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招考试数学试卷

2018-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招考试数学试卷

2018-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招考试数学试卷
2018-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招考试数学试卷

2018-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招考试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写在括号里。

1、已知集合M={2,4,6,8},N={1≤x ≤5},则M ∩N=( )

A {2,6}

B {4,8}

C {2,4}

D {2,4,6,8}

2、抛物线y 2=2px 过点(1,2),则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

A 、x=-1

B 、x=1

C 、y=-1

D 、y=1

3、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1:4,则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

A 、1:22

B 、1:4

C 、1:42

D 、1:8

4、已知α是第四象限角,且sin(π-αcos α=( ) A 、22 B 、21 C 2

D 、22- 5、在一个给定平面内,A ,C 为定点,B 为动点,且|BC|,|AC|,|AB|成等差数列,则点B 的轨迹是( )

A 、圆

B 、椭圆

C 、双曲线

D 、抛物线

6、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n

n a n ++=

11,如果{a n }的前K 项和等于3,那么K=( )

A 、8

B 、9

C 、15

D 、16

7、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 )

A 、

x y 1= B 、x x y cos sin = C 、212+=x y D 、)1lg()1lg(-++=x x y

8、从1,2,3,4,5,6中取出两个不同数字组成两位数,其中大于50的两位数的个数为( )

A 、6

B 、8

C 、9

D 、10

9、函数x x y 2cos 2sin +=图像的对称轴为( )

A 、Z k k x ∈+=

,8121ππ B 、Z k k x ∈-=,8

121ππ C 、Z k k x ∈+=,41ππ D 、Z k k x ∈-=,41ππ 10、△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且C b A c C a cos 2cos 3cos 3-=+,则C=( )

A 、3π

B 、 6π

C 、32π

D 、65π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

11、已知平面向量)1,2(),,3(),4,5(=-=-=c x b a ,若b a 32+与c 垂直,则x=________.

12、不等式2252>-x x 的解集是__________.

13、函数)),0()(4

sin(ππ∈-=x x y 的单调增区间是______________. 14、函数x y 28-=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

15、6)21(x +的展开式中,2

5x 的系数为__________.(用数字作答) 16、设双曲线1222=-y a x 与椭圆116

252

2=+y x 有相同的焦点,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b n }是等比数列,16

1,441=

=b b ,数列{a n }满足n b n a 2log = (1)证明{a n }是等差数列

(2)求{a n}的前n项和S n的最大值

18、已知点Q(6,0),点P在圆16

2=

2

x上运动,点M为线段PQ的中点

+y

(1)求点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该轨迹是一个圆;

(2)求点M的轨迹与圆16

2=

2

x的公共弦的长

+y

19、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中,D是BC的中点

(1)证明A1B∥平面ADC1

(2)若AB

AA2

,求AC1与平面BB1C1C所成角的大小

1

A1 C1

B1

A C

D

B

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招考试数学试卷

绝密★启用前 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统 一招生考试 数学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本卷共19小题,共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项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若集合},2 70|{N x x x A ∈<<=,则A 的元素共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无穷多个 2.圆07222=-++y y x 的半径是 【 】 A .9 B .8 C .22 D .6 3.下列函数中,减函数的是 【 】 A .||x y = B .3x y -= C .x x x y sin 22 += D .2x x e e y -+= 4.函数22)(x x x f -=的值域是 【 】 A .)1,(-∞ B .),1(+∞ C .]2,0[ D .]1,0[ 5、函数x x y 4cos 34sin 3-=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小值分别是 【 】 A .π和3- B .π和32- C .2π和3- D .2 π和32- 6.已知ABC ?是钝角三角形, 30=A ,4=BC ,34=AC ,则=B 【 】 A . 135 B . 120 C . 60 D . 30 7、设直线l ,m ,平面α,β,有下列4个命题: 【 】

①若α⊥l ,α⊥m ,则m l // ②若β//l ,β//m ,则m l // ③若α⊥l ,β⊥l ,则βα// ④若α//m ,β//m ,则βα// A .①③ B .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8.从5名新队员中选出2人,6名老队员中选出1人,组成训练小组,则不同的组成方案共有 【 】 A .165种 B . 120种 C .75种 D .60种 9.双曲线122 22=-b y a x 的一条渐近线的斜率为3,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 A .3 32 B .3 C .2 D . 4 10.已知)(x f 是奇函数,当0>x 时,)1ln()(22x x x x f +++=,则当0+-x x 的解集是 . 12.若椭圆的焦点为)0,3(-,)0,3(,离心率为53,则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13.已知3)tan( =+βα,5)tan(=-βα,则=α2tan . 14.若向量→a ,→ b 满足,1||=→a ,2||=→b ,32-=?→→b a ,则>=<→→b a ,cos . 15.4)12(-x 的展开式中3x 的系数是 . 16.若10<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大纲

《公共体育(Ⅲ)》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通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的学习,有效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解认识,深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俗习惯与文化内涵,将各民族文化内涵融入到民族传统体育之中,使学生掌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社会功能和教育价值。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竞赛规则与实践。 三、基本内容与要求 理论部分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知识 1.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概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1.2介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1.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赛规则 (一)教学目的:掌握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社会功能和教育价值,掌握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了解区域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项目的挖掘整理。 (二)重点与难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特点和社会功能。 (三)基本内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社会功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赛规则等。 实践部分

第1章珍珠球 1.1 珍珠球运动的概况、运动特点 1.2 珍珠球基本技术:水区队员的技术、封锁区队员的技术、得分区队员技术。 1.3 珍珠球基本战术:水区队员与抄网队员的战术配合、水区队员与持拍队员的基础配合、珍珠球的防守。 1.4 教学比赛 (一)教学目的:了解珍珠球的起源、发展、运动特点,掌握珍珠球的技术动作和战术运用。 (二)重点与难点:珍珠球的基本技术动作与技战术运用。 (三)基本内容:传投球技术;抄网技术;挡板技术;进攻与防守战术配合。 第2章蹴球 2.1 蹴球运动的概况、运动特点 2.2 蹴球的基本技术:正撞球技术、侧撞球技术、回旋球技术、发球技术 2.3 蹴球的基本战术:失分战术、走球战术、借力战术、开局发球战术、5分球战术、8分球战术、抢分战术、1米战术、回避球战术 2.4 教学比赛 (一)教学目的:了解蹴球的起源、发展、运动特点,掌握蹴球的技术动作和战术运用。 (二)重点与难点:蹴球的基本技术动作与技战术运用。 (三)基本内容:回旋球技术;定位球技术;双蹴球技术;推球技术。 第3章花炮 3.1 花炮运动的概况、运动特点 3.2 花炮的基本技术:握炮技术、传接炮技术 3.3 花炮的基本战术:快攻战术、阵地突破 3.4 教学比赛 (一)教学目的:了解花炮的起源、发展、运动特点,掌握花炮的技术动作和战术运用。 (二)重点与难点:花炮的基本技术动作与技战术运用。 (三)基本内容:跑动与掩护技术;抢空中炮、交手、传接炮技术;抢跑和冲炮台技术;防守配合技术。

全国普通高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单独招生模拟测试题(含答案)

2020届体育单招数学模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 已知集合{}2≥=x x A ,{} 12 >=x x B ,则=B A I ( ) {}2. ≥x x A {}1.>x x B {}1.->x x C {}21.≤<-x x D 2. 已知等差数列{}n a 首项为1-,前n 项和为n S ,若16913-=S ,则公差=d ( ) 4.3.2.1.----D C B A 3. 已知)(12 2Z k k ∈-= π πα ,则=α2tan ( ) 3 3.3 .3 3.3 .- -± ±D C B A 4. 从1、2、3、4、5中任取两个数,其积为奇数的概率( ) 5 1.5 2. 5 3. 10 3. D C B A 5. 已知圆柱的母线长为2,表面积为π16,则圆柱体积为( ) ππ ππ 32.16.8.4.D C B A 6. 过椭圆14 22 =+y x 焦点作长轴垂线,交椭圆于B A ,,则=AB ( ) 4.3.2.1 .D C B A 7. 已知向量)3,1(-=,),2(x =,且b a // ,那么=a 2( ) 104.10 3.10 2.10 .D C B A 8. 在ABC ?中,AB=3,AC=4,BC=37,则AB 边上的高为( ) 3.32.2 2.2 .D C B A 9. 方程)1)(2()2()1(2 2 -+=++-a a y a x a 表示的是双曲线,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1,2(.-A )2,1(.-B ),1(.∞+C ),1()2,(.∞+--∞Y D 10. 函数x x y 2cos sin -=的最小值是( ) 2.8 9.2.4 5.-- -- D C B A 班级 姓名 考场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流变及发展趋势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流变及发展趋势 1导论 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承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体现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然而,在现如今这个西方竞技体育占绝对统治地位的体育大家庭中,我们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地位岌岌可危,甚至面临着被淘汰的窘境。当我们走进争奇斗艳、热闹非凡的运动场地,观看着全世界人都为之疯狂的奥运比赛时,不禁要问自己,我们一直引以为自豪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身影何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路在何方?……带着对这一连串问题的思考和追问,我们不由得把目光聚焦在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发展历程之上,为的是寻找其发展规律和趋势,探求民族传统体育未来的发展思路。 2相关概念界定 2.1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界定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世界各族人民在其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兼有民族性和传统性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本文研究的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它只包括中国56个民族中的传统体育项目。 2.2“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流变”的定义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流变”就是指在五四运动前后至今的近百年间,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流传变化。现代流变的核心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与国际化。 3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3.1研究对象 根据我们的实际需要和现实条件,本课题采用个案法以中国武术和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湖南平江县的九龙舞为代表进行研究。 3.2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 分别在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文献资料室、恩施州文体局资料室等收集了大量有关本研究的资料。 3.2.2田野调查法 调研组在2008年5月赴湖北恩施进行调研,在恩施州文体局的大力支持下,对利川、咸丰、宣恩、湖北民族学院、盛家坝民族中学、柏杨镇小学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2008年8月和2009年1月,调研组又分赴湖南的湘西等地,采访当

民族传统体育考试试题

《民族传统体育》试题(A卷) 一、填空(每空分,共20 分) 1、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我国除了汉族以外的 55 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2、养生导引气功主要是通过调心、调息、调身的“三调”过程,增强了皮层和皮层下中枢系统的协调性,疏通经络气血,提高机体的修复和抗病能力。气功调谐主要包括:导引、内养、保健、吐纳等内容。 3、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分竞赛、表演两大类。 4、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民族性、传承性、地域性、习俗性、健身性、娱乐性和文体交融性等特征。 5、“武德”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 传统武德主要表现为仁、义、礼、信、勇等方面。 6、练习长拳时身体姿势要求做到:头正、劲直、沉肩、挺胸、立腰。 7、 1990 年 10 月 3 日在中国北京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简称国际武联,国际武术联合会目前拥有来自五大洲 88 个国家和地区的会员协会。国际武术联合会现任主席为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党组书记李志坚。 8、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原则主要有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不间断原则、周期性原则、合理运动负荷原则、区别对待原则等。 9、练习太极拳时,应注意保持膝关节与脚尖同一方向,防止内扣等错误动作导致膝关节损伤。 10、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导引术强调的是养生强身,防老抗衰,同样它也是一种治病的好方法。 二、名词解释(每题4 分,共20 分) 1、武术: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按其运动形式可分为套路运动、功法运动、搏斗运动三种形式。 2、“气沉丹田”:是意识引导气息下行,在小腹部(丹田位于肚脐下二寸四分处)获得的一种充实感。 3、武术的“六合”:是武术运动的基本技法法则。内三合和外三合相合,称为“六合”。“外三合”是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 “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4、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是指特定的民族在一定的范围内开展的、从传统社会沿袭下来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的、对人体生理特征进行改造的各种身体活动的总称。 5、变换训练法:指在练习过程中有目的地变换练习的负荷(速度、时间、速率等)、动作组合、以及变换练习的环境、条件等进行训练的方法。 三、简答题(每题6 分,共30 分) 1、早晨练武应注意什么? 答:早晨练武,首先要注意做好准备活动,使身体由静卧状态慢慢增加活动幅度,逐渐加大运动强度,防止引起拉伤或挫伤;其次,强度不宜过大,不超过最大心率70%为宜;练习时间40 分钟左右为宜。 2、太极拳的步法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答:太极拳的步法含有沉稳、轻灵、平稳、均匀等四个特点。它贯穿太极拳的任一步法变化中。在步法之初,应做到虚实分明,使重心完全稳定在支撑脚上,另一脚提起,在不牵动重心位置的范围内落地。这阶段主要体现迈步轻灵的特点。在移动过程中,必须做到重心逐渐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方案(最新)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方案(最新)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全国民族运动会)组织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国民族运动会由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承办,每4年举办一届。 第三条全国民族运动会以“平等、团结、拼搏、奋进”为宗旨,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为目标,坚持“特色鲜明、务实节俭”的办会原则。 第四条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应当全面落实全国民族运动会组织管理工作的主体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建立完善廉洁办赛的制度和机制,严格执行党纪党规和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确保筹办工作廉洁高效。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五条全国民族运动会设置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组委会工作机构应设竞赛表演部、接待保障部、新闻宣传部、大型活动部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其他工作机构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并与运动会筹备工作机构设置基本衔接。

第六条组委会及其工作机构由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人员共同组成。 第七条各比赛项目应成立仲裁委员会。 第三章主办单位权利和职责 第八条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是全国民族运动会的权利拥有者,拥有与运动会相关的一切权利,包括但不限于运动会的组织、利用、转播、录制、申述、复制、获取和散发的全部权利,不论是以何种形式、现存的或将来发展的所有权利。 第九条赛事组织管理。 (一)制定总规程和单项规程。 (二)制定比赛项目规则和裁判法。 (三)制定比赛器材清单。 (四)制定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办法和竞赛表演纪律规定并组织实施。 (五)确定比赛项目裁判长、副裁判长,选调执裁裁判员,指导承办单位培训裁判员。 (六)确定比赛项目仲裁委员会成员。 (七)组织运动员登记、报名、交流工作,审定运动员参赛资格。 (八)组织比赛项目抽签工作。 (九)组织比赛场地、器材和相关设施设备验收工作。 (十)审定奖杯、奖牌、证书设计方案。 (十一)审定裁判员、仲裁服装设计方案。

2018年自学考试《民族传统体育》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学考试《民族传统体育》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民族传统体育及内涵 在中华历史上一个或多个民族内流传或继承的体育活动的总称。内涵:主要是我国各民族传统的祛病、健身、娱乐活动项目 2. 生命整体优化观 把人与环境视为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统一体,并把人体功能的强化和优化看做是一个精神同物质紧密联系统一的整体活动。 3. 武艺 武艺是徒手或手持器械的攻防格斗技术与套路技术的总称。 4. 导引 导引是肢体活动为主、配合呼吸吞纳的运动方式,是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医疗保养体操和养生术。 5. 五禽戏 五禽戏是东汉末年我国著名医生华佗根据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形态而创编的养生术。 二、简答题 1. 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随着历史的变迁,经历了那几次较大规模的交流融合 答:经历了5次较大规模的交流融合 第一次,春秋战国时期,骑射、竞渡等,第二次秦汉时期,丰

富了“百戏”,第三次南北朝时期,武术、棋类和摔跤,第四次隋唐时期,击鞠、杂技、养生导引术,第五宋元明清时期,冰上蹴鞠。 2.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的研究方法? ①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 ②以系统的方法为研究原则 ③以文献资料综述法为基础 ④以“多科学”理论为研究依据。 3.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的研究对象 答: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整体上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特征、内容体系和发展规律进行综合研究。 4. 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概况 1是一种社会现象2把民族传统体育从整个体育运动中划分出来作为一个相互独立的领域来进行探讨和研究,可以说才刚刚开始。31991年11月首次召开“亚洲民族体育的现状与未来”4武术研究最为深入。 5. 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分类 一类为竞赛项目,另一类为表演项目。就其历史发展及其运动的主体功能而言,也可划分为三类:1技击壮力类运动,如武术、射术项目等;2娱乐休闲类运动,如球戏、舞戏项目等3养生健身类运动,如导引、健舞等。 6.民族传统体育的萌生条件有: 1.生产劳动是民族传统体育产生的直接原因

大学《民族传统体育概论》网络学习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0916]《民族传统体育概论》网络学习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在各种风俗礼俗、岁时节令,以及大型民俗活动中所保留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就是() 1. 以上均不对 2. 家族传承 3. 群体传承 4. 家庭传承 2、()也称作“醒狮”和“岭南醒狮”? 1. 舞狮 2. 北狮 3. 南狮 4. 以上都可以 3、下列关于龙舟运动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1. 只有壮族有在节日赛龙舟的风俗 2. 龙舟运动是一项众多划手依靠单片桨叶的划桨推动舟船前进的运动 3. 只有汉族有在节日赛龙舟的风俗 4. 龙舟运动是一项单人划桨推动舟船前进的运动 4、(),中国举行了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1. C. 1984 2. 1954

3. 1985 4. 1953 5、1999年,中国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并在()设立分赛场。 1. 拉萨 2. 贵阳 3. 银川 4. 广州 6、下列不属于中华传统养生术与气功的是:( ) 1. 长拳 2. 八段锦 3. 五禽戏 4. 易筋经 7、()源于原始图腾和祭祀舞蹈,但又从根本上超越了任何一种原始图腾和祭祀舞蹈,从狭隘血缘关系的氏族文化象征,升华为中华民族文化象征。 1. 打陀螺 2. 舞狮运动 3. 秋千 4. 舞龙运动 8、武术是以()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1. 技击 2. 武艺

3. 技艺 4. 舞蹈 9、中华民族由()个民族组成。 1. 54 2. 56 3. 57 4. 55 10、清末民初,武术社团组织出现。()在冯玉祥将军协助下成立于1927年。 1. 精武会 2. 中央国术馆 3. 齐云社 4. 武术协会 11、下列关于城市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1. 民族体育发展的动力不需要进入城市文化空间 2. 民族体育进入城市可有效的向更广泛的地区传播 3. 民族体育不能进入城市 4. 城市不会制约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 12、下列关于宗法血缘社会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 1. D. 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是以财富多少为划分界限 2.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是由农耕经济的特性决定的 3. 以上说法均错误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阐释_卢鹏

第37卷成都体育学院学报Vol.372011年第10期Journal of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 No.10.2011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2009年重点项目:大香格里拉地区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研究(09SA039);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2009年度课题: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彝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以凉山彝族为例(YZWH0908)。 第一作者简介:卢鹏(1972-),男,四川罗至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民族传统体育。收稿日期:2011-08-21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阐释 卢 鹏1,孙德朝 1,2 (1.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610101;2.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四川 成都610000)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这一“文化智慧之树”从“根”“茎”“叶”“花”四部分进行分层透视。认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质其“根”是文化底蕴深厚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民族文化依附性特征;“茎”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路径”,农耕文化对畜牧文化的浸润和畜牧文化对农耕文化的疾风骤雨是传播路径的主旋律;“叶”是与现代体育兼容并蓄发展“和而不同”的文化地理符号,茂盛程度代表着受“现代体育发展”影响的程度,叶脉纹路清晰可见;“花”是依附于诸多大型民族体育盛会、节日庆典、婚葬嫁娶和生产劳动之余的动态文化符号,其艳丽程度演绎着民族传统体育动态发展的文化历程。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智慧之树;文化功能主义;文化元素中图分类号:G80-0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9154(2011)10-0015-04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 :the Tree of Wisdom and Culture LU Peng 1,Sun De -zhao 2 (1.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101. 2.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u ,Sichuan , 610041)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 and logical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this paper proceeds layered perspective about "cultural wisdom tree"from four parts :"root""stem""leaf"and "flower".The "root"of it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comes from a profound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has strong national culture dependence features."Stem"is like the traditional sports spreading "path",whose main theme is composed of the invasion of"the Agricultural Culture"on "the Animal culture"and the flurry of "the Animal culture"on "the Agricultural Culture"."Leaves"are the cultural geographical symbol ,whose luxuriant degree represents their influenced degree by modern sports development ,with the leaf texture clearly visible."Flower",as a dynamic cultural symbol ,is attached to many large -scale traditional sports gatherings ,holiday celebrations ,marriages and funerals ,and other leisure time ,showing a dynamic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history. Key words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tree of culture and wisdom ;culture functionalism ;cultural elements CLC number :G80-054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1-9154(2011)10-0015-04 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的研究,我国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梳理和诠释,绕远(2009)从文化学视野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和特质、文化源流、文化多元功能、体育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共融、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构想、少数民族 体育的发展思路进行了全面阐释和论述[1] 。王俊奇(2008)从民俗体育学构建上就中西方民俗文化进行 了宏观探讨 [2] 。王岗、王铁新(2005)在从文化视角就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的基础上[3] ,(2007)从文化自 尊视域就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究[4] 。 此外,刘少英(2003)站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价值进行了论述,并就有机融入旅游进行了宏观思考 [5] ;在文化的冲突与交融过程 中,李蕾等(2004)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过程与

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招考试数学试卷无答案

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单招统一招生考试 一、选择题(106'60'?=) 1、设集合}5,4,3,2,1{=M ,}6,3,1{=N ,则=N M ( ) A. }3,1{ B. }6,3{ C. }6,1{ D. }6,5,4,3,2,1{ 2、函数1 31 )(+= x x f 的定义域为 ( ) A. }3 1|{-≥x x B. }3|{-≥x x C. }3 1|{->x x D. }3|{->x x 3、设甲:四边形ABCD 为矩形;乙: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则 ( ) A.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B.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C.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D. 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4、从7名男运动员和3名女运动员中选出2人组队参加乒乓球混合双打比赛,则不同的选法共有( ) A. 12种 B. 18种 C. 20种 D. 21种 5、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c b a ,,,若2 22c bc b a ++=,则A= ( ) A. 150 B. 120 C. 60 D. 30 6、已知抛物线y x C 4:2 =的焦点为F ,过F 作C 的对称轴的垂线,与C 交于A 、B ,则=||AB ( ) A. 8 B. 4 C.2 D. 1 7、设2 5 2 cos 2 sin = +α α ,则=αsin ( ) A. 2 3 B. 21 C. 31 D. 41 8、点P 在直二面角βα--AB 的交线AB 上,C ,D 分别在βα,内,且4 π = ∠=∠DPA CPA ,则 =∠CPD A. 6π B. 4π C. 3π D. 2 π

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项目展示

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项目展示 独竹漂 独竹漂是发源于赤水河流域的一种独特的黔北民间绝技。独竹漂高手们脚踩一根楠竹,漂行水上如履平地。 “独竹漂”是指运动员脚踏漂流在水面上的单棵楠竹,依靠小竹竿划动实现水上漂行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选手表演时赤着脚选择的竹子大头直径约20厘米,无扭曲,手执一根细竹竿为“桨”,表演“乘风破浪”、倒退、转身、绕弯、换竿等绝技,颇有“一苇渡江”之妙。 标准化器材竹漂由3节总长7米、0.16米直径的玻璃钢圆管组合而成,它具有比天然竹子浮力大、速度快、不变形、可拆解、运输方便的优点;划竿为直径0.04米,2节总长4.5米的玻璃钢圆管组成。

摔跤 摔跤运动历史悠久.开展广泛,深受各民族喜爱。每逢年,节及重大喜庆日都要举行摔跤比赛。民族运动会设置五种民族式摔跤项目:

博克(蒙古族式摔跤)比赛设团体赛和个人赛,团体赛采用三人轮褰制.个人赛为单淘汰制。运动员均不分体重级别,俩人相遇以跤定胜负。胜负的标准:在比赛中,先倒地或膝关节及其以上任何部位先着地为负。 运动员一般穿着有金属铆钉镶边皮制的“卓得戈”(跤衣),“班泽勒”(跤裤),“策日布格”(彩带),“淘术”(套裤),“果特勒”(蒙古靴或马靴)和“布苏勒”(皮制腰带)。 且里西(维吾尔族式摔跤)比赛方法是:双方运动员必须先抓好对方腰带,裁判员发令后,比赛即开始。在比赛中,运动员双手均不得离开对方的腰带去抓握对方的其他部位。运动员可以用扛,勾,绊脚等动作将对方摔倒(肩胛骨着地,侧身着地或臀着地)为胜。比赛不分年龄,按体重分为52公斤,57公斤,62公斤,74公斤,90公斤五个级别。比赛采取三局两胜制。 格(彝族式摔跤)运动员双手从两侧抓住对方腰带,通过腰,腿,脚(勾,掰,翘,挑)等技术动作应用,将对方摔倒为胜。赛前一天称量体重,安体重分为五个级别(标准同前)。比赛采用三跤两胜制。 北嘎(藏族式摔跤)双方运动员必须双手抓好对方腰带(可一手在前,一手在后,或双手在对方背后握抱)。运动员仅靠腰臂之力提起对方将其旋转摔倒,禁用脚绊或蹬踹对方。运动员肩,背,腰,臀,髋,头,体侧,任何一个部位着地即为负。比赛按体重分为五个级别,(标准同前)。 绊跤绊跤是满族,回族式摔跤。运动员按体重分为五个级别(标准同前)。两人身着摔跤衣,在10*10米的比赛场地上互摔,以巴对手摔倒为胜,并根据动作质量得1分,2分或3分,每场比赛三回合三分钟,中间休息

民族传统武术专业五年高职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级高职五年制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670406) 一、招生对象与修业年限 招生对象:初高中毕业年龄20岁以下的热爱运动、热爱体育、从事武术行业的学员,男女不限 学制:五年(学校学习四年,顶岗实习一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具有良好的品德、公德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具有比较扎实的扎实的基本功、套路、散打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武术表演技能,为体育行业及大型武术馆校、影视圈培养教练员、演员等应用型人才。三、职业岗位群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中小学、武术学校、培训中心、演艺中心、影视基地等职业。四、人才培养规格及要求 武术表演专业是以“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具有自我完善的培养模式。能够适应我国体育社会化的发展与变化,胜任社会体育的各类工作,为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知识结构 1.掌握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 2.掌握武术礼仪、中国武术史的基本理论 3.掌握国标武术中的知识体系及基本方法 4.掌握英语实用词汇与口语方法 5.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及计算机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 1.掌握武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主要武术套路的分析方法和一般技术; 3.具有武术表演的初步能力及编创技能; 4.了解武术理论前沿、应用前沿和一般技术; 5.掌握散打实战技巧及分析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6.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身心健康。 (三)素质结构

1.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 2.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修养;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具有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以及管理和创新素质。 3.人文素养与科学素质:具有较为宽阔的视野,文理交融,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 4.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和生理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积极乐观的态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品质。 五、毕业标准 1.按规定修完所有课程,成绩合格,取得专科毕业证书。 2.本专业的学生须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 3.本专业的学生须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及以上 4.本专业的学生须通过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二乙(含) 5.取得相应的武术教练员、散打教练员(二选一)职业资格证书。 各职业技能“小模块”与相应专业资格证考证对照表 六、岗位技能要求与考核标准 艺术表演、教师岗位职业技能标准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 文化体系不仅是一种形态,而且是一套价值系统与行为模式。文化不仅具有外显的构架,而且具有无形或隐形的构架,从根本上制约、指导着人类的思维、行为,以及情感方式和表现形式。中华民族体育传统文化萌生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民族文化氛围中,潜涵着纷繁复杂的民族文化哲理和伦理价值观念。 (一)身心并重,内外兼修的体育观念 体育文化是身体与精神的高度统一,和谐发展。中华民族的祖先世代生活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环境中,习惯于相对稳定、和平宁静的生活方式,所以中华民族的体育文化带有浓厚的修身养性的特征。这也是东方体育文化区别于西方体育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二)以伦理道德为重点的体育特色 中华文明与道德风尚是举世推崇的,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伦理观念的制约下,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鲜明的道德教化痕迹,即使是以技击为特点的中华武术竞技,也以身体、武功、德行全面发展为重点,其守内、崇实、尚礼的风格正是中华民族传统伦理的反映,这与古罗马角斗士在格斗中所追求的所谓勇敢、残忍相比,中华武术在价值取向和文化座标上的追求,显得更为深远,更加广博。 对精神道德的侧重使得体育运动的审美标准也被赋予了相应的伦理道德观,这种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和形式纷繁复杂,缺少西方体育的简洁明快,因此难以迅速推广和普及。 (三)高度吻合传统文化的体育形态 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系统结构中,人体生命观、贵生观、养生观的体育价值取向尤为显著。这也是东方体育文化从最高层次的哲学思维,乃至各种社会文化形态区别于西方文化的另一特征。 中国古典哲学中阴阳平衡的辩证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精气神相统一的人体生命观,为民族体育的养生思想奠定了哲学基础。这种体育文化精神,促进了那种通过人的意念、呼吸及身体运动,来调解机体内部阴阳平衡,活动气血,祛除疾病,增进健康,以获得超自然体验的特殊活动形式的顺利发展;另一方面它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竞技性运动的正常开展,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相背离。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极丰富的资源,也确有不适应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方面,需要对其进行梳理、整合,但决不能因此而放弃对民族自身内在的信仰、思想、文化素养的追求,这是民族存亡的关键。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着内外部环境的挑战,机遇和压力并存。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华是文化创新的基础,优秀的文化必须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蕴,并能前瞻性地应对生存和发展问题。 大学生是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应具有高度的忧患意识,责无旁贷地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世界,并使之发扬广大,为人类文明史增添色彩。 东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 西方体育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西欧文化。它是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市场经济的社会条件下,以城市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以竞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育文化。西方体育文化与资本主义历史条件以及竞争、冒险的哲学思想相适应,从而形成了重视“练形”、健美,讲究外在统一和激烈竞争的风格。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便是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产物。它的基本概念或范畴,如尊重、和平、友谊、团结、公平、人的全面发展都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这些观念代表了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它是一个超越体育范畴,影响波及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现象。 随着西方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对现代社会中精神颓废的生活感到失望和厌倦。而东方体育中强调“养生修性”,练养结合,动静平衡的体育思想,对西方人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他们试图从东方的处世之道和养生方法中寻求出路。 人类对仅追求胜负与狂热刺激的西方体育竞技日感不满,人们需要更多层面的身心体验和更深邃的高情感活动。东方体育具有注重肉体和精神统一的文化价值特征,在缓解高科技带给人类的不良影响方面,具有划时代的功能效应,成为满足人类精神需求,促进人类身心健康的高情感体育活动。 东方的传统生命观、健康观和与此相适应的保健体育,蕴涵着人体生命科学的丰富内容,对指导人类保健活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在奥林匹克运动文化风靡世界的今天,东方体育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悄然升起。

高校体育专业就业方向

体育专业培养及就业方向 运动训练 专业特点与就业范围:本专业设有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赛艇、皮划艇、体操、艺术体操、举重、柔道、跆拳道、拳击、摔跤等主修方向。学生毕业后宜从事专业队运动员、教练员;高等院校和各类体育学校、体育中心、体育俱乐部教练员、体育教师;公安干警;军队特殊人才;政府体育官员及大型厂矿企业体育行政管理人员。民族传统体育 专业特点与就业范围:本专业设有武术套路、散打、健身气功、中国式摔跤、舞龙舞狮等专业主修方向。学生毕业后适宜于从事运动队、学校、俱乐部的教学、训练与科研;公安司法及相关部门教官、保安及体育行政管理等工作。 体育教育 专业特点与就业范围:本专业设有田径、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游泳、乒乓球等专业主修方向。学生毕业后适宜从事中等以上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运动竞赛,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实际知识和能力。 社会体育 专业特点与就业范围: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可掌握指导大众体育、养生健身、休闲娱乐及特殊人群体育的运动技术,适宜于政府各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方向) 专业特点与就业范围:本专业主要为各级体育部门、体育运动协会、体育场馆、体育俱乐部及企事业单位、城市社区、各类体育娱乐中心等部门培养产业经营开发及娱乐健康管理、专业教学与理论研究的专门人才。 体育产业管理 专业特点与就业范围:培养在体育以及体育相关领域从事体育产业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后在各类体育企业、职业体育俱乐部,健身俱乐部、体育中介公司、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体育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等就业。 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体育记者、编辑、主持人、解说员、评论员、媒介公关或信息主管、体育节目策划、体育设计、体育赛事与体育组织营销等方面的人才。 就业方向:体育新闻、出版、宣传等单位及相关部门。 英语(国际体育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能在体育领域、体育外事部门、体育媒体、国际体育组织和竞技体育项目赛事组织等从事教学、研究、翻译、组织和管理工作,掌握国际体育交流工作原则和方法的复合型高级国际体育人才。 就业方向:国际体育组织、各项目运动管理中心、体育媒体、体育院校。 运动人体科学 培养目标:运动人体科学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培养从事体育科技教练、运动营养与运动伤害防护师、体育科学研究人员,全民健身指导及研究人员、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师资以及其他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的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各级各类教学单位、训练基地、体育科研机构、医药卫生、保健康复部门。 运动康复与健康

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体育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 ------中国武术发展史 学院:体育学院班级:社体101 学号:1004044026 姓名:刘无疾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的思想,对于探索解决现代奥林匹克文化模式和世界竞技运动发展出现的种种弊端,特别是克服“无道德的竞争”的极端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中国武术又称“国术”或“武艺”,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其内容是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中国武术不仅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体育运动形式,而且是一个完整的文化意识形态,它涵容了中国古典哲学、伦理学、美学,医学、兵学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分和要素,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我国新形势下新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题,中国经济的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带来好机遇,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全球化所带来的各种效应,不只是资本的广泛涌入,还有文化的渗透、文化的争夺和文化的入侵,如美国影视文化、日本礼仪文化,韩国的跆拳道文化等,在中国已有了一定的影响。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不是追求与西方体育相一致的标准,更不是走同样的发展道路在整合传统体育与现代化、西方体育与东方体育的关系中,需要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综合创新观察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关键在于发掘出传统文化中的现代性特征以及现代文化中的传统性特征,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需要寻求一种参与世界文明对话的全球化语境,在“互补”与“对话”的国际体育文化交流气氛中求得更好的发展,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学的任务是艰巨的,民族传统体育学如何在全球化与民族化的碰撞中找到出路,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以民族自身内在的文化(传统文化)为原始生长点,接受新兴的新文化潮流,由内向外发展,在现代科技进步和多儿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学应对如何处理主体发展与多学科交叉发展的关系,如何处理东西方体育理念的差异,如何处理好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融,如何处理好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等等需要做出积极的回应。 二、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前瞻性分析 21世纪是社会、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全球化的教育需要不断更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更需要吸收当代竞技体育的现代化、科学化的方法。目前当代竞技体育经过大量从事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以及多年的经验积累,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教学训练、竞赛和普及推广的机制,而民族传统体育长期在民间流传,其中有些训练和教学方法尚需要进一步的改进。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应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围绕素质要求,通过整合与重组,建构以人格素养课程、基础知识技能课程、专业定向课程为核心,以自我完善课程为调控的开放性的课程体系,使之建设成具有时代特征,符合新形势下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新的课程体系。但是,建构一套新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下程,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三、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发展方式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招考试武术套路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招考试武术套路 专项体育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一、测试指标及所占比例 二、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一)身体形态 1.身高 (1)测试方法:用身高测试台测量身高。 (2)成绩评定:要求男子身高162cm以上,女子身高152cm 以上,身体比例匀均。凡身高符合要求者为10分。否则,每低于标准1cm减0.5分。分高者列前。 2.体重 (1)测试方法:用体重计测量体重。 (2)成绩评定:男子标准体重为本人身高-100,女子标准体重为本人身高-105。男、女体重符合要求者为10分。否则与标准体重每差1kg减0.5分。分高者列前。 身高与体重两项分数之和为身体形态的总分,按身体形态总

分从高到低排序。 (二)身体素质 1.横叉 (1)测试方法:两手在体前扶地,两腿向两侧伸成一条直线,脚内侧着地。 (2)成绩评定:以厘米为计算单位,测量裆部与地面间距离。男子裆部与地面距离小于1cm(含1cm)为10分,每增加0.1cm从10分中减0.1分,依次类推;女子裆部与地面距离0cm 为10分,每增加0.1cm则从10分中减0.1分,依此类推。 2.立定跳远 (1)测试方法:两脚原地站立起跳,不能有预跳或踩线,以身体任何部位着地最近点为测量点。 (2)成绩评定:以10分为起评分。男子立定跳远成绩为300cm者,立定跳远的得分为10分,每减少1cm减去0.1分,每增加1cm,增加0.1分,依此类推;女子立定跳远成绩为230cm 者,立定跳远的得分为10分,每减少1cm减去0.1分,每增加1cm,增加0.1分,依此类推。 横叉与立定跳远两项分数之和为身体素质的总分,身体素质总分按从高到低排序,总分高者名次列前。 (三)专项技术 1.测试方法: (1)考生可在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拳、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