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畜禽杂交改良技术第三节
- 格式:ppt
- 大小:101.00 KB
- 文档页数:16
第二节《畜禽繁育》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一、绪论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一)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畜禽繁育的意义和任务,课程的研究内容及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绪论部分包括四部分内容,即学习本课程意义、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的基本要求、课程的主要内容.重点内容是畜禽繁育在畜禽养殖生产上的重要意义及所研究的主要内容,从而引导学生重视这门课程,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三)教法建议绪论部分内容不多,但很重要,它是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开篇,也是对教材内容的概括,因而安排2个学时.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把握畜禽繁育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和研究内容两个重点,并围绕重点内容,结合畜禽养殖生产实际,列举典型实例,加以生动说明,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课中,可不局限于教材本身内容。
二、第一章遗传的物质基础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一)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遗传、变异的概念及两者的关系;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染色质,染色体及其数目,细胞的分裂、性染色体与动物性别。
(二)教材分析本章是遗传学最基本的知识,内容由四节组成,即细胞的结构和遗传、细胞分裂,核酸是遗传物质,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细胞的结构和遗传部分,着重阐述了细胞的构成,重点阐述了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数目、组型及遗传作用.细胞分裂部分阐述了细胞的无丝、有丝分裂三种分裂方式,重点是减数分裂,因为生殖细胞的成熟过程要进行减数分裂。
核酸是遗传物质部分阐述了染色体的化学组成及DNA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的条件。
性染色体与性别鉴定部分阐述了性染色体的数目及性染色体的差异对性别的决定。
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是细胞的分裂方式和遗传物质,原因是其内容与遗传学理论和育种原理密切相关。
本章教学内容的难点是细胞的减数分裂,这部分内容难于理解和掌握。
(三)教法建议本章教学内容与前期课程解剖生理部分有一定的重复,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有所侧重、对已学习过的内容。
只作总结性复习。
在讲授细胞分裂这一难点内容时,可采用图示法进行讲解,加强学生理解和记忆.中职《畜禽繁育》教材教法第一节《畜禽繁育》教学要求与安排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畜禽繁育》是畜禽养殖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
《畜禽繁殖与改良》复习题四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名词解释1.导入杂交2改造杂交3.杂种优势4.三元杂交5.杂交育种6.双杂交7.杂交8.远缘杂交9.育成杂交10.配合力11.简单经济杂交12.轮回杂交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写“A”,错误的写“B”。
)1.杂交育种是培育畜禽新品种的唯一途径。
()2.导入杂交是以引入品种为主,改造杂交是以原有品种为主。
()3.育成杂交可以用两个品种,也可以用两个以上品种。
()4.我国的新疆细毛羊是采用四个品种,经过复杂的育成杂交育成的。
()5.杂种后代在所有性状方面都表现优势,所以在畜禽生产中广泛应用。
()6.二元杂交杂种一代的繁殖性能没有机会表现出来。
()7.双杂交在畜牧业中主要用于养鸡生产。
()8.公马和母驴的杂交后代叫做骡子,役用性能比双亲都好。
()9.无论是哪一种杂交育种,都要加强对杂种的培育和选择。
()10.杂交效果的大小可以用配合力来表示。
()11.三品种杂交的总优势一定超过二元杂交。
()12.选优就是通过选择和近交使得亲本群体在主要性状上纯合基因型频率尽可能扩大,个体间差异尽可能缩小。
()13.提纯就是通过选择使亲本群体高产基因的频率尽可能增加。
()14.杂交亲本选优与提纯的主要方法是实行品系繁育和近交等方法。
()15.为了便于多性状间相互比较,杂种优势值常用杂种优势率来表示。
()16.杂交能使群体趋于一致,个体间表现均匀整齐。
17.杂交可使群体基因重新组合,因而综合了双亲的优良性状,产生新类型。
()18.远缘杂交可以是不同的种公母畜禽之间杂交,也可以是不同的属公母畜禽之间的杂交。
()三.单选题1.在畜牧业生产中,杂交可以是不同的()A.种B.品种C.品系D.以上都有可能2.某一良种羊群平均体重为40公斤,本地羊群的平均体重为30公斤,两者杂交后产生的杂种群体的平均体重为35公斤,则说明________。
()A.产生了很强的杂种优势B.没有产生杂种优势C.有可能产生杂种优势D.以上都不对3. 杂种优势的大小一般用什么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