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钢筋、模板、混凝土技术交底大全DB
- 格式:doc
- 大小:532.50 KB
- 文档页数:14
框架结构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一、框架结构混凝土概述框架结构混凝土是指将混凝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通过搭建钢筋混凝土框架,形成整体结构的一种建筑形式。
框架结构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是指对框架结构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点、建筑物的设计、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进行详细说明和交底。
二、构造设计1.基础设计:详细描述框架结构混凝土工程的地基基础设计要求,包括确定基础类型、承载力计算、基础布置等。
2.基础施工:介绍框架结构混凝土基础施工的步骤、方法和要求,包括地面处理、基坑开挖、埋设基础筏板等。
3.结构设计:阐述框架结构混凝土主体结构的设计要求,包括梁柱墙板的布置、钢筋混凝土梁柱的尺寸和配筋等。
4.结构施工:说明框架结构混凝土主体施工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包括模板安装、钢筋布置、混凝土浇筑等。
5.地面设计和施工:详细描述框架结构混凝土地面的设计和施工要求,包括地板尺寸、施工工艺和材料选择等。
三、材料选择与使用1.混凝土选择:介绍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和材料比例,包括水泥、砂子、石子等。
同时,要说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湿度控制要求。
2.钢筋选择:阐述钢筋的种类、规格和用途,包括普通钢筋、螺纹钢筋等。
要说明钢筋的防锈处理和保护要求。
3.模板选择:详细描述框架结构混凝土模板的种类、规格和安装要求,包括模板板材、支撑体系等。
同时,要说明模板的使用寿命和拆除方法。
4.浇筑材料选择:说明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所需的辅助材料,包括脱模剂、防水剂等。
四、施工工艺1.钢筋加工与施工:详细描述框架结构混凝土钢筋加工和安装的步骤和要求,包括钢筋加工机械、摆放规范等。
2.模板安装:说明框架结构混凝土模板安装的流程和方法,包括模板的拆装步骤和模板表面处理。
3.混凝土浇筑:阐述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的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包括混凝土浇筑的顺序和施工温度控制要求等。
4.养护要求:详细描述框架结构混凝土的养护要求,包括浇筑后的保温、湿润和避免振动等。
五、安全质量控制1.安全施工要求:详细说明框架结构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安全要求和措施,包括施工现场的秩序、材料堆放安全等。
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工程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GD2301003专业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人:第六章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本标段属中温带亚湿润季风区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湿润多降雨,秋季凉爽多早霜,冬季寒冷而漫长。
年平均气温4。
4℃~8。
4℃,极端最高温度36.1℃~39。
8℃,极端最低温度—39。
9℃~—32.8℃,年平均降雨量481.8~682.7mm,最大月平均日较差11。
6℃~14.3℃,最大积雪厚度17~30cm,最大季节冻土深度137~205cm。
根据总体施工计划安排和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冬季和雨季期间施工在所难免,因此,做好冬季、雨季施工的防冻、防雨措施及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6。
1冬季施工安排6。
1。
1路基工程施工安排及措施6。
1。
1。
1路基工程冬季施工安排冬季低温路基施工的重点是处理好土壤的防冻、土壤的挖掘及土方的填筑三个环节。
6。
1.1。
1。
1路堤填筑施工(1)低温的界定:当工地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或日最低气温在—3℃以下时,按冬季施工的规定进行施工,进入冬季施工前做好冬季施工的准备工作。
(2)低温施工的路堤必须在冻结前处理完毕,处理方法除满足路基一般施工规定外,还要清理干净冰雪、疏干积水、坑洼处用与地基同类型的未冻土填平压实。
处理好的地基随即覆盖不使冻结。
(3)路堤填筑①填料要求:低温填筑路堤用料,一般采用A、B类填料。
②填筑压实A填土厚度:冬期路基施工按横断面全宽分层平铺,分层填筑厚度按正常温度施工的厚度减薄20—25%,并不得铺成斜层,已铺土层未压实前不中断施工;路堤填筑每侧超宽填10—50cm并压实,待冬期过后修整边坡时削去多余部分并夯拍密实。
B施工地段的积雪,施工前进行清除干净。
C施工中遇大雪或其他原因中途停工时,整平填层及边坡并加覆盖;继续施工前,清除干净边面冰雪.D填筑路堤要随挖、随运、随填、随压实,已铺土层未压实前,不得中断施工.保证挖、运、填、压的周转时间小于土的冻结时间.E对取土场宜一次连续挖至设计标高,挖土前清除干净表面积雪,对取土场、路堤边坡外露土层采用草袋进行覆盖。
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工程技术交底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工程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和耐久性。
为了保证框架结构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施工前需要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和要求。
以下是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工程技术交底的内容和要点。
一、施工准备工作1.确定施工区域:根据建筑结构图纸,确定混凝土浇筑的具体区域,并设置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2.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好所需的混凝土、砂浆、钢筋等建材,并按要求进行检验验收。
3.设备准备:确认各种施工设备(例如搅拌机、输送泵、模板等)是否完好,并及时进行检修和保养。
4.质量要求:明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配合比、坍落度和各项验收标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二、基础处理与模板安装1.基础处理:对混凝土浇灌的基础进行检查,保证其平整、牢固。
如有松散、不平整等问题,需要进行修复、整平,确保基础面的质量。
2.模板制作与安装:根据结构图纸和尺寸要求,制作合适尺寸的模板,并进行运输、安装。
确保模板的牢固性和水平度,防止漏浆和变形现象。
三、钢筋加工与布置1.钢筋到货验收:对到货的钢筋进行验收,检查其规格、质量、抗锈腐蚀性等情况,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2.钢筋加工:根据结构图纸和钢筋加工图纸,按要求进行钢筋的切割、弯曲等加工工作,保证钢筋的准确度和连接质量。
3.钢筋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将加工好的钢筋按标高、间距、弯折长度等要求进行布置,同时注意钢筋与模板之间的间隙,保持一定的混凝土保护层。
四、混凝土浇筑1.施工前准备:清理浇筑区域,移除杂物和积水,同时进行必要的预埋件、管线和构造件的检查和安装。
2.搅拌混凝土: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原材料的加料、搅拌和输送。
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符合要求。
3.浇筑过程:根据浇筑顺序和方式,将混凝土均匀地倒入模板内,同时进行振捣和补充,确保混凝土充实、密实,并排除气泡和杂质。
4.表面处理:对浇筑好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养护和处理,防止龟裂、渗水和碱骨料反应等问题。
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工程技术交底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工程技术交底一、工程概述本工程是一栋框架结构的混凝土建筑,地下一层,地上十五层,总建筑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
本工程的建设地点位于市区,周边环境较为繁华,因此对工程质量和工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浇筑前准备1.施工现场应该清理干净,周围应该建立起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工人或者设备误入施工区域。
2.在施工现场摆放好必须的设备及材料,如泵车、拖斗、搅拌机、钢筋、模板等,根据具体的需求及时补充。
3.对场地进行测量,并且按照测量结果绘制好具体的施工标准线,保证基础及柱子的尺寸精度。
4.储备各类钢筋及配件,对已经进场的钢筋进行检查。
5.对模板进行仔细检查,确认其规格、尺寸及结构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拆卸旧模板、更换不良模板,并按照规定及时加固钢支撑。
6.为了保证施工安全,会指派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每日安排值班人员,加强现场巡查和管理。
三、浇筑过程1.首先进行基础的小面积浇筑,保证地基具备足够的承载力,其确定方式一般采用泵送,具体过程中安排一个人员控制泵的输出速度,以保证输出量适当。
2.在完成地基浇筑后,开始进行柱子的浇筑。
按照要求将钢筋板在规定位子,固定好钢筋,根据具体的结构及规格,选好模板,进行模板安装及调整。
3.对于模板和钢筋的尺寸和位置,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和检验,一旦出现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或更换。
4.混凝土搅拌机开始工作,搅拌时间为2-3分钟,搅拌至混凝土基本均匀,无泥块,混凝土输送至模板内,通过粘度判断砼的拉伸,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密实性。
5.进行柱子的浇筑时,柱子是整个框架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需要严格掌握浇筑质量,根据混凝土流动性的调整,保证柱子在下部均匀挤压和上升冲孔的过程中浇筑成形。
6.在整栋建筑内部完成柱子的浇筑后,进行框架结构梁和楼板的浇筑。
7.梁结构的浇筑一般按照钢筋、模板、和混凝土逐个组合好,进行从上到下的浇筑,同时要严格把握梁的高度和尺寸。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框架结构钢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对象本交底适用于所有参与框架结构钢筋施工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及监理人员。
三、交底内容1. 安全生产基本要求(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佩戴好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2)严禁酒后作业,严禁在工作时间睡觉、嬉戏、打闹。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章作业。
2. 钢筋加工与运输(1)钢筋加工场地应平整,照明充足,通风良好。
(2)钢筋加工前应检查原材料的质量,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品,防止钢筋飞溅伤人。
(4)钢筋运输过程中,注意车辆行驶安全,防止交通事故。
3. 钢筋绑扎与安装(1)绑扎前应检查模板支撑系统是否稳固,确保模板安全。
(2)绑扎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严禁站在模板上作业。
(3)绑扎过程中,注意钢筋间距、绑扎长度、搭接长度等要求,确保结构质量。
(4)安装钢筋骨架时,应确保骨架稳定,防止倾倒。
4. 钢筋焊接与切割(1)焊接前,检查焊接设备是否完好,确保焊接质量。
(2)焊接过程中,注意火花飞溅,防止烫伤。
(3)切割机使用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确保操作安全。
(4)切割过程中,注意防护措施,防止钢筋碎片伤人。
5. 高空作业(1)高空作业前,检查脚手架是否稳固,确保作业安全。
(2)高空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并确保安全带系扣牢固。
(3)高空作业人员应熟悉作业环境,遵守操作规程。
6. 紧急事故处理(1)发生触电、火灾、物体打击等紧急事故时,立即切断电源,拨打报警电话。
(2)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援。
四、交底要求1. 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及监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交底内容,确保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2.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内容,确保施工安全。
3. 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
4. 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框架结构钢筋工程技术交底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框架结构钢筋工程技术交底越来越重要。
这是因为框架结构钢筋工程是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在建筑施工中,框架结构钢筋工程技术交底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框架结构钢筋工程技术交底的内容和注意事项。
一、框架结构钢筋工程技术交底的内容1. 资料审查在进行框架结构钢筋工程技术交底前,应对工程所需的相关资料进行认真审查。
包括建筑设计图、施工图、钢筋加工图、构件尺寸、钢筋数量、钢筋的质量控制要求等等,只有对这些资料进行认真审查,才能确定钢筋的加工和安装要求。
2. 具体要求在进行框架结构钢筋工程技术交底时,务必向参与钢筋加工和安装的工人说明具体要求。
包括钢筋的长度、直径、弯曲和钻孔位置、加工误差范围、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要求等等。
3. 监理要求在框架结构钢筋工程完成后,要进行监理和验收。
在进行技术交底时,需要向工人明确监理要求,指导他们按照监理要求进行施工。
包括对钢筋进行质量监控,包括检验弯曲、钻孔和锚固等。
同时,必须重视焊接技术,确保钢筋的安装质量。
二、框架结构钢筋工程技术交底的注意事项1. 对资料的审查要细致在进行框架结构钢筋工程技术交底之前,需要对资料进行详细的审查。
只有对资料的要求进行充分的分析和了解,才能对钢筋的加工和安装要求做出精确的判断。
2. 指导工人要精准在进行框架结构钢筋工程技术交底时,要向工人详细指导。
对钢筋的长度、直径、弯曲和钻孔位置、加工误差范围、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要求等等都需要简单而精确地进行说明。
这样可以降低工人的偏差率,保证施工进展顺利。
3. 关注监理要求框架结构钢筋工程技术交底时,需要注意监理要求。
监理人员必须参与交底工作,并详细介绍监理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钢筋的质量,并且保证钢筋加工、安装的质量达到监理要求。
同时,监理人员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控,确保施工符合监理标准。
框架结构模板工程技术交底标题:框架结构模板工程技术交底引言概述:框架结构模板工程技术交底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将框架结构模板工程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阐述和交流的过程。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框架结构模板工程技术交底的内容,包括基础准备、模板搭设、支撑与固定、检查与验收、安全与质量控制。
一、基础准备:1.1 地基处理:在进行框架结构模板工程之前,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确保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包括地基的平整、加固和排水等工作。
1.2 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模板材料,包括木质模板、钢模板和塑料模板等,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并进行合理的储存和保护。
1.3 设备调试:调试施工所需的设备,如起重机、模板支撑架等,确保设备运行正常,能够满足施工需要。
二、模板搭设:2.1 模板设计:根据建筑设计图纸和结构要求,进行模板的设计,包括模板的尺寸、形状和支撑方式等,确保模板能够满足结构施工的需要。
2.2 模板搭建: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模板的搭建工作,包括模板的安装、调整和固定等,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3 模板调整:在模板搭建完成后,进行模板的调整和修正,确保模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以便后续施工工序的进行。
三、支撑与固定:3.1 支撑设计:根据模板的尺寸和结构要求,进行模板支撑的设计,包括支撑杆的数量、位置和固定方式等,确保支撑能够承受施工荷载和保证模板的稳定性。
3.2 支撑施工:按照支撑设计要求,进行模板支撑的施工工作,包括支撑杆的安装、调整和固定等,确保支撑的牢固和稳定。
3.3 固定措施:在模板搭建和支撑完成后,进行模板的固定工作,包括使用螺栓、钢丝绳和钢筋等材料进行固定,确保模板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位移和变形。
四、检查与验收:4.1 模板检查:在模板施工过程中,进行模板的检查工作,包括模板的平整度、垂直度和尺寸等,确保模板符合设计要求。
4.2 模板验收:在模板施工完成后,进行模板的验收工作,包括模板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质量等,确保模板能够满足后续施工工序的需要。
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 应按施工缝处理(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小于2h 时,则应当执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5、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进行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正完好。
(三)柱的混凝土浇筑1、柱浇筑前底部应先填5~10cm 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石子砂浆,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2、柱高在2m 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2m 时,应采取措施(用串桶)或在模板侧面开洞口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
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每段混凝土浇筑后将洞模板封闭严实,并用柱箍箍牢。
3、柱子混凝土的分层厚度应当经过计算确定,而且应当计算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量,用专制料斗容器称量,保证混凝土的分层准确,并用混凝土标尺杆计量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高度,混凝土振捣人员必须配备充分的照明设备,保证振捣人员能够看清混凝土的振捣情况。
4、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时应留在主梁下面。
无粱楼板应留在柱帽下面。
在与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l~1.5h,使其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5、浇筑完后,应及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复位。
(四)梁、板混凝土浇筑1、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
2、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此处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3、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
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找平。
框架结构钢筋工程技术交底1. 前言在框架结构钢筋工程中,为确保施工质量,需要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是指,在施工前将项目的施工方案、工序、施工步骤、质量标准、施工注意事项等内容向相关施工人员进行详细阐述和讲解的过程。
本文将就框架结构钢筋工程技术交底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2. 技术交底的内容与要求2.1 技术交底的内容框架结构钢筋工程技术交底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施工方案:应包括具体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设备及材料、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等。
针对框架结构钢筋工程,还应包括具体的钢筋布置、钢筋数量和类型、钢筋直径、数量精度等内容。
•施工步骤:应包括从钢筋切割到焊接、钢筋的预埋、钢筋的固定、钢筋的捆绑、钢筋的防火防腐等具体步骤,并应注重各个步骤之间关系的协调和衔接。
•施工质量标准:应根据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等要求,制定相应的施工质量标准。
在钢筋加工方面,应注重加工后的钢筋的尺寸精度、弯曲度等指标。
•施工注意事项:应包括安全施工、安全防范、安全管理,以及特别要注意的事项等内容。
并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期间时刻保持技术交底所讲解的内容在脑海中,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2.2 技术交底的要求框架结构钢筋工程技术交底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交底应由施工负责人或技术骨干与施工人员进行逐一交底,并进行记录。
•交底内容要点详细,突出重点,言之有据,逻辑清晰。
•施工人员应认真倾听,并在技术交底后提出问题,并确保自己已经理解并掌握了所有的施工内容。
•技术交底应强调安全施工和施工质量,并定期进行复查和巡查。
3. 技术交底的实践3.1 技术交底的环节框架结构钢筋工程的技术交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施工的基础。
因此,在技术交底前,应确定好交底的时间、地点、内容和人员,并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技术交底过程中,应将各个方面的内容逐一讲到位,确保施工人员已经完全理解施工方案和施工要求,并在交底结束时进行必要的总结和梳理,整理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等。
技术交底记录C01-1-2-001
第 1 页(共3页)
内质检软件登记号:71010017
技术交底记录C01-1-2-001
第 2页(共3页)
内质检软件登记号:71010017
技术交底记录C01-1-2-001
第 3 页(共3页)
内质检软件登记号:71010017
B15/427—2005
技术交底记录C01-1-2-002
第 1页(共4页)
(三)梁钢筋绑扎
1、模内绑扎: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2、模外绑扎(先在粱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
画箍筋间距→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在横杆上面放箍筋→穿主梁下层纵筋一穿次梁下层钢筋→穿主梁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抽出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四)板钢筋绑扎
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绑负弯矩钢筋
内质检软件登记号:71010017
B15/427—2005
技术交底记录C01-1-2-002
第 2页(共4页)
2、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柱子主筋立起之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应按
表2-13采用。
表2-13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表
钢筋类型
混凝土强度等级
C15 C20~C25 C30~C35 ≥C40
光圆钢筋HPB235级45d 35d 30d 25d
带肋钢筋
HRB335级55d 45d 35d 30d HRB400级、RRB400级—55d 40d 35d
注:两根直径不同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
3、柱竖向筋采用机械或焊接连接时,按规范要求同一段面50%接头位置。
第一步接头距楼板面大于500mm
且大于H/6,不在箍筋加密区。
4、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5、柱箍筋绑扎:
(1)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如图2-15。
(2)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3)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拄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见图2-16。
(4)有抗震要求的地区,柱箍筋端头应弯成135°,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见图2-17。
内质检软件登记号:71010017
B15/427—2005 技术交底记录C01-1-2-002
第 3页(共4页)
B15/427—2005 技术交底记录C01-1-2-002
第4页(共4页)
B15/427—2005 技术交底记录C01-1-2-003
第 1页(共3页)
内质检软件登记号:71010017
B15/427—2005 技术交底记录C01-1-2-003
第 2页(共3页)
内质检软件登记号:71010017
B15/427—2005 技术交底记录C01-1-2-002
第3页(共3页)
内质检软件登记号:71010017
B15/427—2005 技术交底记录C01-1-2-001
第 1页(共3页)
内质检软件登记号:71010017
B15/427—2005 技术交底记录C01-1-2-001
第2页(共3页)
内质检软件登记号:71010017
B15/427—2005
技术交底记录C01-1-2-001
第 3页(共3页)
6、从砖垛上取砌块时,先取高处后取低处,防止垛倒砸人。
环保措施
1、砌筑砂浆不得遗撒,污染作业面。
2、施工垃圾应每天清理至砌筑垃圾房(池)或堆放在指定的地点。
3、现场的砂石料要用帆布覆盖,水泥库应维护严密,有防潮防水措施。
内质检软件登记号:7101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