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风和降水》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4
风和降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了解风是怎样形成的。
②知道风向、风速的表示方法和量度单位。
③学会用风向标、风速仪测定风向和风速,掌握目测风向、风速的方法。
④了解风对人类活动和动物行为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①根据已有的知识推测未知的知识。
②通过体验和感受体会风的特点。
③通过对已有测量工具的研究和探索,大胆改进创新。
④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展现学习智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并能设计实验方案证实自己的猜测。
②培养学生大胆设计,细心实践的科学态度,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
2学情分析风是一个重要的天气要素。
近地面的风向和风速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球自转偏向力和摩擦力有密切关系。
风也可以反映出天气形势的分布与变化。
本节内容着重于让学生理解风向、风速的表示方法,学会观测风向、风速,特别是要掌握利用目测的方法估计风向、风速。
学生对风的理解比较抽象,需通过具体的活动感知。
3重点难点重点:风向、风速的表示方法和观测方法。
难点:与指南针等已学工具相结合,目测、估计风向和风速。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了解风是怎样形成的。
②知道风向、风速的表示方法和量度单位。
③学会用风向标、风速仪测定风向和风速,掌握目测风向、风速的方法。
④了解风对人类活动和动物行为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①根据已有的知识推测未知的知识。
②通过体验和感受体会风的特点。
③通过对已有测量工具的研究和探索,大胆改进创新。
④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展现学习智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并能设计实验方案证实自己的猜测。
②培养学生大胆设计,细心实践的科学态度,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
4.1.2学时重点~重点:风向、风速的表示方法和观测方法。
4.1.3学时难点~ 难点:与指南针等已学工具相结合,目测、估计风向和风速。
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游戏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播放影片《阿干正传》中的羽毛飞翔的片断,同时吹出一连串的肥皂泡,在教室中自由飘荡,突然又开启一旁的电风扇,让学生感觉微风拂面的感觉,同时观察风的足迹。
第4节风和降水【内容来源】八年级浙教版上册第二章【主题】第四节风和降水【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风是怎样形成的,知道风向、风速的表示方法和度量单位。
学会用风向标、风速仪测定风向和风速,了解目测风向、风速的方法。
了解风对人类活动和动物行为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现象分析,学生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风的认识,学生体会到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重点:风的观测,风的形成,目测风向、风速难点:风的形成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刮风下雨是经常出现的天气现象,你知道风和降水是如何形成的吗?过渡: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做个小活动。
(二)新课教学活动1:请你扇动书本,你会感到有风吗?打开电风扇,站在附近你会感到有风吗?思考:风是怎样产生的呢?总结: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同一高度的两地,气压高低不同。
风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
活动2:把充满气体的气球充气口松开,会感到气球内的空气一涌而出,这是为什么?过渡:我们如何来表述风?风的两个基本要素:风向和风速。
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可以判断风向?又是如何测定的呢?活动2:如图所示,折一架纸飞机,中间用铅笔穿过,使纸飞机可以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
用手握住铅笔,将纸飞机放在开的风扇前。
观察纸飞机的机头和尾翼的指向。
教师讲解:风向测定仪器:风向标结构:观测风向的仪器叫风向标,由箭头、水平杆和尾翼三部分组成,下有四个方向的方位标。
教师提问:根据纸飞机的指向,说说气象观测中,风向是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还是箭尾的指向?总结:风向分类,天气观测和预报中常使用 8 种风向。
风速概念: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
常用的单位有:米/秒、千米/时等. 提问:风速又是如何测量的?学生回答:风速仪教师讲解:原理:利用风杯在风作用下的旋转,并以每秒旋转次数来折算出风速。
旋转动力转化为电流,则风速值直接在刻度板上读出。
风和降水【学习目标】1.了解风的形成和性质。
2.知道风速风向的测量。
【学习重难点】1.准确理解空气的湿度、相对湿度及其区别。
2.理解降水量、降雨形成的条件。
【学习过程】一、新知学习1.风是空气的_____运动,在同一水平面上,风是从_____气压区流向_____气压区。
2.观测风向和风速的工具分别是风向标和_____。
3.空气中水汽的多少往往是相对的,气温的高低不同,空气中所含的水汽量也不同。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水汽含量就_____。
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就越大。
4.水珠和冰晶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水汽的增多逐渐增大,最终形成_____、_____或冰雹降落到地表、形成降水。
5.降水量表示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用_____来计量。
气象观测中,常用_____收集雨水。
6.降水形成的机理是:空气上升、_____、水汽凝结、水滴增大、降水形成。
7._____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天气观测和预报中常用的8种风向(东风、南风、西风、北风、东南风、西南风、西北风、东北风)。
二、达标检测1.我们把从东南方向吹向西北方向的风称为()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南—西北风D.西北—东南风2.云飘在空中而不降水,这可能是由于()A.空气中的水汽不足B.气温不够高C.云中凝结的水珠还不够大D.云的上升运动太快3.产生风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低的差异B.气压高低的差异C.气温高低的差异D.空气湿度的差异4.测量风的两个基本要素是()A.风向和风能B.风力和风向C.风级和风速D.风向和风速5.某人面对北方站着,风从他的背面吹来,则此风为()A.查看卫星云图B.听天气预报C.浏览气象网站D.阅读空气质量日报6.某同学以一定的速度向东跑,他感到无风,则此时()A.无风B.吹西风,风速与跑速相同C.吹东风,风速与跑速相同D.吹西风,风速比跑速小7.人类的下列活动中利用风来进行的是()A.气球探测B.帆船运动C.高空跳伞D.滑雪活动。
浙教版八上科学§2.4风和降水教学设计课题 2.4 风和降水单元二学科科学年级八上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八上第二章《天气和气候》的第4节内容,教材主要由风、空气温度和降水等内容组成,重点介绍了风的成因、风向、风速、空气温度和降水的形成和降水量的测量等知识。
学生前面已学习过的大气压强、物态变化能及气温等相关知识,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内容是气压和气温知识点的延伸,更是后续学习天气预报等内容的起知识铺垫作用,所以本节课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本节课拟用2课时完成教学,第1课时主要介绍风,介绍风的形成和风的基本要素;第2课时主要介绍空气湿度、降水的形成和降水量的测量等。
学习目标科学观念:知道观测湿度的常用仪器,学会测量空气的湿度;知道降水的成因;了解降水量的测量方法;科学思维:会使用相对湿度表,并利用干湿球湿度计测量空气相对湿度;探究实践:通过实验了解空气湿度与天气的关系,理解降水的形成原因;态度责任:形成积极动手和参与实践的习惯,学会关心身边的事物,并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
重点使用干湿球温度计、温度查算表算湿度值;降水的形成;湿度与降水的关系;难点相对湿度的查算;降水的形成。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复习:1、风形成的条件是什么?2、风的基本要素有哪些?3、什么是风向,怎样测定?4、测定风速的仪器是什么?5、天气的基本要素有哪些?过渡:风向和风速可用风向标和风速仪来测量,湿度和降水是怎样测量的?导入新课讲授新讨论交流:我们知道空气成分中含有水蒸气,你能举例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吗?一、空气的湿度1、水蒸气是空气重要组成成分之一;任何地方的空气中都含有水汽。
2、空气的湿度:(1)空气湿度是表示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和潮湿程度的物理量;(2)一定体积的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越少,则空气越干燥;含有的水汽越多,则空气越潮湿。
(3)地面湿度,一般指离地面1.5米高度上百叶箱中测的空气湿度。
浙教版八上§2.4 风和降水学案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观测湿度的常用仪器;2、学会测量空气的湿度;3、知道降水的成因;4、了解降水量的测量方法。
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1、空气湿度1、人们常用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多少;2、测量空气湿度的仪器称为湿度计,湿度计的种类主要有和等;3、是最常用的湿度计,它由一支干球温度计和一支湿球温度计组成,温度计的球部有湿棉纱包着。
4、在生活中,空气的湿度一般用表示。
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成云、降水的可能性也越。
5、用干湿球湿度计测量空气相对湿度的方法是:先读出温度计的读数,再读出温度计的读数,然后计算它们的,最后通过查表,即可得出相对湿度。
知识点2、降水1、当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时,空气中就很难再容纳更多的水汽了。
如果气温降低,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也会随之,空气中的水汽会附着在微小的灰尘颗粒上形成细小珠,即发生。
2、空气中凝结的水珠和冰晶很小,形成云后飘浮在空中,并形成降水。
水珠和冰晶随着温度的和水汽的增多逐渐增大,最终形成雨滴、雪或冰雹降落到地表,形成。
3、降水包括等形式;其中最常见的降水是;4、降雨量一般用来计量,它表示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5、气象观测中,常用把雨水收集起来,观测时把雨量筒内的储水瓶中的雨水倒入内,读出的刻度即为降雨量。
雪和冰雹等后可用同样的方法测量。
二、例题讲解例题1、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大气中的水汽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形成降水B.降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C.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D.降水就是指降雨例题2、干湿球湿度计的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的示数差距越大,表示()A.空气的绝对湿度越大B.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C.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实际压强离饱和程度越近D.空气中的水蒸气的绝对湿度离饱和程度越近例题3、下列条件中,容易形成降水的是()①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②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③从高空中下沉到地面的气流④从地面上升到高空中的气流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例题4、某日降雨量为16毫米,它表示()A.每小时的降水体积B.一天内降水形成的地面积水深度三、随堂练习:1、决定云、雾、降水等天气现象的重要因素是()A.大气的湿度B.气温C.气压D.风2、“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受降水影响最大的是()A.日常生活B.交通出行C.工业生产D.农业生产3、有关降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B. 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C. 降水就是指降雨D. 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冰雹灯,统称为降水4、下列有关湿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湿度是指天空云量的多少B.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的多少C.湿度是指空气中雾的厚薄D.湿度是指单位时间的降水量5、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
燥,皮肤发生干裂等;相对湿度过大,在冬季会感到特别寒冷,夏季则会感到闷热。
【思考】谚语中的科学道理“燕子低飞要下雨”是因为大雨前昆虫大多飞得很低,燕子也就低飞觅食。
"蜻蜓低飞,不雨也阴”四、降水【实验】水汽凝结实验现象:烧杯的空气中出现水雾一一即发生水汽凝结。
结论:在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空气所能容纳水汽得能力下降而达到过饱和,水汽就发生凝结。
1水汽凝结的条件:⑴气温降低到一定程度⑵相对湿度达到100 %以上⑶空气中微小的尘粒2、降水的形成:空气上升、冷却降温、水汽凝结、云滴增大、降水形成--凝结的水珠和冰晶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水汽的最增多逐渐增大,最后形成雨滴、雪、或冰雹降落到地表,形成降水。
(以图2-45讨论与讲解)降水的形成条件:空气的上升运动(冷却降温)――必要条件充足的水汽(形成雨滴等)--基本条件【讨论】根据凝华、凝结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说说云和降雨时怎样形成的?【思考】P80的思考题3、降水量的观测:⑴度量单位:毫米⑵表示一定时间内地面积水的深度⑶常用雨量筒把雨水收集起来,观测时把贮水瓶中的雨水倒入雨量杯内,读出刻度即为降水量(说明:雪、冰雹待熔化后测量)【讨论】P80的讨论题:降水是人类用水的主要来源。
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资源。
降水的不稳定会对人类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
【补充】根据降水强度(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把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
降水强度1小时降水量24小时降水量小雨小于2.5毫米小于10毫米中雨2.6-8.0毫米10.0-24.9毫米大雨8.1-15.9毫米25.0-49.9毫米暴雨大于16毫米大于50毫米【制作】课后自制一个简易的雨量筒【阅读】人工降雨人工降雨的方法也可用于消雨:即在降雨云团移来前,对云团先期实施人工降雨,把雨下到其它地方。
【小结】【探究活动】动物行为与天气变化的关系【为什么做】生活在一定自然环境中的生物为了生存,就要适应环境。
在其与生存环境的协调过程中,往往通过其行为、生理或结构的改变来增加其存活和繁衍的机会。
《风和降水》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风和降水对地球环境的影响;2. 掌握风和降水的形成原理;3. 能够分析风和降水的作用和重要性;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导学内容:1. 风的形成原理;2. 风的分类及作用;3. 降水的形成原理;4. 降水的分类及作用。
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气象科普视频,引导学生思考风和降水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2. 进修风的形成原理:讲解大气压力的观点,介绍地球的自转和气压分布对风的形成影响,引导学生理解风是由高压区向低压区挪动的空气流动。
3. 进修风的分类及作用:分别介绍地转风、地形风和季节风的形成原理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风的作用,如调节气温、湿度和影响气候等。
4. 进修降水的形成原理:讲解水蒸气凝结成云和降水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降水是大气中水蒸气凝结后形成的。
5. 进修降水的分类及作用:介绍不同类型的降水形式,如雨、雪、霰等,让学生了解降水对植物发展、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等的重要性。
6. 实验环节: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测量风速和降水量,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7. 总结:通过小组讨论和思考,让学生总结风和降水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及其重要性,加深他们对气象现象的理解。
四、导学反馈:1. 请学生写一篇小结,总结风和降水的形成原理、分类及作用;2. 安置作业,让学生观察当天的天气情况,并记录风向、风速和降水情况。
五、延伸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气象站参观活动,深入了解气象观测和预计的原理;2. 邀请专业气象学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气象科学的发展和应用。
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学生将深入了解风和降水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环保认识,培养他们对气象现象的钻研兴趣,为未来的进修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引入】夏天用扇子时,会感受到风。
什么是风?风是怎样产生的呢?【正式授课】(一)风1.风是怎样形成的?展示风形成过程图生:观察图,分析风形成原因风是同一高度的两地,空气由气压高向气压低的水平运动。
2.风的基本要素——风向与风速(1)什么是风向?生:风吹来的方向介绍气象中常用的八个风向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判定风向?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摇动的树枝、飘动的云、飘动的旗帜、飘动的头发、服饰等风向的测量工具是什么?生:风向标介绍风向表的结构风向标如何指示风向?活动如图所示,折一架纸飞机,中间用铅笔穿过,使纸飞机可以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
用手握住铅笔,将纸飞机放在开启的电风扇前。
观察纸飞机的机头和尾翼的指向,并判断机头和机尾的指向谁代表风向。
生:机头指向代表风向根据纸飞机的指向,说说气象观测中,风向是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还是箭尾的指向。
生:风向标的箭头的指向表示风向(2)什么是风速?生: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风速的单位:米/秒、千米/时等测量风速的仪器是什么?生:风速仪风速仪的工作原理:利用风杯在风作用下的旋转,并以每秒旋转次数来折算出风速。
日常生活中,风速常用风级表示根据教材中的表24,说一说陆地上有共有多少级风?生:13级不同级别的风在陆地上会有怎样的风效?(视频:风级歌谣→说一说)生:观看视频(3)风的影响思考与讨论:a.风可以为我们做哪些有益的事?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b.大风常常会造成哪些危害?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二、空气的湿度1.什么是空气湿度?生: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多少。
介绍湿度的表示方法:(1)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水汽的含量一定温度条件下,单位体积空气中能含有的水汽是有限度的(即最大水汽含量),这个限度叫饱和水汽压。
(2)相对湿度=在生活中,空气的湿度一般用相对湿度表示。
2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是什么?生:湿度计(2)湿度计有哪些种类?简要介绍干湿球湿度计的结构和原理3.用干湿球湿度计测量空气相对湿度的方法是什么?生:先读:干球温度计读数再读:湿球温度计读数计算:它们的温度差查找:相对湿度表4.湿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思考与讨论:(1)根据自身体验,说说相对湿度的大小与人体舒适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