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声》剧情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4
音乐之声音乐赏析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音乐之声》音乐赏析据玛丽亚冯特拉普的自传:《冯特拉普家的歌手们》改写而成的《音乐之声》,被誉为有电影以来最成功的一部音乐歌舞片。
影片里美妙的音乐至今仍被全世界传唱。
《音乐之声》讲述了热情活泼的修女玛丽亚到奥地利退役军官特拉普海军上校家当7个孩子的家庭教师的故事。
上校的妻子几年前去世,上校心灰意冷,用管理水兵的方法来管教孩子。
孩子们的生活就像钟摆一样循规蹈矩,毫无生气。
玛丽亚来到上校家后,顺应孩子们天性活泼的特点,教他们唱歌跳舞,带他们去野餐、郊游、爬树和划船,使家中充满欢乐。
她的热情、爱心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和喜爱,最终也赢得了上校的爱慕,后来成了孩子们的母亲。
纳粹德国占领奥地利后,爱国的上校不愿意效力于纳粹海军,于是,在一次民谣节上,上校带领全家成功地逃出了魔掌,翻越群山奔向自由。
优美的音乐是电影的灵魂,电影《音乐之声》最令人兴奋和过后难忘的,正是其中几首韵调轻扬、词句烂漫的歌曲。
《音乐之声》的题材来自生活,却又将之升华从而使之高于生活,它以音乐抒发人类最淳朴的感情,以感情动人,整部音乐剧充满了诗性的美和浪漫,像一朵清新而独特的百合,散发出满室的清香。
其中流传最广的几首经典音乐,如表达玛利亚对大自然热爱的主题曲“the sound of music”,轻快跳跃的“The Lonely Goatherd”,欢快活跃的“Do-Re-Mi”,“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以雨中歌舞传情的形式,表现了大女儿Rolfe和邮递员liesl美妙的初恋情怀及依依不舍之情,在雷雨交加的夜晚,自然流畅的“My Favorite Things”驱除了孩子们的恐惧,特拉普上校演唱的一派深情的“Edelweiss”,以及可爱的孩子们演唱的可爱俏皮的“Good night,Good bye”等等,都广为流传。
《音乐之声》剧情简介《音乐之声》是一部充满爱与温暖的经典音乐电影,影片以其动人的故事、美妙的音乐和精彩的表演,深深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
故事发生在 20 世纪 30 年代的奥地利。
女主角玛利亚是一个活泼开朗、热爱大自然和音乐的年轻女子。
她原本在修道院中修行,但由于她的个性过于活泼好动,不太适合修道院的生活,院长决定让她去特拉普上校家担任家庭教师。
特拉普上校是一个严肃刻板的军人,他的妻子早逝,留下了七个孩子。
孩子们在严厉的家教下,生活得十分压抑,失去了童年的快乐。
玛利亚的到来,给这个家庭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玛利亚用她的爱心和耐心,逐渐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和喜爱。
她不像之前的家庭教师那样严格,而是带着孩子们去大自然中玩耍,教他们唱歌、跳舞,让他们重新找回了童年的欢乐。
她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为他们制定了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玛利亚也与特拉普上校逐渐产生了感情。
然而,此时纳粹德国已经吞并了奥地利,特拉普上校不愿意为纳粹效力,决定带着全家逃离奥地利。
影片中的音乐是一大亮点,《哆来咪》《雪绒花》等歌曲至今仍然广为传唱。
这些歌曲不仅旋律优美,而且与剧情紧密结合,完美地烘托了气氛,表达了人物的情感。
玛利亚带着孩子们在美丽的阿尔卑斯山上唱歌嬉戏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
蓝天白云下,绿草如茵,孩子们清脆的歌声回荡在山间,仿佛一幅美好的画卷。
而当特拉普上校一家在晚会上演唱《雪绒花》时,歌曲中蕴含的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之情,让人感动不已。
影片的结尾,特拉普上校一家成功逃脱了纳粹的追捕,他们翻山越岭,走向了自由和希望。
《音乐之声》通过讲述玛利亚和特拉普上校一家的故事,展现了亲情、爱情和对自由的追求。
它让人们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以及爱和勇气在面对困难时的重要性。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能够触动心灵、传递正能量的经典之作。
它所传达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美好的情感,使其历经多年依然魅力不减,成为了世界电影史上的不朽之作。
好电影是精神的胜宴
《罗马假日》
(Roman Holiday)是1953年由美国派拉蒙公司拍摄的浪漫爱情片,故事讲述了一位欧洲某公国的公主与一个美国记者之间在意大利罗马一天之内发生的浪漫故事。
《音乐之声》
玛利亚(朱莉•安德鲁斯饰)是一个年轻活泼的修女,喜欢在大自然下高声歌唱,所以她常常忘记了修道院里的规矩。
院长认为玛利亚并不属于规矩严格的修道院。
院长与众嬷嬷商量后,决定安排玛利亚到上校家当家庭教师……
《简爱》
故事内容在叙述孤女简爱一生与命运搏斗的精采故事。
一个长相平凡,毫无背景的家庭教师;纯洁、热情、坦率、爱好真理的女性爱上了雇主罗彻斯特,但是在他们步入礼堂之际,一连串的冲击性的事件正缓缓的发生,阻挡了他们未来的幸福……
《肖申克的救赎》
蒂姆.罗宾斯扮演被误控杀妻而判入狱二十年的银行家,他定下了逃狱大计,但表面上不动声色,反而利用他在税务上的专业知识跟狱方职员打成一片,又跟囚犯中的老大摩根.弗里曼结成好友,从根本上改变了狱中文化。
全片剧情结构精密,全男班的演员个个表现出色,从头至尾掌握住观众的注意力。
《音乐之声》观后感
《音乐之声》这部电影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其主题曲《音乐之声》不仅以其美妙的旋律令人难以忘怀,更以其深情的歌词传递了人们对生活、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关于音乐、爱情、家庭与生活的动人故事。
主角玛丽亚是一个充满热情、对生活充满热爱的修女,她通过音乐找到了生活的真谛,也找到了自己的爱情。
她以她的音乐、她的爱,感染了上校一家,让他们体验到了生活的乐趣,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
这部电影让我明白,音乐并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表达情感、传递情感的方式。
玛丽亚用她的音乐,让上校一家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让孩子们体验到了自由的快乐,让上校体验到了爱情的甜蜜。
这部电影也让我看到了生活的意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我们应该像玛丽亚一样,对生活充满热爱,对音乐充满热情,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去体验生活的美好。
同时,这部电影也提醒了我,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支持和陪伴。
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的情感,让他们在一个充满爱和关怀的环境中成长。
总的来说,《音乐之声》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它用音乐讲述了一个关于生活、爱情和家庭的动人故事。
它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活的意义,也让我更加热爱音乐,热爱生活。
我相信,这部电影会给每一个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会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音乐之声》电影音乐赏析《音乐之声》电影音乐赏析概述:《音乐之声》是一部由罗伯特·维斯特曼执导的经典音乐剧电影,于1965年上映。
该电影以音乐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年轻的音乐家到一个富有的军官家中担任家庭教师,并最终将家庭的六个孩子带入音乐事业的故事。
电影中的音乐作为情节和角色发展的重要元素,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感动和快乐。
一、曲目简介:本部电影共包含了多首经典的音乐作品,下面对其中几首进行简要赏析:1、《The 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这是电影的主题曲,由朱利·安德鲁斯(Julie Andrews)演唱。
这首歌以优美的旋律和温暖的歌词,表达了音乐给人们带来的力量和快乐。
2、《Do-Re-Mi》(C调上的小调)这是一首非常欢快的童谣,由朱利·安德鲁斯和孩子们合唱。
歌曲通过简单易学的旋律和歌词,教给观众音阶的概念,同时传递了音乐的教育意义。
3、《Edelweiss》(雪绒花)这是一首温柔动人的歌曲,由克里斯托弗·普卢默(Christopher Plummer)演唱。
歌曲以雪绒花为象征,表达了对家园的热爱和珍惜。
二、音乐与情节发展:音乐在电影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和角色的塑造。
1、让·西默瑞安(Maria Rner)的音乐才华:作为主角,让·西默瑞安通过她的音乐才华,影响了冯·特拉普家庭的孩子们,并与冯·特拉普上校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她用音乐治愈了孩子们的创伤,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2、音乐的教育意义:电影中的音乐不仅仅是表演艺术形式,更是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和引导的工具。
让·西默瑞安通过音乐教育,帮助孩子们培养了对音乐的热爱,并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探索世界的窗户。
三、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Copyright):指对于原创作品的独家权利,包括复制、分发、公开表演、展示等权利。
2、音乐授权(Music Licensing):指向他人购买使用音乐作品的许可证。
音乐剧《音乐之声》一、概述1.1 背景介绍1.2 剧情梗概1.3 创作团队介绍1.4 创作目的和意义二、剧本与剧情2.1 第一幕2.1.1 开场白2.1.2 音乐之声2.1.3 玛利亚的介绍2.1.4 入住冯·特拉普家2.1.5 与冯·特拉普舞会2.1.6 玛利亚的成长2.2 第二幕2.2.1 音乐会2.2.3 玛利亚的离去2.2.4 重聚与婚礼三、音乐创作3.1 主题曲探讨3.1.1 选曲理念3.1.2 曲风与情感表达3.2 其他音乐作品介绍3.2.1 舞曲3.2.2 情歌3.2.3 组曲四、角色介绍4.1 主要角色4.1.1 冯·特拉普男爵4.1.2 玛利亚·冯·特拉普 4.1.3 冯·特拉普的子女们4.2 配角介绍4.2.2 邻居与朋友4.2.3 其他登场人物五、舞台设计与布景5.1 舞台设计概述5.2 布景要求5.2.1 冯·特拉普庄园 5.2.2 剧院舞台5.2.3 其他场景六、服装设计6.1 主要角色服装6.2 配角服装6.3 舞蹈和表演服装七、演出灯光设计7.1 灯光设计原则7.2 舞台灯光7.3 特殊效果灯光八、排练安排与时间表8.1 排练安排概述8.2 排练时间表九、法律名词及注释9.1 版权9.1.1 著作权9.1.2 表演权9.2 合同9.2.1 艺术家合同9.2.2 场地租赁合同9.2.3 版权授权合同附件:剧本、歌曲列表、台词等相关资料。
本文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指对创作成果享有的独占权利的法律保护。
2、著作权:指对原创作品(文学、艺术、音乐等)所享有的独占权利。
3、表演权:指对表演作品(舞台剧、音乐剧等)所享有的独占权利。
4、合同:双方或多方之间订立的合法协议,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5、艺术家合同:艺术家与剧团签署的合同,明确艺术家参与演出的约定。
6、场地租赁合同:租赁方与场地管理方签署的租赁协议,确保演出场地的使用权。
《音乐之声》剧情故事发生在1938年的奥地利萨尔兹堡,年轻活泼的修女玛丽亚·任纳尔(Maria Rainer)到退役海军上校冯·特拉普家,照顾他的七个孩子。
冯·特拉普上校虽然冷漠严厉,但终究还是抵挡不住玛丽亚的纯洁善良,两人终于结婚,可惜刚刚度完蜜月,他们的安静生活因被纳粹占领奥地利而破碎了。
幕后制作:影片改编自同名舞台剧(而舞台剧又改编自玛丽亚的自传),风格清新,雅俗共赏,片中的歌曲脍炙人口,人物纯朴而正直的思想感情动人心弦。
奥地利外景美不胜收:皑皑白雪、粼粼波光、碧绿的草地、典雅的建筑,为当地带来巨额旅游收入。
女主角的表演细腻感人,她的歌喉更是美妙动人,是不折不扣的天乐。
本片荣获第3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5项大奖。
该故事曾于1956年由德国搬上银幕,片名是《川普一家》,还有一部《川普一家在美国》的续集。
花絮:影片的第一个音乐片段“音乐之声”,是工作人员在返回洛杉机之前,在欧洲拍摄的最后一场。
当时是1964年的六月末七月初,尽管看起来阳光明媚,朱丽·安德鲁斯不得不在山间不断地跳来跳去,天气寒冷刺骨。
导演罗伯特·瓦斯说那个时候,为了全面地看到高空摄影拍摄的画面,他不得不爬到附近的一棵树上。
在影片结束全家人爬到山上的时候,出于安全考虑,冯·恰皮上校肩膀上的格里特不是她本人。
在DVD版本中显示,在澳大利亚的时候,金·卡拉斯就增加了不少体重。
这场是电影最后部分戏之一,也是另一个原因,因为她已经太重了而不容易被克里斯托弗·普拉默背到肩上。
于是在影片中出现的这个小孩是在克里斯托弗的要求下,找来的侏儒替身,体重只有格里特的一半。
马里·马丁是原百老汇版本里玛丽娅的角色和该电影的制片人,最终将使得影片成本增加到八千万美元,相比较而言,安德鲁斯的片酬只要两百二十五万美元。
音乐剧在百老汇上映的两年前,派拉蒙向冯·恰皮·辛格买下了故事的版权,并打算让奥黛丽·赫本出演玛利亚。
《音乐之声》:真善美的完美展现【摘要】《音乐之声》是一部展现真善美的经典音乐剧,通过讲述一个音乐家在家庭中赋予孩子们音乐与爱的故事,完美展现了真善美的概念。
在剧中,真善美在角色塑造和歌曲演绎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通过音乐和歌曲的表达方式,传达出深厚的感情和正能量。
此剧提倡了家庭、友情和爱的重要性,传达出积极的价值观。
借助音乐之声,观众被启示要珍爱亲情,珍惜友谊并用爱与音乐传达真善美。
可以说《音乐之声》的真善美完美地展示了人类内在最美好的品质。
这不仅对于艺术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更是对于社会和个人价值观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音乐之声》, 真善美, 完美展现, 引言, 真善美的概念, 正文, 音乐之声中的真善美, 角色塑造, 歌曲演绎, 启示, 结论, 重要性, 积极价值观, 精华。
1. 引言1.1 介绍《音乐之声》《音乐之声》是一部经典的音乐剧作品,于1965年首次上映,由罗伯特·怀斯导演,茱莉·安德鲁斯和克里斯托弗·普卢默主演。
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的奥地利,讲述了一个年轻的音乐家玛丽亚来到冯特拉普家庭担任孩子们的家庭教师,最终通过音乐和爱改变了这个家庭的命运。
《音乐之声》融合了音乐、戏剧和舞蹈,展现了真善美的终极价值。
通过玛丽亚的善良和真诚,以及她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观众可以看到人性的美好和善良。
她对孩子们的关爱和激励,向观众展示了真正的爱和正能量。
这部作品也通过冯特拉普家庭的转变,展现了真善美的力量。
从最初的冷漠和疏离,到最后的亲情和和谐,角色之间的转变表达了善良和真实的情感。
《音乐之声》是一部充满真善美的作品,它不仅仅是一部音乐剧,更是一部关于家庭、爱和和谐的故事。
它为观众带来积极的能量和启示,让人们相信真善美的力量能够改变世界。
1.2 阐述真善美的概念真善美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之一,代表了人类追求美好、善良和真实的精神追求。
在音乐之声这部电影中,真善美的概念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音乐之声》电影剧情22岁的玛丽亚是一个萨尔茨堡修道院里的志愿修女,但是,她活泼好动和热爱自然的性格却总是让她在修道院里惹麻烦。
修女院里的女院长(Mother Abbess)觉得她这样的活泼的性格不适合僧侣生活。
于是,当她接到冯·特拉普上校家寻求家庭教师的请求,她决定让玛丽亚去,也借此让她探索出真正的生活目的。
玛丽亚到达冯·特拉普(Captain Georg Von Trapp)家,发现他是一个有七个孩子的鳏夫,长期的海军生活和亡妻的悲伤使他对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样严格。
很快,玛丽亚就明白了以前那些家庭教师离开的原因,原来是孩子们得不到父亲的关爱,总是用捉弄教师来吸引父亲的注意。
上校要求玛丽亚也像他一样严格,但是玛丽亚没有听从,而是用她天生的温柔和善良赢得了孩子们的友好。
趁上校不在的时候,她用窗帘给每个孩子缝制了休闲的服装,带领他们到花园水池游玩,在美丽的阿尔卑斯山上野餐,还教会了他们唱歌。
孩子们原有的拘禁和忧郁渐渐地被音乐和笑声代替了。
不久上校回家了,还带回了孩子们喜欢的麦克叔叔(Uncle Max)和孩子们不甚喜欢的上校的女朋友埃尔莎·施瑞德男爵夫人(Baroness Elsa Schraeder)。
上校对玛丽亚的做法十分不满,可是当他听到孩子们为男爵夫人唱歌的时候十分感动,因为玛丽亚把从他妻子去世之后家里就不再有的音乐又带了回来。
玛丽亚还和孩子们一起准备了一场木偶戏即孤独的牧羊人,上校为玛丽亚可以感染他人的热情所吸引了。
几天之后,上校和男爵夫人一起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舞会,孩子们在舞会中也有歌唱表演。
在舞会中,玛丽亚给孩子们示范奥地利的民间舞蹈“涟恩德拉(又译:兰德勒)”(Laendler)。
出乎意料的是,上校走过来和玛丽亚共舞,舞蹈最后他们互视对方,他们之间的爱意一目了然。
这些,都被男爵夫人看在眼内,当晚,她劝玛丽亚回修道院。
玛丽亚恐怕自己对上校的感情会越陷越深,于是,她悄悄地离开了。
电影《音乐之声》一、电影基本信息1.1 电影名称:《音乐之声》1.2 导演:罗伯特·怀斯1.3 编剧:欧维尔·哈默斯坦1.4 出品时间.1965年1.5 电影类型:歌舞剧、传记、家庭片二、剧情梗概2.1 背景介绍《音乐之声》是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的奥地利。
主角玛利亚是一个年轻的女子,她加入一家上尼兹山修道院,但她的个性过于活泼,与修道院的规矩不相符,于是调往一个富有的家庭担任家庭教师。
2.2 主要情节1) 玛利亚抵达冯特贝格家,开始教育冯特贝格的七个孩子,她以歌唱和音乐为媒介与孩子们建立起了深厚的关系。
2) 冯特贝格男爵对音乐一无所知,但在玛利亚的影响下,他也重新找到了对音乐的热爱。
3) 冯特贝格家领导阶层不满孩子们被外界的影响,试图把玛利亚赶走;但经过一系列事件后,他们认识到孩子们在玛利亚的教育下的进步,决定留她在家。
4) 玛利亚为冯特贝格家准备了一个音乐会,孩子们在表演中展示了他们的才华。
然而,奥地利纳粹势力日益强大,冯特贝格家面临种族歧视。
5) 最终,冯特贝格一家决定逃离奥地利,并在逃亡过程中玛利亚与冯特贝格男爵相爱并结婚。
三、角色介绍3.1 玛利亚·冯·特拉普:担任冯特贝格家的家庭教师,以她的音乐才华影响了冯特贝格家的每一个成员。
3.2 冯特贝格男爵:玛利亚的雇主,一开始对音乐不感兴趣,但在玛利亚的教育下渐渐改变。
3.3 冯特贝格女士:孩子们的母亲,去世后留下了冯特贝格一家面临的巨大挑战。
3.4 冯特贝格的七个孩子:鲍勃、弗里德里希、路易莎、库尔特、布鲁根、玛蒂尔达和吉特尔。
四、影片风格和主题4.1 影片风格:《音乐之声》是一部充满了音乐和舞蹈的歌舞剧片,描绘了一个充满希望和温情的家庭故事。
4.2 主题:音乐、家庭、爱与希望是这部电影的主要主题。
通过音乐的力量,家庭成员重新找到了彼此的联系,爱情也在音乐的浪漫氛围中得到了升华。
经典电影《音乐之声》声乐部分赏析——音乐打动人心《音乐之声》作为一部音乐电影,不得不说的便是影片音乐的安排,两位大师的集合尤其善于在复杂的节奏中寻求一种惊人的和谐,旋律自然、流畅而简洁,但简洁中又显示出高度的技巧。
片中的作曲就是这种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不乏许多经典歌曲。
此时两位大师均处于事业巅峰时刻,开创了其雄霸百老汇近二十年的音乐剧黄金时期。
《音乐之声》大致讲述了热情活泼的修女玛丽亚到奥地利退役军官特拉普海军上校家当7个孩子的家庭教师的故事。
玛丽亚作为家教来到上校家后,顺应孩子们天性活泼的特点,教他们唱歌跳舞,带他们去野餐、郊游、爬树和划船,使家中充满欢乐。
她的热情、爱心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和喜爱,最终也赢得了上校的爱慕。
纳粹德国占领奥地利后,爱国的上校不愿意效力于纳粹海军,于是,在一次民谣节上,上校带领全家成功地逃出了魔掌,翻越群山奔向自由——它的剧情并不复杂,也没有所谓的宏大和壮观,但却更能走进人们的心灵。
在现场聆听观赏,我深深地感到自己被许许多多的爱所包围。
电影中优美的自然景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可爱的孩子,感人的爱情,博大深厚的民族感情,以及出色的电影音乐,使得无论从哪个标准来评价,它都是美国音乐片的经典之作。
它获得了最佳影片、景佳导演、最佳音响、最佳剪辑与最佳作曲五项奥斯卡大奖。
本文将以该电影的音乐部分为中心进行简要赏析。
片头主题音乐《The Sound Of Music》(由Maria于群山之间平原上上演唱),它洗涤着心灵,表达着她对生活的憧憬和热爱,为本部影片奠定了情感基调;而由院长和修女们演唱幽默诙谐的一曲《Maria》使观众进一步了解到女主角Maria的性格特征,起到了描绘作用,同时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Maria 离开教堂到军官家当孩子的家庭教师埋下伏笔;而前往军官家时的《I Have Confidence》是Maria 抛去顾虑和担心,重新获得勇气的自我的心灵独白,属音画平行。
电影《音乐之声》简介影片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故事:见习修女玛丽亚是个性格开朗,热情奔放的姑娘。
她爱唱歌跳舞,还十分喜爱大自然的清新宁静。
但是修道院院长觉得玛丽亚不适应这种与尘寰隔绝的生活,于是她来到萨尔茨堡当上了前奥地利帝国海军退役军官冯·特拉普家7个孩子的家庭教师。
在此期间,玛丽亚她关心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很快就成了他们的知心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她教7个孩子一起练合唱,成立了一支很有素养的家庭合唱队,这激起了上校对生活的热爱,也唤起了他对玛丽亚的爱情,与玛丽亚结成了美满的伴侣。
此时正值30年代希特勒准备吞并奥地利的前夕,纳粹分子早已嗅出了上校家浓郁的自由气味,命他立即返回海军服役,而且他的全家也在监视之中,最终玛丽亚机智地利用民谣节的机会,在修女和朋友们的帮助下,全家逃出了多灾多难的祖国。
本片在当年成为打破了电影史上最高卖座纪录的歌舞片,并曾获“最佳影片奖”等五项奥斯卡金像奖,是公认的老少咸宜佳作。
《音乐之声》的故事发生在1938年的奥地利萨尔兹堡,年轻活泼的修女玛丽亚·任纳尔(Maria Rainer)到退役海军上校冯·特拉普家,照顾他的七个孩子。
冯·特拉普上校虽然冷漠严厉,但终究还是抵挡不住玛丽亚的纯洁善良,两人终于结婚,可惜刚刚渡完蜜月,他们的安静生活因被纳粹占领奥地利而破碎了。
《音乐之声》于1959年11月16日在百老汇的鲁德-方特恩剧院(Lunt-Fontanne Theatre)公演,成为五十年代百老汇公演时间第二长的音乐剧。
但是是1965年福克斯公司(Twentieth Century Fox)拍的电影版《音乐之声》使它登上了世界舞台,受到全世界各个国家数百万观众的喜爱。
这部电影也早在八十年代就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的电视台播放,因此对剧情和人物如数家珍的观众我相信不少。
所以在这里,我尽量多放一些与背景有关的资料。
《音乐之声》剧情
故事发生在1938年的奥地利萨尔兹堡,年轻活泼的修女玛丽亚·任纳尔(Maria Rainer)到退役海军上校冯·特拉普家,照顾他的七个孩子。
冯·特拉普上校虽然冷漠严厉,但终究还是抵挡不住玛丽亚的纯洁善良,两人终于结婚,可惜刚刚渡完蜜月,他们的安静生活因被纳粹占领奥地利而破碎了。
幕后制作:
影片改编自同名舞台剧(而舞台剧又改编自玛丽亚的自传),风格清新,雅俗共赏,片中的歌曲脍炙人口,人物纯朴而正直的思想感情动人心弦。
奥地利外景美不胜收:皑皑白雪、粼粼波光、碧绿的草地、典雅的建筑,为当地带来巨额旅游收入。
女主角的表演细腻感人,她的歌喉更是美妙动人,是不折不扣的天乐。
本片荣获第3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5项大奖。
该故事曾于1956年由德国搬上银幕,片名是《川普一家》(Die Trapp?Familie),还有一部《川普一家在美国》的续集。
花絮:
·影片的第一个音乐片段“音乐之声”,是工作人员在返回洛杉机之前,在欧洲拍摄的最后一场。
当时是1964年的六月末七月初,尽管看起来阳光明媚,朱丽·安德鲁斯不得不在山间不断地跳来跳去,天气寒冷刺骨。
导演罗伯特·瓦斯说那个时候,为了全面地看到高空摄影拍摄的画面,他不得不爬到附近的一棵树上。
·在影片结束全家人爬到山上的时候,出于安全考虑,冯·恰皮上校肩膀上的格里特不是她本人。
在DVD版本中显示,在澳大利亚的时候,金·卡拉斯就增加了不少体重。
这场是电影最后部分戏之一,也是另一个原因,因为她已经太重了而不容易被克里斯托弗·普拉默背到肩上。
于是在影片中出现的这个小孩是在克里斯托弗的要求下,找来的侏儒替身,体重只有格里特的一半。
·马里·马丁是原百老汇版本里玛丽娅的角色和该电影的制片人,最终将使得影片成本增加到八千万美元,相比较而言,安德鲁斯的片筹只要两百二十五万美元。
·音乐剧在百老汇上映的两年前,派拉蒙向冯·恰皮·辛格买下了故事的版权,并打算让奥
黛丽·赫本出演玛丽娅。
赫本表示拒绝出演,派拉蒙随即抛弃该电影计划。
·在影片拍摄到他们从船上掉进水里的场景,为了保持湿漉漉的样子,演员们不得不反复被水龙头浇得满身是水的。
·电影在韩国放映时,一些电影院每天放四到五场,票房不是很好。
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首尔的一家电影院的经营者尝试着找到了办法,他把电影中的所有音乐片段剪掉.
精彩对白:
Max: How many have I had?
Maid: Two.
Max: Make it an uneven three.
--------------------------------------------------------------------------------
Captain von Trapp: Fraulein, is it to be at every meal, or merely at dinnertime, that you intend on leading us all through this rare and wonderful new world of... indigestion?
--------------------------------------------------------------------------------
Max: He's got to at least *pretend* to work with these people. You must convince him.
Maria: I can't ask him to be less than he is.
--------------------------------------------------------------------------------
The Baroness: Somewhere out there is a lady who I think will never be a nun. Auf
Wiedersehen, darling.
--------------------------------------------------------------------------------
Captain von Trapp: It's the dress. You'll have to put on another one before you meet the children.
Maria: But I don't have another one. When we entered the abbey our worldly clothes were given to the poor.
Captain von Trapp: What about this one?
Maria: The poor didn't want this one.
--------------------------------------------------------------------------------
Mother Abbess: Maria, these walls were not meant to shut out problems. You have to face them. You have to live the life you were born to live.
--------------------------------------------------------------------------------
Kurt: I wonder what grass tastes like.
--------------------------------------------------------------------------------
Max: I hope you appreciate the sacrifice I'm making.
Captain von Trapp: You have no choice.
Max: I know... That's why I'm making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