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 格式:ppt
- 大小:488.00 KB
- 文档页数:29
2016年全国一卷语文作文立意2016年全国卷1作文题目:阅读下面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6年全国卷1作文立意:立意一:2016年全国卷1的作文题材:漫画直接反映的是家长对待学习成绩的态度,成绩高的因为一时失误,挨了批评;成绩低的因为偶有进步,受到表扬。
从否定的角度看,学生家长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分数。
从肯定的角度看,退步要批评,进步要表扬。
从深层看,反映的是人们心目中存在的满分意识、及格意识。
从学习成绩推广开来,这可以看做人们评价事物的一种态度,考生可以多方立意,既可以整体立意,谈正确、全面对待一个人的成绩、表现,谈如何教育孩子,谈如何对待进步与退步,也可以谈奖励与惩罚的激励手段。
原题是: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今年高考作文以漫画形式出现,可谓较为新颖。
图像以涂鸦形式出现,人物可爱,现如今微信、短信中的这种表情类的人物图像随处可见,有的表达对某些事情的情感、看法、调侃、吐槽等,作文命题形式可谓是顺应潮流,且在紧张的考试中也能给学生以精神上的缓解。
漫画反应的问题其实并不新颖,关于“家庭教育”“分数”:图中是两个孩子,一个“可扬君”,一个“邱百君”,他们代表了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类孩子,注意名字的谐音;还有就是运用对比手法,俩人的对比,可以联想到父母的经典的口头禅“别人家的孩子”;自己与自己的对比,以及他们家长反应的对比。
图中最显眼的是分数,“可扬君”是“好学生”的代表,考上高分时,父母就喜上眉梢,认为孩子学习下功夫了,成绩进步了,进一步推论孩子懂事了,在学校各方面表现肯定优秀。
于是乎各种奖励接踵而来。
更有甚者,放松对孩子的要求,对孩子的缺点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反之,若分数下降了,就认为“不争气”、“没出息”,枉费了老师、家长的一片苦心,进而推论出孩子“太笨”、“没有希望”,甚至认为孩子分数既然不高,那么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方面肯定表现不好。
2016年全国卷高考作文立意预测及范文(含教师点评)一:预测2016年高考作文题:蜕变,人性提升的助力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一个人很小的时候,喜欢跟周围的小伙伴玩泥巴,玩玩具和捉迷藏等,长大以后,怎么都不会再玩这些游戏,觉得没有意义,大人不会再玩小孩子的游戏;小时候的玩伴,长大后并不一定就是你喜欢的人;小时候喜欢看的《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机器猫》、《聪明的一休》等动画片和游戏长大后就不愿意看了……但这些游戏、动画片、玩伴或当年有意思的东西等却常常在我们的脑海中浮现,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记忆里,唤起我们的回忆。
阅读上面这些话,你产生了哪些感想?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得宿构,不得脱离材料的中心和含意的范围。
蜕变,人性提升的助力小时候喜欢和小伙伴们玩泥巴、捉迷藏等游戏,爱看机器猫和一休等动画片。
而长大以后便会觉得它们幼稚无趣,便不会再玩再看了。
甚至和小时候的伙伴之间也变得陌生起来。
但这些留下回忆,却时常在脑海中浮现。
人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变化,这就是所谓的成长。
在经历了焰炼涅磐的过程后人渐渐成长,在蜕变中人性也得到了提升。
成长会带来喜悦的变化。
人的一生中,从幼稚到自立,从自立到成熟,从成熟到衰老,这些都是成长的一部分。
相貌、阅历、性格、喜好等都会随着时间而变,世上没有不变的东西,也不存在永恒。
人只有变化,才懂得成长的快乐和回忆的幸福,品味出时间的味道。
色彩斑斓的蝴蝶由小小的毛毛虫蜕变而来,幼虫最终蜕变为翩翩的彩蝶。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所以,成长能使人观念改变,带来知书达理变化,让人品尝到变化带来的喜悦,乐哉!事物在变化中完善提升。
自然选择法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生物为适应环境而变化,变得能更好地生存,使物种得以保留。
变化是对外界环境不断发展的反馈和回应。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人口大爆炸,冒进思想和公有制政策使得生产力停滞不前,又因为错误的领导发生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一、材料作文的定义及特点材料作文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
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比较热衷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相比命题作文更加具有灵活性、新鲜性和开放性,这样一来,更能发动考生的主动性,不至于没有话写,也不至于瞎编乱造,写一些陈腐刻板的东西。
1、本质:材料作文——讲究审题(严格的限制“三不”: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形式:话题作文——体现开放(高度的开放性“四自”: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自定立意)二、材料作文审题中经常存在的问题:名称类别表现材料作文审题4 痼疾误解材料,题型不清或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或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断章取义,因小失大不能深入理解材料所包含的中心意思和命题者的意图,随便以某个自己感兴趣的词语或句子为立足点就开始作文,造成偏题跑题。
只见现象,不见实质对那些寓含着深刻哲理的材料,简单地从表面引发,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忽视要求,抛却材料不重视对材料之后的作文提示或要求的审读,忽视题目限定的条件,甚至完全抛弃材料,任意发挥,作文主旨与材料毫无关联甚至相悖。
△材料作文引材五忌1.忌“引材料”时生搬硬套(照搬)。
2.忌抛开材料,信马由缰。
既然要求根据材料作文,就必须以材料为根据来联想生发,不能置材料与不顾,而天马行空,脱缰狂奔。
材料作文要求若即若离,不即不离。
3.忌对原材料进行随意改动,杜撰原材料的故事与情节,或者对原材料进行续写或扩充。
4.忌就事论事,局限于材料。
在吃透材料的基础上,应本着“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原则由此及彼,联想生发开去,借题发挥,写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使文章真实而具有现实性。
新课标1卷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解析2016年新课标1卷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解析导语:今年的作文属于哪种类型?如何审题立意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作文题目:作文解析:2016年新课标1卷的作文是继2007年、2010年之后漫画作文的又一次强势回归。
对于从小接触大量图片的90后考生来讲,这种形式比较新鲜,也比较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漫画作文需要认真审读画面内容,读懂漫画的主旨。
漫画有两部分组成。
一个孩子考了100分得到了表扬肯定(吻痕),考了98分就受到了严厉的责罚(掌印);另一个孩子考了55分,受到责罚,考了61分得到了表扬。
考试、成绩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内容,甚至不少学生也曾经历过画面上的这两个孩子的遭遇——因成绩的高低、进退而受到家长的奖罚,对于这样的评价方式有切身的感受,所以说这个题目很接地气,让考生有话可说。
但是如果写成对父母的吐槽就太表面化,太肤浅了。
漫画的主要特点就是针砭时弊,能否透过现象思考背后的原因和实质,就显示出学生的思维品质的高低,表现在作文中就是立意的高下。
最好从整体立意:从四个画面看,孩子的`成绩直接决定了家长的态度,反映了当前存在“唯分数论”的教育现状;可以拓展到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全面参与,使这种状况愈演愈烈;也可以放大到全社会的成败观念,如对职称、职务的品评“唯业绩论”,国家发展、城市发展“唯GDP论”等;还可以去思考教育的目的,分数是学生成长的全部吗?从时间的维度看,成绩有短期和长期的区别,不必太在意一时的成绩,从评价的标准看,成绩未必等于能力,应该有多元化的标准……抓住事情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提出解决的方法。
换一个角度,从两个孩子的遭遇看,进步就得到表扬,退步就受到责罚,这样的处理方式未免太简单粗暴。
教育是一个过程,要给进步多一些鼓励,对退步多一些宽容。
其次,也可以从局部立意。
只看第一个孩子,尽管成绩退步了,但分数依然很高(98分),可以得出对不要孩子预期过高的思考,苛求完美,往往对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结果适得其反。
2016年高考全国卷语文作文审题立意、思路指导及题目批判2016年高考全国卷语文作文审题立意、思路指导及题目批判一、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审题立意题目涉及两组四幅漫画。
第一个孩子第一次考了100分,家长(或学校)给了一个吻;这个孩子第二次考了98分,家长(或学校)给了一个耳光。
第二个孩子第一次考了55分,家长(或学校)给了一个耳光;这个孩子第二次考了61分,家长(或学校)给了一个吻。
这幅漫画的寓意,应该是批判教育者(家长、学校)对受教育者(孩子、学生)“唯分数论”的错误教育观念。
第一位孩子的家长(或学校),在孩子考100分时,就给予吻的表扬;在孩子考98分时,就给予扇耳光的责打。
第二个孩子的家长(或学校),在孩子考55分时,就给予扇耳光的责打;在孩子考61分时,就给予吻的表扬。
两位孩子的教育者(家长和学校),表面看有所不同,一个是苛责,一个是鼓励;但在本质上,都是“唯分数论”,都是错误的。
这道作文题目的立意,应该围绕着这幅漫画的内容及含意而设。
比较稳妥的立意可以这样:教育,不应该“唯分数论”。
三、思路指导这道作文题目,可以写成各种文体。
无论写成哪种文体,都应该表现考生对时下“唯分数论”错误教育观念的批判性思考。
若写成议论文,其思路较为简单:(一)概况漫画内容,揭示其寓意,亮明自己的观点;(二)分析其原因;(三)揭示其本质;(四)指出其影响(危害);(五)提出建议。
四、题目批判这不是一道优秀的作文题目。
比起2015年全国卷(一)(二)作文题目是一种很明显的倒退。
其不足有以下三点:一、把作文写作变成了审题(图)比拼。
高考作文命题应该着重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而不应是考查考生的读题(图)能力。
二、这道作文题目的漫画内容和寓意不是一个开放性论题,而是一个锁死的论点(观点)——教育不应“唯分数论”。