角膜不同部位病理生理改变,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后角膜上皮细胞、基质细胞、内皮细胞以及神经再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流程-回复角膜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Corneal Microscopy)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角膜成像技术,通过其高分辨率的能力,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评估各种眼部疾病,如角膜炎、角膜溃疡和角膜屈光不正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的流程。
一、麻醉在进行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前,需要先对患者进行麻醉,以避免不适和疼痛感。
一般而言,麻醉眼药水会被滴入患者双眼,然后患者需要等待片刻,以确保麻醉效果充分。
二、准备设备在患者眼睛麻醉后,医生会开始准备角膜共聚焦显微镜。
这包括将显微镜装置安装到显微镜座上,并连接电源。
接下来,医生会进行一系列校准步骤,以确保显微镜设备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成像。
三、就位和调焦患者需要靠近显微镜,并将他们的额头适应在显微镜的头架上。
医生会逐步调节显微镜,以确保患者的眼睛对准了显微镜的接口,从而获得清晰的成像。
接着,医生会将显微镜对焦到患者的角膜表面,以获得最佳成像。
四、显微镜成像一旦就位并调焦完毕,角膜共聚焦显微镜将开始进行成像。
医生会使用显微镜上的控制按钮或计算机软件,控制成像的深度和速度。
他们会选择适当的成像模式和参数,以获取所需的角膜信息。
在成像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眼睛保持固定,以确保成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五、结果分析在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成像完成后,医生会对所得的图像进行分析和评估。
他们会仔细观察图像的每个细节,以确定角膜的结构、层次和表面的情况。
医生可以使用不同的成像模式和波长来观察角膜上不同的细胞和组织类型,以便检测异常或病变。
六、诊断和建议基于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成像的结果和分析,医生将能够做出准确的诊断,并提供相关的治疗建议。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其他的检查或测试,以进一步了解眼部疾病的程度和影响。
总结起来,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是一项快速、无创且非常准确的眼科诊断工具。
通过该检查,医生可以获得角膜的详细图像,以帮助他们诊断和了解各种眼部疾病。
激光共焦显微镜对正常人中央角膜的观察石尧;吴艳【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09(9)3【摘要】目的:利用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正常人的中央角膜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方法:对54例(68眼)患者进行激光共焦显微镜连续扫描,使用激光共焦显微镜对其角膜中央区进行检查, 拍摄各层角膜图像,观察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对细胞密度进行计数并分析.结果:角膜组织学结构:上皮细胞较其它细胞的体积小,数量多,随深度增加细胞逐渐变小.Bowman膜较薄,无明显细胞结构,层间有神经走形.基质层的细胞核围成"网眼"状结构,随深度加深,"网眼"变大,排列变松.Descemet膜表现为一个与后基质层和内皮层交织的移行带.内皮细胞为六边形结构,排列规则.角膜细胞密度:在各年龄组间,上皮细胞表层与基底层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基质层细胞密度与中、后基质层密度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D组的内皮细胞密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年龄段的角膜各层细胞密度,随年龄的增加,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激光共焦显微镜可以在实时、活体和三维空间从细胞水平对角膜各层结构进行无创的定性定量分析,较传统光学共焦显微镜能获得更清晰、更密集的角膜图像,对角膜疾病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总页数】3页(P489-491)【作者】石尧;吴艳【作者单位】210002,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眼科;210002,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相关文献】1.生物角膜用于人角膜板层移植术后的临床疗效及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动态观察[J], 王素娟;张月琴;李金;余晓菲;窦新岩;王丽娅2.生物角膜用于人角膜板层移植术后的临床疗效及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动态观察[J], 王素娟;张月琴;李金;余晓菲;窦新岩;王丽娅;3.VisuMax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术后角膜反应的共焦显微镜观察[J], 许烨;周行涛;牛凌凌;徐建江;褚仁远4.HRTⅡ代/Rostock角膜模块对正常人眼角膜缘和中央角膜的观察 [J], 唐淼;胡楠5.激光共焦显微镜下圆锥角膜交联术后角膜基质的观察 [J], 张经; 王青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正常人球结膜激光共焦显微镜下的形态学分析宋影慧;王丽娅;荆洋;张月琴;李金【期刊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年(卷),期】2011(029)004【摘要】背景激光共焦显做镜可从细胞水平对正常和病变组织进行活体观察,在眼表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国内对正常球结膜的活体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测结果报道较少。
目的利用活体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分析正常球结膜的形态。
方法应用德国海德堡激光共焦显微镜(HRT3)对健康志愿者15例21眼的上方、鼻下方、鼻侧、颞侧球结膜进行扫描,分辨率为1μm,激光波长为670nm,观察视野为400μm×400Ixm。
分析球结膜细胞的形态,对球结膜上皮细胞进行计数,并计算杯状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E)的密度。
结果球结膜表层上皮细胞胞核小,边界模糊。
基底上皮细胞边界清晰但胞核不可见。
类似杯状细胞的细胞呈卵圆形,胞体较大,细胞内充满高反光均一明亮颗粒,成群或散在分布,上皮表面的孔洞结构可能是已经分泌排出内容物的杯状细胞。
DE呈高反光颗粒,伴树枝状突起,分布于球结膜上皮各层。
球结膜基质由密集的白色网状纤维构成,其问可见含有细胞成分的血管穿过。
球结膜表层上皮细胞密度和基底上皮细胞密度分别为(2556±692)mm2。
和(2985±376)mm2,杯状细胞和DC的密度分别为(77±39)mm2。
和(26±35)mm2。
经统计学分析各方位上皮细胞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4,P=0.130),各方位杯状细胞和D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0)。
结论激光共焦显微镜是活体研究人类球结膜形态的有用工具,有助于眼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页数】4页(P355-358)【作者】宋影慧;王丽娅;荆洋;张月琴;李金【作者单位】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河南省角膜病重点实验室,450052;河南省角膜病重点实验室,郑州4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7.304【相关文献】1.正常人球结膜激光共焦显微镜下的形态学分析 [J], 宋影慧;王丽娅;荆洋;张月琴;李金2.分泌减少性干眼症角膜共焦显微镜下的形态学改变 [J], 吴洁;程燕;杜蕊;程钰;朱秀萍;刘先宁3.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在共焦显微镜下的形态学改变 [J], 罗丽辉;刘祖国;陈龙山;陈家祺;黄挺;王智崇;张梅;蒋爱华4.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在共焦显微镜下的形态学特征 [J], 董微丽;邹留河;张铁民5.我国正常人共焦激光扫描视神经乳头地形图分析 [J], 沈颖;李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角膜屈光手术对基底膜下神经的影响杨颖;左晶;张传伟;李凯;王育良【摘要】目的:观察角膜屈光不同术式后基底膜下神经恢复情况。
<br> 方法: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术后1 mo 的LASEK 12眼、LASIK 12眼、FLEx 12眼、SMILE 12眼,并对部分其它术后时段进行了对比观察。
<br> 结果:术后1mo SMILE组基底膜下神经均未见明显破坏,走行规律,完整,切口处被切断神经对合良好;LASEK, LASIK和FLEx基底膜下神经仍现不同程度损害,其它时段眼显示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形成交通支。
<br> 结论:SMILE手术对基底膜下神经影响小,相对于其他几种角膜屈光手术,在术后神经恢复方面可能有一定优势。
%AIM:To observe the recovery of corneal subbasal nerves after laser - 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 (LASEK),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 LASIK), femto-second lenticule extraction ( FLEx ) and 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 ( SMILE) . <br> METHODS: Confocal microscopy was used to observe subbasal nerves 1mo after surgery in 12 eyes of 12 LASEK patients, 12 eyes of 12 LASIK patients, 12 eyes of 12 FLEx patients and 12 eyes of 12 SMILE patients as well as some other follow-up times. <br> RESULTS: Subbasal nerves 1mo after SMILE were almost complete and regular, showing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rom those 2wk after surgery or even unoperated eyes. The nerves cut off at the incision were well involuted1mo after surgery. Subbasal nerves were damaged in different degreesand got repaired to form communicating branches with time lapse after LASEK, LASIK and FLEx. <br> CONCLUSION: SMILE exerted smallinfections on subbasal nerves. It may be superior to other corneal refractive surgeries in terms of postoperative nerve recovery.【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5(000)008【总页数】3页(P1429-1431)【关键词】角膜屈光手术;基底膜下神经;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作者】杨颖;左晶;张传伟;李凯;王育良【作者单位】210029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中医院眼科;210029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中医院眼科;210029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中医院眼科;210029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中医院眼科;210029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中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引用:杨颖,左晶,张传伟,等.不同角膜屈光手术对基底膜下神经的影响.国际眼科杂志2015;15(8):1429-1431自1990年代准分子激光手术兴起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因其综合优势成为矫正屈光不正的主流手术方式。
眼科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操作技术角膜共聚焦显微镜(CMTF)全称为扫描裂隙角膜共聚焦显微镜,简称共焦显微镜,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活体显微检查技术。
1955年Minsky发明了第一台用于研究脑神经网络的共焦显微镜,Cavanagh等于1986年将其应用于眼科的动物实验,又于1989年首次用于活体人眼的观察。
此后,共焦显微镜在角膜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使角膜病的研究和诊断水平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一、基本原理角膜共聚焦显微镜的原理是利用共姬焦点技术,运用光扫描对活体组织进行三维空间的显示和实时的观察,其获得图像的扫描范围为300μm×400μm,厚约5um,放大倍数100o倍,X、Y、Z轴由三轴机器杆控制,移动范围可精确到小于IUn1。
与普通的光学显微镜相比,它具有高分辨率和图像高对比度的特点,能够在细胞水平对活体角膜进行无创伤的动态观察。
临床主要有两种类型:TandenISCanning共焦显微镜和Confoscan裂隙扫描型共焦显微镜。
目前共焦显微镜已由录像系统转化为数码摄像系统,使图像更为清晰、完整,图片摄取速度更快捷,如Confoscan2.0共焦显微镜。
近来,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也已用于临床,其图像清晰、分辨率高至1um、可对角膜病变和角膜缘疾病进行多层次立体及连续动态观察。
我科首次应用激光共焦显微镜(HRTII/RCM)对正常人活体角膜缘和角膜中央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获得了传统光学共焦显微镜无法获得的图像和效果,填补了活体观察角膜缘的空白。
共焦显微镜由三大部分组成:①主机:由一个一维的扫描裂隙装置和一个与图像光路相一致的物体聚集盘组成,在一维的光切面上做三维的点状分层扫描。
②光学传输系统:把连续、同步的光扫描信号传到计算机屏幕和录像机磁带上。
③计算机分析系统:对记录在录像带上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得到较清晰的图片资料。
对角膜的各层细胞数、大小、面积进行统计和数据分析。
中国医疗前沿China Healthcare InnovationM arch ,2008Vol ,3No .62008年3月第3卷第6期褐素形成。
淫羊藿多糖脂质体(EPSS )能明显提高老龄动物红细胞及肝组织中S OD 活性,提高老龄小鼠红细胞GSH-PX 活性,能明显降低老龄动物血清及肝组织中过氧化脂质(LPO )的含量,降低老龄小鼠心肌脂褐质(LF )的含量,有抗氧化延缓衰老作用[12]。
总之,淫羊藿临床应用广泛,以淫羊藿为主要成分制成的中药制剂已广泛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随着中药现代研究的不断深入,采用先进的中药提纯、分离技术,先进的制药设备,研制开发淫羊藿的单方或复方制剂,提高生物利用度和临床疗效,是今后工作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1]李芳芳宋士军等.淫羊藿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9,5(2):70.[]刘素彩孔德娟等淫羊藿甙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3,[3]刘福春,丁光霞,李菊仙淫羊藿多糖对羟基脲所致“阳虚”动物骨髓细胞DN 合成率的影响中国中药杂志,[4]李勇,季晖,李萍,等.淫羊藿总黄酮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O 2,33(1):48.[5]马涛,崔燎,吴铁等。
老年大鼠含淫羊藿血清对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的影响[J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2;01[6]陈坤,于世凤,史凤芹,等.黔岭藿对体外培养的破骨细胞作用的研究.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6,2(3):59[7]王俊勤,胡有谷,郑洪军,等.淫羊藿苷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2,6(9):1037-8.[8]张俊平钱定华.商陆多糖I 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毒作用及诱生肿瘤坏死因子...[J].中国药理学报,1990,11(4):375-377,.[9]丁雁邢善田.淫羊藿多糖致小鼠胸腺缩小的免疫药理机理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3,9(3):185-188,.[]侯集瑞等淫羊藿研究进展,吉林农业大学学报[]葛林阜,董政军,姜国胜,等淫羊藿甙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中华实用医学杂志,,3(3)5[]韩水,杨峻山淫羊藿药理研究近况中草药,,3()3作者简介:林杜生(1981-),男,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汕头大学硕士研究生。
海德堡SPECTRALIS OCT功能参数
1. ★原装进口
2. OCT光源波长:870nm
3. ★具备双光源扫描Eyetracking实时眼球追踪系统
4. 具有实时降噪自动叠加功能(ART)
5. 具有EDI脉络膜深层扫描技术
6. 眼底像波长:共焦激光820nm
7. 扫描速度:40,000 Hz/秒(供应商填报,专家评判)
8. ★轴向分辨率不低于: 5 µm 横向分辨率不低于:6 µm
9. 扫描深度不低于: 2.0 mm
10. 扫描角度:15度,20度, 30度
11. 图像模式具备:B-扫描,3D扫描,IR红外和OCT同步扫描
12. 成像方式:单线扫描显示(3-10mm扫描长度、位置均可调);放射线扫描(2-49条线性扫描); 3D立体扫描(8.8mm×8.8mm,根据病灶大小位置,可以随意增加或减少扫描线数或扫描间距,可以打249条扫描线);竖线3D扫描环形扫描。
每种检查模式又具有high speed和high resolution两种模式
13. 青光眼分析:视神经纤维厚度分析与标准数据库比较分析不同象限分析双眼非对称分析视盘扫描
14. 瞳孔直径:≧2mm
15. 屈光校正:-24.5D--+48D
16. ★follow up功能:随访检查能自动追踪前一次扫描位置,自动定位随访定量分析;可精确重复病灶区扫描位置和扫描线。
17. ★可升级为FA造影和OCT同步扫描、脉络膜造影ICG和OCT同步扫描。
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流程
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流程如下:
1、非接触型检查法更适用于儿童、心理紧张或角膜有术后新鲜伤口的患者。
受检者头部放置托架上,机器自动取像,根据所拍摄的照片分析角膜内皮的形态、大小,点击细胞数目分析角膜内皮的细胞密度。
也可应用计算机直接分析角膜内皮的细胞密度及大小,可对角膜上、中、下、鼻侧、预测几个点的内皮进行检查,分析后打印结果。
2、接触型检查法适用于配合检查的成年受检者。
用0.5%丁卡因滴眼液滴眼,进行角膜表面麻醉,患者头部固定于托架上,物镜须接触患者角膜,调节焦点使图像清晰,进行摄像或录像。
检查者坐在患者左侧,光学仪器和生物显微镜之间的角度为60-70°,嘱患者注视两仪器中间,使用16X放大倍数,3-4mm裂隙光线照射至角膜中间,对焦在角膜后部,调至40X 放大倍数。
共焦显微镜下不同程度干眼角膜内树突状细胞观察研究∗朱海峰;程燕;吴洁;程钰;王双勇【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程度干眼患者共焦显微镜下角膜内树突状细胞的密度、活化细胞比例,以期进一步揭示干眼的炎症机制,为干眼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轻度、中度及重度干眼患者各20例,对其双眼进行共焦显微镜检查,对每幅共焦图片内角膜上皮下的树突状细胞进行计数,并换算成细胞密度(个/ mm2)。
比较不同程度干眼患者的树突状细胞密度的平均值。
同时对不同程度干眼共焦显微镜下活化的树突状细胞比例进行统计比较。
结果:轻度干眼上皮下树突状细胞密度为26.7±8.8个/mm2,其中活化细胞比率29.0±3.7%;中度干眼树突状细胞密度为69.6±11.1个/mm2,其中活化细胞比率83.5±7.6%;重度干眼树突状细胞密度为212.2±31.0个/mm2,其中活化细胞比率97.8±1.9%。
干眼患者随其严重程度增加,角膜上皮下树突状细胞密度亦呈增加趋势,并且其上皮下活化的树突状细胞比例亦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共焦显微镜下角膜内树突状细胞是干眼炎症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密度的变化和活化细胞的比例可作为评估干眼炎症程度的有效指标。
%Objective:To objective the density of dendritic cellsand the proportion of activated cells of dif-ferent degree of dry eye patients in vivo confocal microscopy,so as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dry eye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ry eye.Methods:A case series with 60 consecutive cases of dif-ferent degrees dry eye patients was investigated,examined with confocal microscopy in vivo,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density of dendritic cells and the proportion of activated cells was recorded and analyzed with SPSS1 7.0 .Results:In mild dryeye,dendritic cell density was 26.7 ± 8.8/ mm2 ,with activated cell 29.0 ±3.7%;In moderate dry eye dendritic cell density was 69.6 ± 1 1.1 /mm2 ,with activate cell 83.5±7.6%;In severe dry eye dendritic cell den-sity was 212.2 ± 31.0 / mm2 ,with activate cell 97.8±1.9%.The data showed that the corneal dendritic cell den-sityand the proportion of activated cells were found increased in more severe dry eye,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In vivo confocal microscope,dendritic cells is an important sign of dry eye inflammation.The proportion of activated cells and its density can be used as effective indicators to assess the degree of dry eye.【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年(卷),期】2015(000)011【总页数】3页(P1461-1463)【关键词】显微镜检查,共焦;干眼病/诊断;树突细胞;角膜【作者】朱海峰;程燕;吴洁;程钰;王双勇【作者单位】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西安 710002;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西安710002;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西安 710002;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西安 710002;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西安 71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52007年的国际干眼病专题研究报告会(DEWS)中提出干眼新的概念[1]。
眼视光特检技术十六2007-06-15 09:11 A.M.第十六章海德堡共焦激光眼底断层扫描仪HRT共焦激光眼底断层扫描仪的原理,操作方法,主要参数及其临床应用。
第一节概述一、用途青光眼在全球是仅次于白内障的导致视力丧失的主要病因,是一种终身进展性、不可逆性的致盲性眼病。
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重要。
青光眼的特征图16-1眼底断层扫描HRT性表现是视盘的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的缺损、缩小,伴或不伴眼压升高。
临床上青光眼的诊断主要依靠眼压异常、视盘损害、视野缺损。
但研究表明视盘的形态改变和视神经纤维的缺损早于视野缺损出现,所以进行视盘分析和视神经纤维层的检查有助于青光眼早期诊断。
二、仪器及原理眼底断层扫描(HRT眼底断层扫描(HRT),是用来获取和分析眼后段三维地形图的共焦激光扫描系统(图16-1)。
该仪器能够得到视盘的三维定量描述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其最重要的常规临床应用是检查视神经的青光眼损伤以及青光眼的进展。
?了获取眼后段的数码共焦图象,雷射光束聚焦在视网膜,并且由扫描镜的偏转得到视网膜的二维区域图象。
每一点的反射光由光敏探测器来探测。
在共焦光学系统中,如果光是由设定的聚焦面反射回来的,它就能到达探测器被检测到,而聚焦面外部的漫反射光则被高度抑制。
由于这个原因,二维共焦图象可以认?是焦平面处被检查目标的光学剖面图象。
如果能够获得不同位置的一系列光学焦平面剖面图象,就可组合得到一个层状三维图象。
这种类型的三维图象获取方式被称?激光断层扫描。
根据三维图象光轴上反射光能量的分布情况,每一点的视网膜表面的高度被计算出来,得到高度值的列表,也以地形图的形式显示。
地形图包括了视网膜表面空间形状的所有信息,用以对视网膜地形进行定量描述。
HRT的扫描激光源是670 nm的二极管雷射器。
三维图象是由一系列16至64幅的连续等距(1/16 mm)的二维光学剖面图构成,每幅二维图象都包括了384×384的图元。
应于眼底断层扫描仪对不同屈光状态视盘参数的测定本文对不同屈光状态的人群行海德堡共焦激光断层扫描仪(heidelberg retina tomography-Ⅱ,HRT-Ⅱ)检测和分析,测量不同屈光状态的视盘参数,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标签:视盘参数;屈光状态;断层扫描仪;眼底;视杯;近视眼;眼科本文对不同屈光状态的人群行海德堡共焦激光断层扫描仪检测和分析,测量不同屈光状态的视盘参数,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20名受测试者来自2016年1月~12月本院门诊患者,经裂隙灯显微镜、视野、非接触眼压计检查未见异常。
根据屈光状态将患者分为近视、正视、远视组,每组40例。
120例患者中男57例,女63例;年龄16-54岁。
1.2方法所有检查均由第一作者完成。
应用HRT-Ⅱ获取视盘图像。
患者取坐位,下颌置于颌托上,将扫描仪调整至所测眼前。
镜头距角膜1cm,患者注视内固视灯,调节镜头屈光,使视盘图像清晰居中,进行自动扫描和图像获取并经计算机统计分析。
结合等高线、动画重放及三维图像人工绘出视盘轮廓线,最大限度地使视盘轮廓线精确以免影响视盘参数的准确性。
确定轮廓线后要多方面求证其轮廓线是否正确:(1)检查视网膜高度变化图,看轮廓线是否在平面参考线以上,若低于参考线说明轮廓线位置过于靠内,应予以重新描画。
(2)看轮廓线是否为双峰型。
(3)利用水平与垂直的截面图进一步检测轮廓线位置。
(4)看颜色编码,出现白色提示轮廓线过大,应重新描画轮廓线。
2、结果将一系列三维图像经计算机分析,得到多个视盘参数,我们选取了视盘面积、视杯面积、盘沿面积、杯盘面积比、沿盘面积比、视杯体积等指标,其各参数平均值见表1。
将所得到的视盘参数两两分组,分别经两个样本方差的齐性检验,先求出F 值,确定P值。
按统计学规则确定P值范围。
3、讨论传统的视盘结构参数主要是通过直接检眼镜檢查取得,不能准确量化。
HRT-Ⅱ利用波长为670nm的二极管激光为光源,对视网膜进行X、Y、Z三个方向连续32个层面的扫描;将所得的二维图像经计算机排列分析并重建为256×256像素的三维结构图像,不受小瞳孔及屈光间质轻度浑浊的影响,并对其表面和深度等结构参数行高分辨率的定量测定和地形图分析,具有客观及可重复性等优点。
海德堡青光眼早期诊断随访仪 HRT-Ⅱ原理及应用
赵景黎;郭百灵
【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
【年(卷),期】2003(018)001
【摘要】控制青光眼最重要的挑战就是早期发现疾病.海德堡青光眼早期诊断随访仪可及时、无创伤地采用激光扫描照相机获得视盘三维图像,并可利用共焦激光技术测量定量分析和随访青光眼视盘改变.
【总页数】2页(P50-50,61)
【作者】赵景黎;郭百灵
【作者单位】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济南,250001;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济南,2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5.1
【相关文献】
1.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RT-Ⅱ)对我国正常人视盘结构的研究 [J], 肖辉;刘杏;黄晶晶;郑小萍;钟毅敏;李媚
2.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J], 许育新;朱美玲
3.傅立叶OCT和海德堡激光眼底扫描仪在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J], 王雅丽;董仰曾
4.傅立叶OCT和海德堡激光眼底扫描仪在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J], 王
雅丽;董仰曾
5.HRT-Ⅱ、OCT3检测视盘参数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J], 张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