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DS报告模板
- 格式:docx
- 大小:39.25 KB
- 文档页数:7
MSDS报告样本以下是一份MSDS(材料安全数据表)报告样本,包含了超过1200字的信息:材料安全数据表(MSDS)材料名称:乙醇1.成分与化学品标识化学品标识:-通用名称:乙醇-化学名称:乙醇、酒精成分:-化学名称:乙醇-CAS号:64-17-5-每份百分比:99.9%-化学式:C2H5OH- 分子量:46.07 g/mol2.危险性概述-急性毒性:口服、吸入、皮肤吸收均具有急性毒性。
-慢性毒性:长期接触可能对肝脏、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其他危害:易燃,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
蒸气可以形成可燃混合物。
3.急救措施-吸入:迅速将患者转移到新鲜空气中。
如呼吸困难,立即给氧。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受到污染的皮肤,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取出隐形眼镜。
-食入:立即就医。
不要诱导呕吐。
4.灭火措施-着火点:13°C(55°F)-自燃温度:363°C(685°F)-适合用于灭火的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水雾-不适合用于灭火的灭火剂:直接用水进行灭火5.泄漏应急处理-防止火源:切勿接触明火和电火花。
-个人防护装备: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
-泄漏清理方法:用不可燃性吸收剂(如沙子或土)吸取溢出物质,收集入合适的容器中。
6.操作安全-通风:储存和操作区域必须保持通风良好。
-静电:要防止静电积聚,要求地面和容器互相接地。
-防护装备:操作时戴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护服。
7.有害特性-爆炸性:可形成可燃混合物,遇明火或电火花时易爆炸。
-毒性:对人体各器官有损伤作用。
-腐蚀性:对一些物质具有腐蚀性。
8.储存和运输-储存:储存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明火。
-包装材料:适合非金属容器。
-标识要求:容器上应有“易燃”、“腐蚀”标识。
-运输:采取必要的防漏措施,避免剧烈震动和碰撞。
9.法规信息-危险特性:易燃、腐蚀性。
-特殊规定:含乙醇的产品应遵守当地法规,包括安全储存、运输和使用等方面的规定。
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表)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化学品英文名称:企业名称:生产商:地址:电子邮件地址:邮编:产品编码:版本:企业应急电话(国家或地区代码)(区号)(电话号码):传真号码(国家或地区代码)(区号)(电话号码):第二部分:危险品概述危险性类别:高闪点易燃液体警示图:危险象形图:侵入途径:1.皮肤接触 2. 眼睛接触 3. 误食健康危害:对皮肤、眼睛、粘膜有刺激、致敏作用。
燃爆危险:易燃。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含量% CAS No.150#溶剂油35-55 526-73-8 添加剂12-24 ------- 二乙二醇丁醚10-20 112-34-5 6#溶剂4-12 64-04-03488N 6 9003-27-4石油醚 2-7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和肥皂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切断泄漏源。
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灭火时尽量切断泄漏源。
灭火时消防人员必须在安全距离以外或有防护措施处操作。
消防人员应穿戴全身防护服,佩戴空气呼吸器。
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塑料 MSDS 报告模板I. 简介安全数据表(MSDS)是一种用来记录化学品相关信息的标准化表格。
在塑料行业, MSDS 旨在提供有关特定塑料材料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险性信息,以及安全操作、处理和交货指南。
本文档提供了一个塑料 MSDS 模板,以便您创建符合行业标准的安全数据表。
II. 化学品身份信息在这一部分,需要提供塑料化学品的一般信息,如制造商、产品名称、成分等。
•制造商信息:–公司名称:–地址:–电话:–紧急电话:•产品信息:–产品名称:–化学名称:–成分:–CAS 号码:–EINECS 号码:III. 危险特性在这一部分,需要说明塑料化学品的物理、化学、毒理学特性以及涉及的危险类别和程度。
•物理和化学危险性:–稳定性:–分解产生有害物质:–可燃性:–爆炸危险:•健康危险性:–吸入:–食入:–吸收:–皮肤和眼睛接触:•环境危险性:–水污染:–大气污染:IV. 急救措施在这一部分,需要涵盖有关处理急救的信息和指导公众如何做出适当的措施。
•吸入:–立即将受害人送往新鲜空气区域。
–如果吸入后有呼吸困难,立即呼救并执行人工呼吸。
•食入:–不推荐催吐。
–立即将受害人送往医院。
•接触眼睛:–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接触皮肤:–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其他:–如果出现任何不寻常反应,请就医。
V. 安全措施在这一部分,需要提供一些通用的安全措施,以保证处理塑料化学品的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存储:–储存于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
–避免阳光直射。
•管理:–记录化学品库存、使用量及相关安全控制措施。
–遵守危险化学品的相关法规和规定。
•运输和装卸:–确保化学品得到妥善包装和标记,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遵守运输和装卸的相关法规和规定。
VI. 废物处理在这一部分,需要提供废弃塑料化学品的安全处理和处置方式,以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废弃物:–废弃物的定义:–废物的种类和物质:•处理:–在当地环保机构的协助下处理。
MSDS环保报告范本1. 引言本文是一份MSDS(材料安全数据表)环保报告范本。
该报告旨在提供有关特定材料的环境影响和安全性的信息,帮助用户了解和评估该材料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2. 材料基本信息2.1 材料名称在这里填写材料的名称。
2.2 制造商信息在这里填写材料制造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2.3 材料成分在这里详细列出材料的成分和含量,并指明是否存在有害物质。
3. 环境影响评估3.1 降解性能描述该材料在自然环境中的降解性能。
如果该材料可降解,说明其降解过程和时间。
3.2 毒性评估评估该材料对环境和生物的毒性影响。
包括但不限于水生生物毒性、空气污染物的释放等。
3.3 生态风险评估评估该材料对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
分析其在生态系统中的积累和生物放大效应。
3.4 环境处理建议提供对该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环境处理建议,包括合理的处理方法和建议的废弃处理方式。
4. 安全性评估4.1 火灾危险性评估该材料的火灾危险性,包括燃烧性能、火灾逃生指南等。
4.2 健康危害评估该材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包括吸入、接触和摄入的相关风险。
4.3 个体防护措施提供在使用该材料时的个体防护建议,包括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和采取适当的工作措施。
4.4 应急处置措施提供应急情况下的处置建议,包括泄漏处理、事故应对和紧急救援措施。
5. 合规性与认证5.1 法规合规性列出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该材料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5.2 认证标准列出该材料获得的任何环保认证或标准符合性证书。
6. 结论总结该材料的环境影响和安全性评估结果,并指出应用该材料的潜在风险和建议。
7. 参考文献列出所有在编写本报告中使用的参考文献。
以上是一份MSDS环保报告范本,用于提供特定材料的环境影响和安全性信息。
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相关信息,以编写适用于您的材料的环保报告。
2023 MSDS报告模板1. 引言本文档提供了2023年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报告的模板。
MSDS报告是一份必要的文件,旨在提供有关化学品的安全及健康信息,以便用户能够正确、安全地使用这些化学品。
本文档将涵盖报告的各个部分,并提供填写示例和说明。
2. 识别信息本部分提供了有关化学品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供应商、厂商、紧急联系信息等。
2.1 化学品名称在这里填写化学品的正式名称。
2.2 供应商信息在这里填写化学品供应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2.3 厂商信息在这里填写化学品的厂商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2.4 紧急联系信息在这里填写紧急情况下的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3. 成分/组成信息本部分提供了化学品的成分及组成信息,包括主要成分、含量、危险成分等。
3.1 主要成分在这里列出化学品中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百分比。
3.2 危险成分在这里列出化学品中的危险成分及其含量百分比。
4. 危险性概述本部分提供了化学品的危险性概述,包括可能的健康风险、物理和化学性质、环境影响等。
4.1 健康风险在这里描述化学品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例如接触、吸入或误食这些化学品可能引起的症状或健康问题。
4.2 物理和化学性质在这里描述化学品的外观、味道、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度等物理和化学性质。
4.3 环境影响在这里描述化学品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例如对水体、土壤、空气、生物的影响等。
5. 急救措施本部分提供了紧急情况下的急救措施,包括各种接触途径(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吸入、误食)的急救步骤。
5.1 眼睛接触在这里提供化学品溅入眼睛后的应急处理措施,包括立即冲洗眼睛并寻求医疗帮助等。
5.2 皮肤接触在这里提供化学品接触皮肤后的应急处理措施,包括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部位,并寻求医疗帮助等。
5.3 吸入在这里提供化学品吸入后的应急处理措施,包括将患者移到空气清新处,并立即寻求医疗帮助等。
5.4 误食在这里提供化学品误食后的应急处理措施,包括立即漱口并寻求医疗帮助等。
镍氢电池msds报告范本以下是一个镍氢电池的MSDS报告范本:材料安全数据表(MSDS)报告产品名称:镍氢电池部门:XXX(填写公司名称)1. 产品及公司信息产品名称:镍氢电池产品编号:XXXXX(填写产品编号)生产日期:XX/XX/XXXX(填写生产日期)公司名称:XXX(填写公司名称)公司地址:XXX(填写公司地址)紧急联系电话:XXXX-XXXX-XXXX(填写紧急联系电话)2. 成分/信息组成- 此镍氢电池的主要成分为镍氢化物、金属氢化物合金、氢氧化钾和其他可充电电池材料。
- 无失踪成分或特定成分。
3. 危险性标识- 此电池是一种危害性较低的电池,正常使用过程中无明显危险。
- 但如果电池损坏,可能会漏液或释放有毒气体。
4. 紧急处理措施- 接触皮肤: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区域,如有持续不适,寻求医疗帮助。
- 吸入: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中,并立即就医。
- 眼部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区域,如有持续刺激,寻求医疗帮助。
- 食入:如有误食,将患者立即送往医院。
5. 消防措施- 消防员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防止暴露于有害气体和烟雾。
- 灭火剂:可使用二氧化碳、泡沫、干粉等灭火剂进行灭火。
6. 泄漏处置- 防护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护服。
- 将电池安全放置在不燃烧的容器中,以防止进一步泄漏。
- 切勿将电池抛入水中或将其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
7. 使用和储存建议- 请遵循电池使用说明以确保安全使用。
- 使用后请妥善处理废弃电池,不要将其扔入火源或垃圾桶中。
- 将电池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摄氏0度以下或摄氏60度以上的极端温度。
以上为镍氢电池的MSDS报告范本,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与修改。
MSDS报告XXX(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一、酒精MSDS本文介绍了酒精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毒性等信息。
酒精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清洁剂等行业。
该产品具有易燃、易挥发等特点,需注意安全使用。
本文提供了详细的安全操作指南和应急措施。
二、油漆MSDS本文介绍了油漆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毒性等信息。
油漆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汽车等行业的化学品。
该产品具有刺激性、易燃等特点,需注意安全使用。
本文提供了详细的安全操作指南和应急措施。
三、润滑油MSDS本文介绍了润滑油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毒性等信息。
润滑油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等行业的化学品。
该产品具有易燃、易挥发等特点,需注意安全使用。
本文提供了详细的安全操作指南和应急措施。
四、丝印油墨MSDS本文介绍了丝印油墨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毒性等信息。
丝印油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印刷、包装等行业的化学品。
该产品具有刺激性、易燃等特点,需注意安全使用。
本文提供了详细的安全操作指南和应急措施。
五、厌氧胶MSDS本文介绍了厌氧胶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毒性等信息。
厌氧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等行业的化学品。
该产品具有刺激性、易燃等特点,需注意安全使用。
本文提供了详细的安全操作指南和应急措施。
六、ss-783慢干稀释剂MSDS本文介绍了ss-783慢干稀释剂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毒性等信息。
该产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油漆、涂料等行业的化学品。
该产品具有易燃、易挥发等特点,需注意安全使用。
本文提供了详细的安全操作指南和应急措施。
七、乙二醇油墨添加剂MSDS本文介绍了乙二醇油墨添加剂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毒性等信息。
该产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印刷、包装等行业的化学品。
该产品具有刺激性、易燃等特点,需注意安全使用。
本文提供了详细的安全操作指南和应急措施。
芳香烃等。
危险性类别:无。
特性及注意事项: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能减少摩擦和磨损,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
MSDS英文模板(1)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1CHEMICAL PRODUCT AND COMPANY IDENTIFICATIONPRODUCT NAME : POLYESTER RESINPRODUCT NO. : XB5968-ATUseAPPLICATION :IndustrialSUPPLIER : ABC Resin Co.,Ltd123, Dongfang Road, Suzhou, Jiangsu, P.R.ChinaEMERGENCY TEL. : +86(0)512-89188888CONTAINER SIZE : 10kg/bag,25kg/bag,50kg/bag2 COMPOSITION/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Ingredient CAS Number Weight in Percent (%)Notesterephthalic acid 100-21-0 >50isophthalic acid 121-91-5 <10Other Information:NOTE: The percentage by weight values reported for this product represent approximate formulation values.3 HAZARDS IDENTIFICATIONEmergency Overview:Color: IvoryForm: granule or powderOdor: OdorlessFlash Point, °C: Not ApplicableMost Important Hazards: Inhalation may result in respiratory irritation. Prolonged or repeated contact may cause skin irritation. Prolonged contact may cause allergic skin reactions.Potential Health Effects:Inhalation: Exposure to dust particles generated from this material may cause irritation of the respiratory tract. Exposure to high concentrations may cause coughing and difficulty breathing.Ingestion: No adverse health effects are expected from swallowing.Skin Contact: Prolonged or repeated contact may cause skin irritation. Prolonged contact may cause allergic skin reactions.Eye Contact: Large amounts of dust may cause mechanical irritation.4 FIRST-AID MEASURESEyesNever introduce ointment or oil into the eyes without medical advice! If pain is present, refer the victim to an ophthalmologist for treatment and follow up.Skin contactIf splashed by molten material, cool quickly with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id : do not pull off from skin.5 FIRE-FIGHTING MEASURESGeneral informationAs in any fire, wear a self-contained breathing apparatus in pressure-demand and full protective gear. During a fire, irritating and highly toxic gases may be generated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or combustion Suitable extinguishing agents In case of fire, use sand, carbon dioxide or powdered extinguishing agent.Special hazards caused by the material, its products of combustion or resulting gases.Carbon monoxide (CO)Carbondioxide(CO2)Protective equipmentMount respiratory protective device6 ACCIDENTAL RELEASE MEASURESPerson-related safety precautionsUse proper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as Exposure controls and personal protection.Measures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Do not allow to enter sewers/ surface or ground water.Small SpillUse appropriate tools to put the spilled solid in a convenient waste disposal container. Finish cleaning by spreading water on the contaminated surface and dispose of according to local and regional authority requirements.Large SpillUse a shovel to put the material into a convenient waste disposal container. Be careful that the product is not present at a concentration level above TLV.7 HANDLING AND STORAGEHandlingHandle in accordance with good industrial hygiene and safety practices. These practices include avoiding unnecessary exposure and removal of material from eyes, skin and clothing.Engineering measuresProvide natural or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o minimize exposure. If practical, use local mechanical exhaust ventilation at sources of air contamination such as processing equipment.StorageStable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of handling and storage.8 EXPOSURE CONTROLS/PERSONAL PROTECTION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National authorities have established limits for particulatesnot otherwise classified that are the least stringent exposure limits applicable to dusts.ACGIH TLV: 10mg/m3 (total dust) 8-hr TWAACGIH TLV: 3mg/m3 (respirable) 8-hr TWA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Safety glasses with side shields. Wear suitable gloves.Respiratory ProtectionUse approved respiratory protection if exposure limits are exceeded, or overexposure is likely. If respiratory protection is used, follow all requirements for respiratory programs set forth in government regulations. VentilationGeneral ventilation. Local exhaust.9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General InformationForm: SoildColour: White/IvoryOdour: OdorlessChange in conditionMelting point/Melting range: undeterminedBoiling point/Boiling range: undeterminedFlash point: Not applicableSelf igniting: Product is not self igniting.Danger of explosion: Product does not present an explosion hazard.10 STABILITY AND REACTIVITYConditions to avoidNone knownMaterials to avoidNone knownHazardous reactionsHazardous polymerization does not occur.Hazardous decomposition productsConditions: Decomposition occurs above temperature listed below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 300℃Decomposition products: carbon monoxide (CO), carbon dioxide(CO2)11 TOXICOLOGICAL INFORMATIONLow toxicityPrimary irritant effecton the skin: Prolonged and/or repeated skin contact may defat skin and possibly cause dermatitis on the eye: Low, reversible irritation.SensitizationNone known.Additional toxicological informationWhen used and handled according to specifications, the product does not have any harmful effects according to our experience and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to us.12 ECOLOGICAL INFORMATIONEcotoxicity: Not available.BOD5 and COD: Not availableProducts of BiodegradationPossibly hazardous short term degradation products are not likely. However, long term degradation products may Arised.13 DISPOSAL CONSIDERATIONSIncineration, RecycleAll local and national regulations should be followed.14 TRANSPORT INFORATIONROAD/RAILOther Not regulated for transport.SEANot regulated for transport.AIRNot regulated for transport.15 REGULATORY INFORMATIONEC labelEU Dangerous Substances Directive 67/548/EC.16 OTHER INFORMATIONThis product may contain other copolymers, colour additives, heat stabilizers, flame retardants and/or other performance additives. Under normal use conditions, these additives are contained within the polymer matrix and occupational exposures are expected to be minimal.Data sheets prepared or revised have been comple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Directive 2001/58.Although the information and recommendations set forth herein (hereinafter "Information") are presented in good faith and believed to be correct as of the date hereof, The company makes no representations as to the completeness or accuracy thereof. Information is supplied upon the condition that the persons receiving same will make their own determination as to its suitability for their purposes prior to use. In no event will The company be responsible for damages of any nature whatsoever resulting from the use of or reliance upon Information. NO REPRESENTATIONS OR WARRANTIES, EITHER EXPRESS OR IMPLIED, OF MERCHANTABILITY, FITNESS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 OR OF ANY OTHER NATURE ARE MADE HEREUNDER WITH RESPECT TO INFORMATION OR THE PRODUCT TO WHICH INFORMATION REFERS.。
msds报告模板
[公司名称]
[地址]
[联系电话]
[联系人]
[产品名称] MSDS报告
1. 产品标识
- 产品名称:
- 产品型号/批号:
- 生产日期:
- 危险物质编号(CAS编号):
2. 成分/组分信息
- 主要成分:
- 危险成分:
- 危险物质的含量:
- 其他成分:
3. 危险性概述
- 急性毒性:
- 皮肤刺激/腐蚀性:
- 眼睛刺激/腐蚀性:
- 吸入毒性:
- 进食毒性:
- 致癌性:
- 生殖/发育毒性:
4. 急救措施
- 眼睛接触:
- 皮肤接触:
- 吸入:
- 进食:
5. 消防措施
- 着火和爆炸性特性: - 灭火剂:
- 防火应急程序:
- 特殊防护装备:
6. 泄漏应急处置
- 个人防护措施:
- 环境防护措施:
- 废物处置方法:
- 清理程序:
7. 操作注意事项
- 个人防护装备:
- 操作防护程序:
- 泄漏事故应急程序: - 储存要求:
- 包装要求:
8. 暴露控制/个人防护
- 工程控制措施:
- 个人防护装备:
- 操作时的卫生控制措施:
9. 理化特性
- 外观:
- 不溶性:
- 溶解性:
- 相对密度:
- 熔点/冰点:
- 沸点:
- 闪点:
- 爆炸限范围:
- 蒸气压:
- 相对蒸气密度:
- 闪点:
以上是基本的MSDS报告模板,您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修改和调整,确保报告符合实际产品的特性和使用要求。
MSDS报告模板
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表)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
化学品英文名称:
企业名称:
生产商:
地址:
电子邮件地址:邮编:
产品编码:版本:
企业应急电话(国家或地区代码)(区号)(电话号码):传真号码(国家或地区代码)(区号)(电话号码):
第二部分:危险品概述危险性类别:高闪点易燃液体警示图:危险
象形图:
侵入途径:1.皮肤接触2.眼睛接触3.误食
健康危害:对皮肤、眼睛、粘膜有刺激、致敏作用。
燃爆危险:易燃。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含量%
150#溶剂油35-55
添加剂12-24
二乙二醇丁醚10-20
6#溶剂4-12
3488N6
石油醚2-7 -------
1
CAS No.
526-73-8
-------
112-34-5
64-04-0
9003-27-4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和肥皂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诊。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氛围新鲜处。
坚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艰巨,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诊。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氛围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氛围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中央,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切断泄漏源。
冷却,可能的话将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灭火时尽量切断泄漏源。
灭火时消防人员必须在安全距离以外或有防护措施处操作。
消防人员应穿戴全身防护服,佩戴空气呼吸器。
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保守应急处理应急行动:迅速撤离保守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定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
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保守源。
避免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定
性空间。
小量保守:用砂土或其它不燃资料吸附或接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
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保守: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
移至槽车或公用搜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宝物处理场合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
2
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人防治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无数据显示
最高容许浓度:前苏联MAC:无数据显示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使用进程全面通风,工作现场严禁抽烟。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穿防静电工作服。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金黄色透明液体,轻微溶剂味
密度g/ml:0.8050±0.02防锈性(锈蚀率):≤5%闪点(℃):≥40℃倾点:≤-10℃主要用途:本品能有效清洁油箱、燃油管道、火花塞、喷油嘴、进气阀座、燃烧室等部位的积碳、油胶等污垢,提升燃油雾化效率,促进充分燃烧,恢复引擎动力。
其他理化性质:无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
聚合风险:一般情形下不聚合
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高热
禁配物:强氧化剂
分解产物:一般情形下不分解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LD50)经口:无资料
急性毒性(LD50)经皮:无资料
急性毒性(LD50)吸入:无资料
对皮肤腐蚀性和刺激性:无
对眼睛有严重的损伤性和刺激性:无
致敏性:无
致突变性:无
致畸性:无
致癌性:无
生殖毒性:无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3
生态毒性:无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其他有害作用:不允泄露入下水道和水源处,否则会影响土壤和地表水水质,应特别注意对大气的污染。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非危险废弃物
废弃处置方法:根据国家和中央有关律例的要求处置。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UN编号:无资料
包装类别:Ⅰ类
包装标志:易燃品
包装方法:铁质罐,纸箱。
运输留意事项:避免剧烈碰撞及避免明火。
第十五部分:律例信息律例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危险货物品名表》(GB-2005)
《危险货色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2008)《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2009)
《危险货色运输包装类别分别方法》(GB/T -2008)
4
第十六部分:其它信息参考文献:《溶剂手册》、《危险化学品安全手艺全书》
发行日期:2020.04.07
代替版本:
草拟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