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作品赏析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3
教学课件作品简介特色亮点教学课件作品是现代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通过多媒体展示,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下面将介绍一些教学课件作品的特色亮点。
1. 创意设计:教学课件作品在设计上追求创新和独特性,通过引人入胜的动画效果和视觉冲击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设计师们经过精心构思和细致布局,让每一页课件都展现出专业水准和美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事半功倍。
2. 多媒体丰富:教学课件作品融合了多种多媒体元素,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使得学习内容更加直观生动。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图片、听音频、观看视频等方式,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加深记忆和理解。
这种丰富的多媒体呈现方式,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3. 互动性强:教学课件作品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学生可以通过点击、拖拽、填空等方式参与课堂互动,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回答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4. 知识点明晰:教学课件作品结构清晰,知识点明确,逻辑性强,让学生能够迅速理解和掌握重点知识。
每一页课件都经过精心设计,突出重点、难点,帮助学生轻松理解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5. 实时更新:教学课件作品可以实现实时更新和定期修订,根据最新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随着教学内容的更新和知识的扩充,教学课件作品也随之更新,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符合教育教学的需求。
综上所述,教学课件作品在现代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其特色亮点包括创意设计、多媒体丰富、互动性强、知识点明晰和实时更新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高效、便捷、生动、有趣的学习工具,助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希望教学课件作品能够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实现。
全国多媒体课件获奖作品(发表时间:2010-3-7 21:32:54访问次数:6585)获奖作品名单一、基础教育:多媒体课件组一等奖获奖作品名称学科获奖作者省份所在学校(单位)巧剪双喜字综合实践吴志刚、张红河南鹤壁市实验学校电磁场和电磁波物理杨建新、孙会中、李学芳河北迁安市第一中学代数画板数学顾熙杰、黄桂青浙江象山县丹城中学快乐学拼音语文张洪钢、王俊山河北古冶区范各庄小学示波器物理李华、龚娜、严家文湖北天门市皂市高级中学白鹭语文孙加涛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县柘汪镇仲湖第二小学蚂蚁科学钱国兵浙江湖州市爱山小学长亭送别语文刘立红、王桂清河北丰润第二中学空间几何体数学陈平浙江义乌中学观察物体数学刘伟、刘爽天津红桥区实验小学What food do we need?英语浦赛婷上海青云中学笔情墨趣美术徐伶俐浙江衢州市柯城区尼山小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历史陈震宇、赵思全广东东莞市东莞中学初中部诗词创作辅助软件语文章含楚上海闵行第二中学行书的初步认识-木字旁竖心旁的字品字形的字写字王加俊、周金龙北京密云县十里堡镇中心小学认识角数学颜子明、张莉莉、陈梦斯广东佛山市顺德区齐杏小学初中电学仿真实验物理占正奎、刘元艳、杨莹湖北荆门市海慧中学唱脸谱音乐宋爱玲山东荣成市第23中学区斥山完小菜园里语文丁波、姚静山东东营市胜利第四十六中学数与形的美与理数学王钦敏福建福清第三中学精美的邮票综合实践何志聆宁夏银川唐徕回小二等奖获奖作品名称学科获奖作者省份所在学校(单位)角概念的推广数学谢梓璋福建南安一中甲烷化学黄龙彪广东佛山市华英学校虚拟化学实验室化学雷涛四川泸县第九中学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数学白丽娜天津耀华中学高中物理常用仪表的使用与读数组件物理余闯湖北十堰市郧阳中学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物理郑曙烁广东广州市恒福中学电磁感应现象物理苏清水福建晋江养正中学变阻器物理鲍邓齐浙江永康市第一中学孔乙己语文熊明生江西丰城市铁路中学黄河颂语文梁绍军四川内江隆昌县胡家中学中国花鸟画美术陈凤婵广东江门市江海区外海中学桂林山水语文周生君青海互助县林川教委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历史姜新科、罗新中、阳永平西藏昌都地区第一高级中学画画你、我、他的面部美术谭秀梅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实验小学木棉树的种子语文张杏明上海嘉定区方泰小学斑羚飞渡语文邢军、黄效梅山东滕州市第四中学望岳语文傅露露浙江杭州市萧山区前进初中植物妈妈有办法语文刘蓓、胡洁婷安徽铜陵市师范附属小学绿色开花植物自然王昭君、严洪达、朱静上海上海市电化教育馆The Olympic Games英语邱文丹福建福州第二中学气候地理张飞良上海嘉定区第二中学中国乐器认识与欣赏音乐曾玮玲广西桂林市铁西小学Food and Drinks英语何玉华、高俊广东广州市越秀区文德路小学Weather英语徐人凡上海松江区中山永丰实验学校Module10 Unit2 What's sixtyplus thirty?英语郑仁凯、陈娴福建厦门市思明区教师进修校、厦门市前埔南区小学简单电路科学谢宝兰江苏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平移和旋转数学杨德钧湖北潜江市熊口小学年、月、日的认识数学郑宏贵州六枝特区第二小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数学时春艳、张诚品天津武清区杨村教育办公室曹刿论战语文陈峰浙江永嘉县城关中学遮罩效果课件信息技术李金莲北京燕山东风中学三等奖获奖作品名称学科获奖作者省份所在学校(单位)分类数学刘浩山东枣庄市立新小学平面的基本性质数学陆剑钢浙江湖州市第一中学十里长街送总理语文孙晓敏浙江绍兴县华舍街道蜀阜完全小学丑小鸭语文李义华安徽黄山市歙县富堨中心学校细胞的有丝分裂生物晏辉、贾文金四川蓬溪中学、蓬溪教育局Art英语邱健广东潮州市高级中学梨园金曲音乐马芳梅青海门源县第一中学分苹果数学李海年辽宁盖州市胜利小学波的形成和传播物理董云龙、张彩红北京平谷区金海湖第一中学认识钟表数学黄耀东、刘斌湖北安陆市陈店中心小学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数学王成山东烟台市牟平区大窑镇中心小学初中物理世界物理付正龙江苏徐州市第十三中学平抛运动物理李向军河北邯郸市峰峰春晖中学角数学刘建伟陕西西安市雁塔区双水磨小学。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作品展示目录CATALOGUE•引言•优秀作品概述•教育教学类优秀作品展示•科普知识类优秀作品展示•互动体验类优秀作品展示•综合创意类优秀作品展示•总结与展望01 CATALOGUE引言目的和背景目的推动多媒体课件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课件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学校。
名称主办单位参赛对象作品类型大赛简介01020304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教育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等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工作者等课件、积件、网络课程、教学网站等创新性立意新颖、构思独特,具有创新性和引领性。
界面美观、布局合理,色彩搭配协调,符合视觉心理。
技术性技术先进、实用,运行稳定、流畅,操作简便。
教育性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能够有效辅助教师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科学性内容科学、准确,无知识性错误。
评选标准02CATALOGUE优秀作品概述作品数量与类型数量丰富本次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多媒体课件作品数千件,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和年级段。
类型多样参赛作品类型包括PPT课件、Flash动画、交互式白板课件、AR/VR虚拟仿真课件等,充分展现了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创新发展。
获奖作品分布地域分布广泛获奖作品来自全国各地,覆盖了东、中、西部地区,展现了我国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普及和均衡发展。
学科领域均衡获奖作品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多个学科,体现了多媒体课件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应用价值。
视觉效果好获奖作品在视觉效果方面表现出色,能够合理运用色彩、排版、动画等元素,营造出美观、舒适的视觉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教学内容创新优秀作品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创新,能够结合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更新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运用娴熟获奖作品在多媒体技术运用方面表现出色,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多媒体工具和软件,制作出富有创意和互动性的课件。
多媒体课件获奖作品
以下是一些获奖的多媒体课件作品:
1. "人类的未来":这个课件展示了全球人口增长、资源消耗、
环境污染等重要问题,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该作品在全国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2. "探索太空":这个课件通过动画、音乐和影像等多媒体元素,生动地展示了太空探索的历史、太阳系的组成和人类在太空中的活动。
该作品在国际科技教育大赛中获得金奖。
3. "大熊猫保护":这个课件通过图片、视频和文字等多种形式,详细介绍了大熊猫的生态特点、濒危原因以及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该作品在全国生物科学竞赛中获得优秀奖。
4. "编程入门":这个课件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和互动性强的示范,教授了基础的编程知识和技巧。
该作品在全国信息技术教育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5. "中国传统节日":这个课件利用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展
示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传统习俗以及现代庆祝方式。
该作品在全球华人学生文化艺术竞赛中获得最佳表现奖。
这些多媒体课件作品在教育领域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和教学价值,因其创新性和教学效果突出而获奖。
教学课件作品简介特色亮点教学课件是现代教育中一种常见的教学工具,通过图文并茂、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对教学课件作品的特色亮点进行简介。
一、多媒体元素丰富好的教学课件作品必须具备丰富的多媒体元素,包括图像、动画、视频等。
这些元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图像可以用来展示实物、过程等,动画和视频则能够生动地演示复杂的概念和操作。
多媒体元素的运用不仅能够增强学习效果,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内容简洁明了优秀的教学课件作品应该遵循“少即是多”的原则,将课程内容简洁明了地呈现给学生。
通过精心挑选的文字和图像,能够将重点内容准确地传达给学生,避免了信息过载的问题。
同时,简洁明了的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
三、架构清晰合理一个好的教学课件作品需要具备清晰合理的架构。
它应该按照逻辑顺序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
通过合理的结构,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点有清晰的认识,避免概念混淆和误解。
同时,合理的架构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四、互动性设计教学课件作品的互动性设计是其特色之一。
通过设置问题、练习题等互动环节,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
互动性设计还可以帮助教师实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在互动环节中,学生可以思考、讨论,并得到及时的反馈,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五、可定制性强优秀的教学课件作品应该具备较高的可定制性,以满足不同学校和教师的需求。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件的个性化定制。
定制化的课件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节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优秀的教学课件作品应该具备多媒体元素丰富、内容简洁明了、架构清晰合理、互动性设计和可定制性强的特点。
这些特色亮点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01获奖作品概述Chapter评选背景与目的评选背景评选目的获奖作品数量及分布获奖作品数量获奖作品分布获奖作品涵盖了各个学段和学科领域,其中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课件占比较大,同时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
获奖作品特点及优势创新性实用性技术性艺术性02获奖作品展示Chapter01020304涵盖XXX 课程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全面,深入浅出。
课件内容界面美观,布局合理,色彩搭配协调,符合视觉习惯。
课件设计课件交互性强,支持多种交互方式,如拖拽、点击、输入等。
交互性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
创新性01020304课件内容互动性课件形式实用性详细解析XXX知识点,提供丰富的实例和案例。
采用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游戏化学习、情境模拟等。
课件支持个性化学习路径和进度安排,满足不同学生需求。
课件提供学习效果评估功能,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成果。
课件内容课件特色个性化学习学习效果评估《XXX 》课件《XXX 》课件《XXX 》课件030201其他优秀课件03获奖作品技术分析Chapter多媒体技术应用音视频技术课件中广泛运用了高质量的音视频技术,包括清晰的语音讲解、生动的视频展示和丰富的背景音乐,为学生提供了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图像处理技术通过运用图像处理技术,课件中的图片、图表和动画等视觉元素得以生动呈现,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理解力。
虚拟现实技术部分课件采用了虚拟现实技术,允许学生模拟实际操作,进行互动式学习,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交互性设计实现实时反馈机制人机交互界面课件中设置了实时反馈机制,如在线测试、即时评分等,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成果,调整学习策略。
个性化学习路径协作学习法课件支持学生之间的在线协作和交流,鼓励学生分享知识和经验,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成长。
情境教学法课件通过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课件作品简介特色亮点教学课件作品是一种结合多媒体技术和教育教学内容的工具,以图文、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元素呈现教学内容,具有直观、生动、互动等特点。
下面将介绍教学课件作品的一些特色亮点。
一、多媒体元素丰富教学课件作品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插入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元素,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插入一段贴近学生生活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加深记忆和理解。
同时,教学课件还可以通过插入漂亮的图片和动画效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交互性强教学课件作品提供了交互式学习的机会,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点击屏幕上的按钮、选择答案等方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这种交互性的设计能够更好地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参与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互动题目,让学生通过点击答案按钮来检验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灵活性高教学课件作品具有灵活性高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更新内容。
例如,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展情况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实时更新,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历史事件和研究成果。
同时,教师还可以对课件进行修改调整,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进行优化,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需求。
四、可视化和操作性强教学课件作品通过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元素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可视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同时,教学课件还提供了操作性强的功能,学生可以通过点击、拖动等方式与课件进行互动。
例如,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添加一个模拟实验环境的模块,让学生在虚拟的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支持个性化学习教学课件作品还支持个性化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水平制作不同版本的教学课件。
通过设置不同的学习路径、提供不同难度的题目等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在语言学习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听力材料和练习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
2019年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的获奖作品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体现了教育教学创新和信息技术的融合。
这些作品由全国各高等院校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制作,经过严格评选,最终脱颖而出。
以下是一些2019年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的获奖作品示例:
1. 特等奖作品:《基于混合式教学的<电路分析>课程设计与实践》,该作品展示了如何将传统教学与在线资源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一等奖作品:《<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包》,该资源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互动工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编程能力。
3. 二等奖作品:《<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与实现》,该作品探讨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4. 三等奖作品:《基于虚拟实验的<化学实验>课程建设》,该作品利用虚拟实验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安全、高效的实验学习环境。
5. 优秀奖作品:《<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该资源开发了多种教学活动,以增强学生对市场营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6. 优秀组织奖作品:一些院校因为组织得力、参与度高、作品质量好,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这些获奖作品通常会在大赛的官方网站或者相关教育平台上进行展示,供其他教师和学习者参考和学习。
它们代表了当时教育教学创新的方向和水平,对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多媒体课件作品赏析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叫赵万琴,来自板桥初中。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制作多媒体作品》。
这部分内容位于《信息技术》教材下册第9单元第3小节,这节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主要任务是利用PowerPoint2003制作成一个完整的多媒体作品“苏州园林”。
今天我说的是这一小节第1课时——首页的设计与制作,下面以我个人的理解,分别从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四个方面逐一阐述:
一、教学理念及背景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初二学生,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过一些PPt的基本知识,并且学生已经掌握并熟悉了Word的基本操作而PPt 的部分操作与word的基本操作类似。
在这样的情况下,本节课我先播放具有代表性的多媒体作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出首页制作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面对初二学生,我们应培养他们运用已学知识、自学新知识的能力,让他们在潜移默化的训练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应有的提升。
所以我打破了以往先示范后实践的教学原则,采用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协同合作、互帮互助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大胆放心地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培养他们在实践中,学会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老师的点拔,同学的帮助,最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快乐,同时对自己又多了一份肯定。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ppt中设置幻灯片背景,插入图片、文本、声音文件的方法;
2、理解幻灯片母版的含义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学、同学的帮助、老师的点拔完成首页的制作
2、欣赏优秀的幻灯片首页,模仿并创作板桥中学的首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兴趣;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尝试的自学品质;
3、感悟“作品创作是一个艺术与技术相互融合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多媒体素材的插入与编辑。
难点:艺术和技术的融合
四、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互帮互助法
五、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教室(一人一机);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教学课件及学件。
六、学法指导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激发兴趣——接受任务——自主探究——综合运用”。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双主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指导者,引领者。
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面对一个个的任务,通过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实践操作、互帮互助的模式,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发展能力,训练思维。
我认为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每次教学后的反思必不可少,反思不仅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更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升华。
这门课已纳入综合实践的一个分支,我想实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习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增强学生的协作和沟通的能力,这一直是我深深思考的问题,一直是我教学中努力追寻的一个方向。
说实话,这门课作为副科,学生认为上课就是玩,就是混。
其实我们信息技术老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做一个引路人,把学生引上实践——创作——创新的道路。
这节课从总体上来说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学生能根据书上提供的操作步骤和学件,完成基本的任务,但在最后要学生根据提供的素材自己创作时,有的学生就没有了思绪,他们还没有养成对知识灵活运用的习惯,还不懂得什么是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结合。
我想通过不断的实践、练习、欣赏优秀的作品,慢慢地把学生向创作和创新的道路上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