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考试复习提纲(绝)
- 格式:doc
- 大小:201.28 KB
- 文档页数:6
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下半学期)15、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①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有三种: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运送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吞噬病菌)和血小板(止血和加速凝血)。
注意分层现象:上层:血浆;中层: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层:红细胞数量功能 相关病症 红细胞 男:5.0ⅹ1012个/L (血红蛋白120-160g /L ) 女:4.2ⅹ1012个/L (血红蛋白110-150g/L )运输氧和 部分二氧化碳过少:贫血病 白细胞 (4—10)ⅹ109个/L 吞噬病菌,防御、保护作用 过多:炎症 血小板(1—3)个ⅹ1011个/L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过少:流血不止② 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蛋白质,呈红色,决定了血液的颜色,它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③ 血型:ABO 型系统包括A 型、B 型、AB 型、O 型四种血型。
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④ 血液的功能:1)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
2)防御保护作用3)体温调节。
(2)、血流的管道—血管: 血管种类 功能 分布 管壁特点 管腔特点血流速度 止血方法 动脉 离心输血 分布较深 壁厚弹性大 小 最快 喷射状、鲜红色近心端止血 毛细血管 进行物质交换 数量多 分布广 最薄(只由一层细胞扁平细胞构成) 最小 最慢 渗出、鲜红色 消毒后包扎 静脉向心输血有的分布较浅,有的分布较深壁薄弹性小大较慢(暗红色)远心端止血注意:① 静脉:通常在四肢浅层具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② 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
特点: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慢。
( 五最:管壁最薄、血流最慢、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管腔最小) (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结构图68页)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左右两肺之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考试复习知识梳理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基本组成: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 细胞的主要功能:营养摄取、消化、排泄、呼吸、运动和生殖。
2. 细胞的多样性和特征- 原核细胞:无细胞核,如细菌。
- 真核细胞:有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如动植物细胞。
- 植物细胞的特征:有细胞壁和叶绿体。
- 动物细胞的特征:无细胞壁和叶绿体。
3. 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 无丝分裂:直接将细胞分为两个子细胞。
- 细胞增殖:细胞的数量增加。
4. 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的遗传实验:自交和杂交实验。
- 遗传因子:决定个体性状的基本单位。
- 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型决定表现型。
-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显性基因表现在表现型中,隐性基因只在基因型中表现。
5. 生物的进化- 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生物胚胎发育和分子生物学证据。
- 进化的途径: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交流。
- 自然选择的条件:过度生殖、遗传变异和适应环境。
6. 生物圈与人类活动- 生态系统:生物、非生物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总和。
- 生态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地位。
- 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环境破坏、生物灭绝和生态平衡破坏。
7. 健康与预防- 健康的定义: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良好状态。
- 健康的维持:合理饮食、适度锻炼、良好卫生惯和积极心态。
- 常见疾病的预防:艾滋病、肺结核、疟疾和肝炎的预防措施。
8. 生物科学与生活- 生物科学的应用领域: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
- 生物科学的发展:基因工程、生物技术和生物能源的发展。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考试复知识的梳理,希望对你的复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下半年生物期末复习要点整
理
一、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1.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过程进行的。
2. 基因是控制生物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
三、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1. 生物分类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进行的。
2. 生物的命名遵循双名法,即每个生物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
四、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稳定的系统。
2.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五、食物链和食物网
1.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相互联系的一种链状结构。
2. 食物网是由多个食物链相互交织而成的复杂网络。
六、生物的适应和进化
1. 生物的适应是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变化。
2. 生物的进化是指生物种类和数量的改变,以及生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的变化。
七、人类生物学
1. 人体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2. 人体主要的生命活动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生殖和衰老等。
八、生物技术
1. 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或其成分来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
一种综合性科学技术。
2. 常见的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
工程等。
以上是七年级下半年生物期末复习的要点整理,希望对您有所
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总提纲一、 人的由来1、进化论建立者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一书,提出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主要的性器官)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子宫: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阴道:精子进入,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精子: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初期发育提供营养。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场所:输卵管。
一个人的发育起始于受精卵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氧,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2个月成胎儿(出现人形)40周(280天)分娩3、青春期——人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大脑功能特点 心脏 结构、功能完善化 肺功能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 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
4、计划生育的目标: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其中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二、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蛋白质:促进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有奶、蛋、鱼、肉、豆类。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主要有红薯、白糖、谷物、土豆。
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主要有肥肉、油、花生、大豆。
维生素: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水能溶解和运输营养物质及废物。
1)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点滴葡萄糖液,这是因为葡萄糖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2)病人几天吃不下东西,身体明显消瘦了,这是因为储存在体内的脂肪等营养物质消耗多而补充少。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考试复习知识梳理第一单元生物和环境1.1 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 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
1.2 环境影响生物- 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 生物因素: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1.3 生物影响环境- 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
- 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
- 动物可以传播种子,影响植物的生长。
第二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2.1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阳光-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2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根:吸收水和无机盐。
- 茎:运输水分和养分。
- 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3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呼吸- 呼吸作用: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3.1 人的生殖和发育- 生殖: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
- 发育: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3.2 人的营养- 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3.3 人体的呼吸- 呼吸系统:呼吸道和肺。
- 气体交换:肺泡和毛细血管。
3.4 人体的排泄- 排泄途径:呼吸系统、皮肤、泌尿系统。
3.5 人体的调节- 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的各种活动。
- 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调节身体的生长和发育。
第四单元动物的运动和行为4.1 动物的运动- 骨骼肌:收缩产生运动。
- 关节:支点作用。
4.2 动物的行为- 先天性行为:出生时就有的行为。
- 学习行为: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第五单元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5.1 生物的生殖- 有性生殖:两性生殖细胞结合。
-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
5.2 生物的发育- 胚胎发育: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考试知识点汇总一、生物科学基础知识1.1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 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
- 细胞质:包含叶绿体和线粒体。
-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二、生物的分类2.1 生物的分类单位-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2.2 生物的命名- 双名法:学名由属名和种名组成。
三、生物的生殖与发育3.1 生物的生殖- 有性生殖:通过生殖细胞结合产生新个体。
- 无性生殖:不经过生殖细胞结合,直接产生新个体。
3.2 人的生殖与发育- 生殖系统:男女生殖器官。
- 胚胎发育:受精卵发育成胚胎,最终发育成新生儿。
四、生物与环境4.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影响生物:如温度、光照、水分等。
- 生物适应环境:如沙漠植物的根系深广,适应干旱。
4.2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五、生物的生活实例5.1 细菌和真菌- 细菌:单细胞,无细胞核。
- 真菌:多细胞,有细胞核。
5.2 藻类植物- 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5.3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并释放氧气。
- 呼吸作用:植物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分解,释放能量。
六、生物技术6.1 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 应用微生物、植物、动物等生物体或其细胞、组织、器官等,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技术。
6.2 食品保存的原理- 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七、健康的生活7.1 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活有规律:保持良好的作息惯。
- 合理膳食:均衡摄取各种营养素。
- 合理用药:遵医嘱,不滥用药物。
- 建立真诚友谊: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必考知识点提纲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人类是由古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进化论的建立者是达尔文。
2、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现代类人猿是黑猩猩。
3、出现较早的古人类化石是“少女露西”。
4、森林古猿进化成人,人脑比猿脑发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古猿的手和足得到了发展和改善。
5、森林古猿从树上到地上生活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
6、从古猿到人的过渡过程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产生了语言。
7、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直立行走是最重要的变化。
8、古人类能更好地交流和合作是由于语言的使用。
9、人类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
10、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森林古猿(因为森林消失)——下到地面——前肢解放——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用火——语言产生——现代人类第二节人的生殖11. 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睾丸的作用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卵巢的作用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12. 人的生殖细胞包括精子和卵细胞。
13、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受精)形成受精卵的部位是输卵管。
14、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15、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新生命的起点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16、胎儿和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17. 人体最大的细胞是成熟的卵细胞。
18.胎盘和脐带中最多的结构是肌肉。
胚胎的发育和营养:发育:受精卵——胚胎——胎儿——婴儿(全过程需要大约266天)。
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分娩: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的过程。
试管婴儿:用人工方法将精子和卵细胞分别从父母体内取出,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在移到母体子宫内使其发育成胎儿。
第三节青春期19. 青春期的发育包括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发育。
男女第二性征分别是在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刺激下表现出来的。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多样性1.1 生命的起源•地球的形成和物质组成•生命的定义和生命的共性特征•生命起源的四个理论:神秘创生论、自然发生论、生化进化论、泛生说1.2 生命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法和分类原则•主要的生物分类: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分类:细菌和古菌•真核生物的分类:动物、植物、菌类和原生生物第二章环境变化与生物适应2.1 生物对环境的需求和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生物对气候、土壤、水等环境的需求•气候变化和生物的响应•土壤退化和生物的响应•水的污染和生物的响应2.2 生物的适应性进化•适应性进化的定义和基本原理•进化的驱动力: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进化的机制:峰值假设和多态性维持•生物的适应性进化实例:鸟嘴的形状和芦苇的高度第三章细胞与细胞器3.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定义和组成•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3.2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叶绿体的结构和作用•线粒体的结构和作用•中心体的结构和作用•液泡的结构和作用第四章生物的生长与繁殖4.1 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细胞分裂的种类和过程: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分裂的作用:生长、修复和繁殖4.2 生物的繁殖•有性和无性生殖的区别和优劣•有性生殖的过程和意义•无性生殖的方式和作用•生物的生殖实例:人类、植物和细菌第五章遗传与进化5.1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因素•遗传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变异的原因和种类: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线粒体和叶绿体的遗传5.2 进化的基本规律和证据•进化的概念和证据•进化的证据种类:动物的形态推断、化石记录和分子证据•进化的基本模式:演化和分支以上提纲为七年级生物下册的复习主要内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学生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生物水平,并为进入高中生物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以提问-答题方式复习)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第一节食物的营养成分1.食物中有那些营养成分?其中含量比较多的是那些?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共有六种分别为:蛋白质、糖类、脂肪(前述上述三种可相互转化)、维生素、无机盐、水共六种,每一种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
2)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其中含量比较多的是:含量较多有三种,分别是糖、蛋白质和脂肪。
均为人体需求量最多的有机物质,极其重要,被称为“三大营养物质”。
2.您能说出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分别有什么作用吗?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生理活动提供能量,含20种氨基酸。
糖类: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脂肪:重要的储能物质,起保温、缓冲作用;维生素:含量少,种类多,缺乏时影响正常生命活动甚至患病。
且只能从食物中获得。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作用大。
水:----生命之源。
3.不同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是那些?答:糖、蛋白质和脂肪即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供能--脂肪供能(备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基本物质。
糖类:含多糖、二糖、单糖3种。
含糖多的食物:谷类和根茎类等食物中含丰富的糖。
蛋白质:由20种氨基酸组成。
含蛋白质多的食物:瘦肉、鱼、奶、蛋和豆类等食物中含较多蛋白质。
脂肪:分为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都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
含脂肪多的食物:蛋黄、花生、豆类和硬果类食物中含丰富的脂肪。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快,需大量蛋白质;要多吃奶、蛋、鱼、肉。
食物中还有一种“第七营养元素”叫膳食纤维。
4.维生素有那些种类、来源(食物中)及缺乏症?维生素种类多,含量少,只能从食物中获得。
维生素A:来源于动物肝、鱼肝油、玉米、胡萝卜。
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B1:粗粮如麦片、烧牛肉。
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生长迟缓。
维生素C:蔬菜及瓜果。
如番茄、青椒、黄瓜。
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牙龈出血。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考试复习知识
梳理
1. 生物的基本特征
- 生物的基本组成:细胞
- 生物的共同特征:呼吸、营养、排泄、生长、繁殖等
- 生物的分类:植物界、动物界和微生物界
2.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 植物的组成: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 植物的功能:光合作用、吸收水分和矿质养分、传输水分和养分、支持和保护、繁殖等
3. 动物的结构和功能
- 动物的组成: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
- 常见动物的结构和功能:昆虫、鱼、鸟和哺乳动物
4. 生物的生活环境
-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 生物与环境的平衡: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
5. 生物的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概念:基因、染色体、基因型和表型等
- 遗传的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等
- 进化的基本概念: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和物种演化等
6. 生物多样性和保护
-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等
- 生物保护的方法:设立自然保护区、限制捕杀和破坏、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等
7. 人类的健康与环境
- 疾病的原因和预防: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等
- 环境污染与保护: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和噪音污染等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考试复的知识梳理,希望能帮助你进行复和备考。
祝你考试顺利!。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中复习提纲
第一章 人的由来
1、19
同祖先是一类古猿。
2
3、演变大致过程:环境变化→下地生活→直立行走→前肢解放→制造工具→大脑发达→产生语言
4
输精管---输送精子 附睾----贮存精子
5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 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 6、生殖过程:
卵巢→卵
细胞
(8周)---→新生儿(婴儿) 睾丸→精 子
)
6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7、青春期发育特点:(1)身高突增(最显著特征);(2)神经系统及心肺功能明显增强;(3出现遗精和月经。
(青春期的变化都与性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有关。
)
8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1
含糖类较多的食物 奶、蛋、鱼、肉 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 肥肉、大豆、花生 含脂肪较多的食物 葡萄糖、蔗糖、淀粉
2、无机盐缺乏症
约280天
3、维生素缺乏症状
4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是最重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
(消化腺简记口诀:唾液淀粉,胃蛋白,肠胰三者皆有,肝脏最大)
5、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①号充分搅拌 ②号充分搅
拌 ③号不搅拌
过程:37℃温水中10
分钟→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
粉特性。
的原因:因还有部分淀粉
没有被分解,遇碘变
浅蓝。
6、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化酶)
7)
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是:长、大、薄 多种消化酶(与消化功能相关的结构)
89、食品安全(包装袋上的标志)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1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2、呼吸道的作用 气管软骨
分泌
(小肠)
(小肠)
(胆汁)
唾液
清水
右心房 右心室
主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肺静
脉
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
鼻毛,粘液 声带
(呼吸道对气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要保持环境中空气的新鲜清洁)
3、痰的形成(部位:气管和支气管):纤毛不停摆动,把细菌尘粒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
4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
5、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血液
组织细胞
6、气体交换具体过程: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
血浆-------运载血液
(数量最多,成熟无核)
血细胞 (个体最大,数量较少,有核;
2
3、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管壁较厚,弹
管壁较薄,弹
(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红细
4
5、血液循环 (氧气)
(氧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15
0升/天) 左心房
6、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
(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
7、人的血型有“万能受血者”。
(少量输血)
8、成年人血量约为体重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
(排出粪便不属于排泄)
(形成尿液)
2
肾小球(血管球,由毛细血管组成,入球
和出球都是动脉)
3 肾小囊(套在肾小球的外面,下接肾小管)
肾小管(细长而曲折)
的过滤形成
4、尿的形成 的重新吸收形成素)
葡萄糖和尿素流入肾小囊形成原
盐)
5、肾动脉和肾静脉的区别:肾静脉尿素少,氧气少,二氧化碳多。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于“底片”。
2(视觉感受器)
3、白眼球:巩膜 黑眼球:虹膜
4、物象形成部位:视网膜 视觉形成部位:大脑皮层
5、从暗处到明亮处,瞳孔变小 从明亮处到暗处,瞳孔变大 6
7、耳的结构:外耳、中耳、内耳(前庭,半规管与平衡有关) 8(1.5升/天)
感受器)→听觉神经
5
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
调节心跳、呼吸等生命活动
6、神经系统脊髓:具有传
导和反射功能
7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8
9
:天生就有。
如缩手、眨眼、排
10
:后天形成。
如听口令、谈梅想梅
分泌唾液、谈虎色变等
11
(
胰即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
12
和卵巢
13、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作
用
14、当你情绪激动,你的大脑皮层会兴奋,促进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多。
附:生物期末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