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入升井人员安全管理办法(二篇)
- 格式:docx
- 大小:76.75 KB
- 文档页数:22
入井检身、上下井人员清点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井下人员的安全,确保井下作业的顺利进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井下作业的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的内容包括入井检身制度和上下井人员清点制度。
第四条具体的入井检身方式和上下井人员清点方式由现场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但必须符合本制度的基本要求。
第五条违反本制度的人员,将被给予相应的处罚处理。
第六条对于本制度未尽事宜,由相关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并及时纳入本制度。
第二章入井检身制度第七条任何人员在进入井下作业区域之前,必须接受入井检身。
第八条入井检身的内容包括对人员身体状况、穿戴的工作服装、工具设备等进行检查。
第九条入井检身必须由监工或现场负责人亲自进行,确保入井人员的安全。
第十条人员在入井检身时,必须配合监工或现场负责人的检查工作。
第十一条检查结果记录在入井检身表上,并由现场负责人签字确认。
第十二条检查结果如出现问题,现场负责人必须及时予以整改,并重新进行检查。
第十三条对于经常发生检查问题的人员,可暂时禁止其进入井下作业区域,直到问题得到解决为止。
第三章上下井人员清点制度第十四条上下井人员清点由现场负责人进行。
第十五条井下作业人员在进入井下作业区域之前,必须进行人员清点。
第十六条上下井人员清点必须准确无误,确保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
第十七条上下井人员清点包括记录人员的姓名、工作岗位、班次等相关信息。
第十八条确认人员信息后,现场负责人必须按照清点表格上的要求签字确认。
第十九条如果发现人员清点信息存在错误,现场负责人必须及时纠正,并重新进行清点。
第二十条对于经常出现清点错误的人员,可采取限制其上下井的措施,直到问题得到解决为止。
第四章处理第二十一条对于违反本制度的人员,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处理。
第二十二条处罚方式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罚款、停职、辞退等。
第二十三条对于在井下作业中发生事故的,除了依法追究责任外,还将给予相应的处罚处理。
职工入升井管理制度1. 制度目的为了规范职工的入井、上井和升井行为,确保矿井生产安全,提高矿井生产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本矿(井)职工的入井、上井和升井行为,包括职工、临时工、外借人员等。
3. 职工入升井的程序与要求3.1 入井程序与要求1.职工在入井前,应该审阅矿井生产安全规程、矿井对应岗位安全作业规程,做到知晓安全生产规程和岗位相关风险。
2.职工应当按照颁布的矿井生产安全规定,填写健康证、入井证取得后方可下井工作,未经审查者不得入井。
3.后勤保障队伍应严格执行行李箱装载标准的规定。
4.下井前,必须穿好劳保用品,检查劳保用品配戴是否合规,煤矿安全帽、防毒面具、防化服必须佩戴。
5.持有效证件、无嗜酒、药瘾、医学上禁忌的情况下方可下井。
6.督促检查岗亭、检修、助掘人员组织严格落实上井、下井人员安全确认制度。
3.2 升井程序与要求1.升井需在允许的岗亭位置等候,按照矿井安全规程要求,有序等待。
2.在升井的过程中,务必配合各岗亭和机要岗的安全作业规定,按照规则等待上井。
4. 违反职工入升井管理制度处理办法4.1 对于未取得入井证件进入井下工作的,依据生产安全不合格处理,是依据企业对职工违规行为按相关规章制度作出违规处理决定。
4.2 在上井、下井过程中,发生违反生产安全的行为,将受到违规行为处理。
4.3 对于无证件违规入井的,一经发现,将按规定予以严格处理。
4.4 升井过程中发生违反安全作业规定行为、严重违规,在确认事实后,经过讨论,由领导小组决定是否给予撤职处分,严禁留情。
5. 领导责任矿井井口安全事故,将造成难以估计的后果,为了保障井口环境、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领导层有着特殊的责任。
对于上级领导负有领导责任的,将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对于直接责任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
6. 结束语职工入升井管理制度是矿井生产安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严格执行,逐条审查,确保井口安全,让职工安全放心的进入井下工作。
神东煤炭集团入井人员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保证出入井人员的安全,动态掌握和控制出入井人员数量,准确提供井下作业人员名单,从源头预防各种不安全因素进入井下,依据《关于印发<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通知》(煤安监办字〔2004〕42号)和《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各井工煤矿。
第三条各井工煤矿必须使用人员定位系统,保证系统可靠运行。
第四条严格按地方政府规定控制井下作业人数,实时公示井下人数和矿领导带班信息。
第五条各井工煤矿应配备检身人员。
负责出入井人员清点、统计和报告,准确掌握井下作业人数和人员名单,及时发现未能正常升井的人员并查明原因;负责车辆和禁止带入、带出井下物品的检查。
第六条井口检身房必须配置人员定位系统终端、金属(香烟)探测器、数码酒精检测仪等设备仪器,检身人员能够熟练使用。
第七条有下列情况者不得入井:(一)无矿井所要求的相关证件者。
(二)不带定位卡或定位卡信息与本人不符者。
(三)特殊区域岗位以及班组长以上管理干部未按照规定携带相关便携式仪器者。
(四)未携带矿灯、自救器,未佩戴安全帽、防尘口罩者。
(五)入井前喝酒、休息不好、情绪不稳定、疲劳上岗者。
(六)携带烟草、点火物品等禁止下井的物品、材料者。
(七)穿化纤衣服者。
(八)患有不宜井下作业的疾病者。
(九)无管理人员带班者。
(十)无矿方人员陪同的外来人员。
第八条检身人员必须严格准确清点出、入井人数,每两小时汇总一次,保留升入井人员登记信息。
各区队作业人员不能按时升井的,要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
第九条矿灯房值班人员必须严格统计领灯、交灯信息,发现超交接班时间两小时以上未交矿灯人员,应及时报告调度室。
第十条调度室要及时核对井下延时、延点工作人员信息,对未能正常升井的人员查明原因。
第十一条各井工煤矿应严格外来人员入井管理,明确审批程序和审批责任。
外来服务和参观学习人员入井前应接受入井须知培训,并签订入井安全协议,具体内容见附件1;实习人员、承包商员工按矿井在职员工管理。
煤矿入升井人员安全管理办法
煤矿入井升井人员安全管理办法是为了确保煤矿工作人员在入井和升井过程中的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而制定的管理规定。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入井和升井人员的资质要求:规定入井和升井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和身体健康状况,必须经过合格的培训和考核。
2. 入井和升井人员的装备要求:规定入井和升井人员必须佩戴合格的口罩、安全帽、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同时要求装备必须经过定期检查和维护。
3. 入井和升井人员的作业规程:规定入井和升井人员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作业,严禁擅自行动和违反操作规程。
4. 入井和升井人员的职责和权利:明确入井和升井人员应当履行的安全责任和享有的安全权利,如有安全隐患和不安全行为,有权要求停止作业或报告上级。
5. 入井和升井人员的作业环境要求:要求煤矿必须保持通风良好、光照充足、安全设施完备等工作环境条件,确保入井和升井人员的安全。
通过以上管理办法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煤矿入井和升井人员的安全保障水平,预防和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保护工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第 1 页共 1 页。
煤矿入升井人员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提高煤矿入升井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规范煤矿入升井人员的行为,保障煤矿入升井人员的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煤矿企业的入升井人员,包括矿工、工人、技术人员等。
第三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煤矿入升井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障煤矿入升井人员的安全。
第四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机制,对煤矿入升井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奖惩。
第五条煤矿企业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做好煤矿入升井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二章入井前的安全管理第六条煤矿企业应当制定入井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方案,并按照计划进行培训,确保入井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第七条入井人员在入井前,应当参加煤矿企业组织的入井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入井安全考核后方可进入井下作业。
第八条入井人员应当佩戴防护设备,并按照规定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九条入井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入井,不得擅自进入禁止入井区域。
第十条入井人员应当按规定的路线和方式进入井下作业区域,不得随意闲逛或越界。
第三章入井后的安全管理第十一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井下安全管理机制,明确井下安全责任人和工作人员的职责。
第十二条井下作业区域应当保持干燥、通风良好,无爆炸、中毒、崩塌等危险。
第十三条井下作业区域应当设置合理的照明设备,保证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
第十四条井下作業應当遵守相關規定,加強瓦斯防治工作,嚴禁違規施工,防止瓦斯爆炸。
第十五条井下作业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穿戴防护设备,并经常检查和维修。
第十六条井下作业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作业,严禁违章操作。
第四章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第十七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并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应急演练培训。
第十八条井下作业人员应当保持电话畅通,遇到突发事件及时报警,并按照预案进行应急处置。
2024年煤矿入井检身与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第一条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按照教育培训制度接受入井培训,且培训合格,取得入井安全资格证,否则不得入井。
第二条入井人员必须穿戴统一配备的工装,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
第三条入井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矿用胶靴,随身携带自救器、数字式瓦斯检查器和矿灯。
第四条人员出入井清点采用人员定位系统入井前和升井后清点的方式进行,调度室做好人员定位系统维护和清查工作。
第五条井口每班设两名检身清点工,由井口把钩工兼任。
检身清点工必须佩戴标志(或穿安监标志服),每班对所有入井人员进行逐一检身清点,所有入井人员自觉接受把罐工的检身。
在人员入井通道利用人员定位系统监控。
第六条凡入井人员,一律在等候室候车(候罐),统一按规定进行入井前安全宣誓及安全确认,严禁在规定以外的地点候车(候罐)。
第七条井口检身工经过安全宣誓和安全确认后,方可允许人员入井,入井人员要逐一接受检身人员的检查。
第八条检身人员发现不符合入井条件的人员一律禁止入井,发现强行入井者,立即汇报安监部信息站,并按严重“三违”论处。
第九条职工所佩戴的“人员定位系统接收器”损坏、新调入和外来人员,必须到矿灯房审领“人员定位系统接收器”,否则,严禁入井。
第十条入井前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严禁喝酒。
第十一条非防爆型电子仪器、仪表严禁携带入井,特殊情况确需入井,必须有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经矿总工程师批准。
下井进行照相、摄像等工作时必须使用防爆设备,否则,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入井。
第十二条人员携带工器具长度超长、超重等物件下井时,严禁人、物同车(罐),特殊情况因工作需要时,要经调度室批准,并采取相应措施方可入井。
第十三条乘座罐笼、人车人员数不得超过乘坐规定,严禁超员乘座罐笼、人车。
第十四条把罐工负责挂好防护链,经全面安全确认合格后方可发出开车信号,开车信号发出后,严禁任何人员上、下罐笼或人车。
未打停车信号,严禁任何人员上、下罐笼或人车。
煤矿入升井人员安全管理办法前言煤矿作为一个特殊领域,其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煤矿入井和升井是煤矿生产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安全风险较高的环节。
为了杜绝入井和升井的安全事故,本文将介绍煤矿入升井人员安全管理办法。
人员监控为保证煤矿入井和升井过程的安全,需要实行人员监控制度。
具体要求如下:•煤矿入井前,要由煤矿管理部门进行检查,确定每名进入井下的工人及时配备好矿灯和其他必要装备,并监测其器具的使用情况。
•给每个进入煤矿的工人一个矿工卡,卡上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出入井下次数等信息,以便实时监控。
•实行矿灯参数监测,监测矿灯的使用时间、电量以及亮度,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处理。
•升井前,必须进行人数统计检查,确保升井人员名是否与入井时一致,并对有安全隐患的工人进行拉黑。
安全培训在入井前,必须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所需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煤矿企业安全制度和规章制度的学习。
•煤矿安全管理的知识。
•矿井灾害的类型、原因和防范措施。
•煤矿电气设备的使用方法及其维护保养。
•煤矿生产工具和器具的使用方法及常见故障检修方法。
•其它需要工人掌握的安全常识和安全技能。
安全设备为了保护工人的安全,必须配备一定的安全设备。
具体设备如下:•矿灯:每个进入煤矿的工人必须装备一个矿灯,方便下井操作。
•煤气报警器:煤矿下井后,容易出现有害气体,为了预防此类情况出现,需要安装煤气报警器定期检测气体浓度。
•硬帽:硬帽是保护工人头部的安全帽,必须配备,同时需定期检查帽内垫片的状况。
•安全绳索:在井下除了硬帽等器具外,还需要安装安全绳索,以保护工人不受坍落岩石及其它较大杂物的伤害。
安全绳索可以作两用,既可以托身避险,也可将物品运送至井下。
井下安全判断在入井前,要事先进行井下工作场地的判断,并符合以下标准:•严格按照地质规划方案进行操作。
•确保进出口的通途畅通。
•确保安全距离内不会有重物和极易坍塌物品存在。
•在操作时需要注意地质环境,避免打出有压沉陷的煤岩。
煤矿安全注意事项1.下井前一定要吃饱睡好休息好,严禁酒后下井;2.下井前要穿戴好工作服、安全帽、胶靴,脖子上最好带一条毛巾,用于井下擦汗安,防止矿渣掉进脖子里面,同时,在井下相互自救的时候也有很大的用处;3.入井前必须携带矿灯,自救器,并检查仔细。
二、乘坐人车罐笼:1.上下井乘坐罐笼需听从把罐人员的指挥,看清楚脚下,按顺序上下,不得拥挤,没有井口管理人员或把罐工的允许,不得上下罐笼,在发出升降信号或者罐笼未停稳,不得抢下抢上;进入罐笼,必须关好罐门罐帘,人要站稳当,双腿微弯,手要把握扶手,不得让身子的任何一部分和携带的工具露出罐外,不得往罐外扔东西;2.乘坐人车必须听从司乘人员的指挥,上车不得拥挤,开车前必须关上车门或防护链,身体和所携带的工具不得露出车体外;列车发出信号或未停稳,不得上下车或在车内站立;列车在行驶的过程中意外停止,在跟车人员未发出下车的信号不得下车。
三、乘坐猴车1.乘车人员依次排队乘车;2.上车时双手抓紧吊杆,跨上吊骑,双脚踏在脚踏杆上,集中精力注意前方;下车时,双脚触地臀部离开吊骑,然后双手松开吊杆,离开乘车点,或者右脚触地并支撑住身体,右臀部离开吊骑,然后抬起左腿让左臀部离开吊骑,手再松开吊杆,离开乘车点;3.运行时,不得前后左右摆动吊骑,不得让身体的任何一部位触碰运载索或索辊;4.不得帮矿方携带任何东西乘坐猴车,发生紧急情况时,拉动紧急停车线,发出紧急停车信号。
四、井下行走:(总体上要求,走路的时候脚一定要踩实,防止摔倒)1.任何人不准从立井和斜井的井底穿过,要从绕道绕过去;2.在巷道顶部有人进行维修工作的地点穿过时,要先同上面的人联系好,请他们暂时停止工作,然后再通过;3.无论在哪里都不要双腿骑钢丝绳行走;4.巷道口钉有栅栏或挂有危险警告牌的地点,说明里面蕴蓄了有害气体,职员进去有中毒和窒息的危险,所以这些地方都不能进去;5.在绞车道行走时,要先泊车后行人;6.不要在轨道中间走,也不要随便横穿电车轨道、绞车道,否则较易发生意外,假如一定要横过,就要看清前后来往车辆,要在没有车辆通过时才能横越穿过,特别在跨越钢丝绳的时候,更要多加小心,防止绊倒或被钢丝绳打着。
煤矿新工人管理办法新工人管理是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特别是今年外委施工单位新增工人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为进一步加强新工人的管理,安全部重新制定了新工人管理办法,望各单位严格遵照执行。
一、新工人岗位入井前的管理规定1、新工人岗前技术培训1.1新工人分配到各单位后,各单位必须制定新工人培训计划,建立新工人岗位培训档案,并详细写清楚新工人的培训数量、个人资料等相关信息,信息发生变化后及时更新。
1.2职教部根据培训计划指定专职技术人员对新工人进行岗前技术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一周,岗前培训包括《岗标》、规程措施、自救器正确佩戴等安全知识。
1.3通过岗前技术培训,使新工人掌握本岗位的基本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结束后组织考试,职教部、安全部派人监考,考试合格后,将岗位安全知识培训考试结果报送安全部备案并办理《安全工作资格证》和《岗位资格证》。
2、签订师徒合同书管理规定2.1新工人入井前,各单位必须安排有丰富实践经验、责任心强的老工人与新工人签订师徒合同书,师徒合同书一式四份,新工人本人留一份,师傅留一份,所在单位存档一份,报送安全部一份,对各单位的师徒合同书安全部要认真审查,并由专人管理。
2.2签订师徒合同书时,必须由师傅和徒弟本人签订签字、盖章。
2.3一个师傅只准带一个新工人,不允许随便变更师徒关系,由于特殊原因确实需要变更师徒关系时,必须重新签订师徒合同书。
各施工单位新工人分级管理规定3.1各施工单位在招录新工人时,要认真核实其身份信息,并根据年龄、从业年限、原从事工种、岗位技能水平等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并建立健全新工人档案,并及时更新。
3.2各单位根据汇总结果将新工人进行分级。
将井下从业年限为2年以下的划为一级管理;井下从业年限为2年--6年的划为二级管理;井下从业年限为6年以上的划为三级管理。
新工人岗位原则上按照原从事工种进行分配,如出现跨工种分配的,划入一级管理。
3.3各单位要对划入一级、二级管理的新工人重点管控,利用班前班后会、周二、五学习时间,重点对其进行岗位作业化标准、岗位危险因素辨识的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煤矿入升井人员安全管理办法煤矿入井升井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风险较高的环节。
为了确保煤矿入井升井人员的安全,保障煤矿生产的顺利进行,制定煤矿入井升井人员安全管理办法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一个关于煤矿入井升井人员安全管理办法的文本,总长2000字。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煤矿入井升井人员的安全,保证煤矿的生产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煤矿的入井升井人员,包括企业员工、来访人员、临时工等。
第三条煤矿应当建立完善的入井升井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安全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四条煤矿应当加强对入井升井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技能的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应对突发事件。
第五条入井升井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不得擅自进入禁止区域,不得随意更改操作程序。
第六条入井升井人员应当佩戴合格的安全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第七条煤矿应当定期组织演练,检查安全设施的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八条入井升井人员应当积极参与安全工作,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置。
第二章具体措施第九条煤矿应当建立入井升井人员登记制度,记录每日入井升井人员的姓名、工种、时间等信息。
第十条煤矿应当对入井升井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包括安全知识、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第十一条煤矿应当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对入井升井人员进行引导,提示他们注意安全。
第十二条入井升井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进入和离开矿井。
第十三条入井升井人员应当遵守矿井的相关规章制度,不得随意改变规定的作业流程。
第十四条煤矿应当配备专业的安全人员,对入井升井人员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他们佩戴合格的安全装备。
第十五条煤矿应当建立健全的事故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第十六条入井升井人员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得在饮酒后进入矿井。
第十七条入井升井人员应当自觉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如有违反将依法进行处理。
方案计划参考范本
煤矿入升井人员安全管理办法(二篇)
目录:
煤矿入升井人员安全管理办法一
煤矿外包施工队安全管理办法二
- 1 -
煤矿入升井人员安全管理办法一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为了准确掌握出入井人员及车辆数量,杜绝不符合条件人员、车辆及设备入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矿、专业化服务单位及承包商。
第三条所有入井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合格,取得安全矿长签发的入井安全资格证方可入井,驾驶员必须持有与所驾驶车辆相对应的机动车辆驾驶证。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第四条安全管理办公室职责
(一)安全管理办公室是井口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井口出入井人员的管理与业务保安工作。
(二)负责井口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并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
(三)负责入井人员入井证办理,外来人员入井监督检查。
(四)井口检身人员职责
1.清查核对出入井人员,严格准确清点出入井人数和车辆数,做到一车一杆一检,精确核查井下实时人数,检查每位员工是否符合入井要求。
2.认真做好出入井人员、电气焊登记、车辆及机电设备和物料的检查登记。
3.负责所有人员和车辆出入井时间的登记和统计工作。
4.负责火工品入井数量登记和升井销号管理。
12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