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预算编制基表
- 格式:xls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3
学校教育费用预算明细表以下是学校教育费用预算的明细信息:
1. 教师工资
- 教师人数: {教师人数}
- 平均每月工资: {平均每月工资}
- 总计: {教师人数} * {平均每月工资}
2. 学生用品
- 课本费用: {课本费用}
- 文具费用: {文具费用}
- 总计: {课本费用} + {文具费用}
3. 实验设备
- 教学实验设备: {教学实验设备费用}
- 科学实验设备: {科学实验设备费用}
- 总计: {教学实验设备费用} + {科学实验设备费用} 4. 建筑维护
- 修理和保养: {修理和保养费用}
- 水电费: {水电费用}
- 总计: {修理和保养费用} + {水电费用}
5. 其他费用
- 活动费用: {活动费用}
- 行政费用: {行政费用}
- 总计: {活动费用} + {行政费用}
6. 总计
- 教师工资总计: {教师工资总计}
- 学生用品总计: {学生用品总计}
- 实验设备总计: {实验设备总计}
- 建筑维护总计: {建筑维护总计}
- 其他费用总计: {其他费用总计}
- 总费用: {教师工资总计} + {学生用品总计} + {实验设备总计} + {建筑维护总计} + {其他费用总计}
以上是学校教育费用预算明细表的信息。
这将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控学校的财务状况,合理安排预算分配。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中学预算编制程序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要求,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预算编制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校预算编制制度,是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措施,是规范农村中小学经费管理的关键环节。
根据学校实际和相关经验,确定学校的预算编制程序如下:一、“一上”:编制预算建议数(一)做好预算准备工作1。
成立编制小组。
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教务、总务、财务和教师代表等共同参加的预算编制小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事业发展需要,共同讨论研究预算年度学校收支计划建议.2.搜集预算资料.根据预算编制的要求,开展资源调查、摸清家底,对学校现有资源、收支状况、人员编制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清查,统计学校基本情况,审核确定数据,初步填写《学校基本情况表》。
表013。
明确定额政策。
根据县财政、教育部门编制预算的有关要求,整理汇总有关政策规定和相关定员定额标准。
4.分析预算形势。
总结和分析学校上年度预算收支执行情况、财务收支和业务活动变化情况,找出影响学校本年度预算的各种因素(剔除上年度一次性或临时性因素);分析本年度国家有关政策对学校预算的影响(包括教职工增资、提高公共经费补助标准等),分析本年度事业发展计划对预算的要求;领会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对预算编制的相关要求。
(二)测算财政补助收入编制收入预算的难点在于财政补助收入的测算。
财政补助收入是学校支出预算中应该纳入财政保障的部分,包括4个部分:①工资福利支出中应由财政补助开支的部分;②对个人和家庭补助开支中应由财政补助开支的部分;③商品和服务支出中应由财政补助开支的部分;④学校根据事业发展,拟向财政申请的专项经费(其他资本性支出)。
表03①应纳入财政补助开支的工资福利支出注:生活补贴和奖金在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后,纳入绩效工资发放范围。
表04②应纳入财政补助开支的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③应纳入财政补助开支的商品和服务支出表06④申请纳入财政补助开支的其他资本性支出(专项经费)(三)编制预算基表1.填写学校基本情况表根据上述预算准备工作情况,正式填写《学校基本情况表》。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编制办法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编制管理办法为适应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要求,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制度改革,加强教育经费管理,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明确各级政府与部门对义务教育发展的责任,依据国家预算管理和教育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以及《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19]43号)的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预算编制范围与管理体制1、农村中小学校预算编制范围是政府举办的农村(含县镇)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
包括普通初中、完全中学中的初中部分、九年一贯制学校、普通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
2、农村中小学校预算编制管理体制坚持“以县为主”的原则,在省、市级政府财政、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和县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具体由县(区)级财政、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3、农村中小学校预算编制以独立设置的学校为基本单位,非独立设置教学点纳入其所隶属的学校统一编制。
4、所有独立设置的农村中小学校均应单独编制年度预算,并进行独立核算,建立独立的账务,编制独立的报表。
5、根据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要求,农村中小学校预算必须纳入县(区)本级财政预算,管理“以县为主”,不得下放到乡镇,原由乡镇财政负担的农村中小学校经费部分,应上划到县级财政管理。
二、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编制要遵循如下原则:1、实事求是的真实性原则2、综合预算的完整性原则3、准确细致的科学性原则4、规范透明的公开性原则5、按时报送、及时审查的时效性原则6、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的平衡性原则7、轻重缓急、优先“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的重点性原则8、体现公平,兼顾地区差异与学校差异的均衡性原则三、编制程序与方法(一)编制前的准备工作1、调查资源、摸清家底、收集资料正式编制预算前,学校要对本校的资源进行调查,摸清家底,对学校现有的资产、收支状况,在岗在编及离退休人员状况,在校生规模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清查,为编制预算提供真实依据。
陇西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017年预算编制(一上)说明一、填报栏目说明(一)封面1.单位代码:填报原教育事业统计学校编码。
2.单位名称:填报学校的全称。
3.单位地址:填报学校具体地址。
如××县××乡(镇)××村。
4.地形地貌:填报学校所在地地形地貌状况,一般分为平原、高原、丘陵、山区、库区、海岛等,如属于多种地形地貌的则填其中主要的一种。
(二)基表1:学校基本情况表1.编制数:指县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核定的学校人员编制数。
2.在职教职工人数、专任教师数、班级数、在校生人数、寄宿生数均按2016-2017学年度教育事业年报数据填报。
3.贫困生:学校根据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确定填报。
(三)基表2:学校收支预算表编号01:收入合计。
其中:1.财政补助收入:人员工资收入:在职人员的工资收入,人员工资中基本工资和津贴按2016年11月份基本工资和津贴乘以12计算,奖金按2016年11月份基本工资计算,并考虑2017年津贴变动及增人增资因素。
离退休人员的工资:按照2016年11月份工资乘以12计算。
抚恤金:不填。
生活补助:指财政拨付的遗属补助和个人家庭取暖费(1000元/人年)。
医疗费:指医疗保险费,按照教职工全年工资总额及各校当前执行的比例计算收入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收入:按小学每生每天补助4元,初中每生每天补助5元,全年250天计算,即小学1000元/生/年,初中1250元/生/年计算全年收入。
住房公积金:按教职工全年工资总额的10%计算全年收入。
公用经费收入:1.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按小学每生600元/年,初中每生800元/年计算全年收入(除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学生);2.寄宿制学校按照2016-2017事业年报校内寄宿生200元/生/年计算增加的公用经费;3.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学生按照6000元/生/年计算公用经费;4.100人以下学校按照“2016年公用经费分解文件”实际下拨的100人以下学校公用经费计算增加的公用经费。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可以这样编制——以一所农村完全小学为例这是一所农村完全小学,辖教学点一个,基本情况如下:编制人数为34人(含教学点4人),在职教职工人数35人(含教学点4人),其中专任教师29人(含教学点4人),离休人员2人,退休人员18人,长休人员1人,临时工4人(其中代课教师3人),享受遗属补助人员5人,享受独生子女补助费6人,现有教学班14个(含教学点2个教学班),在校生550人(含教学点70人),其中住宿生50人,贫困学生180人。
该校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含教学点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含教学点600平方米),其中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3100平方米(含教学点500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200平方米(含教学点50平方米),生活服务用房300平方米(含教学点50平方米)。
校舍建筑总面积中危房面积140平方米(全部为D级危房)。
该校有机动车1辆,办公电话1部,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0000元,图书5000册,课桌椅550单人套。
要求编制该校下一年度教育经费预算。
“一上”阶段工作学校根据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部署,编制下一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建议数(预算建议数的编制过程属于“二上二下”预算编报程序中的“一上”阶段工作)。
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一是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教务、总务、财务和教师代表参加的预算编制小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事业发展需要,共同讨论研究预算年度学校收支建议计划。
经讨论,拟定该校在保证教职工工资发放和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安排如下项目支出:消除140平方米危险校舍,即D级危房140平方米;按照“普九”达标的要求,解决学校图书、仪器不足问题;装备多媒体教室1个。
二是根据预算编制要求,收集资料、审核数据、统计学校基本情况。
该项工作既是预算编制必要准备工作,也是预算编制的主要内容之一。
主要包括:基本情况;近三年(至少近一年)经费决算报表;预算编制所在月份的上一月学校(含教学点)教职工工资发放表和离退休人员离退费发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